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心經 0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心經 05
10278
6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8年03月1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02:24
諸法空相
00:02:26
不思惡故不垢
00:02:30
不思善故不淨
00:02:34
故曰不垢不淨
00:02:40
呂純陽祖師說 諸法已經達到空相
00:02:49
他就不會去想這個惡
00:02:52
所以才沒有骯髒
00:02:54
他就是不想這個善
00:02:56
所以才沒有那個乾淨樣
00:02:59
所以才說不垢不淨
00:03:03
但是這個文你就要很小心
00:03:06
道理處處都有陷阱
00:03:13
你一個人假使若沒有智慧
00:03:17
讀這個經書 讀得有時候都偏了
00:03:21
好比像六祖壇經裡面說
00:03:23
不思善不思惡
00:03:25
則明上座本來面目
00:03:28
說也不想善也不想惡
00:03:31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3:33
那這樣跟現在
00:03:35
呂純陽祖師 說的這句話一樣
00:03:36
你假使若是 曲解之後就偏了
00:03:42
怎樣偏
00:03:44
他說不思惡
00:03:46
假使一個人在賭博
00:03:48
為非作歹做壞事
00:03:51
人說某人啊 你不要這樣做壞事
00:03:54
不要想惡就好了
00:03:56
對不對
00:03:57
人家聖人就說不思惡
00:03:59
你不要去想惡
00:04:01
賭博就三腳缺一腳
00:04:04
我們發善心湊一腳
00:04:06
不要想惡就好了
00:04:08
這樣就糟了
00:04:09
對不對
00:04:11
人說某人啊 你來做善事
00:04:14
不用做善事啦
00:04:17
他說為什麼
00:04:17
人家就在說不思善啊
00:04:19
不用想善啦
00:04:21
這樣就糟了
00:04:24
所以你真的若讀經書
00:04:26
若沒有很小心
00:04:28
大家都讀到走火入魔
00:04:29
我不騙你
00:04:31
像這個佛經還不會
00:04:33
若道經有時說什麼
00:04:36
這個採陰助陽採陽助陰
00:04:41
有的走火入魔就亂來了
00:04:43
那都是道理
00:04:45
你不要被騙了
00:04:47
那是在說易經的卦理
00:04:49
並不是在說男女間的事情
00:04:52
你就要注意這點
00:04:55
所以我們為了這句話
00:04:57
怕你曲解
00:04:59
現在修真錄對這句話 做一個注解
00:05:04
修真錄這樣說
00:05:07
身受侮蔑而心不思其惡
00:05:13
故不垢
00:05:15
身雖行善而心不思其善
00:05:20
故不淨
00:05:22
心境達於空相
00:05:24
故曰不垢不淨也
00:05:29
這二字我們先做注解
00:05:31
侮蔑 什麼叫做侮蔑
00:05:33
辭海續編裡面這樣說
00:05:36
侮蔑 輕慢侮辱也
00:05:40
侮蔑就是被人輕視
00:05:44
被人糟踏 被人侮辱
00:05:47
這叫做侮蔑
00:05:50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05:52
一個人
00:05:54
人家糟踏我們 侮辱我們輕視我們
00:06:00
但是我們的心 不會去想他在糟踏我
00:06:06
你當作在磨練我
00:06:09
或是我們若有做一點錯事
00:06:12
我們錯了我們要改
00:06:14
我們若沒有做錯
00:06:16
隨便他說啦
00:06:18
這是上天在磨練我
00:06:20
這樣就不想那個惡了
00:06:22
那個惡就不會生出來
00:06:24
這就是不思惡的道理
00:06:28
所以才叫做不垢
00:06:31
一個人你雖然在做善事
00:06:35
但是你的心不想那個善
00:06:38
人說某人啊你真善心
00:06:41
你在做善事
00:06:42
沒有啦這我應該做的
00:06:44
這哪有什麼善
00:06:46
不思善就是說 我們自己不炫耀
00:06:49
不要想說我心在做善
00:06:51
我想說這是應該我做的
00:06:56
所以釋迦佛祖才說一句
00:06:59
天下父母皆我父母
00:07:02
天下子女皆我子女這句話
00:07:06
一個人行善 你心絕對不能想說我行善
00:07:10
怎麼說
00:07:13
因為你心裡若想善
00:07:16
就已經有生有滅
00:07:18
你不想善才會不生不滅
00:07:22
你才有辦法了脫生死
00:07:25
假使我今天 若要做一個善事
00:07:29
對方是一個老人家
00:07:31
你不要想說我要救他
00:07:34
要援助他
00:07:35
你不能這樣想
00:07:36
那個好像我父親 也好像我母親
00:07:41
父母供養是我們的義務
00:07:43
你去幫助他
00:07:45
當作父母的心情去幫助
00:07:48
那這樣哪有什麼善
00:07:50
沒有善啊
00:07:52
假使若一個小孩很可憐
00:07:54
你幫助他
00:07:55
你不要想說 那個歹命仔我要幫助你
00:07:58
不要這樣想
00:08:00
你把他當作這是我的小孩
00:08:02
小孩父母幫助他
00:08:05
這是父母的義務 應該要做的
00:08:09
那這樣你心就沒有那個善
00:08:11
不是善
00:08:12
應該做的
00:08:15
所以才說你 一個人身體雖然在行善
00:08:20
但是你的心 不會去想那個善
00:08:23
才叫做不淨
00:08:24
所以你的心境 若達到這個空相之後
00:08:31
心就無所住的心
00:08:33
心即然無所住就不垢不淨
00:08:38
你就要了解這句話
00:08:41
所以空相等於 就是我們的無住心
00:08:44
這個無住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8:47
所以六祖壇經定慧品 才一句話這樣說
00:08:53
我們現在看 六祖壇經定慧品這段文
00:09:03
無住者人之本性
00:09:09
於世間善惡好醜
00:09:15
乃至冤之與親
00:09:19
言語觸刺欺爭之時
00:09:25
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00:09:32
六祖壇經定慧品說
00:09:36
什麼叫做無住
00:09:39
我們常說要無住心
00:09:40
怎樣叫做無住
00:09:42
無住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9:47
在這個世間
00:09:50
無論對我好對我壞
00:09:56
我喜歡跟討厭
00:09:59
甚至有仇或是親近
00:10:06
在說話刺激我 或是欺負我的那個時候
00:10:12
我都當作全是空
00:10:17
我不會去想是善還是惡
00:10:23
酬就是我們一般說應酬
00:10:27
等於就是親近
00:10:29
這個可以說是
00:10:30
不思酬等於就是不思善
00:10:34
不思害等於就是不思惡
00:10:37
善跟惡的當中
00:10:40
以我的心都是平等的
00:10:44
不是說你對我很好
00:10:47
我就特別對你很好
00:10:50
你對我不好我就討厭你
00:10:52
不可以這樣
00:10:56
真正我們修行
00:10:59
你若真的要達到 了脫生死這個境界
00:11:02
就沒有這個善惡的存在
00:11:07
你每一教都是這樣說
00:11:09
只是我們的教徒 沒辦法去這樣做
00:11:13
像基督教
00:11:16
雖然說他沒有拿香拜神
00:11:18
但是他的道理也一樣
00:11:22
你若不相信
00:11:23
你去看基督教的聖經
00:11:25
怎麼說
00:11:27
說愛你的仇人
00:11:31
這不是簡單的
00:11:34
若愛你的愛人比較快
00:11:37
要愛你的仇人這就很難了
00:11:40
你結仇的人你還要愛
00:11:45
為你的敵人禱告
00:11:49
那個人跟你敵對
00:11:50
你反而為他祈禱
00:11:52
說讓他平安
00:11:55
一個人若打我左邊的臉頰
00:11:58
他的心還在氣
00:12:01
為了要讓他的心平靜
00:12:03
右邊再讓他打
00:12:07
誰做得到我問你
00:12:09
所以這就是什麼
00:12:12
這就是 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
00:12:16
所以在 莊嚴經論裡面才這樣說
00:12:24
尸利毱多
00:12:27
因設火坑並毒食害佛不得
00:12:33
悔過號泣
00:12:36
世尊告言汝勿憂怖
00:12:41
即說偈言
00:12:44
起我我無諍
00:12:46
久拾冤親心
00:12:50
右以旃檀塗
00:12:53
左以利刀割
00:12:56
於此二人中
00:12:59
其心等無異
00:13:01
這樣這句話就是很明白了
00:13:06
尸利毱多是一個人的名字
00:13:12
因為設了火坑要害佛祖
00:13:18
害不成
00:13:20
最後用毒藥 要來毒佛祖也毒不成
00:13:25
就這樣反悔 知道他的錯放聲哭
00:13:32
號泣就是放聲哭
00:13:36
釋迦佛祖 才對尸利毱多這樣說
00:13:41
說你今天不用擔心不用怕
00:13:46
他怕會向他報仇
00:13:50
他說你不用擔心也不用怕
00:13:54
釋迦佛祖才做一首偈語
00:13:57
這樣說
00:14:00
今天你要害我
00:14:03
我沒有與你計較
00:14:06
因為你是無知
00:14:08
我並不跟你計較
00:14:11
我很久就將 這個仇恨跟親近的心
00:14:21
我已經丟掉了
00:14:26
你右邊的臉頰
00:14:31
旃檀就是一種香水
00:14:35
印度一種的香水
00:14:37
你右邊的臉頰 用香水幫我擦
00:14:43
左邊的臉頰用一把刀割我
00:14:50
這邊香噴噴
00:14:52
這邊血流如注
00:14:55
說在這二個人的當中
00:14:59
我的心是平等沒有異樣
00:15:05
你對我好我的心也這樣
00:15:07
你對我不好我的心也這樣
00:15:10
所以老師也一句偈語
00:15:16
這以後我若死
00:15:18
這句話永遠存在世間
00:15:22
但是我的偈語 沒有這麼優秀
00:15:25
怎樣沒這麼優秀
00:15:26
人家這個都很斯文
00:15:28
我說都說土話
00:15:30
你就知道老師土包子
00:15:32
說的話一定比較粗 沒有那麼細
00:15:37
我常說來同修去不留
00:15:40
來無歡喜去無擔憂
00:15:43
人家說老師 你常常這句話在嘴邊說
00:15:46
本來就是這樣
00:15:49
所以我常常說
00:15:50
你對我好跟我沒關係
00:15:53
你對我不好也跟我沒關係
00:15:57
我怎麼會這樣說
00:15:59
是啊
00:16:00
你對我好
00:16:01
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問你
00:16:05
對你好怎麼會沒有關係
00:16:07
哪有什麼關係
00:16:08
你對我好是你修養好
00:16:13
你尊師重道
00:16:16
你有功德
00:16:17
那些功德我也不會跟你搶
00:16:20
那些功德將來是你自己的
00:16:22
誰要跟你搶 對不對
00:16:24
不是金錢可以搶的
00:16:26
功德沒人會搶
00:16:28
永遠是你的
00:16:29
你對我好跟我什麼關係
00:16:32
我問你
00:16:34
你對我不好跟我什麼關係
00:16:37
我問你
00:16:38
你對我不好
00:16:39
是變成你自己不好
00:16:43
你對我不好 是沒有尊師重道
00:16:45
而你這樣為非作歹
00:16:49
你自己所做的罪過
00:16:51
我又沒要幫你擔 對不對
00:16:53
跟我什麼關係
00:16:55
這就是不思善不思惡
00:16:59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17:01
世間人
00:17:02
人若對你好就很高興
00:17:05
人若對你不好
00:17:06
一張臉很臭
00:17:09
所以有的人在想說
00:17:11
老師我常看 某人這樣花言巧語
00:17:14
你這樣都無所謂
00:17:16
被人牽著鼻子走 你也沒關係
00:17:19
說愛牽就讓他去牽啊
00:17:21
對不對
00:17:21
我的心境就這樣想
00:17:24
有時我那些兒子看不過去
00:17:28
爸爸你的心太軟了
00:17:31
這樣的話才被人當古董
00:17:33
沒關係啊
00:17:34
有人要裝 還贏沒人要裝啊
00:17:39
我心裡都這樣想
00:17:41
所以我一輩子
00:17:44
這字恨長什麼樣
00:17:46
我不知道
00:17:47
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恨
00:17:50
你無論對我再壞的人
00:17:52
我絕對不會對他不好
00:17:54
除非他自己離開
00:17:57
他若沒有離開
00:17:58
真的若遇到了
00:18:00
對我最壞的人 我先向他行一個禮
00:18:03
真的
00:18:05
我不敢說我厲害
00:18:07
我不敢跟佛祖比較
00:18:10
我也不敢跟菩薩比較
00:18:12
但是我呢
00:18:13
對於佛祖的衣角 拉很緊是真的
00:18:16
拉緊緊
00:18:18
這樣看有沒有辦法 跟著他的腳步走
00:18:20
我只有這樣而已
00:18:22
所以希望在坐這些師兄弟
00:18:26
你要有不思善不思惡 這個心情去對待人
00:18:32
像王善人就好
00:18:34
王善人都不識字
00:18:37
道德會的前輩
00:18:40
他是一個當長工在看牛
00:18:43
但是他都知道大道理
00:18:46
王善人一句話怎麼說
00:18:49
他說找人的好處 認自己的不對
00:18:55
那這樣世間 全都沒有相殺的
00:18:59
也不會吵架 也不會翻椅翻桌
00:19:03
也不會打架
00:19:05
你信不信
00:19:07
人做的事情 你不要去想對方是惡
00:19:12
你自己檢討你自己
00:19:16
好比當時堯帝
00:19:19
地方旱災
00:19:25
百姓田園無法耕作
00:19:32
可以說很痛苦
00:19:35
有人來向堯帝說
00:19:37
萬歲爺 糟了 發生旱災百姓在痛苦
00:19:43
他說寡人的錯誤
00:19:44
寡人的錯誤 都我的錯
00:19:47
他說怎麼會你的錯
00:19:49
天做事情跟你什麼關係
00:19:51
什麼你不對
00:19:52
他說我沒有德行
00:19:54
上天要責備我
00:19:57
責備到我的子民
00:20:00
應該這是我的罪過
00:20:02
上天才責罰我的百姓
00:20:04
實在這都我的罪過
00:20:07
這樣怎麼會有事情
00:20:09
有一次去抓到一個賊
00:20:11
他說陛下啊這個當賊的
00:20:16
他說我的錯
00:20:17
他當賊什麼你的錯
00:20:19
說是啊 因為我政治不好
00:20:22
百姓無法生活 他才會去當賊
00:20:26
假使我若會愛護百姓
00:20:28
百姓若讓他安居樂業
00:20:30
他怎麼會去做壞事
00:20:32
這都我的錯
00:20:35
這就是不思善不思惡
00:20:38
所以我引很多 很多的事例給你聽
00:20:42
世間人啊
00:20:43
最好不要生出怨的心
00:20:47
我們行善不要想善
00:20:50
人家對我不好 我們不要去想壞
00:20:53
心就平靜
00:20:55
心若平靜就不垢不淨
00:20:58
若不垢不淨的話
00:21:00
你就了脫生死
00:21:02
就不生不滅
00:21:04
這很簡單的事情
00:21:05
一個人心若生就一定有滅
00:21:09
就要輪迴
00:21:10
你的妄念 這個心若不會生出來
00:21:13
不生就不滅
00:21:14
就沒什麼 乾淨跟骯髒的存在
00:21:18
因為你的心 就一直想乾淨跟骯髒
00:21:21
所以你這個妄念 就一直生出來了
00:21:24
今晚說到這時間的問題
00:21:27
對於下句叫做 不增不減這個問題
00:21:33
我們下期再來解釋
00:21:35
道德歌還有三段
00:21:37
唸完再來結束
00:21:39
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00:21:5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1:59
觀自在菩薩
00:22:03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00:22:07
照見五蘊皆空
00:22:10
度一切苦厄
00:22:12
舍利子
00:22:14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00:22:17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00:22:21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00:22:26
舍利子
00:22:28
是諸法空相
00:22:29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00:22:33
我們剛好說到這裡
00:22:35
今晚從這裡接下去
00:22:36
不增不減
00:22:40
怎樣叫做不增不減
00:22:42
我們現在對不增不減
00:22:45
看一個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22:48
不然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
00:22:56
不增不減指常存
00:23:01
卽真如法性乃不變
00:23:06
常住遍一切處者
00:23:09
無一法增亦無一法減
00:23:15
舊華嚴經卷三十四
00:23:19
寶王如來性起品 第三十二之二
00:23:25
譬如如性離虛妄寂滅
00:23:31
亦無有生者亦無有滅者
00:23:36
如是諸如來及一切境界
00:23:40
亦同如如性不增亦不減
00:23:46
這裡面一個注解
00:23:48
這個如如性 我們先做個說明
00:23:51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3:55
如又作如如真如如實
00:24:01
卽一切萬物 真實不變之本性
00:24:06
如般若經將如立為空
00:24:11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24:13
如有時候叫做如如
00:24:16
也可以叫做真如
00:24:19
也可以說如實
00:24:21
就是一切萬物 真實不改變的本性
00:24:27
好比像我們般若經裡面
00:24:32
將這個如建立稱為空
00:24:36
如等於就是空性
00:24:38
這樣說比較快
00:24:40
所以現在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4:46
說不增不減
00:24:49
就是永遠存在
00:24:51
就是這個真如
00:24:54
也可以稱作法性
00:24:56
真如法性 就是我們人的佛性
00:24:59
也可以稱作本性
00:25:01
就是不會改變
00:25:03
永遠存在普遍一切處
00:25:06
沒有一個法有辦法增加
00:25:11
也沒有一個法去減免
00:25:14
現在來引到 舊華嚴經三十四卷
00:25:20
寶王如來性起品的 第三十二篇的第二章
00:25:27
裡面一句話
00:25:30
他說譬如
00:25:32
比如現在說這個如如性
00:25:35
如如性就是我們的佛性
00:25:38
或是說我們人的這個真空
00:25:41
可以說離開虛妄寂滅
00:25:46
也沒有這個生
00:25:49
也沒有這個滅
00:25:51
才叫做不生不滅
00:25:54
好比像我們所有的佛
00:25:58
如來就是佛
00:25:59
跟一切境界
00:26:02
全都跟這個如如性一樣
00:26:06
可以說不增也不減
00:26:10
這是佛光大辭典一個說明
00:26:13
但是說這樣 恐怕我們不能體會這句話
00:26:19
因為佛光大辭典 寫這樣比較深奧
00:26:23
我們來看 斌宗法師一個簡單的比喻
00:26:28
做一個參考
00:26:31
現在先看 斌宗法師這個說明
00:26:36
不增不減
00:26:39
譬喻掘地取空
00:26:43
掘時空生而不見虛空之增
00:26:50
塞時空減亦不見虛空之減
00:26:56
地有空塞
00:26:59
而虛空唯是一體
00:27:02
本無增減
00:27:06
現在斌宗法師這樣說
00:27:09
說不增不減這句話
00:27:12
來做一個譬喻
00:27:15
現在我們鋤頭拿來掘地
00:27:20
挖一個洞
00:27:22
但是挖下去 地上就生出一個洞
00:27:26
但是沒有看到虛空增加
00:27:32
我們若把他塞時
00:27:36
塞時就是好比說填起來
00:27:38
填起來這個空就減
00:27:42
好比說這個空就不見了
00:27:46
但是沒有看到虛空的減
00:27:50
土地有這個空跟塞
00:27:55
但是虛空只有是一體的
00:27:58
本來就沒有增減
00:28:01
這樣你聽不懂
00:28:04
我說明白一點
00:28:05
有人說挖下去就一個空了
00:28:07
怎麼會沒有增加
00:28:10
填起來就不見了 怎麼會沒有減
00:28:13
你假使若 用宇宙虛空來說太大
00:28:21
比如這間房子就好
00:28:24
這間房子
00:28:25
你挖一個洞
00:28:27
挖一個洞土要拿去哪裡
00:28:29
那些土挖起來拿到上面
00:28:32
對不對
00:28:33
你這樣看一個洞
00:28:34
但是這個虛空有減嗎
00:28:36
沒有減
00:28:37
這個房子裡的空間一樣
00:28:41
現在那個洞填起來
00:28:42
那個洞不見了
00:28:43
但是這間房子的 空間有增加嗎
00:28:47
也是沒有增加
00:28:48
那個意思就是這樣
00:28:50
這就是斌宗法師的說明
00:28:55
另外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8:59
諸法空相般若常在
00:29:03
本自圓滿非可加之增
00:29:08
使其減
00:29:10
故曰不增不減
00:29:12
呂純陽祖師說諸法的空相
00:29:17
是般若妙智慧永遠存在
00:29:22
這個空相有跟你說過了
00:29:25
我們上期就說過了
00:29:26
就是我們這個無住的心
00:29:29
本來就是圓滿了
00:29:32
你沒辦法增加
00:29:34
一個人心就無住
00:29:35
你要增加什麼
00:29:37
你也沒辦法減少什麼
00:29:41
所以才叫做不增不減
00:29:43
對這個不增不減
00:29:46
我再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00:29:50
一個人你修到最高的般若
00:29:54
諸法已經空相
00:29:56
一切的事情
00:29:58
沒辦法再增加比般若更高
00:30:04
因為我們人的智慧 就是般若最高
00:30:08
你沒辦法再增加
00:30:10
所以這個空相 本來就沒有增
00:30:14
沒有多就對了
00:30:16
又再諸法空相
00:30:19
一切的事情 沒辦法障蔽到他的般若
00:30:23
沒辦法去障礙他
00:30:25
沒辦法去阻礙他
00:30:26
所以這個空相 本來就沒有減
00:30:31
但是說這樣你也聽不懂
00:30:34
我們說完你再參考
00:30:36
再問沒關係
00:30:38
不然我們現在再看下文
00:30:41
是故空中無色
00:30:48
無受想行識
00:30:52
無眼耳鼻舌身意
00:30:56
無色聲香𠰌觸法
00:31:01
他說所以這個空相的當中
00:31:05
旣然你沒有 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
00:31:12
空中無色就是指色蘊
00:31:15
無受想行識
00:31:18
就是變作這個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00:31:22
這個叫做五蘊
00:31:24
說我們在空相的當中
00:31:26
旣然沒有色受想行識 這個五蘊的存在
00:31:31
那這樣我們的六根就清淨了
00:31:36
你若沒有眼睛耳朵 鼻子舌頭身意等六根來擋
00:31:45
你在外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00:31:50
這六塵就不會打擾了
00:31:53
你這個色等
00:31:59
這個六塵 旣然沒有眼等這六根
00:32:04
那這樣的話
00:32:06
你就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00:32:11
我們對於 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
00:32:16
我們在前面已經 有詳細分解說完了
00:32:20
但是對於這六根
00:32:23
這個眼耳鼻舌身意
00:32:26
跟這個六塵
00:32:28
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00:32:30
我們有必要來做一個說明
00:32:33
我們先來說明這個六根
00:32:36
我們看佛學大辭典
00:32:41
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2:43
六根
00:32:45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
00:32:53
根為能生之義
00:32:56
眼根對於色境而生眼識
00:33:02
乃至意根對於法境
00:33:05
而生意識
00:33:08
故名為根
00:33:11
大乘義章四曰
00:33:13
六根者對色名眼
00:33:17
乃至第六對法名意
00:33:21
此之六能生六識
00:33:25
故名為根
00:33:27
六根中前五根 為四大所成之色法
00:33:33
意根之一為心法
00:33:37
現在這裡面有一個注解
00:33:40
就是這個色境
00:33:41
色境等於就是色塵
00:33:44
我們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3:47
色境五境之一
00:33:50
青黃赤白等之法
00:33:54
為眼根所對之境界者
00:33:58
現在說色境
00:34:00
是五境之一
00:34:03
應該要說六境 怎麼會說五境
00:34:06
因為這個意是在內的
00:34:10
這裡就有說到了
00:34:12
說意根這是心法
00:34:16
若五根這是色法
00:34:18
現在說色境
00:34:20
他是在指色法的五境
00:34:23
說色境就是五境之一
00:34:27
就是青黃赤白
00:34:30
這只是一個描寫
00:34:32
說形形色色的 有形有色的法
00:34:36
全都被眼根所對的境界
00:34:40
所以才叫做色境
00:34:43
色塵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4:47
色塵六塵之一
00:34:51
青黃赤白等顏色
00:34:53
及男女形色等之 染污情識者
00:34:58
謂之色塵
00:35:01
現在說色塵就是六塵之一
00:35:05
這些形形色色的東西
00:35:08
跟男女有形色的東西
00:35:12
會污染了我們的情識
00:35:15
怎樣叫做情識
00:35:17
因為我們人的眼睛一看到
00:35:19
會生出七情
00:35:21
所以這個叫做情識
00:35:23
來污染了我們的情識
00:35:26
所以才叫做色塵
00:35:28
現在我們來看全文
00:35:33
佛學大辭典說六根
00:35:36
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
00:35:41
身體跟意這六個官
00:35:46
他怎麼會說六官
00:35:48
因為這六個
00:35:49
我們的心叫做心王
00:35:53
這個眼睛耳朵鼻舌身意
00:35:58
這就是他管轄的六個官
00:36:02
但是這個意是在內
00:36:06
我們眼睛耳朵鼻舌身
00:36:09
這是在外
00:36:11
所以我們若道家
00:36:13
或是算命先生 說你五官端正
00:36:18
怎樣叫做五官端正
00:36:20
五官就是指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
00:36:24
這個人也沒有瞎沒有耳聾
00:36:27
也沒有啞巴沒有缺手缺腳
00:36:29
這樣就是五官端正了
00:36:32
他就是說這就是六官
00:36:36
現在這個根是什麼
00:36:38
根就是會生的意義
00:36:41
像樹也會發芽草也會發芽
00:36:44
根就是會生的意思
00:36:48
現在我們的眼根對到色境
00:36:52
就會生出眼識出來
00:36:55
乃至意根對於法境
00:36:59
這當中有跳過
00:37:01
中間就是耳根對到聲塵
00:37:07
就生出耳識
00:37:09
這個鼻根對到香塵
00:37:17
就生出鼻識
00:37:19
舌根對到味塵就生出舌識
00:37:24
身根對到觸塵就生出身識
00:37:29
這中間是跳過了
00:37:32
才說乃至意根對法境
00:37:37
才生意識
00:37:39
所以這個名叫做根
00:37:42
在大乘義章的 第四卷裡面這樣說
00:37:48
說六根是什麼
00:37:51
若對色就是眼根
00:37:55
對這個色塵就是眼根
00:37:57
乃至第六
00:37:59
第六等於就是指這個意
00:38:02
乃至這個第六 來對這個法塵
00:38:07
這個名字就是意根
00:38:09
這個當中跟剛剛這個一樣
00:38:12
在這個耳鼻色身 都跳過就對了
00:38:17
他說這個六
00:38:20
六就是指六塵他會生六識
00:38:25
所以這個名字才叫做根
00:38:27
六根的當中前五根 是四大所成的色法
00:38:35
四大就是地水火風
00:38:39
等於我們的身體
00:38:41
這個五根是 我們身體表現在外面的
00:38:45
而意根不是
00:38:47
意根這個是在我們的內
00:38:50
所以才叫做心法
00:38:53
五根是色法意根是心法
00:38:56
合起來叫做六根
00:38:59
總之一句五根是有形的
00:39:03
而意根是無形的
00:39:06
我們另外再來看對於六塵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0:39:14
我們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這段文
00:39:24
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
00:39:32
此六境有眼等六根
00:39:36
入身以坌污淨身者
00:39:40
故謂之塵
00:39:42
淨心誡觀下曰
00:39:45
云何名塵
00:39:47
坌污淨心觸身成垢
00:39:52
故名塵
00:39:54
法界次第上之上曰
00:39:57
塵以染污為義 以能染污為情識
00:40:03
故通名為塵也
00:40:07
針對本文我們 現在來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40:13
他說六塵是什麼
00:40:19
就是色塵聲塵 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00:40:24
這個六境
00:40:27
這個六境有這個眼等
00:40:31
眼等就是眼睛耳朵 鼻子嘴身體意這六根
00:40:39
入在我們的身體
00:40:43
會把我們染上骯髒
00:40:47
我們清淨的心會染上骯髒
00:40:51
所以才叫做塵
00:40:54
塵本來風飛沙就是叫做塵
00:40:58
所以現在淨心誡觀的 下卷裡面這樣說
00:41:04
他說什麼東西的 名字叫做塵
00:41:08
就會染上 我們清淨的心讓他污穢
00:41:14
而且會碰到 我們的身體會長癬
00:41:19
這個垢就是我們身體 若長癬就要寫這字
00:41:24
這個名字叫做塵
00:41:27
在這個法界次第的 上卷的上章
00:41:34
因為這個 法界次第分上卷下卷
00:41:38
上卷有上章下章
00:41:40
下卷也有上章下章
00:41:43
所以才說上之上
00:41:45
法界次第的上卷的 上章裡面這樣說
00:41:50
他說這個塵 就是染上骯髒的意思
00:41:55
他會染上我們人的七情
00:42:00
所以通名叫做塵
00:42:04
這是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0:42:07
但是現在本文說 是故空中無色
00:42:14
無受想行識
00:42:16
無眼耳鼻舌身意
00:42:20
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句話
00:42:23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42:29
不然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42:33
空相既不住於色
00:42:37
有甚受想行識可積聚耶
00:42:42
故曰是故空中無色
00:42:46
無受想行識也
00:42:49
六根清淨六塵不染
00:42:53
卽眼雖見色而不住於色
00:42:57
耳雖聞聲而不住於聲
00:43:01
鼻雖齅香而不住於香
00:43:05
舌雖嘗味而不住於味
00:43:10
身雖覺觸而不住於觸
00:43:13
意雖思法而不住於法
00:43:17
故曰無眼耳鼻舌身意
00:43:21
無色聲香味觸法也
00:43:26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43:29
說我們人這個空相
00:43:32
空相就是無所住的心
00:43:35
我們上期說過了
00:43:37
既然一個人到無所住
00:43:40
他心不會去住這個色
00:43:43
現在這個色是指 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色
00:43:48
既然你不會住在這個色蘊
00:43:52
哪有什麼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00:43:56
有辦法積聚
00:43:59
所以才說 是故空中就無色蘊
00:44:03
沒有受想行識種種的五蘊
00:44:09
六根若會清淨
00:44:12
我們六塵就不會染上
00:44:15
等於說眼睛雖然看到色
00:44:18
但是我們的心 就不會住這個色
00:44:21
就是儒家所說的視而不見
00:44:25
耳朵雖然聽到聲音
00:44:30
但是我們不會住在這個聲
00:44:33
好比像孔子所說的 聽而不聞那個道理
00:44:38
鼻子雖然聞到香
00:44:43
這是鼻子的鼻
00:44:46
這個是聞味道的齅
00:44:50
說鼻子雖然聞到香
00:44:53
但是我們的心不會住在香
00:44:56
我們的舌頭 雖然去沾到五味
00:45:01
鹹甜辣酸苦
00:45:07
但是我們不會住在這個味
00:45:10
好比像孔子 所說食之不知其味
00:45:13
我們心雖然有去覺觸
00:45:19
觸就是去摸到
00:45:20
我們感覺去摸到一個東西
00:45:22
但是我的心 不會被這個觸所動
00:45:26
我們的意雖然有在想事情
00:45:30
這個法就是我們的法塵
00:45:34
就是想一切的事情
00:45:37
雖然我們的意有在想事情
00:45:40
但是我們的心 不會去住這個法
00:45:43
好比像 頓悟入道要門論在說的
00:45:47
說無念者無邪非無正念
00:45:51
雖然你有念頭
00:45:52
但是念頭是正念不是邪念
00:45:56
所以我們的意 雖然有在想事情
00:45:58
但是不會去住這個事情
00:46:01
所以才說無眼耳鼻舌身意
00:46:05
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句話
00:46:09
現在呂純陽祖師 跟我們解釋的
00:46:12
雖然比較白話比較簡單
00:46:15
但是我們就要了解 這句話就是說這樣
00:46:18
今晚說到這時間己經到
00:46:22
暫且告一段落
00:46:24
在坐同修大家晚安
00:46:28
我們現在來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00:46:4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46:44
觀自在菩薩
00:46:48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00:46:52
照見五蘊皆空
00:46:56
度一切苦厄
00:46:58
舍利子
00:47:00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00:47:04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00:47:08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47:14
舍利子
00:47:16
是諸法空相
00:47:18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00:47:22
不增不減
00:47:24
是故空中無色
00:47:27
無受想行識
00:47:29
無眼耳鼻舌身意
00:47:33
無色身香味觸法
00:47:36
無眼界
00:47:38
乃至無意識界
00:47:42
我們今晚就是要講
00:47:45
這個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
00:47:51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
00:47:57
這個乃至
00:47:59
這兩字是 文章一種省略的方法
00:48:06
就是六根的眼界開始
00:48:10
以及到最後的意識界
00:48:14
合計全部有十八界
00:48:17
現在省略說前面跟後面
00:48:21
假使要將十八界詳細說明
00:48:29
十八界就是六根界
00:48:32
六塵界
00:48:33
對於這個六根跟六塵
00:48:41
我們已經在前面有說過了
00:48:45
所以本文就 不要再重覆說明
00:48:51
現在只有 要跟你說明六識界
00:48:55
什麼叫做六識呢
00:48:57
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9:02
我們現在看 佛光大辭典這個說明
00:49:06
十八界中之六識界
00:49:09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
00:49:15
六種認識作用
00:49:18
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為依
00:49:25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00:49:30
產生見聞嗅味觸知等
00:49:37
了別作用之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
00:49:45
這裡面一個注解先做說明
00:49:48
這個六境
00:49:5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9:52
六境指六根 所取之六種對境
00:49:58
亦為六識 所感覺認識之六種境界
00:50:07
即色聲香味觸法
00:50:11
此六境猶如塵埃
00:50:15
能污染人之情識故稱六塵
00:50:20
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
00:50:25
故又稱六賊
00:50:28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0:31
他說六境 就是指我們的六根
00:50:36
來所取有六種的對境
00:50:40
也可以說六識 所感覺認識的六種境界
00:50:48
就是什麼
00:50:50
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00:50:53
眼來對色
00:50:55
耳朵來對聲音
00:50:58
鼻來對香 舌來對味
00:51:02
身來對觸
00:51:03
我們的意來對法
00:51:07
這個剛好有六個境
00:51:10
好比像什麼
00:51:12
好比像風飛沙
00:51:14
他會去污染我們人的情識
00:51:17
所以有時稱呼為六塵
00:51:21
這個六塵 因為他會劫持一切的善法
00:51:27
所以有時候稱呼為六賊
00:51:32
現在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51:36
說十八界的當中的六識界
00:51:43
就是指什麼
00:51:45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種的認識作用
00:51:53
所以一個人
00:51:55
這個六識不可以讓他有毛病
00:52:00
一個人眼識若沒有 眼睛就看不到
00:52:05
若沒有耳識耳朵就聽不到
00:52:08
沒有鼻識香臭就聞不到
00:52:12
沒有舌識鹹淡就不知道
00:52:15
沒有身識 等於一個人身體都麻痺
00:52:20
沒有意識就好像植物人
00:52:23
所以這個六識的其中
00:52:25
不能有一項讓他有毛病
00:52:29
就是用我們的眼睛 耳朵鼻子舌身意這六根
00:52:35
我們眼根耳根 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00:52:41
這個六根來當依靠
00:52:44
來對上色塵聲塵 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
00:52:50
這六個境界
00:52:53
來產生了看聽聞味觸知 這個了別的作用的
00:53:02
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00:53:07
這個叫做六識
00:53:09
另外再來看 佛學辭典的說明
00:53:16
看佛學大辭典
00:53:18
六識 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00:53:27
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00:53:31
如其次第
00:53:33
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
00:53:38
而生見聞嗅味覺知 之了別作用者
00:53:46
佛學大辭典說
00:53:48
六識就是指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00:53:55
就是說我們人的六根
00:53:59
眼睛耳朵鼻子舌身體意
00:54:04
按照他的順序
00:54:07
來對照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00:54:12
這個六境
00:54:15
為什麼說如其次第
00:54:17
就是眼睛來對色
00:54:20
耳朵來對聲
00:54:22
鼻子來對香
00:54:23
舌頭來對味
00:54:25
身來對觸
00:54:27
意來對法這個六境
00:54:30
才來生出看聽聞味跟覺知
00:54:37
這個了別的作用
00:54:39
這個就是叫做六識
00:54:42
我們現在再來看 修真錄一個較詳細的說明
00:54:48
我們現在看修真錄
00:54:53
識者了別之義
00:54:56
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
00:55:02
卽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00:55:08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00:55:13
生見聞嗅 嘗覺想等了別作用
00:55:19
而成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
00:55:24
舌識界身識界 意識界等六識也
00:55:30
修真錄說什麼叫做識
00:55:33
識就是了解分別的意思
00:55:38
就是說我們的眼睛 耳朵鼻子舌身意這個六識
00:55:46
就是說我們人的眼睛 耳朵鼻子舌身意這個六根
00:55:54
來對到 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塵
00:56:02
才生出看聽聞嚐
00:56:07
我們舌頭去嚐到
00:56:09
跟觸覺去想等 這個了別作用
00:56:14
才生出這個眼識界耳識界
00:56:18
鼻識界舌識界 身識界意識界等六識也
00:56:27
現在話說起來說
00:56:28
我們的眼睛看到色
00:56:34
耳朵聽到聲音
00:56:37
鼻子聞到香等 才會來生出六識
00:56:44
我們詳細來看這個圖
00:56:48
我們現在說六識界
00:56:51
就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 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00:56:57
這個叫做六識界
00:56:59
再來就是色塵界
00:57:02
聲塵界香塵界 味塵界觸塵界法塵界
00:57:07
這個叫做六塵界
00:57:10
再來就是眼根界
00:57:12
耳根界鼻根界 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
00:57:17
這個就是叫做六根界
00:57:20
所以六識界六塵界六根界
00:57:24
合起來叫做十八界
00:57:27
就是說我們 這個眼根來看到色塵
00:57:33
就生出眼識出來
00:57:36
假使眼根若對到色塵
00:57:39
東西若看不到 就不會生眼識
00:57:42
你眼識若不會生出來
00:57:44
就等於瞎子了
00:57:47
這個耳根來聽到聲塵
00:57:52
才會生出耳識界
00:57:55
假使若說 你耳根聽到這個聲
00:57:59
耳朵若沒有作用 等於就是耳聾了
00:58:05
我們的鼻根來對到香塵
00:58:10
這個香你就要注意
00:58:12
這個香不是只有香而己
00:58:14
臭也叫做香
00:58:17
香臭都叫做香
00:58:20
我們的鼻子 香臭若聞不出來的話
00:58:25
這個鼻識界就生不出來
00:58:27
等於鼻子就有毛病了
00:58:31
我們的舌頭沾到這個五味
00:58:35
鹹甜辣澀苦等
00:58:38
有人說是嘴他怎麼說舌頭
00:58:43
我們的嘴巴不知道味道
00:58:45
你若不相信
00:58:47
你無論糖也好鹽也好
00:58:51
你用舌頭沾看看 馬上知道那個味道
00:58:56
不信你舌頭包起來
00:58:59
你只用嘴唇 吃了不知道味道
00:59:03
所以舌頭才知道味道
00:59:06
所以我們的舌頭沾到味道
00:59:10
才會生出舌識界
00:59:13
假使我們的舌頭 若鹹淡不知道
00:59:17
這樣舌頭就有毛病了
00:59:21
我們的身體來觸摸到東西
00:59:28
好比說東西 摸到粗的細的冷熱
00:59:32
才會生出身識界
00:59:34
假使一個人 手若摸到冷熱不知道
00:59:38
這樣身體就有問題了
00:59:41
我們的意根
00:59:43
意根就是我們的心意
00:59:45
這個法不是佛法的法
00:59:48
這個法就是一切事物
00:59:51
我們的意根 受到一切的事物
00:59:54
才會生出意識界
00:59:56
假使我們的意根
00:59:58
對於一切事物 若沒有那個想法
01:00:01
這樣就變成植物人了
01:00:04
意識界既然生不出來
01:00:05
就變成植物人了
01:00:08
所以這個呢
01:00:09
就是說有 這個六識六塵六根
01:00:14
合起來才叫做十八界
01:00:16
那麼現在對於我們本文
01:00:20
說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
01:00:24
我們詳細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5/12部影片
心經 01
心經 02
心經 03
心經 04
心經 05
心經 06
心經 07
心經 08
心經 09
心經 10
心經 11
心經1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70316000662
33a10fa1-4728-4921-8dbb-05374f4b05ee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