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金剛經 24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金剛經 24
6733
6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3月2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1
在座同修
00:02:14
大家午安
00:02:18
我們現在來翻
00:02:20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00:02:29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32
復次須菩提
00:02:36
是法平等
00:02:38
無有高下
00:02:41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46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00:02:50
修一切善法
00:02:53
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57
須菩提
00:02:58
所言善法者
00:03:01
如來說即非善法
00:03:04
是名善法
00:03:07
對於本文我們上期 有引惠能六祖的解釋
00:03:13
下午來看呂純陽祖師 的解釋看怎麼樣
00:03:19
是法
00:03:22
修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之法也
00:03:29
平等者
00:03:31
言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
00:03:36
皆有佛性也
00:03:39
無有高下者
00:03:41
謂色身雖有高下
00:03:45
佛性則無高下也
00:03:48
凡夫不見佛性
00:03:51
妄識分別
00:03:53
言佛是高
00:03:55
眾生是下
00:03:58
故不能證菩提
00:04:01
菩薩了達一切平等
00:04:04
無有高下
00:04:06
故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也
00:04:10
修一切善法者
00:04:12
能修六度萬行也
00:04:16
若離四相
00:04:17
修一切善法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00:04:24
自性本如如
00:04:26
修一切善法
00:04:28
心有所住
00:04:30
故佛言即非善法也
00:04:34
心無所住
00:04:36
六度並行不悖
00:04:39
故佛言是名善法也
00:04:45
現在這一段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04:50
金剛經說 是法
00:04:55
這個是法就是指什麼
00:04:56
指修無上正等正覺的法
00:05:02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5:04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法
00:05:10
現在說平等是什麼
00:05:13
平等就是上面 從所有的佛祖開始
00:05:20
下面到這些動來動去 會動的所有眾生
00:05:28
全部都有佛性
00:05:32
現在說無有高下 這句話
00:05:36
就是說我們人的色身
00:05:40
雖然有高下
00:05:43
你是老師 我是學生
00:05:45
你師父 我徒弟
00:05:47
你佛 我眾生
00:05:50
你做大官 我是百姓
00:05:52
雖然這個色身有這個高下
00:05:57
不過佛性就沒有高下了
00:06:02
我們凡夫的人
00:06:05
他沒辦法看出佛性
00:06:09
他就亂分析
00:06:13
分別說佛較高 眾生較低
00:06:20
所以他才沒辦法證到菩提
00:06:23
沒辦法證這個道
00:06:27
修菩薩的人 他了達一切的平等
00:06:33
根本沒有這個高和低
00:06:37
所以這個名字
00:06:39
才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6:44
現在說修一切善法是什麼
00:06:48
就是有辦法來修這個六度
00:06:51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這些行為
00:06:59
一個人若離開四相
00:07:03
人相 我相 壽者相 眾生相
00:07:06
你若離開四相
00:07:09
來修一切的善法
00:07:12
這樣你就得到什麼
00:07:14
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7:18
我們自己的本性
00:07:21
我們的佛性 本來就如如不動
00:07:26
你若來修一切的善法
00:07:30
你的心若是有所住心
00:07:34
若這樣佛祖說這不是善法
00:07:39
你假使若修一切善法
00:07:42
心若無所住
00:07:45
這個六度一齊去行
00:07:49
不要去違背
00:07:50
不悖 這個悖就是違背
00:07:53
不要去違背
00:07:56
所以佛祖才說 是名善法 這句話
00:08:03
我們現在接下來
00:08:05
就是要來看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00:08:13
對於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00:08:16
我們來看道濟禪師的解釋
00:08:20
福有二種
00:08:24
有世間福
00:08:27
有出世間福
00:08:30
世間福
00:08:32
從布施因緣而來
00:08:36
福盡還須墮落
00:08:40
出世間福
00:08:42
從觀照般若而來
00:08:45
此謂之無盡福
00:08:49
智亦有二種
00:08:52
有世間智
00:08:55
有出世間智
00:08:57
世間智者
00:09:00
對世間法一切明了
00:09:03
雖曰明了事理
00:09:06
而不捨塵相
00:09:09
還是事障
00:09:11
言出世間智者
00:09:14
對出世法一切明了
00:09:19
今云福智無比者
00:09:22
是出世間之福德
00:09:26
所謂清淨福
00:09:28
與無漏智
00:09:31
非從前的世間福
00:09:35
與有漏智所能比擬也
00:09:41
這裡一個有漏智 首先做個說明
00:09:46
佛學辭典這樣說
00:09:49
有漏智者
00:09:51
無斷迷理煩惱之力之智也
00:09:58
有漏智是什麼
00:10:01
我們佛家在說這個漏
00:10:04
就是煩惱 煩惱叫做漏
00:10:07
有漏等於就是有煩惱的智
00:10:13
他就是沒有來斷除 迷理煩惱的力的智識
00:10:20
現在這個智就是智識
00:10:24
現在道濟禪師 跟我們這樣說
00:10:30
說這個福有兩種
00:10:35
有一個世間福 有一個出世間福
00:10:43
世間福是什麼
00:10:46
就是從布施的因緣來的
00:10:51
你布施就是行善做善事
00:10:56
不過這個福若盡 還要再墮落
00:11:01
好比金剛經之前說的
00:11:03
假使若有三千大千世界 的財寶來布施
00:11:08
有大嗎
00:11:09
釋迦佛祖說沒有
00:11:12
因為你福有盡啊
00:11:14
福若盡就又墮落了
00:11:20
若是出世間的福呢
00:11:24
就是觀照般若來的
00:11:27
觀照般若
00:11:29
因為這個般若 是如如不動
00:11:33
總而言之達到 無所住的心而來的
00:11:38
這就是什麼
00:11:39
這就是無盡的福
00:11:44
若是世間福
00:11:48
六祖說是福德
00:11:52
出世間福等於就是功德
00:11:56
無盡福就是功德無盡
00:12:01
但是現在說這個智
00:12:04
智也有兩種
00:12:08
有一個世間智 有一個出世間的智
00:12:16
世間智是什麼
00:12:20
他對我們世間法一切明了
00:12:25
我怎樣才會出名
00:12:28
怎樣才會賺錢
00:12:32
對於名利一切他都明白
00:12:37
雖然他說明了事理
00:12:42
但是他不捨這個塵相
00:12:46
塵相就是名和利
00:12:48
沒辦法將這個名利來看破
00:12:53
這個就是什麼 叫做事障
00:12:58
現在說出世間智是什麼
00:13:02
就是對於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3:06
出世就是了脫生死
00:13:08
對於了脫生死的道理 一切都明白
00:13:13
今天 現在這章說 福智無比這句話
00:13:23
就是出世間的福德
00:13:26
就是所說的 清淨福和這個無漏智
00:13:32
無漏智就是 沒有煩惱的智慧
00:13:37
這個不是前面跟你說的
00:13:39
這個世間福和有漏智
00:13:43
所以可以讓你做比較的
00:13:48
因為有漏智是智識
00:13:51
無漏智是智慧
00:13:54
有漏福是福德
00:13:56
無漏福是功德
00:13:59
這兩樣是沒辦法 相互比較的
00:14:03
我們進一步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4:09
福有二種
00:14:12
一福德
00:14:15
二福德性
00:14:17
福德者
00:14:19
世間福
00:14:21
由住相布施而得
00:14:25
其福有限
00:14:27
福盡仍墮
00:14:30
福德性者
00:14:32
功德也
00:14:34
由無住相布施而得
00:14:37
其福無盡
00:14:39
永受其福也
00:14:42
智亦有二種
00:14:45
一者世間智
00:14:48
二者無漏智
00:14:50
世間智者
00:14:52
所謂智識
00:14:54
是運用意識之智也
00:14:57
無漏智者
00:14:59
斷惑證理
00:15:02
離煩惱無染之清淨智慧
00:15:06
是運用自性之智也
00:15:10
福德與功德
00:15:12
世間智與無漏智
00:15:15
是無法比擬
00:15:17
故受之以福智無比分
00:15:22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5:27
說我們人的福有兩種
00:15:31
一種就是福德
00:15:34
另外一種叫做福德性
00:15:37
金剛經說的福德性
00:15:40
等於就是 六祖壇經說的功德
00:15:45
福德是什麼
00:15:47
福德就是世間的福
00:15:51
由我們住相的布施得來
00:15:55
我們人行善做善事 所得來的這個叫做福德
00:16:03
這個福是有限的
00:16:06
福若盡一樣還是要墮落
00:16:11
若福德性的功德
00:16:14
這是功德啊
00:16:17
這個功德就是由這個 無住相的布施而得
00:16:22
用那個無所住的心 去做善事
00:16:26
這個福是無盡的
00:16:29
永遠受到這個福
00:16:33
我們人的智也有兩種
00:16:37
一種是世間智
00:16:40
一種是無漏智
00:16:42
世間智就是所說的知識
00:16:46
是運用我們意識的知識
00:16:51
無漏智是要來 斷這個迷惑
00:16:55
證到真理
00:16:58
離開這個煩惱 沒有染汙的清淨智慧
00:17:04
是運用我們自性的智慧
00:17:09
所以這個福德和功德
00:17:12
世間智和無漏智
00:17:15
兩項是沒辦法去比較的
00:17:18
所以現在這分
00:17:21
才受之叫做福智無比分
00:17:24
現在還沒說到本文
00:17:26
是只有說到標題而已
00:17:29
我們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0:17:32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17:34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17:39
在座同修
00:17:41
大家晚安
00:17:44
我們現在來翻
00:17:46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00:17:53
我們現在來看我們的本文
00:17:58
須菩提
00:18:01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00:18:06
所有諸須彌山王
00:18:10
如是等七寶聚
00:18:14
有人持用布施
00:18:17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
00:18:22
乃至四句偈等
00:18:25
受持讀誦
00:18:27
為他人說
00:18:31
於前福德
00:18:33
百分不及一
00:18:35
百千萬億分
00:18:38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0:18:45
釋迦佛祖這樣說
00:18:50
說須菩提啊
00:18:53
須彌山是一座眾山之王
00:18:58
如果若有一個人
00:19:02
用著相當三千大千世界
00:19:07
所有的須彌山
00:19:09
所積那麼高的七寶 來做布施
00:19:17
如果另外有一個人
00:19:21
來受持這本的 般若波羅蜜經
00:19:26
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等
00:19:31
來領受而行
00:19:35
而且將金剛經來說給人聽
00:19:42
若這樣前面所說的
00:19:44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 所有的諸須彌山王
00:19:51
如是等七寶聚 有人持用布施的福德
00:19:57
是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00:20:01
若有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
00:20:05
乃至四句偈等
00:20:07
受持讀誦為他人說的功德
00:20:12
百分之福德
00:20:14
不及一分的功德
00:20:17
百千萬億分
00:20:19
乃至沒辦法用數字比喻
00:20:23
來比較的福德
00:20:25
也不及一分的功德
00:20:29
現在這樣說 就可以說是很嚴重了
00:20:35
他說一個人啦 用三千大千世界的須彌山
00:20:43
那個錢一直疊
00:20:45
疊得像須彌山 那麼高拿來布施
00:20:50
另外一個人來受持 金剛經來說給別人聽
00:20:56
而且照金剛經的話去做
00:20:59
若這樣說起來
00:21:01
你拿像須彌山 那麼高的財寶來布施
00:21:07
還比不上什麼
00:21:08
比不上你 受持金剛經的功德
00:21:12
可以說百分沒有一分
00:21:15
百千萬億分沒有一分
00:21:18
可以說怎麼算 都算不盡的比較這樣說
00:21:23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無住布施的大
00:21:28
不信一個人 你全部財產拿來布施
00:21:32
你心有所住
00:21:34
還比不上一個人 說我拿一百元
00:21:36
用無住的布施來做
00:21:39
你拿全部財產的布施
00:21:42
比不上拿一百元的布施
00:21:44
意思就是這樣
00:21:47
對於本文
00:21:49
我們現在來看 惠能六祖的解釋
00:21:55
如爾許山盡如須彌
00:22:04
以況七寶數持用布施
00:22:10
所得福德無量無邊
00:22:14
終是有漏之因
00:22:17
而無解脫之理
00:22:21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00:22:23
四句經文雖少
00:22:27
依法修行即得成佛
00:22:31
是知持經之福
00:22:34
能令眾生證得菩提
00:22:38
故不可比
00:22:41
這裡面一個有漏 這個來做個說明
00:22:47
佛學辭典這樣說
00:22:50
漏者 煩惱之異名
00:22:55
含有煩惱之事物
00:22:58
謂之有漏
00:23:01
有漏之因有善惡
00:23:06
有漏之善因
00:23:08
招有漏之樂果
00:23:10
即人天之果報
00:23:14
有漏之惡因
00:23:15
招有漏之苦果
00:23:17
即鬼畜之果報
00:23:21
現在佛學辭典這樣說
00:23:25
現在說這個漏
00:23:28
漏不是說東西漏掉的漏
00:23:32
這個漏 在我們佛家 就是說是煩惱
00:23:37
煩惱叫做漏
00:23:41
所以漏就是煩惱 的另外一個名字
00:23:46
包含你若有煩惱的事情 都叫做有漏
00:23:55
但是這個有漏的因
00:23:59
有善因和惡因
00:24:04
有漏的善因
00:24:08
就會招到有漏的樂果
00:24:13
一個人你做善事做得再多
00:24:17
還有這個煩惱的因
00:24:20
你就招到有漏的樂果
00:24:24
有漏的因 什麼叫做有漏的因
00:24:26
就是有回向
00:24:29
一旦有回向的心 就是有漏之因
00:24:33
因為怎麼樣 我們一個人若回向
00:24:36
他心裡就想說 我就做了善事
00:24:39
身體怎麼沒有比較好
00:24:41
我就做了善事 家裡怎麼沒有比較平安
00:24:45
這都是有漏的善因
00:24:48
你就招致有漏的樂果
00:24:51
就是去做人 或是做神的果報
00:24:55
得到人天的果報
00:24:58
因為做人也是煩惱啊
00:25:01
做神也有煩惱啊
00:25:04
有人說做神怎麼會煩惱
00:25:07
你若不相信 你若曾看到乩童上乩
00:25:11
大家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
00:25:14
若好命的就不用唱哭調了
00:25:17
所以乩童若出乩 大家都唱哭調
00:25:20
就是歹命
00:25:21
做神也很難過啦 我沒騙你
00:25:25
若是有漏的惡因呢
00:25:30
若有漏的惡因 就招致有漏的苦果
00:25:35
就是去做惡鬼 做畜生的果報
00:25:40
所以現在惠能六祖這樣說
00:25:45
好比像現在金剛經所說的
00:25:51
你用那個七寶的財產
00:25:54
疊得像須彌山 那麼高拿來做布施
00:26:00
雖然你得的福德 是無量無邊
00:26:05
到頭來還是有漏之因
00:26:09
所以你就沒辦法了脫生死
00:26:12
無解脫之理 就是沒辦法脫出生死
00:26:16
是只有得到 人天的果報而已
00:26:23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就是指金剛經
00:26:28
這個金剛經四句的經文
00:26:32
就是若以色見我
00:26:33
以音聲求我
00:26:34
是人行邪道
00:26:36
不能見如來
00:26:37
雖然沒有幾個字
00:26:42
你若照著這個法去修行
00:26:45
這樣你能成佛
00:26:49
所以你就知道說
00:26:51
你今天來受持金剛經的福
00:26:56
可以讓眾生證得大道
00:26:59
菩提 菩提就是大道
00:27:02
所以你用再多錢 你都沒辦法買這個大道
00:27:08
所以你就沒辦法去比較了
00:27:11
這是惠能六祖所說的
00:27:16
那麼另外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7:23
須彌山為眾山之最
00:27:29
無得而踰
00:27:32
故曰須彌山王
00:27:36
以七寶堆積 如三千大千世界中
00:27:42
所有須彌山王之高
00:27:46
有人持用布施
00:27:49
心有住相故
00:27:52
其福雖多
00:27:54
終有盡時
00:27:58
不如受持金剛經
00:28:01
乃至四句偈
00:28:03
以無所住心為他人說
00:28:07
此福德無量
00:28:09
名福德性
00:28:11
亦名功德
00:28:14
勝前福德百千萬億倍
00:28:22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8:26
說須彌山是所有的山
00:28:32
最高最大的
00:28:36
沒有一座山有辦法超過
00:28:40
所以才叫做須彌山王
00:28:46
你用七寶的財產
00:28:49
來堆積好比像 三千大千世界裡面
00:28:55
所有的須彌山王那麼的高
00:29:01
有人拿這些 財產拿來布施
00:29:04
但是你的心有住相的關係
00:29:10
你的福雖然很多
00:29:13
但是這個福 也有一天會用盡
00:29:19
還比不上什麼
00:29:21
比不上你今天 來接受來受持金剛經
00:29:26
乃至這個四句偈
00:29:30
用著無所住的心 來講給別人聽
00:29:37
這個福德是無量的
00:29:40
名字叫做福德性
00:29:43
有時候這個名字叫做功德
00:29:47
若這個功德勝過了 前面跟你所說的福德
00:29:54
可以說幾百千萬億倍
00:29:59
所以你就知道 這個無住的心很要緊
00:30:07
你就要知道說這個功德
00:30:10
當今的人若做了一點善事
00:30:12
說你功德無量
00:30:14
真正當今做功德的人很少
00:30:19
大多數都是福德
00:30:22
所以才會六祖壇經說 功德與福德別
00:30:28
現在說功德無量 是只有一種鼓勵
00:30:32
實在都是造福德而已
00:30:36
福德和功德怎麼分別
00:30:40
你若造了一個功德
00:30:42
勝過你一輩子造福德
00:30:46
我們布施有三種
00:30:49
我用這三種來做個比喻
00:30:55
我們布施第一就是財施
00:30:57
財施就是拿錢出來做善事
00:31:00
第二就是法施
00:31:03
像我出來 這樣講道理給你們聽
00:31:08
第三就是無畏施
00:31:12
像我們天元宮這些師姐
00:31:16
來天元宮這裡效勞
00:31:19
這就是叫做無畏施
00:31:23
一樣是這三施的之中
00:31:26
福德和功德要怎麼分
00:31:29
比如財施來說
00:31:32
我拿錢來做善事
00:31:35
你有一個回向
00:31:38
回向什麼
00:31:39
回向說身體 看能不能健康一些
00:31:43
家裡看能不能較平安一些
00:31:46
我生病看能不能好啦
00:31:49
這就是一種回向
00:31:52
所以一旦有回向
00:31:55
就是得到福德
00:31:57
絕對沒辦法得到功德
00:32:01
有人說有的要 回向給父親 回向給母親
00:32:05
這樣回向有福德嗎
00:32:06
當然
00:32:09
功德是要自己去修的
00:32:14
若回向所得的是福德
00:32:18
比如說我們父母親 若在地獄
00:32:21
回向之後 他會被放出地獄去做人
00:32:26
比如我們父母親 再去投胎轉世
00:32:30
你若回向給他
00:32:33
他得到福德
00:32:34
他有時會得到橫財
00:32:39
這都是福德
00:32:41
若是功德呢
00:32:43
功德才能超生了死
00:32:49
這個功德要怎麼做
00:32:51
比如說看到一位老人家
00:32:55
你不要想說要援助他
00:32:58
你不要當成救世
00:32:59
都不要
00:33:02
你要想成這位老人家 是我的父親
00:33:05
這是我的母親
00:33:08
父親母親在受苦
00:33:10
我們做晚輩的 應該要供養他
00:33:14
這樣你就是功德了
00:33:18
看到一個小孩在受苦
00:33:20
這是我的小孩 我的小孩在受苦
00:33:23
我做父母親的 應該要幫助他
00:33:29
這個就是功德
00:33:32
功德根本就沒有當成外人
00:33:35
所以釋迦佛祖說 天下父母皆我父母
00:33:39
天下子女皆我子女這句話
00:33:43
功德與福德 是要這樣分的而已
00:33:49
而且有的功德造了之後
00:33:52
破功的也有
00:33:53
所以人家說破功 破功
00:33:56
怎樣叫做破功
00:33:57
破功就是破這個功德
00:34:02
就曾有人做善事他也想說
00:34:06
啊 真正有那個心去做
00:34:09
結果有一回 家裡面糾纏的事很多
00:34:15
就怨嘆
00:34:17
怨嘆說我今天 善事做那麼多
00:34:19
老天爺也沒保佑
00:34:22
我就有一個認識的跟我說
00:34:27
老師啊
00:34:29
人怨嘆不錯噢 你知道嗎
00:34:32
我說為什麼怨嘆不錯
00:34:34
我年輕做善事做到老
00:34:37
做很多
00:34:39
結果現在家裡都不平安
00:34:43
我就很怨嘆呀
00:34:46
說老天爺你也沒保佑
00:34:49
我善事做那麼多
00:34:50
讓我家裡糾纏的事很多
00:34:53
說了之後 最近家裡比較平安
00:34:56
我也賺比較多錢
00:34:58
我說你破功了
00:35:01
怎樣破功
00:35:02
本來你有功德
00:35:05
將來你會脫出生死
00:35:08
因為你怨嘆
00:35:10
上天說哦 你不是要造功德
00:35:14
你是要福德
00:35:16
你既怨嘆來說
00:35:17
好啦 連本帶利都還你
00:35:22
你做的善事 本金連利息都還你
00:35:27
你就賺錢了
00:35:28
你就平安了
00:35:29
但是功德都沒有了
00:35:33
這就是用錢的布施來說的
00:35:38
比如若是法施
00:35:43
站在台上在講道理
00:35:47
你心裡若想說我講道理
00:35:49
看有沒有人拿錢供養我
00:35:52
看有沒有人跟我添香油
00:35:57
看有沒有人跟我買東西
00:36:00
這就是想回向
00:36:02
假使你道理講得再好
00:36:04
這也是福德而已
00:36:06
沒辦法得到功德
00:36:10
你若要說功德是什麼
00:36:11
像我所說的談道不談錢
00:36:15
一分錢你也不讓人供養
00:36:18
你講道理 不要想說我很棒
00:36:21
我就會講 講給別人聽是我的義務
00:36:26
我講道理是應該要做的
00:36:28
這樣才可以說是功德
00:36:31
功德和福德是這樣分而已
00:36:35
比如你們在座 天元宮的師姐來這裡效勞
00:36:39
你若想說來跟老祖效勞
00:36:42
家裡看能不能較平安
00:36:45
若這樣就是福德
00:36:47
真的老祖會保佑你較平安
00:36:50
也會保佑你身體較健康
00:36:53
但是都沒有功德
00:36:56
你若來這裡說 啊 老祖是我的長輩
00:37:00
我做晚輩的 跟長輩效勞是應該的
00:37:05
我應該要做的
00:37:06
這樣功德無量
00:37:09
功德跟福德這樣分而已
00:37:11
都沒有什麼
00:37:12
一個角度而已
00:37:15
要造功德 造福德都是由你的呀
00:37:18
所以這分就是說
00:37:22
你若造福德 不管你做多少啦
00:37:25
你造一個功德 勝過你造福德
00:37:29
幾千萬百億倍
00:37:34
百千萬億倍
00:37:36
你那個功德很大的 這樣說
00:37:39
所以要造功德 造福德是只看你的心意
00:37:43
你心的轉動而已
00:37:46
現在接下去 來看下文下去
00:37:49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00:37:56
對於本文 我們來看道濟禪師的解釋
00:38:01
化者 以法度眾生也
00:38:06
無所化者
00:38:07
以平等心度平等眾
00:38:12
外不見所度之眾生
00:38:14
而內不見能度之我
00:38:19
既云是平等
00:38:22
平等無有高下
00:38:24
又何眾生可度也
00:38:28
若從理法界 事法界比較而觀
00:38:33
即悟平等度眾生之妙
00:38:37
在事法界觀
00:38:40
實有眾生可度
00:38:42
在理法界而觀
00:38:44
實無眾生可度
00:38:47
故曰化無所化也
00:38:50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38:54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8:58
理法界
00:39:00
指平等之本體界
00:39:03
理為理性
00:39:05
界為性之義
00:39:07
即宇宙之一切萬物
00:39:10
本體皆謂真如
00:39:13
平等而無差別
00:39:15
理即是本心佛性真如
00:39:19
對於這個理性 首先做個解釋
00:39:22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9:24
理性指始終不變 之本具理體性
00:39:30
現在說理性就是指 從頭到尾不改變
00:39:35
本來就具備的理體性
00:39:39
等於就是我們的佛性
00:39:41
理性就是佛性
00:39:43
所以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9:47
說這個理的法界 是指平等的本體界
00:39:54
理就是佛性
00:39:57
界就是性的意思
00:40:00
就是宇宙一切的萬物
00:40:04
本體都是真如
00:40:08
真如也是我們的本性
00:40:11
平等無差別
00:40:13
所以釋迦佛祖才會說
00:40:16
眾生皆有佛性 這個道理
00:40:19
理 等於就是我們的本心
00:40:22
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佛性
00:40:24
也可以解釋為真如
00:40:27
所以真如 本心都是佛性
00:40:30
這樣說較快
00:40:32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0:36
事法界
00:40:38
指差別之現象界
00:40:40
事為事象
00:40:42
界為分齊之義
00:40:46
即宇宙各種事物 皆因緣而生
00:40:50
各有差別與界限
00:40:52
而世俗認識之特徵
00:40:56
則以事物之差別
00:40:58
或具特殊性之事物
00:41:02
作為認識之對象
00:41:04
此稱情計之境
00:41:07
雖有而非實
00:41:09
不屬佛智範圍
00:41:13
佛光大辭典 說事法界是什麼
00:41:17
就是指有差別的現象界
00:41:21
事就是事象
00:41:24
界就是分別的意思
00:41:27
就是宇宙有很多事物 都是因緣而生
00:41:33
全都有差別
00:41:35
像山啦 海啦 溪啦
00:41:38
都有一個差別的界限
00:41:42
也是世俗所認識的特徵
00:41:46
好比是世俗 所認識的東西
00:41:51
就是我們事物的差別
00:41:53
或是特殊性的事物
00:41:56
作為認識的對象
00:41:59
這就是什麼
00:42:01
就是各人各人的看法不同
00:42:06
所以各人所看 都計較的境界
00:42:12
雖然看起來好比像有 但是不實在
00:42:16
你無論什麼東西
00:42:18
到頭來都會滅亡
00:42:21
這不屬於佛祖智慧的範圍
00:42:25
話若簡單說 理法界就是先天
00:42:31
事法界就是後天
00:42:34
這樣說較快
00:42:37
現在道濟禪師這樣說
00:42:41
現在說化是什麼
00:42:43
化就是要用這個道理 來度化眾生
00:42:49
無所化
00:42:51
就是用這個平等的心 來度平等眾
00:42:58
外面不見所度的眾生
00:43:02
假使若一個人 說某人是我度的
00:43:06
這樣就是後天了
00:43:09
人若說你誠心出來度人
00:43:12
哪有啊
00:43:13
各人修各人的 我要度什麼人
00:43:16
這樣才可以
00:43:17
就是外不見所度之眾生
00:43:21
內不見能度之我
00:43:24
你若內不能說 我出來度眾生
00:43:27
你若說出來度眾生 已經是後天
00:43:31
人家若說你出來度眾生
00:43:33
哪有啊
00:43:34
我是講一些道理 讓人參考而已
00:43:38
所以內不見能度之我
00:43:42
既然說是平等
00:43:44
平等就無高下
00:43:47
哪有什麼眾生可度
00:43:50
所以老師站在台上
00:43:53
你們稱呼我一聲老師
00:43:55
我若到台下
00:43:56
我們大家都是兄弟姊妹
00:43:59
所以你們 常跟我在一起的人
00:44:01
在座的佔一半還多
00:44:03
我若到台下 我們都是兄弟都是姊妹
00:44:08
都沒有什麼 我度你 你度我
00:44:11
都沒有啦
00:44:12
各人修各人的
00:44:15
所以呢 既然是平等
00:44:18
哪有什麼高有什麼低的
00:44:21
什麼你是師父我是徒弟
00:44:23
哪有那個
00:44:24
沒有啦
00:44:25
所以我一輩子 沒收徒弟的原因在這裡
00:44:30
假使用先天和後天做比較
00:44:36
你若能悟平等 度眾生的奧妙
00:44:41
用後天來看 實在有眾生可度
00:44:45
若後天就說 誰是我度的 誰是我度的
00:44:48
我出來度化眾生 若後天來說就是這樣啊
00:44:52
若先天來說 實在都沒有眾生可以度
00:44:58
是講給你做參考
00:45:01
互相砌磋
00:45:02
要修不修隨便你的
00:45:05
這樣說較快
00:45:06
也許站在台上的人 比不上台下的人
00:45:11
人家說有狀元學生 沒有狀元先生
00:45:16
學生做了狀元
00:45:18
先生還在做窮秀才
00:45:21
也許台上講道理的人 沒有了脫生死
00:45:25
台下聽道理的人了脫生死
00:45:28
什麼人要修成 都還不知道啦
00:45:33
所以在理法界來看
00:45:35
實在都沒有眾生可度啊
00:45:39
所以才說化無所化
00:45:44
金剛經都說讓一般的人
00:45:49
你若後天的人不能接受
00:45:52
後天的人說我是大師父
00:45:54
你是我的徒弟
00:45:55
你對我五體投地
00:45:56
你拜我 供養我
00:45:59
若先天沒有啦
00:46:01
先天我們都是兄弟
00:46:03
我們都是姊妹
00:46:05
是你要度我 還是我要度你
00:46:07
還不知道啦
00:46:08
不然下午說到這裡 時間就到了
00:46:14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00:46:16
在座同修
00:46:21
大家午安
00:46:25
我們現在來翻
00:46:27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00:46:3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46:39
須菩提於意云何
00:46:46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
00:46:51
我當度眾生
00:46:55
須菩提
00:46:57
莫作是念
00:46:59
何以故
00:47:01
實無有眾生
00:47:04
如來度者
00:47:06
若有眾生
00:47:08
如來度者
00:47:10
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00:47:16
須菩提
00:47:17
如來說有我者
00:47:20
即非有我
00:47:22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00:47:27
須菩提
00:47:29
凡夫者
00:47:30
如來說即非凡夫
00:47:33
是名凡夫
00:47:36
釋迦佛祖 現在對須菩提這樣說
00:47:44
說須菩提你知道嗎
00:47:50
你不要以為我 在度化眾生時
00:47:57
有這個我應當 要度化眾生的念頭
00:48:04
須菩提 你絕對不要有這種想法
00:48:11
為什麼呢
00:48:13
因為一切眾生本具佛性
00:48:17
實在沒有眾生被我所度
00:48:23
假使若有眾生
00:48:26
說是我所度
00:48:28
那麼我就有這個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48:34
自己都尚還沒有度化 要怎麼去度化別人
00:48:41
須菩提
00:48:43
我嘴裡所講的有我
00:48:46
是指自性之 真我
00:48:49
不是肉體的 假我
00:48:53
但是凡夫他執著肉體的我
00:48:58
以為佛有辦法去度化他們
00:49:04
須菩提
00:49:06
迷就是凡夫
00:49:08
悟就是佛
00:49:11
佛和凡夫本來是一樣
00:49:15
只是有了悟 和沒了悟這樣而已
00:49:24
不過他不能了悟就是凡夫
00:49:30
所以他才假名 叫做凡夫而已
00:49:36
對於本文來看 惠能六祖的解釋
00:49:41
須菩提意謂 如來有度眾生心
00:49:51
佛為遣須菩提如是疑心
00:49:56
故言莫作是念
00:50:01
一切眾生本自是佛
00:50:05
若言如來度得眾生成佛
00:50:09
即為妄語
00:50:12
以妄語故
00:50:14
即是人 我 眾生 壽者
00:50:18
此為遣我所心也
00:50:22
夫一切眾生
00:50:25
雖有佛性
00:50:28
若不因諸佛所說
00:50:31
無由自悟
00:50:33
憑何修行得成佛道
00:50:38
如來說有我者
00:50:40
是自性淨
00:50:44
常樂我淨之我
00:50:48
不同凡夫貪瞋 無明虛妄不實之我
00:50:55
故言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00:50:59
有我人者即是凡夫
00:51:05
我人不生即非凡夫
00:51:10
心有生滅即是凡夫
00:51:14
心無生滅即非凡夫
00:51:19
不悟般若波羅多即是凡夫
00:51:23
若悟般若波羅多即非凡夫
00:51:28
心有能所即是凡夫
00:51:31
心無能所即非凡夫
00:51:36
現在惠能六祖這樣說
00:51:43
他說須菩提的意思
00:51:46
就是說佛祖 有辦法來度眾生的心
00:51:53
所以這個佛
00:51:56
為了要來責備 這個須菩提這種的疑心
00:52:01
所以才說 莫作是念
00:52:06
我們一切的眾生
00:52:09
大家都是佛
00:52:12
假使若說佛 有辦法來度眾生成佛
00:52:17
若這樣就是妄語
00:52:21
因為妄語的關係
00:52:24
就有這個 人 我 眾生 壽者
00:52:29
這就是要來責備我所心
00:52:33
要責備這個妄念的心
00:52:38
我們要知道一切眾生
00:52:41
雖然有佛性
00:52:45
若不是因為佛祖 所說的道理
00:52:49
他自己沒辦法自己悟
00:52:53
既沒辦法悟要怎麼修
00:52:55
要怎麼成佛道
00:52:59
但是我們佛祖所說的有我
00:53:03
這個我是什麼
00:53:05
是我們自性清淨
00:53:09
可以永久這個清淨的我
00:53:16
等於就是佛祖所說的我
00:53:20
就是說我們的真我
00:53:22
我們的本性
00:53:25
和凡夫這個 貪瞋痴
00:53:29
無明 無明就是痴
00:53:31
貪瞋痴 不實在的我
00:53:37
凡夫說的我 是說這個假體的我
00:53:42
佛所說的我 就是說我們自性的真我
00:53:48
所以才說凡夫的人 以為有我
00:53:55
一個人若有這個我人的相
00:54:00
就是凡夫
00:54:03
我人的相若不生出來
00:54:07
就不是凡夫
00:54:10
一個人的心若有生滅心
00:54:14
這個就是凡夫
00:54:16
你的心若無生滅的心
00:54:20
這個就不是凡夫
00:54:23
你若不能悟智慧 到佛祖那邊岸
00:54:28
要來靠這個定力
00:54:31
這就是凡夫
00:54:34
你若有辦法悟智慧 到那邊岸是靠定力
00:54:39
這個就不是凡夫
00:54:42
心若有妄念就是凡夫
00:54:46
心若沒有妄念就不是凡夫
00:54:51
這是惠能六祖的解釋
00:54:54
另外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55:01
如見有眾生可度者
00:55:06
即同凡夫之想
00:55:10
釋迦佛雖有廣度眾生
00:55:16
而不作度眾生之念
00:55:20
故佛謂須菩提言
00:55:24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
00:55:29
我當度眾生
00:55:32
以事法界言
00:55:34
則佛有度眾生
00:55:37
是後天有相法
00:55:41
以理法界言
00:55:44
則佛不度眾生
00:55:46
是先天無相法
00:55:49
故佛言
00:55:51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
00:55:54
如來即有 我 人 眾生 壽者
00:55:59
如來所言我者
00:56:02
乃指自性之我
00:56:04
而非肉體之我
00:56:07
而凡夫乃指肉體為我
00:56:11
故佛言
00:56:13
如來說有我者
00:56:15
即非有我
00:56:17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00:56:21
一念清淨
00:56:23
悟自性是佛即非凡夫
00:56:27
但依他佛力
00:56:30
不悟自性是佛
00:56:32
即假名為凡夫
00:56:35
佛 凡夫在一念之間
00:56:39
故佛言
00:56:40
凡夫者
00:56:41
如來說即非凡夫
00:56:44
是名凡夫
00:56:47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6:54
他說假使若有人 看到有眾生可度
00:56:59
這是凡夫的思想
00:57:03
假使說某人在度眾生
00:57:06
我出來度眾生
00:57:08
這就是凡夫
00:57:12
釋迦佛
00:57:15
雖然他廣大在度眾生
00:57:20
但是他就不作 度眾生的妄念
00:57:26
所以釋迦佛祖 才對須菩提這樣說
00:57:32
說你們大家 不要說我有一個妄念
00:57:39
說我在度眾生
00:57:43
若用事法界言
00:57:45
什麼叫做事法界
00:57:47
事法界就是 後天這個六道的法界
00:57:56
就是佛有度眾生
00:58:00
這就是後天的有相法
00:58:04
你若說佛祖在度眾生
00:58:07
這個就是後天的說法
00:58:12
若用理法界
00:58:14
理法界就是 了脫生死的道理
00:58:18
若這樣佛就不度眾生
00:58:22
你說佛沒有在度眾生
00:58:25
這就是先天的無相法
00:58:28
所以佛祖才說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
00:58:34
假使若說眾生 佛祖有在度
00:58:38
若這樣佛就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58:45
佛所說的我 是指我們自性的我
00:58:51
這個真我
00:58:53
不是肉體的假我
00:58:57
但是凡夫他是指 肉體的假我為我
00:59:04
所以佛祖才說
00:59:08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
00:59:11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00:59:15
他說佛祖在說的有我
00:59:19
不是這個肉體的我
00:59:22
不過凡夫的人啊 他當成肉體就是我
00:59:30
一個念頭若清淨
00:59:33
你若有辦法悟出 我們的自性是佛
00:59:37
若這樣你就不是凡夫了
00:59:41
你只有依靠 這個佛的力量
00:59:44
你沒辦法 來悟你的自性是佛
00:59:47
若這樣就是借一個名字 叫做凡夫
00:59:52
你要做佛 做凡夫
00:59:55
是你一個念頭的轉變之間
01:00:00
所以佛祖才說凡夫
01:00:07
佛祖說不是凡夫
01:00:09
本來人人都有佛性
01:00:11
本來就不是凡夫
01:00:13
不過你不能開悟
01:00:15
借一個名字叫做凡夫
01:00:20
所以這個凡夫和佛
01:00:22
是我們人一個念頭而已
01:00:26
現在接下去看下文
01:00:29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01:00:35
我們現在來看 道濟禪師的解釋
01:00:41
法身者
01:00:44
遍滿法界
01:00:48
無一處不是如來法身
01:00:53
既遍滿法界
01:00:56
即不能住相觀如來
01:01:01
故曰非相
01:01:04
如來因凡夫執情太深
01:01:09
若直說法身非相
01:01:14
恐人難以信解
01:01:18
所以以前重重破執
01:01:23
至此盡情吐露
01:01:26
告須菩提曰
01:01:29
法身非相
01:01:32
則從前種種疑問
01:01:35
一時打破矣
01:01:39
道濟禪師這樣說
01:01:43
他說這個法身
01:01:47
是可以說遍滿法界
01:01:52
你無論到哪裡 都有這個法身
01:01:57
法身並不是指我們人 這個肉體的身體
01:02:04
你無論在什麼地方
01:02:09
都有這個如來法身的存在
01:02:14
既然遍滿法界
01:02:18
你就不能住相來看如來
01:02:22
住相看如來就是 看那個佛祖肉體的相
01:02:31
所以才說叫做非相
01:02:36
因為釋迦佛祖看到 這個凡夫固執的情緒太深
01:02:47
假使他若直接 要來說法身非相
01:02:51
恐怕人沒辦法去相信瞭解
01:02:58
所以呢
01:03:01
在這個本分以前
01:03:06
他就是一段一段 慢慢破解你的固執
01:03:11
來到這裡
01:03:13
現在要盡情吐露
01:03:16
坦白就像是拿斧頭破解
01:03:21
對須菩提這樣說
01:03:23
說法身非相
01:03:27
將前面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01:03:32
來到了這裡一切 就要將它破解這樣說
01:03:39
我們濟公活佛 說的話是沒有錯
01:03:43
假使根基沒有很深的人
01:03:50
你若要直接跟他講真理
01:03:55
是沒辦法去讓人接受的
01:04:00
一般的人 都全看這個外觀
01:04:05
你要說我們的自性
01:04:06
自性又看不到啊
01:04:09
所以呢 一般的人 若講道理說到我們的本性
01:04:14
大家都不能接受
01:04:16
所以釋迦佛祖 才用引迷入悟的方法
01:04:23
好比像大人教小孩子
01:04:25
哄騙哄騙
01:04:28
到了最後 他就是要來開示真理
01:04:34
所以釋迦佛祖 最後在無量義經裡面
01:04:40
才說他四十年 不曾講真理
01:04:46
不曾講真理呢 過去講些什麼
01:04:50
就是半真半假 對眾生哄騙哄騙
01:04:58
所以話若說起來
01:05:00
一切所有的佛經
01:05:03
一百本的佛經 找不到一本是真理
01:05:07
這樣說較快
01:05:09
真正有講到真理的經 沒有幾本
01:05:15
而且他每一部經裡面 都有一兩句藏真理在那裡
01:05:22
但是眾生迷惘
01:05:24
沒辦法去找出 那個真理出來
01:05:28
現在接下來 就是要破解這個問題
01:05:32
下午時間的關係 沒辦法來講
01:05:36
等到下期再詳細來分解
01:05:41
在座同修
01:05:43
大家午安
01:05:48
我們現在翻
01:05:48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01:05:59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6:02
須菩提
01:06:05
於意云何
01:06:08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01:06:15
須菩提言
01:06:17
如是如是
01:06:20
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06:23
佛言須菩提
01:06:26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01:06:30
轉輪聖王
01:06:32
即是如來
01:06:34
須菩提白佛言
01:06:38
世尊
01:06:40
如我解佛所說義
01:06:44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06:49
釋迦佛祖這樣說
01:06:52
說須菩提
01:06:54
你認為可以用三十二相
01:06:59
來看出如來 的真面目可以嗎
01:07:03
須菩提回答這樣說
01:07:07
說是 是可以用三十二相 看出如來的真面目
01:07:18
釋迦佛祖又說
01:07:20
說須菩提
01:07:22
你假使若用三十二相 觀出如來的真面目的話
01:07:28
若這樣轉輪聖王 他也有三十二相
01:07:33
那麼轉輪聖王 也可以稱做如來嗎
01:07:40
須菩提聽到 釋迦佛祖說這句話
01:07:44
就這樣頓悟
01:07:46
馬上對釋迦佛祖這樣說
01:07:50
說世尊我已經 瞭解你所說的道理
01:07:55
不可以用三十二相 看出如來的真面目
01:08:02
對於本文我們要先瞭解
01:08:06
什麼叫做三十二相
01:08:08
什麼叫做轉輪聖王
01:08:11
先做個說明
01:08:13
不然來看 佛學大辭典這段文
01:08:19
三十二相
01:08:21
佛或轉輪聖王
01:08:25
表彰於身相者
01:08:28
有三十二相
01:08:30
見三字部三十二相條
01:08: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8:38
說三十二相是什麼
01:08:42
是佛祖或是轉輪聖王
01:08:47
怎樣叫做轉輪聖王
01:08:51
做皇帝就是轉輪聖王
01:08:56
他雖然是很尊貴
01:09:00
不過他要受轉輪啊
01:09:02
轉輪就是六道輪迴
01:09:05
所以古時候 若說做皇帝做國王
01:09:09
就是叫做轉輪聖王
01:09:13
他表於外面的身相
01:09:17
身相就是好比說 那個面相手相
01:09:22
有三十二個相
01:09:25
詳細看三字部 這個三十二相
01:09:29
這條是相條 附三十二相的條目
01:09:34
現在看這個三十二相條
01:09:3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9:40
三十二相
01:09:42
具名三十二大人相
01:09:48
此三十二相
01:09:50
不限於佛
01:09:52
總為大人之相也
01:09:55
具此相者
01:09:57
在家為輪王
01:09:59
出家則開無上覺
01:10:02
是為天竺國人相說
01:10:10
對於這個無上覺 首先做說明
01:10:1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0:17
無上覺
01:10:19
無上之正覺也
01:10:22
佛覺悟一切法之真智也
01:10:26
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10:30
七佛經曰
01:10:31
如是出家時
01:10:34
速成無上覺
01:10:3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0:40
說無上覺是什麼
01:10:43
就是沒有再高的正覺
01:10:47
這個佛的覺悟就是了
01:10:51
佛的覺悟就是真智慧
01:10:54
就是叫做無上覺
01:10:58
在梵文
01:11:01
梵語的這個無上覺 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11:08
所以在七佛經裡面這樣說
01:11:12
說假使你身為 一個轉輪聖王
01:11:16
如是
01:11:17
如是就是指這個轉輪聖王
01:11:20
假使轉輪聖王 若出家的時侯
01:11:23
就馬上成為無上覺
01:11:27
本來釋迦佛祖 他是一位王子
01:11:31
也可以說是轉輪聖王
01:11:33
轉輪聖王出家的時候
01:11:36
馬上就成為無上覺
01:11:41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1:44
說三十二相
01:11:47
全部的名字 叫做三十二大人相
01:11:52
這個三十二相
01:11:54
不限於佛
01:11:57
總而言之
01:11:58
若是大人的相
01:12:01
全都有這個相
01:12:04
若在家就是做皇帝做國王
01:12:10
出家就開這個無上覺
01:12:13
這是在印度的人 相術的說法
01:12:22
再來佛學常見詞彙這樣說
01:12:26
轉輪聖王
01:12:28
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
01:12:31
形貌端正
01:12:33
具三十二相
01:12:35
此乃由過去生中
01:12:38
多修福業
01:12:40
可惜不修出世慧業
01:12:43
所以僅成統治世界 有福報之大王
01:12:49
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01:12:53
佛學常見詞彙說轉輪聖王
01:12:58
就是在這個世間 最有福的人
01:13:03
他的形貌端正
01:13:07
而且有這個三十二相
01:13:10
這就是過去前世的中間
01:13:15
他有修這個福業
01:13:18
可惜沒修這個出世的慧業
01:13:23
有修福沒修慧
01:13:26
所以才只有 來統治這個世界
01:13:30
統治世界就是 做一個國家的皇帝
01:13:34
做國王
01:13:36
有這個福報的大王
01:13:39
但是他沒辦法 修行悟道證果來成佛
01:13:45
這就是我們 三十二相的解釋
01:13:51
現在對於金剛經這段文
01:13:55
我們來看惠能六祖的解釋
01:13:59
世尊大悲
01:14:02
恐須菩提執相之病未除
01:14:08
故作此問
01:14:11
須菩提未知佛意
01:14:14
乃言如是如是之言
01:14:18
則是迷心
01:14:21
更言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14:27
又是一重迷心
01:14:31
離真轉遠
01:14:34
故如來為說除彼迷心
01:14:40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01:14:44
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01:14:49
轉輪聖王
01:14:51
雖有三十二相
01:14:53
豈得同如來
01:14:55
世尊引此言者
01:14:58
以遣須菩提之執相之病
01:15:03
令其悟深徹
01:15:06
須菩提被問
01:15:08
迷心頓釋
01:15:11
故云如我佛所說義
01:15:15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也
01:15:19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
01:15:22
所悟甚深
01:15:24
得方便不生迷路
01:15:27
以冀世尊
01:15:29
除遣細惑
01:15:31
令後世眾生以見不謬也
01:15:36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15:41
辭海這樣說
01:15:42
方便
01:15:44
一 猶云權宜
01:15:46
二 猶云機會
01:15:49
三 俗謂便利 於人之事曰方便
01:15:54
如云行方便
01:15:58
在這個方便裡面 有兩個註解首先做個說明
01:16:05
辭海這樣說
01:16:06
權宜謂變通處事
01:16:10
辭海說權宜是什麼
01:16:13
是變通處理事情
01:16:16
什麼叫做變通
01:16:17
辭海說隨宜變動
01:16:20
不拘恆常曰變通
01:16:23
亦用變以求通
01:16:27
辭海說隨時變動
01:16:32
不會去拘束永久
01:16:35
這個就是叫做變通
01:16:37
或是用那個變 來求可以通達
01:16:44
佛學大辭典說 權 方便之異名
01:16:48
暫用之而終廢之者
01:16:53
他說這個權是什麼
01:16:58
權就是方便 的另外一個名字
01:17:02
是暫用的
01:17:04
後來就要丟掉
01:17:07
因為我們隨宜變動 這個都不永久的
01:17:13
變一下就沒有用了
01:17:16
所以佛學大辭典才說 暫用之而終要廢掉
01:17:23
註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1:17:26
機會 謂機遇時會
01:17:30
可藉以行事者
01:17:34
辭海說機會是什麼
01:17:36
遇到時機了悟
01:17:39
就是藉著這個時機 來做事情
01:17:47
所以辭海說 方便是有三種的說法
01:17:53
第一就是權宜
01:17:56
第二就是機會
01:17:58
第三就是世俗說的便利
01:18:02
不要找人麻煩的事情 叫做方便
01:18:05
好比像說行方便
01:18:08
所以現在我們看 惠能六祖這段文
01:18:16
他說釋迦佛祖
01:18:20
用那個大悲的心
01:18:24
怕須菩提執相
01:18:27
這個病還沒解除
01:18:29
所以才故意 拿這個問題來問
01:18:34
須菩提不能瞭解 佛祖的心意
01:18:39
他說如是如是這句話
01:18:44
若說如是就是說 是啊是啊 對啊對啊
01:18:48
若這樣這就是迷的心
01:18:51
佛祖他的話反過來說
01:18:54
他回說是的
01:18:56
這樣就已經迷了
01:18:59
再進一層 他說用三十二相觀如來
01:19:07
這又是一重的迷心
01:19:10
你說是就已經迷了
01:19:14
你又進一步說 用三十二相要看如來
01:19:18
這又是一重的迷心
01:19:21
離開真理
01:19:24
已經道漸漸遠離了
01:19:28
所以釋迦佛祖 為了要來破除他的迷心
01:19:35
他說假使你若用 三十二相要來看如來
01:19:40
若這樣轉輪聖王也是佛啊
01:19:44
若這樣做皇帝 也可以做佛了
01:19:49
轉輪聖王雖然有三十二相
01:19:53
但是他怎麼可以跟佛相比
01:19:59
釋迦佛祖引這句話
01:20:03
就是要來責備 須菩提執相的病
01:20:08
可以讓他來了悟 徹底知道這個道理
01:20:15
須菩提被他一問
01:20:19
他的迷心就這樣馬上解開
01:20:25
所以才說如我解佛所說義
01:20:28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20:31
他說照師父你所說的道理
01:20:38
應該不可以用三十二相 來看出佛的本來面目
01:20:45
須菩提是一個大阿羅漢
01:20:49
他所開悟的是很深
01:20:54
得到機會
01:20:55
現在這個方便 就要解釋成機會
01:20:58
不能解釋成權宜
01:21:01
他說今天得到釋迦佛祖 說這句話這個機會
01:21:07
不會生出這個迷路
01:21:10
希望佛祖今天 來責備這個微細的迷惑
01:21:18
可以讓後世的眾生
01:21:21
話不會講錯了
01:21:24
話不會聽錯了
01:21:28
所以呢 世間人 不能用外相
01:21:33
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
01:21:36
所以孔子說 人不可以貌相
01:21:40
人不能以貌取人
01:21:44
所以我們下午時間的關係
01:21:47
暫且到這裡告一段落
01:21:50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01:21:54
在座同修
01:21:55
大家午安
01:21:59
我們現在來翻
01:22:00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01:22:08
我們現在開始
01:22:10
須菩提於意云何
01:22:16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01:22:23
須菩提言
01:22:26
如是如是
01:22:28
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22:32
佛言須菩提
01:22:35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01:22:40
轉輪聖王
01:22:41
即是如來
01:22:43
須菩提白佛言
01:22:47
世尊
01:22:48
如我解佛所說義
01:22:52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22:57
對於本文我們上期 有引六祖的說明
01:23:05
下午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3:12
前佛曾言
01:23:17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01:23:23
今又言可以 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01:23:32
見 以見其形貌
01:23:35
觀 以觀其威儀
01:23:39
須菩提以為不可以 形貌見其三十二相
01:23:45
而可以威儀觀其三十二相
01:23:49
故言 如是如是
01:23:53
釋迦佛謂轉輪聖王 亦有威儀三十二相
01:24:01
故言
01:24:02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01:24:06
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01:24:10
須菩提聞言
01:24:12
恍然大悟
01:24:15
即言如我解佛所說義
01:24:19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01:24:26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4:30
說之前釋迦佛祖 說過一句話
01:24:36
這是在我們 金剛經的如法受持分
01:24:41
第十三分說的
01:24:44
說可以三十二相 來看出如來可以嗎
01:24:51
有辦法用三十二相 看他是佛嗎
01:24:57
今 今就是 指現在的二十六分
01:25:02
現在又來說可以 用三十二相來觀出佛祖嗎
01:25:11
這個見是要看出他的形貌
01:25:16
觀就是要看他的威儀
01:25:20
什麼叫做威儀
01:25:22
無論站著 無論坐著 無論躺著
01:25:26
無論走路都有這個威儀
01:25:30
威儀就是一種威嚴的態度
01:25:35
須菩提
01:25:38
他當成說不可以 用形貌來看出三十二相
01:25:47
但是可以用威儀 來看他的三十二相
01:25:52
因為佛祖 有這個行住坐臥的威儀
01:25:56
所以他才說如是如是
01:26:01
釋迦佛祖這樣說
01:26:04
說你這個轉輪聖王
01:26:07
轉輪聖王就是帝王家
01:26:10
若現在說起來就是總統
01:26:13
他也有這個 威儀的三十二相
01:26:18
話說那個一點
01:26:21
像那個魔他也會化身
01:26:24
現出這個威儀
01:26:27
所以才說你假使 若用三十二相來觀如來
01:26:34
若這樣帝王家 做總統的
01:26:38
他也是佛啊
01:26:41
須菩提聽到這句話
01:26:45
他就恍然
01:26:48
恍然就是突然間
01:26:50
他就開悟了啊
01:26:53
他才說我現在 知道佛祖你的意思
01:27:02
今天佛你所說的意思
01:27:06
就是不應該用三十二相 來觀這個如來
01:27:14
現在接下來就是再看下文
01:27:20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01:27:27
若以色見我
01:27:30
以音聲求我
01:27:32
是人行邪道
01:27:35
不能見如來
01:27:39
在這個時候釋迦佛祖 才來說偈語這樣說
01:27:46
說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01:27:49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01:27:53
那麼這句話要怎麼解釋呢
01:27:58
我們現在來看 王日休先生一個解釋
01:28:07
我 謂真我
01:28:11
乃性佛也
01:28:16
此如來亦謂真性之佛
01:28:21
若以色見我
01:28:23
以音聲求我
01:28:26
是人行邪道者
01:28:29
真性佛無形無相
01:28:33
故不可以形色見
01:28:37
亦不可以音聲求
01:28:41
是人所行者邪道也
01:28:44
真性乃正
01:28:46
故非邪也
01:28:48
形色音聲則為邪耳
01:28:53
故以形色音聲求佛
01:28:56
則是所行者邪道
01:28:59
豈不可見 正覺常住之真性佛哉
01:29:08
故曰
01:29:09
不能見如來
01:29:11
如來者
01:29:12
即所謂真我也
01:29:15
即所謂性佛也
01:29:18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29:23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9:28
王日休
01:29:30
南宋龍舒人
01:29:33
字虛中
01:29:35
又稱龍舒居士
01:29:39
為國學士
01:29:42
著六經訓傳數十萬言
01:29:51
一旦棄之
01:29:52
專修西方之業
01:29:57
佛學大辭典說王日休
01:30:01
是南宋時期這個龍舒的人
01:30:07
他的字號叫做虛中
01:30:11
有時自己稱呼 叫做龍舒居士
01:30:17
是我們儒家這個國學士
01:30:20
專門研究國學
01:30:23
他有著作 六經訓傳幾十萬言
01:30:31
有一天研究佛學之後
01:30:37
將儒學國學放棄掉
01:30:43
就專心研修佛教的道理
01:30:50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0:55
大藏法數
01:30:57
佛所具自在
01:30:59
稱為我者
01:31:01
即是真我
01:31:05
佛學大辭典
01:31:07
現在來引大藏法數 裡面說的
01:31:11
佛所具備 無拘無束來稱做我
01:31:20
這才是真正的我
01:31:23
對於這個真我 詳細後面我們再來說明
01:31:31
注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1:35
真性
01:31:36
不妄謂真
01:31:38
不變云性
01:31:39
是吾人本具之心體也
01:31:44
佛學大辭典 說真性是什麼
01:31:48
不妄
01:31:49
不妄就是真真實實
01:31:52
這就是真
01:31:55
永遠不會改變就是性
01:31:58
就是我們人 本來就具備心的本體
01:32:03
等於真性 就是我們人的本性
01:32:09
現在來看王日休這個解釋
01:32:14
說我是指真的我
01:32:20
就是什麼
01:32:21
就是自性的佛
01:32:25
這個佛有時候叫做什麼
01:32:29
叫做真性之佛
01:32:34
你若用這個色 來見我們的本性
01:32:40
或是用音聲 來見我們的本性
01:32:44
這個人已經行到邪道去了
01:32:49
真性的佛是無形無相
01:32:53
所以不可以 用這個形色來見
01:32:56
也不可以用音聲來求
01:33:01
這個人所行的是邪道
01:33:04
你若用形色來見這個佛
01:33:09
或是用音聲來見佛
01:33:12
這個都是邪道
01:33:16
我們人的本性是正
01:33:21
不是邪
01:33:24
你這個形和色 音聲這都是邪
01:33:31
所以你用這個形色 和音聲來求佛
01:33:36
你所行的都是邪道
01:33:40
怎麼會有辦法 來看出正覺常住真性的佛
01:33:47
所以才說不能見如來
01:33:52
如來是什麼
01:33:54
就是所說的真我
01:33:58
就是我們自性的佛
01:34:02
這是我們 王日休居士所說的
01:34:09
另外來看陳雄居士的說明
01:34:15
我者 我之自性也
01:34:20
法身如來即我性
01:34:26
是視之不見
01:34:29
以色相取不可也
01:34:35
聽之不聞
01:34:36
以音聲求不可也
01:34:40
華嚴經云
01:34:41
色身非是佛
01:34:44
音聲亦復然
01:34:48
又云不了彼真性
01:34:52
是人不見佛
01:34:56
即性而修
01:34:58
則如來得之於方寸之間矣
01:35:05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個解釋
01:35:11
辭海這樣說
01:35:13
方寸用以指心
01:35:18
辭海說方寸是什麼
01:35:20
方寸就是指我們人的心
01:35:24
所以現在陳雄居士這樣說
01:35:28
陳雄居士 是唐朝佛教的大居士
01:35:34
他說我是什麼
01:35:36
我就是我們人的自性
01:35:41
法身如來就是我的自性
01:35:49
所以呢 他裡面解釋說
01:35:53
法身如來 等於就是我的佛性
01:35:59
所以佛性你要看沒辦法看
01:36:05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
01:36:09
你若用色相 要來看佛性不可能
01:36:16
佛性是沒有聲音
01:36:20
聽也沒辦法聽
01:36:23
所以你若用音聲要來求佛
01:36:26
這也不可能
01:36:30
華嚴經這樣說
01:36:33
我們這個 肉體的身軀不是佛
01:36:38
聲音也是一樣
01:36:43
所以釋迦佛祖 生前也不能稱呼為佛
01:36:48
是他死後涅槃 我們才稱呼為佛
01:36:56
而且華嚴經又有一句話
01:37:00
如果你不瞭解 我們人的真性
01:37:05
這個人沒辦法看出你的佛
01:37:10
你不知道我們人的本性
01:37:12
根本你沒辦法 看出佛的本來的面目啊
01:37:18
你若執相而修
01:37:21
就是用這個 無所住的心來修行
01:37:27
若這樣你要做佛
01:37:30
就是在你心裡的中間而已
01:37:35
一個人如有佛心 你就是佛了
01:37:39
佛要往那裡找
01:37:41
佛在你的心裡
01:37:45
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37:48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1:37:52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1:37:56
在座同修
01:37:58
大家午安
01:38:00
我們現在翻
01:38:01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01:38:0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8:10
下午從這裡接下去
01:38:12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01:38:17
若以色見我
01:38:19
以音聲求我
01:38:20
是人行邪道
01:38:22
不能見如來
01:38:25
對於這句話
01:38:27
我們上期有引王日休居士
01:38:32
和這個陳雄居士的解釋
01:38:36
下午進一步 來看道濟禪師的說明
01:38:42
色者 如莊嚴佛像之類
01:38:50
聲者 如歌揚梵讀之類也
01:38:57
此二者是執於色身見佛
01:39:04
捨了正路
01:39:07
向外去馳求
01:39:09
即是邪道
01:39:12
決不能見如來 之本來面目矣
01:39:18
對於這個道濟禪師 有的比較不瞭解
01:39:25
一般若說濟公 人家就比較認識
01:39:3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9:33
道濟禪師 宋天臺人
01:39:38
名道濟
01:39:40
李氏子
01:39:41
就靈隱寺剃度
01:39:45
狂嗜酒肉
01:39:47
人稱濟顛
01:39:50
居淨慈寺
01:39:53
佛學大辭典說 道濟禪師是宋朝天臺的人
01:40:01
他的名字叫做道濟
01:40:04
是姓李
01:40:07
在靈隱寺出家
01:40:11
可以說喝酒吃肉都不禁忌
01:40:16
人人稱呼他為濟顛
01:40:20
住是住在淨慈寺
01:40:24
現在這篇 是濟公活佛所解釋的
01:40:30
他說什麼叫做色
01:40:32
色就是好比像 莊嚴佛像之類
01:40:36
好比廟蓋得大大間的
01:40:39
佛祖塑得大大的這叫做色
01:40:44
聲音 就是歌揚梵讀之類
01:40:49
就是念佛 念經 念咒這個叫做聲
01:40:56
這兩項
01:40:58
這兩項就是指色和聲音
01:41:02
就是執著於色身要來見佛
01:41:08
是捨了正路
01:41:12
向外面去找
01:41:14
這就是邪道
01:41:17
一定沒辦法 看出如來本來面目
01:41:24
那麼有人說 若聽你這樣說來
01:41:30
廟蓋得大大間的
01:41:31
念佛 念經 念咒 都沒有用嗎 不是
01:41:37
老師時常在說 道理要分先天和後天
01:41:43
了義和不了義
01:41:47
因為我們學道呢 有這個上乘法和下乘法
01:41:54
若是初學的
01:41:57
為了引迷入悟 指色談空
01:42:01
就有必要蓋廟
01:42:04
讓這些初信的人來拜
01:42:09
念佛念經目的是要 教這些初學的人
01:42:14
進入這個道門
01:42:16
並不是說不好
01:42:18
現在金剛經是講心法
01:42:22
在講了脫生死的道理
01:42:25
真正一個人若要了脫生死
01:42:28
只有念佛念經這是沒用
01:42:34
你若真正要了脫生死
01:42:36
一定要修養我們的本性
01:42:40
這才是真正了脫生死之路
01:42:44
另外我們來看淨土宗 這個蓮池大師的解釋
01:42:53
若以色見之
01:42:57
以音聲求之
01:43:01
便失如來真空無相之旨
01:43:06
誤入於邪道而行之者
01:43:10
皆非正宗
01:43:12
安能得見如來之真面目乎
01:43:19
現在這句話是我們淨土宗
01:43:24
第八祖蓮池大師說的
01:43:28
我們來看這個 蓮池大師的史蹟
01:43:3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3:36
蓮池大師
01:43:38
明杭州雲棲寺僧
01:43:43
名袾宏
01:43:45
亦稱雲棲大師
01:43:50
佛學大辭典說蓮池大師
01:43:53
是明朝杭州雲棲寺的和尚
01:43:59
他的名字叫做袾宏
01:44:02
有時稱呼叫做雲棲大師
01:44:07
這個蓮池大師 是我們淨土宗
01:44:11
淨土宗有時候說是念佛
01:44:14
也可以說是蓮宗
01:44:16
所以佛學大辭典說 蓮宗九祖
01:44:20
自東晉太元中 慧遠大師東林倡社
01:44:28
獨起蓮宗
01:44:31
八祖古坑 雲棲蓮池大師袾宏
01:44:41
佛學大辭典說蓮宗
01:44:44
蓮宗有時說是淨土宗
01:44:46
有九個祖師
01:44:49
在東晉的時候 太元中這個慧遠大師
01:44:56
在東林來倡社 就是創立蓮社
01:45:03
他獨立來設立蓮宗
01:45:08
這個略是什麼
01:45:09
就是說二祖三祖 四祖五祖六祖七祖
01:45:13
說那個經過
01:45:15
第八祖就是 古坑雲棲蓮池大師
01:45:19
就是袾宏
01:45:23
現在這句話是可以說 淨土宗這個蓮池大師說的
01:45:30
假使你若用這個色來看
01:45:35
用這個音聲來求
01:45:38
這樣就失去 如來真空無相的道理
01:45:44
就誤入這個邪道
01:45:47
而且你若行這條路的人
01:45:51
都不是正宗
01:45:53
你怎麼會有辦法 來看出如來的真面目
01:45:59
所以呢 真的若要了脫生死
01:46:03
用這個色相來見佛
01:46:07
用著這個音聲來求佛
01:46:10
都沒辦法脫出生死
01:46:12
這樣說較快
01:46:15
另外來看惠能六祖的解釋
01:46:20
色者 相也
01:46:23
我者一切眾生 身中自性清淨心
01:46:29
無為無相之真常之體
01:46:33
不可高聲念佛而得成就
01:46:37
若以色聲求之
01:46:40
不可見也
01:46:42
是知於色中觀佛
01:46:45
聲中求佛
01:46:48
心有生滅不悟如來矣
01:46:52
這裡面一個注解 自性清淨心首先做解釋
01:46:5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7:02
自性清淨心
01:47:04
吾人本有之心也
01:47:08
自性清淨離一切之妄執
01:47:13
故云自性清淨心
01:47:17
又曰如來藏心 真心
01:47:20
即吾人之菩提心也
01:47:23
起信論 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
01:47:29
現在佛學大辭典 說自性清淨心
01:47:34
是我們人本來就有的心
01:47:38
因為我們人的自性清淨
01:47:42
離開一切這個妄執
01:47:46
所以才叫做自性的清淨心
01:47:50
但是有時候叫做如來藏心
01:47:53
有時候叫做真心
01:47:56
就是我們人的菩提心
01:47:59
在起信論裡面說 自性清淨心
01:48:03
這個名字叫做如來藏
01:48:07
現在看惠能六祖這個解釋
01:48:12
他說什麼叫做色
01:48:15
色就是相
01:48:17
就是種種宗教儀式
01:48:21
我就是一切眾生 身體裡面的自性清淨心
01:48:29
可以說是 無為無相的真常之體
01:48:34
真常 常就是不生不滅
01:48:37
真正不生不滅的體
01:48:40
就是無為無相的佛性
01:48:44
所以不用大聲來念佛 你就會成就這個佛道
01:48:51
假使若用這個色 用這個聲音來求
01:48:56
你沒辦法看出佛性
01:48:59
這樣我們就知道說 你用這個色的裡面要看佛
01:49:05
用這個聲的裡面要求佛
01:49:09
我們的心有這個妄念
01:49:12
你就沒辦法悟出如來
01:49:15
這是惠能六祖的說法
01:49:19
最後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49:25
色者 種種宗教儀式
01:49:30
聲者
01:49:31
如念佛 誦經 祈求等聲
01:49:37
我者 真我也
01:49:39
即自性之佛
01:49:42
邪道者指心外求佛之道
01:49:46
正道與邪道相對
01:49:49
故正道者
01:49:50
不以色見我
01:49:52
不以音聲求我
01:49:54
則求自身之佛之道也
01:49:57
所謂是人行正道
01:50:00
即能見如來也
01:50:03
云如來者
01:50:05
乘如之佛性
01:50:07
來成正覺
01:50:08
故名如來也
01:50:11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50:15
注解第一
01:50:16
乘 守也
01:50:19
現在這個乘 不是那個上乘中乘下乘
01:50:24
這個乘就是守的意思
01:50:28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50:31
如諸法之性 故名法性
01:50:36
現在這個如
01:50:38
是一切法的性
01:50:41
所以名字叫做法性
01:50:44
那麼什麼叫做法性
01:50:46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50:48
法性異名
01:50:50
大乘止觀有七名
01:50:53
自性清淨心
01:50:55
真如 佛性 法身 如來藏 法界 法性也
01:51:01
佛學大辭典說法性
01:51:04
有另外的名字
01:51:06
在大乘止觀有七個名字
01:51:10
就是自性清淨心
01:51:12
真如
01:51:13
佛性
01:51:14
法身
01:51:15
如來藏
01:51:16
法界
01:51:17
法性
01:51:18
所以這個法性 等於就是佛性
01:51:21
這樣說較快
01:51:24
再來注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51:28
如來
01:51:29
如者真如也
01:51:31
如就是真如
01:51:33
就是這個法性 真如
01:51:38
因為來守著真如的道
01:51:42
從因來果來成正覺
01:51:46
這個名字叫做如來
01:51:49
就是真身的如來 就是佛性
01:51:54
所以現在我們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52:00
說色是什麼
01:52:01
色就是種種 這個宗教的儀式
01:52:07
聲就是好比像 念佛誦經祈求這些聲音
01:52:14
我就是指真我
01:52:16
就是我們人自性的佛
01:52:20
邪道就是指心的外面 求佛的道
01:52:25
正道和邪道是相對的
01:52:28
所以若是正道
01:52:31
就不用這個色 要來看出本性
01:52:36
也不用這個音聲 來求我們本性
01:52:41
就是要來求 自己心的佛的道
01:52:46
所說的這個人若行正道
01:52:50
就有辦法看出 如來本來面目
01:52:55
現在說如來是什麼
01:52:57
就是守這個佛性來成正覺
01:53:01
所以才叫做如來
01:53:05
說這個金剛經的註解 實在很多
01:53:11
若是呂純陽祖師的註解
01:53:13
他都一句一句的解釋
01:53:15
可以說看來看去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最好
01:53:22
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53:25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53:27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金剛經
24/27部影片
金剛經 1
金剛經 2
金剛經 3
金剛經 4
金剛經 5
金剛經 6
金剛經 7
金剛經 8
金剛經 9
金剛經 10
金剛經 11
金剛經 12
金剛經 13
金剛經 14
金剛經 15
金剛經 16
金剛經 17
金剛經 18
金剛經 19
金剛經 20
金剛經 21
金剛經 22
金剛經 23
金剛經 24
金剛經 25
金剛經 26
金剛經 27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322000027
6b8f40ec-72b6-4f0e-9b01-14f3e6d03694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