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284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02月0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0:00
《前情提要》 欲觀看完整影片 請搜尋「佛規諭錄」
00:01:15
因為這個史記 夏本紀
00:01:18
夏 夏就是禹王的國家
00:01:22
我們有時候說夏禹
00:01:25
這個夏本紀裡面這樣說
00:01:29
舜巡狩
00:01:32
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00:01:38
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00:01:42
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
00:01:45
於是舜舉鯀子禹
00:01:48
而使續鯀之業
00:01:51
禹傷父鯀功之不成受誅
00:01:56
乃勞身焦思
00:01:58
居外十三年
00:02:00
過門不敢入
00:02:03
這是古文現在要解釋白話
00:02:07
舜就是姚大舜
00:02:10
這個巡狩就是以前皇帝
00:02:14
出去到處去巡察的意思
00:02:21
來到這個鯀 在做堤防那個地方
00:02:26
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00:02:29
無狀就是這很霸道
00:02:32
而且呢 做事情 都沒有照規矩來
00:02:36
姚大舜才將這個鯀
00:02:41
把他抓到這個羽山的地方
00:02:43
這個殛就是殺頭
00:02:46
自這個鯀把他殺死
00:02:51
天下的人全部都說 姚大舜做的事情是對
00:02:57
因為大家很討厭這個鯀
00:03:01
好比說派公差 也沒有工錢給人家
00:03:05
只有這樣苛待一些工人
00:03:08
自己就這樣蹺腳捻鬍子
00:03:11
所以他一死 百姓大家都高興
00:03:17
之後姚大舜 才推薦這個鯀的兒子
00:03:25
叫做禹
00:03:28
繼承他父親這個事業
00:03:32
不然照理來說
00:03:34
他父親死 連他妻兒也都要死
00:03:39
但是呢 姚大舜 是一位很有德行的皇帝
00:03:43
他就沒有這樣做
00:03:46
叫這個禹來治水
00:03:49
說你假如治水若成功
00:03:53
不但說將功贖罪 而且呢 你還有功勞
00:04:00
這個禹呢
00:04:01
傷心他父親這個鯀 來造這個堤防沒有成功
00:04:10
讓姚大舜把他抓去殺掉
00:04:14
但是呢 他並沒有 怨恨這個姚大舜
00:04:19
他就勞身焦思
00:04:21
勞身就是親身 就好像工人下去做
00:04:26
焦思就是白天 夜晚 頭腦一直想
00:04:29
想說要怎麼樣做這個堤防 才做得成功
00:04:34
做這條堤防前後十三年
00:04:37
他們以前跟現在不同
00:04:39
以前都人工
00:04:41
一擔沙一顆石頭 也是要用人工
00:04:45
現在都機器化就比較快
00:04:49
在這十三年的中間
00:04:52
去他家一趟又一趟
00:04:55
都從他家門口過
00:04:58
不敢進去他家
00:05:00
不敢進去說
00:05:01
不然現在 來跟老婆說些悄悄話
00:05:03
跟這些兒子說些悄悄話
00:05:05
他不敢
00:05:06
他說我事情若沒有成功
00:05:08
絕對不回去家裡
00:05:11
住外面十三年
00:05:12
過門不敢入
00:05:14
這等於就是說殺身
00:05:18
所以這個殺身成仁啊
00:05:21
可以說活人比死人較難過
00:05:24
死 一聲死掉就算了
00:05:26
你想想十三年的中間
00:05:29
這樣做
00:05:31
從自己的門口經過 還不敢進去家裡面
00:05:36
你給他說那個精神
00:05:38
這就是殺身成仁的一種 很好的典故
00:05:44
那麼現在要來 引這個舍生取義
00:05:51
這也是在我們 中國一個很出名
00:05:56
以前在金門 說有一顆石頭刻毋忘在莒
00:06:00
這就是在齊國時候 這個田單的故事
00:06:09
因為現在要說 這個田單的故事呢
00:06:13
在我們史記的裡面文很長
00:06:19
還有古文
00:06:21
還要注解很麻煩
00:06:23
所以我才用那個白話注解
00:06:26
現在有…你若想說史記
00:06:29
你若有的看不懂的人 可以買白話史記來看
00:06:34
白話史記是用白話文寫的
00:06:37
不是用古文寫的
00:06:39
現在用這個白話史記裡面
00:06:42
所寫這段文來做一個參考
00:06:47
在這個白話史記 田單列傳裡面這樣說
00:06:53
田單 齊國人
00:06:56
燕國樂毅侵犯
00:07:01
下七十餘城
00:07:04
惟莒與即墨未下
00:07:11
燕軍并圍之
00:07:16
田單在即墨被舉為將
00:07:23
以舍生取義守城
00:07:28
施反間計
00:07:31
派人去燕國宣傳樂毅 受了齊國賄賂
00:07:38
所以不盡力攻城
00:07:41
小小二城久久不破
00:07:45
燕王中計
00:07:47
果召樂毅歸國
00:07:51
田單收城中之牛千餘
00:07:56
牛背被上五彩龍文
00:08:01
牛角上束兵刃
00:08:04
牛尾束油薪
00:08:07
夜半 驅牛出城
00:08:11
使壯士五千人 隨牛後而焚牛尾
00:08:17
牛被焚熱痛
00:08:23
直衝燕軍
00:08:26
燕軍大敗
00:08:28
於是齊國所淪亡 的七十餘城皆光復
00:08:34
田單迎齊襄王於莒而立之
00:08:41
現在對於這段文
00:08:43
我們才做一個… 詳細來給它做個說明
00:08:52
在這個白話史記 田單列傳裡面這樣說
00:08:58
說田單這個人啊
00:09:01
是齊國的人
00:09:04
燕國這個樂毅 來侵犯這個齊國
00:09:11
攻下七十多城
00:09:15
只有剩一個莒跟這個即墨 這兩個城還沒陷落
00:09:27
在這個燕軍 將這個莒跟即墨
00:09:33
兩個城把它圍住
00:09:37
那當時田單在即墨 讓人把他推薦
00:09:43
來做主將
00:09:46
田單本來是一個 默默無名的小卒
00:09:54
為什麼會把他推舉 讓他做一個將軍
00:09:58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啊
00:10:01
田單的人很聰明
00:10:05
當時戰亂的時候
00:10:08
大家要逃離這個戰亂
00:10:12
以前的車
00:10:14
都弄那個板車
00:10:16
兩個輪子
00:10:18
你擠我 我擠你 有的撞到一些車壞光光
00:10:23
路又這樣塞住不能走
00:10:26
這個田單的人很聰明
00:10:29
他那個車把它弄一輪
00:10:31
中間弄一輪
00:10:33
兩輪 這個車身又長
00:10:36
你擠我 我擠你
00:10:38
他不是中間弄一輪
00:10:40
車身又短
00:10:42
轉彎又快
00:10:44
大家說哦 這個年輕人 頭腦這麼好這樣子
00:10:48
這若把他推薦 來做將軍這樣哦
00:10:52
來反攻這個燕國不知多好
00:10:57
所以才把他推薦做將軍
00:11:02
這個田單呢
00:11:03
一但人家 把他推薦做將軍之後
00:11:06
他就這樣舍生取義來守城
00:11:10
不顧自己的生存
00:11:13
他不吃不睡
00:11:15
既然大家都信賴他
00:11:17
他就拼命要來守這個城
00:11:23
他才用一種反間計
00:11:27
派一些人去燕國宣傳
00:11:31
宣傳什麼
00:11:32
宣傳說這個樂毅
00:11:34
樂毅就是燕國的將軍
00:11:37
說來受到齊國的賄賂
00:11:41
就是貪污啦 好比說 拿到齊國的好處
00:11:46
你看兩個城很小一個而已
00:11:49
攻這麼久還攻不破
00:11:51
他就是沒有盡力
00:11:55
燕王啊 中到這個反間計
00:11:58
就這樣調這個樂毅歸國
00:12:02
田單說好啊
00:12:04
現在我怕 是怕這個人而已
00:12:06
這個人既然調走他就不怕
00:12:10
他才來收集城內的牛 有一千多隻
00:12:18
這個牛的背上
00:12:21
用那個白布 去把它畫那個五彩
00:12:24
紅的 黃的 青的 白的 這樣胡亂畫
00:12:28
畫到花花綠綠
00:12:30
就好像被單這樣 把它鋪在牛的背上
00:12:37
這個牛的角 才把牠綁這個刀劍
00:12:44
牛角把它綁那個兵器
00:12:48
這個牛尾巴 才把它綁這個油薪
00:12:53
薪就是材
00:12:55
油薪就是那個柴去浸油
00:12:58
浸油 點火才會著
00:13:02
半夜三更 就把這一千多隻的牛
00:13:06
把它趕出城
00:13:10
叫這個壯士有五千個 跟著這個牛的後面
00:13:17
把那個柴點著
00:13:19
火把它點著
00:13:22
現在這個牛一被火燒痛
00:13:26
拚命就撞往燕軍去了
00:13:30
牛角又綁著刀槍
00:13:33
一進去 若讓牠碰到就死了
00:13:37
又是晚上
00:13:40
牛尾綁那個火一燒起來
00:13:43
黑煙又出來
00:13:44
看牛背上花花綠綠
00:13:46
就好像天兵天將下來一樣
00:13:51
燕軍就這樣大敗
00:13:54
就這樣之後
00:13:55
齊國所淪亡的 七十多城都收回來
00:14:02
那當時這個田單 才迎接齊國的國王
00:14:06
這個襄王
00:14:08
在這個莒 來又好比說登位
00:14:12
再來好比變成說 又來復國就對了
00:14:19
假如若不是田單的頭腦
00:14:21
跟他的犧牲
00:14:24
就沒這種的成績
00:14:26
這就可以說是 一種的舍生取義的道理
00:14:34
我們現在 再來看我們的本課
00:14:39
現在看這本課
00:14:40
我們上期說來到 這個第三頁第一行
00:14:47
現在我們比照著上一課
00:14:50
照最前面把它讀下去
00:14:53
循踐禮門義路
00:14:57
廣佈大道於四海
00:15:00
何患有何?哉
00:15:03
今晚從這裡接下去
00:15:06
然而道親未能識穿 佛規之底蘊
00:15:18
致成遲怠
00:15:19
差之千里
00:15:21
失之毫厘之事
00:15:26
上下相謬
00:15:28
前後破裂之事故
00:15:31
耽誤三曹之偉業
00:15:34
自棄前程
00:15:38
對本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注解
00:15:42
當今一般道親
00:15:46
唯求道入門
00:15:49
而未能曉解佛規之底蘊
00:15:54
雖熱心為道務
00:15:58
而無法專心研究佛規
00:16:02
故犯規而不知其犯
00:16:05
如此行道
00:16:07
毫釐千里
00:16:09
上不知規
00:16:11
則難教下
00:16:13
前人錯誤
00:16:15
誤傳後進
00:16:17
前人不知其規
00:16:19
後進不能守矩
00:16:21
如此耽誤
00:16:23
前人後進破壞佛規
00:16:29
耽誤度化三曹六道 眾生之偉大聖業
00:16:35
也毀棄求道之光明前程
00:16:39
故感歎曰
00:16:41
然而道親未能識穿 佛規之底蘊
00:16:46
致成遲怠
00:16:50
差之千里
00:16:51
失之毫釐之事
00:16:54
上下相謬
00:16:55
前後破裂之事故
00:16:58
耽誤三曹之偉業
00:17:01
自棄前程也
00:17:03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7:07
注解第一 底蘊
00:17:10
謂事理深隱
00:17:13
非顯著
00:17:16
辭海說底蘊是什麼
00:17:19
就是這個事理
00:17:21
我們若後天叫做事 先天叫做理
00:17:25
不管你後天先天
00:17:28
這個道理是非常的深奧 非常的隱蔽
00:17:33
不是說這樣 隨便說你就聽懂
00:17:38
注解第二 最新增訂本 辭海裡面這樣說
00:17:44
毫釐千里
00:17:45
謂微誤不糾
00:17:48
終成大錯也
00:17:51
禮記經解
00:17:53
君子慎始
00:17:55
差若毫釐
00:17:56
繆以千里
00:17:58
史記太史公自序
00:18:01
失之毫釐
00:18:03
差以千里
00:18:06
最新增訂本辭海說
00:18:09
毫釐千里的意思
00:18:12
就是說一點點的錯誤
00:18:14
你若沒有去糾正
00:18:17
到最後變成一個大錯誤
00:18:20
所以在禮記經解裡面說
00:18:23
君子要謹慎開始
00:18:29
不可以開始就錯誤
00:18:32
要研究道理 開始就要很謹慎
00:18:36
假如你若差一點點的不對
00:18:40
那個錯誤呢 就變成很大
00:18:44
所以史記 太史公自序裡面說
00:18:48
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
00:18:51
這句話辭彙這樣說
00:18:55
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
00:18:58
因毫釐之差
00:19:00
卻形成極大的距離
00:19:04
比喻誤於忽微
00:19:08
辭彙說
00:19:10
失之毫釐
00:19:11
差以千里這句話
00:19:13
因為你一點點的差錯
00:19:16
變成很大的距離
00:19:19
那個錯誤就很大
00:19:22
這是要比喻
00:19:24
說你的錯誤 疏忽一點點的東西
00:19:29
你不要說這一點小事情
00:19:31
不能這樣子
00:19:33
有人說這釐 有的寫這樣有的寫這樣
00:19:37
到底這兩字 哪一個字才對
00:19:40
辭海這樣說
00:19:42
厘 釐省字
00:19:44
尺之千分之一
00:19:47
這個厘跟這個釐一樣
00:19:50
這個字是簡略的字
00:19:53
剛好一尺的一千分之一
00:19:57
所以我們若十寸剛好一尺
00:20:00
十分剛好一寸
00:20:02
十釐剛好一分
00:20:03
等於一尺的一千分之一
00:20:07
可以說一點點而已
00:20:10
所以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0:15
說當今一般一些道親
00:20:19
他只有來求道入這個道門
00:20:23
但是他就不瞭解 這個佛的規矩
00:20:28
到底是怎麼樣
00:20:31
雖然你很努力為這個道務
00:20:35
但是你沒辦法專心 去研究佛的規矩
00:20:40
所以自已來犯規矩 還都不知道說
00:20:44
去犯到規矩
00:20:46
若這樣在行道
00:20:48
雖然說你錯誤一點點
00:20:51
到最後的錯誤就很大
00:20:55
我們上面的人 你不知道規矩
00:20:58
你就沒辦法教下面的人
00:21:01
前人若錯誤
00:21:04
你錯誤再來傳給後進的人
00:21:08
前人若不知道這個規矩
00:21:11
後進就沒辦法守規矩
00:21:14
那麼這樣這個耽誤
00:21:17
這個前人跟後進 就來破壞這個佛規
00:21:23
因為你不知道
00:21:25
誤傳一直傳下去
00:21:27
你就會來破壞這個佛規
00:21:30
來耽誤到要度化三曹六道
00:21:33
眾生的偉大聖業
00:21:36
也毀棄求道光明這個前程
00:21:40
所以呢 才會來感歎說
00:21:43
然而道親 未能識穿佛規之底蘊
00:21:48
致成遲怠
00:21:49
差之千里
00:21:51
失之毫釐之事
00:21:53
上下相謬
00:21:55
前後破裂之事故
00:21:57
前就是前人
00:21:59
後就是後進
00:22:01
來耽誤到三曹這個偉業
00:22:04
自棄前程這句話這樣子
00:22:08
《下集待續》 更精采的內容 休息一下後繼續觀看下一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
21/140部影片
【短篇版】佛規諭錄01-1
【短篇版】佛規諭錄01-2
【短篇版】佛規諭錄01-3
【短篇版】佛規諭錄01-4
【短篇版】佛規諭錄01-5
【短篇版】佛規諭錄01-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1
【短篇版】佛規諭錄02-2
【短篇版】佛規諭錄02-3
【短篇版】佛規諭錄02-4
【短篇版】佛規諭錄02-5
【短篇版】佛規諭錄02-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7
【短篇版】佛規諭錄03-1
【短篇版】佛規諭錄03-2
【短篇版】佛規諭錄03-3
【短篇版】佛規諭錄03-4
【短篇版】佛規諭錄03-5
【短篇版】佛規諭錄03-6
【短篇版】佛規諭錄04-1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短篇版】佛規諭錄04-3
【短篇版】佛規諭錄04-4
【短篇版】佛規諭錄04-5
【短篇版】佛規諭錄04-6
【短篇版】佛規諭錄05-1
【短篇版】佛規諭錄05-2
【短篇版】佛規諭錄05-3
【短篇版】佛規諭錄05-4
【短篇版】佛規諭錄05-5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短篇版】佛規諭錄06-2
【短篇版】佛規諭錄06-3
【短篇版】佛規諭錄06-4
【短篇版】佛規諭錄06-5
【短篇版】佛規諭錄06-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7
【短篇版】佛規諭錄07-1
【短篇版】佛規諭錄07-2
【短篇版】佛規諭錄07-3
【短篇版】佛規諭錄07-4
【短篇版】佛規諭錄07-5
【短篇版】佛規諭錄07-6
【短篇版】佛規諭錄08-1
【短篇版】佛規諭錄08-2
【短篇版】佛規諭錄08-3
【短篇版】佛規諭錄08-4
【短篇版】佛規諭錄08-5
【短篇版】佛規諭錄08-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1
【短篇版】佛規諭錄09-2
【短篇版】佛規諭錄09-3
【短篇版】佛規諭錄09-4
【短篇版】佛規諭錄09-5
【短篇版】佛規諭錄09-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7
【短篇版】佛規諭錄10-1
【短篇版】佛規諭錄10-2
【短篇版】佛規諭錄10-3
【短篇版】佛規諭錄10-4
【短篇版】佛規諭錄10-5
【短篇版】佛規諭錄10-6
【短篇版】佛規諭錄10-7
【短篇版】佛規諭錄11-1
【短篇版】佛規諭錄11-2
【短篇版】佛規諭錄11-3
【短篇版】佛規諭錄11-4
【短篇版】佛規諭錄11-5
【短篇版】佛規諭錄11-6
【短篇版】佛規諭錄11-7
【短篇版】佛規諭錄12-1
【短篇版】佛規諭錄12-2
【短篇版】佛規諭錄12-3
【短篇版】佛規諭錄12-4
【短篇版】佛規諭錄12-5
【短篇版】佛規諭錄12-6
【短篇版】佛規諭錄13-1
【短篇版】佛規諭錄13-2
【短篇版】佛規諭錄13-3
【短篇版】佛規諭錄13-4
【短篇版】佛規諭錄13-5
【短篇版】佛規諭錄13-6
【短篇版】佛規諭錄14-1
【短篇版】佛規諭錄14-2
【短篇版】佛規諭錄14-3
【短篇版】佛規諭錄14-4
【短篇版】佛規諭錄14-5
【短篇版】佛規諭錄14-6
【短篇版】佛規諭錄15-1
【短篇版】佛規諭錄15-2
【短篇版】佛規諭錄15-3
【短篇版】佛規諭錄15-4
【短篇版】佛規諭錄15-5
【短篇版】佛規諭錄15-6
【短篇版】佛規諭錄16-1
【短篇版】佛規諭錄16-2
【短篇版】佛規諭錄16-3
【短篇版】佛規諭錄16-4
【短篇版】佛規諭錄16-5
【短篇版】佛規諭錄16-6
【短篇版】佛規諭錄17-1
【短篇版】佛規諭錄17-2
【短篇版】佛規諭錄17-3
【短篇版】佛規諭錄17-4
【短篇版】佛規諭錄17-5
【短篇版】佛規諭錄17-6
【短篇版】佛規諭錄18-1
【短篇版】佛規諭錄18-2
【短篇版】佛規諭錄18-3
【短篇版】佛規諭錄18-4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短篇版】佛規諭錄18-6
【短篇版】佛規諭錄19-1
【短篇版】佛規諭錄19-2
【短篇版】佛規諭錄19-3
【短篇版】佛規諭錄19-4
【短篇版】佛規諭錄19-5
【短篇版】佛規諭錄19-6
【短篇版】佛規諭錄20-1
【短篇版】佛規諭錄20-2
【短篇版】佛規諭錄20-3
【短篇版】佛規諭錄20-4
【短篇版】佛規諭錄20-5
【短篇版】佛規諭錄20-6
【短篇版】佛規諭錄21-1
【短篇版】佛規諭錄21-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1
【短篇版】佛規諭錄22-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3
【短篇版】佛規諭錄23-1
【短篇版】佛規諭錄23-2
【短篇版】佛規諭錄23-3
【短篇版】佛規諭錄24-1
【短篇版】佛規諭錄24-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1
【短篇版】佛規諭錄25-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3
【短篇版】佛規諭錄26-1
【短篇版】佛規諭錄26-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112003955
5fe722a8-999f-490d-9a0f-8d0d4337ef6e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