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庸 1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中庸 11
5179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1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0
我們現在翻二十七頁
00:02:26
第十八章
00:02:28
子曰 無憂者
00:02:32
其惟文王乎
00:02:35
以王季為父
00:02:37
以武王為子
00:02:39
父作之 子述之
00:02:42
對於這段我們上期說
00:02:46
自黃帝開始
00:02:49
到孔子年代為止
00:02:52
孔子說有辦法 得到無憂自然的道
00:02:59
只有文王而已
00:03:03
其他沒有辦法
00:03:06
所以有的人說歷代的皇帝
00:03:09
難道真的都有煩惱
00:03:11
所以我自上期 就來引證上自黃帝
00:03:18
下至商湯為止 歷代的
00:03:24
那個一般的皇帝不要說
00:03:26
只有出名的
00:03:28
人家稱呼是聖王 像聖人的帝王
00:03:33
引證黃帝
00:03:35
引證了堯帝 舜帝等
00:03:40
說著他一輩子的煩惱
00:03:44
我們今晚 再進一步來看夏禹
00:03:48
夏禹就是禹帝 也可說是禹王
00:03:52
到底禹王 當皇帝有什麼煩惱
00:03:56
我們現在來看 史記夏本紀裡面所說的
00:04:00
夏禹 名曰文命
00:04:07
禹之父曰鯀
00:04:12
當帝堯之時
00:04:15
洪水滔天
00:04:18
用鯀治水
00:04:20
九年而水不息
00:04:24
舜登用
00:04:27
攝行天子之政
00:04:30
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00:04:35
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00:04:41
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
00:04:47
於是舜舉鯀子禹
00:04:51
而使鯀之業
00:04:55
禹傷先人父 鯀功之不成受誅
00:05:02
乃勞身焦思
00:05:05
居外十三年
00:05:07
過家門不敢入
00:05:11
帝舜薦禹於天
00:05:15
禹於是遂即天子位
00:05:18
國號曰夏后 姓姒氏
00:05:23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5:27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05:31
夏禹 夏代開國之王
00:05:35
姓姒氏 其號曰禹
00:05:39
亦曰文命
00:05:43
辭海現在這是略記
00:05:45
略記就是簡單 讓你瞭解而已
00:05:48
你若要寫到全齊來說
00:05:52
因為黑板的限制
00:05:54
也是時間的限制
00:05:56
沒有辦法說得那麼多
00:05:59
你若自己要看詳細 去翻辭海就好
00:06:04
說夏朝的禹王
00:06:08
是在夏代開國的國王
00:06:13
也可說是開國的皇帝
00:06:17
是姓姒
00:06:19
他的號叫做禹
00:06:22
有時候稱呼叫做文命
00:06:26
注解第二
00:06:29
洪水 大水也
00:06:34
堯時洪水氾濫
00:06:37
鯀治之 無功被殛
00:06:41
鯀子禹 復治之
00:06:45
辭海說洪水是什麼
00:06:47
做大水災
00:06:50
在堯帝的時候
00:06:53
因為年年做大水災
00:06:58
這個鯀來治理 制止這個水災
00:07:06
結果全都沒有功勞
00:07:10
就被抓去殺頭
00:07:14
那時鯀的兒子叫做禹 才來治水成功
00:07:23
注解第三
00:07:25
史記索隱裡面這樣說
00:07:28
鯀之治水無狀
00:07:31
言無功狀
00:07:34
史記索隱說鯀來治理水災
00:07:39
這個無狀是什麼
00:07:41
就是說一點功勞都沒有
00:07:45
現在看全文
00:07:50
史記夏本紀裡面這樣說
00:07:56
說夏禹他的名字 就是叫做文命
00:08:04
這個禹的父親叫做鯀
00:08:08
現在這個中略
00:08:09
就是因為只有要讓你瞭解
00:08:12
這個禹他的煩惱以外 其他的史蹟全都簡略起來
00:08:23
當時他… 堯帝做皇帝的時候
00:08:32
可以說大水啊…
00:08:34
滔天就是說 大水做得很大的
00:08:39
所以他來用這個鯀 來治理水災
00:08:46
結果九年的中間啊
00:08:50
年年都做大水
00:08:52
為什麼年年都會做大水
00:08:55
就是錢領走了 工作沒做
00:09:00
現在一些大官 有的也這樣子
00:09:03
錢要領工作不做
00:09:09
那時候姚大舜
00:09:12
堯帝採用他
00:09:16
來代替堯帝來執政
00:09:20
來處理國家的大事
00:09:25
巡狩就是去各地方啊
00:09:30
去看這個政治
00:09:32
若以現在說 好比是出巡
00:09:38
看到鯀在治水 根本是在胡亂來
00:09:44
工作不按步驟在做
00:09:48
就這樣抓鯀到羽山的地方
00:09:52
處死刑 抓去殺頭
00:09:57
天下的人全都鼓掌
00:10:00
說姚大舜 來殺這個鯀是對的
00:10:05
為是 就是對的
00:10:07
這樣殺他對的
00:10:09
若不殺他
00:10:11
這個錢領走 工作不做
00:10:13
百姓害死那麼多人
00:10:17
就像現在 去年的大震災
00:10:22
大家錢拚命寄
00:10:24
口袋拚命裝
00:10:26
根本一些災民 都嘛苦兮兮
00:10:29
論理這些 也要抓去殺頭
00:10:33
錢要領 工作不做啊
00:10:38
那當時姚大舜
00:10:42
才推舉鯀的兒子叫做禹
00:10:49
來代替他父親 來做這個工作
00:10:56
那當時禹來感傷他父親
00:11:02
這個鯀因為治水沒有成功
00:11:07
抓去殺頭
00:11:11
就這樣勞身
00:11:14
天亮到晚都不怕辛苦
00:11:17
心裡一直翻騰一直想說 今天我父親來犯罪
00:11:24
我今天若不做功德 來彌補父親怎麼可以
00:11:29
焦就可以說很鬱卒的 這樣子在想
00:11:38
在外面十三年
00:11:40
要治理這個水災 做那個堤防
00:11:43
經過十三年
00:11:46
從他家的門口經過 沒有進去家裡
00:11:52
普通若說我下班回來
00:11:54
他不是
00:11:55
他都在工地睡
00:11:57
可以說經過十三年
00:12:00
在他家門口過 都沒進去家裡
00:12:07
那時候這個禹 來治理水災成功
00:12:15
姚大舜是一個聖王啊
00:12:18
也可以說是聖人啊
00:12:21
雖然這個禹他父親 犯罪被抓去殺頭
00:12:25
但是他看這個禹 今天這種的孝道
00:12:30
將功補罪
00:12:32
來代替他父親 來做這個堤防
00:12:35
來治理水災成功
00:12:39
就這樣推薦這個禹啊
00:12:42
說將來我若死
00:12:44
我皇帝這個位要讓給他
00:12:48
之後姚大舜死
00:12:52
這個禹就這樣來做皇帝
00:12:57
他的國號叫做夏后
00:13:00
他的姓叫做姒氏
00:13:04
所以你就知道這個禹王啊
00:13:09
從少年到他當皇帝
00:13:11
日日都一直煩惱 他父親的事情
00:13:14
煩惱這個國家的事情
00:13:17
煩惱治理水災的事情
00:13:20
一輩子就是煩惱過日子的
00:13:25
那麼若說到皇帝有德行的
00:13:29
禹再來就是這個成湯
00:13:33
有的說商湯
00:13:38
但是這個商湯
00:13:40
他一輩子也是 為了國家社會來在煩惱
00:13:45
我們現在來看 史記殷本紀裡面所說的
00:13:52
成湯征諸侯
00:13:58
葛伯不祀
00:14:01
湯始伐之
00:14:04
湯出 見野張網四面
00:14:11
祝曰 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
00:14:18
湯曰 嘻 盡之矣
00:14:23
乃去三面
00:14:26
祝曰 欲左 左
00:14:30
欲右 右
00:14:32
不用命
00:14:34
乃入吾網
00:14:36
諸侯聞之
00:14:38
曰 湯德至矣
00:14:42
及禽獸
00:14:45
當是時
00:14:47
夏桀為虐淫荒
00:14:51
以告令師
00:14:53
作湯誓
00:14:56
於是諸侯畢服
00:15:00
湯乃踐天子位
00:15:03
平定海內
00:15:06
這裡面有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5:12
注解第一
00:15:15
成湯 商開國之王
00:15:20
子姓 專征伐
00:15:25
夏桀無道
00:15:27
成湯興兵伐之
00:15:31
放桀於南巢
00:15:35
遂有天下
00:15:36
國號商
00:15:40
辭海說成湯
00:15:44
是商朝開國的皇帝
00:15:48
姓子
00:15:51
他一輩子全部都在征伐
00:15:56
征就是出征
00:15:58
伐就是征伐
00:16:01
他一輩子都在征伐
00:16:04
這個夏桀無道
00:16:08
成湯就起兵來征伐他
00:16:14
後來將夏朝的桀王
00:16:17
夏朝的桀王就是 禹王最後一代的皇帝
00:16:22
放這個桀王去南巢
00:16:25
就這樣來奪這個帝位
00:16:29
他的國號叫做商
00:16:35
注解第二 史記集解這樣說
00:16:38
征諸侯
00:16:40
得專征伐無道
00:16:44
現在說征諸侯是什麼
00:16:47
吃飽若聽到 哪一個諸侯無道
00:16:51
就起兵去征伐
00:16:54
現在若聽到 哪一個諸侯凌虐百姓
00:16:59
他就起兵去征伐他
00:17:02
一輩子全部都在征伐
00:17:06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17:10
葛 古國之名
00:17:13
孟子滕文公
00:17:15
湯居亳
00:17:17
與葛為鄰
00:17:19
注 葛 夏諸侯
00:17:22
贏姓之國
00:17:26
辭海說葛是什麼
00:17:27
是古時候 一個國家的名字
00:17:31
所以來引四書 孟子滕文公篇
00:17:36
說這個湯是住在亳的地方
00:17:41
和這個葛為鄰
00:17:44
注解說這個葛 是夏朝的諸侯
00:17:48
姓贏
00:17:50
好比說這個葛 和湯是隔壁莊
00:17:55
這樣說比較快
00:17:57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0:18:01
湯誓 書篇名
00:18:04
書序 伊尹相湯
00:18:11
伐桀 升自陑
00:18:15
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
00:18:20
作湯誓
00:18:23
辭海說湯誓是什麼
00:18:25
是書經裡面的一個篇的名
00:18:29
在書經的序文 裡面這樣說
00:18:35
說這個伊尹 做湯王的宰相
00:18:41
幫助湯王來伐這個桀王
00:18:46
對這個陑
00:18:48
這個陑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00:18:50
對陑來進兵
00:18:54
就這樣和這個桀王 來打仗在鳴條之野
00:19:01
作這個湯誓
00:19:03
誓是什麼 誓就是發誓
00:19:05
湯就是湯王的名字
00:19:08
他說湯王發誓 絕對要將桀王滅掉
00:19:13
這樣說比較快
00:19:15
我們現在來看全文
00:19:21
史記殷本紀
00:19:24
說成湯吃飽 只有征伐這個無道的諸侯
00:19:34
那時候的葛伯不守規矩
00:19:39
湯王就開始征伐他
00:19:44
這段是說 他打仗一輩子的經過
00:19:49
下文就是要來說 湯王他這個人的德行
00:19:55
他說有一天 湯王出去外面
00:20:00
來到這個曠野的地方 看人家在撒網
00:20:07
要捕捉野獸
00:20:10
這張網張四面
00:20:14
祝告天地這樣說
00:20:18
自天下
00:20:20
天下不是說世界
00:20:23
應該照說起來 這個要有標點
00:20:29
這樣說較快
00:20:32
天是什麼
00:20:33
天就是在天上
00:20:35
下就是在土地
00:20:38
說若從天上下來
00:20:41
天上下來就是小鳥啦
00:20:44
下在地上冒出來
00:20:47
像那個地鼠 像穿山甲啦
00:20:49
都是從地上冒出來的
00:20:52
四方就是東西南北
00:20:55
所有的野獸 都進入我的網子讓我抓
00:21:01
湯聽到這句話
00:21:04
嘻 嘻就是 好比說搖頭 感嘆
00:21:09
說盡之矣 就是最絕的啦
00:21:13
從天上飛下來的 也入你的網子
00:21:16
從地上冒出來的 也入你的網子
00:21:18
東西南北來的 都入你的網子
00:21:21
全都讓你捧走了
00:21:25
就這樣將網子拆開三面
00:21:29
四面網子拆去三面
00:21:33
再來祝告天地這樣說
00:21:37
說你若從左邊來 跑就往左邊去
00:21:41
從右邊來就跑到右邊去
00:21:44
要跑就盡量跑
00:21:47
你若不要性命 就進來網子
00:21:51
所以我們 有一句俗語說網開一面
00:21:56
網開一面是說 你留一條生路
00:22:00
這樣就很好了
00:22:02
留一條生路就很好了
00:22:04
有讓你跑路
00:22:05
他不是呢
00:22:06
留三條的路
00:22:08
四條路留三條的路讓你跑
00:22:11
看他的德性好壞 你就知道了
00:22:15
他說你若從左邊來 就從左邊跑啦
00:22:19
從右邊來就從右邊跑啦
00:22:21
你若不要性命的 才進來我的網子啦
00:22:24
諸侯知道這個消息之後
00:22:28
他說湯王的德行 已經達到最高了
00:22:33
若留一條生路就很好了 你留三條讓他們走
00:22:40
他的德行 不是只有對人而已
00:22:43
連禽獸都很愛護牠
00:22:48
在那個時候
00:22:51
這個夏朝的桀王無道
00:22:58
可以說凌虐這個百姓
00:23:04
就這樣祝告天地
00:23:06
這個師就是起兵
00:23:08
就這樣起兵
00:23:11
來作這個湯誓 發誓
00:23:14
說你這個無道 要將你滅掉
00:23:18
這個桀王滅掉之後
00:23:22
所有的諸侯 全都跟著他走
00:23:27
湯王就這樣當皇帝
00:23:30
才來平定海內
00:23:32
海就是四周圍 的諸侯就是海
00:23:36
我們說四海
00:23:39
內就是國內 這些亂七八糟的人
00:23:44
所以湯王說起來 是很有德行的皇帝
00:23:48
不過他一輩子煩惱
00:23:51
煩惱海外 煩惱海內
00:23:55
一輩子為了征伐在傷腦筋
00:24:00
雖然有德行
00:24:02
他在征伐不是說 這樣隨便征伐
00:24:06
就是無道 他就看不習慣了
00:24:09
看到你壞人 他就要把你除掉了
00:24:12
所以一輩子 為征伐在傷腦筋
00:24:17
那麼若說到文王就不是了
00:24:22
文王當諸侯
00:24:26
文王沒當皇帝
00:24:29
那時候紂王無道
00:24:32
人家也一直跟這個文王說
00:24:35
這個無道要征伐他
00:24:37
他說不行 臣不能伐君的
00:24:41
對不對
00:24:42
他無道我們做臣的 要向他勸解
00:24:46
你若征伐來說 就變成不忠
00:24:51
所以呢 他叫做文王 是後來他兒子
00:24:56
應該叫做西伯侯
00:24:59
後來他兒子武王 征伐這個紂王成功
00:25:06
才追封叫做文王
00:25:08
不然應該叫做西伯
00:25:11
這文王是他兒子封的
00:25:13
文王他根本就沒做皇帝
00:25:17
這樣說比較快
00:25:18
他一輩子就不要戰爭
00:25:21
用道理去感化別人
00:25:25
他不曾動到 這個起兵的事情
00:25:32
所以我說這個文王 一輩子沒煩惱
00:25:35
就是說他的父親是聖賢
00:25:40
不用讓他擔心煩惱
00:25:42
他的兒子武王 也是一個聖王
00:25:46
他也不用讓他煩惱
00:25:49
現在我們就要首先來 瞭解他父親和他兒子
00:25:55
才知道說 文王為什麼一輩子
00:25:57
都沒有煩惱這個原因
00:26:00
我們現在看史記周本紀
00:26:05
古公有長子曰太伯
00:26:10
次曰虞仲
00:26:14
太姜生少子季歷
00:26:18
季歷娶太任
00:26:24
皆賢婦人
00:26:27
生昌有聖瑞
00:26:31
古公曰
00:26:33
我世當有興者
00:26:37
其在昌乎
00:26:40
長子太伯 虞仲
00:26:42
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
00:26:47
乃二人亡如荊蠻
00:26:51
文身斷髮
00:26:53
以讓季歷
00:26:55
古公卒
00:26:57
季歷立
00:26:59
是為公季
00:27:01
公季修古公遺道
00:27:04
篤於行義
00:27:06
諸侯順之
00:27:08
公季卒
00:27:10
子昌立
00:27:12
是為西伯
00:27:14
西伯曰文王
00:27:16
遵古公 公季之法
00:27:19
篤仁 敬老 慈少
00:27:22
禮下賢者
00:27:24
日中不暇食
00:27:28
士以此多歸之
00:27:33
對於本文呢 有兩個注解
00:27:39
首先做說明
00:27:43
史記正義裡面這樣說
00:27:45
荊蠻
00:27:46
古址在蘇州北五十里
00:27:50
常州無錫縣界梅里村
00:27:55
史記正義說荊蠻在哪裡
00:28:00
他的古址 在蘇州的北邊五十里
00:28:05
這個常州 無錫縣界的梅里村
00:28:12
這個蘇州常州 都是現在的江蘇省就對了
00:28:17
話說起來他這個荊蠻
00:28:21
就是在江蘇省的蘇州 和常州那個縣界的地方
00:28:31
注解第二 史記集解這樣說
00:28:35
文身斷髮者
00:28:38
常在水中故斷其髮
00:28:42
文其身以象龍子
00:28:45
故不見傷害
00:28:49
史記集解說 文身斷髮是什麼
00:28:54
因為在荊蠻的人啊
00:28:56
全都常在水中在游泳抓魚
00:29:04
所以頭髮若剃光頭
00:29:08
斷髮就是剃光頭
00:29:11
因為剃光頭呢 游泳才方便啊
00:29:14
有頭髮來說
00:29:16
游泳時那個頭髮 在那裡搖來晃去
00:29:20
文身是什麼
00:29:21
文身就是身上刺龍刺虎
00:29:25
就像現在的人
00:29:27
有的身上在紋東西
00:29:31
身上若紋字來說
00:29:36
看起來好像龍
00:29:39
這個魚呢
00:29:41
像裡面有大條魚
00:29:43
像那個兇一點的魚
00:29:46
看人畫龍畫虎在水中游泳
00:29:50
也將當成惡的魚 好比像龍
00:29:57
所以那個魚就全跑掉
00:30:00
這樣說
00:30:01
所以他的目的
00:30:03
像理光頭 紋身體的目的在那裡
00:30:10
現在史記 周本紀裡面這樣說
00:30:15
古公 古公就是 文王的祖父啦
00:30:20
這個古公 有一個大兒子叫做太伯
00:30:26
第二兒子叫做虞仲
00:30:31
太姜 太姜 就是古公的妻子
00:30:36
這個太姜來生 第三兒子叫做季歷
00:30:42
季歷娶一個妻子叫做太任
00:30:46
全都是很賢的婦人
00:30:50
話若說起來 這個古公的妻子
00:30:53
季歷的妻子
00:30:55
婆婆媳婦都是很賢的女人
00:31:00
這個太任
00:31:02
就是這個季歷的妻子 來這個生昌
00:31:08
出生的時候有這個聖瑞
00:31:11
就是有個很好的吉兆
00:31:15
這個古公說今天我的國家
00:31:21
因為這個古公 也是一個諸侯啊
00:31:25
諸侯有國家
00:31:27
我的國家今天若會興
00:31:31
就是在這個昌的身上
00:31:36
這個大兒子太伯 和第二兒子虞仲
00:31:42
知道他父親這個王位 要給小弟季歷來做
00:31:52
後來要傳給他的姪子昌
00:31:57
所以兩個人就逃亡
00:32:00
就離家出走
00:32:03
來到荊蠻的地方
00:32:05
去紋身體剃頭髮
00:32:08
目的就是這個王位啊
00:32:12
要來讓給他弟弟季歷
00:32:16
古公死之後
00:32:19
這個季歷就這樣登基為王
00:32:23
就是叫做公季
00:32:24
公季就是王的號就對了
00:32:28
這個公季就來修他父親 古公留下來的道德
00:32:36
對於四周圍的諸侯 都很有道義
00:32:43
所以每個諸侯都歸順他
00:32:46
大家都擁護他
00:32:48
公季死之後
00:32:51
他兒子這個昌接王位
00:32:56
就是叫做西伯
00:32:58
西伯就是後來的文王
00:33:03
這個文王 他來遵他祖父古公
00:33:08
和他父親公季 治理國家的方法
00:33:15
對百姓非常的仁慈
00:33:18
對老人家非常的尊敬
00:33:22
對於小孩很疼惜
00:33:25
對於賢人很有禮
00:33:30
他從來沒吃過點心
00:33:33
暇食就是點心啦
00:33:35
日中不暇食
00:33:36
就是說整日 三餐以外都沒吃點心
00:33:43
所以很多修行人啊
00:33:45
看他的德行都歸順他
00:33:50
話說到這裡就有人怎麼說
00:33:54
說文王的父親這個季歷
00:33:59
算來是第三兒子
00:34:04
當時雖然他祖父這個古公
00:34:08
有意要傳王位給他父親
00:34:14
這個季歷
00:34:17
但是古公死之後
00:34:21
若論理王位 是要大兒子來接
00:34:26
大兒子若沒接
00:34:27
就是第二兒子要來接
00:34:29
他算是小兒子
00:34:32
做小兒子今天來接王位
00:34:36
不請他兄長回來做國王
00:34:40
這樣算什麼聖賢
00:34:43
哪有什麼資格尊聖 尊賢
00:34:50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
00:34:54
因為我們晚上沒那個時間
00:34:58
我們等到下期
00:35:02
下次回來
00:35:04
因為今天禮拜五啊
00:35:06
明天禮拜六在羅東
00:35:08
所以明天沒辦法說
00:35:10
等到下次回來
00:35:12
來引論語孔子說的話
00:35:17
你才知道說 這個季歷也是一個聖人
00:35:22
不是說他今天他的王位
00:35:28
做弟弟的人佔去做
00:35:30
這樣就不是聖賢
00:35:32
你要知道那個原因
00:35:34
若不知道原因來說
00:35:36
現在做第三兒子而已 來接王位
00:35:40
兄長把他放掉
00:35:42
兄弟之道就沒遵守了 要怎麼說是聖賢
00:35:46
這個問題
00:35:48
我們等到下期 再來論這個事情
00:35:52
看二十七頁
00:35:56
第一行
00:35:59
第十八章
00:36:01
不然我們開始
00:36:02
子曰 無憂者
00:36:06
其惟文王乎
00:36:09
以王季為父
00:36:12
以武王為子
00:36:14
父作之
00:36:15
子述之
00:36:17
孔子這樣說
00:36:20
說一輩子 全都沒有憂愁煩惱的人
00:36:24
只有文王一個人
00:36:27
因為他父親叫做王季
00:36:30
是一個聖人
00:36:33
他一個兒子叫做武王
00:36:35
也是聖人
00:36:37
所以父親不用他煩惱
00:36:40
兒子也不用他煩惱
00:36:42
所以他才一輩子沒憂沒愁
00:36:47
過著無憂的日子
00:36:51
所以我們上期 就引證自黃帝開始
00:36:57
和歷代這些聖王
00:37:04
每一個聖王
00:37:06
每一個朝代的皇帝
00:37:09
就是煩惱過日子的
00:37:12
為什麼這個文王 會沒有煩惱
00:37:16
就是說因為他父親 王季是一個聖賢
00:37:20
不用讓他煩惱
00:37:21
不用煩惱他父親的事情
00:37:24
但是我們引到歷史
00:37:26
這個史記周本紀的時候啊
00:37:30
說這個文王他父親王季
00:37:34
算是第三個兒子
00:37:37
他祖父心裡想要 將王位給他繼承
00:37:43
兩個哥哥都離家出走
00:37:45
離家出走 後來這個王季 就這樣登基做國王
00:37:51
之後也有人疑問說
00:37:54
應該若是要 繼承父親的王位啊
00:37:59
是要大哥來繼承
00:38:03
大哥若沒繼承
00:38:04
也要第二的來繼承
00:38:06
是為什麼他第三的 來繼承這個王位
00:38:10
也沒有請他哥哥回來登基
00:38:15
這樣要算什麼聖賢
00:38:17
讓人感覺一種的疑問
00:38:22
我們這個文王的父親王季
00:38:27
他會做聖賢這是有道理的
00:38:31
他並不是說霸佔王位的
00:38:35
是他哥哥不肯回來登基
00:38:40
所以呢 他逼不得已為了國家
00:38:43
才去擔任這個諸侯 這個國王的地位
00:38:47
這個在論語裡面就有說
00:38:50
我們現在來看論語泰伯 第八篇裡面的一段文
00:38:55
這樣你就瞭解
00:38:57
子曰
00:38:59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00:39:04
三以天下讓
00:39:06
民無得而稱焉
00:39:10
這泰伯首先做個說明
00:39:14
辭海說泰伯
00:39:16
周太王長子
00:39:19
泰一作太
00:39:22
辭海說泰伯是周太王
00:39:26
周太王就是文王的祖父
00:39:29
長子等於就是文王的大伯
00:39:34
說泰伯是周太王的大兒子
00:39:37
但是這個字泰 有時候做這個字太
00:39:42
現在論語泰伯第八篇說
00:39:45
孔子這樣說
00:39:48
說泰伯可以說 他的德行達到最高
00:39:55
三 現在這不能讀作「三」
00:39:57
或讀作「三」
00:39:59
要讀作三
00:40:00
三就是說一次又一次
00:40:02
一次又一次這樣
00:40:04
說三以天下讓
00:40:07
因為那時候他來離家出走
00:40:12
他那個弟弟 王季這樣聘請他回來
00:40:18
一次又一次
00:40:19
一次又一次
00:40:21
請到沒辦法
00:40:24
後來不回來
00:40:26
就這樣把頭髮剃掉
00:40:28
身體去刺青
00:40:31
這就是描寫說 我絕對不回去這樣
00:40:34
說三以天下讓
00:40:37
所以百姓沒辦法 怎樣稱呼他兄弟的德行
00:40:45
對於本文我們詳細 來看呂純陽祖師一個說明
00:40:54
泰伯 史記作太伯
00:41:00
周太王之長子
00:41:04
太王有三子
00:41:08
長曰泰伯
00:41:10
次曰仲雍
00:41:13
少曰季歷
00:41:15
三子並賢
00:41:18
孝悌雙全
00:41:20
季歷有子昌
00:41:23
太王甚愛之
00:41:26
太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
00:41:32
古者傳位有序
00:41:35
泰伯是長子
00:41:37
仲雍次之
00:41:40
季歷欲取王位有漸
00:41:44
泰伯體父意
00:41:46
欲令傳國於季歷
00:41:50
乃與仲雍讓國而去
00:41:54
太王卒
00:41:56
二人歸赴喪畢
00:42:00
即奔荊蠻
00:42:03
於是季歷立為君
00:42:07
至德者
00:42:09
德之至極者
00:42:11
三為虛數
00:42:13
言屢請不回
00:42:16
為絕其請歸
00:42:19
遂斷髮 文身
00:42:22
示不可用
00:42:24
以避季歷之請
00:42:27
其讓位之誠
00:42:30
荊蠻之民義之
00:42:33
從而歸之
00:42:35
故孔子美之曰
00:42:38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
00:42:42
三以天下讓
00:42:45
民無得而稱焉也
00:42:50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42:54
說這個泰伯
00:42:58
在史記這個字泰作這個字
00:43:02
所以這個泰伯 和這個太伯一樣
00:43:05
是字不一樣而已
00:43:09
是我們周太王的大兒子
00:43:16
太王有三個兒子
00:43:19
大兒子叫做泰伯
00:43:23
第二兒子叫仲雍
00:43:27
小兒子第三的叫做季歷
00:43:31
這個季歷 後來登基就叫做王季
00:43:37
這三個兒子
00:43:40
三子就是指 泰伯 仲雍 季歷
00:43:44
這三個兒子全都很賢
00:43:49
可以說孝悌雙全
00:43:54
季歷有一個兒子叫做昌
00:44:00
這個昌就是後來的文王
00:44:04
太王很疼惜他
00:44:08
因為這個昌 長得可愛又聰明
00:44:11
所以這太王是非常的疼惜
00:44:16
那時候的太王
00:44:19
他就想說將來這個諸侯
00:44:24
這個王位要傳給這個季歷
00:44:27
後來繼承給這個昌
00:44:32
我們古時候要傳這個王位
00:44:37
要有順序
00:44:40
泰伯是大兒子
00:44:43
仲雍是第二兒子
00:44:47
季歷今天 若想要登基坐王位
00:44:53
要有順序
00:44:55
除非他大哥死
00:44:59
沒有兒子
00:45:02
他二哥又死沒兒子
00:45:05
若有兒子又不能傳給他
00:45:07
若有兒子來說
00:45:08
這個泰伯的兒子要登基啊
00:45:12
所以有那個順序的關係
00:45:16
不過這個泰伯 他體諒他父親的心意
00:45:23
他想要將這個周這個國家
00:45:29
要來傳給 他第三的小弟季歷
00:45:34
就這樣 和他第二弟弟仲雍讓國
00:45:38
就離家出走去了
00:45:43
他父親太王死之後
00:45:47
二兄弟回來赴喪
00:45:50
好比回來辦喪事之後
00:45:54
即時奔…
00:45:56
奔就是好比像用跑的
00:45:58
怕什麼
00:45:59
怕朝內的人留他啊
00:46:01
二兄弟就跑
00:46:04
跑來到這個荊蠻
00:46:06
荊蠻就是 可以說是番邦啦
00:46:10
這樣說比較快
00:46:13
就這樣呢 這個季歷 就登基做諸侯 為君
00:46:22
現在孔子在稱讚至德
00:46:27
就是這個德達到最高
00:46:32
現在這個讀作三
00:46:34
三是虛數
00:46:36
不是一二三的三
00:46:39
你若三就變做實數
00:46:42
三就是虛數
00:46:45
等於就是說一次又一次
00:46:47
一次又一次去請他
00:46:50
要請他哥哥回來
00:46:52
請不回來
00:46:55
開始叫朝內的大臣去請
00:46:59
一次又一次請不回來
00:47:02
後來這個季歷親自去請
00:47:06
就躲避
00:47:10
為了斷絕他弟弟 聘請他回去做諸侯
00:47:17
就這樣將頭髮剃掉
00:47:20
身體紋得花花綠綠
00:47:25
表示說我沒資格做諸侯
00:47:31
我們古時候 若剃頭髮紋身體
00:47:34
就是說是番
00:47:36
若是番 就沒資格回來中原
00:47:40
這樣說比較快
00:47:42
就是要來逃避 他弟弟這個季歷的聘請
00:47:49
若說到他讓位的誠意
00:47:55
荊蠻這些番
00:47:58
大家都覺得他兄弟有義
00:48:03
就這樣都擁護他
00:48:06
後來才建設一個國家
00:48:09
就是這個吳國
00:48:10
這個吳國就是泰伯建設的
00:48:14
因為那邊 所有的番都擁護他嘛
00:48:17
後來呢 這個文王 繼位之後就封他諸侯
00:48:25
所以今天孔子才讚美他
00:48:30
說泰伯已經達到至德了
00:48:35
一次又一次來讓這個天下
00:48:39
所以百姓沒辦法說
00:48:41
要怎樣稱呼 他的德行是怎樣的
00:48:46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00:48:47
這個王季就是這個季歷
00:48:50
他不是沒有請他哥哥回來
00:48:55
他是有心要請他
00:48:58
但是他就不回來沒辦法啊
00:49:02
由此可見
00:49:04
季歷是辛苦 一次又一次到荊蠻
00:49:09
請他哥哥 回來接國位 這個王位
00:49:15
就是泰伯和他二哥 兩個人堅決不回來
00:49:23
所以我們這個史記 吳太伯世家裡面
00:49:29
才記載一條文這樣說
00:49:32
我們現在來看 史記裡面的說明
00:49:37
太伯 周太王之長子
00:49:42
而王季歷之兄也
00:49:47
季歷賢而有聖子昌
00:49:52
太王欲立季歷及昌
00:49:56
於是太伯 仲雍 二人仍奔荊蠻
00:50:02
文身斷髮
00:50:04
示不可用
00:50:06
以避季歷果立
00:50:10
是為王季
00:50:15
而昌為文王
00:50:18
太伯之奔荊蠻
00:50:21
自號句吳
00:50:25
荊蠻義之
00:50:27
從而歸之千餘家
00:50:31
立為吳太伯
00:50:34
太伯卒無子
00:50:37
弟仲雍立
00:50:39
是為吳仲雍
00:50:42
仲雍卒
00:50:43
子季簡立
00:50:45
季簡卒
00:50:46
子叔達立
00:50:49
叔達卒
00:50:50
子周章立
00:50:51
是時武王克殷
00:50:55
求太伯 仲雍之後
00:50:58
得周章
00:51:00
周章已君吳
00:51:03
因而封之
00:51:05
列為諸侯
00:51:09
對於本文 我們現在詳細做個說明
00:51:17
他說太伯 是周太王的大兒子
00:51:25
那時候這個王季
00:51:31
王是後來登基才說是王
00:51:36
就是季歷的哥哥
00:51:39
這個季歷很賢
00:51:43
而且有一個兒子 有那個聖象
00:51:47
好比有聖人的形態
00:51:50
叫做昌後來的文王
00:51:55
太王他想要來這個王位 給這個季歷來繼承
00:52:03
達到這個昌
00:52:06
那時候這個 太伯和仲雍兩個人啊
00:52:10
知道父親的心意
00:52:12
就離家出走到荊蠻的地方
00:52:18
身上刺青
00:52:19
頭髮剃掉
00:52:22
表示我沒資格做諸侯
00:52:26
要來逃避他弟弟這個季歷
00:52:30
後來真的這個 他弟弟來建立這個諸侯
00:52:39
他弟弟來做諸侯叫做王季
00:52:45
而且這個昌就是文王
00:52:50
太伯跑到荊蠻
00:52:53
自己叫做句吳
00:52:56
現在這個不能讀作「句」
00:52:57
要讀作句 句吳
00:53:00
荊蠻的人感覺他 這個太伯是有道義的人
00:53:09
所以就這樣跟著他走 有一千多戶
00:53:14
就這樣建立吳太伯
00:53:17
好比像做番王啦
00:53:19
好比一種 做番王 酋長就對
00:53:26
這個太伯死之後無子
00:53:31
他弟弟仲雍才繼承番王
00:53:36
就是叫做吳仲雍
00:53:40
仲雍死之後
00:53:41
他兒子季簡來做番王
00:53:47
季簡死之後
00:53:49
他兒子叔達 繼承這個番王
00:53:53
叔達死之後
00:53:54
他兒子周章 來繼立做番王
00:53:59
在那個時候 武王來滅這個紂王
00:54:05
才找 找什麼
00:54:07
找當時他這個伯公
00:54:12
現在太伯 這個武王要叫他伯公
00:54:16
因為文王叫伯父
00:54:18
他要叫伯公
00:54:19
要求他伯公 這個泰伯和仲雍的後代
00:54:25
才得到周章
00:54:27
這個周章若要算輩數
00:54:31
可以說叫武王叫叔叔了
00:54:34
得到這個周章
00:54:36
但是那時候周章 已經做番王啊
00:54:40
在吳做番王了
00:54:43
才這樣封他做諸侯
00:54:46
當時諸侯若沒封
00:54:48
不能當諸侯
00:54:49
只是一個番王而已
00:54:52
才封做吳國的諸侯
00:54:55
這樣我們就知道說
00:54:58
這個文王是真正賢的人
00:55:03
他父親以及 他祖父 他伯父
00:55:08
都不用他煩惱
00:55:09
他從小 就不用煩惱過日子的
00:55:13
因為他的長輩的人 都是賢的人
00:55:18
但是現在 這個文王所生的兒子
00:55:23
像武王 周公這都是聖人
00:55:27
所以文王一輩子 就是都沒有煩惱上一輩
00:55:32
沒有煩惱晚輩的
00:55:34
所以我們現在 這段說到這裡呢
00:55:37
要來說這個武王的德行啊
00:55:40
就沒有那個時間
00:55:41
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55:44
你就知道說
00:55:45
一個人說三四代人 全都是聖賢
00:55:51
這是很難的事情
00:55:53
普通有的父母不賢
00:55:57
有的是兒子不肖
00:55:59
所以在煩惱
00:56:02
可以說這個文王 孔子讚嘆跟他說
00:56:06
他一輩子 不論長輩 不論晚輩
00:56:09
都不曾讓他煩惱過這樣
00:56:12
不然我們今天晚上 說到這裡為止
00:56:1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56:22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七頁
00:56:30
第一行
00:56:33
不然我們開始
00:56:36
第十八章
00:56:40
子曰 無憂者
00:56:44
其惟文王乎
00:56:47
以王季為父
00:56:49
以武王為子
00:56:52
父作之
00:56:54
子述之
00:56:57
孔子這樣說
00:57:00
說一輩子 全都沒有煩惱的人
00:57:05
只有文王一個人
00:57:08
因為他有王季 來當他的父親
00:57:12
有這個武王來當他的兒子
00:57:16
父親來振作這個周
00:57:22
兒子繼承他的遺志
00:57:26
說到這個文王 一輩子沒煩惱
00:57:30
上期才引到說
00:57:32
上自黃帝至文王為止
00:57:38
歷代每一個聖王
00:57:41
每一個賢明的皇帝
00:57:45
每個皇帝就是有煩惱
00:57:48
唯獨只有這個文王 一輩子沒有煩惱
00:57:53
因為他祖父 他祖母 他父親 他母親
00:57:58
他伯父全都是賢的人
00:58:02
都不曾讓他煩惱過
00:58:06
而且他的兒子是一個聖人
00:58:10
也不用煩惱
00:58:12
連他本人一輩子 都不曾煩惱
00:58:16
所以我們上期 引到他父親 伯父的經過
00:58:22
我們今晚 就來看文王在他本人
00:58:28
他沒煩惱的經過做參考
00:58:32
在史記周本紀裡面這樣說
00:58:39
崇侯虎譖西伯於殷紂曰
00:58:46
西伯積善累德
00:58:49
諸侯皆嚮之
00:58:52
將不利於帝
00:58:55
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
00:59:00
因囚羑里
00:59:02
益易之八卦
00:59:06
為六十四卦 作卦辭
00:59:10
斷虞芮之訟
00:59:14
後十年而崩
00:59:18
這裡面 有兩個注解先做說明
00:59:21
注解第一 史記正義
00:59:25
易正義云
00:59:29
伏羲制卦
00:59:31
文王卦辭
00:59:33
周公爻辭
00:59:35
孔子十翼也
00:59:39
在史記正義裡面
00:59:41
來引這個 易經正義裡面這樣說
00:59:47
說伏羲來作八卦
00:59:51
文王來作這個卦辭
00:59:54
周公來作爻辭
00:59:57
孔子作十翼
01:00:00
什麼叫做十翼
01:00:02
再看辭海
01:00:04
十翼 易之上下彖
01:00:08
上下象 上下繫 文言 說卦 序卦 雜卦
01:00:15
孔子所作
01:00:18
辭海說十翼是什麼
01:00:21
就是易經裡面 這個上下彖
01:00:27
彖就是彖辭
01:00:31
彖辭上傳
01:00:32
彖辭下傳
01:00:34
算是二本就對
01:00:37
上下象
01:00:39
這個象辭 也有上傳和下傳
01:00:43
上下繫
01:00:45
繫辭傳也有上傳和下傳
01:00:51
所以呢 上下彖 上下象 上下繫剛好六本
01:00:56
文言第七本
01:00:59
說卦第八本
01:01:01
序卦第九本
01:01:02
雜卦剛好十本
01:01:05
叫做十翼
01:01:07
這是孔子作的
01:01:11
注解第二 史記周本紀裡面這樣說
01:01:17
西伯陰行善
01:01:21
諸侯皆來決平
01:01:24
於是虞芮之人
01:01:27
有獄不能決
01:01:29
乃如周
01:01:31
入界
01:01:32
耕者皆讓畔
01:01:34
民俗皆讓長
01:01:38
虞芮之人
01:01:40
未見西伯皆慚
01:01:43
相謂曰吾所爭
01:01:46
用人所恥
01:01:48
何往焉
01:01:49
祇恥辱耳
01:01:51
遂還
01:01:52
俱讓而去
01:01:54
諸侯聞之曰
01:01:56
西伯蓋受命之君
01:02:01
史記周本紀裡面說
01:02:04
西伯
01:02:05
西伯就是後來的文王
01:02:08
因為我們文王沒當皇帝
01:02:14
是武王來滅紂之後
01:02:18
武王登基做皇帝
01:02:21
才追封他父親叫做文王
01:02:25
這文王不是他取的
01:02:28
文王是他兒子封他的
01:02:30
所以說西伯等於就是文王
01:02:36
說西伯陰行善
01:02:40
我們做善要陰
01:02:42
不能做陽
01:02:45
道要陽
01:02:46
德要陰
01:02:48
人家在說陰功積德
01:02:51
怎樣叫做陰德
01:02:53
陰德就是佛家說的 無所住的布施
01:02:59
他就是做善 不讓人家知道
01:03:05
好比像老子道德經說 上德不德那個道理
01:03:10
這個陰德就是靜靜地做善
01:03:16
所以西伯是靜靜地做善事
01:03:21
一些諸侯事情若不能解決
01:03:26
都叫他做調解者
01:03:28
決平
01:03:29
平就好比說讓他做仲裁人
01:03:32
諸侯若發生糾紛
01:03:36
都叫西伯來做仲裁
01:03:40
有一天這個虞國 和這個芮國的人
01:03:47
有獄
01:03:48
有獄就好像說 有一種糾紛
01:03:53
有這個糾紛不能夠解決
01:03:57
就這樣來到周
01:03:59
因為西伯他的國家是周
01:04:02
就這樣來到周
01:04:05
進來到周的國界
01:04:09
看到一些種田的人 都在互讓畔
01:04:13
互讓這個田壟
01:04:15
這個畔就是田壟
01:04:19
現在的人都什麼
01:04:21
都互爭田壟
01:04:24
你看應該 這個田壟的路是直的
01:04:28
剛開始做一定是直的啦
01:04:31
現在重劃的來說 也是做直直的
01:04:35
到最後就不直了
01:04:37
為什麼到最後不直
01:04:38
現在他要除草的時候
01:04:41
多少劈劈劈…
01:04:43
劈得少一個缺口
01:04:45
他那一邊是想說
01:04:46
你這麼野蠻 把我劈一個缺口
01:04:49
現在換我劈這邊
01:04:50
劈劈劈…
01:04:51
他歪這邊來
01:04:53
三歪四歪就一條像蚯蚓了
01:04:58
他讓畔怎樣讓畔
01:05:00
比方說田壟 稍微崩塌下去
01:05:03
他不是用劈到那邊去
01:05:06
拿我們這邊的土來補
01:05:08
補大條一點
01:05:10
好比像我弄大條一點 讓你過這樣
01:05:12
他那邊過的看到說
01:05:14
哇 他補那個缺口
01:05:16
不然這個缺口 換我們替他補
01:05:18
你補我補…田壟的路 愈補愈大條
01:05:22
就讓畔啦
01:05:26
民俗皆讓長
01:05:29
進到人家的國家
01:05:33
大家都敬老尊賢
01:05:35
長就是長輩
01:05:38
看年紀較大 大家都互相禮讓
01:05:43
不會大家都很野蠻
01:05:48
這個虞國和芮國的人啊
01:05:52
還沒見到西伯
01:05:54
還沒見文王
01:05:57
感覺心裡很丟臉
01:06:00
兩人就說啊
01:06:02
說我們今天在相爭啦
01:06:05
一點小事情 來糾紛在相爭
01:06:09
人家周國的人覺得丟臉
01:06:13
人家在相爭…
01:06:15
我們拚命在相爭
01:06:16
人家相讓呢
01:06:18
做什麼我讓你 你讓我
01:06:20
大家在互讓
01:06:21
我們今天拚命在相爭
01:06:25
我們不要去見文王啦
01:06:27
不要去 何往焉 不要去
01:06:31
你若見文王 只是多丟臉的而已啦
01:06:36
對不對
01:06:36
你要怎麼說
01:06:37
說我們兩個在相爭
01:06:39
看到人家的風俗
01:06:40
我們光看就覺得丟臉死了
01:06:44
就這樣轉頭回去了
01:06:47
不敢見文王轉頭回去
01:06:50
兩個就相讓 說不然這樣啦
01:06:53
那件事情我讓你啦
01:06:54
我不跟你爭了啦
01:06:57
他說不用不用 乾脆讓你這樣
01:06:59
兩個就互相讓
01:07:02
一些諸侯
01:07:04
以前若說諸侯 就是現在的縣市長一樣
01:07:11
古時候的國家 是幾萬人 幾千人而已
01:07:15
所有的諸侯聽到這句話
01:07:18
他說啊 西伯呀
01:07:21
他是受命之君
01:07:23
受命之君就是皇帝啦
01:07:26
他不是只做諸侯 他有資格做皇帝啊
01:07:31
他的德行有資格做皇帝
01:07:35
後來他的兒子做皇帝
01:07:38
他把他封做文王 也是皇帝啊
01:07:41
雖然他本人沒當皇帝
01:07:44
他到最後也是做皇帝
01:07:47
你若看史記你就知道
01:07:49
這個西伯一輩子德行最好
01:07:54
那時候在我們中國九州
01:08:00
他文王有六州的諸侯
01:08:03
都歸向著他
01:08:06
三分之二的國家 全都歸向著文王
01:08:11
人家叫他說 紂王無道起兵征伐
01:08:15
他不肯
01:08:16
他說他君我臣
01:08:20
今天我們要勸解他
01:08:23
今天我們 沒那個能力來勸解
01:08:25
我們要慚愧
01:08:27
怎麼可以臣伐君 他不肯
01:08:32
後來呢 武王才伐紂
01:08:36
不過後來的人才說
01:08:38
這個文王是盡善盡美
01:08:42
武王呢
01:08:44
是盡善不盡美
01:08:47
他有盡善
01:08:48
他為了百姓嘛
01:08:50
沒有盡美
01:08:51
若是文王他是盡善盡美
01:08:54
就不同了
01:08:56
所以文王可以說 一代的大聖人就是這樣
01:09:02
所以現在這個 史記周本紀裡面
01:09:06
這個略記是什麼
01:09:07
現在是要說 文王沒煩惱的經過
01:09:11
不然這些若要全寫來說
01:09:14
三塊黑板也不下去啦
01:09:16
這樣說比較快
01:09:20
他說這個崇侯虎
01:09:23
這也是一個諸侯啦
01:09:26
譖就是來奏壞話
01:09:29
這個崇侯虎對這個紂王 來奏文王的壞話
01:09:38
他說西伯
01:09:40
西伯就是 剛才說的後來的文王
01:09:43
說這個西伯他來積善累德
01:09:47
一些諸侯都歸向著他
01:09:50
嚮就是好比說都歸向著他
01:09:55
將不利於帝
01:09:57
對皇帝你不利
01:10:00
因為大家都向著他啊
01:10:03
將來你這個帝位會保不住
01:10:08
紂王聽到這句話
01:10:10
就抓這個西伯把他監禁
01:10:13
囚就是把他關起來
01:10:16
在這個羑里
01:10:19
這個中略 就是在說那個經過
01:10:22
在羑里經過十三年
01:10:27
人家煩惱他不會煩惱
01:10:30
他在羑里做什麼
01:10:33
說因囚羑里
01:10:36
因為他被紂王關在羑里
01:10:40
益就是增加
01:10:42
易之八卦為文十四卦
01:10:46
作卦辭
01:10:48
他吃飽在研究八卦
01:10:51
將先失八卦 推演成後天八卦
01:10:57
將六十四卦作卦辭
01:11:01
所以今天
01:11:03
若說伏羲作的這卦 若沒有文王來作這些卦辭
01:11:08
後來孔子又作十翼
01:11:11
根本易經你就看不懂
01:11:17
中略就是 說他的德行的經過
01:11:22
斷虞芮之訟
01:11:24
就是剛才講的 注解第二這個
01:11:29
之後經過十年
01:11:32
文王就過世了
01:11:35
崩 皇帝死不能說死
01:11:38
要說崩
01:11:39
崩就是去世
01:11:43
所以你看文王一輩子
01:11:46
他祖父 他祖母 他父親 他伯父
01:11:50
都沒有讓他煩惱
01:11:52
他自己本人
01:11:54
連被抓去關他都沒煩惱
01:11:56
被抓去關他反而快快樂樂
01:11:59
在那裡一直研究易經
01:12:03
生了一個兒子 讓他完全都不用煩惱
01:12:07
他的兒子就是武王和周公
01:12:11
這都是他的兒子
01:12:14
所以對於他的兒子的德行
01:12:18
我們現在來再看 史記裡面所說
01:12:22
武王即位
01:12:26
大公望為師
01:12:29
周公旦為輔
01:12:32
師修文王緒業
01:12:40
這裡面一共有四個注解
01:12:46
我們首先做說明
01:12:50
注解第一
01:12:52
太公望 見呂尚條
01:12:57
現在說這個太公望
01:13:00
看呂尚這個條目
01:13:03
辭海這樣說
01:13:04
呂尚 周東海人
01:13:09
本姓姜氏
01:13:11
其先封於呂
01:13:14
從其封姓
01:13:16
故曰呂尚 字子牙
01:13:22
年老隱於釣
01:13:24
文王出獵
01:13:27
遇於渭水之陽
01:13:30
與語大悅
01:13:33
曰吾太公望子久矣
01:13:37
因號太公望
01:13:40
載與俱歸
01:13:42
立為師
01:13:44
為文王四友之一
01:13:49
現在辭海說
01:13:53
這個呂尚
01:13:56
是周朝東海的人
01:14:01
他的本姓是姓姜
01:14:05
他的祖先封在這個呂
01:14:10
所以才從土地 地方的姓
01:14:17
所以才叫做呂尚
01:14:20
他的字號叫子牙
01:14:23
所以後來人家才叫姜子牙
01:14:27
年老隱居 吃飽只是在釣魚
01:14:35
文王出去打獵
01:14:39
在這個渭水的東岸
01:14:44
我們這個陽就是說東邊
01:14:47
陰就是說西邊
01:14:50
所以渭水之陽 就是在渭水的東岸
01:14:56
因為這個文王出去打獵
01:15:02
在渭水的東岸 遇到這個姜子牙
01:15:07
就這樣和他談論
01:15:10
非常地高興
01:15:13
他說我可以說 非常盼望子…
01:15:20
子就是先生
01:15:22
說我希望先生很久了
01:15:26
所以才叫他做太公望
01:15:30
就把他載回朝中
01:15:34
拜他為國師
01:15:38
就是文王 四個朋友的其中一個
01:15:44
辭海這樣說
01:15:46
四友
01:15:47
尚書大傳
01:15:51
西伯戡書
01:15:53
文王以閎夭 太公望 南宮适 散宜生為四友
01:16:04
現在辭海說四友
01:16:06
尚書就是書經
01:16:10
在書經的大傳 西伯戡書裡面
01:16:15
說文王將這個閎夭
01:16:20
和這個太公望 南宮适 散宜生這四位
01:16:27
他不把他們當作是臣
01:16:29
當成是朋友 才稱呼為四友
01:16:36
現在注解第二和注解第三
01:16:39
你就要注意
01:16:42
這個師 和這個師意思不一樣
01:16:49
辭海說師 教人以道者
01:16:53
師就是教人道理 像現在講的老師
01:16:58
像他做國師
01:17:00
國師就是要教皇帝
01:17:03
但是注解第三 這個師就不是
01:17:07
效法他人亦曰師
01:17:10
好比說我學習 別人的方法也叫師
01:17:14
我學人家
01:17:18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17:21
緒 事業也
01:17:24
禮中庸
01:17:25
武王讚太王 王季 文王之緒
01:17:30
現在說緒等於就是事業
01:17:34
他再來引禮記中庸篇
01:17:37
說武王來讚太王 王季 文王的事業
01:17:45
現在史記周本記 這樣跟我們說
01:17:50
它說這個武王來做皇帝
01:17:56
登基大寶之後
01:18:00
他就將這個姜子牙 來做國師
01:18:07
好比聘請 這個姜子牙做國師
01:18:13
周公旦
01:18:15
周公旦就是武王的弟弟
01:18:20
將他弟弟 請他做幫助的副手
01:18:25
若是現在的 總統 副總統這個一樣
01:18:31
他就來效法
01:18:33
來學習以前 他父親所留下來這些事業
01:18:40
這個修不是修行的修
01:18:44
這個修就是建設
01:18:47
所以有時候我們去墓地
01:18:51
看到某月某日修
01:18:53
某月某日修 就是某月某日建立的
01:18:58
這個修等於就是建設
01:19:02
好比來學習他父親 所建設的這些事業
01:19:09
所以這個武王
01:19:11
若說到他的德行啊 是不輸給他父親的
01:19:17
是只有唯一的缺點 就是什麼
01:19:19
就是來臣伐君
01:19:23
紂王算是主人
01:19:26
他是諸侯啊
01:19:28
這樣雖然是為百姓
01:19:31
沒有錯
01:19:32
不過這樣來說啊
01:19:34
變成不盡美
01:19:37
所以我們現在有一句話說
01:19:38
盡善盡美
01:19:41
有達到那個善的境界 但是沒達到圓滿
01:19:46
若是文王就不是
01:19:48
文王是盡善盡美
01:19:50
武王是盡善不盡美
01:19:54
這個道理實在是
01:19:58
要達到道理圓滿 實在很難
01:20:03
文王若用我們 佛教的名詞來稱呼
01:20:08
和武王這樣來說
01:20:12
因為文王 若要用佛教的名詞
01:20:15
等於就是佛啦
01:20:18
盡善盡美
01:20:19
話若說起來是說 他所有的都沒缺點
01:20:29
覺行圓滿
01:20:33
若武王就不是
01:20:35
武王好比修菩薩行
01:20:38
大菩薩行就對了
01:20:40
菩薩為了要度化眾生
01:20:43
有時候要和這些魔決鬥啊
01:20:48
所以這位武王呢 可以說達到菩薩的境界
01:20:53
若以我們佛教的解釋 就是這樣來說
01:20:59
所以這個文王可以說
01:21:01
他上可以說 不用煩惱他祖父
01:21:07
不用煩惱他父親
01:21:09
不用煩惱他伯父
01:21:11
不用煩惱他祖母
01:21:12
不用煩惱他母親
01:21:14
都很賢的人
01:21:18
後來他自己的妻子
01:21:19
也很賢的
01:21:20
這個史記裡面都有寫
01:21:23
都不用他煩惱
01:21:25
生的兒子又乖
01:21:27
像這個文王 周公 這個後來都稱呼為聖人
01:21:32
所以難怪他 一輩子都沒煩惱
01:21:35
在上不用他煩惱 在下不用他煩惱
01:21:37
自己又修養好
01:21:39
他自己修養若不好 就有煩惱
01:21:41
他自己修養又好
01:21:43
結果可以說
01:21:45
他一輩子可以說 無憂無愁過一輩子
01:21:51
所以孔子才會讚嘆說
01:21:53
子曰 無憂者其唯文王乎
01:21:57
以王季為父
01:21:58
以武王為子
01:22:01
父作之 之述之
01:22:02
這句話
01:22:04
也是真的
01:22:06
好比我引證自黃帝以來
01:22:09
一代一代
01:22:10
雖然是真正賢的皇帝來說
01:22:14
他若不是煩惱上 就是煩惱下
01:22:18
有的就是煩惱國家
01:22:21
在文王的時候 都沒有煩惱國家
01:22:25
他也不跟別人打仗啊
01:22:27
對不對
01:22:28
各國諸候若打仗 反而請他來主持公道哩
01:22:33
好比我引 虞國和芮國的人
01:22:37
因為糾紛
01:22:39
要請他調解來說啊
01:22:42
看到他的國家那麼和平
01:22:44
自己慚愧卻不敢見文王
01:22:47
所以他的德行達到說
01:22:50
若要現在以佛教來稱呼
01:22:52
就是達到佛的境界去了
01:22:56
今晚講到這裡時間的關係
01:22:58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23:00
下文等下期 我們再來詳細分解
01:23:0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23:13
我們來翻二十七頁
01:23:20
第一行
01:23:24
不然現在開始
01:23:27
第十八章
01:23:30
子曰 無憂者
01:23:34
其惟文王乎
01:23:37
以王季為父
01:23:40
以武王為子
01:23:42
父作之
01:23:44
子述之
01:23:48
孔子這樣說
01:23:50
說若一輩子無煩無惱的人
01:23:54
只有文王
01:23:57
有王季來當他的父親
01:24:02
有武王來當他的兒子
01:24:05
父親王季振作而起
01:24:09
創周的大基業在先
01:24:14
兒子武王又繼志 完成這個王道在後
01:24:21
對本文就是 孔子來讚嘆文王
01:24:27
他說自黃帝開國至今
01:24:32
歷代的皇帝 沒有一個不煩惱的
01:24:34
獨獨只有這個文王
01:24:37
所以我才引到上期以來
01:24:41
在說文王他祖父 他祖母
01:24:46
他父親 他母親
01:24:48
他伯父都是大賢的人
01:24:53
不曾讓他煩惱過
01:24:55
而且他本人 在讓紂王監禁他的期間
01:25:02
他心存清淨
01:25:04
就沒有煩惱
01:25:06
認真來著作八卦
01:25:10
接下來就是要 說文王的兒子
01:25:14
也是一個聖人
01:25:16
也是德行很好的
01:25:18
所以他自孩童時代 到他長大為止
01:25:25
還不曾讓文王煩惱過
01:25:28
現在就是要來 引這個武王的德行
01:25:31
我們來看 史記殷本記裡面所說的
01:25:39
紂愈淫亂不止
01:25:44
微子數諫不聽
01:25:47
遂去
01:25:49
比干曰 為人臣者
01:25:52
不得不以死爭
01:25:55
迺強諫紂
01:25:58
紂怒曰
01:26:00
吾聞聖人心有七竅
01:26:05
剖比干觀其心
01:26:09
箕子懼
01:26:10
乃佯狂為奴
01:26:13
紂又囚之
01:26:16
紂走入
01:26:18
登鹿臺
01:26:20
衣其寶玉衣
01:26:23
赴火而死
01:26:26
釋箕子之囚
01:26:28
封比干之墓
01:26:30
封紂子武庚祿父
01:26:34
以續殷祀
01:26:37
殷民大悅
01:26:41
對本文我們現在
01:26:46
裡面有五個注解 首先來做說明
01:26:53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26:55
微子 商紂兄 名啟
01:27:01
紂淫亂 數諫不聽 去之
01:27:05
周武王滅紂
01:27:07
復其官
01:27:10
辭海說微子
01:27:14
是紂王的哥哥
01:27:18
名叫做啟
01:27:20
紂王無道
01:27:23
每每勸解他都不聽
01:27:25
就這樣離家出走
01:27:28
周武王滅紂之後
01:27:31
才恢復了他的官職
01:27:35
有人說上期老師你說
01:27:39
繼承王位 是要從哥哥繼承的
01:27:43
這個微子是紂王的哥哥
01:27:46
怎麼讓紂王來繼承王位
01:27:49
你就要知道這個問題
01:27:51
因為這都是簡略寫的
01:27:54
因為紂王是大老婆的兒子
01:27:58
這個微子算是偏宮的兒子
01:28:02
所以以前就是皇后的兒子
01:28:05
年紀比較小來說也是算大
01:28:08
變長孫就對了
01:28:11
所以呢 紂王才會登基
01:28:14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28:18
比干 商紂之諸父
01:28:22
史記殷本紀
01:28:24
文與史記同 略
01:28:29
它說比干是商紂
01:28:34
紂王的叔叔就對了
01:28:36
所以辭海說
01:28:38
父之兄弟曰諸父
01:28:40
即伯叔也
01:28:44
辭海說父親 的哥哥或是小弟
01:28:48
都叫做諸父
01:28:50
等於就是伯父 叔父
01:28:53
所以這個比干 就是紂王的叔叔
01:28:58
所以史記殷本記
01:29:01
因為這段文跟這裡一樣
01:29:03
完全都一樣
01:29:05
所以才簡略起來
01:29:09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29:12
箕子 商紂諸父
01:29:15
名胥餘 為太師
01:29:18
武王封之朝鮮而不臣
01:29:24
辭海說箕子是紂王的叔叔
01:29:28
他的名字叫胥餘
01:29:30
做到太師
01:29:34
後來武王登基
01:29:36
武王將他封在朝鮮
01:29:39
這個不臣就是好比說
01:29:42
沒有當成臣在看待
01:29:45
入朝免禮就對了
01:29:46
可說是對他非常尊敬
01:29:50
所以我們武王 尊敬箕子有原因在
01:29:54
那個在論語裡面就說過了
01:29:58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30:02
積土為封
01:30:04
禮樂記 封王子比干之墓
01:30:19
積土而成為高墳者也
01:30:25
他說我們這個墳墓
01:30:31
將它堆高墳土叫做封
01:30:34
所以禮記樂記篇說
01:30:37
封王子比干的墳墓
01:30:42
就是我們將墳墓堆高墳土
01:30:46
就是叫做封
01:30:50
另外一個封
01:30:52
這個封和這個封就不一樣
01:30:55
辭海說
01:30:56
王者建諸侯 與以土地而立國曰封
01:31:03
做皇帝來推薦諸侯
01:31:08
賜他的土地
01:31:10
讓他建立國家
01:31:12
叫做封
01:31:14
這個封是墳墓 堆高墳土的封
01:31:18
這個封是封他做官的封
01:31:22
一樣兩字都是封 意思不一樣
01:31:27
現在史記 殷本記裡面這樣說
01:31:31
這個略記是什麼
01:31:32
因為文很長
01:31:35
所以沒辦法全寫
01:31:37
是只有寫武王的德行而已
01:31:43
他說紂王無道淫亂不止
01:31:48
這個微子 每次勸解都不聽
01:31:53
因此就離開國家
01:31:54
離家出走
01:31:56
比干說做人家的人臣
01:32:00
不能不死爭
01:32:03
死爭就是死也不要緊
01:32:06
抗議就對了
01:32:09
他勉強諫正紂王
01:32:13
紂王生氣
01:32:15
他說我聽人說聖人有七竅
01:32:19
就將比干抓來剖腹
01:32:23
看他的心臟
01:32:26
箕子因此害怕
01:32:28
就裝瘋
01:32:30
做成罪人被紂王抓去關
01:32:36
後來武王征伐
01:32:39
這中略就是武王 來征伐紂王的經過
01:32:44
紂王戰敗跑到鹿臺
01:32:49
現在這個唸作衣
01:32:51
衣就是穿
01:32:53
穿著他寶玉的衣服
01:32:57
跳入火堆而死
01:33:00
這個武王他的德行很好
01:33:04
就這樣開釋箕子
01:33:06
因為箕子被抓去關
01:33:08
就開釋他
01:33:10
開釋他的罪不打緊
01:33:13
又封他做官
01:33:16
好比是封他在朝鮮做諸侯
01:33:19
但是比干死了
01:33:23
才去比干的墳墓堆高墳土
01:33:29
才去封到紂王的兒子
01:33:32
叫做武庚祿父
01:33:34
來繼承香火
01:33:38
若是歷代皇帝 若是國家戰爭的
01:33:43
父親死 兒子也死
01:33:45
有的還抄家滅族
01:33:47
他不是啊
01:33:49
反而封紂王的兒子
01:33:51
這個武庚祿父
01:33:53
繼承紂王的香火
01:33:57
所以一些殷朝的百姓
01:34:00
大家都很高興
01:34:01
知道這個武王很有德行
01:34:06
所以你就這個文看起來
01:34:09
我們就知道說 他這個武王是很仁慈
01:34:16
又很有德行的人
01:34:19
現在再接下去看下文
01:34:23
武王纘大王王季
01:34:30
文王之緒
01:34:37
壹戎衣而有天下
01:34:43
身不失天下之顯名
01:34:47
尊為天子
01:34:48
富有四海之內
01:34:53
宗廟饗之
01:34:54
子孫保之
01:34:58
他說武王來繼承著 他曾祖父 太王
01:35:06
他祖父王季
01:35:08
他父親文王的基業
01:35:12
一穿上軍服 就得到這個天下
01:35:18
因為武王伐紂
01:35:20
天下八百諸侯
01:35:23
可以說都是 擁護武王為首領
01:35:33
來伐紂
01:35:34
來消滅紂王之後
01:35:37
大家就都推舉武王做皇帝
01:35:44
本來武王 他本人是不想做皇帝
01:35:51
不過眾人都推舉他做皇帝
01:35:54
所以他就不失天下的名聲
01:35:58
尊貴做到的天子
01:36:00
富有四海之內的財產
01:36:03
死後還又受到宗廟的祭拜
01:36:07
子子孫孫永遠來保守
01:36:10
留存著這個祭典
01:36:14
再接下去
01:36:16
武王末受命
01:36:20
周公成文武之德
01:36:26
現在這個末 什麼叫做末
01:36:27
末就是老
01:36:29
武王到老了才登基做皇帝
01:36:35
他做皇帝的時候 人已經很老了
01:36:39
周公是他的弟弟
01:36:42
周公才成全了 文王 武王的德行
01:36:47
對於本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6:53
末 老也
01:36:57
受命 受天命為天子也
01:37:03
武王壽九十三
01:37:06
在位十九年
01:37:09
故曰 武王末受命也
01:37:13
周公名旦
01:37:16
武王之弟
01:37:18
武王崩
01:37:19
子立 曰成王
01:37:22
時成王幼
01:37:24
周公攝政
01:37:26
完成文王 武王之德業
01:37:29
故曰 周公成文武之德也
01:37:34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37:38
注解第一
01:37:40
末 老也
01:37:41
禮中庸 武王末受命
01:37:46
辭海說末是什麼
01:37:47
末就是老啊
01:37:50
所以來引禮記中庸篇
01:37:53
說武王老了才來做皇帝
01:38:00
注解第二
01:38:01
受命 謂受天之命也
01:38:05
受命就是 受天之命來登基做皇帝
01:38:11
注解第三
01:38:12
現在來看辭海
01:38:14
這略記是什麼
01:38:15
略記就是 因為這個文很長
01:38:17
現在只有寫重點
01:38:20
武王乃代有天下
01:38:24
即帝位 都鎬
01:38:27
在位十九年崩
01:38:30
諡曰武
01:38:33
他說武王來替這個商紂 來得這個天下做皇帝
01:38:42
帝都在這個鎬
01:38:44
這個鎬就是當今 陝西省長安縣西南方
01:38:50
在位有十九年而去世
01:38:55
他的諡號叫武 才叫做武王
01:38:59
現在說在位十九年 不是做皇帝十九年
01:39:03
是他父親死後
01:39:06
繼任王位 到他死為止共十九年
01:39:11
所以我們來看 這個本人的解釋
01:39:18
據中國歷代帝王系統圖載
01:39:24
文王崩於 公元前一一二二年
01:39:28
武王於是年接王位
01:39:31
即接位後十一年伐紂
01:39:35
公元前一一一一年克殷
01:39:40
紂自焚死
01:39:43
武王受命為天子
01:39:45
在位七年而崩
01:39:49
愚叟翁是我本人啦
01:39:52
因為 為了要讓你了解歷史
01:39:59
所以我去考證中國的 歷代帝王系統圖裡面記載
01:40:08
文王是死在公元前 一千一百二十二年
01:40:15
武王那年來繼王位
01:40:18
王位就是做諸侯就對了
01:40:22
繼位後經過十一年
01:40:25
才來伐紂王
01:40:27
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十一年
01:40:31
來克這個紂王
01:40:34
好比來征伐紂王
01:40:37
紂王自焚
01:40:40
武王才受命做皇帝
01:40:43
真正做皇帝才七年
01:40:46
武王做皇帝才七年
01:40:48
就來歸天了
01:40:51
註解第四
01:40:53
辭海這樣說
01:40:54
周公 姓姬
01:40:57
周武王之弟
01:40:59
成王之叔
01:41:01
武王崩
01:41:02
成王幼
01:41:03
周公攝政
01:41:05
辭海說周公是姓姬
01:41:08
是周武王的弟弟
01:41:11
周成王的叔叔
01:41:13
武王死後成王還年幼
01:41:17
所以周公才來攝政
01:41:20
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41:25
現在說末就是老
01:41:29
受命就是 來受天命來做皇帝
01:41:35
武王的壽命九十三歲
01:41:39
在位就是 繼王位到他死為止
01:41:44
有十九年
01:41:47
所以才說 武王末受命這句話
01:41:51
周公的名字叫做旦
01:41:54
是武王的弟弟
01:41:57
武王死的時候
01:42:00
他的兒子來登基叫做成王
01:42:05
當時候成文還很年幼
01:42:08
那麼有人就覺得疑問
01:42:12
武王死的時候九十三歲
01:42:16
他兒子還很小 不能繼王位
01:42:21
這個武王就都 沒有其他的兒子嗎
01:42:30
年紀小來說 是只有十多歲而已
01:42:33
讓你最大的只有十多歲
01:42:36
九十三歲死
01:42:37
只有十多歲而已
01:42:38
不就是七 八十歲
01:42:40
才生孩子
01:42:41
是呀
01:42:43
因為這個武王
01:42:46
之前都有孩子 不是沒有孩子
01:42:48
都比武王先死
01:42:51
他死的時候 一些孩子都死光了
01:42:54
只剩這個小兒子沒死
01:42:57
還很年幼
01:42:59
有啊
01:43:00
有人說父老子幼 你不曾聽人說過嗎
01:43:02
很多人有的到七 八十歲 妻子才生孩子也是有
01:43:08
妻子不能 七 八十歲生孩子
01:43:10
幼齒的啦
01:43:13
以前皇帝
01:43:14
人說的三十六宮七十二院
01:43:17
以前做皇帝妻子都很多個
01:43:21
所以呢 武王死的時候
01:43:24
他兒子成王年紀還年幼
01:43:27
所以周公才來攝政
01:43:30
來完成文王 武王的德業
01:43:34
所以才說 周公成文武之德這句話
01:43:40
因為今晚時間的關係
01:43:44
就這樣到這裡 暫且告一段落
01:43:47
詳細的事情 我們等下期再來分解
中庸
11/38部影片
中庸 1
中庸 2
中庸 3
中庸 4
中庸 5
中庸 6
中庸 7
中庸 8
中庸 9
中庸 10
中庸 11
中庸 12
中庸 13
中庸 14
中庸 15
中庸 16
中庸 17
中庸 18
中庸 19
中庸 20
中庸 21
中庸 22
中庸 23
中庸 24
中庸 25
中庸 26
中庸 27
中庸 28
中庸 29
中庸 30
中庸 31
中庸 32
中庸 33
中庸 34
中庸 35
中庸 36
中庸 37
中庸 3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16000078
4b464745-8690-4c2c-a865-e1413ec10caf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