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佛教宗派概論 16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佛教宗派概論 16
4783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9年08月19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3:00
我們這次談到宗教概論
00:03:08
天台宗有這九祖
00:03:14
我們講到第四祖智顗
00:03:20
上期對於智顗
00:03:26
講了前半段
00:03:29
對於後半段
00:03:32
有必要作個說明
00:03:35
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
00:03:39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段文
00:03:52
陳太建七年
00:03:57
師入浙江天台山
00:04:00
於佛隴之北建寺居之
00:04:06
九年宣帝勅賜
00:04:09
修禪寺之號
00:04:14
至德二年
00:04:16
陳後主率 后妃從師受菩薩戒
00:04:24
至德三年奉勅出山
00:04:30
遇金陸靈曜寺
00:04:34
未久於太極殿宣講
00:04:37
大智度論
00:04:39
又於光宅寺講釋
00:04:42
法華經等
00:04:45
及隋軍攻破金陵
00:04:49
師西遊荊土
00:04:54
隋開皇十一年
00:04:58
晉王楊廣累請東返
00:05:05
師鑑其誠
00:05:08
乃至楊州為授菩薩戒
00:05:12
王勅賜智者之號
00:05:16
其後西行至
00:05:19
當陽玉泉山建寺
00:05:26
文帝開皇十三年於寺
00:05:30
講法華玄義
00:05:33
文帝乃勅玉泉寺之額
00:05:41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裡面的解釋
00:05:50
它說在陳國太建七年
00:05:58
是公元五百七十五年
00:06:05
師就是指智顗 智顗大師
00:06:12
入在浙江的天台山
00:06:16
在這佛隴的北邊
00:06:20
來建佛寺來住
00:06:24
佛隴是一個山峰的名字
00:06:28
稍後會註解
00:06:31
到太建九年
00:06:37
就是公元五百七十七年
00:06:41
宣帝就是陳的宣帝
00:06:47
勅賜修禪寺這個號
00:06:53
到至德二年
00:06:56
就是五百八十四年
00:07:00
這陳國的後主
00:07:04
來統率他的皇后跟皇妃
00:07:10
等於是宮內一些后妃
00:07:14
都來跟隨智顗禪師
00:07:17
來受菩薩戒
00:07:21
到至德三年
00:07:25
他奉皇帝的命令才出山
00:07:31
住在金陵
00:07:33
就是當今南京靈曜寺
00:07:39
在那邊宣道
00:07:42
沒多久在太極殿
00:07:46
太極殿就是
00:07:47
靈曜寺的太極殿
00:07:49
來宣講大智度論
00:07:53
又在光宅寺來講解
00:07:58
解釋法華經等
00:08:03
跟隋的軍隊
00:08:08
來攻破金陵
00:08:13
當時的智顗大師
00:08:17
看陳國已滅亡
00:08:20
就到西邊荊州方面避難
00:08:31
到隋開皇十一年
00:08:36
就是公元五百九十一年
00:08:40
這個晉王楊廣
00:08:44
這個楊廣就是後來
00:08:49
隋朝第二代皇帝
00:08:52
那時還沒當皇帝
00:08:55
算是隋朝皇帝的
00:08:59
第二個兒子
00:09:02
隋朝的晉王 這位楊廣
00:09:08
一次又一次來請
00:09:12
大師回來
00:09:16
回來金陵的地方
00:09:24
智顗大師
00:09:26
看到他的誠意
00:09:29
就這樣來到楊州
00:09:34
幫楊廣授菩薩戒
00:09:40
當時的楊廣
00:09:42
王 王就是指晉王
00:09:45
不是皇帝
00:09:46
算是皇帝的兒子
00:09:49
晉王才勅賜
00:09:51
智者這個號
00:09:53
後來才叫智者大師
00:09:58
後來向西邊來到
00:10:02
當陽的玉泉寺來建一個佛寺
00:10:07
文帝
00:10:09
文帝就是隋朝文帝
00:10:12
就是楊廣的父親
00:10:16
稍後會註解
00:10:18
這就是楊廣的父親文帝
00:10:23
算是隋朝第一代的皇帝
00:10:28
這個開皇十三年
00:10:31
他才在玉泉山的寺
00:10:35
來講法華玄義
00:10:39
文帝才勅賜一個牌匾
00:10:42
額 額就是牌匾
00:10:44
賜一個牌匾寫玉泉寺
00:10:50
現在裡面有三個註解
00:10:55
就是註解第二
00:10:56
註解第三
00:10:57
註解第四
00:10:59
怎麼不是註解第一
00:11:01
註解第一
00:11:02
在佛光大辭典 第一段註解完了
00:11:06
就是教觀
00:11:08
現在從註解第二開始
00:11:13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1:16
天台山位於浙江台州府
00:11:22
天台山共由
00:11:25
桐柏 赤城
00:11:28
瀑布 佛隴
00:11:31
香爐 羅漢
00:11:33
東蒼 華頂等
00:11:36
八峯組成
00:11:38
最高之華頂峯
00:11:41
高一一三六公尺
00:11:4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1:51
天台山就是在浙江台州府
00:11:56
天台縣這個地方
00:12:00
天台山有八個山峯
00:12:05
山峯好像
00:12:06
一個尖頭一個尖頭
00:12:10
我們大陸的山
00:12:12
跟我們台灣比較不同
00:12:14
大陸的山
00:12:16
若一座山來講
00:12:17
山峯都好幾個
00:12:20
所以天台山總共有
00:12:25
桐柏 赤城 瀑布
00:12:28
佛隴 香爐 羅漢
00:12:30
東蒼 華頂
00:12:34
總共有八個山峯組成的
00:12:38
最高的峯就是華頂峯
00:12:41
那個高有 一千一百三十六公尺
00:12:47
所以現在說智顗大師
00:12:53
他在佛隴的北邊
00:12:56
蓋一間佛寺
00:12:58
就是指天台山 佛隴峯的地方
00:13:06
現在來註解第三楊廣
00:13:11
及註解第四文帝
00:13:15
現在來看註解第三
00:13:18
辭海這樣說
00:13:21
隋煬帝 姓楊名廣
00:13:27
文帝次子
00:13:30
太子勇失歡於文帝
00:13:35
既入東宮所行無道
00:13:40
文帝欲廢之
00:13:42
廣遂弒父自立
00:13:47
即位後大興土木
00:13:51
賦重役繁民不堪命
00:13:58
羣雄並起
00:14:00
而帝沉湎酒色
00:14:03
不以為憂
00:14:05
後南巡至江都留連忘返
00:14:11
為宇文化及所弒
00:14:17
對於本文
00:14:21
我們詳細來作一個解釋
00:14:30
辭海這樣說
00:14:33
隋朝的煬帝
00:14:38
姓楊 名廣
00:14:44
文帝第二個兒子
00:14:49
太子勇
00:14:53
這個勇就是楊勇
00:14:56
等於是楊廣的大哥
00:15:02
失歡在這個文帝
00:15:05
因為楊廣這個人
00:15:07
是很奸詐的人
00:15:14
他父親在世時
00:15:16
他就想當皇帝
00:15:20
想當皇帝
00:15:22
不過他哥哥是太子
00:15:27
假使他哥哥沒有除掉
00:15:35
他不可能有皇帝位
00:15:39
就在他父親面前講東講西
00:15:44
陷害他大哥
00:15:46
致使他大哥
00:15:48
被他父親廢除太子的地位
00:15:53
廢除太子的地位
00:15:57
他就進東宮
00:15:59
什麼叫東宮
00:16:00
太子就住在東宮
00:16:02
東宮就是太子
00:16:06
他父親自從把大哥廢除後
00:16:11
就封他當太子
00:16:14
目的達成
00:16:19
他所行都沒有道
00:16:23
在宮裡的女生
00:16:25
大家說來就來說去就去
00:16:32
亂七八糟就是了
00:16:34
好比五倫也不分
00:16:39
所以他的父親很擔憂
00:16:43
想廢除他太子的位子
00:16:48
這楊廣看他父親
00:16:50
想廢除太子
00:16:52
就殺他父親
00:16:56
這個弒
00:16:59
就是以下犯上
00:17:03
好比兒子殺父親
00:17:04
神殺君
00:17:07
這個都叫弒
00:17:11
變成一個不忠不孝的人
00:17:15
他父親是皇帝
00:17:17
殺皇帝就是不忠
00:17:20
而且他皇帝是父親
00:17:22
又殺他父親就是不孝
00:17:26
在這個時候
00:17:28
他的師父智顗
00:17:30
已經過世了
00:17:33
假使智顗大師沒死
00:17:36
被他氣就氣死了
00:17:41
授菩薩戒
00:17:47
曾有人問我說聽道理的人
00:17:49
道理聽那麼多還亂七八糟
00:17:53
這個受菩薩戒的人
00:17:55
就亂七八糟還聽道理
00:17:58
道理不是說的
00:18:02
道理也不是聽的
00:18:06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
00:18:11
這是王善人講的
00:18:15
台上在講人
00:18:19
台下在被講
00:18:22
嘴念阿彌陀佛
00:18:23
心裡像利刀
00:18:26
講道理有用嗎
00:18:30
佛祖說邪命說法
00:18:32
講道理不能談錢
00:18:35
現在講道理的人
00:18:37
哪一個沒談錢
00:18:39
開口也錢閉口也錢
00:18:45
講道理有用嗎
00:18:47
不是沒用
00:18:50
講就要照講的話去做去行
00:18:56
道是行的
00:18:58
你光用講的是沒用的
00:19:03
聽道理有用嗎
00:19:05
聽很好啊
00:19:06
不過聽就要做
00:19:08
做錯要懺悔
00:19:12
光聽道理聽有用嗎
00:19:16
這個楊廣
00:19:18
相當授菩薩道
00:19:22
菩薩道裡面
00:19:23
四波羅夷罪最重
00:19:27
最前面一條
00:19:28
就是殺人罪
00:19:31
一定要下地獄
00:19:35
而且又殺父親
00:19:39
要打入阿鼻地獄
00:19:41
萬世不能超生
00:19:43
怎樣都不會超生
00:19:48
你看
00:19:50
在宮內爭鬥
00:19:51
哥哥被除掉
00:19:55
為非作歹
00:19:57
父親要廢太子
00:19:58
連父親都殺掉
00:20:02
你想看看會不會怕
00:20:04
相當道理聽很多
00:20:07
他也有設道場
00:20:09
叫智顗大師去講道
00:20:14
在皇帝殿 也設道場在講道
00:20:18
還敢這樣做
00:20:22
實在是很枉然
00:20:27
那當時智顗大師已經死了
00:20:30
入寂就是死了
00:20:33
如果沒死
00:20:34
我想就壞光光了
00:20:37
當時智顗大師 幫他授菩薩戒時
00:20:40
菩薩戒
00:20:41
他有沒有跟他說清楚
00:20:43
我們不了解
00:20:47
若授菩薩戒時
00:20:48
有跟他講菩薩戒的戒律
00:20:52
他今天若違反他師父
00:20:54
他的罪會很重
00:20:57
若智顗大師授菩薩戒時
00:21:00
若沒跟他講
00:21:02
智顗大師要受他拖累
00:21:04
他也要擔罪
00:21:06
不是當一個祖師
00:21:08
他就不會有罪
00:21:09
也照常擔罪
00:21:12
他若菩薩戒時
00:21:13
沒有跟他講清楚
00:21:14
菩薩戒是什麼戒
00:21:16
沒跟他說
00:21:18
你若犯到這個戒會怎麼樣
00:21:20
他假使沒跟他說
00:21:22
雖然是祖師他也要擔罪
00:21:27
所以像老師在這跟你說
00:21:30
我都有跟你講 利害關係給你聽
00:21:33
你若犯戒跟老師沒關係
00:21:36
但是老師沒跟你說
00:21:38
很多出家人幫人家受戒
00:21:41
有的會講我去授菩薩戒
00:21:44
我說什麼叫菩薩戒
00:21:46
我怎會知道
00:21:47
你師父沒跟你說
00:21:48
沒有阿
00:21:48
他說菩薩戒很好
00:21:50
若去犯戒
00:21:51
你師父也要擔罪哦
00:21:53
你傻傻的
00:21:55
大家都不知道 戒律的厲害
00:22:00
所以當皇帝以後
00:22:03
即位就是當皇帝
00:22:06
當皇帝以後
00:22:10
皇宮一直蓋
00:22:12
一直擴大
00:22:15
大興土木
00:22:16
土木就是 木工土水的土木
00:22:20
就一直擴大皇宮
00:22:23
賦重什麼叫賦重
00:22:25
賦就是稅金
00:22:28
稅金收很重
00:22:32
役繁什麼叫做役
00:22:34
以前都做
00:22:36
若去政府工作沒錢的
00:22:39
做沒錢的
00:22:41
你想稅金重
00:22:44
做工作又沒錢
00:22:46
百姓可說是
00:22:49
比死還痛苦
00:22:53
民不堪命
00:22:57
那當時羣雄並起
00:22:59
若現在講示威抗議
00:23:02
但是他不是
00:23:04
都組織軍隊
00:23:07
對抗這個政府
00:23:09
而起這個兵
00:23:11
那邊一群兵
00:23:13
這邊一群兵
00:23:15
可說是羣雄並起
00:23:18
不過楊廣這個楊帝
00:23:23
沉湎酒色
00:23:24
我有酒喝女人可摟
00:23:26
我管你示威抗議
00:23:31
他不煩惱
00:23:32
我有的喝就好
00:23:36
有幼齒就好
00:23:37
我管你百姓怎樣
00:23:40
後來南巡至江都
00:23:45
就這樣沒回去帝都了
00:23:47
因為那女生太美了
00:23:51
不回去了
00:23:51
不回去帝都了
00:23:56
留連忘返就是留在那
00:23:59
人家叫他回歸帝都他不要
00:24:04
後來給宇文化及
00:24:08
宇文是姓 化及是名
00:24:13
被宇文化及所弒
00:24:17
宇文化及是他的大官
00:24:20
他身邊的大官
00:24:24
就把他殺掉了
00:24:27
這也好像報應
00:24:29
把他殺了後
00:24:31
他也當了皇帝
00:24:35
沒辦法注解到那裡去了
00:24:39
很亂的
00:24:41
像你們想當皇帝很快活
00:24:45
民主時代當總統
00:24:47
整天也被人示威抗議
00:24:50
自古到現在一樣
00:24:52
你若當人不正
00:24:56
做人沒了解百姓
00:24:59
整天也會有事
00:25:03
註解第四
00:25:05
隋文帝隋開國之主
00:25:12
姓楊名堅 初仕北周
00:25:18
為隨州刺史 封隨公
00:25:22
宣帝崩 輔靜帝
00:25:27
拜相國 總百揆
00:25:32
進爵為王
00:25:35
尋弒靜帝自立
00:25:38
改隨為隋以為國號
00:25:42
後為次子廣所殺
00:25:45
在位二十四年
00:25:49
現在說隋文帝
00:25:52
是隋朝開國的皇帝
00:25:57
姓楊 名堅
00:26:01
起初在南北朝的北周當官
00:26:09
在隨州當刺史
00:26:12
就像現在的省長
00:26:16
封為隨公
00:26:19
到北周的宣帝死
00:26:23
崩皇帝死稱崩
00:26:26
這宣帝死
00:26:29
才輔靜帝
00:26:31
才拜相國當宰相
00:26:39
靜帝才封他當王
00:26:44
沒多久就殺死皇帝
00:26:48
自己當皇帝
00:26:52
本來有辵部這個隨
00:26:56
把辵部拿掉 才取這個隋
00:27:00
用這個隋拿來當國號
00:27:04
日後被他第二個兒子
00:27:06
楊廣殺死
00:27:09
當皇帝二十四年
00:27:13
這都報應
00:27:16
他殺皇帝
00:27:19
他兒子殺他
00:27:22
他兒子又被他的大官殺
00:27:26
一個一個殺
00:27:29
所以可說修行最好
00:27:34
我沒騙你啦
00:27:36
修行就與世無爭
00:27:39
也不會跟人家計較
00:27:40
也不會爭鬥
00:27:43
修行最好
00:27:45
你若假修行沒有用
00:27:48
假修行你就用
00:27:50
正法掩護非法
00:27:53
也是亂七八糟
00:27:55
真正修行最好
00:27:58
不用跟人家計計較較
00:28:01
名利要淡薄不跟人爭名
00:28:06
不跟人奪利心就很清了
00:28:09
我沒騙你
00:28:12
這是智顗大師
00:28:20
算是中段的解釋
00:28:26
現在來看後半段的結論
00:28:30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個結論
00:28:39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
00:28:45
復應晉王之請
00:28:49
東返金陵
00:28:52
撰淨名義疏
00:28:55
開皇十七年
00:28:57
坐化於山中大石像前
00:29:04
世壽六十 戒臘四十
00:29:10
生前造大寺三十六所
00:29:15
度僧無數
00:29:19
傳業弟子三十二
00:29:24
其中著名者
00:29:27
有灌頂 智越 智璪等
00:29:33
師入寂後
00:29:35
楊廣派人依其遺圖畫
00:29:40
於天台山下建寺
00:29:44
大業元年
00:29:48
楊廣即位後
00:29:51
並親賜國清寺之額
00:29:54
師之思想
00:29:56
係將法華經精神
00:30:00
與龍樹教學
00:30:02
以中國獨特之形式
00:30:07
加以體系化而成
00:30:11
師之著述
00:30:13
建立了天台一宗之
00:30:15
解行規範
00:30:18
其中法華經玄義
00:30:20
法華經文句
00:30:23
摩訶止觀
00:30:25
世稱為天台三大部
00:30:31
對於本文
00:30:34
現在作個詳細解釋
00:30:39
他說隋朝文帝開皇十五年
00:30:43
就是公元五百九十五年
00:30:47
又因晉王
00:30:51
就是楊廣
00:30:53
後來第二代皇帝
00:30:56
這楊廣帝
00:31:00
就是文帝第二兒子的聘請
00:31:04
就回來了金陵
00:31:09
他來作一本淨名義疏
00:31:13
到開皇十七年
00:31:16
坐化在山上
00:31:19
一個大石像的面前
00:31:23
就像石頭製的佛祖像前
00:31:29
壽命六十歲
00:31:31
當和尚四十年
00:31:35
在世所蓋的佛寺
00:31:40
有三十六間
00:31:44
他來度出家人可說無數
00:31:51
跟隨他專心學佛的人
00:31:55
有三十二位
00:31:59
其中最出名就是灌頂
00:32:03
就是後來天台宗的第五祖
00:32:07
跟智越智璪這些人
00:32:10
這都很出名的大和尚
00:32:14
所以智顗和尚死了後
00:32:19
這個楊廣派人
00:32:22
依照他留下來的圖畫
00:32:26
在天台山的下面
00:32:29
蓋了一間佛寺
00:32:33
大業元年等於是
00:32:37
楊廣當了皇帝以後
00:32:41
他親自去掛牌匾
00:32:44
叫國清寺
00:32:47
智顗大師的思想
00:32:51
就是自法華經的精神
00:32:54
跟龍樹菩薩所教的道理
00:33:00
在我們中國可說獨特
00:33:04
一個形式來做
00:33:06
一個體系化來成就
00:33:11
智顗大師在世
00:33:14
他所做很重大的論
00:33:19
來建立天台的一宗
00:33:22
一個解行的規範
00:33:25
其中法華經玄義
00:33:29
法華經文句跟摩訶止觀
00:33:33
世間人稱為
00:33:35
天台宗三大部的經論
00:33:41
但是對於解行
00:33:45
今晚若解釋下去
00:33:48
時間會拖太長
00:33:51
這個註解比較沒關係
00:33:53
這個註解等下面再來解釋
00:34:01
今晚講到這為止
00:34:04
道德歌剩三回唱完在結束
00:34:06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34:12
我們這次談到 佛教宗派概論
00:34:18
中間講到天台宗
00:34:23
這天台宗有九位祖師
00:34:30
第一祖就是龍樹菩薩
00:34:33
第二祖就是慧文大師
00:34:37
第三祖就是慧思大師
00:34:42
第四祖就是智顗大師
00:34:49
第五祖就是灌頂大師
00:34:53
第六祖就是智威大師
00:34:56
第七祖就是慧威大師
00:34:59
第八祖就是左溪大師
00:35:01
第九祖就是湛然大師
00:35:12
全部九祖間
00:35:15
我們已講到第四祖
00:35:19
這位智顗
00:35:21
對於智顗的史蹟
00:35:25
我們上期大約都已講過
00:35:29
但是裡面
00:35:31
在智顗大師的注解中
00:35:37
有一個解行
00:35:39
這個還沒解釋
00:35:43
什麼叫解行
00:35:49
之前若有寫過
00:35:51
你再拿原文來看就知道
00:35: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57
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這個說明
00:36:03
解行 智解與修行
00:36:09
解理行事也
00:36:13
天台戒疏上曰
00:36:16
於出世道解而勤行
00:36:22
故名解行
00:36:25
佛學大辭典說
00:36:27
解行是什麼
00:36:30
就是智解與修行
00:36:34
就是要了解道理來做事情
00:36:39
在天台戒疏的上卷
00:36:42
裡面一句話
00:36:46
在出世道來了解
00:36:52
什麼叫出世道
00:36:54
我們學道
00:36:55
一個入世跟出世
00:36:58
入世等於是世俗法
00:37:00
出世就是了脫生死
00:37:03
所以在出世道來了解
00:37:06
要認真去實行
00:37:09
所以叫做解行
00:37:12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7:15
解行即智解與修行並稱
00:37:22
指由見聞學習 而知解教理
00:37:27
進而實踐躬行 所知解之教理
00:37:34
了解佛道之理 與觀心修行之實踐行
00:37:41
稱為解行 相應
00:37:46
解行具足等
00:37:50
解與行譬如鳥之雙翼
00:37:55
車之兩輪
00:37:57
具有缺一不可之關係
00:38:02
亦即依解而起行
00:38:05
依行而實解
00:38:08
解與行皆為學道之法
00:38:11
故又分別稱為解學與行學
00:38:18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38:21
解行就是智解和修行
00:38:26
二項合起來下去講的
00:38:31
指由見聞來學習這道理
00:38:38
來知道了解教的道理
00:38:45
進一步來實踐
00:38:48
親身要去行
00:38:51
所知道了解的教理
00:38:58
了解佛道的理就是智解
00:39:04
跟觀心修行來實踐來行
00:39:09
這就是行
00:39:12
合起來叫解行相應
00:39:16
也叫解行具足
00:39:21
所以解與行
00:39:23
好比一隻鳥二個翅膀
00:39:28
一台車二個輪子
00:39:32
缺一樣都不行的關係
00:39:35
鳥若一支翅膀飛不上去
00:39:38
車若一個輪子無法走
00:39:44
等於依靠解
00:39:49
來生出這個實踐這個行
00:39:53
依靠這個行實在要來了解
00:39:59
一個人假使說
00:40:02
只了解道理
00:40:04
你若沒實行來講
00:40:07
也是沒用
00:40:10
一個人傻傻做
00:40:12
不了解道理
00:40:13
也是沒用
00:40:15
就是要解要行
00:40:19
但是為了學道
00:40:21
這個解和行
00:40:23
這都是學道的法
00:40:25
所以有時分別稱呼
00:40:28
叫做解學和行學
00:40:33
這是我們所講的
00:40:40
智顗大師他自己
00:40:44
所發明裡面的論語
00:40:52
現在這第四祖智顗大師
00:40:55
講到這暫且告一段落
00:40:59
現在要來說第五祖
00:41:04
章安灌頂
00:41:10
等於是前面
00:41:13
天台九祖注解第五
00:41:16
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
00:41:19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裡面的說明
00:41:24
灌頂世稱章安大師
00:41:31
參閱章安條
00:41:35
佛光大辭典說
00:41:37
灌頂是
00:41:38
公元五百六十一年
00:41:40
至六百三十二年間的人
00:41:43
一般世間稱呼為章安大師
00:41:48
現在參考章安這個條目
00:41:5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1:56
章安隋代僧
00:42:00
臨海章安人
00:42:03
俗姓吳
00:42:05
字法雲名灌頂
00:42:08
世稱章安大師
00:42:12
章安尊者
00:42:15
七歲從攝靜寺慧拯出家
00:42:20
二十歲受具足戒
00:42:23
慧拯入滅後
00:42:26
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
00:42:30
至天台山修禪寺謁智顗
00:42:37
承習天台教觀
00:42:40
此後隨侍智顗
00:42:44
隋開皇十七年
00:42:47
智顗示寂
00:42:49
師奉遺物獻貢晉王廣
00:42:56
王遣官送返並致唁
00:43:04
這裡面有一個註解
00:43:09
我們先做個說明
00:43:15
辭海說
00:43:16
唁音彥 弔生也
00:43:20
見說文段注
00:43:23
此這弔生者
00:43:26
以弔生為唁
00:43:28
別於弔死為弔也
00:43:32
辭海說
00:43:34
唁這音唸彥 是弔生
00:43:41
這是在說文 的段注裡面說的
00:43:47
現在說弔生是什麼
00:43:50
就是弔生叫做唁
00:43:53
就分別在弔死為弔
00:43:56
我們普通
00:43:59
人若死都去用弔辭
00:44:02
弔生就是人死當做還活著
00:44:08
沒當作他已經死
00:44:09
這樣叫弔生
00:44:12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44:18
章安是隋朝時代的出家人
00:44:24
是臨海章安的人
00:44:28
臨海就是浙江的地方
00:44:32
他的俗姓 姓吳
00:44:36
他的字號叫做法雲
00:44:39
他的名字叫做灌頂
00:44:42
一般世間人稱呼他為
00:44:45
章安大師
00:44:46
也叫章安尊者
00:44:50
他七歲的時候
00:44:53
跟隨攝靜寺的慧拯來出家
00:44:59
到二十歲才受
00:45:00
具足戒當和尚
00:45:04
這位慧拯死了之後
00:45:08
在南朝南北朝的南朝
00:45:11
在南朝 陳國的後主至德元年
00:45:16
公元五百八十三年
00:45:19
到天台山修禪寺
00:45:23
來見智顗大師
00:45:27
在天台山修禪寺
00:45:30
來學天台教觀
00:45:32
這個教觀我們之前講過了
00:45:36
之後才跟隨智顗的身邊
00:45:41
來侍奉智顗
00:45:47
在隋朝開皇十七年
00:45:50
等於是公元五百九十七年
00:45:53
這個智顗大師來示寂
00:45:58
出家人不說死說示寂
00:46:01
示寂若是一般人講的死
00:46:04
智顗死了之後
00:46:07
這位灌頂 師就指灌頂
00:46:13
來著智顗留下的東西
00:46:15
獻貢給晉王這個廣
00:46:19
廣後來就是
00:46:22
我們隋朝的楊廣帝
00:46:27
晉王他派官
00:46:33
將那些遺物送回佛寺
00:46:36
而且寫一張弔生的弔文
00:46:45
現在這是佛光大辭典
00:46:48
前半段的說法
00:46:52
現在繼續看第二段
00:46:55
看佛光大辭典怎麼說
00:46:59
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
00:47:03
章安晚年
00:47:07
住會稽稱心精舍
00:47:13
講說法華
00:47:15
貞觀六年示寂
00:47:20
世壽七十二
00:47:23
追諡總持尊者
00:47:27
師智解辯才絕倫
00:47:34
能領持智顗之遺教
00:47:39
如法華玄義
00:47:42
法華文句
00:47:44
摩訶止觀等
00:47:48
集記大小部帙百餘卷
00:47:53
以傳後世
00:47:56
今日智者大師之教文不墜
00:48:00
全仗師之力
00:48:03
後世尊為
00:48:05
東土天台宗之第五祖
00:48:12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48:15
章安大師年紀比較大時
00:48:22
就住在會稽稱心精舍
00:48:31
有空就講法華經
00:48:35
到貞觀六年來示寂
00:48:41
示寂等於世俗講死
00:48:45
壽命活了七十二歲
00:48:51
朝廷敕封叫做
00:48:53
總持尊者
00:48:57
章安大師他了解佛道之理
00:49:04
他在講話辯才沒人跟的上
00:49:11
他有辦法領導
00:49:15
智顗大師留下來的教育
00:49:22
雖然智顗大師的徒弟很多
00:49:25
但是都沒照他的腳步走
00:49:29
所以章安大師有照
00:49:32
智顗大師的腳步走
00:49:36
這智顗大師所留下來
00:49:40
他的教化
00:49:41
像法華玄義
00:49:43
法華文句
00:49:45
摩訶止觀這些書
00:49:49
所集中好比他師父的著作
00:49:54
集中起來大小部的書
00:49:58
有好幾百卷
00:50:00
今日能傳給後世的人知道
00:50:08
今日的智者
00:50:10
智者大師就是智顗
00:50:12
智者大師他的教文
00:50:15
不會讓他消失
00:50:17
有的師父若死書就不見了
00:50:22
全部靠著章安大師的力
00:50:26
保存下來
00:50:30
後世的人尊重他做
00:50:34
東土天台宗的第五祖
00:50:38
東土就是指我們中國
00:50:41
所以後來的人
00:50:43
尊重章安大師
00:50:48
就是我們中國 天台宗的第五祖
00:50:53
他的著作很多
00:50:55
因為經論的名字很複雜
00:50:58
所以簡略
00:51:00
到這裡濃縮起來
00:51:04
這就是天台宗的第五祖
00:51:11
天台宗共計有九位祖師
00:51:15
因為今天時間限制
00:51:18
剩十分鐘上下
00:51:21
你光要寫六祖
00:51:23
現在說的六祖
00:51:24
不是禪宗的惠能六祖
00:51:27
是天台宗的六祖
00:51:30
這智威大師的史蹟
00:51:33
明天再來說
00:51:36
今晚講到這為止
00:51:39
道德歌剩三回唱完在結束
00:51:42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51:48
我們這次來講到 佛教宗派概論
00:51:53
其中講到天台宗
00:51:58
這天台宗裡面的組織
00:52:04
我們已經說明過了
00:52:08
而且這天台宗
00:52:10
有傳九位祖師
00:52:13
這九位祖師其中
00:52:16
我們昨天說到第五祖
00:52:18
今晚就是要來講第六祖
00:52:21
這第六祖就是叫智威
00:52:24
現在來寫黑板作參考
00:52:30
現在來看
00:52:31
佛光大辭典前半段
00:52:37
智威唐代僧
00:52:42
處州縉雲人
00:52:46
為天台宗第六祖
00:52:50
家世業儒
00:52:53
一日逢一梵僧
00:52:57
詰問其違背
00:52:59
昔日所立重誓
00:53:03
蓋師前身名徐陵
00:53:09
曾聞智者大師講經
00:53:13
誓願來世童幼出家
00:53:18
大布弘化
00:53:21
依此誓願
00:53:23
師遂往天台山國清寺
00:53:27
投章安灌頂受具足戒
00:53:33
諮受止觀心要
00:53:36
定慧俱發
00:53:39
證得法華三昧
00:53:42
高宗上元元年
00:53:45
離國清寺
00:53:48
覓勝地宣講教法
00:53:53
先至蒼嶺普通山
00:53:57
以其地隘狹
00:54:01
難容廣眾
00:54:04
遂入軒轅鍊丹山
00:54:09
開拓荊棘
00:54:13
聚石為徒
00:54:16
晝講夜禪
00:54:19
手寫藏典
00:54:22
乃稱其地為法華
00:54:26
其後學者眾多
00:54:29
習禪者三百人
00:54:36
在佛光大辭典前半段
00:54:38
這樣跟我們說
00:54:41
這智威什麼年出生不知道
00:54:47
因為小時候就是孤兒
00:54:51
所以他到底幾歲
00:54:54
他自己本人也不知道
00:54:57
到公元六百八十年才涅槃
00:55:03
是唐朝時代的出家人
00:55:08
是浙江處州縉雲人
00:55:15
後來就是天台宗的第六祖
00:55:21
自他的祖先
00:55:23
祖父爺爺父親
00:55:25
全都是儒家的學者
00:55:30
全部學四書五經
00:55:33
研究孔子學說
00:55:37
但是有一日
00:55:39
去遇到一位梵僧
00:55:42
梵僧就是印度和尚
00:55:46
他跟他詢問
00:55:52
說你今天違背
00:55:55
昔日就指前世
00:55:57
你違背前世
00:55:59
所立一個很重的誓願
00:56:06
當時的師
00:56:08
師就指智威
00:56:10
智威前世的名字
00:56:13
叫做徐陵
00:56:16
曾聽到第四祖
00:56:19
智者大師講經
00:56:23
他當時一個誓願
00:56:26
說我來世
00:56:28
我小時候就要出家
00:56:31
大大弘化佛教
00:56:40
因為他發這個誓願
00:56:43
所以他這世沒學佛不行
00:56:49
所以世間人很多人
00:56:52
隨便說發願
00:56:55
還是隨便發誓
00:56:57
你不要隨便發誓
00:57:00
隨便發願
00:57:03
這個願發出去
00:57:06
這世沒報
00:57:08
來世也要報
00:57:11
所以之前我說
00:57:14
定業可轉不可轉
00:57:17
在講釋迦佛祖過去世
00:57:19
種種的事情你就知道
00:57:23
一個人所做的事情
00:57:27
這世沒受報
00:57:29
來生就一定受報
00:57:31
假使智威沒去出家
00:57:34
就會受到很多折磨
00:57:38
為了什麼
00:57:39
為了業力的關係
00:57:43
所以智威來到
00:57:50
天台山國清寺
00:57:55
來拜這位五祖
00:57:58
智者大師是第四祖
00:58:01
來拜五祖章安灌頂
00:58:06
受具足戒
00:58:09
他來跟章安灌頂
00:58:13
研究止觀心要
00:58:18
定慧俱發
00:58:21
定就是禪定
00:58:23
慧就是智慧
00:58:26
對於定慧全部齊全
00:58:30
證得法華三昧
00:58:33
因為法華三昧文很長
00:58:36
所以注解稍後
00:58:38
再另外作專文解釋
00:58:42
到唐朝高宗上元元年
00:58:46
就是公元六百七十四年
00:58:51
離開國清寺
00:58:55
另外要找一塊土地
00:58:58
要來宣講道理
00:59:01
所以他先找到蒼嶺普通山
00:59:08
但是土地太狹窄
00:59:13
聽眾太多坐不下去
00:59:17
所以他到軒轅鍊丹山
00:59:24
來開拓荊棘
00:59:26
那裡雜草荊棘很多
00:59:30
去那裡開墾
00:59:33
開墾後
00:59:34
住在山裡人家不知道
00:59:38
他也不管有聽眾沒聽眾
00:59:41
把石頭一粒粒疊成堆
00:59:46
當成聽眾
00:59:47
把石頭當成聽眾
00:59:51
早上講經晚上坐禪
00:59:56
每天早到晚就是來寫藏經
01:00:02
用手寫
01:00:05
他自己把鍊丹山住的地方
01:00:11
取名叫法華
01:00:15
之後來學道的人
01:00:20
一日一日地增加
01:00:22
後來講堂坐不下去
01:00:27
所以來跟他學道理的人
01:00:29
有三百人
01:00:32
一個道場要容納三百人
01:00:35
那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01:00:39
現在後半段還沒說
01:00:43
後半段還沒說之前
01:00:45
要先了解法華三昧
01:00:49
現在對於 法華三昧先寫黑板作參考
佛教宗派概論
16/80部影片
佛教宗派概論01
佛教宗派概論02
佛教宗派概論03
佛教宗派概論04
佛教宗派概論05
佛教宗派概論06
佛教宗派概論07
佛教宗派概論08
佛教宗派概論09
佛教宗派概論10
佛教宗派概論11
佛教宗派概論12
佛教宗派概論13
佛教宗派概論14
佛教宗派概論15
佛教宗派概論 16
佛教宗派概論17
佛教宗派概論18
佛教宗派概論19
佛教宗派概論20
佛教宗派概論21
佛教宗派概論22
佛教宗派概論23
佛教宗派概論24
佛教宗派概論25
佛教宗派概論26
佛教宗派概論27
佛教宗派概論28
佛教宗派概論29
佛教宗派概論30
佛教宗派概論31
佛教宗派概論32
佛教宗派概論33
佛教宗派概論34
佛教宗派概論35
佛教宗派概論36
佛教宗派概論37
佛教宗派概論38
佛教宗派概論39
佛教宗派概論40
佛教宗派概論41
佛教宗派概論42
佛教宗派概論43
佛教宗派概論44
佛教宗派概論45
佛教宗派概論46
佛教宗派概論47
佛教宗派概論48
佛教宗派概論49
佛教宗派概論50
佛教宗派概論51
佛教宗派概論52
佛教宗派概論53
佛教宗派概論54
佛教宗派概論55
佛教宗派概論56
佛教宗派概論57
佛教宗派概論58
佛教宗派概論59
佛教宗派概論60
佛教宗派概論61
佛教宗派概論62
佛教宗派概論63
佛教宗派概論64
佛教宗派概論65
佛教宗派概論66
佛教宗派概論67
佛教宗派概論68
佛教宗派概論69
佛教宗派概論70
佛教宗派概論71
佛教宗派概論72
佛教宗派概論73
佛教宗派概論74
佛教宗派概論75
佛教宗派概論76
佛教宗派概論77
佛教宗派概論78
佛教宗派概論79
佛教宗派概論8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80819000728
23a6092d-8ed5-4891-b975-639b4e92a82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