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10704
1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7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1
我們自這期開始
00:02:25
要來講這部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02:31
要講頓悟入道要門論之前
00:02:34
我們先來了解 寫這本書的作者到底是誰
00:02:42
寫這本書的作者
00:02:44
是佛教在中國 最出名的惠能六祖的徒弟
00:02:58
懷讓禪師的徒孫
00:03:02
因為懷讓禪師 的衣缽是馬祖所得
00:03:12
慧海禪師就是馬祖的徒弟
00:03:16
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段文
00:03:20
慧海 建州人 俗姓朱
00:03:28
世稱大珠和尚 大珠慧海
00:03:35
生卒年不詳
00:03:39
依越州大雲寺 道智法師出家
00:03:47
初學經教
00:03:49
即有所悟
00:03:52
後遊諸方
00:03:54
參謁馬祖道一
00:03:57
馬祖曰 自家寶藏不顧
00:04:02
拋家散走作什麼
00:04:06
師於言下自識本性
00:04:10
遂事馬祖六載
00:04:14
撰有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
00:04:18
被竊呈馬祖
00:04:21
祖讚曰 越州有大珠
00:04:27
圓明光透
00:04:29
自在無遮障
00:04:33
此即大珠和尚名之由來
00:04:38
悟道之後
00:04:40
歸返越州闡揚襌旨
00:04:48
現在佛光大辭典 裡面這樣跟我們說
00:04:52
慧海就是建州
00:04:58
建州 就是福建的一州
00:05:01
是福建 建州的人
00:05:06
他俗家的姓氏是姓朱
00:05:11
在這世俗的稱呼
00:05:14
一般都叫做他為大珠和尚
00:05:18
也有人稱呼他為大珠慧海
00:05:23
他哪一年出生
00:05:26
哪一年來皈天
00:05:29
在歷史上沒有明顯的記載
00:05:33
像生的日子
00:05:35
以及死的日子
00:05:37
在佛教界也好
00:05:40
在歷史上也好
00:05:41
都不太詳細
00:05:45
最初在越州
00:05:49
這個越州 就是浙江的紹興縣
00:05:53
在越州的大雲寺
00:05:57
跟著道智法師來皈依出家
00:06:04
最初來學經教
00:06:08
就是初學來讀誦經文
00:06:14
他就有一些領悟了
00:06:17
聰明的人就會悟了
00:06:19
他在讀經 唸經的時候
00:06:23
他就覺得說 這個經是教人修養的
00:06:27
就不是唸經在賺錢的
00:06:30
就不是唸經 要了脫什麼生死的
00:06:33
那當時就有所悟了
00:06:35
覺悟之後就覺得在這地方
00:06:40
在誦經 唸經 讀經
00:06:44
根本就不會了脫生死
00:06:46
就因此就雲遊四海
00:06:50
到處要找了脫生死的道理
00:06:56
後來聽到 馬祖道一禪師的名聲
00:07:02
就到那去參見他
00:07:06
來跟馬祖談論之中
00:07:10
馬祖覺得他還很幼稚
00:07:13
根本你道理就是在外表找
00:07:17
所以這個馬祖 就對他這樣說
00:07:22
說你自家的寶藏
00:07:25
你自家的寶藏不去照顧
00:07:29
你來將家庭拋棄
00:07:36
四處亂走是要做什麼
00:07:39
你若不知道禪意就糟糕了
00:07:43
自家是指什麼 是指自己的身體
00:07:47
寶藏是指什麼 寶藏是指我們的本性
00:07:52
你的身體裡面 就有一個寶啊
00:07:55
你把它藏起來 你不要照顧它
00:08:00
你在身的外面 這個家就是說我們的身體
00:08:04
在這個身的外面 一直找要找道理
00:08:09
你在找什麼道理
00:08:12
外面有什麼道理
00:08:14
有人說我要到哪裡拜山
00:08:17
要去找寶 要去哪裡找什麼的
00:08:23
世間人都是這樣的
00:08:24
只會在外面找寶
00:08:27
不曉得寶 就在自己的身上
00:08:30
哦 這個慧海 現在說師就是指慧海
00:08:36
這個慧海和尚 聽到這句話之後
00:08:41
他就知道自己的本性
00:08:43
若是愚笨的人 跟他說一百遍也不明白
00:08:47
他聽了這句話後
00:08:48
就知道說 喔 本性是在自己的身上
00:08:52
了脫生死是靠自己
00:08:54
並不是在外面團團轉的
00:08:57
就這樣子 跟隨在馬祖的身邊六年
00:09:04
學真正了脫生死的道理
00:09:08
才來著作這部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09:11
現在這部 頓悟入道要門論是他作的
00:09:16
作了之後
00:09:17
就默默的拿給馬祖看
00:09:21
說師父啊 你幫我鑑定看看
00:09:22
我作的這本書 是否可以通過
00:09:27
馬祖道一他就跟他讚歎
00:09:32
說越州有一顆很大的寶珠
00:09:37
越州就是他出家的地方
00:09:40
又圓又光
00:09:43
可以說自在無遮障
00:09:47
無遮障就是無煩惱
00:09:49
自在就是自由自在
00:09:52
像老師常常說的一句語
00:09:54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0:09:57
老師的性情就是這樣
00:10:01
你有相信我的道就聽
00:10:03
不信我的道我也不勉強
00:10:06
你若覺得老師的道理好
00:10:09
你就來研究
00:10:11
覺得不好 你離開都沒有關係
00:10:15
我都不會束縛你
00:10:17
有人說你若來信我的道
00:10:19
就什麼要發誓囉
00:10:21
否則就要什麼皈依囉
00:10:23
就要什麼受記囉
00:10:25
否則就要 看有什麼方式來拘束你
00:10:29
你來這裡都不用拘束
00:10:30
也不用皈依啦
00:10:32
也不用受戒啦
00:10:33
也不用一定只能聽我的話
00:10:37
別人的話都不能聽
00:10:38
我都不會這樣子
00:10:40
只要你喜歡就來
00:10:42
我這是免費要奉送的
00:10:44
若不要 不要就算了
00:10:46
這是最自由的方法
00:10:49
所以呢
00:10:54
這就是什麼
00:10:55
這就是大珠和尚 這個名字的由來
00:10:59
他就說越州有大珠
00:11:01
就將這個大珠 拿來當做他的名字
00:11:05
才叫做大珠和尚
00:11:08
他悟道之後
00:11:10
就這樣回到越州
00:11:12
就來闡揚禪宗的宗旨
00:11:17
所以學道都是約束自己
00:11:21
做任何事都是約束自己
00:11:24
所以老師是很自由的
00:11:28
有人說 我來加入你們的會好嗎
00:11:33
我就說好啊
00:11:35
現在若感覺不好要走
00:11:36
我也沒關係 對不對
00:11:38
我們又不是為了賺錢
00:11:41
也不是為了什麼的
00:11:43
你要來就來
00:11:44
要去就去
00:11:45
來去自如
00:11:47
佛祖有個名叫如來
00:11:50
為什麼叫如來
00:11:52
喜歡就來
00:11:53
不喜歡就走
00:11:56
來去自如
00:11:57
才叫做如來
00:11:59
所以我們現在進入本文
00:12:01
我們來看 本文的論文就是了
00:12:07
現在這是算論 不是經
00:12:11
稽首和南
00:12:16
十方諸佛
00:12:19
諸大菩薩眾
00:12:26
他說稽首
00:12:32
跟你敬禮
00:12:40
十方 就是東西南北
00:12:44
東南西南
00:12:46
東北西北
00:12:47
上下就是十方
00:12:49
十方諸佛
00:12:51
就是所有過去的佛祖
00:12:55
以及所有的大菩薩眾
00:13:00
但是現在說的 稽首和南這兩句
00:13:05
這若沒有詳細的解釋
00:13:07
是不會了解什麼是 稽首
00:13:10
什麼是和南
00:13:13
當今很多人在拜神 拜佛
00:13:20
若用稽首的禮
00:13:24
若以前我是不曉得
00:13:26
現在怎麼我也不曉得
00:13:29
但是老師從懂事 到現在七十多歲
00:13:35
我還不曾看到 有人用過稽首的禮
00:13:40
我們當今 很多寺廟的最大禮
00:13:45
比如說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00:13:49
這個叩首 還算是在禮的當中
00:13:54
排在第二的位
00:13:58
稽首是最高的禮
00:14:02
現在慧海禪師 就用最高的禮
00:14:07
要來對待一切
00:14:10
現在我們來 對於稽首與和南
00:14:14
這兩句話來做個解釋
00:14:17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14:23
稽首
00:14:25
至敬之禮也
00:14:28
和南者
00:14:30
梵語也
00:14:32
華譯曰恭敬
00:14:36
稽首和南是佛家弟子
00:14:40
恭敬十方諸佛
00:14:43
諸大菩薩之至禮也
00:14:47
這裡面兩個注解 我們先做個說明
00:14:52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4:56
稽首 梵語曰伴談
00:15:02
或曰伴題
00:15:06
譯曰稽首
00:15:09
下頭至地也
00:15:12
義林章四本曰
00:15:16
若云伴談
00:15:18
或云伴題
00:15:20
此云稽首
00:15:23
訛名和南
00:15:26
行宗記一上曰
00:15:29
頭至地為稽首
00:15:34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15:36
稽首
00:15:38
若印度話叫做伴談
00:15:42
有時候說是伴題
00:15:46
翻成中國話就是稽首
00:15:51
就是頭可以磕到地上
00:15:59
所以在義林章 的第四本裡面這樣說
00:16:06
在印度說伴談或是伴題
00:16:11
此就是說中國
00:16:14
在中國就是叫做稽首
00:16:18
訛名
00:16:19
訛名就是說另外一個名字
00:16:24
也可以說偏名叫做和南
00:16:28
所以稽首 與和南意思是一樣
00:16:32
所以在行宗記 第一卷的上篇這樣說
00:16:38
說頭磕到地上叫做稽首
00:16:44
因為在印度的梵語
00:16:50
來到我們中國
00:16:54
為了要符合語言 禮俗
00:17:00
所以要翻譯這個伴談
00:17:04
就覺得 中國的最高禮是稽首
00:17:09
就把伴談翻成稽首
00:17:14
像基督教傳來到中國
00:17:20
但他們所崇拜的主
00:17:26
是要叫做什麼名字
00:17:28
他們覺得 中國的天公叫做上帝
00:17:32
上帝就是最大了
00:17:34
所以才翻譯成上帝
00:17:37
這是一樣的
00:17:38
所以很多的外國語
00:17:40
是看我們中國的 話語 風俗來翻譯的
00:17:47
所以這稽首是中國的禮教
00:17:51
但要翻成中國話就是
00:17:53
中國最高的禮是稽首
00:17:57
所以就翻成稽首 這個原因在這裡
00:18:02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說
00:18:05
稽首 為佛教禮法之一
00:18:10
即以頭著地之禮
00:18:14
我國周禮所載之九拜中
00:18:18
稽首為最恭敬之行禮法
00:18:22
佛教之稽首
00:18:24
彎背曲躬
00:18:27
頭面著地
00:18:29
以兩掌伸向 被禮拜者之雙足
00:18:36
故又稱為接足禮
00:18:40
此種以頭額觸地之禮拜
00:18:46
為印度之最高禮節
00:18:49
所謂接足作禮
00:18:52
頭面禮足
00:18:56
五體投地等即指此而言
00:19:04
現在佛光大辭典 是講得比較清楚
00:19:09
稽首就是 佛教禮法的其中一種
00:19:16
就是頭要碰著地的禮
00:19:22
我們中國在周禮
00:19:27
周禮就是禮經
00:19:29
在禮經裡面所記載
00:19:32
有一個九拜之中
00:19:36
稽首就是最高的行禮方法
00:19:42
像是剛才我所說的
00:19:43
為了要翻譯這句話
00:19:46
知道中國的九拜之中 稽首是最高
00:19:52
所以才翻譯成稽首
00:19:58
佛教的稽首
00:20:01
是要彎背曲躬
00:20:05
全身要彎下去
00:20:09
頭和臉整個要趴在地上
00:20:16
用兩個手掌 伸向著被禮拜人的地方
00:20:25
例如師父也好
00:20:27
佛祖也好
00:20:29
那兩個腳掌
00:20:31
手要伸直
00:20:32
兩個手掌按在他的腳掌
00:20:37
所以另外一個名字 叫做接足禮
00:20:41
就是我們的手 按著對方的腳
00:20:47
這種的頭額
00:20:51
我們的額頭就叫做額
00:20:54
趴在地上來禮拜
00:20:57
就是印度最高的禮節
00:21:02
所說的接足作禮
00:21:06
頭和臉來拜對方的腳
00:21:11
所以後來才設五體投地
00:21:14
這都是指這個話
00:21:17
五體投地 就是整個身體趴在地上
00:21:21
五體就是頭和雙手雙腳
00:21:25
頭及雙手隻足都趴在地上
00:21:29
兩手伸直按在對方的腳掌
00:21:34
這就是五體投地
00:21:36
但現在五體投地是有啦
00:21:38
不過兩手按在對方的腳
00:21:41
我還沒有看過
00:21:43
這是可以說最高的禮
00:21:46
但是佛光大辭典 所指的九拜
00:21:51
這個九拜 是中國有九種的拜法
00:21:55
我們有九種的拜法
00:21:57
所以在九種的拜法
00:21:59
大家說要學中國的禮教
00:22:02
學中國的禮教 要從禮經找出來啊
00:22:07
現在真正 有辦法照古禮的方法
00:22:11
可說是少之又少
00:22:14
所以對九拜的文 很長的關係
00:22:19
我們另外 再做個專題來說明
00:22:23
現在要先來說和南 這兩字這句話的解釋
00:22: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2:34
和南又云婆南
00:22:38
新稱伴談
00:22:41
亦伴題 煩淡 槃淡 畔彈南等
00:22:50
譯曰稽首及敬禮 度我
00:22:55
佛學大辭典說
00:22:57
和南有時叫做婆南
00:23:02
現在新的講法說是伴談
00:23:05
也有伴題 煩淡
00:23:07
槃淡 畔彈南等
00:23:13
翻譯成中國話就是稽首
00:23:17
或是敬禮
00:23:18
或是度我的意思
00:23:21
所以我們前面就說過了
00:23:23
注解第一就說過了
00:23:26
說伴談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和南
00:23:33
所以和南 和伴談等於就是稽首
00:23:41
所以話若說起來
00:23:43
稽首 和南要怎麼解釋
00:23:47
若外國話我不會說
00:23:51
像我有讀過日本書
00:23:53
我懂日本話
00:23:54
我來引一個例
00:23:56
比如中國人說 謝謝
00:24:01
謝謝就是多謝
00:24:03
若是日本人就說
00:24:04
(日語)
00:24:04
這是一樣
00:24:06
像我遇到人說
00:24:07
謝謝 (日語)
00:24:09
這是一樣
00:24:10
把兩國的話全都講
00:24:15
和南是印度話
00:24:18
稽首是中國話
00:24:21
稽首和南就是我剛才講的
00:24:24
謝謝 (日語)這個一樣
00:24:27
不同國的語言一起講
00:24:31
好比說謝謝 謝謝 說兩遍這樣就對了
00:24:34
像說敬禮 敬禮 這樣說兩遍
00:24:40
所以翻成中國語 這個和南等於就是稽首
00:24:43
也可以說是敬禮 度我
00:24:46
佛光大辭這樣說
00:24:48
和南屬禮法之一
00:24:51
又作意譯我禮 敬禮 恭敬 度我 稽首等
00:24:58
摩訶僧衹律卷二十七
00:25:02
佛言從今日後
00:25:05
和南有三種
00:25:07
身口心
00:25:09
身者
00:25:10
前人若坐 若立住
00:25:13
頭面禮足
00:25:15
是名身
00:25:18
口者
00:25:19
若前人遠遙
00:25:22
合掌低頭
00:25:23
作是言和南
00:25:26
是名口
00:25:28
若以背去
00:25:30
應合掌作敬
00:25:32
是名心恭敬
00:25:36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25:38
和南是屬於 印度禮法的一種
00:25:44
另外名字
00:25:46
它這個跟佛學大辭典 說的名字一樣
00:25:49
為了重複麻煩我簡略起來
00:25:54
意思翻譯怎麼講
00:25:56
我向你敬禮
00:25:58
或是說恭敬 或是說度我 或是說稽首那個意思
00:26:05
所以在摩訶僧衹律 的二十七卷裡面這樣說
00:26:11
佛祖交待他的徒弟
00:26:14
說你從今天起
00:26:18
和南有三種
00:26:21
好比說敬禮有三種
00:26:24
一種是身的敬禮
00:26:26
一種是口的敬禮
00:26:28
一種是心的敬禮
00:26:32
身體的敬禮是什麼
00:26:36
假使面前的人 我們面前的人
00:26:41
在坐著或站著的時候
00:26:45
我們趕緊就 五體投地趴下去
00:26:49
用稽首的禮來恭敬他
00:26:54
這個名字就是身體的和南
00:26:58
那麼口的和南呢
00:27:01
就是面前的人很遠
00:27:05
很遠就無法 五體投地的拜了
00:27:09
所以就合掌
00:27:11
頭低下去說和南
00:27:14
像現在說的 阿彌陀佛這個一樣
00:27:17
合掌頭低下說和南
00:27:22
說我恭敬你
00:27:25
這就是口的和南
00:27:28
假使若是長輩 在我們的身後走過
00:27:34
我們知道在我們身後
00:27:35
但是前面就沒有看到
00:27:38
無人或是人在身後
00:27:41
在身後的話 再轉身就沒有意思
00:27:45
不用轉身
00:27:46
不用轉身就合掌
00:27:49
頭低低的走過去就好
00:27:52
這就是什麼 這就是我們心的恭敬
00:27:55
不用出口
00:27:56
那個人就在身後
00:27:59
我們只有合掌
00:28:00
頭低低的走過去
00:28:03
這就是 有三種和南的敬禮法
00:28:10
我們由以上的解釋 我們就明白什麼
00:28:13
這個稽首及和南 這兩句話的意義一樣
00:28:19
是佛教最高的禮
00:28:23
但是我們要知道稽首
00:28:25
就是中國的周禮裡面
00:28:29
所說的九拜之中 最高的禮教
00:28:35
那麼什麼叫做九拜
00:28:37
現在來引周禮來做參考
00:28:41
要說之前
00:28:42
先來解釋這個 呂純陽祖師的這句話
00:28:47
稽首是什麼
00:28:49
就是至敬的禮
00:28:52
和南是什麼
00:28:54
就是印度話
00:28:56
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恭敬
00:29:00
稽首和南
00:29:01
是佛家的弟子 恭敬十方諸佛
00:29:08
也是所有的 大菩薩最高的禮
00:29:11
就是我說的好比中國
00:29:15
禮經裡面在說的 九拜之中最高的禮
00:29:19
這個稽首
00:29:21
這是為了要讓人知道 中國的禮教稽首是最高
00:29:29
現在這個和南 為了符合中國的禮教
00:29:34
所以才叫做為稽首
00:29:36
其實中國的稽首
00:29:39
和五體投地的禮 有一點不同
00:29:44
一樣都是最高的禮
00:29:46
我們現在看 周禮裡面的這句話
00:29:51
我們現在看周禮 春官大祝
00:29:57
辨九
00:30:00
一曰稽首
00:30:02
二曰頓首
00:30:04
三曰空首
00:30:06
四曰振動
00:30:09
五曰吉
00:30:11
六曰凶
00:30:13
七曰奇
00:30:15
八曰褒
00:30:17
九曰肅
00:30:20
這裡頭這字首先做說明
00:30:24
康熙字典這樣說
00:30:26
拜本字
00:30:29
周禮凡拜皆作
00:30:34
現在康熙字典說
00:30:36
這字 是這字拜的本字
00:30:42
我們古字的拜 都要寫這個字
00:30:46
這是現代字
00:30:49
所以在周禮 裡面的都寫這個字
00:30:56
所以辭海才說
00:30:58
拜本字
00:31:02
首至地也
00:31:05
辭海說是這字拜的本字
00:31:09
是頭要磕到地上
00:31:13
現在我們來看 周禮春官大祝
00:31:18
現在這個不能讀做大
00:31:20
要讀做太
00:31:23
說來分辦九
00:31:27
第一就是稽首
00:31:30
最高的禮
00:31:31
第二就是頓首
00:31:34
頓首現在都叫做叩首
00:31:37
接下來我會註解
00:31:40
頓首就是叩首
00:31:42
所以我們說一叩首
00:31:44
二叩首
00:31:45
這就是頓首
00:31:48
第三就是空首
00:31:52
第四就是振動
00:31:54
這個字不能讀做動
00:31:56
要讀做動
00:31:58
跟古董的董同音
00:32:01
但這個第四的振動
00:32:04
就是現在日本最高的禮
00:32:07
就是這個振動
00:32:09
振動的禮 下面我也會詳細解說
00:32:13
就是現在日本 在拜神社 神宮的時候
00:32:19
行一個禮再拍掌
00:32:22
再行禮
00:32:23
日本的拜就是振動
00:32:30
第五叫做吉
00:32:32
第六叫做凶
00:32:35
第七叫做奇
00:32:38
第八叫做褒
00:32:41
但是我們現在讀做褒
00:32:44
但在我們現在在這裡 不能讀做褒要讀做「褒」
00:32:49
褒
00:32:51
第九就是肅
00:32:53
這就是九個禮教
00:32:57
那麼這九種的拜法 要怎麼拜
00:33:01
所以當今大家說要學古禮
00:33:04
學古禮連現在 中國所有的廟都不統一
00:33:10
各人拜各人的
00:33:12
你拜你的
00:33:13
我拜我的這樣
00:33:15
真正中國的古禮
00:33:17
這才是真正的古禮
00:33:19
周公訂禮
00:33:21
就是這個周禮
00:33:22
就是中國現在說的禮經
00:33:26
大家說古禮古禮
00:33:28
真正行古禮的人有幾個人
00:33:32
問題在這裡
00:33:34
我們這期已經時間超過了
00:33:38
我們普通是說到九點半
00:33:40
現在時間過了
00:33:42
說到這裡為止
00:33:44
下期要對九拜的拜法
00:33:47
一一要來跟你說明
00:33:49
你若瞭解九拜之後
00:33:51
你就知道 中國禮教就是這樣噢
00:33:54
你才會知道這樣
00:33:55
不然要怎麼拜都不曉得
00:33:57
什麼是稽首
00:33:58
什麼是頓首
00:34:00
你根本就不知道
00:34:02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34:10
我們現在 來看頓悟入道要門論
00:34:19
第一句第十頁
00:34:26
稽首和南
00:34:28
十方諸佛
00:34:31
諸大菩薩眾
00:34:35
對這句話我們上期 要讓你們了解這個稽首
00:34:40
到底什麼是稽首
00:34:42
所以我們上期就有引周禮
00:34:47
這個周禮是我們的禮經
00:34:49
所以在周禮裡面說
00:34:52
要分辨九拜
00:34:55
我們中國古禮有九拜
00:34:57
第一就是稽首
00:34:59
第二就是頓首
00:35:01
第三就是空首
00:35:03
第四就是振動
00:35:05
第五就是吉
00:35:07
第六就是凶
00:35:09
第七就是奇
00:35:12
第八就是褒
00:35:15
第九就是肅
00:35:17
剛好有九種的拜法
00:35:20
我們今晚 就將這九種的拜法
00:35:24
要來分開 一條一條來做解釋
00:35:30
我們現在來看周禮的解釋
00:35:33
稽首
00:35:36
屈膝跪地
00:35:40
左手按右手
00:35:44
供手於地
00:35:47
頭亦緩緩至於地
00:35:51
手在膝前
00:35:53
頭在手前也
00:35:57
周禮注解說
00:35:58
稽首是什麼
00:36:01
就是膝蓋跪地上
00:36:05
我們的左手 按在右手的上面
00:36:12
供手在地面上
00:36:15
頭慢慢地點到地下
00:36:21
這個手在膝蓋的前面
00:36:27
這個頭在手的前面
00:36:32
若這樣說起來 恐怕有的還不太瞭解
00:36:35
我簡單做個示範 給你們做參考
00:36:44
現在比如說 我們要行稽首的禮
00:36:49
就是兩腳跪在地上
00:36:53
這是右手
00:36:56
這是左手
00:36:59
右手在下面 左手在上面
00:37:04
這樣合起來
00:37:06
頭慢慢的
00:37:09
不能太快
00:37:11
慢慢的一直靠近一直靠近
00:37:13
我們的手在膝蓋前面
00:37:16
頭在手的前面
00:37:18
慢慢的磕下去
00:37:22
磕在手的上面
00:37:24
再慢慢的抬起頭來
00:37:28
說那個一點 若以一稽首來說
00:37:30
最少要好幾分鐘
00:37:32
不是磕一下就爬起來 不是這樣
00:37:36
慢慢的磕下
00:37:39
停留 停留就是這樣
00:37:41
在那裡停留 將近一分鐘之久
00:37:45
頭再慢慢的抬起來
00:37:48
這樣才有一稽首
00:37:50
所以我們 修真錄又說的比較清楚
00:37:56
稽首
00:37:58
拜頭至地也
00:38:01
九拜中
00:38:03
至敬之禮也
00:38:06
稽是稽留之義
00:38:10
頭至地多時
00:38:12
則為稽首也
00:38:16
頭稽手前
00:38:19
現在這篇文 你就要很注意了
00:38:23
這字跟這字不同音
00:38:26
這字又跟這字不同音
00:38:30
這字讀做稽
00:38:32
這字讀做稽
00:38:34
稽就是跟雞鴨的雞同音
00:38:37
所以現在看注解你就知道
00:38:40
辭海這樣說
00:38:42
稽音啟
00:38:45
本作
00:38:46
見稽首
00:38:50
辭海說稽是什麼
00:38:53
這個音啟 但正字是寫這個字
00:38:57
這字稽的正字
00:38:59
但現在都用這個字
00:39:01
這是稽首裡頭的稽
00:39:06
但是現在 另外一字就不同了
00:39:09
辭海這樣說
00:39:10
稽 音雞 留止也
00:39:15
這字留和這字留一樣
00:39:19
這字是正字
00:39:21
這字是後來設的
00:39:23
留就是這字 這是正字就對了
00:39:27
所以這個稽音雞 留止
00:39:31
留止就是 頭磕下不能馬上起來
00:39:36
要磕下去 停一會兒才緩緩起來
00:39:41
這樣說比較快
00:39:44
這就是稽首最高的禮
00:39:49
但是當今的人 說用稽首的禮
00:39:51
我敢說沒有
00:39:53
沒有人用稽首
00:39:55
現在都用第二 的禮
00:39:58
用第二個禮是什麼
00:40:01
這個第二個禮 等於就是說 頓首
00:40:09
頓首一名叫做叩首
00:40:11
所以我們普通 若寫疏文都寫頓首
00:40:15
有時候說一叩首 二叩首
00:40:18
這是第二個禮
00:40:20
所以我們現在用最高的禮
00:40:22
我敢說全島所有的廟宇
00:40:25
用稽首的人 可以說都沒有啦
00:40:28
都是用第二的禮 頓首
00:40:31
但頓首也有人說是叩首
00:40:34
我們現在來看周禮注解
00:40:38
頓首與稽首略同
00:40:44
惟頭急遽叩於地而觸其額
00:40:52
他現在說頓首是什麼
00:40:55
頓首和稽首 兩個差不多相同
00:41:01
只有什麼
00:41:02
他的頭趕緊叩下去 又趕快抬起來
00:41:07
我們稽首是要慢慢磕下去
00:41:13
頓首不是 叩下去馬上起來
00:41:16
那個不一樣
00:41:19
所以修真錄 才又一個說明這樣說
00:41:22
頓首 拜 頭叩地也
00:41:28
即叩首也
00:41:31
引頭至地
00:41:32
首頓地即舉
00:41:35
故名頓首也
00:41:38
頭叩手後
00:41:41
對於叩首
00:41:43
若台語有時候說叩首
00:41:47
正音讀做叩首
00:41:49
現在來看名義考
00:41:52
叩首 叩頭以首至地
00:41:57
所謂頓
00:41:58
為叩地也
00:42:00
其辨如此
00:42:03
名義考裡面說
00:42:05
叩首
00:42:06
就是叩頭 頭磕到地上
00:42:15
所謂頓 所謂頓就是很快
00:42:19
頓就是一下子
00:42:21
就是叩地 那個辦法就是這樣
00:42:26
所以修真錄詳細的說明
00:42:28
頓首就是拜
00:42:32
頭叩在地上
00:42:35
就是叩首另外一個名字
00:42:39
就是頭磕到地上
00:42:44
馬上就抬起來
00:42:45
即舉就是馬上抬起來
00:42:47
所以這個名字才叫頓首
00:42:50
頭叩在手的後面
00:42:53
現在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00:42:57
稽首是頭在手的前面
00:43:01
慢慢的下去
00:43:04
現在頓首 頭是在手的後面
00:43:10
馬上叩下馬上起來
00:43:12
我現在簡單再做個示範
00:43:16
頓首和稽首兩項意思一樣
00:43:26
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00:43:29
比如說我們稽首
00:43:32
兩隻手 左手按在右手的上面
00:43:37
頭慢慢磕到手的前面上去
00:43:41
但是現在頓首
00:43:43
有人說是叩首
00:43:45
就是現在頭磕在手的後面
00:43:48
馬上磕下去馬上起來
00:43:50
馬上磕下去馬上起來這樣
00:43:52
人家讀做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都很快
00:43:55
稽首就不是
00:43:57
就很慢
00:43:58
說一稽首
00:44:03
停一會兒
00:44:05
才起 再爬起來
00:44:06
二稽首
00:44:08
要慢慢的下去
00:44:10
那這個叩首就很快
00:44:11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就很快
00:44:15
方法不同在這裡
00:44:18
一個頭在前面
00:44:20
一個頭在後面
00:44:21
一個快一個慢這樣而已
00:44:24
所以這兩種禮 差不多相同
00:44:29
那麼這是第二個禮
00:44:33
現在來說明第三個禮
00:44:37
第三禮叫做 空首
00:44:40
什麼是空首
00:44:41
我們現在來看周禮的注解
00:44:44
空首
00:44:47
男子之常拜
00:44:50
屈膝跪地
00:44:53
拱手於胸前與心平
00:44:58
俯頭至手也
00:45:02
周禮注解說
00:45:03
空首是什麼
00:45:06
是男人平常在拜的
00:45:11
就是兩腳跪在地上
00:45:16
拱手在胸前和心平
00:45:25
這拱手我們 等一下再做說明
00:45:31
俯頭至手
00:45:33
就是頭磕下去至我們的手
00:45:37
詳細看修真錄
00:45:40
空首
00:45:42
拜頭至手也
00:45:45
拱手而頭俯
00:45:48
至於手與心平
00:45:52
是之謂頭至手
00:45:56
空首
00:45:57
詳言曰拜首
00:46:00
省言曰拜
00:46:03
拜本專為空首之稱
00:46:07
這裡面兩個注解先說明
00:46:11
注解第一
00:46:12
辭海這樣說
00:46:14
拱 手對抱也
00:46:18
拱就是兩隻手相抱
00:46:21
什麼是兩隻手相抱
00:46:23
比如說這個手
00:46:25
這樣就是相抱
00:46:27
手相抱一起
00:46:29
這就是抱手
00:46:33
注解第二
00:46:34
辭海這樣說
00:46:35
俯 低也
00:46:37
俯就是頭磕下去 這就是俯
00:46:42
現在修真錄說
00:46:44
空首是什麼
00:46:45
就是拜
00:46:48
就是頭磕到手
00:46:53
兩手相抱
00:46:56
頭磕下來到手
00:47:01
和心平齊
00:47:04
這就是頭和手
00:47:08
空首一般說是叫做拜首
00:47:13
簡單的說叫拜
00:47:15
我們常說拜神 拜佛 拜拜
00:47:18
這個拜都是指空首
00:47:21
拜本來全部 就是對空首說的
00:47:28
我們古時候沒有香
00:47:29
在周朝的時候 根本就沒有香
00:47:34
香 是漢朝的時候才有
00:47:37
所以在當時都沒有拿香 都是只有用手而已
00:47:42
用手現在空首是怎麼做
00:47:46
我簡單作個示範
00:47:52
現在兩隻手要抱著
00:47:56
左手要把它合起來
00:47:59
和心平齊
00:48:02
兩隻腳跪在地上
00:48:05
要拜的時候頭要磕到手上
00:48:09
頭沒有磕地上
00:48:11
頭磕到手上
00:48:13
但是現在若有香
00:48:16
現在因為改革變成持香
00:48:19
若有香來說
00:48:21
就不能與心平齊了
00:48:23
因為玉皇真經裡面就有說
00:48:27
說高舉清香
00:48:29
因為這個香 若與心平齊來說
00:48:33
鼻子會對著香 會有穢氣
00:48:37
所以一定要舉高起來
00:48:40
舉高起來 一定頭要磕到手
00:48:46
所以有人問我 老師你為什麼香拿那麼高
00:48:49
都磕到手上去
00:48:50
這就是真正拜的意義
00:48:53
你要知道
00:48:55
頭要磕下去
00:48:56
有的人不是這樣
00:48:57
只是香拿著拚命晃 這樣而已
00:48:59
不是這樣
00:49:01
一定頭要磕到手 這樣才可以才行
00:49:04
這才是禮貌
00:49:08
所以現在說拜
00:49:09
等於就是對於空首而言
00:49:13
這是男人平常在拜的
00:49:18
再來第四就是振動
00:49:25
怎樣叫做振動
00:49:27
我們現在再來看周禮注解
00:49:32
振動
00:49:34
拜儀之應樂節者
00:49:39
周禮注解說
00:49:40
振動就是拜拜的禮儀
00:49:45
來因應著音樂的節奏
00:49:50
所以對周禮注解
00:49:51
我們這樣子 看起來可能還不太了解
00:49:54
所以現在 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00:49:58
振動
00:50:00
兩手高舉與額平
00:50:04
相擊後
00:50:06
拱手尚左
00:50:09
鞠躬自上至下而拜也
00:50:13
這裡面兩個注解先做說明
00:50:17
康熙字典這樣說
00:50:19
動 音董
00:50:22
振動 拜也
00:50:24
以兩手相擊而拜
00:50:28
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
00:50:32
蓋古之遺法
00:50:35
康熙字典說
00:50:37
現在這字不能讀做動
00:50:40
讀做董
00:50:42
要讀做董
00:50:42
不能讀做動
00:50:43
這點要注意
00:50:45
動就是振動的拜拜
00:50:51
用兩隻手相拍來拜
00:50:56
當今的日本人
00:50:58
這個倭人
00:51:00
我們在清朝以前
00:51:04
日本人都稱呼為倭人
00:51:06
有些人說日本人就是矮人
00:51:10
這不是矮
00:51:11
矮這字偏旁不同
00:51:16
這字矮偏旁是這樣寫
00:51:18
你就要注意 不能讀成矮字了
00:51:23
這才是矮人
00:51:26
這是讀做倭
00:51:28
倭人 以前的日本叫做倭國
00:51:31
這是在清朝以前 都是稱呼這樣的
00:51:35
日本人在拜拜
00:51:37
用兩隻手相拍
00:51:39
這就是古時候 中國傳下去的這樣說
00:51:44
所以你若有去過日本
00:51:45
這裡之前 跟我去日本的人很多
00:51:49
若有跟我 去日本的人就知道
00:51:52
你若看日本人 在拜神社
00:51:54
都怎麼做
00:51:56
都一定是兩隻手高舉起來
00:52:02
兩隻手高舉起來 拍手
00:52:07
才繼續下去拜
00:52:09
拜好才再拍一次
00:52:12
日本人現在拜神社
00:52:14
就是中國振動的禮就對了
00:52:19
所以這個正字通說
00:52:21
振動
00:52:22
今謂打躬連拱手
00:52:26
振動就是 可以說拍手連拱手這樣
00:52:32
所以現在修真錄說
00:52:34
振動是兩隻手舉高
00:52:39
和頭平齊
00:52:40
額就額頭 平
00:52:43
兩手相拍之後再拱手
00:52:47
尚左就是 剛才我比給你看的
00:52:50
左手在右手的上面
00:52:54
才鞠躬從上拜到下面
00:52:58
什麼是鞠躬
00:53:00
辭彙說
00:53:01
鞠躬 彎腰行禮
00:53:04
所以我們現在說一鞠躬
00:53:06
就是腰要彎下去
00:53:08
彎腰這樣
00:53:10
這就是中國的第四拜振動
00:53:14
也是現在日本人常用的禮
00:53:18
現在第五就是吉拜
00:53:23
什麼叫做吉拜
00:53:25
我們現在來看周禮注解
00:53:29
吉拜 先空首
00:53:33
後頓首也
00:53:36
此謂齊衰已下之喪拜
00:53:42
而云吉者
00:53:44
對凶拜為輕
00:53:48
對齊衰先做說明
00:53:52
辭海這樣說
00:53:53
齊衰
00:53:55
孫為祖父母
00:53:58
夫為妻
00:54:00
已嫁女為父母皆服之
00:54:04
辭海說齊衰是什麼
00:54:06
孫子對祖父祖母
00:54:10
丈夫對妻子
00:54:13
已出嫁的女兒 對父母所穿的衣服
00:54:19
若現在說的 就是穿細麻衣就對了
00:54:22
所以周禮注解說
00:54:24
吉拜是什麼
00:54:26
就是要先空首
00:54:29
之後再用頓首禮
00:54:33
這就是穿細麻衣以下
00:54:36
以下就是穿白衣也是以下
00:54:39
這個喪拜
00:54:41
但是這是喪事 為什麼叫做吉
00:54:46
因為還有另外一個凶拜
00:54:49
現在這個吉拜 就是對凶拜來說
00:54:53
因為凶拜這個禮較重
00:54:56
吉拜的這個禮較輕
00:55:00
像凶拜是穿麻衣
00:55:03
吉拜是穿細麻衣 這樣說較快
00:55:08
所以修真錄這樣說
00:55:10
吉拜
00:55:12
喪祖父母 喪妻
00:55:16
已嫁之女喪父母以下
00:55:20
居喪時
00:55:21
拜賓客之禮
00:55:23
其拜與空首相近
00:55:26
拱手尚右
00:55:29
修真錄說吉拜
00:55:32
是死祖父祖母
00:55:35
或是死妻子
00:55:37
或是嫁出去的女兒死父母
00:55:40
以下
00:55:42
在居喪
00:55:43
什麼是居喪
00:55:44
居喪就是還未出殯之前
00:55:47
有些朋友來弔喪 那時所行的禮
00:55:57
這個拜大約和空首相同
00:56:01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00:56:03
就是要尚右
00:56:06
若拜神明是尚左
00:56:09
現在尚右就相反了
00:56:11
尚右就是
00:56:12
現在這個左手在裡面
00:56:18
右手在前面變成這樣
00:56:20
拜神明就是用這樣
00:56:23
拜死人是用這樣
00:56:25
不一樣
00:56:27
那麼對於尚右
00:56:30
我們另外做一個說明
00:56:32
我們現在來看
00:56:34
在禮記裡面的一句話
00:56:41
孔子與門人立
00:56:45
拱而尚右
00:56:48
二三子亦皆尚右
00:56:52
孔子曰 二三子之嗜學也
00:56:56
我則有姊之喪故也
00:56:59
二三子皆尚左
00:57:03
對尚右先做個說明
00:57:07
禮記注解這樣說
00:57:09
尚左
00:57:10
左手在外掩右手
00:57:14
是吉禮
00:57:17
尚右
00:57:18
右手在外掩左手
00:57:22
是凶禮
00:57:24
現在禮記注解說
00:57:26
尚左
00:57:28
就是我們的左手 在外面來掩右手
00:57:34
這是吉禮
00:57:35
吉禮就是拜神
00:57:38
尚右是右手在外來掩左手
00:57:42
這是凶禮
00:57:44
現在你就要注意了
00:57:46
比如說喜事和喪事不同
00:57:51
若喜事尚左
00:57:53
等於就是要用這樣
00:57:56
若是凶禮
00:57:58
像是喪事就相反要尚右
00:58:02
那個禮不一樣
00:58:04
所以我才常常說 你拜神明啊
00:58:07
就是若喜事 是要用左手來插香
00:58:14
若是喪事才用右手插香
00:58:18
這不同
00:58:20
所以禮記第三 檀弓上篇這樣說
00:58:26
孔子和他的徒弟
00:58:28
門人就是徒弟
00:58:31
站著
00:58:33
和人在行禮的時候
00:58:36
他就用尚右的禮
00:58:39
二三子 就是徒弟的意思
00:58:42
徒弟都學他們的師父尚右
00:58:47
孔子看到了嚇一跳
00:58:50
說你們這些徒弟
00:58:52
怎麼愛學我的樣子
00:58:55
因為我家我的姊姊死了
00:58:57
我家有死人
00:58:59
你們家又沒有死人
00:59:01
你們怎麼學我用尚右的禮
00:59:04
徒弟聽了嚇一跳
00:59:06
手趕緊翻過來才用尚左
00:59:09
你就要注意
00:59:11
喜事要尚左
00:59:15
凶事才尚右
00:59:16
手絕對不要弄錯
00:59:19
所以現在這個吉禮
00:59:24
表面上看起來 和空首很相似
00:59:27
但是手的用法不同 這個原因
00:59:33
接下來看凶拜
00:59:36
這個凶拜
00:59:37
我們來看周禮注解
00:59:40
凶拜
00:59:42
先頓首
00:59:44
後空首也
00:59:46
謂三年喪者
00:59:50
現在首先了解三年喪
00:59:54
辭海這樣說
00:59:56
三年喪
00:59:58
子為父
01:00:00
為人後者
01:00:02
妻為夫
01:00:05
妾為君
01:00:06
女子子在室為父
01:00:11
辭海說三年喪是什麼
01:00:15
就是兒子死了父親
01:00:19
也是有的無子
01:00:21
為人後就是過房的兒子
01:00:23
過房的兒子為父母親
01:00:28
或是妻子為丈夫
01:00:31
或是小老婆為君
01:00:34
這個君也是丈夫
01:00:36
妾就是小老婆
01:00:37
小老婆為丈夫
01:00:40
女子子
01:00:41
女子就是女人
01:00:43
子就是兒子
01:00:44
等於就是女兒
01:00:45
女兒還未出嫁為父親
01:00:50
所以你們就要注意
01:00:52
女兒是兩種
01:00:53
一種出嫁了
01:00:55
一種未出嫁
01:00:57
若是出嫁了
01:00:59
就比較像外人
01:01:02
若是在室女
01:01:03
還在室還未嫁人
01:01:06
還未嫁人 在家中和兒子一樣
01:01:10
所以有的說 祖先牌位不立女兒
01:01:13
是說嫁出去的女兒
01:01:16
還未出嫁的女兒過世
01:01:18
可以立祖先牌位
01:01:20
女兒就和兒子一樣
01:01:23
你們就要注意這一點
01:01:25
但現在的人有的不要
01:01:27
不要就是說
01:01:28
因為女兒 晚輩有的要叫姑姑
01:01:31
姑這個姑字 和孤獨這個孤音很相似
01:01:35
所以人家不要
01:01:36
但是事實啊
01:01:38
這個在室還未嫁人的女兒
01:01:45
和兒子的權力一樣
01:01:48
所以還未出嫁的女兒
01:01:51
父母親過世要穿麻衣
01:01:53
出嫁的要穿細麻衣
01:01:55
就不同了
01:01:56
你就要注意
01:01:59
所以呢
01:02:00
周禮這樣說
01:02:04
凶拜就是先頓首再空首
01:02:08
就是三年喪的人在拜的
01:02:13
再看修真錄的一個說明
01:02:15
凶拜
01:02:17
新喪父母
01:02:19
居喪時拜賓客之禮
01:02:22
拜時
01:02:23
以額觸地
01:02:25
其拜與頓首相近
01:02:28
拱手尚右
01:02:30
修真錄說凶拜
01:02:33
就是新喪
01:02:35
就是等於 父母過世後還未出殯
01:02:40
在居喪期間
01:02:43
對前來弔喪的客人行的禮
01:02:46
拜的時候完全跪下
01:02:48
額頭要磕到地面
01:02:51
假使是孫子就不用了
01:02:55
兒子就要
01:02:57
頭要磕到地
01:02:58
這種拜和頓首很相似
01:03:01
不用的地方是尚右
01:03:04
尚右和尚左不同
01:03:06
這個拜法就是用尚右
01:03:10
再來我們來看奇拜的拜法
01:03:15
我們現在看周禮注解
01:03:21
奇拜 謂一拜也
01:03:25
按此奇偶之奇
01:03:29
凡言拜或一拜皆為奇拜
01:03:36
現在這字你要注意
01:03:39
我們一般讀做奇
01:03:42
但是現在不能讀做奇
01:03:43
要讀做「奇」
01:03:45
奇拜
01:03:47
中國的文字
01:03:49
若一不小心就讀錯了
01:03:53
我順便跟你訂正一下
01:03:55
訂正什麼
01:03:56
我剛才說齊衰
01:03:59
那字不能讀做齊
01:04:02
我現在詳細又翻了辭海
01:04:05
讀做諸
01:04:07
「齊」衰 讀做諸
01:04:09
但是那字又可以讀做齋
01:04:12
古時候若持齋的齋 那個字也可以讀做齋
01:04:18
但現在要讀做齊
01:04:20
齊衰
01:04:21
不能讀做齊衰
01:04:23
讀做成齊衰就不對了
01:04:25
像現在這字一般讀做奇
01:04:27
但現在讀做奇
01:04:29
你就要注意
01:04:31
這個奇拜就是一拜
01:04:36
照著奇偶的奇
01:04:41
奇就是一
01:04:43
偶就是二
01:04:45
單就是奇
01:04:46
雙就是偶
01:04:48
奇偶的奇
01:04:50
所以我們 若是一拜都叫做奇拜
01:04:55
像行個禮這就是奇拜
01:04:59
或是好比說拜神明 就這樣拜一下就插香
01:05:03
這就是奇拜
01:05:05
不用說拜好幾下 點一下就行了
01:05:09
所以修真錄說
01:05:11
奇拜
01:05:12
奇讀為奇偶之奇
01:05:18
奇拜 謂一拜也
01:05:21
一稽首 一頓首亦是也
01:05:25
現在這字先做注解
01:05:29
彙音寶鑑說
01:05:30
奇 音機 一也
01:05:33
這字音讀做機就是一
01:05:37
所以奇拜
01:05:38
這個奇就是 讀做成奇偶的奇
01:05:42
奇拜就是一拜
01:05:43
比如說一稽首 一頓首
01:05:46
或是一鞠躬
01:05:48
拜一下都叫做奇
01:05:50
奇拜
01:05:51
奇拜是好比 我們平常在拜的拜
01:05:57
再接下去最後
01:06:01
再來就是褒拜
01:06:03
現在來看褒拜
01:06:05
所以周禮注解這樣說
01:06:09
褒拜
01:06:11
謂再拜以上者
01:06:15
褒者
01:06:16
大也
01:06:17
有所多大之辭也
01:06:21
周禮注解說褒拜是什麼
01:06:24
就是拜了又拜
01:06:26
拜不停
01:06:28
這個褒就是太大了
01:06:31
有所多大之辭
01:06:33
詳細看修真錄
01:06:36
褒拜
01:06:38
褒 讀為報
01:06:41
本來這個要註解
01:06:42
但是寫不下去
01:06:45
這一般是讀做褒
01:06:48
但現在讀做報
01:06:50
音不能讀一樣
01:06:53
這個褒拜就是拜不停
01:06:56
拜了又拜
01:06:58
無論是稽首
01:07:00
無論是頓首
01:07:03
我們是一稽首 二稽首 三稽首
01:07:06
若是頓首也一樣
01:07:08
叩首也一樣
01:07:10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01:07:12
假若超過四叩首 五叩首這樣來說
01:07:17
拜又了拜
01:07:19
全都叫做褒拜
01:07:23
有人說三跪九稽首
01:07:28
要怎麼解釋
01:07:30
三就是陽的開始
01:07:34
有人說 不是一才是陽的開始
01:07:37
不是
01:07:39
易經裡頭就有說
01:07:41
三才是陽的開始
01:07:43
一是屬於陰陽數
01:07:48
所以才說
01:07:49
無以成一
01:07:50
一以成二
01:07:51
二以成三
01:07:53
二是陰的開始
01:07:55
三是陽的開始
01:07:57
現在我們近要說易經
01:08:00
易經又叫做易經
01:08:02
要說易經時就會詳細說明
01:08:06
所以三是可以說陽的開始
01:08:13
九是陽的歸終
01:08:16
所以三五七九這都是陽
01:08:19
三是陽的開始
01:08:21
九是陽的歸終
01:08:24
意思就是至誠 自始至終不變
01:08:29
頭和尾都不會變
01:08:32
所以我們 才會說三跪九稽首
01:08:35
有時候說三跪九叩首
01:08:38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08:40
但有人說一拜要怎樣解釋
01:08:43
一是一心
01:08:46
意思就是說
01:08:47
我們的心沒有兩個念頭
01:08:50
所以我們若有時間 當然是三跪九叩
01:08:54
但是一般 我們都時間的問題
01:08:58
我和廟裡也好
01:08:59
或突然間和人行禮也好
01:09:03
只有行個禮
01:09:05
這就表達了你的誠意
01:09:08
若拜了又拜
01:09:10
拜個不停
01:09:11
這就是諂
01:09:13
君子不做褒拜
01:09:17
所以這個諂是什麼
01:09:19
辭海說這樣說
01:09:20
諂 猶佞也 傾身自下
01:09:24
希承人意曰諂
01:09:27
諂等於是佞
01:09:30
就是甘願自身下賤
01:09:35
好比一直要奉承別人
01:09:37
這就是諂
01:09:38
拜神明也一樣
01:09:40
一直拜一直拜
01:09:41
像是在跟神明撒驕奉承
01:09:45
這個佞就是偽善為佞
01:09:48
佞就是假善
01:09:51
沒有那種心思 裝有那種心思
01:09:54
這就是叫做褒拜
01:09:56
等於就是越禮
01:09:58
禮超過就對了
01:10:00
我們最後一個肅拜
01:10:03
什麼叫做肅拜
01:10:05
我們現在來看周禮注解
01:10:10
肅拜
01:10:12
為婦人之拜
01:10:14
屈膝跪地
01:10:16
下手不至於地
01:10:19
而頭微俯也
01:10:24
肅拜是什麼
01:10:27
就是一般婦人的拜法
01:10:30
因為婦人有時候懷孕
01:10:33
沒辦法頭趴到地上
01:10:37
所以只有兩隻腳跪在地上
01:10:42
像是雙膝跪在地上
01:10:46
手在拜頭沒有磕到地上
01:10:53
頭稍微低下來
01:10:55
用手這樣拜一拜而已
01:10:57
這就叫做肅拜
01:10:59
修真錄說
01:11:00
肅拜 跪而舉手下手拜也
01:11:04
肅拜就是跪著
01:11:06
手舉高舉低這樣拜
01:11:08
用手拜而已
01:11:09
沒有趴在地上
01:11:12
這九拜到這裡全部完畢
01:11:15
但是要跟你補充一個注解
01:11:18
就是剛才的褒拜
01:11:19
有的人說 這個字應該讀做褒
01:11:21
你怎麼說褒
01:11:23
所以要注解一下
01:11:25
做一個補充的注解
01:11:27
對九拜到這裡全部完畢
01:11:31
現在來補充褒拜
01:11:35
辭海這樣說
01:11:36
褒拜
01:11:38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
01:11:43
八曰褒拜
01:11:44
注褒讀報
01:11:46
再拜是也
01:11:49
現在辭海說褒拜
01:11:52
在這周禮春官大祝
01:11:55
這不能讀做大要讀做太
01:11:57
因為我們中國字破音太多
01:12:02
有時候稍微不注意
01:12:04
就會錯誤
01:12:06
好像剛才我說齊衰
01:12:10
字就寫齊讀做齊衰
01:12:12
這就不對了
01:12:14
所以在周禮 春官大祝裡面說
01:12:18
辨九拜
01:12:20
第八 第八是什麼
01:12:22
第八就是褒拜
01:12:25
注解說褒要讀做成報
01:12:29
這個褒要讀做破音字報
01:12:32
就是再拜的意思
01:12:34
所以你就要注意
01:12:36
褒拜周禮春官大祝
01:12:38
辨九拜
01:12:39
八曰褒拜
01:12:40
注褒讀報
01:12:43
再拜是也
01:12:44
所以你就要注意 這個字不能讀做褒
01:12:47
要讀做成報
01:12:49
這是補充剛才的注解
01:12:52
對於九拜就是到這裡完畢
01:12:56
但是要注意一點是什麼
01:12:59
注意一點就是
01:13:00
最近有一間某某的廟堂
01:13:07
我是對事不對人
01:13:10
有道教某一個派門
01:13:14
有廟裡的人怎麼說
01:13:17
有人用三跪四拜
01:13:20
有人用三跪四拜 也有人用四跪三拜
01:13:26
總共是十二拜
01:13:28
問我這樣對嗎
01:13:30
我說不對
01:13:31
沒有十二拜的
01:13:34
可是他說 神說最高要用十二拜
01:13:37
我說這是亂講
01:13:39
根本在禮經 裡頭都沒有這樣
01:13:42
假使若有人三跪四拜
01:13:45
或是四跪三拜
01:13:47
這都是錯誤的
01:13:50
不過這個問題
01:13:51
我們下期再做補充
01:13:54
我們今晚講的 已經超過了一小時
01:13:57
為了九拜要能完成的關係
01:14:00
已經時間超過了
01:14:02
所以對於錯誤的拜法
01:14:05
我們下期再做個解釋
01:14:07
補充做解釋
01:14:09
我們今晚 只有講到這裡為止
01:14:11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14:16
我們今晚
01:14:18
先來補充上期所講的
01:14:22
我們上期來說到九拜
01:14:30
對於九拜
01:14:32
我說最高的禮 就是三跪九叩
01:14:38
總共有十二拜
01:14:41
三跪九叩
01:14:43
就是共有九拜
01:14:45
但現在有人用十二拜
01:14:48
變成四跪三拜
01:14:57
變成十二拜
01:14:59
有的不懂的人 以為十二拜是最高的禮
01:15:03
這是錯誤的
01:15:05
十二拜是什麼
01:15:07
十二拜是凶禮
01:15:09
也就是喪事的禮
01:15:11
所以老師說的 是要有憑有據
01:15:14
無憑無據是不可以胡說
01:15:17
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於禮教
01:15:22
三九 這都是可以說是陽數
01:15:26
才說三跪九叩
01:15:30
有的人說三跪九稽首
01:15:32
有的人說三跪九叩首
01:15:34
這都是三跪
01:15:36
三跪 跪三次
01:15:43
一跪就是拜三次
01:15:45
才說三三九
01:15:46
才說三跪九叩
01:15:48
對這個問題 我們來看儀禮再來說
01:15:53
俎與薦皆三祭
01:15:58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01:16:01
我們先來做說明
01:16:04
注解第一
01:16:06
辭海這樣說
01:16:07
俎 祭享時用以載牲之器
01:16:13
辭海說俎
01:16:15
就是在拜神明的時候
01:16:18
所用來在放牲禮的器具
01:16:24
一般若說俎是代表拜葷的
01:16:29
注解第二
01:16:31
辭海這樣說
01:16:32
無牲而祭曰 薦
01:16:36
假若拜素食 而沒有拜準備牲禮叫做薦
01:16:41
現在儀禮說
01:16:43
俎與薦皆三祭
01:16:46
意思就是說 無論你是拜葷的
01:16:50
或是拜素的
01:16:52
都是三祭
01:16:55
三祭有人又說是三獻禮
01:16:59
等於也可以說是拜三拜
01:17:02
就是這個三跪九叩的道理
01:17:06
因為一跪三拜
01:17:08
三跪剛好九拜
01:17:13
這是儀禮所說的
01:17:15
儀禮 是我們中國的古禮
01:17:18
現在大家都說 要學古禮 學古禮
01:17:20
學古禮就要看儀禮
01:17:23
儀禮又有一句話
01:17:25
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
01:17:31
三拜的這個注解先做說明
01:17:36
儀禮注解這樣說
01:17:39
三拜視也
01:17:43
說三拜視
01:17:45
什麼是三拜視
01:17:47
我們來看 儀禮注疏裡面所說的
01:17:52
三拜視也者
01:17:54
眾賓無論多少
01:17:57
止為三拜而己
01:17:59
是示徧也
01:18:02
現在了解這個徧字
01:18:04
辭海這樣說
01:18:06
徧帀也
01:18:07
猶盡也
01:18:10
說徧等於就是帀
01:18:13
也可以解釋成完盡了
01:18:17
那麼這個帀
01:18:19
帀 周也
01:18:22
周就是圓滿
01:18:24
帀就是圓滿
01:18:25
可以說盡禮圓滿 這樣說比較快
01:18:30
所以儀禮注疏說
01:18:33
三拜就已經看出人的誠心
01:18:38
可以盡禮
01:18:40
可以說圓滿
01:18:43
所以所有的客人若來到
01:18:47
不論多少
01:18:49
不論客人有多少 不管他
01:18:51
只有三拜而已
01:18:54
這就已經表示 我很誠意很圓滿
01:18:59
所以儀禮說三拜視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19:04
所以我們儀禮說 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
01:19:10
客人到來 不論多少人
01:19:14
我們主人面向西南面
01:19:19
什麼是面向西南面
01:19:21
以前我們上期就說過了
01:19:26
我們都座北朝南
01:19:28
神明都一定 坐北方朝向南面
01:19:33
向南面
01:19:35
現在南面 南面就是 我們站在中間叫做南面
01:19:39
不過我們站在中間 就變成擋到神明了
01:19:47
擋到神明就沒有禮貌了
01:19:51
所以坐北這邊就是東了
01:19:54
這邊就是西了
01:19:56
所以我們要西南面
01:20:03
等於我們就要 站在西北的方向了
01:20:06
現在就要站在這裡
01:20:08
站在龍邊的地方
01:20:10
西南就是從這邊進來
01:20:13
從這邊進來呢
01:20:15
我們再向客人這樣敬個禮
01:20:19
這是我們的規矩
01:20:22
所以我們 一定要站在西南面
01:20:29
因為客人從西南面
01:20:35
從對面進來
01:20:37
從南方門在前面
01:20:40
從南方進來
01:20:43
我們就要站在這個地方
01:20:45
跟客人敬個禮
01:20:46
稍微對角
01:20:49
東西南北
01:20:54
西南面就在這裡
01:20:58
看到客人進來我們敬個禮
01:21:04
統統是三拜
01:21:07
不論再多的客人都是三拜
01:21:10
沒有拜四拜的
01:21:12
不管客人是多是少
01:21:14
眾賓不論多少
01:21:16
不論客人多或少
01:21:18
我只有三拜而已
01:21:21
若喪事就要四拜了
01:21:25
喪事是相反
01:21:28
所以我們現在再來看 家禮大成裡面的一句話
01:21:34
不然我們來看這個
01:21:38
家禮大成 卷七治喪禮儀所說的
01:21:47
孝男就位
01:21:50
拈香四拜
01:21:53
奠酒讀祝
01:21:56
這個祝是什麼
01:21:58
辭海這樣說
01:21:59
祝 祭主贊辭
01:22:04
這個祝等於就是 現在說祭文啦或是弔辭
01:22:08
這都叫做祝
01:22:11
家禮是我們治喪的禮教
01:22:16
治喪就是死人 在出殯的禮教
01:22:24
所以在家禮大成的第七卷
01:22:27
這個治喪的禮儀
01:22:31
他說孝男就位
01:22:34
孝男就位
01:22:35
說孝男你們就聽懂了
01:22:37
孝男就是 穿麻衣的就是叫孝男
01:22:40
孝男就位
01:22:42
對父母親拈香四拜
01:22:46
奠酒後再讀祭文
01:22:53
家禮大成第七卷 治葬禮儀又一句話
01:22:57
行四拜上香
01:23:01
再四拜奠酒
01:23:03
讀祝畢又四拜
01:23:08
現在家禮大成說
01:23:11
行四拜之後再上香
01:23:17
上香之後再拜四拜
01:23:20
再奠酒
01:23:22
奠酒就是將酒倒在地上
01:23:26
現在讀祭文之後又四拜
01:23:30
這就變成三跪十二拜
01:23:33
一跪四拜
01:23:34
三跪剛好十二拜
01:23:41
因為上香一跪
01:23:45
奠酒一跪
01:23:47
讀祝一跪
01:23:48
這樣剛好三跪剛好十二拜
01:23:52
家禮大成又說
01:23:54
與祭者皆跪
01:23:56
拜 再拜 三拜 四拜
01:24:00
與祭者就是什麼
01:24:02
就是要去弔喪的人
01:24:05
我們要去 參加喪禮的人
01:24:07
就是這些所有朋友就對了
01:24:11
參加喪禮的人都要下跪
01:24:16
拜又再拜三拜四拜
01:24:21
所以若有的廟裡要注意
01:24:24
絕對不要用三跪四拜
01:24:28
若用三跪四拜講難聽一點
01:24:29
說是在拜死人
01:24:31
真的是這樣
01:24:33
這是有根據
01:24:34
老師說的話都是有根據的
01:24:36
不是沒有根據亂講的 對不對
01:24:39
怎麼喜事還用四拜
01:24:42
這是很沒有禮貌的
01:24:44
對人沒禮貌
01:24:45
對神也沒有禮貌
01:24:47
所以一定三跪九叩
01:24:50
三跪九拜就對了
01:24:53
跪三拜
01:24:55
一跪三拜
01:24:57
跪三次剛好九拜
01:25:00
三跪九叩
01:25:02
或是三跪三稽首
01:25:04
或是三跪九拜
01:25:06
都三九而已
01:25:08
因為我們上期說過
01:25:10
三是陽的開始
01:25:12
九是陽之終
01:25:14
這就是圓滿之數
01:25:16
最高的禮就是三跪九叩
01:25:18
沒有更多的了
01:25:20
若是超過 超過就是沒有禮了
01:25:24
我們現在再來看本文下去
01:25:27
看這個第十頁
01:25:34
弟子今作此論
01:25:40
恐不會聖心
01:25:44
願賜懺悔
01:25:47
若會聖理
01:25:50
盡將迴施一切有情
01:25:55
願於來世
01:25:58
盡得成佛
01:26:03
現在這個慧海禪師又說
01:26:11
說弟子今天作了這本 頓悟入道要門論
01:26:17
此論就是頓悟入道要門論
01:26:21
怕不了解佛祖的心
01:26:26
假使我有不懂的地方
01:26:30
希望你給我懺悔
01:26:33
比如說我作的這本論 作的不圓滿
01:26:36
你給我指責
01:26:37
讓我懺悔
01:26:41
假使我有辦法不生不滅
01:26:47
我全部的功德 都回向布施給眾生
01:26:54
希望得到我的回向
01:26:57
和福德留給後世
01:27:01
全部有辦法 來修行來得成佛果
01:27:08
對本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27:13
聖心 亦名佛心
01:27:18
聖理亦名聖諦
01:27:22
則不生不滅之佛理也
01:27:26
言迴施者
01:27:29
回向己福而施與他人也
01:27:34
有情亦名眾生
01:27:38
慧海禪師云
01:27:41
不會聖心
01:27:43
謙也
01:27:44
言盡將迴於一切有情
01:27:50
是大慈悲心之顯露也
01:27:56
君子自謙其能
01:27:59
是以有德
01:28:01
小人自大其能是以無德也
01:28:07
故君子處謙
01:28:09
切莫自大也
01:28:12
這裡面總共有 六個注解先做說明
01:28:18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8:22
聖心 佛心也
01:28:26
聖心等於就是佛心
01:28:29
什麼是佛心
01:28: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8:33
佛心 如來之心也
01:28:36
覺悟之心也
01:28:38
觀無量壽經
01:28:40
佛心者 大慈大悲是
01:28:43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
01:28:46
無住心者是佛心
01:28:51
佛學大辭典說
01:28:52
佛心 就是如來的心
01:28:57
這個如來也是佛
01:29:00
所以就是覺悟的心
01:29:04
我們在 觀無量壽經裡面一句話
01:29:07
說佛心是什麼
01:29:10
就是大慈悲的心
01:29:13
頓悟入道要門論 上卷裡面說
01:29:17
無住心就是佛心
01:29:20
佛心是如如不動
01:29:22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說
01:29:25
佛心
01:29:26
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
01:29:31
頓悟入道要門論
01:29:33
不住一切處心者
01:29:35
即是佛心
01:29:37
亦名解脫心
01:29:39
亦名菩提心
01:29:40
亦名無生心
01:29:44
佛光大辭典說
01:29:46
佛心
01:29:47
就是指我們人 沒有固執的心
01:29:51
什麼事都不會固執
01:29:56
頓悟入道要門論說
01:30:01
不要住在一切處的心
01:30:04
住在一切處
01:30:05
若是住在一切處 就是有住了
01:30:08
不住一切心 等於就是不住心
01:30:12
若是不住心就是佛心
01:30:15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解脫心
01:30:18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菩提心
01:30:20
也可以說是無生心
01:30:23
所以我們術語
01:30:26
同一樣東西表達很多名詞
01:30:31
所以我們學道 就要注意這一點
01:30:36
注解第三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0:38
聖諦
01:30:40
聖 者所見之諦理也
01:30:43
諦 者言其理之真實不虛也
01:30:48
說聖諦是什麼
01:30:49
聖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真理
01:30:53
諦就是道理真實不虛假
01:30:57
聖諦 就是聖人的真理
01:30:59
這樣說比較快
01:31:02
現在我們接下來 再來注解這個第四
01:31:05
這個迴施
01:31:08
迴施
01:31:10
回轉吾福而施與他眾生也
01:31:17
佛學大辭典說迴施是什麼
01:31:20
就是迴轉我們自己的福德
01:31:24
來布施給別人
01:31:26
迴就是回向
01:31:31
施就是布施
01:31:33
注解第五
01:31: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1:37
回向 回者 回轉也
01:31:40
向者 趣向也
01:31:43
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 而趣向於所期
01:31:48
謂之回向
01:31:50
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
01:31:55
與於他人
01:31:57
回向於眾生也
01:32:00
以己功德
01:32:02
而期自他皆成佛果
01:32:05
回向於佛道也
01:32:09
佛學大辭典說
01:32:11
回向
01:32:12
回是什麼 就是回轉
01:32:16
向就是走向
01:32:19
好比說拿到別處去
01:32:22
來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
01:32:27
來趣向我們所希望
01:32:31
這個就是叫做回向
01:32:34
希望以自己的福德來布施
01:32:39
將自己的善根來幫助別人
01:32:43
將自己所修的功德 來回向給別人
01:32:49
回向給眾生
01:32:52
就是自己的功德
01:32:54
希望別人都成佛果
01:32:58
自就是自己
01:32:59
他就是別人
01:33:01
以我們自己的功德
01:33:04
希望我們自己能成佛果
01:33:08
別人也有辦法成佛果
01:33:11
就是要回向給這個佛道
01:33:14
所以回向有也兩種
01:33:16
一種是回向給自己
01:33:19
一種是回向給別人
01:33:22
注解第六
01:33:2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3:26
有情 有情識
01:33:28
有愛情之動物也
01:33:30
則指眾生而言
01:33:34
佛學大辭典說 有情
01:33:36
就是有感情的意識
01:33:40
有愛情的動物
01:33:42
等於有情就是指眾生
01:33:46
注解第七
01:33:48
自大 自誇大也
01:33:51
禮表記
01:33:53
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
01:33:56
疏 大謂誇大
01:33:59
亦自居尊大之義
01:34:03
辭海說自大 就是自己誇口說話自誇
01:34:08
所以禮記表記篇
01:34:10
說因此我們君子 不愛自大做事情
01:34:15
那個注疏說大就是誇大
01:34:18
誇口眼光高
01:34:21
或是自己 感覺說我很行的意思
01:34:27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34:31
他說聖心是什麼
01:34:33
聖心另一個名字叫佛心
01:34:38
聖理另外一個名叫做聖諦
01:34:42
就是不生不滅的佛理
01:34:46
現在說迴施就是回向
01:34:49
將自己的福布施給別人
01:34:53
有情另一個名字叫做眾生
01:34:58
慧海禪師說不會聖心
01:35:01
這是一種謙虛
01:35:04
他說我不明白佛心
01:35:06
這是謙虛
01:35:08
慧海禪師是見性的人
01:35:10
怎麼會不會聖心
01:35:13
好比六祖壇經 惠能六祖說
01:35:17
我不會佛法這個意思一樣
01:35:21
就是說現在來說這句說
01:35:25
盡將迴於一切有情
01:35:29
說盡量將我的功德 回向給一切有情的人
01:35:39
是大慈大悲的顯露
01:35:44
君子自己謙虛自己的能力
01:35:50
就是有德的人
01:35:54
小人誇大自己的才能
01:35:57
這就是沒有德行
01:35:59
所以呢君子處在謙
01:36:03
不能太過於誇大
01:36:08
今晚說到這裡
01:36:10
時間的問題
01:36:12
我們暫且告一段落
01:36:14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解釋
01:36:20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36:26
我們現在來看 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6:35
我們現在來看 第十頁
01:36:39
今晚接下去
01:36:41
弟子今做此論
01:36:46
恐不會聖心
01:36:49
願賜懺悔
01:36:51
若會聖理
01:36:53
盡將迴施一切有情
01:36:57
願於來世
01:36:59
盡得成佛
01:37:02
慧海禪師這樣說
01:37:05
說今天弟子
01:37:08
來作這本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7:13
恐怕還不能體會佛祖的心
01:37:18
假使我若不能體會的地方
01:37:22
希望能夠讓我懺悔
01:37:26
假使我若會 以不生不滅的理
01:37:29
來傳給你
01:37:31
全部都 回向布施給一切眾生
01:37:36
希望得到我的回向
01:37:38
來生全部 都能修行得到這個佛道
01:37:45
那麼看了這段文之後
01:37:48
有人說慧海禪師 作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7:52
為什麼還說不了解佛的心
01:37:56
這是謙虛
01:37:59
歷代祖師大家都很謙虛
01:38:02
假若不謙虛就無法做佛
01:38:05
這樣說比較快
01:38:07
你若自稱我是什麼活佛啦
01:38:09
什麼無上師啦
01:38:11
什麼我是明師啦
01:38:12
若這樣來說呢
01:38:14
這人就變驕傲
01:38:17
一旦驕傲的心出現之後
01:38:20
要修行就很困難了
01:38:23
不只說 像慧海禪師這樣謙虛
01:38:27
過去這些佛祖 大菩薩
01:38:31
歷代祖師一樣都很謙虛
01:38:35
我們現在來看 六祖壇經一句話
01:38:39
教 是先聖所傳
01:38:44
不是惠能自智
01:38:47
願聞先聖教者
01:38:51
各令淨心
01:38:54
聞了各自除疑
01:38:58
但是你現在要注意這字教
01:39:02
這個教不是指 佛教 道教 基督教的教
01:39:07
這字教是指什麼
01:39:09
我們現在看佛學辭典
01:39:12
教 梵語阿含
01:39:17
譯曰教 聖人之言
01:39:21
被於下者
01:39:23
在心云法
01:39:26
法發於言云 教
01:39:31
佛學辭典說 教
01:39:34
若梵語叫做阿含
01:39:38
翻譯成中國話叫 教
01:39:41
就是聖人的話
01:39:45
你們要注意
01:39:45
這個聖人是指佛祖
01:39:49
因為佛祖就是叫做聖人
01:39:51
聖人就是佛祖
01:39:54
他說這個教
01:39:55
就是當時佛祖所說的話
01:39:59
留傳給後代的人
01:40:03
在我們的心就叫做法
01:40:08
若是發在嘴
01:40:10
這句話將法從嘴裡說出去
01:40:13
這叫做教
01:40:16
現在六祖壇經行由品說
01:40:20
我們現在這個教
01:40:24
是佛祖所傳下來的
01:40:28
不是我惠能自己 有智慧所知道的
01:40:34
你若願意聽佛祖的教導
01:40:40
各人的妄心要拿掉
01:40:44
要來淨這個心
01:40:46
聽到我說的話
01:40:49
各人來解破這個懷疑
01:40:53
你們想想這樣有沒有謙虛
01:40:59
你們想想 這個道理是六祖在說的
01:41:04
他不敢說是我說的
01:41:06
不敢這樣高高在上
01:41:09
他說我說的話 並不是我高明啦
01:41:11
我笨拙我沒有智慧
01:41:15
都是我將佛祖所說的話
01:41:19
說給你們聽而已
01:41:21
你們願意聽佛祖的話
01:41:24
你們每個人不能有妄念
01:41:27
你們要拿清淨的心 來聽我說的道理
01:41:31
你看看現在的人 都愛炫耀自己
01:41:36
吃不到三葉青菜 就要上西天
01:41:40
一代的祖師 他不敢說這個道理是他的
01:41:46
所以六祖壇經機緣品 才又有一句話
01:41:51
一僧問師云
01:41:55
黃梅意旨
01:41:57
甚麼人得
01:41:59
師云 會佛法人得
01:42:03
僧云 和尚還得否
01:42:07
師云 我不會佛法
01:42:12
六祖壇經機緣品又一句話
01:42:16
有一個和尚
01:42:18
來問惠能六祖
01:42:21
現在師就是指六祖
01:42:25
他說黃梅的衣缽是誰得到
01:42:30
意旨 就是他的心法
01:42:33
等於衣缽
01:42:35
黃梅就是五祖
01:42:37
說五祖的衣缽是誰得到的
01:42:42
要是普通人會怎麼說
01:42:45
我啊 是我得到我是六祖
01:42:48
普通人是這樣
01:42:49
若是沒德行的師就這樣
01:42:54
啊 我已經得到衣缽了
01:42:57
我是我們師父 單獨傳授給我的
01:43:01
就在炫耀了
01:43:03
六祖回答他什麼
01:43:06
說知道佛法的人得到
01:43:10
知道佛法的人得到
01:43:13
這個人想說 你也真奇怪
01:43:15
明明衣缽就是你得到
01:43:17
你就是六祖
01:43:19
你又說知道佛法的人得到
01:43:21
那他又進一步的問了
01:43:24
說師父 和尚就是師父啦
01:43:27
說師父你有得到嗎
01:43:30
你六祖啊
01:43:32
你說衣缽 是知道佛法的人得到
01:43:36
那麼師父你有得到嗎
01:43:39
六祖回答他什麼話
01:43:41
說 我不知道佛法
01:43:44
說 他不知道佛法
01:43:46
不知佛法要怎樣做祖師
01:43:48
不知佛法要怎樣講道理
01:43:50
對不對
01:43:51
這就是謙虛
01:43:54
也有人說 太謙虛就變虛偽了
01:43:57
得到就得到 怎麼需要這樣
01:44:00
不是只有六祖謙虛
01:44:03
釋迦佛祖比六祖還謙虛
01:44:07
他一代佛祖說 他於法無所得
01:44:12
我們來看 金剛經的一段文你就知道
01:44:16
如來在燃燈佛所
01:44:21
於法實無所得
01:44:25
對這個無所得
01:44:27
我們來看涅槃經一個說法
01:44:31
無所得者
01:44:34
則名為慧
01:44:37
有所得者
01:44:38
名為無明
01:44:42
涅槃經說假使一個人
01:44:46
人若問說你有得到嗎
01:44:49
你說沒有
01:44:49
我都沒有得到
01:44:52
那麼你這個人就有智慧
01:44:56
假使人若問說 某人你得到嗎
01:44:58
有啊 我得到了
01:45:00
那麼這個人就是無明
01:45:03
無明就是迷痴
01:45:05
迷痴就是沒有智慧的意思
01:45:08
你若說沒有得到 才是有智慧
01:45:11
你若說有得到 就永遠無法開竅
01:45:16
你就永遠 無法看出你的本性
01:45:19
所以涅槃經才又說
01:45:23
有所得者
01:45:24
名生死輪
01:45:27
一切凡夫
01:45:28
輪迴生死
01:45:30
故有所得
01:45:33
菩薩永斷
01:45:34
一切生死
01:45:36
是故菩薩
01:45:37
名無所得
01:45:40
涅槃經說 一個人若說有所得
01:45:47
這個名就是 叫做生死的輪迴
01:45:52
一切所有的凡夫
01:45:56
為什麼在六道輪迴生死
01:46:00
因為他就是有所得的關係
01:46:03
才會輪迴生死
01:46:06
若是修菩薩行的人
01:46:08
他就永遠 斷了一切生死輪迴
01:46:12
所以修菩薩行的人 叫做無所得
01:46:19
所以若聽到這句話之後 我們就要稍微注意
01:46:23
所以金剛經才說啊
01:46:27
他說如來
01:46:29
如來就是指釋迦佛祖
01:46:31
他說我
01:46:33
說我當時 燃燈佛跟我授記
01:46:38
這個授記等於 像佛教的皈依
01:46:43
基督教的洗禮
01:46:45
或是一貫道的一指
01:46:47
那個意思一樣
01:46:49
說當時燃燈佛把我授記
01:46:53
若照著我的心念
01:46:56
這個法不是道理的法
01:47:00
這個法就是指六塵的法塵
01:47:03
就是我們的念頭
01:47:06
說若是照著我的心念
01:47:08
實在都無所得
01:47:10
我心裡想著 我都沒有得到什麼
01:47:14
所以金剛經才又一句話
01:47:19
若有人言
01:47:22
如來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47:27
須菩提
01:47:28
實無有法
01:47:30
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47:35
金剛經說假使若有人說
01:47:39
說我得到無上的正等正覺
01:47:4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47:44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01:47:47
簡單說是得到 先天了脫生死的道理
01:47:51
須菩提
01:47:52
現在這是釋迦佛祖 對這個須菩提說的
01:47:56
說須菩提 實在根本就沒有那個心
01:48:02
我的心裡根本就沒有在想
01:48:04
說我今天 得到無上的正等正覺
01:48:09
這樣我們就知道一代佛祖
01:48:12
他不敢說得到
01:48:15
所以現在 有很多無智慧的人
01:48:19
啊 我領天命我得到了
01:48:23
若說領天命大家都有
01:48:26
哪一個沒有領天命
01:48:28
中庸裡面就有說
01:48:31
天命之謂性
01:48:33
率性之謂道
01:48:34
修道之謂教
01:48:36
大家都有天命
01:48:37
哪一個沒有天命
01:48:39
他說啊! 我領到天命我得到了
01:48:42
那麼這個人永遠要輪迴
01:48:44
絕對我跟你保證 不會了脫生死的
01:48:48
你若說啊某人呀
01:48:50
喔 你領天命了咧
01:48:54
大家都有領
01:48:55
又不是只有我而已
01:48:57
啊 某人你得到了
01:48:58
大家都有得到
01:49:00
誰沒有得到
01:49:02
實在說起來
01:49:05
你若沒有修
01:49:06
是要得什麼東西
01:49:10
得 什麼是得
01:49:10
不然我簡單
01:49:12
說白話一點聽比較懂
01:49:13
不說白話你們聽不懂
01:49:15
對不對
01:49:16
比如說我要坐車
01:49:19
我現在來到台中車站
01:49:23
買一張自強號的票
01:49:27
車票拿來說我得到
01:49:29
得到什麼
01:49:30
得到車票
01:49:31
假使你若坐在椅子上
01:49:34
人家車站在廣播
01:49:37
幾點幾分自強號快要開了
01:49:41
還未上車的人快上車
01:49:43
你都不理他
01:49:44
只是坐在那張椅子上
01:49:46
那麼你得到 那張車票有用嗎
01:49:49
我先問你這樣就好了
01:49:51
沒有用的啦
01:49:53
假使你要給醫生看
01:49:56
去掛號
01:49:59
我掛到二號
01:50:01
啊 我得到了
01:50:02
得到什麼
01:50:03
得到那張掛號單
01:50:05
現在醫師要出來看病人了
01:50:08
一號人家進去看
01:50:11
一號看完換二號
01:50:13
你只是坐在那不理他
01:50:15
三號四號五號
01:50:17
人家看到要下班了
01:50:19
你拿著二號的單 坐在椅子上
01:50:23
你的病會好嗎
01:50:24
我問你這樣就好
01:50:26
你得到 那個掛號的單子有用嗎
01:50:29
我先問你這樣就好
01:50:32
接下來 比如說我今天去讀書
01:50:37
要繳註冊費
01:50:41
啊 我得到了
01:50:42
你得到什麼
01:50:43
我已經大學入學了
01:50:46
大學入學有用嗎
01:50:49
你若不讀書
01:50:51
畢業證書 沒有領到你是得到什麼
01:50:55
很簡單啊 對不對
01:50:57
我要來跟人學木匠 學泥水 學做生意
01:51:03
學會了便說我得到了
01:51:05
你得到什麼
01:51:07
錢就還沒進口袋
01:51:09
你是得到什麼
01:51:10
有的功夫學一學
01:51:12
沒有學到什麼
01:51:13
沒有成就也很多
01:51:16
對不對
01:51:17
我們今天來皈依也好
01:51:19
來洗禮也好
01:51:20
也來一指啊
01:51:21
說我得到
01:51:22
得到什麼
01:51:22
得到那個名而已
01:51:24
但是你若 三千功八百果修不成
01:51:30
你再輪迴去 又得到些什麼
01:51:32
你有什麼可得
01:51:33
所以你就要注意這點
01:51:36
人若問你說你沒有得到
01:51:38
你說沒有 我什麼都沒有得到
01:51:40
我現在在學而已
01:51:41
是要得到什麼
01:51:42
這樣而已
01:51:43
人家問老師你得到什麼
01:51:45
我都沒有得到
01:51:46
沒得到還講道理
01:51:47
我教學 教學
01:51:49
怎麼教學
01:51:51
會的我教你
01:51:52
不會的我再學
01:51:54
這樣就叫教學
01:51:57
道理一個人看你怎麼懂
01:52:02
別人不知啦
01:52:03
老師頭腦很壞
01:52:06
我的道理都是眾生教我的
01:52:09
所以我常說要感謝眾生恩
01:52:12
若沒有眾生
01:52:14
老師不會成就
01:52:17
我常常都被這些 師兄弟考倒你知道嗎
01:52:21
上回在土城
01:52:26
有一個人無緣無故問說
01:52:28
老師 我要請教你一句話
01:52:29
我說好啊
01:52:32
我們常常有時說句壞話
01:52:36
啊 萬一 你有三長兩短要怎麼辦
01:52:40
什麼叫做三長
01:52:42
什麼叫做兩短
01:52:44
這要命了 這真的讓他考倒了
01:52:47
我說我不知道
01:52:48
你不知道
01:52:50
真糟糕啊
01:52:52
我也去問好多人
01:52:54
去問一些大法師
01:52:56
問一些大道士
01:52:58
問一些老道長
01:53:00
大家都說不知道
01:53:02
不知道那三長兩短
01:53:07
長是哪三項
01:53:09
短是哪二項
01:53:12
我被你考倒了
01:53:14
你不要急啦
01:53:17
我下回來再幫你回答
01:53:20
我回來研究看看
01:53:23
後來我就回去研究
01:53:25
很淒慘
01:53:26
這個辭海也找不到
01:53:29
辭庫也找不到
01:53:31
辭源也找不到
01:53:33
國語字典也找不到
01:53:35
全都找不到
01:53:38
最後一直找一直找
01:53:40
找到什麼
01:53:41
找到成語大全
01:53:44
這個成語大全 裡面寫著三長兩短
01:53:47
解釋怎樣你知道嗎
01:53:49
解釋說三長兩短 是萬一發生臨時事故
01:53:54
人若死這樣叫做三長兩短
01:53:57
要命啊
01:53:57
這樣就不能解決了
01:53:59
就這三長兩短就不能解決
01:54:02
最後我就麻煩祖師了
01:54:07
不然沒辦法了啊
01:54:09
我若道理沒有研究好
01:54:11
就要誠懇的去求祖師
01:54:15
祖師才幫我解釋三長兩短
01:54:17
改天若有空 我再解釋給你們聽
01:54:20
或是座談的時候再來說
01:54:22
不然現在要講 頓悟入道要門論
01:54:24
要坐火車變成坐馬車
01:54:26
對不對
01:54:27
真的是這樣的
01:54:29
我常感謝這些師兄弟
01:54:31
他們就有的沒有的問
01:54:34
問到快被他們考倒了
01:54:36
我就慢慢的追求研究
01:54:38
若是經書找到就好
01:54:40
若找不到就得麻煩祖師了
01:54:42
其他就沒有辦法
01:54:45
所以一個人 不是說他有多厲害啦
01:54:48
不信說他是大法師啦
01:54:51
有時候問他兩句就不行了
01:54:55
所以也是沒有什麼好得的
01:55:00
等到你三千功八百果圓滿
01:55:04
你修成正果這樣就得到了
01:55:08
一個人雙眼還沒閉 就沒得到什麼
01:55:12
你要得到什麼
01:55:14
是要得到地獄的文憑
01:55:16
或是得到餓鬼的文憑
01:55:20
或是你要去做人的文憑
01:55:23
或是要了脫生死 都還不知道哩
01:55:25
得是得 你是要得到什麼東西
01:55:27
問題在這裡
01:55:30
所以說到這個謙虛
01:55:34
每一代祖師
01:55:36
或是每一代的教主
01:55:41
都是同一個言論
01:55:45
剛才引證釋迦佛祖
01:55:49
引證這個惠能六祖
01:55:51
現在來引孔子說的話
01:55:54
你就知道不論是佛祖
01:55:56
不論是祖師
01:55:57
不論是聖人
01:55:58
說話都一樣的
01:56:00
在論語述而第七篇 這樣說
頓悟入道要門論
1/40部影片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
頓悟入道要門論 4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頓悟入道要門論 6
頓悟入道要門論 7
頓悟入道要門論 8
頓悟入道要門論 9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頓悟入道要門論 13
頓悟入道要門論 14
頓悟入道要門論 15
頓悟入道要門論 16
頓悟入道要門論 17
頓悟入道要門論 18
頓悟入道要門論 19
頓悟入道要門論 2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2
頓悟入道要門論 23
頓悟入道要門論 24
頓悟入道要門論 25
頓悟入道要門論 26
頓悟入道要門論 27
頓悟入道要門論 2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
頓悟入道要門論 31
頓悟入道要門論 3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3
頓悟入道要門論 34
頓悟入道要門論 35
頓悟入道要門論 36
頓悟入道要門論 37
頓悟入道要門論 3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9
頓悟入道要門論 4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27000171
6e0f7277-2c02-4cfb-b1cd-19d6a51bd817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