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七情六欲 下集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七情六欲 下集
3033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2年03月18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43
我們現看修真錄這段文
00:02:50
道家云大道無情者
00:02:56
非無情感之謂也
00:03:00
人無情感則 如木石之類
00:03:06
是執空也
00:03:09
道家云大道無情者何
00:03:14
當喜而喜
00:03:16
喜而不過其常度
00:03:20
當怒而怒
00:03:22
以慈愛之心言之苦切
00:03:25
當哀而哀 哀而不傷其心
00:03:30
當懼而懼
00:03:33
常存戒懼心而無恐懼心
00:03:37
當愛而愛
00:03:39
吝嗇於奢侈而不吝嗇於善
00:03:43
而當惡而惡
00:03:45
惡而發四無量心憐憫感化他
00:03:49
當欲而欲
00:03:52
欲功果而不欲名利
00:03:55
對於本文這四無量心先作 注解
00:04:0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4:06
四無量心 一 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
00:04:14
二 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
00:04:20
三 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 生慶悅之心也
00:04:27
四 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 而心不存著也 即無住心
00:04:37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講
00:04:40
說有四無量的心
00:04:44
第一就是慈的無量心
00:04:49
這慈無量心就是能讓人 快樂的心
00:04:56
所以我們當今說慈 這慈就是慈愛的心
00:05:02
布施行善能使對方的人快樂 怎樣快樂
00:05:12
譬如說他沒錢 貧窮很困苦 而你去幫助他
00:05:19
他就得到快樂
00:05:22
譬如說他生病而你拿錢給他
00:05:27
醫治而病一好他就得到快樂
00:05:32
這就是說慈無量心能使人 快樂的心
00:05:38
第二就是悲無量心能拔 對方苦的心
00:05:46
所以我們經常說慈悲 慈悲 當今的人慈較多悲較少
00:05:55
怎樣說 是慈較多
00:05:58
慈是財施 悲是法施 因為財施能使人快樂
00:06:09
但是無法拔其苦什麼原因 無法拔其苦
00:06:14
譬如說他沒錢你幫助他 一時得到快樂
00:06:20
不過那些錢花得完你能養他 一輩子嗎
00:06:26
若是那些錢花完他還是苦 不能拔他的苦
00:06:32
譬如說他生病你醫他的病 而他得到快樂
00:06:39
但他的病能永遠好嗎 有時還會復發
00:06:45
這苦無法離開
00:06:48
那麼這悲才能拔其苦
00:06:53
怎樣拔其苦
00:06:54
你們可想那顏回
00:06:57
孔子稱讚他什麼
00:06:59
稱說賢哉回也
00:07:02
一簞食 一瓢飲
00:07:05
住陋巷回也
00:07:08
不改其樂
00:07:10
賢哉回也
00:07:12
祂說真賢的顏回
00:07:15
一餐吃一粒飯糰喝一碗水
00:07:21
祂不覺得痛苦
00:07:25
住在一間破茅屋不會改其 快樂的心
00:07:31
祂平常都是安貧樂道
00:07:35
雖然祂窮 但祂不叫窮 不痛苦
00:07:39
這就是知道道理
00:07:41
祂的心就不會哀怨
00:07:43
祂的心就不痛苦
00:07:47
咱們孔子的學生除了 顏回以外
00:07:52
另外一個叫原憲
00:07:55
這原憲他是怎樣窮法
00:07:58
這在以前論語已說過 你們聽過就曉得
00:08:02
家塗四壁家裡只有四面牆壁 其它都沒什麼
00:08:09
裡面都沒東西
00:08:13
地上只一張草蓆
00:08:14
吃睡都在那兒
00:08:18
天氣好就畫龍虎下雨天 就滿屋漏
00:08:23
為什麼天氣好就像畫龍畫虎
00:08:25
因為屋頂到處都是破洞
00:08:28
經太陽一照射 就好像畫龍畫虎畫圖一樣
00:08:34
若是下雨一下雨就到處滴
00:08:40
窮到種那種地步
00:08:41
當時子貢 子貢就是 孔子的學生之中最富有的
00:08:48
因他有事從他家經過 而去探訪
00:08:54
看到他倆夫妻面黃肌瘦 因沒營養所以才面黃肌瘦
00:09:01
而子貢出於師兄弟同情的 關係也是一片好心
00:09:10
就問他是否生病呢
00:09:13
但是原憲一聽到說是生病 就不高興
00:09:17
他說我曾聽老師說過
00:09:22
說一個人有辦法講道理 而無法做 這才是病
00:09:31
我是貧不是病我是貧窮 不是病
00:09:36
因為我的心沒病
00:09:38
而今天你不會說話這才是病 子貢被講得滿臉通紅
00:09:47
所以一個人的樂只是 心境而已
00:09:51
不信的話當你有病時就會 覺得痛苦 哀聲嘆氣
00:09:58
若是一個知道道理的人 他生病就不會哀怨
00:10:03
也有些人自己患癌症還到 醫院去當義工
00:10:09
他感覺很快樂
00:10:11
所以我們若是明白道理就能 拔其苦
00:10:18
所以這悲無量心就是以 講道說法能使對方的心離苦
00:10:26
第三就是喜無量心
00:10:30
就是見人離苦得樂
00:10:33
好像是講道理給你聽而能 使人離苦得樂
00:10:39
而我們因此生出高興 慶祝的心
00:10:45
第四捨無量心
00:10:49
現在將以前三項
00:10:53
慈無量心
00:10:55
悲無量心
00:10:56
喜無量心
00:10:58
這三項心要丟棄的心 不存在心上就是無所住心
00:11:06
所以一個人能達到無所住心 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00:11:11
所以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11:16
說道家一句話
00:11:20
說大道無情
00:11:23
但是你要知道 這大道無情 不是無情感
00:11:28
一個人若是無情感就像什麼 就像木偶與石頭一樣
00:11:36
像這些都沒情感
00:11:40
這就變成執空
00:11:43
咱們道家所說的大道無情 是怎樣說呢
00:11:48
就是你該歡喜要歡喜
00:11:51
但是歡喜不可超過程度
00:11:57
譬如引述一例子
00:12:01
今日是我結婚怎會不高興
00:12:06
今日我新屋落成我怎會 不高興
00:12:11
今日是我生日怎會不高興
00:12:15
我要娶媳婦 嫁女兒那怎會不高興
00:12:19
若是不高興那他頭腦已壞了
00:12:22
但是不能超過常度
00:12:26
怎樣超過常度
00:12:28
不要以為今天家裡有喜事 就請那康樂隊
00:12:35
做那些不堪入目的節目 這就是超過歡喜不能超過
00:12:41
應該生氣要生氣
00:12:46
以這慈愛之心言之苦切
00:12:51
什麼叫做苦切
00:12:52
咱們佛家一句話說苦口婆心
00:12:56
生氣
00:12:59
一個人若是不會生氣
00:13:00
那他的頭腦也有問題了
00:13:03
假使說自己的兒子不肖 你不罵他嗎
00:13:07
假使你的朋友做人亂七八糟 你不會罵他嗎
00:13:11
不過世間上罵人有兩種
00:13:14
一種是要糟蹋人
00:13:17
要侮辱欺人
00:13:20
要佔人便宜
00:13:21
若是這樣罵人那就有罪
00:13:25
所以假使一個人你能 苦口婆心為了要他好
00:13:31
罵他這是沒關係的
00:13:33
所以在佛家有一位憤怒菩薩
00:13:36
菩薩也會生氣
00:13:39
但祂為什麼生氣
00:13:41
因祂為這些壞人不改過 而生氣
00:13:45
但是祂無恨
00:13:47
只是會生氣
00:13:48
但是祂無恨不存恨心
00:13:51
所以才說當怒而怒以 慈愛之心言之苦切
00:13:58
當哀而哀 哀而不傷其心 哀就是悲哀
00:14:06
譬如說我父親死 這怎會不悲哀
00:14:09
我母親死我怎會不悲哀
00:14:12
若是我妻子或是丈夫死 那能不悲哀
00:14:16
若不悲哀那這種人就 無情無義了
00:14:19
但是不能傷 哀而不傷
00:14:25
哀若是傷心那就慘了
00:14:29
是怎樣呢 譬如我們父親死 放在家中大廳
00:14:36
但你傷心過度又去醫院 吊點滴
00:14:43
那父親的後事要如何去處理 我問你們
00:14:47
這是很簡單
00:14:48
在宜蘭有一位道親他父親 在世時做人處事很好
00:14:55
他死後他女兒煩惱得快發瘋
00:15:00
整日看他父親相片無法工作
00:15:02
後來有些道親問我說 老師這要如何是好
00:15:08
我說帶她來聽道理
00:15:10
他們就帶他來聽道理講完後 在那座談他也問些道理
00:15:14
我就慢慢為她講解聽完之後
00:15:16
現在心情已開朗面帶笑容
00:15:21
所以一個人要知道譬如男人 死了妻子
00:15:27
這妻子死後你只知道煩惱 那些兒子三餐要吃什麼
00:15:32
你雖會哀但是不能傷
00:15:38
這哀是天經地義的
00:15:41
但是你要考慮如何來扶養 這些兒子
00:15:44
當父親還要負擔當母親的 責任
00:15:48
譬如說夫死那只傷心有用嗎
00:15:54
一傷心身體就不好 那整個家庭要如何負起
00:15:58
這就要想說我還要兼父親的 職份要賺錢養這些兒子
00:16:05
這才對呀
00:16:06
所以可以悲不能傷
00:16:10
所以才說 當哀而哀哀而不傷心這道理
00:16:16
當懼之懼
00:16:19
應該怕就要怕要怕什麼
00:16:23
要存這戒懼之心
00:16:27
怎樣是戒懼 怕說自己所作的事是否犯法
00:16:33
或是我作這些事是否 違背良心
00:16:37
所以要怕 怕做壞事
00:16:40
但是沒恐懼的心
00:16:43
什麼是恐懼的心
00:16:45
喔 為了爭名
00:16:47
得不到就是連好朋友也得罪
00:16:50
為了利不顧人情義理而奪利
00:16:57
只怕這利被人搶了這就是 恐懼
00:17:01
你要存戒備心不能有 恐懼的心
00:17:06
當愛而愛現在這愛你們 要注意
00:17:11
這已說過很多次
00:17:13
這愛不是博愛不是 仁愛的愛
00:17:17
這愛就是吝也就是吝嗇
00:17:20
你該吝要吝吝什麼 就是吝這奢侈
00:17:26
怎樣是吝奢侈很多人 稍作一些事就奢侈浪費
00:17:34
而一些東西還未壞就丟掉
00:17:37
有時到飯店去吃飯叫太多 東西又吃不完
00:17:42
其結果還不都是倒掉
00:17:46
但有人說請客只叫一些東西 會覺得寒酸
00:17:52
若是這樣你就將吃剩的 打包回去
00:17:56
就是連剩一點東西 他也要包回去
00:17:59
不信你們可到老師家裡看 冰箱一打開
00:18:03
那些剩菜剩飯都在
00:18:05
我所吃剩的東西絕對不放 餿水桶
00:18:09
所以我家不設餿水桶 沒餿水桶
00:18:13
所吃剩的絕對要留起來再吃 不然可煮少一點
00:18:17
我女兒與我媳婦的思想 都一樣
00:18:22
你們若要到我家你事先要 打招呼
00:18:25
告訴老師說下午要去您家 就會準備你的飯菜
00:18:30
若是不先說就完了 因為只煮一餐的飯菜而已
00:18:35
否則就是臨時煮麵其它 沒辦法
00:18:38
就是怕煮太多吃不完 這餐吃不完上餐又留下的
00:18:45
這就會壞掉要丟掉又覺得 可惜
00:18:48
但是不要吝這善做善事
00:18:52
不能吝若是有人說 那在慕捐做善事
00:18:56
你多少拿一點出來
00:18:58
喔我沒錢 他人會說他節檢 其實那不是節省
00:19:04
那是吝節省是刻薄自己
00:19:09
那才是節省吝是刻薄他人
00:19:12
所以你能吝不奢侈刻薄自己 不可吝做善事
00:19:19
當惡而惡現這要讀 惡 惡就是討厭
00:19:27
該討厭要討厭 這討厭不是討厭那人
00:19:34
那人雖然作壞事 你只討厭那人是討什麼
00:19:39
只是討厭那些壞事
00:19:43
你這人喜歡花天酒地我討厭 但是那人我不討厭
00:19:49
我只是勸解你 你若是不聽那就不用說了
00:19:53
他若是能改過我還是跟 他很好
00:19:57
所以就討厭他作壞事
00:20:00
我們要發這四無量之心 要可憐他 要感化他
00:20:05
當欲而欲這欲就是希望 該希望的要希望
00:20:11
希望什麼希望造功積果 但是不希望這名與利
00:20:20
這才是真正行中庸之道 也是說中和之理
00:20:26
剛才所說的中和就是這樣 也就是說行在中間這路上
00:20:33
這就是修真錄裡面所說的
00:20:39
我們另外再看韓愈原性篇 裡面一句話
00:20:46
現在看韓愈篇這段文
00:20:52
其所以為情者七
00:20:58
曰喜
00:20:59
曰怒
00:21:01
曰哀
00:21:03
曰懼
00:21:04
曰愛
00:21:06
曰惡
00:21:07
曰欲
00:21:09
上焉者之於七也 動而處其中 中和 也
00:21:15
下焉者之於七也忘與甚直情 而行也
00:21:24
對於這中的中和我們先做說明
00:21:34
在中庸第一章裡說
00:21:37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
00:21:43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21:48
但是若只有這樣注解恐怕 你們不會瞭解
00:21:53
我們再看中庸直解裡的說明
00:21:56
喜悅 憤怒 悲哀 快樂 這四種情感
00:22:02
在未發出來的時侯就是一點 也不偏不著之本性
00:22:09
這就叫做中
00:22:11
發出來之後 如果都合宜便叫做和
00:22:19
現中庸直解說 歡喜 生氣 悲哀 快樂
00:22:31
這四種的情感在尚未 發出來時
00:22:38
未發出來就是表面未發出來 在心裡之時
00:22:44
這就是一點都不偏不黏住的 本性
00:22:51
這就叫做中
00:22:54
但是這歡喜 生氣 悲哀 快樂 發出來以後
00:23:01
如果都能合宜這就 叫做和
00:23:09
中節
00:23:11
這字不能讀成中
00:23:14
這字讀中
00:23:16
中節就是合宜 若能適合 就是和
00:23:22
現韓俞原性篇這樣說
00:23:26
說今日你要知道什麼是情
00:23:31
咱們這情有七項
00:23:35
就是歡喜 生氣 悲哀 恐懼 吝 討厭與希望
00:23:47
上 上是指什麼呢
00:23:51
上就是指有修養的人
00:23:54
也可說是上流的人
00:23:57
這些上流的人對於這七情 他若是動就處於中和
00:24:07
也就是剛才修真錄所說的 一樣
00:24:11
下 下就是愚癡下流
00:24:17
若是下流的人對於七情 他根本都放於腦後
00:24:25
不去想它什麼是七情 根本都不知道
00:24:29
他直情什麼叫做直情
00:24:31
一高興就高興得不得了
00:24:36
一生氣就氣得翻桌子 甚至有的還會打架
00:24:41
悲哀就哀得不省人事
00:24:46
懼就怕得全身發抖
00:24:49
吝就吝得一毛不拔
00:24:52
惡這就是說一看到那人就 討厭恨他
00:24:57
欲就是貪欲對於名利都 爭權奪利
00:25:03
你假使是一位下流的人
00:25:10
他根本都忘記這七情要如何 去制止
00:25:14
他就只有直情 直情就是照這樣去做
00:25:17
其結果就是失敗
00:25:22
所以我們世間的人
00:25:24
情不能沒有
00:25:27
但是要能控制
00:25:31
但是有人說我們所說七情
00:25:36
但是現在中庸才說四情
00:25:39
喜怒哀樂
00:25:43
喜怒哀這七情裡面有 但是這樂七情裡面就沒有
00:25:49
這到底是什原因
00:25:52
我們要知道這情不只 七項而已
00:25:57
這七種只是一種代表性而已
00:26:00
若是要講到這情可說是 算不完
00:26:03
中庸說四情這是因時而說
00:26:10
聖人說道理可說是 因時 因地 因人而說法
00:26:17
所以說不只是七情而已
00:26:22
也不只是說四情
00:26:23
裡面還有一個叫做六情
00:26:27
對於這七情我們上期講到中庸 的四情
00:26:38
所以我們一般所說的七情 在中庸只有說四情
00:26:47
對於中庸所說的四情 我們現在來看中庸第一章
00:26:56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27:07
這中庸第一章我們上期已說過
00:27:12
現在目的是要來引述 朱熹夫子
00:27:16
與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7:19
所以這就不重覆解釋
00:27:23
我們看朱熹夫子的說明
00:27:26
喜怒哀樂情也
00:27:31
其未發則性也
00:27:35
無所偏倚故謂之中
00:27:39
發皆中節情之正也
00:27:44
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00:27:49
朱熹夫子說歡喜 生氣 悲哀 快樂這是我們人的情
00:28:01
但是這情未發之前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00:28:09
因為本性是如如不動
00:28:13
所以未發之前就是我們的性
00:28:17
假使一個人的性根本都 不偏不倚靠
00:28:31
不偏左不偏右所以才稱為中 站在這中心
00:28:39
但是現在這情一發皆中節
00:28:44
現在要注意
00:28:46
現在這字要讀中
00:28:51
我們所說的中獎就要寫這字
00:28:54
中節就是合情合理
00:28:58
一發出來以後都是合情合理
00:29:02
這是咱們情的正 一點都不違背我們的本性
00:29:11
乖戾就是違背所以叫做和
00:29:16
我們再看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9:20
喜怒哀樂者情也
00:29:25
其未發前是中正不偏之本性
00:29:29
故謂之中
00:29:31
則天命之性也
00:29:34
發而皆中節
00:29:36
當喜而喜 喜而不過
00:29:39
當怒而怒 怒而不憤
00:29:42
當哀而哀 哀而不傷
00:29:45
當樂而樂 槳而不淫
00:29:48
故謂之和則率性之道也
00:29:53
呂純陽祖師這樣講
00:29:57
說歡喜生氣悲哀快樂
00:30:02
這是我們人的情
00:30:06
但是這情尚未發之前這是 中正不偏的本性
00:30:14
所以才叫做中
00:30:17
也就是我們中庸第一章 所說的天命之性
00:30:22
所以中庸第一句就說 天命之謂性
00:30:27
所以這就是中庸所說的天性
00:30:34
但是這情一發皆中節 都是合情合理
00:30:42
該當歡喜要歡喜
00:30:46
但是歡喜不超過
00:30:49
該當生氣要生氣
00:30:53
但是生氣不暴怒不存於心底
00:31:00
該當悲哀要悲哀
00:31:03
但是這悲哀不可傷身
00:31:08
對於喜怒哀這三句我們 在說七情時已說明很清楚
00:31:17
所以這三句就不再重覆
00:31:20
你們可看我們上期修真錄 所說就知道
00:31:27
但是現這四情喜怒哀 此三項與七情一樣
00:31:35
但七情沒寫這樂
00:31:39
祂說該當快樂要快樂
00:31:43
但是這樂不能淫 這淫 是什麼
00:31:48
這淫是亂
00:31:50
譬如是正當的娛樂是好的
00:31:53
若是那些不正當的娛樂 你就不可行
00:31:57
所以才叫做和這就是 率性之道
00:32:02
所以我們中庸才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00:32:08
這道理就在此
00:32:11
這七情就說到此
00:32:20
但有人說我們人修行 要斷七情
00:32:27
禮記也曾說過這七情
00:32:30
為什麼中庸是說四情
00:32:35
我們要知道古聖賢講道理 是因時因地因人而說
00:32:44
所以中庸說四情 禮記說七情
00:32:49
但是另外還有一個講六情
00:32:52
現在來引述這六情給大家 當參考
00:32:58
我們現在看辭海的說明
00:33:06
六情謂喜怒哀樂愛惡
00:33:13
白虎通情性六情者何謂也 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00:33:23
辭海說六情是什麼
00:33:26
就是歡喜生氣悲哀快樂 吝討厭
00:33:32
所以白虎通情性篇才說 六情者是什麼
00:33:39
就是喜怒哀樂愛惡 這就是六情
00:33:43
但是對於這六情在四情與 七情裡面都已說明清楚
00:33:51
不再重覆說明
00:33:55
接下來六情佛學大辭典 這樣說
00:33:59
舊譯經論多謂六根曰六情 以根有情識故也
00:34:07
是意之一為當體之名 以意根為心法故也
00:34:17
他五者生情識
00:34:20
故從
00:34:22
所生之果而名為情
00:34:25
嘉祥之中論六情品疏曰
00:34:30
六情亦名六根
00:34:33
五根能生五識
00:34:36
意根能生意識
00:34:38
六情亦名六依為六識所依
00:34:43
此等皆名根為情
00:34:47
佛學大辭典說
00:34:50
若是舊的所有經與論的翻譯
00:34:56
大多數這六根都翻譯 叫做六情
00:35:00
因為這根有情識的關係
00:35:05
但是若實在說這情 只有意根而已
00:35:11
這意根才是真正的情識
00:35:16
用以這意根也就是我們人的 心法
00:35:23
這意根才能自心裡發出來
00:35:27
其它這眼睛耳朵鼻子 嘴巴身體
00:35:32
它並沒有直接生出情識
00:35:38
它只是將所看所聽而引到 意根才生出情識
00:35:47
所以可以說這五根是跟著 這意根而行
00:35:54
因為這五項所生成的果就是 我們意根所發出的
00:36:01
所以這名才叫做情
00:36:05
所以在嘉祥中論六情品疏 裡面才這樣說
00:36:09
說這六情另外一名叫做六根
00:36:14
因為這五根能生五識
00:36:18
意根能生意識
00:36:22
六情另外一名叫六依
00:36:27
因為它是六識所依這都是 皆名根當作情
00:36:36
所以現所說這六情也就是說 這六根
00:36:42
但是這句話道教也有講
00:36:45
在道教大辭典說
00:36:47
雲笈七籤六情起委而生六識
00:36:52
道教大辭典引述雲笈七籤 這是咱們的道書裡面
00:36:59
說六情它所生所依就會生出 六識
00:37:07
所以在道教大辭典說六情
00:37:11
與佛學大辭典說的六情 都是一樣
00:37:17
由以上種種的論說
00:37:23
我們現在就知道這情不只是 四情或是六情七情
00:37:31
其它像這煩惱憂愁 怨恨等等
00:37:39
這也是情
00:37:42
但是我們一般所說的 情與欲都是指這七情與六欲
00:37:51
我們一般的說法一般都說 情與欲
00:37:55
大多數都說這七情與六欲
00:37:59
對於這七情已詳細說明過了
00:38:04
那麼就應該來瞭解這六欲 什麼是六欲
00:38:10
我們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00:38:13
我們看修真錄這段文
00:38:16
六欲有二
00:38:18
一者言六根之欲即六根對 六塵而生其欲也
00:38:28
二者指人之欲望而生種種欲
00:38:36
即色欲形貌欲
00:38:40
威儀姿態欲
00:38:43
言語音聲欲
00:38:45
細滑欲
00:38:46
人相欲等六也
00:38:51
此六能起人之貪欲心 故稱欲也
00:38:58
今一一解釋之
00:39:01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先作說明
00:39:04
注解第一
00:39:06
道教大辭典這樣說
00:39:08
六欲即六塵也
00:39:12
道家以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能生六欲
00:39:19
學道者均應排遣之也
00:39:25
道教大辭典說這六欲
00:39:30
就是我們這六根來對六塵 所生的欲
00:39:36
道家就是以這六根 色塵聲塵香塵味塵
00:39:48
觸塵法塵這六根來對 六塵而生出六欲
00:39:53
這學道的人都應該注意 把它拿掉
00:40:02
所以現在道教大辭典說的 六欲
00:40:05
等於就是六塵所生出的六欲
00:40:10
那麼這欲望是什麼呢
00:40:15
辭海這樣講
00:40:16
有不足之意念而企圖滿足之 曰欲望
00:40:22
有人心裡看見東西而覺得 不滿足
00:40:29
有那不足的意念 所以心裡就有一種企圖
00:40:38
想要滿足他的欲望
00:40:40
所以才叫做欲望
00:40:44
注解第三
00:40:46
現在佛光大辭典所說的六欲
00:40:49
與道教大辭典所說的六欲 就不一樣
00:40:54
現在佛光大辭典所說的六欲
00:40:58
就是說六欲係指凡夫對異性 所具有六種欲望
00:41:05
色欲形貌欲威儀欲 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
00:41:13
佛光大辭典說六欲是什麼
00:41:16
就是關係指這凡夫對於異性
00:41:22
異性就是男的遇到女的或是
00:41:26
女的遇到男的所具有六種的 欲望
00:41:31
這是這色欲
00:41:33
形貌欲
00:41:34
威儀欲
00:41:35
言語音聲欲
00:41:36
細滑欲
00:41:37
人相欲
00:41:39
對於這詳細我們來看修真錄 的解釋
00:41:45
修真錄說六欲有兩種
00:41:51
一種是說六根的欲
00:41:57
就是我們六根對六塵而生出 的欲
00:42:04
第二就是指我們人的欲望 而生出種種的欲
00:42:12
等於就是色欲形貌欲 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
00:42:19
細滑欲人相欲等這六項
00:42:25
因為這六欲能使人起貪欲 之心
00:42:32
所以才稱為欲
00:42:35
現一一來作解釋
00:42:39
因為黑板的關係無法一次寫完
00:42:44
現在來看修真錄下半段這 六欲詳細的解釋
00:42:52
現在修真錄下半段這樣說
00:42:55
凡惑動於色塵
00:43:00
心生貪著名曰色欲
00:43:04
若見彼人端容美貌
00:43:08
五體建全心生貪著名曰 形貌欲
00:43:14
若見彼人威儀端莊姿態嚴肅
00:43:20
心生貪著名曰 威儀姿態欲
00:43:25
若聞彼人音聲清雅稱情適意
00:43:31
心生貪著名曰 言語音聲欲
00:43:36
若見彼人其身細腰皮膚滑澤
00:43:44
心生貪著名曰細滑欲
00:43:49
若見彼人可愛人相姿勢迷人
00:43:53
心生貪著名曰人相欲
00:43:58
這裡面有四個注解先做說明
00:44:03
注解第一辭海這樣講
00:44:06
佛家有四威儀詳 四威儀條
00:44:11
現在再看辭海
00:44:13
四威儀謂行住坐臥
00:44:17
四者皆嚴肅有儀則也
00:44:22
辭海說四威儀是什麼
00:44:25
無論走路
00:44:28
無論站著
00:44:29
無論坐著
00:44:30
無論躺著這四項都很有嚴肅 很有威儀這就叫做四威儀
00:44:40
注解第二最新增訂本辭海 這樣講
00:44:45
端莊端正莊重也
00:44:48
端莊就是一個人很端正莊重
00:44:54
莊重注解第三辭海這樣講
00:44:57
姿態姿勢也
00:44:59
姿態等於就是姿勢
00:45:02
注解第四辭海這樣講
00:45:04
姿勢 身體所顯示之狀態也
00:45:09
這姿勢就是我們的身體 所顯出來的狀態
00:45:15
現在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00:45:18
祂說假使能迷惑來感動看到 這色塵
00:45:29
色塵就是指一切的形形色色 那你的心就會生出貪著
00:45:35
喔那間大廈那麼高
00:45:38
他家的古董那麼多
00:45:42
那某人衣服穿得很漂亮
00:45:45
這些都是色塵
00:45:46
因為來惑動這色塵 而心生貪欲這就叫做色欲
00:45:54
假使看見對方的人 面貌端正而又漂亮五體健全
00:46:06
五體健全就是不瞎眼
00:46:08
不聾啞不跛手跛腳
00:46:13
這就是五體健全
00:46:16
我們的心就想到貪著
00:46:19
啊他人怎麼長得面貌端詳 而我怎麼長得這麼難看
00:46:24
他人耳聰目明而我卻這麼 重聽
00:46:31
對方的眼睛明亮 而我眼睛卻很模糊
00:46:38
這個就是 生出形貌的欲念來
00:46:43
這就叫做形貌欲
00:46:46
假使看見對方
00:46:48
他無論走路無論坐著 無論站著無論是睡
00:46:53
他都是很端莊的姿勢覺得 很嚴肅
00:46:57
而我們心裡就覺得我們在 走路
00:47:04
怎會像扁平足這麼難看
00:47:06
而站著怎會彎腰駝背
00:47:11
而坐著不像人樣
00:47:14
心裡就生出貪著這名叫做 威儀姿態欲
00:47:20
假使我們聽到對方在講話 他的聲音很清雅
00:47:27
講話又溫馨而且讓人聽了 很舒服心裡就生出貪著
00:47:36
喔他人怎會這麼健談 而我一句也不會
00:47:39
而他人說話都是輕聲細語 而我是這麼粗魯
00:47:42
這就是叫做言語音聲欲
00:47:47
假使看見對方
00:47:50
他身體長得高䠷細腰
00:47:55
有人說是胡蘆腰
00:47:56
而細皮嫩肉那你的心就想貪著
00:48:00
啊他人長得細皮嫩肉我長得 這麼粗糙
00:48:06
而他人長得胡蘆腰而我 長得肥胖
00:48:11
這名叫做細滑欲
00:48:14
假使看見對方真正可愛的 面相長得人見人愛
00:48:23
他所有的姿勢覺得很迷人 我們的心裡就出生貪著
00:48:28
這名叫做人相欲
00:48:31
所以我敢說當今大多數的人 對這六欲都看得很重
00:48:37
我的鼻子不挺立就去隆鼻 眼睛太小就去割雙眼皮
00:48:45
而我的胸部像飛機場 就去隆乳
00:48:51
有的認為自己肥胖就去減肥
00:48:59
有的瘦巴巴就想吃補藥 補身體
00:49:03
這都是在六欲之肉
00:49:06
若是我的感想不管肥瘦 長得醜或美都無關緊要
00:49:14
就是以我們的心最要緊 就像今天的報紙刊載
00:49:18
刊載什麼呢說有的人為了 減肥吃減肥藥
00:49:22
結果吃出毛病來那雖是政府 檢查許可正當的減肥藥
00:49:28
但還是會吃壞身體
00:49:31
所以我們世間的人要肥 就讓它肥
00:49:34
要瘦就讓它瘦就由它去
00:49:38
所以我們俗語說額頭大 有他的美
00:49:42
戽斗有戽斗美
00:49:45
黑皮膚有黑皮膚的美
00:49:48
胖的人較福相
00:49:51
瘦的人較苗條
00:49:54
你心裡不去想這個壓力 這六欲就不生了
00:49:59
所以一個人的修行最要緊 就是要斷這七情六欲
00:50:05
這道理就在此
00:50:07
我們今晚說到此時間已到
00:50:10
而這七情六欲到此也全部 結束
七情六欲
2/2部影片
七情六欲 上集
七情六欲 下集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10125001026
384b6d09-f843-446e-8b29-1e9bd7f85301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