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8
4611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10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好啦 從這個佛的 三十二相先解
00:02:19
說上期有兩個注解
00:02:22
一個是在說 這個三大劫的事情
00:02:27
我們今晚對這個 佛的三十二相
00:02:35
跟這個三大劫
00:02:36
今晚要補注就對了
00:02:40
當今的人說到三十二相
00:02:42
大多數都說什麼
00:02:45
說到我們身體這個相
00:02:47
事實這個三十二相 不是指我們這個身體
00:02:52
所以呢 現在我們來看
00:02:55
注一 金剛經如法受持分 第十三篇裡面所說的
00:03:01
須菩提
00:03:04
於意云何
00:03:07
可以三十二相
00:03:09
見如來不
00:03:11
不也 世尊
00:03:14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00:03:17
何以故
00:03:19
如來說三十二相
00:03:22
即是非相
00:03:23
是名三十二相
00:03:29
現在這個金剛經
00:03:30
釋迦佛祖對須菩提這樣說
00:03:35
說須菩提啊
00:03:37
在你的想法是如何
00:03:41
你可以用我們人 的這個肉體
00:03:45
這個三十二相
00:03:47
來看到佛 本來的面目可以嗎
00:03:52
現在這個字讀作否
00:03:55
我們現代字下面 多一個口字
00:03:59
但是現在這個字就讀作不
00:04:01
不就是不可以
00:04:04
說不可以 師父
00:04:07
不可以用這個 肉體的三十二相
00:04:11
來看到佛的本來面目
00:04:15
是什麼原因
00:04:18
現在這個如來就是指我
00:04:22
說我今天說這個三十二相
00:04:27
不是這個肉體的三十二相
00:04:32
是說我們人的修養 的三十二相
00:04:35
所以這個名字 才叫做三十二相
00:04:40
對本文我們來看 惠能六祖的解釋
00:04:47
三十二相者
00:04:50
是三十二清淨行
00:04:54
三十二清淨行者
00:04:57
於五根中修六波羅蜜
00:05:03
於意根中修無相無為
00:05:07
是名三十二清淨行
00:05:12
常修此三十二清淨行
00:05:15
即得成佛
00:05:19
若不修三十二清淨行
00:05:22
終不成佛
00:05:25
但愛著如來三十二相
00:05:29
自不修三十二相清淨行
00:05:32
終不得見如來
00:05:36
惠能六祖這樣說
00:05:41
祂說現在金剛經 所說的三十二相
00:05:45
就是來指我們人的 三十二個清淨的行為
00:05:53
三十二個清淨行是什麼
00:05:58
就是來指我們的五根
00:06:00
五根就是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跟身體
00:06:07
這個裡面
00:06:08
來修這個六波羅蜜
00:06:13
若這樣說起來
00:06:16
這個六度
00:06:22
五根就是這個眼睛修六度
00:06:25
耳朵修六度
00:06:27
鼻子修六度
00:06:29
舌頭修六度
00:06:31
身體修六度
00:06:32
這樣合計起來
00:06:34
五六剛好三十相
00:06:39
另外在我們意根的裡面
00:06:44
這個五根就是…
00:06:45
我們本來是六根啊
00:06:47
但是這五根是眼耳鼻舌身
00:06:51
但是另外這個意根的裡面
00:06:54
修著這個無相跟無為
00:06:57
若這樣合起來 剛好三十二相
00:07:00
因為五根修六度
00:07:02
五六剛好三十
00:07:05
意根又修無相無為
00:07:07
合起來剛好三十二相
00:07:09
這個名字就是 叫作三十二清淨行
00:07:15
你永久要來修這個 三十二的清淨行
00:07:19
若這樣你就會成佛
00:07:23
假如你若不要修 三十二清淨行
00:07:27
結果你沒有辦法成佛
00:07:31
你只有愛著什麼
00:07:33
愛著佛的三十二相
00:07:37
等於就是愛著 這個寺中佛像的假相
00:07:43
你自己不修 三十二相的清淨行
00:07:47
結果你沒有辦法 看出你的本性
00:07:52
這個是我們惠能六祖 跟我們所說的
00:07:58
另外我們再來看 傳心法要一句話
00:08:05
師云
00:08:08
三十二相屬相
00:08:12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00:08:17
八十種好屬色
00:08:21
佛云
00:08:22
若以色見我
00:08:25
是人行邪道
00:08:27
不能見如來
00:08:31
師 現在說師 等於就是指祖師
00:08:38
他說祖師一句話這樣說
00:08:42
說三十二相是屬相
00:08:48
假如若有所相
00:08:52
全都不實在
00:08:56
八十種的好這是屬色
00:09:02
所以釋迦佛祖才說
00:09:06
若以色見我
00:09:07
是人行邪道
00:09:09
不能見如來
00:09:11
本來這是金剛經的偈語
00:09:15
說若以色見我
00:09:16
以音聲求我
00:09:18
是人行邪道
00:09:20
不能見如來
00:09:22
但是現在是要來 引這個三十二相
00:09:25
所以以音聲求我 他就沒有寫
00:09:29
只有寫一個若以色見我
00:09:32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00:09:36
那麼這個傳心法要
00:09:39
是什麼樣的書
00:09:41
我們看佛光大辭典
00:09:45
傳心法要
00:09:47
全稱黃檗山 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00:09:57
黃檗希運述
00:10:00
唐大中十一年集成
00:10:04
收放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00:10:10
佛光大辭典說傳心法要
00:10:14
這個書名全部稱呼
00:10:17
要叫作黃檗山 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00:10:24
這是黃檗希運和尚著作的
00:10:30
在唐朝大中十一年 來集成的
00:10:37
現在這個傳心法要
00:10:39
收集在大正藏 的第四十八冊
00:10:45
因為我們大藏經 有很多版本
00:10:49
像也有乾隆藏 也有文殊藏
00:10:53
也有卍字續藏
00:10:55
有很多藏版
00:10:58
現在我們佛教
00:11:00
大多數都用這個大正藏
00:11:04
這個大正藏有收集 這個傳心法要
00:11:09
在第四十八冊
00:11:11
所以你若買大藏經 的大正藏
00:11:15
第四十八冊裡面 就有這段文了
00:11:20
那麼現在傳心法要裡面說
00:11:25
若以色見我
00:11:27
是人行邪道
00:11:28
不能見如來
00:11:29
對這個邪道你就要注意
00:11:33
我們這個邪道有兩種說法
00:11:37
若以小乘法
00:11:40
你說邪道
00:11:41
就是這個人亂七八糟
00:11:44
不走好路這說叫做邪道
00:11:48
但是我們若是大乘法 在說的邪道不是
00:11:52
大乘法在說的邪道 就是身外求佛
00:11:56
這個叫做邪道
00:11:58
你若修我們的內性
00:12:00
就是正道
00:12:01
修這個身的外面
00:12:05
這個叫做邪道
00:12:07
老師說的都是 有根有據說的話
00:12:10
一般在說道理 都說沒有根據的話
00:12:14
老師不敢說
00:12:16
因為我們的妄言 是佛的大戒
00:12:20
最起碼五戒殺盜淫妄酒
00:12:24
這個妄言是大戒
00:12:26
所以一句妄言都不能說
00:12:30
所以我們現在來引這個 鳩摩羅什法師
00:12:37
跟這個蓮池大師
00:12:39
跟道濟禪師這三個祖師 的注解做個參考
00:12:45
我們現在首先看 鳩摩羅什法師這一段文
00:12:52
若心遊理外
00:12:57
心外求如來
00:13:00
皆是邪道
00:13:04
鳩摩羅什法師 是龜茲國的人
00:13:09
現在我們所讀的 這部金剛經
00:13:14
這個金剛經就是 鳩摩羅什法師翻釋的
00:13:20
所以現在這句話是 鳩摩羅什法師所注解的
00:13:27
他說假如一個人
00:13:30
你的心若跑到道理的 外面出去
00:13:35
你心的外面要求佛祖
00:13:40
算起來這都是邪道
00:13:44
邪道就是指我們 心的外面求佛的意思
00:13:51
蓮池大師才說
00:13:54
若以色見之
00:13:58
以音聲求之
00:14:01
便失如來真定無相之旨
00:14:06
誤入於邪道
00:14:08
而行之者
00:14:10
皆非正宗
00:14:13
安能得見如來真面目乎
00:14:18
現在我們就來了解 這個蓮池大師
00:14:23
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土宗
00:14:28
淨土宗有時候叫做蓮宗
00:14:32
這個淨土宗的第八祖
00:14:35
所以佛光大辭典說
00:14:38
蓮宗九祖
00:14:40
八祖古杭雲棲株宏
00:14:45
明朝蓮池大師
00:14:49
我們在淨土宗
00:14:54
總共有傳九代的祖師
00:14:58
總共有九個祖師
00:15:02
但是要讓你了解蓮池大師
00:15:05
所以初祖 二祖 三祖
00:15:07
四祖 五祖 六祖 七祖省略起來
00:15:11
到最後這個第九祖 也省略起來
00:15:15
只有說這個第八祖
00:15:18
蓮宗的第八祖是 古杭雲棲株宏和尚
00:15:25
這個株宏等於就是 明朝的蓮池大師
00:15:30
現在這是淨土宗的 第八祖蓮池大師說的
00:15:36
說假如你若用這個 色相來見我
00:15:41
你用著音聲來求我
00:15:45
這樣你就失去佛
00:15:48
真正所說的無相的道理
00:15:53
你就誤入這個身外 求佛這條路
00:16:00
你假如若行
00:16:03
行就是說若以色見之
00:16:05
以音聲求之你來走這條路
00:16:09
都不是真正的 正統的佛弟子
00:16:20
你要怎樣來看出你的本性
00:16:24
如來真面目 就是我們的本性
00:16:27
你要怎樣看出你的本性
00:16:32
而且道濟禪師這樣說
00:16:36
色者 如莊嚴佛像之類
00:16:41
聲者 如歌揚梵讀之類也
00:16:47
此二者是執於色身見佛
00:16:51
捨了正路 向外去馳求
00:16:55
即是邪道
00:16:57
決不能見如來 之本來面目矣
00:17:03
道濟禪師 是我們民間很普遍
00:17:08
大家知道的這個濟公活佛
00:17:12
因為濟公活佛 祂的法號叫做道濟
00:17:17
現在說道濟禪師 就是濟公活佛
00:17:21
道濟禪師說色是什麼
00:17:26
好比像是佛寺蓋得很大間
00:17:29
佛祖塑得很大座
00:17:32
這都是色
00:17:34
若是聲呢
00:17:37
歌揚梵讀就是 唸讚 唸經 唸咒
00:17:44
這都叫作歌揚梵讀
00:17:46
這全部都是聲
00:17:50
你若執著這兩項
00:17:54
你就固執在這個色身 就要看佛
00:18:00
你已經捨了這個正路
00:18:04
向外面要去找 找佛祖
00:18:09
這個就是邪道
00:18:12
你若像這種的人
00:18:14
絕對沒有辦法 來看出佛的本來面目
00:18:20
這樣你就知道
00:18:23
現在我們金剛經 所說的這個三十二相
00:18:28
並不是來指 色身的三十二相
00:18:32
祂所說的三十二相 是三十二相行
00:18:39
對這個三十二相行 要怎麼修
00:18:43
五根要修六度
00:18:47
五根要怎樣修六度
00:18:50
眼睛為什麼要修六度
00:18:53
耳朵是要怎樣修六度
00:18:56
鼻子要怎樣修六度
00:18:58
嘴巴要怎樣修六度
00:19:00
我們的身體要怎樣修六度
00:19:03
我們的意念要怎樣修六度
00:19:07
所以我們就靜靜來 研究這個問題
00:19:12
在座同修
00:19:13
大家晚安
00:19:18
我們上期談到 這個悟慈法師
00:19:23
他說的話裡面有一個注解
00:19:28
說這個佛陀 有具備三十二相
00:19:33
對這三十二相 大多數都會曲解
00:19:37
當作是我們這個身體 這個肉體的相
00:19:42
事實這個相
00:19:43
不是在說這個肉體的相
00:19:46
所以我們上期 也有引這個三十二相
00:19:52
引這個金剛經裡面所說的
00:19:55
說如來說三十二相
00:19:58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00:20:02
這個中間我們 也有引惠能六祖的解釋
00:20:09
今晚我們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
00:20:12
對這個三十二相的看法
00:20:16
如來肉身三十二相
00:20:22
至涅槃時
00:20:24
皆無影無蹤
00:20:27
一相尚不留
00:20:31
匠人雕佛之三十二相
00:20:37
皆為虛妄
00:20:40
一相猶不可得
00:20:43
雖有稍似
00:20:46
經久變相
00:20:48
故須菩提言
00:20:52
如來三十二相
00:20:54
即是非相
00:20:57
如來所說三十二相
00:21:02
非如來肉身之三十二相
00:21:07
故云如來說三十二相
00:21:11
即是非相
00:21:13
如來所說三十二相者
00:21:16
如來三十二相行也
00:21:20
世人徒著三十二形相
00:21:24
而不修三十二相行
00:21:27
故不能得見法身如來
00:21:30
三十二相行者
00:21:33
謂五根中具修六度
00:21:38
合之三十相
00:21:40
於意根中
00:21:42
修無相無住
00:21:45
是名三十二相清淨行也
00:21:49
故云是名三十二相也
00:21:54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1:59
說佛祖這個肉體的 三十二相
00:22:05
到祂涅槃的時候 都無影無蹤
00:22:11
因為祂死了之後
00:22:12
火葬都變成灰燼了
00:22:15
所以祂這三十二相 變成都無影無縱
00:22:19
一相都留不住
00:22:23
這些雕刻佛像的師傅
00:22:30
來刻這個佛像的三十二相
00:22:35
全部都不實在
00:22:38
一相都不像
00:22:41
雖然有時候 雕刻得有點相似
00:22:46
不過一久就變相了
00:22:49
所以金剛經須菩提才說
00:22:54
如來三十二相
00:22:56
即是非相這句話
00:23:01
佛祖所說的三十二相
00:23:04
不是佛祖肉體的三十二相
00:23:09
所以金剛經才會說
00:23:11
如來說三十二相
00:23:13
即是非相這句話
00:23:17
佛祖所說的 三十二相是什麼
00:23:22
就是佛祖三十二相的行為
00:23:26
世間人都只有迷這個 三十二種肉體的形相
00:23:35
他就不要修 我們人的修養的三十二相
00:23:42
所以他就沒有辦法 看出法身如來
00:23:46
沒有辦法看到 這個本來面目的這個本性
00:23:52
那麼什麼叫做三十二相行
00:23:57
就是我們的五根
00:23:59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的裡面
00:24:05
每一根都要修六度
00:24:09
眼睛也要修六度
00:24:10
耳朵也要修六度
00:24:12
鼻子也要修六度
00:24:14
舌頭也要修六度
00:24:16
身體也要修六度
00:24:18
合起來五六剛好三十相
00:24:23
現在在我們意根的裡面
00:24:26
來修這個無相跟無住
00:24:29
合起來叫做 三十二相的清淨行
00:24:34
所以金剛經才會說 是名三十二相這句話
00:24:45
那麼就有人疑問
00:24:49
說你講這樣子
00:24:53
若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00:25:00
眼睛要怎麼修六度
00:25:02
耳朵要怎麼修六度
00:25:05
這個五根要怎麼去修 這個六度
00:25:08
所以我們今晚 就針對這個五根修六度
00:25:14
這個道理來做參考
00:25:16
現在首先來說 這個眼根修六道
00:25:20
來看修真錄
00:25:23
眼根修六度者何
00:25:28
眼根見善境即報人趨之
00:25:34
見危境即報人避之
00:25:40
曰眼根修布施也
00:25:44
眼根非禮不視
00:25:47
曰眼根修持戒也
00:25:52
眼根見人非法
00:25:55
亦者對我不利之行為時
00:25:59
生悲心而不起瞋
00:26:04
曰眼根修忍辱也
00:26:09
眼根常尋己身 之非法處而省
00:26:15
曰眼根修精進也
00:26:19
眼根能視而不見
00:26:23
曰眼根修禪定也
00:26:27
眼根對色塵 而能判定善惡
00:26:33
曰眼根修智慧也
00:26:36
此六具全修者
00:26:41
曰眼根修六度也
00:26:47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6:51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6:55
非法 不合法律者
00:26:58
曰非法 亦稱不法
00:27:04
辭海說非法是什麼
00:27:07
就是不合法律叫做非法
00:27:12
等於就是所做的事情
00:27:16
會去觸犯法律的都是非法
00:27:19
有時候說叫做不法
00:27:23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7:28
悲心 悲他之苦之心也
00:27:32
止觀四曰
00:27:34
悲心徹骨
00:27:37
如母念子
00:27:40
佛學大辭典說悲心是什麼
00:27:45
可憐著別人的苦的心
00:27:50
所以止觀第四卷 裡面這樣說
00:27:54
說一個人悲心若有入骨
00:27:58
好比像母親在念子一樣
00:28:04
注解第三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8:09
瞋係指有情 怨恨之精神作用
00:28:17
瞋則從違逆之對境所起
00:28:23
瞋為修道上最大之障害
00:28:29
他說瞋是什麼
00:28:30
瞋就就是來指有情
00:28:33
有情就是眾生
00:28:35
就是生存之物
00:28:38
無論是神 無論是鬼
00:28:41
無論是人 無論是畜牲
00:28:43
都是有情
00:28:48
你假如若是說對這個有情
00:28:53
會來生出怨恨的精神作用
00:28:56
都是瞋
00:28:58
比如說你拜神
00:29:00
神明沒有保佑你
00:29:02
你就怨嘆這也是瞋
00:29:06
比如人家得罪你
00:29:08
你發脾氣也是瞋
00:29:12
比如畜牲把你搗蛋
00:29:14
你罵雞 罵狗 打畜牲
00:29:19
這也是瞋
00:29:22
這個瞋就在違逆 不順心的對境所生的
00:29:29
瞋就是我們修行上
00:29:32
最大的障礙
00:29:35
一個人你修行修得再好
00:29:38
你若有那個瞋心來說
00:29:41
你就沒有辦法修成正果
00:29:44
就從阿修羅道下去
00:29:46
你修的再好 也是往阿修羅道下去
00:29:51
所以修真錄才這樣說
00:29:56
說眼根要修六道
00:29:59
是要怎麼樣修
00:30:03
你這個眼睛
00:30:06
看到善的境 就通知人家趕快做
00:30:11
看人在做善事
00:30:13
或是有一個好事情
00:30:15
你就要去通知人家做
00:30:18
看到危險你就要叫人家閃
00:30:22
比如前面有一個坑洞
00:30:25
跟人家說你小心一點 騎車有一個坑洞
00:30:28
不要跌下去
00:30:31
還是比如說有坑洞的地方
00:30:34
你去做一個讓人知道說
00:30:38
這裡有一個坑洞
00:30:40
告訴人家知道
00:30:42
這就是眼根來修布施
00:30:48
眼根對沒有禮貌的事情 我們不要看
00:30:53
好比說像黃色的電影 還是黃色的種種節目
00:31:01
不要去看
00:31:02
這就是眼根修持戒
00:31:08
眼根若看到非法
00:31:11
看到人家不法的人
00:31:13
還是有人對我 不利的行為的時候
00:31:17
你要生出悲心可憐他
00:31:20
不要生出瞋恚的心
00:31:24
但是這句話 你就要注意一點
00:31:27
怎麼樣
00:31:29
這是說對自己 不包含對公的
00:31:34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0:31:37
比如那個人對我不好
00:31:40
或是對我侮辱
00:31:44
或是種種對我不利的事情
00:31:49
或是去看到 這個種種不利的行為
00:32:02
我們現在看到
00:32:04
我們不會生出 那個瞋恚的心
00:32:07
這就是眼根修忍辱
00:32:11
不過這是對自己說的
00:32:14
不是對公的
00:32:17
比如說有一個人 來侮辱我們的國家
00:32:22
你不可以說
00:32:23
現在我就要忍辱沒關係
00:32:28
這樣不行
00:32:29
這樣你對國家不忠
00:32:33
你說看到一個人
00:32:36
來罵我的父親 罵我的母親
00:32:40
你假如若忍辱 就變成不孝了
00:32:43
你不能這樣做
00:32:44
你一定就要跟他計較
00:32:49
比如有人說要來 給我太太侮辱
00:32:57
你不能說管他的 我們就要忍辱要就給他
00:33:00
這樣不對 你還是要反抗
00:33:05
比如一個人對我們的 團體有所不利
00:33:09
你也是要跟他計較
00:33:12
我們這個忍辱 是對我們私人來說
00:33:15
對於我們私人的
00:33:17
對方對我不利 對方對我壞
00:33:21
我有辦法不去生出 瞋恚的心
00:33:29
這就是眼根修忍辱
00:33:34
我們的眼根時常 找到自己的不對
00:33:38
說我不知道有哪裡做不對
00:33:41
現在若有做不對 要趕快反省
00:33:45
這就是眼根修精進
00:33:50
你眼根有辦法來 看到當做沒看到
00:33:59
比如有什麼不法的事情
00:34:02
我們無意中去看到
00:34:04
還是說黃色的 我們無意中去看到
00:34:08
但是我們趕快 閃到旁邊去當做沒看到
00:34:11
這就是眼根來修禪定
00:34:15
就是心不會動
00:34:19
眼根對這個色塵
00:34:22
你有辦法來判別善惡
00:34:26
我們所看到的對不對 我們有辦法去判斷
00:34:30
這就是眼根來修智慧
00:34:34
這六項你若全部修齊備
00:34:37
這就是眼根修六道
00:34:40
這就是首先在說 這個眼根的事情
00:34:45
現在第二就是 要來說這個耳根
00:34:48
我們來看修真錄說的
00:34:51
耳根修六度者何
00:34:57
耳根聞善即報人趨之
00:35:03
聞危事即報人避之
00:35:08
曰耳根修布施也
00:35:12
耳根非禮不聽
00:35:14
曰耳根修持戒也
00:35:18
耳根聞人非法
00:35:20
亦者對我不利之言語時
00:35:24
生悲心而不起瞋
00:35:28
曰耳根修忍辱也
00:35:32
耳根常反耳 尋己之妄言而省
00:35:37
曰耳根修精進也
00:35:40
耳根能聽而不聞
00:35:43
曰耳根修禪定也
00:35:46
耳根對聲塵
00:35:49
入耳能判別是非
00:35:53
曰耳根修智慧也
00:35:56
此六具全修者
00:35:59
曰耳根修六度也
00:36:03
對本文我們 詳細來做個說明
00:36:10
他說我們這個耳朵
00:36:13
要來修這個六度
00:36:16
到底要怎麼修
00:36:20
我們的耳朵若聽到善
00:36:24
我們就通知人家趕快做
00:36:29
假如聽到一個危險的事情
00:36:32
我們就通知人家趕快閃
00:36:37
這個就是什麼
00:36:38
就是耳根修布施
00:36:44
我們耳朵對於 這個非禮的事情
00:36:51
我們不要聽
00:36:54
這是什麼
00:36:55
這就是耳根修持戒
00:37:01
我們耳朵去聽到 人家說一些黃色的話啦
00:37:04
說一些不好聽的話
00:37:09
我們就不要去聽
00:37:12
但是你聽道理 都要注意什麼
00:37:15
很多人聽道理 都被這個道理侷限住
00:37:21
現在說耳根非禮不聽
00:37:23
是平時活動 在一般公眾場所
00:37:30
比如說若在車子裡 人家在說
00:37:32
你現在要怎麼走開 你難道要跳下車去
00:37:36
這樣來說 你就像最後說的聽而不聞
00:37:42
聽到 當做沒有聽到
00:37:44
道理是要活用 不要死用
00:37:50
現在這是指一般我們 有辦法走開的
00:37:54
所以我們聽到
00:37:56
我們就趕快 我們不要去聽這些話
00:38:01
這就是耳根修持戒
00:38:05
假如耳朵若聽到人家 這個非法的事情
00:38:09
還是有人對我不利 罵我 糟蹋我的時候
00:38:14
我們就生出這個悲心
00:38:17
不要生出瞋恨心
00:38:20
這跟剛才眼睛說的一樣
00:38:22
這是對著自己
00:38:25
不是對公的
00:38:28
這個就是什麼
00:38:29
這就是耳根修忍辱
00:38:34
我們的耳朵時常要反耳
00:38:37
怎麼樣叫做反耳
00:38:38
不要聽外面
00:38:41
聽我們自己內心
00:38:43
我們平常有說的話 有沒有說錯
00:38:48
你假如若有我們要反省
00:38:53
這就是耳根修精進
00:38:58
這個耳根你若聽到
00:39:01
把它當作沒有聽到
00:39:03
這一條跟這個 非禮不聽這一條意思一樣
00:39:08
你若可以走閃的
00:39:11
當然我們不要聽快走
00:39:14
這就是耳根修持戒
00:39:16
但是像剛才我說的 你的人在車裡
00:39:19
人家在說 你要走去哪裡
00:39:21
若這樣我們耳朵聽到
00:39:24
當作沒聽到 心不要去動
00:39:29
這就是耳根修禪定
00:39:34
我們的耳根對聲塵
00:39:38
人家在說一句話
00:39:42
這句話入我們的耳朵
00:39:45
到底這句話 對不對 這個是非
00:39:49
我們有辦法去判別
00:39:53
這就是耳根來修智慧
00:39:57
假使這六項 你若全部修有齊全
00:40:01
這就是什麼
00:40:02
就是耳根修六度這個意思
00:40:06
所以今晚就只有 說到這裡為止
00:40:10
在座同修
00:40:12
大家晚安
00:40:17
我們現在
00:40:21
來繼續上期所說的
00:40:25
說這個五根要修六度
00:40:31
上期說來到耳根
00:40:35
晚上進一步來看這個鼻根
00:40:39
要怎麼修六度
00:40:41
我們現在把它寫上黑板
00:40:46
現在來看修真錄這一段文
00:40:50
鼻根修六度者何
00:40:54
鼻根對香塵
00:40:58
香有好香 惡香 毒香等
00:41:07
鼻根若聞毒香時
00:41:12
報人避之
00:41:15
免受其害者
00:41:17
曰鼻根修布施也
00:41:21
鼻根不嗜好
00:41:24
聞私愛之好香者
00:41:31
曰鼻根修持戒也
00:41:36
鼻根聞己所厭之香
00:41:42
而能忍受者
00:41:44
曰鼻根修忍辱也
00:41:48
鼻根能不好惡於香臭者
00:41:55
曰鼻根修精進也
00:41:59
鼻根不為香臭所動者
00:42:03
曰鼻根修禪定也
00:42:07
鼻根能修持戒香 終身不怠者
00:42:11
曰鼻根修智慧也
00:42:15
此六具全修者
00:42:19
曰鼻根修六度也
00:42:22
這裡面四個注解
00:42:25
對於這個 注解第一 這個香
00:42:30
和注解第四 這個戒香 文比較長
00:42:35
所以等一下 再另外做個說明
00:42:3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42:43
聞 鼻嗅亦曰聞
00:42:49
這個聞大多數都說聽
00:42:53
現在這個不是聽
00:42:55
我們鼻子去聞到東西 也叫做聞
00:42:58
所以我們若說聞香
00:43:00
就是去聞到香的味道
00:43:05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43:11
好 黑襖切
00:43:16
一 美也
00:43:17
二 三略
00:43:19
乙 黑奧切
00:43:23
一 略
00:43:24
二 愛也
00:43:25
三 四略
00:43:28
現在辭海說這個字 第一的音讀做黑襖切
00:43:37
好 黑襖就是變做好
00:43:42
好就是什麼
00:43:43
就是真的美 真好那個意思
00:43:47
第二 第三省略
00:43:50
因為我們重要 是要知道這個音而已
00:43:54
第二黑奧切
00:43:57
黑奧惡 這個惡
00:44:01
黑奧惡 惡 惡就是什麼
00:44:04
第一略 第二就是愛
00:44:07
第三 第四省略
00:44:11
現在修真錄說
00:44:16
我們鼻根
00:44:18
要來修這個六度是怎麼樣
00:44:23
鼻根來對這個香塵
00:44:28
但是這個香包含很廣
00:44:34
香也叫做香
00:44:37
臭也叫做香
00:44:40
只要有氣味的東西都叫做香
00:44:44
但是這個香
00:44:46
有一個好的氣味 和壞的氣味
00:44:51
好香 惡香
00:44:54
這個好的香就是好的氣味
00:44:58
惡香就是壞的氣味
00:45:01
也有一個毒香
00:45:03
像這個瓦斯啦 農藥啦 毒氣
00:45:07
這個要除掉 等
00:45:13
你的鼻根假如若是 聞到這個毒香的時候
00:45:20
我們要通報人家要閃避
00:45:25
不用來受到這個毒的所害
00:45:31
這個就是鼻根修布施
00:45:34
比如聞到人家 那個瓦斯味啦
00:45:36
聞到農藥的味道啦 聞到毒氣的味道
00:45:39
我們趕緊通報人家
00:45:41
通報人家閃開
00:45:42
這就是鼻根來修布施
00:45:47
你的鼻根若不要嗜好 你私愛的好的香
00:45:54
比如說聞到 女孩子的香水氣味種種
00:45:59
這就是什麼
00:46:00
這就是鼻根來修持戒
00:46:04
鼻根聞到自己 所討厭的香味
00:46:12
每一個人
00:46:14
你都有自己所討厭的香味
00:46:19
比如有的只聞到花的味道
00:46:21
就感覺很討厭
00:46:25
但是你有辦法去忍受
00:46:28
這就是什麼
00:46:29
這就是鼻根修這個忍辱
00:46:34
你的鼻根有辦法 不要有這個好惡的心
00:46:39
但是這個毒氣要除掉
00:46:42
毒氣 每一個人都不能夠 說要有這個好惡的心
00:46:47
是只有好比說 好的香味和壞的香味
00:46:53
好比香臭這個味道
00:46:55
我們不要有這個好惡
00:46:57
譬如說聞到香水 我就很喜歡
00:46:59
聞到那個屎臭 尿味你就討厭
00:47:05
你有辦法忍受這個事情
00:47:09
這個就是鼻根 來修這個精進
00:47:14
鼻根不要為了這個香臭
00:47:17
但是這個毒氣要除外
00:47:20
不要為了香臭來所動
00:47:22
這就是鼻根來修這個禪定
00:47:27
鼻根你有辦法 修持這個戒香
00:47:30
什麼叫做戒香
00:47:31
等一下再另外說明
00:47:34
鼻根你若有辦法 修持這個戒香
00:47:38
終身不要懶惰
00:47:40
這就是鼻根來修智慧
00:47:43
假如你的鼻子這六項
00:47:46
全都會全部來修持
00:47:50
這個叫做鼻根修六度
00:47:53
現在就是要來解釋 這個注解第一的香
00:47:58
和這個注解第四的戒香
00:48:02
現在首先來看 前面那個注解第一
00:48:1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8:13
香 有情 非情之氣分
00:48:19
一切鼻可嗅者
00:48:23
大乘義章八末曰
00:48:28
芬馥名香
00:48:32
此名不足
00:48:36
於中亦有腥臊臭
00:48:42
不可備與
00:48:44
且存香稱
00:48:48
俱舍論一曰
00:48:50
香有四種
00:48:52
好香 惡香 等 不等香
00:48:57
這個裡面這兩個註解 首先做個說明
00:49:0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9:07
關於好香 惡香
00:49:11
例如香給予 心所起之快 不快
00:49:19
或香能滋養 能損害吾人之五官
00:49:25
或非滋養 非損害五官
00:49:33
佛光大辭典說
00:49:35
關係著好香和壞香
00:49:39
壞的香味和好的香味
00:49:44
譬如說這個香味
00:49:47
讓我們人的心 會生出真正快樂和不快樂
00:49:55
或是這個香的味道
00:49:58
可以滋養我們人的身體
00:50:02
和會損害我們的身體
00:50:05
會損害我們的五官
00:50:08
有的是沒滋養 也沒損害五官
00:50:14
什麼叫做五官
00:50:16
佛光大辭典說
00:50:17
五官 五種感官
00:50:21
即佛教所說之五根
00:50:23
眼 耳 鼻 舌 身也
00:50:27
佛光大辭典說五官是什麼
00:50:30
就是五種的感官
00:50:33
就是我們佛教 所說的這個五根
00:50:37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
00:50:43
所以為什麼說這個香味 有時候有滋養 沒有滋養
00:50:49
會損害不會損害
00:50:52
這個問題
00:50:54
譬如說你聞到一個味道
00:50:59
有的感覺這樣心情很好的
00:51:03
但是有一種 若聞到一個味道
00:51:07
眼淚直直滴
00:51:11
譬如說若像說去聞到 人家那個在剝蒜頭啦
00:51:16
或是弄什麼那個香味
00:51:19
眼淚就直直滴了
00:51:23
有的去聞到那個味道
00:51:27
感覺耳朵這樣隆隆叫
00:51:31
有的聞到那個 味道會打噴嚏
00:51:34
譬如怎麼樣 聞到胡椒的味道
00:51:39
有的聞著那個味道 就感覺快要吐
00:51:44
有的聞到那個味道 感覺身體就很不舒服
00:51:49
所以呢
00:51:50
有的聞了會舒服 有的聞了會不舒服
00:51:54
有的聞了有滋養 有的聞到會損害
00:51:58
這個就是這個香的關係
00:52:03
註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說
00:52:07
另對四香中
00:52:09
等與不等香之區別
00:52:12
是否可由香之力量 保持平衡而滋養身體
00:52:19
或因不平衡而損害身體
00:52:22
種種問題
00:52:23
亦均加以討論
00:52:27
佛光大辭典說 另外對這個四香的中間
00:52:32
有這個等和不等的香味
00:52:36
這個區別
00:52:38
是不是可以 用這個香的味的力量
00:52:43
來保持平衡
00:52:45
和這個滋養身體
00:52:49
或是說不平衡來損害身體
00:52:52
種種的問題
00:52:54
我們加以討論
00:52:55
這個叫做等 不等
00:52:57
說這個香好還是不好這樣
00:53:02
那麼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53:06
香 有這個有情 和非情的氣分
00:53:12
什麼叫做有情
00:53:14
有情就是
00:53:15
動物就是有情啊
00:53:18
好比譬如說
00:53:21
去聞到我們人的味道 聞到畜牲的味道
00:53:25
種種這都是有情
00:53:28
非情就是這些草木
00:53:31
聞到樹木的花味
00:53:33
或是樹木的香味種種
00:53:37
一切我們鼻孔會去聞到的
00:53:40
全都叫做香
00:53:43
大乘義章的第八卷 的最後這樣說
00:53:48
說這個香氣
00:53:50
名字叫做香
00:53:53
這個名字還不足
00:53:56
其中譬如像說臭腥味
00:53:59
像說魚腥味啦 像說牛臭味 羊臊味啦
00:54:05
這全都沒寫在裡面 但是存這個香的尊稱
00:54:12
這也叫做香
00:54:15
俱舍論第一卷說
00:54:17
香有四種
00:54:19
有好香 壞香
00:54:21
好的香味和壞的香味
00:54:26
和等的香味和不等的香味
00:54:29
分做四種
00:54:31
這是俱舍論說的
00:54:34
另外上面的注解 那個第四說這個戒香
00:54:39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4:41
戒香
00:54:43
比喻持戒者之德名遠聞
00:54:50
蓋持戒之香
00:54:55
芳馨世間
00:55:01
名聞滿十方
00:55:04
逆順風時悉聞之
00:55:08
非如栴壇或花葉之香
00:55:12
順風則聞
00:55:14
逆風則不聞
00:55:16
現在說戒香是什麼
00:55:19
戒香就是來比喻說 一個人守這個戒律
00:55:25
他的德行
00:55:27
可以這樣讓 很遠的人都知道
00:55:32
所以他所有在持 這個戒律這個香味
00:55:38
可以說偏世間
00:55:42
等於就是說名香四海
00:55:47
他的名字可以
00:55:50
達到這個所有的十方
00:55:53
人家在說萬世流芳
00:55:58
不論是逆風順風 都有辦法去聞到
00:56:03
逆風就是逆修
00:56:05
一個人苦修苦行
00:56:07
後來的人大家誇讚
00:56:10
有的人順修 不會被名利把他所誘惑
00:56:15
人家也會誇讚
00:56:16
所以不論逆修順修
00:56:19
人家都會知道
00:56:22
若是香水或花味的香
00:56:26
順風才聞得到 逆風就聞不到
00:56:30
這是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6:34
對於這個香
00:56:37
已經我們說完了
00:56:40
現在接下去就是要來 解釋這個舌根修這個六度
00:56:47
舌根要怎麼修六度呢
00:56:50
現在再來看修真錄解釋
00:56:54
舌根修六度者何
00:56:58
舌根開口善言
00:57:01
而法施普行
00:57:04
曰舌根修布施也
00:57:10
舌根不造口業
00:57:12
曰舌根修持戒也
00:57:17
舌根常訥於言
00:57:19
受辱不妄爭辯
00:57:22
曰舌根修忍辱也
00:57:26
舌根勤學於善言
00:57:29
曰舌根修精進也
00:57:33
舌根閉而不妄開口
00:57:36
曰舌根修禪定也
00:57:40
舌根遇可說時則語
00:57:44
不可說時則默
00:57:46
曰舌根修智慧也
00:57:49
此六具全修者
00:57:52
曰舌根修六度者也
00:57:55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7:58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58:01
訥 遲鈍也
00:58:03
言之難也
00:58:05
論語里仁
00:58:07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00:58:12
辭海說訥是什麼
00:58:14
訥就是真的…
00:58:16
好比說話說得很慢
00:58:20
感覺說說話很困難
00:58:23
若簡單講就是說
00:58:25
較拙於說話一下而已
00:58:28
所以論語里仁篇這樣說
00:58:34
說若是一個君子的人啊
00:58:38
說話就較懶惰說一下
00:58:42
做工作就較勤勞
00:58:44
敏就是勤勞
00:58:45
訥等於就是懶惰
00:58:47
好比像說不太出來
00:58:51
所以君子的人說話較懶惰
00:58:55
工作較勤勞
00:58:57
不過現在的人都不是
00:58:59
說話很勤勞得講
00:59:00
話說得一大堆
00:59:02
說到做工作都沒人要做
00:59:06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59:09
默 靜也 不語也
00:59:12
辭海說默就是靜靜
00:59:15
就是不要說話的意思
00:59:18
修真錄這樣說
00:59:22
說舌根修六度是怎麼樣啊
00:59:26
我們若嘴巴打開
00:59:29
都說好話給人家聽
00:59:32
就是這個法施來普行
00:59:35
這就是舌根來修布施
00:59:38
這就是法施啊
00:59:42
舌根不要造口業
00:59:45
這個就是舌根修持戒
00:59:50
舌根較懶惰說話
00:59:54
假如若讓人家糟蹋
00:59:56
我們就不要和人家這樣辯
00:59:58
這個就是舌根修忍辱
01:00:03
舌根努力學好話
01:00:06
聽到人家好話我們就要學
01:00:09
這個就是舌根修精進
01:00:12
舌根 嘴巴把它合起來
01:00:16
不要隨便開口
01:00:18
這就是舌根修禪定
01:00:22
舌根若遇到 該當講的時候要講
01:00:25
不要說的時候嘴巴就安靜
01:00:30
怎麼樣叫做該當講的
01:00:32
對人家有利益的話 就要講啊
01:00:35
對人家沒有利益的話 就不要講啊
01:00:38
這就是舌根修智慧
01:00:41
這六項若全部都俱全的人
01:00:45
這就是舌根修六度
01:00:49
晚上說來這裡時間的關係
01:00:53
我們五根要修六度 最後只剩下這個身根
01:00:57
這個身體這個身根
01:01:00
這個身根若說完
01:01:02
就進入下文下去
01:01:04
今晚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01:07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01:01:09
在座同修
01:01:11
大家晚安
01:01:15
我們現在來翻十八頁
01:01:28
第五行
01:01:3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1:34
世尊妙相具
01:01:40
我今重問彼
01:01:44
佛子何因緣
01:01:48
名為觀世音
01:01:52
對於本文
01:01:55
我們上期有引這個 悟慈法師的解釋
01:02:01
他說這個世尊妙相具
01:02:05
這個妙相 一般的人都說外觀
01:02:10
就是說我們這個眼睛 所看得到的這個外觀
01:02:15
事實這個妙相具
01:02:18
這個妙相是指什麼
01:02:21
這個在金剛經 就已經曾說過了
01:02:25
就是指我們的三十二相行
01:02:30
三十二相行就是 我們的五根要修六度
01:02:37
而且我們的意根 要修這個無相無住
01:02:43
共計剛好三十二相
01:02:48
但對於這個五根修六度
01:02:52
我們上期剛好說到舌根
01:02:56
今晚最後就是來 解釋這個身根修六度
01:03:03
身根要怎麼樣修六度
01:03:05
我們現在看修真錄解釋
01:03:09
身根修六度者何
01:03:16
身根諸善奉行不已
01:03:21
曰身根修布施也
01:03:26
身根不造業
01:03:29
曰身根修持戒也
01:03:35
身根受種種苦
01:03:38
而能忍受者
01:03:40
曰身根修忍辱也
01:03:45
身根學道不怠
01:03:48
曰身根修精進也
01:03:52
身根不為名誘
01:03:55
不為利惑
01:03:57
曰身根修禪定也
01:04:01
身根有道則猛進
01:04:05
無道則勇退
01:04:07
曰身根修智慧也
01:04:12
此六具全修者
01:04:15
曰身根修六度也
01:04:19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04:23
辭海這樣說
01:04:25
已 止也
01:04:27
詩鄭風風雨
01:04:31
雞鳴不已
01:04:34
現在已等於就是 停止的意思
01:04:39
所以來引詩經的 鄭風 風雨篇
01:04:44
說雞在啼 啼不停這樣說
01:04:50
現在我們來看修真錄
01:04:54
現在說身根 要修六度是什麼
01:05:01
身根
01:05:03
你所有的善有辦法去做
01:05:08
做 做不停
01:05:10
做不停止
01:05:12
這就是身根修布施
01:05:17
這個身根不要去造業
01:05:21
我們的身的業 就是殺盜淫
01:05:24
總說一句你的身根 不要去造這個殺盜淫
01:05:29
這個就是身根 來修這個持戒
01:05:35
身根受到很多的苦
01:05:39
但是你有辦法去忍受
01:05:42
這個就是身根修忍辱
01:05:46
身根學道不要懶惰
01:05:51
這個就是身根修精進
01:05:55
身根不要讓 這個名誘拐來我們
01:06:00
不要讓這個來利迷惑我們
01:06:03
這個就是叫做身根修禪定
01:06:08
身根你若看到有道 就要猛進
01:06:13
看到無道要勇退
01:06:15
這就是身根修智慧
01:06:19
這六項若都齊全來修
01:06:23
叫做身根修六度
01:06:27
現在對於這個五根
01:06:31
來修這個六度呢
01:06:34
到這裡就告一段落
01:06:38
接下去對於本文
01:06:41
我們上期是只有引到 悟慈法師的前半段
01:06:47
現在來看悟慈法師
01:06:49
他對於本文 這個後半段怎麼樣的解釋
01:06:55
我今重問彼
01:07:00
無盡意說我
01:07:03
現在要重新請問 釋迦世尊你
01:07:10
關於觀世音菩薩活躍之事
01:07:17
重就是因在長行裡所問過
01:07:23
這裡是重新再問之意
01:07:27
彼就是觀世音菩薩 之救苦救難
01:07:34
濟度眾生之事
01:07:38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之佛子
01:07:44
就是指觀世音
01:07:48
觀世音菩薩 是有了甚麼因緣
01:07:53
也就是說
01:07:54
為甚麼會叫做觀世音菩薩
01:07:59
觀世音已於前面述過
01:08:05
是悉能照見人家之希望
01:08:11
然後與之以適當的教訓
01:08:15
使人能夠有個 早日解脫的機會之意
01:08:22
觀世音菩薩為甚麼 能夠具有了這種智德
01:08:28
這就是無盡意菩薩 要問的重點
01:08:34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08:38
注解第一 辭彙這樣說
01:08:41
活躍 是異常活動
01:08:46
生氣勃勃的樣子
01:08:50
對這個勃勃首先做說明
01:08:53
辭彙說勃勃
01:08:55
形容生氣茂盛的樣子
01:08:59
勃勃就是要形容 一個人很活潑 很有元氣
01:09:04
這樣不會疲倦的那個意思
01:09:08
現在辭彙說活躍就是
01:09:11
他在活動和一般不一樣
01:09:16
普通在活動 到最後都會很疲倦
01:09:20
觀世音菩薩在活動啊
01:09:22
可以不疲倦 不怠惰
01:09:25
可以說生氣勃勃的樣子
01:09:30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9:34
佛子 為菩薩之通名
01:09:37
以其依佛之聖教
01:09:40
而生聖道故也
01:09:43
佛學大辭典說佛子是什麼
01:09:46
佛子就是菩薩
01:09:48
一般通用的名字
01:09:51
就是這個菩薩 要依佛的聖教
01:09:55
來生這個聖道的關係
01:09:58
現在來看悟慈法師的解釋
01:10:06
現在說我今重問彼
01:10:11
就是無盡意菩薩
01:10:14
說我現在要重新 來請問釋迦世尊你
01:10:24
關係於觀世音菩薩
01:10:27
祂為什麼這麼活潑
01:10:30
全部都這樣不會疲倦
01:10:32
真的可以說 元氣充足的事情
01:10:39
重就是因為前面
01:10:43
那些經文裡面 已經有問過了
01:10:48
在這裡是重新 再問一遍的意思
01:10:53
彼就是觀世音菩薩
01:10:57
祂來救苦和救災難
01:11:00
要濟度眾生的事情
01:11:04
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01:11:08
這個佛子 就是指觀世音菩薩
01:11:13
觀世音菩薩是有什麼因緣
01:11:20
也就是說
01:11:22
為什麼祂會叫做 觀世音菩薩這個名字
01:11:28
觀世音以前 在前面也有說過了
01:11:35
祂是全部有辦法 來看到我們人
01:11:40
所有人人的希望
01:11:45
然後祂才用著適當的教訓
01:11:48
用著適當的方法來引導他
01:11:53
讓他有辦法
01:11:55
有一個早日來解脫 這個機會的意思
01:12:01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
01:12:04
祂有具備著 這種的智慧和德行
01:12:10
這就是現在無盡意菩薩
01:12:13
祂要問的重點
01:12:16
這段就是我們 悟慈法師的說明
01:12:21
接下去我們來看 星雲法師的解釋
01:12:26
世尊妙相具
01:12:31
這是無盡意菩薩 讚嘆釋尊的
01:12:38
世尊是佛十種德的總稱
01:12:46
就是娑婆世界最無上之意
01:12:52
妙相具
01:12:55
這是說世尊內具萬德
01:13:02
我 是無盡意自稱
01:13:07
重 在前面長行已奉問
01:13:12
現在再問
01:13:14
彼 是指觀世音菩薩
01:13:18
佛子亦指菩薩
01:13:22
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
01:13:26
由於什麼因緣而得此名
01:13:31
雖然所問是和長行相同
01:13:36
可是世尊的回答有點不同
01:13:40
在長行方面
01:13:43
是專示觀世音菩薩 的慈悲妙力
01:13:48
而在偈頌方面
01:13:52
卻顯示觀世音菩薩 的願與行
01:13:58
因緣在長行中 只解釋為是什麼理由
01:14:07
在偈頌中說
01:14:09
自身行化的大願為因
01:14:13
以眾生為緣
01:14:15
依這個因與緣
01:14:18
普在世間應現化度
01:14:29
對於星雲法師 這一段文這樣說
01:14:36
說世尊妙相具這句話
01:14:41
這就是無盡意菩薩
01:14:44
來讚嘆釋迦佛祖
01:14:50
世尊是佛祖 有十種德的總稱
01:14:57
我們世尊若說到這個佛
01:15:02
有十種的稱呼
01:15:06
什麼世尊
01:15:08
什麼如來
01:15:10
什麼佛
01:15:11
世間解
01:15:13
裡面有十種的稱呼
01:15:17
就是娑婆世界
01:15:19
可以說最無上的意思
01:15:23
佛就是在這個世界上 境界最高的
01:15:30
妙相具這個就是來說
01:15:34
世尊祂裡面有具備萬德
01:15:42
現在說我
01:15:44
就是無盡意菩薩 祂自己稱呼
01:15:51
重就是前面
01:15:55
這個重行裡面已經問過了
01:16:00
現在又再問
01:16:04
彼就是指觀世音菩薩
01:16:08
佛子也一樣指觀世音菩薩
01:16:14
無盡意菩薩來問 觀世音菩薩
01:16:19
是祂有什麼樣的因緣
01:16:23
來得到這個 觀世音菩薩的名字
01:16:28
雖然所問
01:16:31
和長行裡面很相似
01:16:36
不過世尊祂在回答
01:16:40
有一點不同
01:16:43
在長行方面
01:16:46
是全部來顯示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01:16:51
這個妙力
01:16:54
但是現在這個偈頌 這個方面
01:16:57
就要顯示觀世音菩薩
01:17:00
祂的願和祂的行為
01:17:05
因緣在長行的裡面
01:17:08
只有解釋為什麼理由
01:17:16
叫做觀世音菩薩祂所做的
01:17:19
不過在偈頌的裡面所說的
01:17:21
就是說自身行化 的大願為因
01:17:29
以眾生為緣
01:17:33
這個因和緣
01:17:36
普遍在世間 應現化度的意思
01:17:46
那麼對於說
01:17:50
佛有十種的稱呼
01:17:55
到底祂有什麼十種的稱呼
01:18:00
我們現在來看一個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1:18:05
釋尊於人界成道
01:18:10
故亦應之立十號
01:18:14
其十號者
01:18:16
一 如來
01:18:18
二 應供
01:18:20
三 正知
01:18:22
四 明行足
01:18:24
五 善逝
01:18:26
六 世間解
01:18:28
七 無上士
01:18:30
八 調御丈夫
01:18:33
九 天人師
01:18:35
十 佛世尊
01:18:39
佛學大辭典說釋迦佛祖
01:18:43
在我們這個人界來成道
01:18:46
所以應著祂 在人界做的事情
01:18:53
為祂建立十個號
01:18:57
這個十個號是什麼
01:18:59
第一就是如來
01:19:01
第二叫做應供
01:19:03
第三叫做正知
01:19:05
第四明行足
01:19:07
第五善逝
01:19:08
第六世間解
01:19:10
第七無上士
01:19:12
第八調御丈夫
01:19:14
第九天人師
01:19:16
第十佛世尊
01:19:20
在這十個其中這個如來
01:19:24
和這個無上士
01:19:26
天人師 佛世尊 這個較有在用
01:19:30
其他這個較罕為聽到
01:19:34
所以呢 現在說佛有十個號
01:19:38
就是這十項
01:19:40
所以你佛經 若去看到這十個號
01:19:43
就等於就是在說釋迦佛祖
01:19:47
今晚說來這裡時間的關係
01:19:49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1:19:52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01:19:55
在座同修
01:19:57
大家晚安
01:20:02
我們上期由 星雲法師的解釋
01:20:09
說這個佛
01:20:12
有十個號
01:20:15
對這個佛的十個號
01:20:18
我們上期引這個 佛學大辭典說的
01:20:24
佛祖有十個號
01:20:27
第一就是如來
01:20:30
第二就是應供
01:20:32
第三正知
01:20:35
第四明行足
01:20:38
第五善逝
01:20:41
第六世間解
01:20:43
第七無上士
01:20:46
第八調御丈夫
01:20:49
第九天人師
01:20:51
第十叫做佛世尊
01:20:55
今晚針對這十個佛
01:20:58
我們一一詳細來做個解釋
01:21:01
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1:06
乘如實之道而來
01:21:11
而成正覺
01:21:14
故名如來
01:21:18
怎麼樣叫做如實
01:21:2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1:25
如實 如實相
01:21:30
如實性
01:21:32
又如者平等之義
01:21:36
實者 不虛之義
01:21:39
又真如實相之義
01:21:4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1:47
說如實
01:21:50
有時候說叫做如實相
01:21:54
如實性
01:21:56
有時候說這個如
01:21:59
如就是平等的意思
01:22:02
實就是不虛假的意思
01:22:07
又真如實相的意義
01:22:13
因為這個如
01:22:16
等於就是我們的本性
01:22:20
這是只有寫一部分而已
01:22:24
我們的本性
01:22:27
不一樣的稱呼
01:22:30
不只有一百種
01:22:34
所以呢 這個乘如實之道
01:22:38
等於就是乘著 我們人的本性這條路來的
01:22:46
所以為了祂 看出祂自己的佛性
01:22:52
來成這個正覺
01:22:54
正覺就是佛
01:22:57
所以祂才叫做如來
01:23:00
如來就是祂有辦法 看出祂的本性來修來
01:23:08
所以才叫做如來
01:23:1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3:17
應於人天之供養
01:23:20
故名應供
01:23:26
做佛就應到人間
01:23:30
人就是人間
01:23:32
天就是諸天
01:23:34
不論是人不論是神
01:23:37
都要供養這個佛
01:23:41
所以佛的第二種 的名字叫做應供
01:23:49
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3:54
正知一切之法
01:23:57
故名正知
01:24:02
那麼對於這個 正知若這樣解釋
01:24:05
可能有的會不瞭解
01:24:09
所以才另外做一個注解
01:24:13
在這個往生註裡面 一句話這樣說
01:24:18
法界無相
01:24:21
故諸佛無知也
01:24:26
以無知故
01:24:28
無不知也
01:24:30
無知而知者
01:24:32
是正知也
01:24:37
法界
01:24:38
法界也是我們的佛性
01:24:41
另外一個名字
01:24:44
因為我們的佛性 本來就無相
01:24:49
所以佛祖不知道
01:24:53
祂說不知道要做佛祖
01:24:57
真的若說一個人問說 什麼叫做佛性
01:25:00
沒辦法說
01:25:02
要怎麼說
01:25:04
所以現在就用 很多名詞來說
01:25:10
像現在剛才所說的 說什麼如實
01:25:14
如實性 什麼平等
01:25:19
什麼真如 什麼實相
01:25:23
有時候叫做一心
01:25:25
有時候說如如
01:25:27
那可以是名稱很多
01:25:30
什麼佛性
01:25:31
什麼自性
01:25:33
什麼本性
01:25:35
說不完
01:25:39
法界也是佛性 另外一個名字
01:25:43
因為注解了再注解很麻煩
01:25:46
所以才沒有替你注解
01:25:48
是只有用嘴巴跟你說的
01:25:51
因為我們人的佛性 本來就是無相
01:25:57
你若要問佛祖說 什麼叫做佛性
01:26:00
不知道
01:26:05
因為祂不知道的關係
01:26:08
才無不知
01:26:10
什麼祂都知道
01:26:13
因為我們的佛性
01:26:16
是要用我們的心去體悟
01:26:19
不是眼睛去看的
01:26:23
所以人家說要怎麼看佛性
01:26:25
沒辦法說
01:26:28
假如若說 也是一種譬喻而已
01:26:31
沒辦法用那個 嘴巴去表達的
01:26:37
好比頓悟入道要門論說
01:26:41
無住者佛性
01:26:44
就是無住心啊
01:26:47
若是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26:54
應…要有清淨心
01:27:03
清淨心也是佛性
01:27:07
所以只有說 這個名字無量多
01:27:10
所以你真的要問 也沒辦法去問
01:27:15
只有用我們的心 去體悟而已
01:27:20
所以這個法界會無相啊
01:27:23
所以你真的要問佛
01:27:25
佛也說不知道啊
01:27:29
所以才會金剛經裡面說
01:27:32
一合相者
01:27:36
不可說也
01:27:39
一合相也是佛性
01:27:42
說佛性怎麼樣 沒辦法說啊
01:27:47
所以道家這個道德經
01:27:49
開頭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
01:27:55
真的你這個佛性 若有辦法說
01:27:57
這個就不是真正的佛性
01:28:00
沒辦法去說啊
01:28:01
是只有用譬喻法 下去說而已
01:28:05
你要自己不去體悟 你不會瞭解
01:28:10
所以為了無知的關係
01:28:12
才無不知
01:28:13
什麼東西祂都知道
01:28:17
無知而知就是正知
01:28:22
所以才會說 這個道理很有趣味
01:28:26
祂說無得而得
01:28:28
無證而證
01:28:30
無念之念
01:28:33
好比我們儒家說無仁之仁
01:28:35
無義之義
01:28:37
無禮之禮
01:28:39
很奧妙的道理的
01:28:43
所以道理若說到懂 鬍鬚就打結就是這樣
01:28:48
後天的道理很容易講
01:28:51
因為後天的道理 是談因果啊
01:28:56
真的你若說 先天的道理來說
01:28:59
你沒用這個心去體悟
01:29:01
你體悟不出來
01:29:06
歷代的祖師
01:29:11
有時候說的話 你聽了怪怪的
01:29:15
有一個問祖師 說什麼叫做佛
01:29:18
他說問我是誰
01:29:21
問我是什麼人
01:29:23
這樣他就開悟了
01:29:29
好比像馬祖的一個徒弟 問說什麼叫做佛
01:29:35
他說是心是佛 是心做佛
01:29:40
後來另外一個徒弟問說
01:29:42
師父啊 什麼叫做佛
01:29:44
他說非心非佛
01:29:48
是心是佛和非心非佛
01:29:51
是相反的道理啊
01:29:55
他怎麼來引這樣
01:29:56
就是學生的根基
01:29:59
他的處境不同
01:30:01
所以他說的話就不同
01:30:06
有一次一個問祖師說
01:30:09
什麼叫做佛
01:30:11
說佛就是乾屎橛
01:30:15
說到乾屎橛你們有的 年輕人會聽不懂啦
01:30:18
現在很好命 用那個衛生紙在擦屁股
01:30:22
以前擦屁股是用乾屎橛
01:30:25
有的是用油麻骨
01:30:27
有的是用那個竹子的竹木
01:30:30
剖一片一片去挖屁股
01:30:33
挖那個髒東西
01:30:35
他說佛就是乾屎橛
01:30:39
又一次說 師父啊 什麼叫做佛
01:30:45
他說不要在這裡吃飯拉屎
01:30:50
不信你們聽到都怪怪
01:30:53
真的要對你們 表達這個佛性
01:30:55
真的沒辦法用嘴巴講的
01:30:59
所以呢法界無相
01:31:01
所以諸佛無知也
01:31:03
以無知故無不知也
01:31:06
無知而知是正知
01:31:09
所以佛才說叫做正知
01:31:16
第四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1:21
三明之行具足
01:31:23
故名明行足
01:31:28
他說這個三明 都有辦法做足
01:31:32
都有辦法達到
01:31:35
這樣佛的名字叫做明行足
01:31:40
怎麼樣叫做三明
01:31:4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1:45
三明
01:31:46
一 宿世明
01:31:48
知自身 他身 宿世之生死相
01:31:54
二 天眼明
01:31:56
知自身他身 未來世之生死相
01:32:01
三 漏盡明
01:32:03
知現在之苦相
01:32:05
斷一切煩惱之智也
01:32:09
三明
01:32:12
第一 就是宿世明
01:32:15
知道自己
01:32:18
知道別人
01:32:20
祂的前世 到底是怎麼生怎麼死
01:32:24
在世做好做壞
01:32:27
要會知道
01:32:29
知道前世的事情
01:32:32
第二 天眼明
01:32:36
祂知道自己 知道別人
01:32:39
你死之後要往哪裡去
01:32:43
你的後出世 會做富有人 做窮人
01:32:47
你後世要做人 做鬼 祂都會知道
01:32:51
等於就是知道 未來世的事情
01:32:57
第三 漏盡明
01:33:01
就是知道現在的苦相
01:33:05
我的苦從哪裡來
01:33:09
為什麼我會這麼窮
01:33:12
為什麼我會生病
01:33:15
為什麼我會去受災殃
01:33:17
為什麼人家會糟蹋我
01:33:20
我知道那個來源
01:33:24
你知道我們這個苦從哪來
01:33:27
祂就有辦法斷一切的煩惱
01:33:31
你就是不知道苦的來源
01:33:33
才會煩惱啊
01:33:35
不知道苦的來源 你才會氣啊
01:33:38
你若知道苦的來源 你要氣什麼
01:33:41
有什麼好氣的
01:33:42
這樣說比較不會那個
01:33:45
有什麼好煩惱的
01:33:48
等於三明就是知道 三世的因果
01:33:52
知道過去 現在 未來的事情
01:33:55
這個叫做三明
01:33:57
所以呢 祂佛祖的名字 才叫做明行足
01:34:04
這是第四個號
01:34:06
現在來看佛的第五個號
01:34:10
來看佛學大辭典
01:34:13
以一切智為大車
01:34:18
行八正道
01:34:21
而入涅槃
01:34:23
故名善逝
01:34:26
這個裡面這個八正道 首先瞭解一下
01:34: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4:34
八正道
01:34:36
一 正見
01:34:39
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
01:34:45
而明之也
01:34:48
二 正思惟
01:34:52
既見四諦之理
01:34:54
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長也
01:35:00
三 正語
01:35:02
以真智修口業
01:35:05
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也
01:35:10
四 正業
01:35:12
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
01:35:16
住於清淨之身業也
01:35:20
五 正命
01:35:22
清淨身口意之三業
01:35:27
順於正法而活命
01:35:30
離五種之邪活法 為五邪命也
01:35:37
六 正精進
01:35:41
發用真智
01:35:43
而強修涅槃之道也
01:35:47
七 正念
01:35:50
以真智憶念正道 而無邪念也
01:35:55
八 正定
01:35:57
以真智入於無漏 清淨之禪定也
01:36:02
此八法盡離邪非
01:36:05
故謂之正
01:36:08
能到涅槃
01:36:10
故謂之道
01:36:14
總為無漏
01:36:16
是見道位之行法也
01:36:21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6:26
他說八正道
01:36:29
第一就是正見
01:36:33
你要看出這個苦集滅道 這個四諦的理
01:36:38
而且要明白
01:36:42
怎麼樣叫做苦集滅道
01:36:46
我們現在首先瞭解說 你的苦從哪裡來
01:36:50
每一個人都叫苦
01:36:52
你這個苦是從哪裡來
01:36:55
苦是集來的
01:36:58
你若不把它集來 怎麼會苦呢
01:37:01
你假如若苦
01:37:04
你不要去想 不要拿來
01:37:06
心不要去接受這個苦
01:37:09
怎麼會有苦呢
01:37:12
這個滅不是消滅的滅
01:37:18
我們佛家若說滅
01:37:21
就是歸佛叫做滅
01:37:24
有時候說寂滅
01:37:28
有時候說滅度
01:37:30
滅就是修成正果
01:37:34
你今天修成正果從哪裡來
01:37:38
就是你學道啊
01:37:41
苦是集來的
01:37:44
一個人你成佛 就是學道的關係
01:37:49
所以苦集滅道這四個真理
01:37:54
你要明白
01:37:56
要瞭解這個問題
01:38:00
第二正思惟
01:38:05
既然你看出四諦的道理
01:38:11
要把它放在心裡
01:38:14
不可以看一下就算了
01:38:17
要放在心裡
01:38:20
可以讓這個 真正的智慧來增長
01:38:24
這個叫做正思惟
01:38:28
第三就是正語
01:38:33
用你的真智來修這個口業
01:38:38
不要做一切無理的話語
01:38:44
我們的口有四個業
01:38:49
第一就是惡口
01:38:51
開口閉口愛罵人
01:38:55
第二就是妄言
01:38:58
妄言就是這樣
01:39:01
不實在的話
01:39:04
說話都說不實在的話
01:39:07
第三叫做綺語
01:39:09
綺語就是說黃色的話
01:39:14
第四叫做兩舌
01:39:16
人家常說雙面刀鬼
01:39:18
這邊弄一下 這邊弄一下
01:39:20
害人家吵架
01:39:23
這個叫做口業
01:39:25
你要用這個真智 來修這個口業
01:39:28
不作一切無理的話語
01:39:35
第四就是正業
01:39:39
你要用著真正的智慧
01:39:47
要除去我們身體 一切的邪業
01:39:55
住在清淨的身業
01:39:59
身業是什麼
01:40:01
就是殺生 偷盜 邪淫
01:40:04
這個叫做身業
01:40:07
所以你用真正的智慧 來除去身體一切的邪業
01:40:13
這個殺盜淫
01:40:15
你要住在這個清淨的身業
01:40:20
第五正命
01:40:23
你要清淨我們的 身業 口業 意業這個三業
01:40:31
這個身業和口業 已經說完了
01:40:35
意業就是貪瞋痴
01:40:38
我們人的 貪慾 瞋恚和痴迷
01:40:44
你要除去這個三業
01:40:47
順在這個正法來生活
01:40:53
要離開五種的邪命法
01:40:58
這個邪活法是什麼
01:41:01
邪活法就是這個五邪命
01:41:06
所以我們若講道 我常說邪命說法
01:41:10
講道賣東西
01:41:12
講道做生意
01:41:15
講道拿人家錢
01:41:18
這個都是五邪命
01:41:23
所以你要清淨 身口意這個三業
01:41:27
順在這個正法來活命
01:41:31
離開五種的邪活法
01:41:34
就是要離開這個五邪命
01:41:39
第六正精進
01:41:44
你要發出要用 我們真正的智慧
01:41:49
要認真來修這個 了脫生死的道理
01:41:54
涅槃就是了脫生死的道理
01:41:57
所以一個人若不生不滅 就是叫做涅槃
01:42:01
成佛就是叫做涅槃
01:42:06
第七就是正念
01:42:10
正念就是要來用到 我們真正的智慧
01:42:14
來受這個正道
01:42:16
沒有這個邪念
01:42:21
第八就是正定
01:42:25
用著真正的智慧 入在這個沒有煩惱
01:42:29
無漏 無漏就是沒有煩惱
01:42:32
入在這個無煩惱 清淨的禪定
01:42:37
所以有的現在說禪定
01:42:41
定是很多種的定
01:42:46
正定以外有那個痴定
01:42:50
有那個邪定
01:42:54
怎麼樣叫做痴定
01:42:56
痴定就是不知道道理啊
01:42:58
心裡放得空空啊
01:43:00
什麼都不要想啊
01:43:03
結果坐到最後卻變成什麼
01:43:05
變成走火入魔
01:43:09
若是邪定呢
01:43:12
一個人若賭博一賭下去
01:43:14
賭到這樣沒日沒夜
01:43:15
沒睡也沒關係 沒吃也沒關係
01:43:19
這個就是邪定
01:43:20
定在賭博的
01:43:24
有的喝酒喝到顛顛倒倒
01:43:26
喝到這樣開車去撞人 都不知道啊
01:43:30
這定在酒的
01:43:31
什麼都不知道
01:43:33
這個就是邪定
01:43:36
定是怎麼樣 定一個東西叫做定
01:43:39
定有正定 有痴定 有邪定
01:43:43
所以你要正定啊
01:43:48
正定是用著我們的真智 入在沒有煩惱清淨的禪定
01:43:56
這個八法
01:43:58
八法就是這個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01:44:03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這個八法
01:44:10
全部要離開邪非
01:44:14
怎麼樣叫做邪非
01:44:17
八正道的相反就叫做八邪
01:44:22
八邪是什麼
01:44:23
八邪就是邪見
01:44:26
邪思惟 邪語 邪業 邪命
01:44:30
邪方便 邪念 邪定
01:44:35
這個就是叫做八邪
01:44:38
要離開邪非 就要離開這個八邪
01:44:43
所以才叫做正
01:44:45
正和邪就是相反啊
01:44:50
若這樣你就有 辦法了脫生死
01:44:54
所以才叫做道
01:44:59
總說是為了沒有煩惱
01:45:02
是看出這個道位
01:45:06
道位就是要成佛 成菩薩的行法
01:45:13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5:19
說用著一切的智慧
01:45:23
來做一輛很大的車子
01:45:28
這輛車是要 來載這個八正道
01:45:31
要走入這個 了脫生死這條路
01:45:37
所以才叫做什麼
01:45:38
叫做善逝
01:45:43
善逝若要說土話是什麼
01:45:45
說一句土話啦
01:45:47
說土話就是說好死啦
01:45:51
逝 我們人若死 說叫做逝世
01:45:56
死亡就是逝啦
01:45:59
好的死亡
01:46:03
所以你曾聽過 一句俗語話嗎
01:46:06
說不求好生 也要求好死
01:46:10
但是這句話都解釋錯誤
01:46:14
每一個人說不求好生 也要求好死
01:46:18
就是說不要生病死啦
01:46:21
這樣說叫做好死 不是
01:46:27
你若看到人家車禍撞死
01:46:30
或是天災地變來枉死
01:46:35
你說那個不好死啊 不是
01:46:39
好死那個意思你要知道啊
01:46:42
不然我們來做個參考好嗎
01:46:45
此時我們說聖人
01:46:50
若文聖是孔子
01:46:52
孔子就是文聖
01:46:54
文的聖人啦
01:46:57
若是武聖呢
01:46:58
武聖就是關公和岳飛
01:47:01
這叫做武聖
01:47:04
你想關公好死還是不好死
01:47:08
你想關公哦
01:47:10
被孫權設計
01:47:13
落馬下死掉
01:47:15
被孫權抓去殺掉
01:47:17
頭斬下來 那顆頭又提去給曹操
01:47:22
這樣好死還是不好死
01:47:23
身體和頭沒有在一起啊
01:47:28
岳飛被秦檜陷害
01:47:33
死在風波亭赤身露體
01:47:36
連一具棺材都沒有
01:47:39
這樣好死還是不好死
01:47:41
我問你
01:47:44
所以有時候俗語 不要解釋錯誤
01:47:49
不求好生
01:47:52
這個生是什麼
01:47:54
不求好生就是說 說我不求好的生活
01:48:01
我吃得差也沒關係啊
01:48:02
窮苦也沒關係啊
01:48:04
受罪也沒關係啊
01:48:07
我不求好的生活
01:48:11
我要求下次死之後 有一個果位
01:48:17
我來做仙 做佛 做聖人
01:48:23
好比現在關公叫做武聖人
01:48:25
有的稱呼叫做恩主公
01:48:27
若是台北的恩主公 是很出名的
01:48:31
像岳飛來說啊
01:48:33
你若有去大陸看就知道
01:48:36
岳飛現在蓋廟在拜
01:48:39
岳飛以前
01:48:42
那邊的廁所放兩尊
01:48:46
一尊秦檜 一尊秦檜妻
01:48:50
在那邊讓人家灑尿
01:48:54
弄一根木槌
01:48:57
你若要去求籤
01:48:59
這根木槌往他頭上敲去
01:49:02
因為銅嘛
01:49:03
那個銅像
01:49:04
敲下去鏘
01:49:05
若敲沒有聲音 那個籤詩不準啊
01:49:10
就要大力敲下去 才會有聲啊
01:49:14
大陸現在改革
01:49:17
不讓人家灑尿 骯髒
01:49:20
也不讓人家敲頭
01:49:22
你現在若有去大陸遊玩 看到那個岳飛廟你就知道
01:49:26
現在弄一道牆把他圍住
01:49:30
有寫字在那裡
01:49:31
說不要在這裡對他灑尿
01:49:34
也不要敲他這樣說
01:49:36
若讓你敲到一顆頭 凹凹陷陷
01:49:38
那都是重做的啦
01:49:40
沒有重做一顆頭凹凹陷陷 敲得都陷下去了
01:49:45
灑尿 衛生差啊
01:49:50
現在你若有時候 去喝豆漿 米漿
01:49:55
人家說啊 油炸檜拿一條給我
01:49:59
這個油炸檜從哪裡來 你知道嗎
01:50:02
一般是說叫做 有時候說叫做油條
01:50:06
實在是不是啦
01:50:08
你若去岳飛廟外面 就全在賣這個油炸檜
01:50:13
它做得稍微有個人形
01:50:15
兩個黏在一起這樣
01:50:20
應該叫做油炸檜
01:50:25
因為秦檜要下油鍋啦
01:50:28
油炸檜
01:50:30
才變做油炸檜就是這樣
01:50:35
那個就是二個 黏在一起嘛
01:50:38
一個秦檜 一個秦檜妻嘛
01:50:41
好啊 你在世這麼可惡你
01:50:44
害忠良咧
01:50:46
我就把你吃下肚 看你多搞怪
01:50:48
現在尿不能灑嘛 頭不能敲嘛
01:50:51
乾脆把你生吞活吃 把你吃下去
01:50:55
所以現在若去岳飛廟外面
01:50:57
賣那個油炸檜的很多
01:51:00
油炸檜
01:51:04
所以呢
01:51:05
善逝就是不求好生 就是要求好死
01:51:11
逝就是死 死亡
01:51:13
不信字典你現在去翻 沒有關係
01:51:16
那邊有辭海去翻
01:51:17
逝怎麼解釋 寫死亡
01:51:22
善逝就是好死
01:51:25
若是做佛就很好死了
01:51:28
若不好死就慘了
01:51:31
你若說沒有生病才死
01:51:34
釋迦佛祖也很可憐死
01:51:37
我不能胡亂說
01:51:38
胡亂說就變做妄言了
01:51:41
這個我就曾說過
01:51:43
釋迦佛祖是吃 鹹豬肉中毒死掉的
01:51:47
那個不是舒服死掉的
01:51:50
你若不相信 我家裡有藏經啊
01:51:53
你藏經來翻 我拿給你看啊
01:51:59
所以世間人不瞭解說 這個好死和不好死的道理
01:52:05
所以不求好生也求好死
01:52:08
說我在世 生活窮苦沒有關係
01:52:12
我是要求死之後有果位
01:52:16
所以釋迦佛祖祂成佛 就是一個很好的果位
01:52:21
所以祂才叫做什麼
01:52:22
叫做善逝
01:52:28
今晚說來到這裡
01:52:31
要接下去說 第六段 第七段
01:52:34
恐怕沒有時間
01:52:36
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52:38
對於佛祖的十個號
01:52:41
下期再繼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8/28部影片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9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0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9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0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10000337
e630dce4-2b29-428c-9651-efd77339f442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