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7784
4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7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現在來翻十二頁
00:02:20
第二行
00:02:23
後面算起來第六字
00:02:2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29
菩薩戒經云
00:02:32
眾生受佛戒
00:02:34
即入諸佛位
00:02:37
得如是者
00:02:38
即名解脫
00:02:40
亦名達彼岸
00:02:42
超六度
00:02:45
越三界
00:02:46
大力菩薩
00:02:48
無量力尊
00:02:50
是大丈夫
00:02:54
現在說 菩薩戒經裡面這樣說
00:02:57
說眾生你若有辦法 來受到這個佛戒
00:03:02
若這樣你就有辦法 進入佛位
00:03:06
你若有辦法這樣來做
00:03:08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解脫
00:03:11
也可以說達彼岸
00:03:14
也可以說超六度
00:03:16
也可以說超過三界
00:03:18
超過三界
00:03:20
成就了大力的菩薩
00:03:22
無量的力尊
00:03:24
總而言之是什麼
00:03:26
是大丈夫
00:03:28
但是現在說這個大丈夫
00:03:33
我們佛家所說的
00:03:35
和儒家所說的大丈夫
00:03:37
有點兒不一樣
00:03:40
我們佛家所說的大丈夫
00:03:43
就是指佛教最尊重的佛
00:03:47
佛叫做大丈夫
00:03:49
所以我現在由我們儒家 所說的大丈夫
00:03:54
和這個佛家 和儒家兩個比較
00:03:58
這個說明
00:04:01
讓你們了解
00:04:02
不然有的說大丈夫
00:04:04
大多數都當做 儒家的大丈夫
00:04:08
所以現在我們 佛家在說的大丈夫
00:04:11
和儒家是不一樣
00:04:13
現在先說儒家
00:04:15
我們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00:04:19
裡面這樣說
00:04:21
得志 與民由之
00:04:26
不得志 獨行其道
00:04:31
富貴不能淫
00:04:34
貧賤不能移
00:04:36
威武不能屈
00:04:39
此之謂大丈夫
00:04:44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來描寫
00:04:49
我們儒家 的大丈夫這個理論
00:04:56
一個人若得志
00:04:58
怎樣叫做得志
00:05:00
譬如說我有地位
00:05:03
或是說我說話有份量
00:05:08
這樣來說
00:05:09
你就要度化百姓
00:05:11
這個由等於就是 像去度化人
00:05:15
與民由之
00:05:17
等於就是要去度人
00:05:20
不得志
00:05:22
不得志就是像說 我就沒有地位
00:05:25
我說話又沒有份量
00:05:27
因為我言輕
00:05:29
說的沒有份量
00:05:31
若這樣要做什麼
00:05:33
就要獨行其道
00:05:36
你只有就是要自己修
00:05:40
雖然你沒有出去講道說法
00:05:43
你自己修
00:05:45
也能夠了脫生死
00:05:47
是只有達到聲聞羅漢
00:05:50
沒辦法行菩薩道而已
00:05:53
這另外一句一般就是說
00:05:56
我們人有若辦法講道
00:06:05
他們佛家說度他
00:06:08
若假使我們就沒有辦法
00:06:10
我們就自度
00:06:11
自己去度自己呀
00:06:15
你萬一
00:06:17
一個人你若說有錢有地位
00:06:22
你就不能放蕩
00:06:25
這個淫
00:06:27
並不是男女那個淫
00:06:29
這個淫就是放蕩的意思
00:06:33
你有錢有地位 絕對不能放蕩
00:06:38
貧賤就是沒有錢沒有地位
00:06:42
你的志氣不能移掉
00:06:44
不能失志
00:06:46
一個人若失志就完蛋了
00:06:50
威武不能屈
00:06:53
人家輕視我們
00:06:54
人家侮辱我們
00:06:56
我不能屈服於他們
00:06:59
很多人
00:07:00
人若笑他 在說什麼道理
00:07:02
啊 我不要了我不要說了
00:07:05
或是讓人侮辱說
00:07:07
我現在講得要半死了 你還嫌我不要了
00:07:10
這樣不行
00:07:12
威武不能屈
00:07:15
像老師正月初一 有人打電話來罵我神經病
00:07:20
若這樣講
00:07:21
我現在說得這麼累 還有人罵我神經病
00:07:24
我不要了
00:07:25
所以呢
00:07:26
威武不能屈
00:07:28
這就是什麼 這就是大丈夫
00:07:31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
00:07:36
若佛家在說的大丈夫
00:07:3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7:42
丈夫 梵語音譯補盧沙
00:07:51
音譯之名多 略
00:07:55
華嚴經探玄記卷八
00:07:58
援引浬盤經舉出
00:08:02
丈夫之義有四
00:08:05
即自正 正他
00:08:08
能隨問答 善解因緣義
00:08:13
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
00:08:16
即稱大丈夫相
00:08:19
或大人相
00:08:21
又佛乃人中之雄
00:08:24
故亦稱大丈夫
00:08:29
佛學大辭典說
00:08:31
丈夫若以梵語這個音 的翻譯叫做補盧沙
00:08:43
但是這個梵音的翻譯的音
00:08:46
這個名很多
00:08:48
所以都簡略起來
00:08:49
不然光寫這些名字 就寫了半個黑板了
00:08:54
所以現在佛學大辭典
00:08:56
來引華嚴經 探玄記的第八卷
00:09:01
來引這個浬盤經所說的
00:09:06
這丈夫的意思有四項
00:09:10
第一就是自正
00:09:12
自己要先糾正自己
00:09:16
話若說起來自己要先修好
00:09:20
進一步再去糾正別人
00:09:23
等於就是自度 度他
00:09:27
和孟子所說的
00:09:31
說得志 與民由之
00:09:33
不得志 獨行其道意思相近
00:09:38
所以最要緊 一個人你要先修
00:09:42
自己糾正自己
00:09:45
現在這個正
00:09:47
不是正道的正
00:09:48
糾正 有的說是糾正
00:09:51
先將自己的壞習慣 要快改掉
00:09:55
之後再改別人的壞習慣
00:10:00
要學到能隨問答
00:10:03
人家問我們
00:10:05
人家問的事情 我們有辦法去回答他
00:10:09
你假使道理若研究不深
00:10:11
人家問我們便啞口無言
00:10:13
你這句話從哪來
00:10:14
啞口無言
00:10:16
就糟糕了
00:10:17
若這樣你只有自正
00:10:19
你就沒辦法去正他
00:10:23
要善解因緣義
00:10:26
這善解因緣義 等於就是因時因地所說法
00:10:34
我們要說話 要應對方的心理
00:10:38
譬如說雖然對方 說得很無理
00:10:41
你劈一下將他彈出去來說
00:10:43
就傷感情了
00:10:45
所以你就要慢慢的引導他
00:10:49
雖然他不服來說
00:10:52
就不敢表露出來
00:10:54
像是說人家說的就有理
00:10:56
我要如何生氣
00:10:57
所以 你要有辦法善解這因緣義
00:11:03
其他的問題 還有很多簡略起來
00:11:08
所以我們若這個佛的身體
00:11:11
所具備有三十二相
00:11:15
但是這個三十二相 一般的人都解釋錯誤
00:11:20
一般在解釋都是用小乘法
00:11:24
像是一種大人在騙小孩
00:11:28
要讓他有一種佛祖 是形像和人不一樣
00:11:34
什麼頭大面四方噢
00:11:36
眉毛粗噢 眼睛清秀 鼻子挺
00:11:42
說有三十二種相
00:11:44
事實我們 大乘法說的三十二相
00:11:49
是在說我們人的修養
00:11:52
所以這個注解呢
00:11:54
因為文比較長
00:11:56
等會兒再單獨 對這三十二相
00:11:59
是為什麼 這修養說是三十二相
00:12:02
我們等會兒再來解釋
00:12:04
所以你假使一個人
00:12:07
你要做佛
00:12:09
一定要具備 有三十二相的修養
00:12:15
這樣才叫做大丈夫相
00:12:18
也可說是大人相
00:12:21
又佛祖是人的中間的英雄
00:12:26
最高
00:12:27
我們人的修養 最高就是佛了
00:12:30
所以呢
00:12:31
我們佛才叫做大丈夫
00:12:34
現在若說大丈夫
00:12:36
他們佛家…
00:12:38
我們佛家 等於就是說大丈夫
00:12:42
那麼現在接下去
00:12:44
就是要來說 這個三十二相這個問題
00:12:47
你要說這個三十二相
00:12:49
就先來了解金剛經 裡面一句話再來解釋
00:12:54
金剛經這樣跟我們說
00:12:57
須菩提 於意云何
00:13:03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00:13:08
不也 世尊
00:13:11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00:13:15
何以故
00:13:17
如來說三十二相
00:13:19
即是非相
00:13:21
是名三十二相
00:13:26
現在這兩字你要注意
00:13:29
這字和這字音不同
00:13:33
這字讀做 否
00:13:35
這個不現在現代字 底下加個口字
00:13:40
這字不是疑問詞
00:13:45
不是說沒辦法那個意思
00:13:51
金剛經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說
00:13:57
釋迦佛祖對須菩提說
00:14:00
須菩提呀
00:14:03
在你的想法怎樣
00:14:07
你可以看 這個佛祖的三十二相
00:14:14
說佛祖生得頭大面四方
00:14:18
生得眉清眼秀種種
00:14:21
這叫做三十二相
00:14:23
你能看佛祖 這個面貌 體格
00:14:27
所有的三十二相這樣
00:14:32
須菩提回應他一句說
00:14:34
沒有辦法
00:14:36
沒有辦法
00:14:38
師父
00:14:40
不能看到 我們身體的三十二相
00:14:45
看出這個佛的本來面目
00:14:50
是什麼原因
00:14:54
今日師父 你所說的三十二相
00:14:58
不是說我們人 的面相 手相
00:15:02
一切身體所有的三十二相
00:15:06
你今日所說的
00:15:08
就是說修行的三十二相
00:15:10
這個才是真正的三十二相
00:15:16
所以我們在佛教
00:15:22
很出名這個六祖
00:15:28
惠能
00:15:30
一個解釋這樣跟我們說
00:15:34
三十二相者
00:15:37
是三十二清淨行
00:15:42
三十二清淨行者
00:15:45
於五根
00:15:48
眼耳鼻舌身中
00:15:51
修六波羅蜜
00:15:59
於意根中
00:16:01
修無相無為
00:16:06
是名三十二清淨行
00:16:11
常修此三十二清淨行
00:16:17
即得成佛
00:16:19
若不修三十二清淨行
00:16:23
終不成佛
00:16:25
但愛著如來三十二相
00:16:29
自不修三十二相清淨行
00:16:33
終不得見如來
00:16:38
現在這個惠能六祖怎麼說
00:16:44
金剛經所說 三十二相是什麼
00:16:48
就是說我們人的 三十二清淨的修行
00:16:57
這三十二清淨行是什麼
00:17:02
就是在我們的五根
00:17:05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
00:17:09
舌有時說嘴
00:17:11
舌和身體
00:17:14
有的說不是六根嗎
00:17:15
對 六根沒有錯
00:17:18
現在下面另外一根說的
00:17:20
剛好加起來六根
00:17:22
先說這個五根
00:17:24
這個五根的眼睛 耳朵 鼻子 舌 身體的裡面
00:17:30
修六波羅蜜
00:17:33
六波羅蜜就是六度
00:17:36
每一根修六度
00:17:39
五根修六度剛好五六
00:17:42
共計剛好三十相
00:17:46
另外這個意根裡面 來修這個無相無為
00:17:54
這個三十相
00:17:56
再加這個無相 無為兩相
00:18:00
總計剛好三十二相
00:18:03
這個名字 叫做三十二清淨行
00:18:09
你永久來修 這個三十二清淨行
00:18:13
這樣你才有辦法做佛
00:18:17
假使你若沒有 來修三十二清淨行
00:18:21
你永遠就不能做佛
00:18:24
你只有要讓這個佛 的身像將你黏住
00:18:33
黏著這個佛的三十二相
00:18:38
等於就是說你只是看廟中
00:18:40
那個佛祖這麼大尊
00:18:42
佛祖這麼莊嚴
00:18:44
你只是看到 表面這個三十二相
00:18:49
就是像說愛這個廟內 這個佛的假像
00:18:55
你自己不修 這三十二相的清淨行
00:18:59
若這樣你永遠 沒辦法看你的本性
00:19:03
現在這如來 就是指我們的本性
00:19:05
沒辦法看出你的本性出來
00:19:10
所以在傳心法要 裡面才一句話這樣說
00:19:15
師云 三十二相屬相
00:19:22
凡所有相
00:19:23
皆是虛妄
00:19:25
八十種好屬色
00:19:31
佛云 若以色見我
00:19:34
是人行邪道
00:19:37
不能見如來
00:19:39
這個傳心法要是什麼書
00:19:42
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19:46
傳心法要
00:19:48
全稱黃檗山 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00:19:57
黃檗希運述
00:20:00
唐大中十一年集成
00:20:05
收放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00:20:11
佛光大辭典說傳心法要
00:20:16
若全部的書名要叫做
00:20:19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00:20:24
這個黃檗希運來所著作的
00:20:31
黃檗山 的希運禪師所著作的
00:20:36
是在唐朝 大中十一年來所集成的
00:20:43
這本書你若去翻 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00:20:48
大正藏是藏經
00:20:52
我們藏經有很多版本
00:20:57
我家裡就有兩個版本
00:21:00
像是有兩個版本
00:21:04
我們若大正藏有一百本
00:21:08
另外我家裡 還有一部乾隆藏
00:21:13
那有一百四十幾本
00:21:16
另外還有什麼文殊藏種種
00:21:20
若這個藏經是有很多版本
00:21:23
不過當今我們佛教 所採用的這藏經
00:21:29
大多數都用大正藏
00:21:32
現在你若要翻
00:21:33
就去翻這個大藏經
00:21:36
這個大正藏的第四十八冊
00:21:39
第四十八本就對了
00:21:43
裡面就有這個 傳心法要這個文
00:21:48
現在這是 傳心法要裡面所說
00:21:51
這可說是佛教公認的書
00:21:56
師 師就是指 這個希運禪師所說的
00:22:03
他說希運和尚這樣說
00:22:07
說三十二相是屬相
00:22:11
假使若有相都是不實在
00:22:15
八十種好
00:22:17
所以佛家呢
00:22:19
都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00:22:22
這是說他 一般說的形態
00:22:26
你若說這八十種好 這個屬於色
00:22:30
所以我們金剛經
00:22:32
佛云就是指金剛經
00:22:35
金剛經說 假使若有色相來見我
00:22:42
這個人已經走入邪道了
00:22:45
你沒有辦法看出你的本性
00:22:47
沒辦法看出你本來的面目
00:22:52
所以一個人啊
00:22:54
絕對不能用這個色相 來看這個佛的本相
00:23:02
三十二相是說 我們的內心的修養
00:23:06
並不是說這個形態
00:23:10
看他的表面
00:23:12
但是說是人行邪道 就有的解釋錯誤
00:23:16
說這個人若在我們佛教界
00:23:20
大多數有的批評說
00:23:23
你若假使不是信佛教
00:23:26
你沒辦法看佛
00:23:27
邪道將他解釋成佛教外
00:23:30
不是
00:23:31
這個邪道就是像說
00:23:33
心法外面的道
00:23:37
我們若學心法
00:23:39
是叫做正道
00:23:40
你若說有形有色的 靈感顯化
00:23:45
都叫做邪道
00:23:47
這不是老師自己注解的
00:23:50
我來引一個 鳩摩羅什法師所說的話
00:23:55
讓你做參考
00:23:58
若心遊理外
00:24:01
心外求如來
00:24:03
皆是邪道
00:24:07
鳩摩羅什法師 是金剛經的翻譯者
00:24:12
我們現在說的這部金剛經
00:24:15
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00:24:18
這鳩摩羅什法師說
00:24:20
假使一個人的心
00:24:24
若跑出道理以外
00:24:27
你從心的外面要去求佛
00:24:32
應該佛要求你的心
00:24:35
不是求外面的神像
00:24:38
你的心若從外面要求佛
00:24:40
這都是邪道
00:24:43
等於就是說你自己若不修
00:24:46
光是在那裡一直跪 一直拜都是邪道
00:24:49
這樣說比較快
00:24:52
蓮池大師這樣說
00:24:55
若以色見之
00:24:57
以音聲求之
00:24:59
便失如來真定無相之旨
00:25:03
誤入於邪道
00:25:05
而行之者
00:25:07
皆非正宗
00:25:09
安能得見如來真面目乎
00:25:13
蓮池大師 是淨土宗的第八祖
00:25:19
所以這個蓮池大師說
00:25:22
假使你若用這個色來見我
00:25:26
或是用這個音聲來求我
00:25:31
所以我們傳心法要
00:25:34
來引金剛經說
00:25:36
若以色見我
00:25:37
是人行邪道
00:25:38
不能見如來
00:25:39
應該要加一句
00:25:41
金剛經是四句
00:25:44
說若以色見我
00:25:45
以音聲求我
00:25:46
是人行邪道
00:25:47
不能見如來
00:25:49
但是現在傳心法要
00:25:51
目的是要來指這個色相
00:25:54
所以這個音聲 他就沒有寫下去
00:25:58
所以呢
00:25:59
他現在蓮池大師所解釋 是金剛經的全文
00:26:05
說你若用形形色色見我
00:26:08
用這個音聲來求我
00:26:10
你就失去佛祖 所訂這個無相的宗旨
00:26:17
你已經誤入邪道了
00:26:21
假使你一個人 若只靠靈感顯化
00:26:26
只有跪噢拜噢唸經唸佛
00:26:30
這樣來說 都不是正統的佛教
00:26:34
不是正宗
00:26:36
你要如何來看出你的本性
00:26:40
如來真面目 就是我們的本性
00:26:43
你要如何看你的本性
00:26:47
道濟禪師這樣說
00:26:50
色者 如莊嚴佛像之類
00:26:54
聲音 如歌揚梵讀之類也
00:27:00
此二者
00:27:01
是執於色身見佛
00:27:04
捨了正路
00:27:05
向外去馳求
00:27:07
即是邪道
00:27:09
決不能見如來 之本來面目矣
00:27:13
道濟禪師
00:27:15
我們一般若世俗說 叫濟公活佛
00:27:19
因為濟公的道號叫做道濟
00:27:22
所以道濟禪師 等於就是濟公活佛
00:27:27
濟公活佛這樣說
00:27:29
現在說色是什麼
00:27:31
色就是莊嚴佛像之類
00:27:33
這個廟蓋得很大間
00:27:36
佛像弄得很大尊
00:27:39
佛廟裡面裝潢弄得很美
00:27:44
這都是色
00:27:48
聲是什麼
00:27:49
歌揚梵讀
00:27:51
譬如唸經好像是在唱歌
00:27:57
讀一些這個梵讀
00:28:00
梵就是梵文
00:28:02
像唸那個咒語種種之類的
00:28:07
這兩樣
00:28:08
這兩樣就是色和聲這兩樣
00:28:12
你都執什麼
00:28:13
執於這個色身見佛
00:28:16
只執於神桌上的這些佛像
00:28:19
要來見這個佛祖
00:28:22
你已經將正路丟掉了
00:28:26
向外面要去求佛
00:28:30
若這樣就是邪道
00:28:33
絕對你無法看出 你自己本來的本性
00:28:39
所以這邪道呢
00:28:41
不能解釋成 佛教以外都是邪道
00:28:43
不是這樣
00:28:45
邪道就是像說 你沒有修你的本性
00:28:49
沒有修養自己
00:28:51
等於就是邪道
00:28:54
若麼現在說
00:28:56
惠能六祖說 你要修三十二相
00:29:02
三十二相行
00:29:03
到底三十二相行 是要怎麼修
00:29:07
今晚沒有那個時間
00:29:09
對這個三十二相行
00:29:11
對我們的修行 是很重要的
00:29:14
真的三十二相行 你若修得成
00:29:17
大家都是佛祖
00:29:18
我不騙你
00:29:21
所以我們今年度 是只有到今日截止
00:29:2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29:32
我們上期
00:29:35
引證這個金剛經
00:29:40
他說一個人
00:29:42
你要修行
00:29:44
不能用這個三十二相 來看我們的本性
00:29:52
等於就是說你不能說
00:29:55
用這個外觀這個三十二相
00:29:58
一般我們若學佛道的人
00:30:03
若一般的師父都解釋 三十二相解釋什麼
00:30:07
譬如說眉毛生得很美
00:30:10
眼睛清明啦
00:30:12
鼻子很挺啦
00:30:14
牙齒很白啦
00:30:16
種種就是都說這個肉體 三十二個部位的好的相
00:30:24
但是若我們上期 引證惠能六祖的引證
00:30:29
他說你若用這個外觀的 三十二相要來看出本性
00:30:35
不可能
00:30:37
事實
00:30:38
我們現在說 這個三十二相是什麼
00:30:42
是說我們的內性
00:30:45
他說三十二相就是 要用我們的五根來修六度
00:30:51
五根修六度來說
00:30:53
每一根修六度
00:30:55
五根就五六剛好三十
00:30:58
另外意根
00:31:01
你還要來修這個無相 無為
00:31:07
這樣共計剛好三十二相
00:31:11
所以我們今晚就是補充
00:31:13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1:17
如來肉身三十二相
00:31:23
至涅槃時
00:31:25
皆無影無蹤
00:31:29
一相尚不留
00:31:33
匠人雕佛之三十二相
00:31:39
皆為虛妄
00:31:41
一相猶不可得
00:31:45
雖有稍似
00:31:47
經久變相
00:31:50
故須菩提言
00:31:53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00:31:57
如來所說三十二相
00:32:01
非如來肉身之三十二相
00:32:06
故云 如來說三十二相
00:32:09
即是非相
00:32:12
如來所說三十二相者
00:32:16
如來三十二相行也
00:32:20
世人徒著三十二形相
00:32:26
而不修三十二相行
00:32:29
故不能得見法身如來
00:32:32
三十二相行者
00:32:35
謂五根
00:32:37
眼耳鼻舌身中
00:32:40
具修六度
00:32:41
合之三十相
00:32:44
於意根中
00:32:45
修無相無住
00:32:47
是名三十二相清淨行也
00:32:52
故云 是名三十二相也
00:32:56
現在這一段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3:01
說釋迦佛祖的肉身
00:33:07
肉身就是我們這個肉體
00:33:10
這個三十二相
00:33:12
他到涅槃之時
00:33:14
涅槃就是他到死的時候
00:33:18
統統無影無蹤
00:33:20
人家就放火將他燒掉了
00:33:23
都是無影無蹤
00:33:26
一相都不留在世間
00:33:30
一些師傅 來雕刻佛祖的三十二相
00:33:36
統統都不真實
00:33:39
一相也得不到
00:33:43
雖然說有一點像
00:33:46
不過經久了會變相
00:33:50
所以須菩提才說
00:33:52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00:33:57
我們佛祖所說的三十二相
00:34:02
不是佛祖的肉體
00:34:05
這個身體的三十二相
00:34:08
所以金剛經才會說
00:34:11
如來說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這句話
00:34:17
釋迦佛祖所說的 三十二相是什麼
00:34:22
就是佛祖三十二相行
00:34:26
三十二相的修行法
00:34:31
世間人只有固執 這個肉體的三十二相
00:34:38
不修我們人的六根 這個三十二相行
00:34:45
所以他就沒辦法 看出他的本性
00:34:49
法身如來就是本性
00:34:52
什麼叫做三十二相行
00:34:56
就是我們人的五根
00:34:59
五根就是眼睛 耳朵 鼻子 舌 身體
00:35:05
這個五根的裡面
00:35:07
全部要來修六度
00:35:10
眼睛也要修六度
00:35:12
耳朵也要修六度
00:35:14
鼻子也要修六度
00:35:16
舌頭也要修六度
00:35:17
身體也要修六度
00:35:20
所以這個五根 眼耳鼻舌身
00:35:24
這個五根修六度之後
00:35:26
五六剛好三十相
00:35:30
在我們的意根的裡面
00:35:33
來修這個無相 和無住的相行
00:35:40
所以這個三十相 再合這兩相
00:35:43
總共就是叫做 三十二相的清淨行
00:35:50
所以金剛經才會跟我們說
00:35:52
是名三十二相這句話
00:35:58
那麼就有人會議論
00:36:03
說你若說我們人 的身體來修六度
00:36:06
就有可能
00:36:08
這個五根
00:36:10
像這個眼睛 耳朵 鼻子 嘴
00:36:14
要怎樣來修這個六度
00:36:17
我們現在今晚就要來 談論這個五根修六度
00:36:22
這個道理
00:36:24
最先就是要來說 這個眼睛修六度
00:36:28
眼睛要如何修六度
00:36:29
修真錄這樣說
00:36:33
眼根修六度者何
00:36:38
眼根見善境即報人趨之
00:36:44
見危境即報人避之
00:36:48
曰眼根修布施也
00:36:52
眼根非禮不視
00:36:55
曰眼根修持戒也
00:37:00
眼根見人非法
00:37:03
亦者對我不利之行為時
00:37:08
生悲心而不起瞋
00:37:11
曰眼根修忍辱也
00:37:16
眼根常尋 己身之非法處而省
00:37:22
曰眼根修精進也
00:37:26
眼根能視而不見
00:37:30
曰眼根修禪定也
00:37:34
眼根對色塵而能判別善惡
00:37:39
曰眼根修智慧也
00:37:43
此六具全修者
00:37:46
曰眼根修六度
00:37:50
這裡面二個注解先做說明
00:37:53
注解第一
00:37:55
辭海這樣說
00:37:56
非法 不合法律者
00:38:00
曰非法
00:38:02
亦稱不法
00:38:05
辭海說非法是什麼
00:38:08
就是不符合法律
00:38:10
等於就是做不法的事情
00:38:13
這個叫做非法
00:38:14
所以有時候叫做不法
00:38:18
注解第二
00:38:2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8:23
悲心 悲他之苦之心也
00:38:27
止觀四曰
00:38:29
悲心徹骨
00:38:31
如母念子
00:38:34
佛學大辭典說
00:38:36
悲心是什麼
00:38:39
就是可憐他的心
00:38:42
像是看到對方 而可憐他的那個心
00:38:47
所以引止觀第四卷說
00:38:51
悲心透入我們的骨髓
00:38:56
就像是母親在念兒子
00:39:00
身為一位母親
00:39:02
兒子做錯事
00:39:03
他不怨恨他
00:39:05
反而可憐他
00:39:07
所以呢
00:39:09
我們若說悲心就是像 母親在可憐兒子那個心
00:39:15
修真錄這樣說
00:39:19
說眼根要修六度
00:39:22
要怎樣修
00:39:24
眼根要怎樣去修六度
00:39:27
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眼睛 來看善的事情
00:39:33
快點告訴人家去做
00:39:35
趨之就是跟他走
00:39:38
我們眼睛看到人家做善啊
00:39:40
我們告訴人家說 做善很好快去做
00:39:44
看到危險
00:39:46
就告訴人家快逃避
00:39:49
譬如說看到山要塌了
00:39:51
喂 不能去噢
00:39:53
或是看到什麼危險的地方
00:39:56
喂 你不能做噢
00:39:57
像是看到危險的時候
00:40:00
告訴人家閃避
00:40:02
這個叫做眼根修布施
00:40:06
我們眼根非禮不視
00:40:10
譬如看到這些不法的事情
00:40:12
像那個脫衣舞種種
00:40:15
我們看到
00:40:17
就閃避開來當做沒看到
00:40:21
這個就是眼根 來修這個持戒
00:40:27
守這個戒律
00:40:30
我們的眼睛看到非法
00:40:35
或是看到對方 對我不利的行為
00:40:41
來生出這個悲心
00:40:44
生出了那個可憐的心
00:40:47
不會起瞋恚的心
00:40:50
這句話就要注意
00:40:52
因為為了要叫你注意
00:40:53
我才用一個括號
00:40:56
現在我們修行 是說我們自己
00:41:01
是說內不是說外
00:41:04
所以這是對我們自己說的
00:41:06
不含對公的
00:41:11
譬如說我們眼睛
00:41:18
去看到一個 在侮辱國家的行為
00:41:23
或是在欺侮我們的父母
00:41:28
或是說對我們的妻兒不利
00:41:33
或是對我們的社團
00:41:35
我們的團體不利
00:41:37
若這樣你就要發脾氣了
00:41:41
我們若對我們自己不要緊
00:41:43
他糟蹋我 侮辱我對我怎樣
00:41:46
那個不要緊
00:41:47
我們眼睛看到
00:41:48
看到那個人對我不利
00:41:49
我們不要緊
00:41:51
不過譬如說你看到一個人 要強姦你妻子
00:41:55
你也說要修六度了
00:41:58
不然就忍辱了
00:42:00
這不是這樣
00:42:02
或是像說一個人 拿刀要殺你父母
00:42:05
你不抵抗行嗎
00:42:07
你卻說不要緊
00:42:09
我修忍辱 我父母讓你殺
00:42:11
這樣不行
00:42:13
所以現在說 這個眼根要來修忍辱
00:42:19
是說對我們自己
00:42:21
對我們自己不利
00:42:23
不能說對這個公的事情
00:42:27
不含對公的事情
00:42:29
你要注意這一點
00:42:30
這個不幫你括號
00:42:32
有時話會聽了會錯誤
00:42:35
這個叫做眼根修忍辱
00:42:39
眼根
00:42:41
我們時常看到我們自己
00:42:45
有不法的地方
00:42:47
我們自己錯誤的地方
00:42:49
來反省
00:42:51
這個叫做眼根修精進
00:42:55
我們的眼根
00:42:58
我們有時看到東西 視而不見
00:43:02
這就是我們的眼根 修這個禪定
00:43:06
看到當成沒看到
00:43:10
我們的眼根對於這個色塵
00:43:13
對形形色色的事情
00:43:15
我們有辦法去判別善與惡
00:43:19
看到這個是對不對
00:43:21
我們有辦法 去分辨這個善惡
00:43:24
這個叫做眼根修智慧
00:43:28
這六項若都全備齊來修
00:43:32
叫做眼根修六度
00:43:35
所以現在這個五根 要修六度的中間
00:43:39
這個眼根已經說了
00:43:42
第二就是 我們耳根要修六度
00:43:46
耳根要怎樣修六度
00:43:48
再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00:43:51
耳根修六度者何
00:43:58
耳根聞善事即報人趨之
00:44:04
聞危事即報人避之
00:44:09
曰耳根修布施也
00:44:14
耳根非禮不聽
00:44:18
曰耳根修持戒也
00:44:24
耳根聞人非法
00:44:27
亦者對我不利之言語時
00:44:31
生悲心而不起瞋
00:44:36
曰耳根修忍辱也
00:44:41
耳根常反耳 尋己之妄言而省
00:44:47
曰耳根修精進也
00:44:51
耳根能聽而不聞
00:44:55
曰耳根修禪定也
00:45:00
耳根對聲塵
00:45:03
入耳能判別是非
00:45:06
曰耳根修智慧也
00:45:10
此六具全修者
00:45:13
曰耳根修六度也
00:45:18
現在對於本文 做個詳細的說明
00:45:23
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0:45:27
說我們這個耳朵 要來修這個六度
00:45:32
要怎樣的修啊
00:45:35
我們的耳朵聽到善事
00:45:39
快點告訴人家做
00:45:41
人家在說善的事情
00:45:43
我們就快點告訴人家
00:45:46
讓人家有那個機會
00:45:48
去做善事
00:45:51
但是聽到危險的事情
00:45:55
我們趕快告訴人家要閃避
00:45:58
聽到一個危險的事情
00:46:00
我們叫人家不要做
00:46:03
這就是耳朵修這個布施
00:46:09
我們的耳朵
00:46:12
這個非禮不能聽
00:46:15
假使人家 若在說不正當的話
00:46:17
我們最好閃開不要聽
00:46:21
這個就是什麼
00:46:22
就是耳根來修這個持戒
00:46:28
我們的耳根
00:46:31
你若聽到這個非法的事情
00:46:37
或是假使對方 對我不利的話語
00:46:40
糟蹋我 罵我的時候
00:46:43
我們有辦法 來生出這個悲心
00:46:48
不跟他計較
00:46:50
不要生氣
00:46:52
但是這句話 和剛才眼根意思一樣
00:46:56
這是對我們 自己的修養說的
00:46:59
是不包含公事
00:47:02
假使人家 在侮辱我們的團體
00:47:05
侮辱我們的父母
00:47:06
侮辱國家
00:47:08
你耳朵聽到
00:47:10
你也要裝著默不出聲
00:47:11
這樣不行
00:47:13
所以公私你就要分明
00:47:17
若對我們自己
00:47:19
你不論再惡劣的事
00:47:21
再無理的事情 我們也要忍受起來
00:47:26
但是若對於國家對於家庭
00:47:28
對於父母
00:47:30
對於公的事情 你就不能忍了
00:47:34
這是合法的事情
00:47:38
假使我們耳朵 常常不聽別人的話
00:47:45
你自己聽自己的話
00:47:47
我們自己有沒有說錯
00:47:50
我們自己有沒有做錯
00:47:52
我們要去反省
00:47:55
這就是我們的耳朵 修這個精進
00:48:00
我們的耳朵 萬一去聽到是非
00:48:06
我們的心不動
00:48:10
心不動呢
00:48:12
這就是我們的耳根 已經來修這個禪定
00:48:17
我們的耳朵
00:48:21
聽到外面的是是非非
00:48:25
這些有的沒有的話
00:48:28
進入我們的耳朵之後
00:48:31
我們就有辦法去判別
00:48:34
咦 這句話是對不對
00:48:38
我們有辦法
00:48:38
對不對
00:48:40
是非我們有辦法去分辨
00:48:43
這個就是我們的耳朵 來修這個智慧
00:48:48
這六項全部你有辦法修全
00:48:54
這個就是 叫做耳根來修六度
00:49:00
所以在這個 五根要修六度的其中
00:49:05
我們對眼睛 耳朵
00:49:09
已經幫你詳細的分辨過了
00:49:12
幫你詳細說明過了
00:49:16
但是另外
00:49:18
這個鼻子要怎樣去修六度
00:49:22
你眼睛在看 耳朵在聽
00:49:25
鼻子是聞味道而已 要怎麼修六度
00:49:31
我們的嘴 是要怎麼修六度啊
00:49:35
因為我們今晚時間上
00:49:38
因為要再說下句來說
00:49:43
只有寫個黑板就來不及了
00:49:46
所以只有說到這為止
00:49:48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49:51
這個下文
00:49:54
我們說這個鼻子 要怎麼修六度
00:49:58
嘴巴要如何修六度
00:50:02
對這個問題
00:50:06
我們下期再來做一個檢討
00:50:10
不然我們話說到這為止
00:50:1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50:23
我們現在來翻十二頁
00:50:2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0:31
菩薩戒經云
00:50:34
眾生受佛戒
00:50:37
即入諸佛位
00:50:39
得如是者
00:50:41
即名解脫
00:50:42
亦名達彼岸
00:50:45
超六度
00:50:47
越三界
00:50:49
大力菩薩
00:50:51
無量力尊
00:50:52
是大丈夫
00:50:55
上期對本文 我們有詳細解釋
00:50:59
但是對這個大丈夫裡面
00:51:03
我們在佛學大辭典 裡面的解釋
00:51:10
說這個大丈夫相是什麼
00:51:13
就是我們要修 這個佛所具的三十二相
00:51:20
但是這個三十二相是什麼
00:51:23
我們也有引證 這個金剛經裡面說的
00:51:28
我們這個三十二相
00:51:30
就是要來修五根修六度
00:51:40
五根修六度 五六剛好三十相
00:51:44
其他這個意根
00:51:46
要來修這個無住和無相
00:51:51
對無住無相
00:51:53
我們常常說比較知道
00:51:55
但是若說我們的五根
00:51:58
眼睛 鼻子 耳朵 嘴巴 身體
00:52:02
這個五根要如何修六道
00:52:05
若一般六度是知道
00:52:07
說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00:52:12
眼睛要如何來修六道
00:52:15
耳朵要如何修六道
00:52:17
這個上期就跟你解釋了
00:52:19
現在進一步 就要來瞭解這個鼻根
00:52:23
這個鼻子要怎樣 來修這個六度這個問題
00:52:26
我們現在來看修真錄解釋
00:52:30
鼻根修六度者何
00:52:36
鼻根對香塵
00:52:40
香
00:52:42
有好香 惡香 毒香
00:52:49
如瓦斯 農藥 毒氣等
00:52:53
鼻根若聞毒香時
00:52:58
報人避之
00:53:00
免受其害者
00:53:01
曰鼻根修布施也
00:53:06
鼻根不嗜好聞私愛之好香
00:53:13
如異性之香氣等者
00:53:18
曰鼻根修持戒也
00:53:22
鼻根聞己所厭之香者
00:53:27
而能忍受者
00:53:30
曰鼻根修忍辱也
00:53:33
鼻根能不好惡
00:53:36
於香臭者
00:53:39
曰鼻根修精進也
00:53:43
鼻根不為香臭所動者
00:53:47
曰鼻根修禪定也
00:53:50
鼻根能修持戒香
00:53:54
終身不怠者
00:53:56
曰鼻根修智慧也
00:53:59
此六具全修者
00:54:01
曰鼻根修六度也
00:54:05
對本文
00:54:07
我們現在就要 詳細來做個說明
00:54:22
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0:54:25
說這個鼻根
00:54:28
要來修這個六度 是要怎樣修
00:54:35
我們鼻根來對這個香塵
00:54:39
但是你這個香就要注意
00:54:43
這個香不只是只有香
00:54:46
香臭都包含在內叫做香
00:54:49
這個等會兒再另外注解
00:54:52
但是這個香
00:54:54
有一個好的香
00:54:58
有一個壞的香
00:55:02
有愛的香
00:55:03
有討厭的香
00:55:07
另外有一個毒氣的香
00:55:10
這個毒氣的香是什麼
00:55:12
就像是瓦斯啦
00:55:15
農藥啦
00:55:16
毒氣啦
00:55:17
這聞了人會死
00:55:21
假使我們這個鼻根
00:55:25
若去聞到
00:55:27
這個聞
00:55:29
聞不是聽
00:55:31
有的不知道說聞就聽
00:55:33
這個聞是嗅
00:55:35
這個等會兒再另外做說明
00:55:39
他說我們鼻子 去聞到這個毒的味道
00:55:44
我們要趕快告訴人家
00:55:46
告訴人家來逃避
00:55:49
免受這個災害
00:55:51
譬如說我們鼻子 去聞到瓦斯味
00:55:54
趕快告訴人家
00:55:55
你瓦斯漏了 你趕緊要鎖起來
00:55:57
要叫人來修理
00:55:59
或是說瓦斯要關起來
00:56:01
你若告訴人家來說
00:56:03
才不會去受災害啊
00:56:05
所以你不能說聞到就忍著
00:56:07
不能這樣
00:56:08
聞到這個毒氣 農藥的味道
00:56:11
瓦斯的味道
00:56:12
我們一定要告訴人家逃避
00:56:14
免受這個災害
00:56:17
這個叫做鼻根修布施
00:56:19
就是我們的鼻根布施啊
00:56:22
告訴人家閃避壞的
00:56:26
我們的鼻根不會去嗜好
00:56:30
這不是「好」
00:56:32
這是好
00:56:33
好就愛 不愛
00:56:35
這個等會兒再另外做說明
00:56:38
我們鼻根
00:56:41
不會去嗜好這個
00:56:44
聞到這個我們 自己所愛聞的味道
00:56:49
譬如說聞到異性的香氣
00:56:52
像女孩子經過噴香水
00:56:55
聞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00:56:58
一直看著她
00:56:59
這就是叫私愛之好香
00:57:03
這叫做鼻根修持戒
00:57:07
鼻根來聞到 自己討厭的香味
00:57:12
大家都有
00:57:14
也有人聞到香水的味道
00:57:17
就覺得很難過
00:57:18
有的去聞到花的味道
00:57:21
也覺得很難過
00:57:23
這個鼻根去聞到 我們討厭的味道
00:57:28
我們有辦法去忍受
00:57:30
我們閃到一邊去
00:57:32
不要說討厭
00:57:34
這是鼻根來受忍辱
00:57:37
鼻根沒有這個好惡的味道
00:57:42
沒有說什麼香味我愛
00:57:45
什麼香味我不愛
00:57:46
沒有那個好惡的心
00:57:48
但是毒氣除外
00:57:50
有毒的東西這是例外
00:57:53
像剛才在說的
00:57:54
這個瓦斯啦 農藥啦 毒氣
00:57:56
這是例外的
00:57:57
這個不能忍受的
00:57:59
所以你不會去好惡 這個香臭
00:58:05
這樣來說
00:58:07
這個叫做鼻根修這個精進
00:58:11
我們的鼻根不會 去讓這個香臭來所動
00:58:16
這個叫做鼻根修禪定
00:58:19
我們的鼻根 有辦法來修持戒香
00:58:23
怎樣叫做戒香
00:58:25
這個戒香呢
00:58:27
這等會兒再另外做說明
00:58:30
這個戒香 就是說我們人的修養
00:58:33
我們的鼻根 有辦法來修持這個戒香
00:58:37
終身不要懶惰
00:58:39
這個叫做鼻根來修智慧
00:58:42
這六項你都修齊全
00:58:46
這個叫做鼻根修六度
00:58:49
所以現在 對於裡面這四個注解
00:58:53
我們來做個說明
00:58:56
先來寫注解在黑板上
00:59:05
不然我們 現在來看注解第一
00:59:1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9:13
香 有情 非情之氣分
00:59:18
一切鼻可嗅者
00:59:22
大乘義章八末曰
00:59:25
芬馥名香
00:59:29
此名不足
00:59:31
於中亦有腥臊臭
00:59:35
不可備與
00:59:38
且存香稱
00:59:42
俱舍論一曰
00:59:44
香有四種
00:59:47
好香 惡香 等不等香
00:59:54
這個香四種
00:59:56
好香 惡香 等不等香
01:00:01
但是什麼叫做好香 惡香
01:00:05
什麼叫做等不等香
01:00:08
我們現在來看這個注解
01:00:13
這個佛光大辭典
01:00:16
注解第一這個好香 惡香
01:00:20
在香條的裡面簡略的記載
01:00:25
關於好香 惡香
01:00:29
例如說像香
01:00:33
這個香啦
01:00:34
香味
01:00:36
能讓我們人心中的感覺 會快樂和不快樂
01:00:46
或是說這個香
01:00:49
會對我們人有 滋養和會損害
01:00:53
我們人的五官
01:00:56
或是說不會滋養 和不損害這個五官
01:01:03
這樣來說
01:01:04
有的聽到 就會感到亂糟糟的
01:01:10
為什麼這個香
01:01:11
有時對我們會滋養
01:01:13
有時會損害
01:01:15
譬如我們聞到蔘味的香氣
01:01:21
有時聞到藥味的香味
01:01:25
感覺有時身體會好
01:01:27
聞藥味我們的身體會好
01:01:30
譬如說你聞到 那個瓦斯的味道
01:01:33
聞到農藥這些有損害
01:01:38
有那個毒氣的
01:01:39
就損害我們人的五官了
01:01:42
譬如說有的說沒有滋養
01:01:47
有的不會損害
01:01:49
但是有的人體質不同
01:01:54
像有的人在炒辣椒
01:01:57
雖然那個不會損害
01:01:59
但是對我們感覺 不快活的也有
01:02:05
所以這個香會分辨說
01:02:08
對我們人有好有壞
01:02:11
會損害 不會損害
01:02:13
有這個氣味這樣
01:02:15
這就是說有好香 惡香 等香 不等香
01:02:22
有這個四種
01:02:26
所以這個五官
01:02:28
在佛光大辭典說
01:02:29
五官 五種感官
01:02:31
即佛教所說之五根
01:02:34
眼耳鼻舌身也
01:02:37
現在說五官
01:02:39
就是五種的感覺的官能
01:02:43
就是我們佛教所說 這個五根
01:02:47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 身
01:02:51
我們有的人
01:02:53
很多人對這個香味
01:02:55
像胡椒那個香
01:02:57
有的吃了不會喜歡的也有
01:02:59
吃了有的會喜歡的也有
01:03:02
所以感覺這個好和壞
01:03:04
滋養和損害呢
01:03:07
這個呢
01:03:08
因為各人的感覺不同
01:03:14
而且說到這個等不等香
01:03:17
這個佛光大辭典 注解第二這樣說
01:03:20
說另就是四香之中
01:03:23
等與不等香之區別
01:03:26
是否可由香之力量 保持平衡而滋養身體
01:03:32
或因不平衡而損害身體
01:03:35
種種問題
01:03:37
亦均加以討論
01:03:40
但是有一種
01:03:42
說這個等不等的香
01:03:45
本來是會滋養的香
01:03:49
使得那個人 反而像是說不爽快
01:03:54
反而損害身體
01:03:56
有的呢
01:03:57
應該會損害身體的那個香
01:04:00
他聞到反而心情很爽快
01:04:03
變成說
01:04:05
感覺不會損害身體
01:04:07
變相反的感覺
01:04:09
這樣聽比較不懂
01:04:13
譬如說酒這樣來說
01:04:16
若不愛喝酒的人
01:04:19
他聞到
01:04:20
酒本來就不會損害呀
01:04:22
不過他聞到 他會損害身體呀
01:04:26
有的聞到酒味來說
01:04:27
精神都爽快
01:04:30
譬如菸來說
01:04:32
若愛吸菸的人
01:04:34
聞到菸味感覺很爽快的呀
01:04:37
若討厭菸的人
01:04:38
他聞到菸味 就感覺不爽快了
01:04:41
有那個等不等那個感覺
01:04:45
你看有的說藥很好
01:04:47
不過有的藥呢
01:04:49
你感覺很好
01:04:51
若像老師來說
01:04:53
聞到蔘味頭就痛了
01:04:55
吃到人蔘我人就難過了
01:04:59
人說好但我不合啊
01:05:03
像那個麻油就好
01:05:05
麻油香人家聞了很香
01:05:07
人家麻油雞吃的嘎嘎叫
01:05:10
我若吃到麻油一定很慘
01:05:12
吃了喉嚨就失聲 不能講話
01:05:15
這就叫做等不等香
01:05:17
像是說感覺好和壞不平均
01:05:22
不平衡就對了
01:05:24
這叫做等不等香
01:05:26
所以這個香呢
01:05:28
有滋養的香
01:05:31
也有一種是不滋養的香
01:05:33
有的一種呢
01:05:35
感覺好 爽快
01:05:37
有的感覺不爽快
01:05:39
所以說這個香 的包含是很廣
01:05:43
所以現在佛學大辭典才說
01:05:48
說香有那個 有情和非情的氣氛
01:05:53
有情就是眾生
01:05:56
那非情…
01:05:57
什麼叫非情
01:05:58
像那個瓦斯 農藥 那個叫非情
01:06:02
那不是眾生呀
01:06:03
所以香有這個 有情非情的氣氛
01:06:08
一切我們的鼻子 有辦法聞到的
01:06:11
都是叫做香
01:06:13
大乘義章的第八卷 的末章裡面這樣說
01:06:20
說這個香氣就是叫做香
01:06:24
但是這個香呢包含很廣
01:06:28
香不是
01:06:29
有的一般若說香
01:06:31
就當成那個香味叫做香
01:06:34
這個香包含什麼
01:06:36
包含像那個臊味
01:06:39
像什麼羊腥 牛腥
01:06:42
什麼有的 一種身體的狐臭
01:06:46
這叫做腥
01:06:48
臊 臭腥味
01:06:51
魚臊或是肉臊
01:06:54
那個臊味
01:06:56
或是那個臭的臊味
01:06:59
那個屎尿種種臭的臊味
01:07:01
所以這個香是包含很廣
01:07:04
這個香不只是 包含香味而已
01:07:10
沒辦法全部說到完
01:07:13
都是香
01:07:16
俱舍論裡面這樣說
01:07:19
香有四種
01:07:21
有好的香
01:07:22
有壞的香
01:07:24
有等的香
01:07:25
有不等的香
01:07:26
這個等不等
01:07:28
好香 惡香 這裡面剛才都說完了
01:07:33
注解第二
01:07:34
我們前面的那個注解第二
01:07:37
辭海說
01:07:38
聞 鼻嗅亦曰聞
01:07:42
這個聞不是只有聽而已
01:07:44
鼻子聞到也叫做聞
01:07:47
所以我們說聞香
01:07:49
就是聞到香
01:07:51
不然香要怎麼聽
01:07:56
香是沒有辦法聽的
01:07:58
是聞到
01:08:00
注解第三
01:08:01
辭海這樣說
01:08:03
現在你要注意這個字
01:08:05
這字讀做兩個音
01:08:08
第一 就是讀成什麼
01:08:10
好 好就是很美很好
01:08:14
像剛才說的 這個好香惡香
01:08:18
這個就是說這個好
01:08:21
但是另外讀一個叫做好
01:08:24
這個好意思就是愛
01:08:28
喜歡
01:08:29
這個喜歡就剛才所說的說
01:08:33
這個有喜歡的香 和不喜歡的香
01:08:37
剛才那個讀做好
01:08:40
後面這個讀做好
01:08:42
所以這個讀做兩個音
01:08:44
你要分辨好
01:08:48
那麼現在另外呢
01:08:50
來看這個注解第四
01:08:53
戒香
01:08:55
比喻持戒者之德名遠聞
01:09:03
蓋持戒之香
01:09:06
芳馨偏世間
01:09:09
名聞滿十方
01:09:12
逆 順風時悉聞之
01:09:16
非如栴壇或花葉之香
01:09:22
順風則聞
01:09:23
逆風則不聞
01:09:27
注解第四
01:09:28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9:30
說什麼叫戒香
01:09:33
戒香是譬如 一個人修養很好
01:09:38
因為你修養很好
01:09:40
你的道德的名聲
01:09:43
聽到很遠
01:09:47
我們要知道
01:09:50
我們人的修養這個香味
01:09:54
可說是名香四海
01:09:59
他這個名聲
01:10:02
可以聽到說滿十方
01:10:07
十方是什麼
01:10:08
十方就是東西南北
01:10:10
東南 西南 東北 西北 上 下
01:10:16
那麼若說東西南北
01:10:20
東南 西南 東北 西北
01:10:23
說真的
01:10:24
上要怎麼聽
01:10:26
下要怎麼聽
01:10:27
上是指神
01:10:29
下是指鬼
01:10:31
可以說無論是人
01:10:32
無論是神
01:10:33
無論是鬼
01:10:34
就聽到你的名聲
01:10:37
無論是逆風
01:10:38
無論是順風
01:10:40
他都聞得到
01:10:43
這個聞等於聽
01:10:45
這個聞是聞
01:10:48
無論是順風 逆風
01:10:50
他都聞得到
01:10:53
不是一般的香水
01:10:55
這栴檀就是香水
01:10:57
不是這個香水
01:10:59
或是這個花葉的香
01:11:03
說順風才聞得到
01:11:06
逆風就聞不到
01:11:08
我們人的名聲
01:11:10
不論再遠也聽得到
01:11:12
不論再遠也聞得到
01:11:16
所以呢
01:11:17
我們今晚說來到這裡
01:11:19
說這個鼻的修六度 就說一晚去了
01:11:26
對於我們人的舌頭 要怎樣修六度
01:11:34
我們人的身體 要怎樣修六度
01:11:36
因為今晚 沒有時間可以再說
01:11:39
等下期再來分解
01:11:42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11:49
我們現在來繼續我們上期
01:11:55
說到這個 五根修六度這個問題
01:12:00
我們上期 說這個五根修六度
01:12:04
說來到這個鼻根
01:12:09
我們上期剛好說到鼻根
01:12:12
我們現在這期 就是要來繼續這個舌根
01:12:20
那麼這個舌根 要怎樣修六度呢
01:12:24
我們現在來看 修真錄一個解釋
01:12:29
舌根修六度者何
01:12:34
舌根開口善言
01:12:37
而法施普行
01:12:41
曰舌根修布施也
01:12:46
舌根不造口業
01:12:48
曰舌根修持戒也
01:12:52
舌根常訥於言
01:12:54
受辱不妄爭辯
01:12:57
曰舌根修忍辱也
01:13:02
舌根勤學於善言
01:13:04
曰舌根修精進也
01:13:08
舌根閉而不妄開口
01:13:12
曰舌根修禪定也
01:13:15
舌根遇可說時則語
01:13:18
不可說時則默
01:13:20
曰舌根修智慧也
01:13:23
此六具全修者
01:13:27
曰舌根修六度也
01:13:30
這裡面兩個注解先做說明
01:13:33
注解第一
01:13:35
辭海這樣說
01:13:36
訥 遲鈍也
01:13:39
言之難也
01:13:41
論語里仁
01:13:43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01:13:49
辭海說訥
01:13:52
就是像說很笨拙的意思
01:13:56
就是說話很笨拙
01:14:00
所以論語里仁篇裡面說
01:14:05
君子的人要怎麼樣
01:14:07
說話比較笨拙一點
01:14:09
工作勤快一點
01:14:12
現在的人就相反
01:14:13
說話比較厲害
01:14:15
工作都笨拙
01:14:17
君子的為人 話說得比較笨拙不要緊
01:14:20
不用跟人相爭
01:14:22
工作就要跟人家相爭
01:14:24
工作要打拚一點
01:14:27
注解第二
01:14:28
辭海這樣說
01:14:30
默 靜也 不語也
01:14:34
辭海說默就是靜靜
01:14:37
就是不太說話
01:14:39
現在這個不能唸語
01:14:41
語就是像跟人辯論 說話
01:14:46
現在來看修真錄
01:14:51
說我們這個舌根 來修這個六度是什麼
01:14:55
就是我們的舌根
01:14:58
我們若一說話開口
01:15:01
都說善的話
01:15:04
我們若法施
01:15:06
要普遍去實行
01:15:09
都勸化人的話多說一點
01:15:13
這就是舌根修布施
01:15:17
我們的舌根不要去造口業
01:15:21
這叫做舌根修持戒
01:15:24
我們的舌根時常不說閒話
01:15:30
受人侮辱的時候
01:15:33
不要跟人強辯
01:15:35
這個就是舌根修忍辱
01:15:39
我們的舌根
01:15:41
要認真來學這個好的話
01:15:44
這就是舌根修精進
01:15:47
我們的舌根
01:15:50
嘴巴比較密一點
01:15:52
不要胡亂開口
01:15:54
這叫做舌根修禪定
01:15:57
我們的舌根 遇到可以說的時候就要說
01:16:03
該當講的時候你要說
01:16:05
沒必要說時
01:16:06
我們就安靜不要說話
01:16:09
這叫做舌根修智慧
01:16:11
這六項你若全部修齊全
01:16:15
這個叫做舌根修六度
01:16:17
這樣說
01:16:20
最後就是我們 來說這個身根
01:16:24
這個身根要怎樣修六度呢
01:16:27
不然我們 現在就來看修真錄
01:16:31
身根修六度者何
01:16:37
身根諸善奉行不已
01:16:42
曰身根修布施也
01:16:46
身根不造業
01:16:48
曰身根修持戒也
01:16:52
身根受諸種苦
01:16:54
而能忍辱者
01:16:56
曰身根修忍辱也
01:16:59
身根學道不怠
01:17:01
曰身根修精進也
01:17:05
身根不為名誘
01:17:07
不為利惑
01:17:08
曰身根修禪定也
01:17:12
身根有道則猛進
01:17:14
無道則勇退
01:17:16
曰身根修智慧也
01:17:19
此六具全修者
01:17:21
曰身根修六度也
01:17:25
這裡面一個注解先做說明
01:17:28
辭海這樣說
01:17:29
已 止也
01:17:31
詩鄭風風雨
01:17:35
雞鳴不已
01:17:38
辭海說已就是止
01:17:41
止就是休息
01:17:43
所以現在引詩經
01:17:46
這個鄭風風雨篇裡面說
01:17:50
雞在啼 啼不休息
01:17:54
現在來看修真錄
01:17:57
說我們這個身根 來修六度是怎樣說的
01:18:01
我們身根所有的善要去做
01:18:06
做不休息
01:18:08
這個就是叫做身根修布施
01:18:12
我們的身根 不要去造這個身業
01:18:15
身業就是殺盜淫
01:18:18
不要去造
01:18:19
這個就是叫做身根修持戒
01:18:23
我們的身根受著種種的苦
01:18:26
有辦法去忍受
01:18:28
這個叫做身根修忍辱
01:18:31
我們的身根學道不要懶惰
01:18:35
這叫做身根修精進
01:18:38
我們的身根 不要為了這個名受誘拐
01:18:42
不要為了利來迷惑
01:18:44
這叫做身根修禪定
01:18:47
我們的身根 若有道就要勇敢去進
01:18:51
若無道就要勇敢退回來
01:18:55
這個叫做身根修智慧
01:18:57
這六項你若全部都有修
01:19:00
叫做身根修六度
01:19:04
我們現在來翻十二頁
01:19:09
十二頁第五行
01:19:1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9:17
問心住何處即往
01:19:23
答無住處即住
01:19:28
有一個人來問祖師
01:19:32
說我們的心 要住在什麼地方
01:19:34
才能夠住
01:19:38
祖師說
01:19:39
你要住在你無住的地方
01:19:43
才來給他住
01:19:46
這個人就又問
01:19:48
云何是無住處
01:19:52
答不住一切處
01:19:53
即是住無住處
01:19:57
他說你今天說 住無住處即住這句話
01:20:01
什麼是無住處
01:20:04
祖師說
01:20:06
說你無論什麼事情 不要將它放在心上
01:20:10
這個就是住無住處
01:20:14
這個人就又問
01:20:16
云何不住一切處
01:20:19
答不住一切處者
01:20:22
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
01:20:25
不住空 亦不住不空
01:20:29
不住定 亦不住不定
01:20:32
即是不住一切處
01:20:35
只箇不住一切處
01:20:36
即是住處也
01:20:39
得如是者
01:20:40
即名無住心也
01:20:43
無住心者是佛心
01:20:46
現在祖師就回答他怎麼說
01:20:50
我現在跟你所說的 這不住一切處這句話
01:20:56
就是不要住善惡
01:20:59
像是說善我也不管你
01:21:03
惡我也不理你
01:21:06
不要去住這個有無
01:21:08
不管你是有無
01:21:10
我不會將他放在心上
01:21:12
不論是內外 中間
01:21:14
我都不會將他放在心上
01:21:17
也不會住這個空
01:21:20
也不會住這個不空
01:21:21
不空就是相
01:21:23
我也不會著空 也不會著相
01:21:26
這個空相
01:21:27
我都不會將他放在心上
01:21:30
也不會住這個定
01:21:32
也不會住這個不定
01:21:35
這就是什麼
01:21:37
不住一切處
01:21:39
這個不住一切處 就是我們所住的地方
01:21:43
你若有辦法這樣做
01:21:45
就是叫做無住心
01:21:47
無住心就是佛心
01:21:50
我就在講
01:21:51
說這個佛心噢
01:21:54
是沒有作用的
01:21:57
菩薩心才有作用
01:21:59
佛心沒有作用
01:22:01
我們六祖壇經說
01:22:03
不思善 不思惡
01:22:05
即明上座本來面目
01:22:08
善我也不要管你啦
01:22:10
惡我也不管你啦
01:22:14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01:22:16
我們的本性 就是我們的佛心啊
01:22:21
你做善我也不要管你啦
01:22:24
你做惡我也不要管你啦
01:22:28
有人說這樣 佛祖就沒有慈悲了哩
01:22:31
你若說做惡我就不管你
01:22:35
這樣較有理
01:22:36
做善的人你不要幫忙他
01:22:38
什麼連做善你也不要管他
01:22:42
諸位
01:22:43
佛不是沒有慈悲
01:22:45
佛是超過慈悲
01:22:49
因為他就是不住一切處
01:22:52
不管你是善
01:22:54
不管你是惡
01:22:55
不管你是有
01:22:55
不管你是無
01:22:56
不管你是內
01:22:57
不管你是外
01:22:58
不管你是中間
01:23:00
不管你是空 不空
01:23:02
定 不定
01:23:05
就像這個電扇 電將他拔起來
01:23:08
沒有電都不會動
01:23:10
如如不動
01:23:11
這就是我們的佛心
01:23:13
我們的佛心是如如不動
01:23:16
但是佛祖他要度人
01:23:18
他即時可以開動啊
01:23:21
所以才叫慈航倒駕
01:23:24
隨時發動這菩薩心出來
01:23:27
那當時才去度化眾生
01:23:30
所以一個人說佛祖去度人 這是不可能的
01:23:34
是這個佛祖慈航倒駕
01:23:37
化這個菩薩心
01:23:38
才有辦法去度人
01:23:40
所以一個人啊
01:23:41
你說要看出本性
01:23:43
這個本性 是沒有辦法達到本性
01:23:46
達到本性就沒有作用啊
01:23:48
所以我們才說明心見性
01:23:51
心是要光亮
01:23:54
這個心的光亮 就是菩薩心啊
01:23:57
見性
01:23:58
這個性是只有看出來而已
01:24:00
你沒辦法 去實踐這個無住心
01:24:08
我們聽到一句話心不會動
01:24:10
一句話
01:24:11
好壞話我心都不會動
01:24:13
這就是佛心啊
01:24:14
但是這是 只是沒有表達出來
01:24:18
但是你一個人 若要發生作用
01:24:20
一定要發這個菩薩心
01:24:22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24:25
所以我們學道
01:24:29
最高的境界
01:24:31
就是達到無住的心
01:24:33
來看出本性
01:24:35
無住心就是佛心
01:24:37
達到佛心就成佛的果位
01:24:41
所以對無住心
01:24:44
我們來做個詳細的分解
01:24:47
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1:24:51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24:57
為金剛般若經中之名句
01:25:02
又稱無住心
01:25:05
意即不論處於何境
01:25:10
此心皆能無所執著
01:25:14
而自然生起清淨心
01:25:18
心若有所執著
01:25:21
猶如生根不動
01:25:24
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
01:25:28
故不論何處
01:25:30
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
01:25:34
才能隨時任運自在
01:25:40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1:25:45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
01:25:50
就是我們 金剛般若經的裡面
01:25:55
出名的句子
01:25:57
金剛般若經簡單說金剛經
01:26:02
當時惠能六祖
01:26:07
在這個五祖弘忍的地方
01:26:12
弘忍大師來念 這個金剛經給他聽
01:26:16
只有說來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26:20
他就來看出他的本性
01:26:23
所以這句話就是因為我們 金剛般若經裡面的名句
01:26:29
最重要的是這句話
01:26:33
所以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26:37
也可以簡單說叫做無住心
01:26:42
意思就是說無論 處在什麼樣的境遇
01:26:48
無論什麼樣的處境
01:26:52
這個心都沒有這個執著
01:26:57
不會執空 不會執相
01:27:00
不會執右 不會執左
01:27:02
可說是都沒有這個執著
01:27:07
而且我們自然
01:27:09
這個心來生起這清淨的心
01:27:14
對這個清淨心 等會兒再另外解釋
01:27:19
我們的心
01:27:22
假使你有一點兒執著
01:27:26
就好像生根拖不動
01:27:30
你若有執著來說
01:27:31
就讓它絆住了
01:27:33
說也說不聽
01:27:35
也不了解
01:27:40
所以一個人你若有所執著 就是好像生根不動
01:27:45
那這樣你就無法 來掌握一切的事情
01:27:49
道理你就不能完全來了解
01:27:54
所以無論你在什麼地方
01:27:58
我們的心 都不能有一點點的執著
01:28:04
這樣你才有辦法
01:28:06
無論什麼時候
01:28:08
無論什麼環境
01:28:09
心才會自由自在
01:28:14
所以對清淨心 佛光大辭典才說
01:28:19
清淨心
01:28:22
遠離煩惱之無垢心
01:28:27
自性清淨之心
01:28:30
又金剛經
01:28:33
諸菩薩摩訶薩
01:28:37
應如是生清淨心
01:28:41
不應住色生心
01:28:44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01:28:48
即指無執著之心
01:28:53
佛光大辭典說 清淨心是什麼
01:28:57
就是離開這個煩惱
01:29:00
那個沒有髒的心
01:29:03
或是我們自性清淨的心
01:29:08
又金剛經裡面一句話
01:29:13
說所有的菩薩 大菩薩
01:29:17
應該我之前 跟你說的這些話
01:29:23
你要生出這清淨的心
01:29:27
不應該來住色生心
01:29:31
所以我們現在 各宗教都住色生心
01:29:35
我現在若信這個教
01:29:37
怎麼也離不開
01:29:38
再怎麼說也說我的教最好
01:29:40
別的教都沒有用
01:29:42
這就已經住色生心
01:29:46
你也不應該 住這個聲來生心
01:29:51
假使人家說一句話
01:29:55
心裡就高興
01:29:58
人家說你一句壞話
01:30:00
心裡不快樂就在生氣
01:30:03
你也不應該 住這個聲來生你的心
01:30:08
也不應該來 住這個香味來生心
01:30:14
一個人你聞到好的香味
01:30:19
眼睛很睜很大
01:30:21
聞到壞的味道
01:30:24
你就整個皺著眉頭
01:30:26
這就已經住這個香來生心
01:30:30
你也不應該 住這個味來生心
01:30:34
你若喜歡吃的東西
01:30:36
這樣高興到要跳起來
01:30:39
你吃到你不喜歡吃的東西
01:30:41
你愁眉苦臉
01:30:44
你也不應該 住這個味來生心
01:30:48
你也不應該來 身體觸摸到一個東西
01:30:53
有那個喜惡的心 來生這個心
01:30:59
你也不應該一切事物
01:31:03
這個法就是一切事物
01:31:05
來意念來所動來生心
01:31:10
所以呢
01:31:11
這句話就是 來指說無執者的心
01:31:17
這是我們 無所住心大略的意思
01:31:23
所以我們針對這個 金剛經來說這句話
01:31:30
可以說整篇的金剛經
01:31:35
最重要是這句話
01:31:40
再接下去
01:31:42
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
01:31:44
裡面一句話
01:31:47
佛心
01:31:49
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1:52
無住心者 是佛心
01:31:56
佛學大辭典說
01:31:58
什麼是佛心
01:32:00
在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2:03
就是我們今晚說的這一課
01:32:05
說無住心就是佛心
01:32:09
所以這頓悟入道要門論啊
01:32:12
本來我們的本課就有說了
01:32:15
但是這一般你若 沒有將他注解一下
01:32:19
以後你這句話 要說給人家聽
01:32:22
你無法去引 這個佛心是什麼樣子
01:32:27
所以現在頓悟入道要門論
01:32:29
就是我們今晚說的這課
01:32:31
說無住
01:32:33
不住一切處者
01:32:34
不住善惡 有無 內外
01:32:37
不住空 亦不住不空
01:32:40
不住定 亦不住不定
01:32:42
即是不住一切處
01:32:44
只箇不住一切處
01:32:46
即是住處也
01:32:47
得如是者
01:32:49
即名無住心
01:32:50
無住心者 是佛心也
01:32:53
所以當今的人 大家說要學佛
01:32:57
真正要學佛 你沒有達到無住心啊
01:33:00
無法看出你的本性
01:33:03
所以有的說
01:33:03
為什麼人家 有辦法看出本性
01:33:06
我為什麼 沒辦法看出本性
01:33:08
你有住的心 要怎麼看出本性
01:33:12
所以你就了解說
01:33:14
惠能六祖的厲害 是怎樣厲害
01:33:16
只有聽一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33:19
他就看出他的本性
01:33:21
所以他才有辦法 成為我們一代的佛祖
01:33:25
有人說惠能六祖有成佛嗎
01:33:31
在我們佛教
01:33:34
你若做佛才能叫做經
01:33:38
你若沒有做佛到菩薩
01:33:42
一般還沒有說經
01:33:43
都叫做論
01:33:45
所以你想說
01:33:47
自從達摩祖師 來到我們中國
01:33:52
初祖 二祖 三祖 四祖 五祖為止都說論
01:33:57
像達摩說破相論 悟性論
01:34:01
要像六祖的師父
01:34:03
只有像說最上乘論
01:34:08
所以我們一般 若祖師 菩薩
01:34:12
這都說論
01:34:14
像我們這個龍樹菩薩
01:34:17
他所做的說叫做智度論
01:34:20
所以成佛才能叫做經
01:34:22
所以我們惠能六祖 這部經說叫做壇經
01:34:26
六祖壇經
01:34:28
所以你就認定說
01:34:30
這個六祖是已經有成佛
01:34:32
若沒有佛教界他不會承認
01:34:35
這是可說是
01:34:37
在我們中國說成佛 是只有惠能六祖一個人
01:34:40
其餘的是 只有成菩薩道而已
01:34:43
今晚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問題
01:34:46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34:48
下文等下期再分解
01:34:52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34:56
我們現在翻十二頁
01:35:02
十二頁第六行
01:35:10
從第十三字說起
01:35:13
不然我們開始
01:35:15
問云何是不住一切處
01:35:20
答不住一切處者
01:35:24
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
01:35:28
不住空 亦不住不空
01:35:32
不住定 亦不住不定
01:35:36
即是不住一切處
01:35:38
只箇不住一切處
01:35:40
即是住處也
01:35:42
得如是者
01:35:44
即名無住心也
01:35:46
無住心者是佛心
01:35:50
對無住心就是佛心
01:35:53
我們上期有引佛學大辭典
01:35:58
佛光大辭典
01:36:01
所以我們今晚再進一步
01:36:05
來研究這個無住心的道理
01:36:10
再來看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1:36:15
無心道人
01:36:18
無念無想之真人也
01:36:24
四十二章經曰
01:36:27
供養三世諸佛
01:36:30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36:35
對這個三世諸佛 首先做個注解
01:36:4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6:44
三世者
01:36:46
過去 現在 未來也
01:36:52
過去佛 為迦葉諸佛
01:36:58
現在佛 為釋迦牟尼佛
01:37:02
未來佛 為彌勒諸佛
01:37:06
此即佛經所云三世諸佛也
01:37:12
佛學大辭典 你若要翻這篇文
01:37:15
就翻三世佛這個條目
01:37:20
佛學大辭典說三世是什麼
01:37:24
就是過去世 現在世 未來世
01:37:30
這叫做三世
01:37:33
若過去的佛是什麼
01:37:36
就是迦葉諸佛
01:37:38
迦葉諸佛就是迦葉佛 以外還有很多佛
01:37:44
若現在佛
01:37:47
就是現在我們佛教的教主
01:37:51
這個釋迦牟尼佛
01:37:54
當今佛教的教主 就是尊重釋迦牟尼佛
01:38:01
若未來佛呢
01:38:03
就是彌勒諸佛
01:38:05
是現在我們一貫道 所尊重的就是彌勒佛
01:38:09
就是未來快要成佛的
01:38:12
就是彌勒諸佛
01:38:15
這就是佛經裡面 所說的三世的諸佛
01:38:21
所以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1:38:25
無心道人是什麼
01:38:29
就是沒有雜念
01:38:33
沒有胡思妄想
01:38:36
無所住心的修行人
01:38:40
四十二章經裡面說
01:38:43
你供養三世諸佛
01:38:46
你拚命在拜這個迦葉佛
01:38:49
整日在念釋迦牟尼佛
01:38:53
有的說那阿彌陀佛呢
01:38:54
阿彌陀佛也是過去佛
01:38:58
和迦葉諸佛這個項目一樣
01:39:03
因為我們阿彌陀佛 是比釋迦佛祖還早
01:39:07
而且阿彌陀經也是 釋迦佛祖說出來的
01:39:11
所以現在說迦葉諸佛 就是包含阿彌陀佛
01:39:15
或是說藥師佛在內
01:39:17
這都是叫做迦葉諸佛
01:39:21
所以你供養這三世諸佛
01:39:25
無論你供養過去世的佛
01:39:28
無論你念著現去世的佛
01:39:31
無論你來供養未來世的佛
01:39:36
還輸什麼
01:39:37
還輸供養一個無心的道人
01:39:41
因為這個無心的道人啊
01:39:44
名也不要 利也不要
01:39:46
一切什麼都不要
01:39:47
心沒有妄念
01:39:50
你助他成佛
01:39:51
那個功德
01:39:53
比你念佛的功德還高
01:39:56
這是四十二章經說的
01:40:00
再來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40:03
無心道人
01:40:05
指對於一切無想無念
01:40:08
無所求之修行人
01:40:11
傳心法要
01:40:13
供養十方諸佛
01:40:15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40:18
何以故
01:40:19
無心者
01:40:20
無一切心也
01:40:21
四十二章經
01:40:24
佛光大辭典說
01:40:27
無心道人是什麼
01:40:28
就是指一切沒有胡思妄想
01:40:33
沒有妄念
01:40:34
沒有所求
01:40:35
怎樣無所求
01:40:36
名也無所求
01:40:38
利也無所求
01:40:40
不要名不要利的修行人
01:40:44
所以傳心法要裡面說
01:40:46
供養十方諸佛
01:40:48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40:51
是什麼原因
01:40:54
因為這個無心的人啊
01:40:56
沒有一切的妄念的關係
01:40:59
這在四十二章經 裡面也有說起
01:41:02
這是佛光大辭典的說法
01:41:06
那麼現在佛光大辭典 說傳心法要有這段文
01:41:11
我們現在 來將傳心法要的本文
01:41:15
全部寫在黑板做參考
01:41:22
供養十方諸佛
01:41:27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41:32
何故 無心者
01:41:37
無一切心也
01:41:40
今學道人
01:41:43
不向心中悟
01:41:46
乃於心外著相取境
01:41:51
皆與道背
01:41:54
恒河沙者
01:41:56
佛說是沙
01:41:58
諸佛菩薩
01:42:00
釋梵諸天
01:42:02
步履而過
01:42:04
沙亦不喜
01:42:06
牛羊蟲蟻
01:42:10
踐踏而行
01:42:12
沙亦不怒
01:42:15
珍寶馨香
01:42:18
沙亦不貪
01:42:21
糞尿臭穢
01:42:23
沙亦不惡
01:42:26
此心即無心之心也
01:42:30
離一切相
01:42:31
眾生諸佛
01:42:33
更無差別
01:42:36
但能無心
01:42:37
便是究竟
01:42:39
故學道人
01:42:41
若不直下無心
01:42:43
累劫修行
01:42:45
終不成道
01:42:48
對本文
01:42:50
我們來將它詳細
01:42:52
來將它做個說明
01:42:55
傳心法要 在這個卷上裡面一段文
01:43:02
說供養十方諸佛
01:43:05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43:10
什麼原因
01:43:12
無心就是 沒有這些妄念的心
01:43:19
他說當今一些學道的人
01:43:25
你沒有要向著 我們的心中去開悟
01:43:30
都在我們心的外面
01:43:33
來取相 取境
01:43:36
我希望這個廟蓋大間一點
01:43:39
佛祖做得大尊一點
01:43:41
徒弟收多一點
01:43:44
只要那個外境
01:43:48
這都和道理違背
01:43:52
你這個恆河的沙
01:43:56
釋迦佛祖說是沙
01:44:00
這個沙
01:44:02
所有的佛祖菩薩
01:44:05
或是這些所有諸天的神
01:44:09
這樣子將它踩過
01:44:12
這個沙並不高興
01:44:16
他不會說啊我很榮耀
01:44:19
佛祖踩我這沙過
01:44:22
佛祖及所有菩薩 都經過我這沙上
01:44:30
這是一種譬喻啦
01:44:32
譬如說現在 這些佛祖菩薩跟我握手
01:44:35
或是說這些 佛祖菩薩跟我打招呼
01:44:40
我並不高興啊
01:44:42
這個牛啦 羊啦 蟲啦 螞蟻爬過我身上
01:44:48
沙也不會生氣
01:44:51
譬如修行人 乞丐羅漢和他擦身而過
01:44:56
他也不會討厭
01:44:57
不會生氣
01:44:59
你一些珍寶馨香
01:45:03
這個沙也不貪
01:45:05
一些這個金銀財寶
01:45:07
所有價值的東西
01:45:09
將它丟到沙的上面
01:45:11
沙也不會高興
01:45:13
像是不會貪心說 這些是我的
01:45:16
假使真的一個修行人
01:45:18
你錢拿再多給他
01:45:20
更有價值的東西給他
01:45:22
他也不會貪啦
01:45:26
糞尿
01:45:27
糞就是屎
01:45:29
尿就是尿
01:45:30
屎尿髒的東西 潑在沙的上面
01:45:34
沙也不會生氣
01:45:36
真正的修行人
01:45:38
你一個乞丐羅漢
01:45:39
衣服穿的破破爛爛
01:45:42
跟你握手
01:45:44
你也高興接受
01:45:45
也不會討厭說你臭兮兮
01:45:49
這個心就是無心的心
01:45:52
無心的心就是無所住心
01:45:56
離開一切相
01:46:00
我們眾生諸佛
01:46:02
更無差別
01:46:04
你若有辦法 離開一切相來說啊
01:46:06
眾生和佛祖
01:46:08
沒兩樣啦
01:46:10
所以才說惠能六祖很厲害
01:46:13
光是聽一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46:16
就看出他的本性
01:46:20
假使一個人 你若達到無所住心
01:46:24
你的道就已經 達到究竟 最高
01:46:28
所以學道的人
01:46:31
你的心若沒有放下
01:46:35
達到無所住心
01:46:37
你累劫修行
01:46:39
一世又一世 一世又一世一直修行
01:46:43
永遠不能成道
01:46:46
假使你若貪圖廟大間
01:46:49
貪圖緣金多
01:46:51
錢若拿多高興得要死
01:46:53
沒有錢就愁眉苦臉
01:46:55
廟若大間就眉開眼笑
01:46:58
廟若蓋不起來就煩惱
01:47:01
假使若有大施主來
01:47:03
這樣歡天喜地
01:47:05
若都沒有人拿緣金
01:47:07
就愁眉苦臉
01:47:08
若這個就永遠不能成道了
01:47:12
這不是我說的
01:47:13
這是佛祖菩薩說的話
01:47:16
所以修行人啊
01:47:19
要達到這個心
01:47:22
若說這樣是較深沈的話
01:47:25
老師的偈語是最簡單啦
01:47:27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01:47:30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1:47:34
你對我好和我沒有關係
01:47:37
對我不好也和我沒有關係
01:47:39
這樣就是無所住心了
01:47:41
對不對
01:47:42
所以世間人 像說要學道學道
01:47:47
都沒有什麼啦
01:47:48
你若真的大家都說
01:47:50
我怎麼能看出本性
01:47:51
你就無法達到無所住心
01:47:53
是要如何看出本性
01:47:55
你若要看出本性
01:47:56
一定要無所住心
01:47:58
不然你無論如何修行
01:48:00
你也無法看出本性
01:48:03
你再有怎麼高的高僧大德
01:48:07
你若有所住的心
01:48:09
沒辦法看出本性
01:48:11
這樣說比較快
01:48:12
若到無所住心 就沒有那個私心了
01:48:15
一點私心也沒有
01:48:18
這就是無所住的理
01:48:22
我再引一個無住
01:48:24
我們再來六祖壇經一句話
01:48:28
無住者
01:48:32
人之本性
01:48:35
於世間善惡好醜
01:48:38
乃至冤之與親
01:48:43
言語觸刺
01:48:44
欺爭之時
01:48:46
並將為空
01:48:48
不思酬害
01:48:53
六祖壇經 定慧品裡面一句話
01:48:58
他說這個無住
01:48:59
什麼叫做無住
01:49:02
無住就是人的本性
01:49:05
像是剛才說的
01:49:07
頓悟入道要門論說 無住就是佛心
01:49:12
本性
01:49:13
本性也是佛心
01:49:15
所以無住 就是我們人的本性
01:49:18
無住就是我們人的佛心
01:49:22
在這個世間
01:49:25
不管你是善或是惡
01:49:29
不管你是好
01:49:31
不管你是壞
01:49:35
乃至你是仇人
01:49:38
或是親近的人
01:49:42
你若說話刺激我 糟蹋我
01:49:48
或是我在說話 你欺負我和我爭鬥的時候
01:49:54
我心裡都放空
01:49:58
我就沒有想過 要向你報冤仇
01:50:00
都沒有
01:50:02
這就是無住
01:50:06
所以在這個 莊嚴經論裡面這樣說
01:50:12
尸利麴多
01:50:15
因設火坑并毒食害佛不得
01:50:22
悔過號泣
01:50:24
世尊告言
01:50:26
汝勿憂佈
01:50:28
即說偈言
01:50:31
起我我無諍
01:50:33
久捨冤親心
01:50:36
右以旃檀塗
01:50:39
左以刀利割
01:50:42
於此二人中
01:50:44
其心等無異
01:50:48
莊嚴經論說
01:50:50
有一個叫做尸利麴多
01:50:55
設這個火坑和弄這個毒藥
01:51:00
要來害死釋迦佛祖
01:51:03
沒有成功
01:51:04
不得就是沒有成功
01:51:08
就這樣後悔他的過失
01:51:12
放聲大哭
01:51:13
號泣就是放聲大哭
01:51:17
釋迦佛祖才說
01:51:20
說你不用煩惱
01:51:23
你也不用怕
01:51:27
煩惱是煩惱害不成功
01:51:30
怕是怕說釋迦佛祖 向他報冤仇
01:51:34
說你今天不用煩惱 也不用怕
01:51:38
才說一首偈語
01:51:42
說你要害我和我計較
01:51:45
但是我不跟你計較
01:51:49
根本我不會和你爭鬥啊
01:51:53
我很久前就將 這個冤和親的心丟掉了
01:52:00
像說你對我好 和我沒有關係
01:52:03
你對我不好 也和我沒有關係
01:52:08
假使若右邊的臉 你用香水來塗我
01:52:13
旃檀就是他們印度 一種很好的香水
01:52:18
說你右邊用香水塗我
01:52:23
左邊拿一把刀子很利
01:52:26
將我割傷
01:52:28
在這兩個人的中間
01:52:31
像是塗香水和用刀割 這兩個人的中間
01:52:36
我的心都一樣
01:52:39
並不會說我有高興和生氣
01:52:43
都沒有
01:52:44
這是什麼
01:52:46
這就是無所住心啊
01:52:49
所以當今的人 常說要看出本性
01:52:52
真正你沒有達到無住的心
01:52:55
你沒有辦法看出本性
01:52:57
這樣說比較快
01:52:58
看本性是很容易喔
01:53:01
你是不是做得到呢
01:53:04
這個才是一個問題
01:53:08
現在再看下文下去
01:53:11
問其心似何物
01:53:18
答其心不青 不黃 不赤 不白
01:53:23
不長 不短 不去 不來
01:53:27
非訴 非淨 不生 不滅
01:53:30
湛然常寂
01:53:32
此是本心形相也
01:53:35
亦是本身
01:53:37
本身者即佛身也
01:53:41
現在這個人就又來問祖師
01:53:44
你說無所住心
01:53:46
其心
01:53:47
其心就是指無所住心
01:53:49
說你這個無所住心
01:53:51
生成什麼樣子
01:53:54
要問說這無所住心 長得什麼樣子
01:53:58
祖師就說
01:53:59
說若是無所住心也不是青的
01:54:03
也不是黃的
01:54:04
也不是赤的
01:54:06
也不是白的
01:54:07
也不是長
01:54:08
也不是短
01:54:09
也沒有去
01:54:10
也沒有來
01:54:11
也沒有髒
01:54:12
也沒有乾淨
01:54:14
也沒有生
01:54:14
也沒有滅
01:54:16
意思就是說
01:54:18
根本這無形的東西
01:54:21
無所住心就是無形
01:54:23
怎麼會有什麼形體呢
01:54:26
湛然常寂
01:54:27
這個心靜靜的
01:54:30
這就是我們人的 無所住心的形相
01:54:34
亦是本身
01:54:36
本身就是佛祖的身啊
01:54:40
再接下去
01:54:43
問身心以何為見
01:54:50
是眼見 耳見 是鼻見
01:54:56
及身心等見
01:55:02
答見無如許種見
01:55:06
云既無如許種見
01:55:10
復何見
01:55:13
答是自性見
01:55:16
何以故
01:55:17
為自性本來清淨
01:55:21
湛然空寂
01:55:23
即於空寂體中
01:55:26
能生此見
01:55:31
現在這個人就又問
01:55:34
身就是指佛心
01:55:36
心就是指無所住心
01:55:39
這個佛心 無所住心 要怎麼看得出來
01:55:44
要怎麼看說你是佛心
01:55:47
你是無所住心
01:55:48
要怎麼看出來
01:55:49
是用眼睛看
01:55:51
用耳朵 用鼻孔 用身體 用我們的心看
01:55:58
祖師就說
01:56:00
說沒有這麼多種看
01:56:03
這個人就又說
01:56:05
說既然 若沒有這麼多種的看
01:56:07
要用什麼看
01:56:10
祖師就說
01:56:11
說用我們的自性
01:56:14
用你自己的本性來看
01:56:17
是什麼原因
01:56:19
因為我們的自性 本來就是清淨
01:56:24
可說心裡空空沒有半樣
01:56:28
在這個心空的體中
01:56:32
才有辦法 看出這個無所住心
01:56:37
所以大家說要看出本性
01:56:39
你要看出本性 就心要達到無住的心
01:56:43
才有辦法看出本性
01:56:45
若沒有
01:56:46
你就永遠沒有辦法 去看出這個本性
01:56:51
我們今晚說來到這裡
01:56:54
因為這時間的問題
01:56:57
雖然還有幾分鐘
01:56:59
不過現在下文這個引證
01:57:01
若講下去
01:57:03
光寫黑板就沒有時間
01:57:05
所以呢
01:57:05
就只有到此 暫且告一段落
01:57:08
謝謝大家
頓悟入道要門論
5/40部影片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
頓悟入道要門論 4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頓悟入道要門論 6
頓悟入道要門論 7
頓悟入道要門論 8
頓悟入道要門論 9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頓悟入道要門論 13
頓悟入道要門論 14
頓悟入道要門論 15
頓悟入道要門論 16
頓悟入道要門論 17
頓悟入道要門論 18
頓悟入道要門論 19
頓悟入道要門論 2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2
頓悟入道要門論 23
頓悟入道要門論 24
頓悟入道要門論 25
頓悟入道要門論 26
頓悟入道要門論 27
頓悟入道要門論 2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
頓悟入道要門論 31
頓悟入道要門論 3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3
頓悟入道要門論 34
頓悟入道要門論 35
頓悟入道要門論 36
頓悟入道要門論 37
頓悟入道要門論 3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9
頓悟入道要門論 4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27000175
4ad52814-c5b1-481d-97a2-60e0139abb43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