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庸 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中庸 8
5594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1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來看王善人的誠明錄
00:02:20
天加福
00:02:23
都是逆來
00:02:26
所以人都不覺
00:02:29
人加福
00:02:31
都是順來
00:02:33
所以人都知道
00:02:37
王善人誠明錄說
00:02:39
天要加福給你
00:02:43
都是我們人逆中而來的
00:02:47
受到那個困苦的其中
00:02:51
那個天暗中幫助你 暗中在保護你
00:02:57
所以我們人不覺得
00:02:59
實在是上天在保佑我們 你卻不知覺
00:03:04
很多人逢兇化吉 這都是上天在保佑我們
00:03:09
不過人在加福 都是順來
00:03:14
跟你升官 跟你加月薪
00:03:19
人在加福都是順來 所以人人都知道
00:03:24
這是王善人說的
00:03:26
真正天要賜福給我們 都是在這個逆境中來的
00:03:34
因為一個人不受這個逆境 你道不成啊
00:03:39
所以孟子告子章 裡面這樣說
00:03:44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00:03:49
必先苦其心志
00:03:52
勞其筋骨
00:03:53
餓其體膚
00:03:55
空乏其身
00:03:57
行佛亂其所為
00:04:02
說上天要讓你做一個聖人
00:04:07
要擔一個天命給你
00:04:10
要讓你做一個大人物
00:04:14
加一個很大的責任 要給你的時候
00:04:18
首先考驗你
00:04:22
考驗說你吃得了苦嗎
00:04:27
若不能吃苦 要怎麼降大任給你
00:04:31
就先勞累你的筋骨 讓你拖磨 讓你受苦
00:04:38
讓你餓得腸子 都快攪翻了 沒得吃
00:04:44
讓你窮得沒米煮
00:04:48
你所做的事情 都讓你無法順利
00:04:52
這就是上天在考驗你
00:04:56
這我就有經驗過
00:04:58
老師就常說
00:04:59
像我年輕時 餓到吃稀飯配鹽巴
00:05:03
現在很好命 兒子孝順
00:05:09
兒子若說很有才情 沒有啦
00:05:12
有辦法蓋一間房子 不用怕風不用怕雨
00:05:18
這些師兄弟 大家都對我很好
00:05:22
我說吃苦在前 富貴在後
00:05:24
這句話 可以說印證在老師身上
00:05:29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 真的是吃苦很多
00:05:31
不過我的志氣不退
00:05:34
再怎麼艱苦 我的志氣都不退
00:05:39
我們另外來看 來看修真錄的一段記事
00:05:45
水者順下而流
00:05:50
若能逆水行舟
00:05:53
則名精進
00:05:55
亦名上流
00:05:58
修行亦如是
00:06:00
俗情如水之下流
00:06:04
愈流愈下
00:06:07
終歸苦海
00:06:09
修道逆水行舟
00:06:12
受盡萬苦
00:06:13
精進上流
00:06:15
終歸本源
00:06:17
下流者 下達
00:06:20
上流者 上達
00:06:22
下流達於惡道
00:06:24
上流達於善處
00:06:27
這裡面有 五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06:31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6:35
本源 自性清淨心也
00:06:39
本源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6:42
就是自性清淨的心
00:06:45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06:48
下達 對上達而言
00:06:51
詳上達條
00:06:53
辭海說下達和上達是相反
00:06:57
我們現在詳細 看上達的條目
00:07:00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07:04
上達
00:07:05
論語憲問 君子上達 小人下達
00:07:09
疏 本為上 謂達義也
00:07:13
末為下 謂財利也
00:07:17
說上達 在論語憲問篇說
00:07:21
君子的人上達 小人的人下達
00:07:26
什麼叫做上達 什麼叫做下達
00:07:29
裡面的注疏這樣說
00:07:32
說我們根本就是上
00:07:35
就是達到這個道義
00:07:39
若末就是下 就是說財利
00:07:43
這樣說來 上達就是講道義
00:07:48
下達就是講我們的財利
00:07:51
注解第四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7:55
惡道 乘惡行而往之道途
00:08:01
地獄 畜生等是
00:08:04
佛學大辭典說惡道是什麼
00:08:07
就是跟著這個惡的行為 所走的這個道路
00:08:13
等於就是地獄 畜生 這些都是
00:08:17
詳細說 等就是包含三惡道
00:08:23
地獄道 餓鬼道 畜生道
00:08:26
這叫做地獄 畜生等
00:08:29
注解第五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8:32
善處者 人界 天上 或諸佛淨土 皆曰善處
00:08:39
佛學大辭典說善處是什麼
00:08:42
就是人界 天上
00:08:44
就是人天的福報 或是諸佛淨土
00:08:47
就是西方等等 都是善的地方
00:08:53
現在看修真錄
00:08:57
你看這個水 水都順下而流
00:09:04
若一個人逆水行舟
00:09:07
水不要流到下面去往上流
00:09:12
這個就叫做精進
00:09:15
水流到下面比較容易啊
00:09:17
流到上面去比較困難
00:09:22
這個就是精進啊
00:09:24
也可以叫做上流
00:09:27
修行也是一樣啊
00:09:30
我們俗情和水一樣下流
00:09:34
愈流就愈下面
00:09:38
最後就達到這個苦海去了
00:09:42
我們修道若逆水行舟 受到很多的艱苦
00:09:49
你若要跟水流很快啊
00:09:52
你要逆水走就很慢啊
00:09:55
就像樓上要往樓下很快啊
00:09:58
樓下要爬上樓就比較困難
00:10:03
但是你受了很多困難之後
00:10:07
最後就達到 我們的自性清淨心
00:10:12
下流的人都說道義…
00:10:17
不對…下流的人都說利益
00:10:21
沒有錢你不要說
00:10:23
開口說錢 閉口也說錢
00:10:25
這叫下流
00:10:27
上流的人都說道義
00:10:31
不過下流的人 都往三惡道去
00:10:36
上流的人就受到人天福報
00:10:39
或是往諸佛的淨土去
00:10:45
所以一個人沒有吃苦 絕對沒有那個樂
00:10:51
所以有那個苦才有樂 苦盡樂就來
00:10:56
一個人若樂極就生悲
00:10:58
這是古人的話是沒有錯的
00:11:01
今晚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0:11:04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下文等到下期再做分解
00:11:09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11:14
我們現在翻 二十四頁第五行
00:11:2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1:27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00:11:34
說我們君子的人
00:11:37
不論你入於什麼樣的環境
00:11:42
我們仍能悠然自得其樂 不會失於這個道
00:11:49
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1:54
不 加重語氣
00:11:58
自得
00:12:00
謂其心所向
00:12:02
皆不失其道
00:12:05
言君子素其位而行
00:12:11
修道進德
00:12:12
其心悠然自樂其樂
00:12:16
所向皆不失其道
00:12:19
故曰君子 無入而不自得焉也
00:12:25
對於本文裡面 有二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12:31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2:34
不 語助詞
00:12:37
不就是語助的詞
00:12:40
語助詞就是加強語氣的話
00:12:43
下面這句話上面加個不字
00:12:47
就是要來加強下面那句話
00:12:50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12:52
自得 禮中庸
00:12:55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00:12:59
注 自得
00:13:01
所鄉不失其道
00:13:03
現在這字不能讀做鄉
00:13:06
要讀做向
00:13:08
辭海說鄉 音向 亦作向
00:13:13
這個字和這個字 兩個字意思一樣
00:13:16
音也一樣
00:13:19
所以辭海說自得是什麼
00:13:22
在禮記中庸篇說
00:13:24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00:13:28
那個注解
00:13:29
說自得就是 我們所向都不失這個道
00:13:34
所以現在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3:38
祂說不 就是加重語氣的話
00:13:42
自得就是我們的心所向
00:13:45
都不失這個道
00:13:48
就是說君子你現在 看處於什麼樣的環境
00:13:55
我們按照那個環境去走
00:13:59
就像上期說的
00:14:00
你若是當官
00:14:02
就以當官的環境 去行你的道
00:14:06
你若有錢就按照 你有錢的環境去行道
00:14:11
你若是窮困
00:14:12
就是以窮困的環境去行道
00:14:16
你假使若是說 你身處在未開化的地方
00:14:23
你以那個地方 的環境去修道
00:14:29
假做你若在患難的時候 就以患難的環境去修道
00:14:35
這樣說較快
00:14:37
所以我們要修道進德
00:14:39
我們的心都可以說
00:14:53
悠然 悠然就是好比 將心放得清閒清閒
00:15:00
無煩無惱
00:15:02
讓自己使自己快樂
00:15:06
所向都不失這個道
00:15:08
所以才說君子 無入而不自得焉這句話
00:15:14
我們又接著看下文
00:15:19
在上位 不陵下
00:15:23
在下位 不援上
00:15:27
正己而不求於人
00:15:30
則無怨
00:15:33
說假若一個人 他的環境是做為一個上司
00:15:40
若一個公司 我做經理做主管
00:15:44
若一個會中我當幹部
00:15:48
就要負起上位的責任
00:15:51
不要拿上位的權勢 來壓制下面的人
00:15:58
如果你若是 在下位的時候
00:16:02
要忠實於上司
00:16:05
不要用不正當 的方法要來巴結上司
00:16:13
來達到你的希望
00:16:16
只求自身的正直 不去責備別人
00:16:22
若這樣就沒有什麼怨恨
00:16:28
我們剛才 跟你說的這些話啊
00:16:33
可以說最適合孔子
00:16:36
他的二個學生 他們所做的行為
00:16:41
一個是在上位不陵下
00:16:44
另外一個是在下位不援上
00:16:49
現在先引證說 在上位不陵下這句話
00:16:53
就是來指孔子 的一個學生叫做子游
00:16:59
我們來看黑板 這個子游的事蹟
00:17:05
在史記仲尼 弟子列傳裡面這樣說
00:17:11
言偃 字子游
00:17:15
少孔子四十五歲
00:17:20
吳人
00:17:22
子游既已受業
00:17:25
為武城宰
00:17:28
孔子過
00:17:30
聞弦歌之聲
00:17:33
孔子莞爾而笑曰
00:17:37
割雞焉用牛刀
00:17:41
子游曰
00:17:43
昔者
00:17:45
偃聞諸夫子曰
00:17:50
君子學道則愛人
00:17:53
孔子曰
00:17:54
二三子
00:17:56
偃之言是也
00:18:01
對於本文
00:18:02
我們來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18:06
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裡面這樣跟我們說
00:18:11
言偃他的字號叫做子游
00:18:17
言是姓 偃是名
00:18:22
他的字號就是子游
00:18:25
小孔子四十五歲 是吳國的人
00:18:31
子游既然跟著孔子來讀書
00:18:38
畢業之後 在這個武城統治
00:18:44
以現在來說 是在武城當一個縣長
00:18:47
這樣說比較快
00:18:49
以前是說宰
00:18:51
在這個武城來統治地方
00:18:55
孔子經過
00:18:57
現在這不個能讀做過 要讀成「過」
00:19:00
孔子在那個地方來經過
00:19:06
聽到弦聲和歌聲
00:19:10
因為這個子游 在那裡拉弦唱歌
00:19:16
孔子聽到那個聲音
00:19:19
孔子就微微地笑這樣說
00:19:24
說啊 殺雞哪裡要用到牛刀
00:19:27
話說起來是說 子游這個人才
00:19:30
不是只能管理一個小地方
00:19:33
他可以管理國家
00:19:36
才說殺雞焉用牛刀
00:19:40
但是子游對孔子這樣說
00:19:45
說古時候 以前
00:19:49
我曾聽過老師你說一句話
00:19:55
我們君子的人 學道是要愛人
00:19:58
不是要做什麼大官
00:20:02
比如說我小地方 雖然說是小地方
00:20:05
但我愛護百姓啊 對不對
00:20:08
君子學道是要愛護百姓
00:20:11
並不是求什麼當大官
00:20:15
孔子聽到這句話之後
00:20:18
說你們這些師兄弟
00:20:20
二三子等於是所有的弟子
00:20:23
說子游說的話就是了
00:20:28
所以這個子游 可以代表本文所說的
00:20:32
在上位不陵下這句話
00:20:38
但是孔子另外一個學生
00:20:40
叫做子羽
00:20:43
可以代表下一句
00:20:45
說在下位不援上
00:20:49
現在我們再來看孔子 弟子列傳面裡的一段記事
00:21:00
澹臺滅明
00:21:04
武城人
00:21:06
字子羽
00:21:08
少孔子三十九歲
00:21:13
狀貌甚惡
00:21:16
欲事孔子
00:21:18
孔子以為材薄
00:21:22
既已受業
00:21:24
退而修行
00:21:27
行不由徑
00:21:29
非公事不見卿大夫
00:21:33
南游至江
00:21:36
從弟子三百人
00:21:39
設取舍去就
00:21:42
名施乎諸侯
00:21:45
孔子聞之曰
00:21:47
吾以貌取人
00:21:49
失之子羽
00:21:52
這裡面有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1:56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2:00
行徑
00:22:01
通行之小路也
00:22:04
行徑就是那個小條的路
00:22:09
我們現在 若說這個行不由徑
00:22:13
就是不走後門啦 這樣說較快
00:22:18
注解第二 史記索隱這樣說
00:22:22
江 按今吳國 東南有澹臺湖
00:22:29
即其遺跡所在
00:22:32
史記索隱說這個江是什麼
00:22:35
照當今吳國的東南方 有一個澹臺湖
00:22:42
這就是澹臺滅明 所留下來的古蹟
00:22:48
澹臺湖再來看辭海的說明
00:22:52
澹臺 湖名
00:22:54
在江蘇省吳縣東南
00:22:58
吳地記 澹臺湖 澹臺子羽宅
00:23:03
陷為湖 湖側有墳
00:23:07
辭海說澹臺 是一個湖的名字
00:23:12
在這個江蘇省 吳縣的東南方
00:23:17
在吳地記裡面記載
00:23:20
這個澹臺湖是澹臺子羽
00:23:24
澹臺子羽 也可以說澹臺滅明的家
00:23:29
後來就是沈陷了 變成一個湖
00:23:33
現在澹臺湖的旁邊 有澹臺滅明的墳墓在那裡
00:23:42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23:45
取舍 謂擇用與棄置也
00:23:51
取舍就是說 要用與丟掉的意思
00:23:56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0:23:58
去就 猶云 去留
00:24:01
去就等於就是去留
00:24:03
要走還是要留這個意思
00:24:07
現在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這樣說
00:24:13
澹臺滅明這個人 是武城的人
00:24:20
他的字號叫做子羽
00:24:24
小孔子三十九歲
00:24:28
他的面貌很兇惡
00:24:31
白話一點就是壞面相
00:24:34
臉像是很兇惡的臉
00:24:39
要來拜孔子為師要來唸書
00:24:44
孔子將他當成 沒有什麼才德的人
00:24:50
看他的面貌很兇惡
00:24:53
他覺得這不是什麼好東西
00:24:58
但是既然跟著孔子讀書
00:25:04
畢業 退就是畢業
00:25:06
畢業之後他就修行
00:25:09
現在若讀書就是修道啦
00:25:12
但是修行就是他學來的道
00:25:15
都按照他師父所說的去做
00:25:21
他當官不走後門
00:25:28
他若沒有公事 就不去見上司
00:25:36
譬如說有公事 才會去見上司長官
00:25:41
若沒公事就不會去巴結
00:25:44
不會去巴結這個上司
00:25:48
後來官沒當了
00:25:50
沒當官 就南下到江這個地方
00:25:59
這個江就是剛才說的 在吳國東南
00:26:03
等於就是 現在江蘇省吳縣這個地方
00:26:08
就在那裡教書
00:26:11
跟著他學道的人有三百個
00:26:15
澹臺滅明的學生有三百個
00:26:19
他呢 來設這個取舍去就
00:26:23
取舍去就是就像孔子說的
00:26:26
用之則行 捨之則藏這個道理
00:26:30
來就來 去就去
00:26:32
就像我說的
00:26:33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0:26:37
那個名聲傳遍各國諸侯
00:26:41
各國諸侯都稱讚孔子 這個學生很棒
00:26:47
孔子聽到這個消息之後
00:26:51
說我當時以貌取人 面貌這麼兇惡若不要來說
00:27:00
就失去一個好學生子羽
00:27:05
所以學道不一定是 看他一臉橫肉
00:27:10
就認定他是壞人
00:27:12
看起來面貌清秀就是好人
00:27:16
那不一定的
00:27:19
澹臺滅明面貌兇惡 孔子看了會怕
00:27:25
這麼兇惡的人 來學道怎麼得了
00:27:29
結果他可以說 在孔子的學生當中
00:27:33
最出名的人
00:27:36
這是現在中庸 跟我們說的這句話
00:27:41
就剛好符合這二個人的話
00:27:45
他說在上位不陵下
00:27:49
在上位的人不欺負屬下
00:27:54
這就是引證 這個子游的例子
00:27:58
在下位不援上
00:28:01
下位的人不會去巴結上位
00:28:04
這就可以來引證 這個澹臺滅明的做人
00:28:10
說正己而不求於人
00:28:13
不求於人
00:28:15
你若解釋錯誤就糟了
00:28:18
不求於人 有人說不求別人
00:28:22
不是不求別人
00:28:23
這個不是要求別人的求
00:28:27
這個求就是責備
00:28:31
他說正己 就是只有自己正直
00:28:35
修養自己不去責備別人
00:28:38
不求於人 就是不會責備別人
00:28:40
這句話也可以等於像 我們王善人所說的
00:28:45
找別人的好處 認自己的不是
00:28:48
這句話在這裡
00:28:51
所以我們學道 這個很要緊
00:28:55
像最近有很多…
00:28:57
我都對事不對人啦
00:29:00
萬一說到本人 大家不要生氣
00:29:04
我沒說名字 此後能夠改過改革就好
00:29:10
老師啊 某人怎樣 某人怎樣
00:29:13
都評批這些師兄弟
00:29:14
我說不要啦 不要評批別人
00:29:17
修養自己就好 個人修個人的
00:29:21
壞是他在壞 好是你在好
00:29:24
你在說也沒有用 我這樣跟他說
00:29:27
所以最好是修養自己
00:29:30
不要去評批別人
00:29:33
所以老師 很不喜歡評批別人
00:29:36
若假使看到一個人好
00:29:38
我們就想說趕快去學
00:29:40
我們覺得跟不上人家 羞愧要趕快去學
00:29:43
看到一個人壞
00:29:45
我們要警戒自己
00:29:46
說咦 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
00:29:49
我們若有這樣就不要做
00:29:52
我心裡都是這樣想
00:29:54
所以對於 正己而不求於
00:29:58
則無怨
00:30:00
做什麼都責備自己啊 不要去責備別人
00:30:04
我們修養自己 何必責備別人
00:30:07
那麼世間就沒有怨恨的人
00:30:10
這句話也是真的
00:30:12
我就有 看到一個古聖賢的話
00:30:18
這是誰說的
00:30:19
我沒再翻書 所以無法向你們解釋
00:30:23
意思就是說 假使一個人誇讚某個人
00:30:30
那個人的父母聽到很高興
00:30:34
他的妻兒聽到也很高興
00:30:37
他的兄弟聽到也很高興
00:30:40
他的朋友聽到也很高興
00:30:42
何樂而不為
00:30:44
為什麼你不誇讚別人
00:30:48
他說你若評批一個人的壞
00:30:52
他的父母聽到不高興
00:30:54
他的妻兒聽到也不高興
00:30:57
他的兄弟聽到也不高興
00:31:00
他的朋友聽到也不高興
00:31:03
何為而作之
00:31:06
你何必這樣做呢 人家會不高興啊 對不對
00:31:13
所以讚美別人是最好啦
00:31:17
讚美別人 有人去說 某人在讚美你
00:31:20
對方的人也很高興哩
00:31:22
你若在嫌某一個人來說
00:31:25
你責備某一個人 萬一若被他的朋友聽到
00:31:30
說別人在背後 說你怎樣怎樣 導致打架
00:31:35
所以讚美別人是最好的
00:31:39
所以這個求 求並不是指要求的求
00:31:46
這求是指什麼 是指責備的意思
00:31:50
對於求這個問題 我們來看辭海的解釋
00:31:55
求 責也
00:31:59
論語衛靈公
00:32:01
君子求諸己
00:32:03
小人求諸人
00:32:06
注 君子責己
00:32:08
小人責人
00:32:11
辭海說求是什麼
00:32:14
就是責備
00:32:16
所以來引論語衛靈公篇
00:32:20
說君子是責備自己
00:32:24
小人是責備別人
00:32:28
所以注解才說 君子責備自己
00:32:31
小人責備別人
00:32:34
對於衛靈公 孔子來說這句話
00:32:38
我們來看朱熹夫子的解釋
00:32:42
君子無不反求諸己
00:32:47
小人反是
00:32:50
他說君子沒有一個 不反過來責備自己
00:32:56
若是小人就是不是
00:32:58
剛好相反
00:33:03
刑昺先生說
00:33:05
此章言君子責於己
00:33:08
小人責於人
00:33:10
求 責也
00:33:12
諸 於也
00:33:15
此章就是剛才辭海說的
00:33:18
引衛靈公的那句話
00:33:22
這章就是說君子責備自己
00:33:27
小人是責備別人
00:33:30
這個求不是要求 求是責備
00:33:35
諸就是於 求諸己就是求於自己
00:33:41
責備自己的意思
00:33:45
皇侃先生說
00:33:47
求 責也
00:33:49
君子自責己德之不足
00:33:53
而不責人也
00:33:55
小人不自責己
00:33:57
而責人也
00:33:59
皇侃先生說求就是責備
00:34:03
君子自責自己德行不夠 他不會去責備別人
00:34:10
小人他都不自責自己 都去責備別人
00:34:16
呂純陽祖師才說
00:34:19
君子責己而不責於人
00:34:23
故成其道也
00:34:25
小人反是
00:34:28
惟知責人而不自責於己
00:34:32
故違道敗德
00:34:34
故曰 君子求諸己
00:34:37
小人求諸人
00:34:39
求 責也
00:34:40
諸 於也
00:34:43
呂純陽祖師說
00:34:45
君子的人責備自己 不會去責備別人
00:34:50
所以就成全他的道
00:34:54
小人相反
00:34:57
只知道要責備別人 不會責備自己
00:35:01
自己若做錯就掩飾 他不會責備自己
00:35:05
所以他 就違背這個道而敗德
00:35:09
所以孔子才說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
00:35:15
這個求就是責備 諸就是於
00:35:18
君子責備於己 小人責備於人
00:35:24
這個道理在這裡
00:35:27
修真錄才這樣跟我們說
00:35:31
天下最小人者
00:35:33
但見人過而責於人
00:35:36
責人過者
00:35:37
成己之罪愆
00:35:40
君子反是
00:35:42
但見己過而責於己
00:35:45
責己者
00:35:45
成己之道德
00:35:48
修真錄說 天下有那個最小人的人
00:35:54
他只是看別人的過失 而責備他
00:35:57
吃飽沒事 一直要找別人的毛病
00:36:00
責備別人的過失 就成全自己的罪愆
00:36:07
罪愆就是罪惡
00:36:10
君子相反
00:36:12
君子的人只看到 自己的過失責備自己
00:36:17
責備自己 成全自己的道德
00:36:22
所以呢 由此可見
00:36:25
我們現在 中庸跟我們說這句話
00:36:29
就是說 我們做什麼都責備自己
00:36:32
沒有必要去責備別人
00:36:35
我們責備自己來說 會成全自己的道德
00:36:39
若責備別人來說 反而會造罪這樣子
00:36:44
今晚說來到這裡 因為時間的問題
00:36:47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36:50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36:5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36:58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四頁
00:37:04
倒數第三行
00:37:09
從那個中間起
00:37:11
不然現在開始
00:37:17
上不怨天
00:37:22
下不尤人
00:37:26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00:37:32
小人行險以徼幸
00:37:37
所以他說 所以我們君子的人
00:37:44
做事情上不去怨天
00:37:52
下不去責怪別人
00:37:56
所以君子居身平直
00:38:01
一切都憑天的安排
00:38:05
若是小人做不知道天命
00:38:08
做事情都不顧冒險
00:38:13
只有想得到非分之利
00:38:17
對於本文 來看中庸心德的一句話
00:38:23
易 平正也
00:38:27
中庸之道
00:38:28
本是平正
00:38:32
險 則反中庸
00:38:36
此節重在居易以字
00:38:41
足見命不可徒俟
00:38:47
必居易以俟之
00:38:50
徼 求也
00:38:53
幸 不當得而得也
00:38:57
小人不知天命
00:38:59
違背天理
00:39:00
妄作妄為
00:39:02
行詐冒險
00:39:03
想得分外不當得之利益
00:39:07
這裡的注解首先來做說明
00:39:11
辭彙這樣說
00:39:12
平正 公平正大
00:39:15
平正就是公平正大
00:39:19
現在中庸心德說
00:39:22
易就等於是公平正大
00:39:27
中庸的道理 本來就是平正正大
00:39:36
險就是反中庸的道理
00:39:41
現在這節的文注重 在這個居易以這三字
00:39:49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 這個命是不能用等的
00:39:56
大家都說每樣都是命
00:39:58
每樣都放給命來安排
00:40:05
一定是一個人你的心
00:40:10
要有公平正大
00:40:13
憑良心做事情
00:40:15
以外的就由天 由我們的命去安排
00:40:21
徼就是求
00:40:24
幸就是不應該得的意思
00:40:30
人家若說徼幸就是說
00:40:32
不應該得的東西去得
00:40:36
小人就不知道天命
00:40:40
他就是違背天理
00:40:43
胡作非為 來行使詐欺冒險
00:40:49
想得到不應得的利益
00:40:56
現在中庸心得所說 命不可徒俟
00:41:01
命是不可盲目的去等
00:41:05
一定我們的心 要憑良心去做事
00:41:11
才由命去安排 這句話是對的
00:41:17
不是說一個人去做壞事
00:41:21
去受到牢獄之災 被抓去關
00:41:25
說啊 我就是 帶官符啦 牢獄的命
00:41:28
這是不對的 這是自做孽的
00:41:33
所以對命的關係
00:41:37
來引幾條古聖人 說的話來作參考
00:41:43
今人不能修己之身
00:41:49
盡己之性
00:41:52
凡事不如意則歎天乎命也
00:41:58
愚哉 迷哉
00:42:01
當知人盡而後歸之天
00:42:06
性盡而後安之命
00:42:09
自作孽豈可託辭之命哉
00:42:13
修身以俟命
00:42:16
不可不修身而俟命
00:42:20
呂純陽祖師說當今的人
00:42:26
他不要修養自己 怎麼樣去做
00:42:34
不想說要怎樣 來修養我們自己的本性
00:42:42
做事情若不得到如意
00:42:47
就怨歎說天啊 命啊
00:42:51
實在是很傻的啦 也很迷啦
00:42:55
我們要知道一個人 盡我們的人事去做
00:43:03
假使若說我已經 盡了我的人事去做
00:43:07
偏偏運氣不好 這就是天的安排啊
00:43:14
這是前世的業障啊
00:43:19
一個人你就修養本性
00:43:23
若這樣就由命去安排 我就不埋怨什麼
00:43:29
若自作孽你怎麼可以 託辭說我是命啦
00:43:35
做小偷說小偷命 賭博說賭博命
00:43:39
這全都是託辭的話
00:43:44
一個人修身由命安排
00:43:48
不可以不修身 只想要依靠命安排
00:43:52
這樣是不行的
00:43:56
比如說人盡而後歸之天
00:44:00
我們就已經 盡了自己的修養
00:44:03
若是無辦法得到如意
00:44:07
這個就是 我們先天帶來的業
00:44:10
你也不用埋怨什麼
00:44:16
盡我們的性 我們來歸於這個命
00:44:22
我來比喻幾樣做參考
00:44:25
不然你對本文不瞭解啊
00:44:30
比如我兒子不孝順
00:44:33
兒子不孝順有兩種
00:44:36
一種是我有教育
00:44:40
我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做模範給他看
00:44:45
偏偏這個兒子不孝順
00:44:48
比如像釋迦佛祖 是一代佛祖
00:44:51
遇到那個善生比丘
00:44:53
他要來違背道 要不孝
00:44:58
這是什麼 這就是命啊
00:45:01
話說起來釋迦佛祖 前世欠他兒子的債
00:45:06
這不用埋怨什麼
00:45:09
但是不是
00:45:11
你寵幸兒子
00:45:15
兒子後來不孝你說命 這不是命
00:45:18
這是自作孽的
00:45:21
所以有句俗語怎樣說
00:45:24
寵子不孝
00:45:28
寵豬就舉灶
00:45:31
若寵孫你就無處投訴
00:45:35
這是你自作孽的啊
00:45:37
你不用埋怨什麼
00:45:42
比如說我被人家打
00:45:46
現在就想什麼
00:45:48
想說我和他無冤無仇
00:45:51
平常我說話也沒得罪別人
00:45:55
偏偏他…是看我礙眼 還是怎樣而打我
00:45:59
那是我前世欠他打的債 我又沒得罪他
00:46:05
但是不是
00:46:06
你得罪別人 和別人吵架而打你
00:46:10
這是你自作孽的 這你有什麼好埋怨
00:46:16
比如說車禍
00:46:20
我就有守交通規則啊
00:46:23
我又沒超速 沒超載
00:46:26
我又沒闖紅燈
00:46:29
我每樣都按照規則 偏偏遇到車禍
00:46:33
這就是你的命
00:46:36
你不用埋怨什麼
00:46:38
但是不是
00:46:39
你自己要超速來出車禍
00:46:43
你要闖紅燈來出車禍
00:46:46
或是你來做違規的事 來出車禍
00:46:51
這不是你的命 這是自作孽的
00:46:57
我們若是命 若死是壽命該終的
00:47:03
你若是自作孽的就是枉死
00:47:09
比如說我生病
00:47:12
想說生病就找醫生 就有吃藥了
00:47:18
但是這病就是不好
00:47:20
這就是前世帶病業來
00:47:23
你不要怨歎什麼
00:47:25
叫你不要吃 你偏要吃 不要喝 你偏要喝
00:47:31
叫你不要做什麼你偏要 身體是你自己弄壞的
00:47:37
你來找醫生
00:47:38
生病又不吃藥
00:47:40
一受苦說是命 那不是命
00:47:43
那是自作孽的
00:47:48
比如有很多人 無緣無故被誣賴而捉去關
00:47:56
說是帶官符
00:47:58
這就是你的命
00:48:00
但是不是 你去當小偷 做違法的事情
00:48:04
做不守法律的事情
00:48:08
若被警察捉走
00:48:10
這不是帶官符 這是自作孽的
00:48:16
比如我工作很努力在做
00:48:21
生意怎麼樣都做得不順利
00:48:27
這是什麼 這就是你的命
00:48:29
沒有賺錢的命
00:48:31
但不是 你賺三元要吃五元
00:48:37
不勤儉
00:48:40
這樣子奢侈浪費
00:48:43
事業一失敗說這你的命
00:48:45
這不是你的命 自作孽的啦
00:48:47
所以一個人 你就按照中庸所說的
00:48:57
要照我們的規矩去做
00:48:59
就像呂純陽祖師說的 修己之身 盡己之性
00:49:06
我們才能埋怨說這是命
00:49:10
你一個人沒有修養 做什麼都自作孽
00:49:14
你不能埋怨說這是命
00:49:19
另外我們來看 朱熹夫子的一句話
00:49:23
無罪而被罷者
00:49:27
是正命也
00:49:30
有罪而被罷
00:49:32
非正命也
00:49:35
現在這段是在說當官的人
00:49:38
當公教人員的人
00:49:41
他說一個人沒罪
00:49:44
被人家辭去工作 被人罷免
00:49:49
這是你的命
00:49:52
你沒有那個官命
00:49:55
但是你貪污犯罪
00:49:58
被人把你辭官 或是把你罷免
00:50:02
那不是你的正命 這是自作孽的
00:50:09
所以孟子萬章 章句上裡面一句話
00:50:14
莫之致而至者
00:50:17
命也
00:50:21
萬章是孟子 一個徒弟的名字
00:50:26
章是一章二章的章
00:50:29
有人說怎麼會寫二個章
00:50:32
章是人名
00:50:33
這個章是章句的名字
00:50:38
在孟子萬章章句上 裡面這句話說
00:50:44
我都沒去求什麼 自然達到的
00:50:50
這就是命
00:50:54
比如說一個人 我都不去求子或求財
00:51:07
孩子生一大堆 或是錢賺很多
00:51:14
這就是你的命
00:51:18
譬如說一個人 你就沒有做壞事
00:51:24
偏偏去犯了罪 或被人誣賴種種
00:51:28
這就是你的命
00:51:31
但是你若自己犯罪 這就不是命
00:51:35
這是這個孟子萬章 章句上裡面說的
00:51:42
另外孟子盡心章句上 裡面有句話
00:51:47
孟子曰
00:51:49
莫非命也
00:51:52
順受其正
00:51:53
是故
00:51:55
知命者
00:51:56
不立乎巖牆之下
00:51:59
盡其道而死者
00:52:00
正命也
00:52:02
桎梏死者
00:52:04
非正命也
00:52:08
孟子盡心章句上 裡面這樣說
00:52:16
孟子這樣說
00:52:19
說莫非就是命
00:52:23
但是你要順受著這個正命
00:52:26
現在這正字就是正命
00:52:30
為了這樣呢
00:52:32
真的知道命的人
00:52:36
不站在危險的牆下
00:52:40
看到一面牆快倒了
00:52:42
那牆下我不敢去站
00:52:45
好比說這座山快崩了
00:52:48
你就要趕快跑 不要待在那裡
00:52:52
這可以用現在 的環境這樣說
00:53:00
假使若你看到 這面牆快要倒了
00:53:06
而我不知道
00:53:07
我是出外人不知道 就不知道這面牆快要倒了
00:53:10
若以現在的名詞來說
00:53:13
這座山就快崩了
00:53:15
我就不知道 開車下那裡經過
00:53:18
剛好石頭掉下來 而被壓死
00:53:21
這是你的命
00:53:23
但是明知道這快要山崩了
00:53:26
這條山路 你不要過去很危險
00:53:29
啊 沒關係啦 偏偏要過去
00:53:32
若被壓死這就是自作孽 這就不是命
00:53:38
一個人若盡我們道而死
00:53:43
憑我的良心道德做事情 偏偏來死
00:53:47
這就是你的正命
00:53:49
真正是你的命
00:53:54
桎梏 桎梏就是犯罪
00:53:56
腳鐐手銬
00:53:58
你若犯罪而死
00:54:00
不是正命
00:54:02
啊 我就是小偷命 土匪命
00:54:05
這不是這樣
00:54:07
你若犯罪而死
00:54:08
這不是正命
00:54:10
這是自作孽的
00:54:13
這是孟子所說的
00:54:16
另外我們再來看 朱熹夫子一段文
00:54:21
人之吉凶禍福
00:54:25
皆是天所命
00:54:29
然惟莫之致而至者
00:54:32
乃是正命
00:54:36
知正命 則不處危地以致之禍
00:54:41
盡其道則所值之吉凶
00:54:44
皆莫之致而至者矣
00:54:49
致立巖牆之下
00:54:52
犯罪而死者同
00:54:55
皆人所取
00:54:57
非天之所為也
00:55:01
朱熹夫子說 一個人的吉凶禍福
00:55:10
好運 歹運 禍端 福氣
00:55:13
這都是天所注定的
00:55:18
但是只有 不要自作孽來做
00:55:23
這才可以說是正命
00:55:27
若知道正命的人啊
00:55:30
他就不會處在危險的地方
00:55:35
來惹這個禍端
00:55:38
比如最近報紙刊登說 一些學生要去游泳
00:55:45
人家說這不能游泳 因為有立標誌
00:55:48
這個潭很危險不能去游泳
00:55:53
不聽又硬跳下去游泳 卻死掉
00:55:57
這自作孽 對不對
00:56:01
像有的在海邊釣魚
00:56:05
有的立牌子說這裡 有瘋狗浪危險的地方
00:56:09
不要在這裡釣魚
00:56:11
你偏偏要在那裡釣魚
00:56:13
若被瘋狗浪捲走 那是自作孽
00:56:16
這不能說是你的命 那都是枉死的
00:56:24
所以若知道正命的人
00:56:26
不會處在 危險的地方來惹禍端
00:56:32
盡著我們的道 照我們的天理良心去做
00:56:38
所導致的吉凶 這都不是自作孽而來的
00:56:47
假若一個人 你站在危險的牆下
00:56:51
或犯罪而死這都一樣 都是自作孽所致的
00:56:57
這不是天所賜的命
00:57:01
所以一個人你要瞭解說
00:57:04
這是我們的命 不是我們的命
00:57:06
是自作孽 或不是自作孽
00:57:09
你就今晚 聽這些道理你就知道
00:57:12
另外來看說苑一句話
00:57:16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
00:57:22
有智者 壽乎
00:57:25
孔子曰
00:57:26
然 人有三死
00:57:31
而非命者
00:57:34
人自取之
00:57:37
夫寢處不時
00:57:40
飲食不節
00:57:42
伕勞過度者
00:57:44
疾共殺之
00:57:47
居下位而忤上
00:57:50
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
00:57:53
刑共殺之
00:57:56
以少犯眾
00:57:58
弱以侮強
00:58:00
忿怒不量力者
00:58:03
兵共殺之
00:58:05
此三者非命也
00:58:07
人自取之
00:58:14
魯哀公來問孔子
00:58:20
說若是有智慧的人
00:58:25
他有辦法壽命善終
00:58:30
壽命善終就是命
00:58:34
若不是壽命善終 枉死這就不是命
00:58:40
孔子這樣說
00:58:42
是啊 我們人有三種死
00:58:48
不是我們的命
00:58:51
是我們人自作孽所帶來的
00:58:58
假若一個人懶惰 整天都在睡覺
00:59:05
你若整天睡覺 有時假病會變成真病
00:59:09
若不相信
00:59:10
啊 某人啊起來工作
00:59:12
我的人不舒服躺在床上
00:59:16
你在床上東躺西躺 躺個兩三天
00:59:20
病就真的上門來
00:59:23
所以寢處不時
00:59:25
只是這樣吃飽偷懶 只是想睡
00:59:31
飲食不節
00:59:34
比如我喝酒只能喝 100CC這個量
00:59:37
你一灌就兩三瓶
00:59:39
一喝就一大桶
00:59:44
吃東西吃飽就好
00:59:46
不是 貪著好吃 拚命地吞
00:59:53
飲食不節
00:59:56
操勞過多 工作可以不必做那麼多
01:00:01
有得吃就好 何必拚死拚活的
01:00:05
操勞過多
01:00:07
這就是疾病害你死的
01:00:14
你在下位來忤逆上位
01:00:19
譬如說兒子不孝順父母
01:00:22
做下屬的人來忤逆上司
01:00:29
或是嗜欲不厭而求不止
01:00:35
錢再怎麼多我都要
01:00:36
你若是正當賺來的沒關係
01:00:39
為了你要 貪欲 搶人 劫人 詐欺
01:00:47
若這樣就要刑罰害你死的
01:00:49
被捉去關 捉去殺頭
01:00:54
人少不認分 要和別人拚
01:00:58
我才三個人 人家對方十多個
01:01:01
拚啦 怕他們什麼
01:01:04
你沒三兩力
01:01:08
對方人高馬大又強壯
01:01:12
你不認分硬要和別人拚命
01:01:17
你生氣不量力
01:01:21
你一生氣起來 不管怎麼樣
01:01:25
硬要和別人拚性命
01:01:29
這就是兵
01:01:30
兵就是互殺啦
01:01:32
也可以說是打架
01:01:34
這就是互殺 打架 害你死的
01:01:39
若這三種都是 冤枉死的不是命
01:01:43
這是你自作孽的這樣說
01:01:48
所以現在中庸跟我們所說的
01:01:51
君子居易以俟命
01:01:54
小人行險以徼幸
01:01:57
真的一個人啊
01:01:59
我們說萬般都是由天安排
01:02:02
由命安排是要正命
01:02:05
不要自作孽
01:02:07
所以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一個解釋
01:02:11
易 平直也
01:02:15
中庸之道
01:02:17
本是平直
01:02:20
不偏不依
01:02:22
是故
01:02:23
君子居於平直之中
01:02:27
聽天任命
01:02:29
不敢違天命
01:02:32
故曰
01:02:33
君子居易以俟命也
01:02:37
徼幸者
01:02:38
徼 求取之意
01:02:41
幸 非分而得之義
01:02:44
小人不知天命
01:02:46
冒險行詐
01:02:48
想獲得非分而得其利
01:02:53
故曰
01:02:54
小人行險以徼幸也
01:02:58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03:02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03:06
易 平也
01:03:08
禮中庸 君子居易以俟命
01:03:12
這個易就是公平的意思
01:03:16
所以他來引禮記中庸 說篇君子居易以俟命
01:03:22
注解第二 辭海續篇這樣說
01:03:27
聽天任命
01:03:29
俗作聽天由命
01:03:32
聽從天意與命運安排
01:03:37
辭海續篇說聽天任命
01:03:41
我們世俗說聽天由命
01:03:45
就要聽從天的意思 和命運所有的安排
01:03:56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03:59
徼幸
01:04:01
謂於分外有所獲也
01:04:05
亦作徼倖
01:04:07
中庸 小人行險以徼幸
01:04:10
朱注 徼 求也
01:04:12
幸 謂不當得而得也
01:04:15
辭海說徼幸
01:04:18
就是我們本分以外 想要得不正當的錢
01:04:25
但這個徼幸的幸 也作人字旁的倖
01:04:30
所以引中庸說 小人行險以徼幸
01:04:34
朱熹夫子的注解
01:04:36
說徼就是求
01:04:38
幸就是不應當得而得
01:04:42
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全篇
01:04:47
他說易就是公平正直
01:04:53
中庸的道理 本來就是公平正直
01:04:58
全都不偏依
01:05:01
不偏右也不偏左
01:05:04
走中間這條路
01:05:07
為了這樣子
01:05:09
我們君子的人啊
01:05:12
站在公平正直的裡面
01:05:17
由天安排 由命去支配
01:05:24
他不敢去違這個天命
01:05:28
所以才說君子居易以俟命
01:05:32
徼幸 徼就是求取的意思
01:05:36
幸就是不應當得 要去得的意思
01:05:43
因為小人不知道天命
01:05:45
做事情都冒險
01:05:48
不怕死來行這個詐
01:05:52
搶人劫人種種
01:05:54
他目的是要 得到不應當得的利益
01:05:59
所以才說小人行險以徼幸
01:06:04
我們晚上說來到這裡 因為時間的問題
01:06:07
暫且告一段落
01:06:09
下文等到下期再做解釋
01:06:15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06:20
我們現在來翻到 第二十四頁
01:06:26
最後一行
01:06:2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6:31
子曰 射有似乎君子
01:06:37
失諸正鵠
01:06:41
反求諸其身
01:06:46
說我們今天射箭這個道理
01:06:51
現在說射箭是以前 有這個射箭的比賽
01:06:55
說射箭的道理 就是和君子之道很相像
01:07:03
你假使射不到這個中心點
01:07:08
就是反過來 責備自己這個射藝不精確
01:07:17
不會去怪說 這個箭靶的中心點不正
01:07:24
對於本文我們來看 這個禮記裡面所說的
01:07:29
射者 所以觀盛德也
01:07:36
是故 古者天子以射選士
01:07:42
以立德行者
01:07:45
莫若射 故聖王務焉
01:07:52
現在說這個射 就是說比賽射箭
01:07:57
射箭的比賽
01:08:00
射箭的比賽是要看 這個人有沒有德行
01:08:06
看射箭比賽就知道了
01:08:09
為了這樣古時候做皇帝
01:08:14
他要來選士
01:08:16
士是什麼 士就是公務人員
01:08:20
我們古時候在周朝的時候
01:08:25
分成大夫接下來才士
01:08:29
但是大夫有上大夫 中大夫 下大夫
01:08:33
這是內閣的大臣
01:08:35
好比像現在的 院長 部長那種
01:08:39
那士呢 有上士中士下士
01:08:42
就是一般公務人員的階級
01:08:46
選士就等於 就是要選擇公務人員
01:08:52
以前皇帝要選這個公務員
01:08:57
這個簡略起來 就是在說射箭的經過
01:09:03
就是用這個立德而行
01:09:08
一個人有德行沒有德行
01:09:12
看射箭就知道了
01:09:16
所以你若是賢明的帝王家
01:09:22
要取士要選擇這個士
01:09:26
全都看這個射箭的比賽
01:09:28
一個人的態度
01:09:30
就知道個人 有德行沒有德行
01:09:35
禮記裡面還有一句話
01:09:39
射者 仁之道也
01:09:43
射求正諸己
01:09:46
己正然後發
01:09:49
發而不中
01:09:50
則不怨勝己者
01:09:52
反求諸己而已矣
01:09:55
現在這裡面 有兩個字你要注意
01:09:58
這個字求和這個字求 意思不同
01:10:05
這個字求是要求的求
01:10:09
這個字求是責備的求
01:10:13
這個上期就說過了
01:10:17
他說比賽這個射箭
01:10:22
這是要來考驗一個人 有仁德沒有仁德的道
01:10:29
我們要射箭比賽 是要求糾正自己
01:10:37
自己若正 心若沒有歪邪之後
01:10:45
這支箭才發出去
01:10:47
不是好比說 比賽要爭鬥的
01:10:51
比賽是好比說 要考驗他的性情
01:10:56
這支箭發出去若沒中
01:11:00
中就是射中中心點
01:11:04
這支箭發出去 沒有射中中心點
01:11:07
他就不怨恨對方
01:11:09
勝己就是嬴我們的
01:11:12
就不怨恨對方嬴我們的
01:11:15
反過來責備自己而已
01:11:19
說啊 我們今天心亂不正
01:11:25
今天我們輸人家 是自己箭術不好
01:11:30
我們功夫輸人家
01:11:33
指責自己不去指責別人
01:11:37
所以對於本文 來看呂純陽祖師這個解釋
01:11:43
射 六藝之一
01:11:48
古為士者
01:11:51
必習之
01:11:54
正 音征
01:11:58
即正鵠也
01:12:02
求 責也
01:12:04
射為君子之爭
01:12:07
射而不中
01:12:10
唯責己之射藝不精
01:12:13
而不怨勝己之人
01:12:17
故曰
01:12:18
射有似乎君子
01:12:22
失諸正鵠
01:12:25
反求諸其身也
01:12:29
論語云
01:12:31
君子無所爭
01:12:32
必也射乎一語
01:12:35
與本文有相同之處
01:12:39
裡面總共有四個注解 首先做個說明
01:12:46
注解第一
01:12:48
六藝 謂禮樂射御書數也
01:12:57
我們在周朝漢朝年間
01:13:02
做官的人 一定要學這個六藝
01:13:08
六藝是什麼 第一就是禮
01:13:13
你要當官的人 對於禮教不懂不行
01:13:18
對這個禮要學
01:13:20
樂就是音樂
01:13:25
射就是射箭
01:13:31
古時候呢 要來比君子 都是學這個射箭
01:13:37
這射箭目的並不是說 戰爭的射箭方法
01:13:43
這射箭是 要求我們人的正心
01:13:48
這個御就是駕駛
01:13:52
若是現在說的考駕駛執照
01:13:57
你要開車…
01:13:59
當公務人員一定要會開車
01:14:02
那時開車 不是開現在的轎車
01:14:05
那時開車是駕駛馬車
01:14:08
以前要上班
01:14:10
若較遠路的沒有騎馬 或坐馬車沒有辦法啊
01:14:17
書就是文書 寫這個文章
01:14:23
以前都用毛筆
01:14:27
數就是數學
01:14:30
所以要做官的人
01:14:32
這個禮樂射御書數 這六藝沒學
01:14:36
你沒有資格當官
01:14:41
但是到唐朝來就不同了
01:14:44
到後來就不同了
01:14:48
以前是沒有科舉
01:14:51
我們有設這個科舉 是到唐朝以後才有科舉
01:14:58
所以現在的人要考舉人囉
01:15:02
要考進士啦 考狀元囉
01:15:06
但在漢朝 周朝 若說要科舉就被糾正了
01:15:11
那時根本就沒科舉
01:15:14
到了唐朝以後才有科舉
01:15:19
但是後來的人
01:15:20
對於這個六藝 就有些許改變
01:15:24
做官的人要學五術
01:15:28
五術是什麼
01:15:29
就是山醫命卜相
01:15:33
山就是地理
01:15:36
醫就是要學醫術
01:15:39
命就是要會排八字起四柱
01:15:43
卜就是會卜卦
01:15:47
相就是要會算命
01:15:50
所以以前的人若當官
01:15:53
當縣官也好啦
01:15:54
現在的人當縣官很容易哩
01:15:58
用選舉的
01:16:00
每樣不會也沒關係
01:16:02
只要會講話就好了
01:16:04
以前若要當官不是
01:16:07
既要行政也要司法
01:16:12
以前當一個縣官 也要辦理縣務
01:16:17
也要當司法官 也要當刑事
01:16:22
所你看以前若當縣官 案件辦若不清楚
01:16:27
就打扮成平民
01:16:29
假裝赤腳醫生替人醫病
01:16:33
不然就出來替人算命 或替人卜卦
01:16:37
來探訪民情
01:16:39
不然就裝地理師
01:16:42
所以那時候當官 山醫命卜相都要學會
01:16:48
這是時代的變化不同
01:16:51
所以我們在漢朝周朝 一定要學這個六藝
01:16:57
六藝就是 要學禮樂射御書數
01:17:03
這六藝若學有成就 你才有資格當官
01:17:0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17:13
正 音征
01:17:15
射侯之中也
01:17:18
那麼什麼叫做射侯呢
01:17:22
現在來看辭海
01:17:24
射侯 猶今之箭靶
01:17:28
侯 射布也
01:17:31
張之以受矢
01:17:31
射侯就是現在說的箭靶
01:17:37
侯就是什麼
01:17:38
侯就是去撐一張布
01:17:45
好比像撐一張鼓一樣 撐一張布
01:17:49
中間畫一個圓
01:17:51
射箭射到那個中心點
01:17:54
那個中心點就叫做侯
01:17:58
這個撐一塊布 畫個圓要讓你射箭
01:18:04
看你有中沒中 這個叫做射侯
01:18:09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18:13
正鵠 射之的也
01:18:16
禮中庸
01:18:20
注 畫布曰正
01:18:25
棲皮曰鵠
01:18:30
現在對於的這個字 我們現在首先來看辭彙
01:18:36
的 箭靶的中心
01:18:39
的就是箭靶的中心點
01:18:44
現在說這個正鵠是什麼
01:18:49
就是射箭的中心點
01:18:53
在禮記中庸篇 就是來指這篇
01:19:00
指這篇說射有似乎君子
01:19:04
失諸正鵠 反求諸其身也這句話
01:19:09
但是現在這句再寫的話
01:19:11
黑板也寫下不去又重複了
01:19:16
那個注解說
01:19:18
若是箭靶用布叫做正
01:19:22
正就是那個布
01:19:25
像剛才說的 射侯就是箭靶的侯
01:19:29
就是這個射布
01:19:31
正就是布
01:19:33
若是撐皮 像野獸的皮撐的
01:19:39
用野獸的皮撐較硬
01:19:41
若用布撐較軟
01:19:43
你若用野獸的皮 撐起來就叫做鵠
01:19:47
正鵠若不是布撐的
01:19:50
那個射箭的箭靶 若不是用布撐的
01:19:53
就是用野獸的皮撐的 才叫做正鵠
01:19:58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20:02
求 責也
01:20:03
論語衛靈公
01:20:05
君子求諸己
01:20:07
小人求諸人
01:20:08
注 君子責己
01:20:10
小人責人
01:20:12
辭海說求就是責備
01:20:15
所以來引論語衛靈公篇
01:20:18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
01:20:21
那個注解說 君子責備自己
01:20:24
這個求就是責備
01:20:26
君子責備自己
01:20:28
小人責備別人
01:20:30
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全文
01:20:36
說射就是 這個六藝的其中一項
01:20:44
古時候若要做公務員
01:20:47
一定要學的
01:20:50
這個正音讀做征
01:20:54
不能讀做正
01:20:57
就是正鵠的意思
01:21:01
求就是責備
01:21:05
我們射箭就是君子之爭
01:21:09
我們君子在比賽 就是用這個射箭
01:21:15
射箭若射不中 射不中中心點
01:21:21
只有責備自己 我這個射的藝不精確
01:21:28
不會去怨恨嬴我們的人
01:21:31
不會去埋怨對方的人
01:21:36
所以我們中庸才會說
01:21:38
射有似乎君子
01:21:39
失諸正鵠 反求諸其身這句話
01:21:46
其他論語裡面 孔子有一句話
01:21:51
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這句話
01:21:56
和本文和中庸這個文 有相同的地方
01:22:03
那麼對於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
01:22:07
我們來引論語 來作引證
01:22:11
在論語八佾第三篇這樣說
01:22:15
子曰 君子無所爭
01:22:22
必也射乎
01:22:25
揖讓而升
01:22:27
下而飲 其爭也君子
01:22:33
這字不能讀成「飲」
01:22:36
現在讀做飲
01:22:38
我們來看辭海
01:22:41
辭海這樣說
01:22:42
飲 音蔭
01:22:45
以飲飲之也
01:22:49
現在這二字就讀不同音
01:22:51
這字就是飲
01:22:53
飲就是飲料
01:22:55
好比我們像汽水也好啦
01:22:58
茶也好啦
01:22:59
或是好比說果汁也好
01:23:01
這是飲料
01:23:03
這個字音讀作飲
01:23:07
這個字音讀作飲 就是拿飲料來喝的意思
01:23:20
論語八佾第三篇
01:23:23
孔子這樣說
01:23:25
君子根本 就沒有這個爭鬥
01:23:29
君子根本就不逞強
01:23:34
假做若有
01:23:36
必也就是假若有這個爭
01:23:40
是只有射箭而已
01:23:44
射箭的爭要如何爭
01:23:46
這是君子之爭啊
01:23:49
要上台射箭 二個互相行個禮
01:23:53
揖讓才站上去
01:23:56
升就是站到台上
01:23:59
現在比賽完畢
01:24:01
兩個人又行個禮
01:24:03
下來兩個互相敬酒
01:24:07
說啊 我很抱歉 你讓我卻讓我嬴你
01:24:11
他說沒有沒有 是我較笨
01:24:14
互相喝這個酒
01:24:17
這個競爭就是君子啊
01:24:19
是君子的競爭 不是小人的競爭
01:24:25
所以四書心德裡面才說
01:24:30
聖人垂教育兼文武
01:24:35
文則內修心靈
01:24:39
外治民生以安邦
01:24:44
武則內養精神
01:24:46
外禦敵仇以定國
01:24:52
修文功
01:24:54
建武德
01:24:56
不爭功
01:24:57
不鬥強
01:24:59
己學以利眾
01:25:02
己修以利民
01:25:05
為公不為己
01:25:08
此之謂君子也
01:25:11
射之道
01:25:12
係乎人之修養
01:25:15
蓋心不靜則神不寧
01:25:20
神不寧則氣不平
01:25:23
氣不平則力不均
01:25:27
力不均則發不正
01:25:30
發不正則射不順
01:25:33
射不順則鵠不中矣
01:25:36
故射為君子所必爭者
01:25:40
君子欲爭修心以養真性也
01:25:47
現在四書心德 這樣跟我們說
01:25:52
說聖人他來教育這些學生
01:26:01
他不是只教文或教武
01:26:04
是兼文武的
01:26:07
你文的要學武的也要學
01:26:12
若教這個文 內心就要修你的本性
01:26:20
心靈就是 我們佛家在說的本性
01:26:25
你若內心是修我們的本性
01:26:29
若外呢 就是治理百姓
01:26:34
讓百姓能夠生存 來安定這個國家
01:26:41
邦就是邦國就是國家
01:26:44
來安定這個國家
01:26:49
那武呢
01:26:52
他的內心 就是要來養這個精神
01:26:57
若外呢 就是抵抗這個敵仇
01:27:01
要來安定國家
01:27:04
安邦和定國 字寫不同但意思相同
01:27:08
所以我們常說安邦定國
01:27:11
安邦就是安定國家
01:27:13
定國也是安定國家
01:27:15
這樣說較快
01:27:20
我們來修文 要做這個功德
01:27:25
建立這個武 目的是要來立這個德行
01:27:37
學這個文武 目的不是要爭功
01:27:43
也不是要鬥強
01:27:46
不是說喔 我武藝學比較好
01:27:49
拳頭比較大也不是這樣
01:27:53
自己學這個武的目的 是要來利益眾生
01:28:04
自己來修這個文 是要利益民眾
01:28:12
學文學武都是為公不為己
01:28:19
學文的目的 不是只有我學問學好
01:28:23
官當大一點來囂張 不是這樣
01:28:27
學文的目的 是要讓百姓安定
01:28:31
學武的目的 是要抵抗敵軍保護國家
01:28:39
所以自己學文學武 都是為公不是為自己
01:28:45
這才是君子啊
01:28:49
若是小人就不是這樣啦
01:28:51
小人學武是要打架
01:28:55
學文是要炫耀
01:28:59
說我們射箭這個道理
01:29:04
就是關係到我們人的修養
01:29:09
一個人你的心若不靜
01:29:15
比如說我現在 要比賽心裡不靜
01:29:20
你的心不靜 你的神就不安寧了
01:29:26
心若不靜腦袋想東想西
01:29:29
心窩怦怦跳
01:29:34
你的神若不安寧 你的氣就不平
01:29:38
脾氣就想要發出來
01:29:44
一個人的氣若不平
01:29:47
你的氣力就不平均
01:29:52
你的氣力若不平均
01:29:55
這支箭的要射 就不正確了
01:30:00
人的心窩怦怦跳
01:30:03
弓一拉開 就一直發抖 就不正了
01:30:08
這支箭發出去若不正 射出去就不順暢
01:30:15
若不射到上面 就是射到下面
01:30:17
或是到旁邊去
01:30:22
射若不順暢
01:30:24
箭靶的中心點 就無法射中了
01:30:31
所以我們射箭就是君子 一定要競爭的道理在那裡
01:30:40
你的人心有沒有靜
01:30:43
你的心是正是邪
01:30:45
看你射箭就知道了
01:30:50
所以君子的人 今天是在爭修心來養性
01:30:56
不是要來 爭你的力氣和爭拳頭
01:31:03
所以古時候聖人來設六藝
01:31:10
他就已經說得的很明白了
01:31:17
我們另外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解釋
01:31:24
因為時間的問題
01:31:26
現在解釋的話 時間會拖延很多
01:31:30
所以就是留到下期
01:31:3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31:37
我們現在翻二十四頁
01:31:43
最後一行
01:31:4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1:48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
01:31:53
失諸正鵠
01:31:55
反求諸其身
01:31:58
對本文
01:31:59
我們上期有引證很多實例
01:32:05
內容我們有引 論語八佾第三篇
01:32:10
說子曰君子無所爭
01:32:13
必也射乎
01:32:15
揖讓而升下而飲
01:32:18
其爭也君子
01:32:20
對這句話
01:32:22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32:26
爭者 較勝負也
01:32:31
君子尚德
01:32:34
用武之道
01:32:37
內養精神
01:32:39
外禦侵略
01:32:42
於公保國衛鄉
01:32:46
於私與人無可爭之事
01:32:50
此謂君子之武德
01:32:53
故曰君子無所爭也
01:32:58
射為六藝之一
01:33:01
惟射必較勝負
01:33:06
故曰必也射乎
01:33:10
將射升堂
01:33:12
相揖讓升
01:33:14
故曰揖讓而升也
01:33:18
射畢勝負已決
01:33:21
下堂猶揖讓不忘禮
01:33:25
勝者與不勝者
01:33:28
互揖敬酒對飲
01:33:32
故曰下而飲也
01:33:36
勝者不以己勝為能而示謙
01:33:41
不勝者 不以己負為恥而示賀
01:33:47
皆有謙讓之意
01:33:49
此乃君子之風度
01:33:52
故曰其爭也君子也
01:33:56
凡人之情
01:33:58
學武以逞能
01:34:00
得勝自為矜貴而驕
01:34:05
不勝者
01:34:06
自為可恥而恨
01:34:08
傷情而敗德
01:34:11
故成為小人之爭
01:34:13
良可嘆也
01:34:17
現在呂純陽祖師 這樣跟我們說
01:34:22
說什麼是爭
01:34:25
爭就是大家來比較輸贏
01:34:30
我們君子的人 是注重這個德行
01:34:35
所以用武的道
01:34:38
是內要來養我們的精神
01:34:43
若外是要來 抵抗外國的侵略
01:34:49
在公就是 要來保國家衛故鄉
01:34:58
若在私 就沒有與人爭的事情
01:35:03
這就是君子的武德
01:35:07
所以才會說 君子無所爭這句話
01:35:11
射就是六藝其中一項
01:35:15
這個上期已經解釋過了
01:35:19
只有這個射 才能來比較這個輸贏
01:35:26
其他的六藝 都沒有比較輸贏
01:35:31
只有射才能 比較出贏或者是輸
01:35:37
所以才說必也射乎
01:35:41
自從這個射
01:35:45
我們今日要來比賽
01:35:48
就要升堂
01:35:49
升堂就是跑到台上
01:35:53
跑到台上 互相大家行個禮相讓
01:35:58
所以才說揖讓而升
01:36:02
比賽完之後
01:36:05
輸贏已經決定了
01:36:09
快要下台的時候
01:36:11
互相再敬禮相讓
01:36:15
雖然比賽已完 仍不忘記這個禮教
01:36:22
贏的人和輸的人
01:36:26
互相來敬酒來對飲
01:36:31
所以才說下而飲這句話
01:36:35
贏的人他不會覺得說 我贏了我很厲害
01:36:42
他反而向輸的人敬酒
01:36:49
輸的人他不會覺得說 我輸了很丟臉
01:36:53
他向贏的人祝賀
01:36:57
這都是有這個謙讓的意思
01:37:01
這就是君子的風度
01:37:04
所以才說 其爭也君子這句話
01:37:08
不過一般的人 都感情用事
01:37:14
學武就是要來 展現拳頭大
01:37:19
贏的人覺得自己 很厲害很囂張來驕傲
01:37:24
輸的人覺得羞愧 心裡起了恨心
01:37:29
就來傷了感情 敗了道德
01:37:33
所以就變成了小人的競爭
01:37:37
實在感覺很可嘆
01:37:41
這是呂純陽祖師說明
01:37:44
另外我們來看 錢地先生的解釋
01:37:50
射不在比勝
01:37:55
而在比德
01:37:58
射之德
01:38:01
射中而不矜
01:38:05
不中而不怨
01:38:08
不矜者
01:38:09
知非己身能得勝
01:38:12
是彼身之讓也
01:38:16
不怨者
01:38:17
射不中鵠
01:38:19
知己身未居正也
01:38:23
技不精也
01:38:25
射藝如此
01:38:28
故曰君子無所爭也
01:38:32
錢地先生說
01:38:34
射不是在比賽輸贏
01:38:41
是在比什麼
01:38:42
比我們人的德行
01:38:45
這個射箭的德行
01:38:49
假使若射中中心點 我們贏了
01:38:57
若贏了來說 他不會覺得驕傲
01:39:03
若是輸的人 他不會怨嘆
01:39:08
現在不驕傲 是怎樣子的不驕傲
01:39:11
他知道說不是我有辦法贏
01:39:15
是對方的人讓我 我才能贏
01:39:19
不怨是什麼 不怨就是我們射不中 輸
01:39:25
輸便知道 我們今日心不正
01:39:28
我們的功夫輸人
01:39:33
射藝就是這樣子
01:39:35
所以才說 君子無所爭這句話
01:39:41
對君子之爭
01:39:43
除了這個射箭以外
01:39:46
在文中子這本書
01:39:50
有引到孔子說一句的 爭讓爭為爭改這個話語
01:39:57
我們來看文中子這個文
01:40:00
仇璋問君子有爭乎
01:40:05
子曰見利爭讓
01:40:08
聞善爭為
01:40:10
有不善爭改
01:40:12
此君子之爭也
01:40:15
文中子說
01:40:18
有一個人姓仇名璋 這個仇璋來問孔子
01:40:25
說君子有爭嗎
01:40:28
孔子說看到利益爭讓相讓
01:40:35
說不然這筆讓你賺
01:40:38
不要啦 不要啦 我已經有了就讓給你了
01:40:41
看到利益相讓
01:40:45
聽到善便爭著做
01:40:48
說拜託啦
01:40:49
你已經做那麼多了 這一件你就讓我做
01:40:53
做善爭著要做
01:40:56
若是做不善爭著要改
01:41:02
譬如說抽菸人家說要戒菸
01:41:05
我要比你還快 我要比你先改
01:41:08
若是不善就要爭著改
01:41:11
這就是君子的爭
01:41:14
君子之爭 與小人之爭就不同了
01:41:21
另外我們修真錄 一段文這樣說
01:41:26
觀古人之射藝
01:41:31
主射中其正鵠
01:41:35
而不主於貫革
01:41:39
爭德而不爭強
01:41:42
故孔子嘗曰
01:41:44
射不主皮
01:41:47
為力不同科
01:41:49
古之道也
01:41:52
由此可知
01:41:54
君子無所爭
01:41:56
必也射乎
01:41:58
其爭也君子
01:42:00
故為君子者
01:42:03
以此為模範而效之
01:42:09
這裡頭兩個注解
01:42:12
這個注解第一
01:42:14
這句是孔子說的話
01:42:17
文有比較長
01:42:18
所以等會兒做專文說明
01:42:22
注解第二
01:42:23
模範 製器之母型也
01:42:27
世因為人與事 之堪為法式者
01:42:32
曰模範
01:42:35
辭海說模範是什麼
01:42:38
就是要製東西的母型
01:42:43
等於就是模型
01:42:46
我們若用木材做的叫做模
01:42:51
若是竹子做的叫做範
01:42:54
若是土做的叫做型
01:42:57
總之叫模型就對了
01:42:58
模範就是模型
01:43:01
世間因為我們人 做事情能夠讓人家學習
01:43:08
都叫做模範
01:43:11
但是這個模範 是有分好模範與壞模範
01:43:15
好比像模型
01:43:17
好的模型印出來就是好的
01:43:20
壞的模型印出來就是壞的
01:43:23
不過大多數若說模範
01:43:26
都是說好的比較多
01:43:27
都沒有引壞的
01:43:30
現在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1:43:35
說我們看到古時候的人
01:43:38
在射箭的這個藝
01:43:42
他最要緊的 是要射中中心點
01:43:48
他就不主張說會貫革
01:43:52
那個中心點的布 裡頭又用一張皮
01:43:57
就是革
01:43:59
不注重說你這隻箭 要射穿過
01:44:02
不主張這樣
01:44:05
我們是競爭德行 不競爭這個強
01:44:10
所以孔子曾一句話說 射不主皮
01:44:14
射不主皮就是說射箭 不主張要射過這個皮革
01:44:22
因為怎樣 個人的氣力不一樣
01:44:26
這是古時候的道
01:44:29
由這樣我們就知道說
01:44:31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其爭也君子這句話
01:44:38
所以君子的為人 就由孔子這句話來做模範
01:44:46
大家要去學
01:44:50
那麼現在對於說
01:44:54
射不主皮這個道理
01:45:00
我們現在來看 論語八佾第三篇
01:45:05
子曰 射不主皮
01:45:09
為力不同科
01:45:12
古之道也
01:45:15
對本文孔子說射箭
01:45:23
不注重說箭要射穿
01:45:28
因為個人的力道不同
01:45:33
是注重這個箭 有沒有射中中心點
01:45:37
不是注重你有力 將這隻箭射穿皮革
01:45:42
這是古時候的道理
01:45:46
所以四書心德才說
01:45:50
鄉射禮云
01:45:54
鄉射之禮
01:45:56
觀其德
01:45:58
不觀其力
01:45:59
主於中鵠
01:46:01
不主於貫革
01:46:04
四書心德來引證 這個鄉射禮裡面這樣說
01:46:12
鄉射禮等於 就是儀禮裡面的一篇
01:46:18
他說我們鄉射的禮 是看我們人的德行
01:46:24
不看說你是有力或者沒力
01:46:28
射箭是注重射中中心點
01:46:33
不注重這隻箭射穿皮革
01:46:40
文中子才說
01:46:42
射以觀德
01:46:44
今亡矣
01:46:47
古人貴仁義
01:46:49
賤勇力
01:46:52
文中子說射箭 是看我們人的德行
01:46:56
不過當今這種德行都沒了
01:47:00
古時候的人 是注重這個仁義
01:47:05
對這個勇力 是看得很輕這樣說
01:47:10
呂純陽祖師才說
01:47:13
本章明禮教所重之事也
01:47:18
孔子悲歎時人
01:47:20
禮教不行
01:47:22
故以射禮暗示
01:47:25
禮以中庸為本也
01:47:28
而本章解說
01:47:30
朱熹注為佳
01:47:33
以朱熹注則可
01:47:36
這裡頭一個暗示 首先做說明
01:47:40
辭海這樣說
01:47:42
暗示 不明白表示意思
01:47:48
而以隱微含蓄之言
01:47:51
使人領悟其意旨所在也
01:47:56
辭海說暗示是什麼
01:47:59
不明白來表示意思
01:48:02
好比拿個東西 好比當作譬喻
01:48:07
像是這個東西 不是要直接說的
01:48:10
間接含著意思 讓你去領悟
01:48:16
這個叫做暗示
01:48:19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
01:48:23
本章 本章就是指什麼
01:48:26
指論語八佾第三章這個
01:48:30
說本章是要 明白禮教所重的事情
01:48:35
孔子是在悲嘆當時的人
01:48:38
當時的人 就是孔子在世的時候
01:48:42
這個禮教不推行
01:48:46
所以才用這個射禮 這篇的文
01:48:50
來暗示說這個禮 是要用中庸做根本
01:48:57
而且本章解釋
01:48:59
朱熹夫子的注解最好
01:49:02
我們用朱熹夫子 的注解就可以
01:49:07
我們現在來看 朱熹夫子的說明
01:49:11
射不主皮
01:49:13
鄉射禮文
01:49:16
為力不同科
01:49:18
言孔子解禮之意如此也
01:49:23
皮 革也
01:49:25
射侯而棲革於其中
01:49:29
以為的
01:49:31
所謂鵠也
01:49:33
科 等也
01:49:35
古者射以觀德
01:49:38
但主於中
01:49:40
而不主於貫革
01:49:43
周衰禮廢
01:49:48
列國兵爭
01:49:50
復尚貫革
01:49:52
故孔子嘆之
01:49:55
這裡頭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9:59
注解第一 鄉射禮這樣說
01:50:03
禮射不主皮
01:50:05
勝者又射
01:50:07
不勝者降
01:50:10
鄉射禮裡頭說
01:50:12
禮就是射箭 不注重箭射穿皮
01:50:21
若是贏的人
01:50:23
有射中中心點的人
01:50:26
可以再射
01:50:28
若是沒射中中心點的人
01:50:31
就要下台
01:50:34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50:36
獸皮治去其毛曰革
01:50:42
辭海說這個畜牲的皮
01:50:49
將那個毛除掉 做成皮叫做革
01:50:53
譬如說牛皮 或是虎皮 或是熊皮
01:51:01
那個皮的毛除去
01:51:05
將那個皮 看是要拿來做皮鞋啦
01:51:10
做皮箱啦 或是做皮衣啦
01:51:14
這個叫做革
01:51:17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51:19
射侯 猶今箭靶
01:51:23
侯 射布也
01:51:24
張之以受矢
01:51:29
辭海說
01:51:31
射侯是什麼
01:51:33
像是當今的箭靶
01:51:37
侯就是做個布 撐開來讓人射箭
01:51:43
看射不射得中那個中心點
01:51:48
就是要把它撐開來
01:51:49
張就是撐開來 要來受箭
01:51:54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51:56
的 射之鵠也
01:51:58
的與鵠意思一樣
01:52:01
的等於就是射箭的中心
01:52:06
現在論語八佾第三篇說
01:52:10
這個朱熹夫子 的解釋這樣說
01:52:14
說射不主皮這句話
01:52:17
是鄉射禮的文
01:52:20
現在孔子說射不主皮
01:52:23
這是鄉射禮的文就是這篇
01:52:26
說射不主皮
01:52:29
為力不同科這句話
01:52:33
就是孔子…
01:52:35
為力不同科這就是孔子
01:52:38
要來解釋這個 鄉射禮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01:52:44
為什麼射箭 不注重射穿過皮
01:52:49
就是個人氣力不同的關係
01:52:55
我們要射箭要撐開一塊布
01:53:00
那個布太軟
01:53:02
所以裡面 才另外又套一塊皮
01:53:07
目的是要來受這個箭
01:53:11
所說的是箭靶的中心點
01:53:17
科就是等
01:53:19
科就是好比說 有氣力沒有氣力
01:53:25
古時候射箭 是看我們人的德行
01:53:30
但是射箭的目的
01:53:34
是注重看你 是否有沒有射中中心點
01:53:38
沒有注重說能否射穿皮革
01:53:42
周朝的時候國家衰微
01:53:46
禮教都廢掉了
01:53:48
列國都互相戰爭
01:53:51
所以都注重什麼 注重貫革
01:53:55
有力氣就贏了
01:53:56
管你有射中中心點 沒有中心點
01:53:59
若是有力氣霸道就會贏了
01:54:02
所以才說孔子感嘆
01:54:04
才會來來引這個文出來說
01:54:09
今晚說到這裡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中庸
8/38部影片
中庸 1
中庸 2
中庸 3
中庸 4
中庸 5
中庸 6
中庸 7
中庸 8
中庸 9
中庸 10
中庸 11
中庸 12
中庸 13
中庸 14
中庸 15
中庸 16
中庸 17
中庸 18
中庸 19
中庸 20
中庸 21
中庸 22
中庸 23
中庸 24
中庸 25
中庸 26
中庸 27
中庸 28
中庸 29
中庸 30
中庸 31
中庸 32
中庸 33
中庸 34
中庸 35
中庸 36
中庸 37
中庸 3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15000075
de9e9f00-4595-41bd-bc27-38774c4e34b0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