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庸 33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中庸 33
5603
3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1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1
我們昨天 談這個十六字的心傳
00:02:29
說最前面一句
00:02:32
這個人心惟危
00:02:35
說這個第二句
00:02:37
道心惟微
00:02:40
對這個道心
00:02:43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做一個補充
00:02:48
有所得者 凡道
00:02:53
無所得者 聖道也
00:02:58
言搏之不得 名曰微者
00:03:04
搏 義為取
00:03:07
微 義為無得
00:03:11
言微則無相無念無住也
00:03:17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03:21
說若是有所得
00:03:25
這是我們後天
00:03:27
一般凡夫俗子的道
00:03:33
因為凡夫俗子呢
00:03:36
無論做什麼 都一定要有所得
00:03:41
像說信宗教來說 也要有所得
00:03:45
不信的話 來到廟就是要求神
00:03:48
來到寺裡就是要求佛祖
00:03:52
看可以保佑我嗎 看你可以為我怎樣嗎
00:03:56
一定要有所得 他才要來
00:04:01
若無所得
00:04:02
無所得就是聖人的道理
00:04:05
聖人的道理不是要求 靈感顯化的
00:04:09
是要求自身的修養
00:04:16
現在說搏之不得 名曰微這句話
00:04:21
搏意思就是取
00:04:24
取就是要拿來
00:04:27
微的意思就是無得
00:04:31
現在說微
00:04:34
等於就是無相 無念 無住這個意思
00:04:42
修真錄對於中庸這篇
00:04:46
做個補充這樣說
00:04:50
老子云
00:04:52
搏之不得 名曰微
00:04:56
搏 取也
00:04:58
微 無也
00:05:00
則無相 無念 無住之謂
00:05:04
道心莫可執相
00:05:08
執相則起妄念
00:05:11
起念則有所住心
00:05:15
若有相則墮落後天
00:05:21
故書經大禹謨篇云
00:05:24
道心惟微也
00:05:28
修真錄說 老子一句話這樣說
00:05:33
說搏之不得 名曰微
00:05:37
搏就是拿來 取也
00:05:41
微就是沒有
00:05:43
這個昨天 上期都有說過了
00:05:48
等於就是無相 無念 無住的意思
00:05:53
我們的道心不要…
00:05:56
莫可和不可的意思一樣
00:05:59
我們的道心不要執相
00:06:03
一個人若執相 就會起出妄念
00:06:08
你念頭若生出來 就有所住的心
00:06:15
假如你若有相
00:06:17
就墮落後天去了
00:06:21
所以書經的大禹謨篇才說
00:06:26
道心惟微這句話
00:06:31
因為我昨天 在說微就是無住
00:06:38
就有師兄弟怎樣說
00:06:40
說老師啊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
00:06:46
儒家就沒有說無所住心
00:06:51
無所住心是佛教說的
00:06:55
這樣你們就不懂了
00:06:58
儒家照常談無所住心
00:07:01
是名詞不同而已
00:07:05
你們若不相信 我們現在看四書
00:07:08
這個大學傳 第七章裡面一句話
00:07:14
心不在焉
00:07:19
視而不見
00:07:22
聽而不聞
00:07:24
食而不知其味
00:07:27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00:07:33
這個就是無所住心
00:07:37
心不在焉
00:07:40
什麼叫做心不在
00:07:44
不在就是無住啊
00:07:47
簡單來引一個例子
00:07:51
現在這間房子 人若住在裡面就是有住啊
00:07:56
這間房子若都沒有人住 就是無住啊
00:07:58
沒有人住啊
00:08:01
一樣啊
00:08:03
說你們家有人在嗎
00:08:05
說沒有人在 沒有人在就是沒有人住啊
00:08:08
沒有人住就是無住啊
00:08:11
住和在就一樣啊 對不對
00:08:15
所以你的心就不在
00:08:19
心不在 心就已經無住了
00:08:23
無住東西
00:08:25
心若不在
00:08:29
看就當做沒看見
00:08:34
怎樣叫做看當做沒看見
00:08:37
你看到不法的
00:08:39
看到黃色的
00:08:41
看當做沒看見
00:08:43
但是你就要注意哦
00:08:45
說到一句說看當做沒看見
00:08:48
會有副作用哦
00:08:50
我就曾聽某一個人說
00:08:52
來去…看黃色的電影
00:08:55
他說啊 那個不要看啦
00:08:58
現在聖人就有說啊 說視而不見啊
00:09:01
看到當做沒看到就好了
00:09:04
這樣就太離譜了
00:09:07
看當做沒看 不是故意要看的
00:09:12
無意中看到 我們心不會動
00:09:15
看當做沒看見
00:09:17
那個就是無住的心啊
00:09:19
對不對
00:09:20
不是故意要看的
00:09:22
故意要看的你就有住啊
00:09:23
故意要看的
00:09:25
那是無意中看到
00:09:27
看到但是你心不動啊 就心不在焉啊
00:09:34
聽而不聞
00:09:36
聽當做沒聽到
00:09:40
無論人家說我們的好話
00:09:42
說我們的壞話
00:09:44
我不去計較
00:09:46
你的心就無住了嘛
00:09:48
既然無住來說就不在
00:09:50
不在來說 你有在說沒有在說
00:09:53
我就不知道了
00:09:54
聽就是當做沒聽到
00:09:57
食而不知其味
00:10:01
吃 鹹淡酸苦辣
00:10:09
這個五味都沒去計較
00:10:16
真的一個人
00:10:18
嫌鹹嫌淡
00:10:20
什麼嫌甜嫌酸
00:10:24
這個心就都有住了
00:10:28
假如若這個東西 做得太鹹了
00:10:32
我們就不用大聲嚷嚷
00:10:34
若太鹹來說
00:10:36
我們開水拿來 加淡一點就好了
00:10:39
我們就不吃那麼鹹
00:10:41
你若感覺太淡
00:10:43
太淡 醬油拿來沾一下就好了
00:10:46
這樣就鹹了 對不對
00:10:50
所以食而不知其味
00:10:52
這個都是無住的心
00:10:55
這個就是修身在正其心
00:10:59
你今天要修養
00:11:00
我們這個身體
00:11:02
就是要糾正我們的心
00:11:06
這就是等於所說的無住心
00:11:10
儒家為什麼 沒說無住我問你
00:11:13
儒家照常說無住
00:11:16
我們大學是儒家的思想啊
00:11:22
現在接著就是要看第三句
00:11:26
惟精惟一
00:11:30
對本文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1:34
精者 明也
00:11:39
一者 純一之心也
00:11:44
惟精以治昏沉
00:11:48
惟一則治散亂之人心
00:11:55
攝情歸性
00:11:57
危者自安
00:11:59
微者清靜矣
00:12:03
簡而言之
00:12:06
惟精惟一者
00:12:08
言棄暗投明
00:12:11
返動歸靜之功夫也
00:12:15
這裡面二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2:20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2:23
精 明也
00:12:26
漢書李尋傳
00:12:30
日月光精
00:12:31
注 謂光明也
00:12:35
辭海說什麼叫做精
00:12:37
精就是明
00:12:39
再來引到二十四史
00:12:41
這個漢書李尋傳 裡面一句話
00:12:45
說日月光精
00:12:48
注解這個光精就是光明
00:12:52
等於是日月光明的意思
00:12:57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13:00
一純也
00:13:03
書大禹謨
00:13:05
惟精惟一
00:13:08
辭海說一 就是純的意思
00:13:13
純有的說純一
00:13:16
等於就是統一
00:13:20
在書經的大禹謨篇 說惟精惟一
00:13:24
就是這個心純一的意思
00:13:28
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這個解釋
00:13:35
說精就是明
00:13:38
就是光
00:13:40
一就是純一的心
00:13:44
沒有兩個心就對了
00:13:47
惟精是要來 治理我們迷迷惘惘
00:13:54
一個人若有辦法 達到精的境界
00:13:57
我們人就不會被迷惘
00:14:01
惟一就是要來治理 我們散亂的心
00:14:06
因為一個人心亂糟糟
00:14:09
你惟一心才會順利
00:14:14
就要來收攝著我們的情 來歸我們的本性
00:14:20
若這樣第一句說人心惟危
00:14:23
這個危自然就會安啊
00:14:28
第二句說道心惟微
00:14:31
這個微自然就歸清靜啊
00:14:36
簡單說一句話
00:14:40
惟精惟一
00:14:42
就是說要棄暗投明
00:14:45
等於就是改邪歸正
00:14:48
返動歸靜
00:14:50
一個心亂動
00:14:52
要歸這個清靜
00:14:53
這個功夫
00:14:56
這個就是第三句
00:14:58
說這個惟精惟一這個道理
00:15:07
最後一句
00:15:09
說允執厥中
00:15:12
我們現在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15:15
允者 誠信無假之心
00:15:20
執者 堅守之義
00:15:25
厥 猶其也
00:15:29
書經大禹謨篇曰
00:15:33
允執厥中
00:15:36
論語作允執其中
00:15:43
厥與其二字
00:15:46
皆語助之詞
00:15:51
中者 中正不偏之道
00:15:56
簡而言之
00:15:59
允執厥中者
00:16:01
言以誠信無假之心
00:16:05
堅守歸依中正不偏也
00:16:11
對於本文
00:16:13
我們現在裡面有兩個注解
00:16:18
來做個先說明
00:16:23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6:26
厥 其也
00:16:30
見爾雅釋言
00:16:33
辭海說這個厥字
00:16:36
讀作其
00:16:38
其實這兩個字 意思一樣就對
00:16:42
這是在爾雅釋言說的
00:16:47
注解第二說厥 語助詞
00:16:52
厥是一種加重語氣的話
00:16:56
辭海又說其 音姬 語助詞
00:17:02
辭海現在這個字
00:17:03
一般讀作其
00:17:05
現在讀作姬
00:17:06
其就是幫助 一種加重語氣的話
00:17:11
厥也是語助詞
00:17:13
其也是語助詞
00:17:16
所以厥就是其意思一樣
00:17:21
現在呢
00:17:25
我們就要來看這個
00:17:29
本文這個說明
00:17:31
呂純陽祖師這篇解釋
00:17:35
祂說什麼叫做允
00:17:37
允就是一個人非常的誠信
00:17:41
沒有那個虛假的心
00:17:45
執就是堅定守住的意思
00:17:52
厥等於就是其
00:17:55
所以書經大禹謨篇裡面說
00:17:59
允執厥中
00:18:01
若是論語他就寫允執其中
00:18:07
允執厥中和允執其中一樣
00:18:13
厥和其這兩個字啊
00:18:18
都是加重語氣的話
00:18:22
中等於就是中正不偏的道
00:18:28
簡單一句話說
00:18:31
允執厥中是說什麼
00:18:36
就是用著我們 誠信不虛假的心
00:18:40
來堅守歸依這個 中正不偏的道理
00:18:46
等於就是來歸依著這個 中庸之道那個意思
00:18:52
所以呢 十六字心傳
00:18:56
實在是沒有什麼
00:18:58
不過呢
00:18:59
意義等於就是很深重啊
00:19:04
他說人心惟危
00:19:07
我們若一個人的心
00:19:09
都不會安定
00:19:12
若道心
00:19:14
道心等於就是可以說 無相 無念 無住
00:19:22
一個人你有辦法達到說
00:19:27
有那個誠信無假的心
00:19:30
來堅守著這個 無住 無相 無念
00:19:36
這個中正不偏
00:19:38
這個中庸之道
00:19:40
若這樣來說 你做人就成功了
00:19:45
所以我們在 儒家 道家 佛家
00:19:50
最高的境界也是談 這個無住的心而已
00:19:54
他說道心惟微 惟微就是無住之心啊
00:19:57
你若有辦法達到無住之心
00:20:00
道就成了
00:20:02
我說達到無住之心道就成
00:20:05
有人說不然老師 你說要什麼三千功八百果
00:20:09
什麼要修六度 六度要圓滿
00:20:12
你現在怎麼說只要 無住的心就完成了
00:20:14
是啊 你六度也要無住
00:20:20
什麼斷七情六慾也要無住
00:20:24
你金剛經裡面 就說得很清楚
00:20:27
比較說一個人的布施
00:20:30
你若要有住的布施來說
00:20:32
變做福了 不是功了
00:20:35
一定就是 無住的布施才有功啊
00:20:39
你持戒也一樣
00:20:41
你一個要守戒律
00:20:43
你若有心
00:20:44
有住的心在守戒律
00:20:47
容易會錯誤
00:20:49
會去犯法
00:20:51
好比惠能六祖說
00:20:53
心平何勞持戒
00:20:56
你達到無住的心
00:20:57
絕對不會去犯戒律的
00:21:02
比如說忍辱
00:21:05
你若有住的心啊
00:21:07
忍辱來說喔
00:21:09
三忍四忍 忍到最後就爆發了
00:21:13
你若用無住的心
00:21:15
來守這個忍辱來說啊
00:21:19
你罵我 我當做沒聽到啊
00:21:21
你糟蹋我 我也當做沒聽到啊
00:21:23
要氣什麼
00:21:26
你忍住牙根咬住
00:21:28
強忍住忍 忍到最後就爆發了
00:21:31
所以我們佛家說
00:21:33
無生法忍 不會生那個念頭的忍
00:21:39
當做這個忍不見 這樣才可以
00:21:43
精進也一樣啊
00:21:45
你心裡一直想說 要怎樣精進…
00:21:48
那個變有住啊
00:21:49
精進就是 修到哪裡說到哪裡
00:21:52
你就做不到的事情 不要這樣說在前
00:21:55
就是無住啊
00:21:58
你禪定也一樣
00:22:01
有住 你強制這個心要靜
00:22:03
愈強制 心愈不靜啊
00:22:08
好比我們一個人 要讓靜來說啊
00:22:12
你的心就不自在一切
00:22:15
喜怒哀懼愛惡欲這個七情
00:22:18
都不會住在這個心 你的心自然就定了啊
00:22:25
你若有辦法禪定 自然智慧就開啊
00:22:29
六度就圓滿了
00:22:32
所以你若用無住的心 去忍辱就是果了
00:22:36
用無住的心 去布施就是功啊
00:22:39
功德就滿了
00:22:41
只有一個無住而已
00:22:43
所以現在中庸 跟你說這句話
00:22:47
等於就是叫你要無住
00:22:48
好比像那個大學所說的說
00:22:50
心不在焉
00:22:52
那個就是無住的心啊
00:22:55
現在我們又看下文下去
00:23:05
上律天時
00:23:09
下襲水土
00:23:13
一個人你上面要學什麼
00:23:18
學天道自然的運行
00:23:21
下你就要學這個水
00:23:25
和土地一定的道理
00:23:29
對本文我們來看 朱熹夫子解釋
00:23:33
律天時者
00:23:36
法其自然之運
00:23:41
襲水土者
00:23:43
因其一定之理也
00:23:48
現在朱熹夫子說 律天時是說什麼
00:23:53
法 法就是效法
00:23:58
法其然
00:24:00
法其自然 等於就是要效法
00:24:03
天道自然的運轉
00:24:08
他跟他說像我們這個
00:24:10
月亮在轉地球
00:24:12
一輪一定一個月 不會偏差
00:24:17
地球在轉太陽
00:24:19
一輪一定一年 不會偏差
00:24:23
那個日子都不會偏差
00:24:25
就自然的運轉
00:24:28
像天上所有的星球
00:24:31
你看太陽系那些星斗
00:24:34
在轉這個太陽啊 都有一定的軌道
00:24:39
那個都是自然的法則
00:24:41
連一點勉強都沒有
00:24:45
現在說襲水土這句話
00:24:50
就因為這個水和土
00:24:53
都有它一定的道理
00:24:58
朱熹夫子這樣簡單幾句
00:25:01
恐怕有的人體會不出來
00:25:04
就要來看呂純陽祖師
00:25:07
祂的詳細分析
00:25:10
你才會瞭解說
00:25:11
律天時 襲水土這個道理
00:25:18
但是現在剩幾分鐘久
00:25:19
單單寫黑板就寫不起來
00:25:22
所以只有是今晚 說到這裡為止
00:25:26
下文等候明天還有一天
00:25:29
今年度明天還有一天
00:25:32
希望明天大家來這裡 這課來把它說得詳細
00:25:38
其它留在明年再來開課
00:25:46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25:50
我們現在翻四十一頁
00:25:58
現在開始第三十章
00:26:03
仲尼祖述堯舜
00:26:08
憲章文武
00:26:11
我們上期 就是說到這裡為止
00:26:15
今晚從這個接下去
00:26:18
上律天時
00:26:22
下襲水土
00:26:26
他說學道
00:26:30
上 上就是指天
00:26:34
要效法著天道自然的運行
00:26:40
下是指下面
00:26:43
要學在這個水土
00:26:47
一定的這個道理
00:26:50
這句話我們昨天
00:26:54
簡單有說明到 朱熹夫子的解釋
00:26:59
今晚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看怎樣
00:27:05
律 效法也
00:27:10
聖人上效法天道 自然之運行
00:27:17
故道德經云
00:27:21
天法道
00:27:23
道法自然
00:27:26
自然之道
00:27:28
無拘無束
00:27:30
有教無類
00:27:32
因時 因地 因人而說法
00:27:36
故曰上律天時也
00:27:41
襲者 合也
00:27:44
聖人下合水土一定之理
00:27:49
水有不爭之德
00:27:52
故道德經云
00:27:55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27:59
又曰云
00:28:01
聖人之道
00:28:03
為而不爭
00:28:07
土忍受一切穢
00:28:10
載萬物而平等
00:28:14
故華嚴經云
00:28:17
菩薩忍受一切惡
00:28:20
心平等
00:28:22
如大地
00:28:24
故曰下襲水土也
00:28:29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8:33
說律等於就是效法 要學
00:28:41
因為聖人若上面 來學著天道自然這個運行
00:28:50
所以在道德經的 第二十五章裡面一句話
00:28:58
說天法道
00:29:00
道法自然
00:29:03
自然的道是無拘無束
00:29:10
但是你就要注意哦
00:29:13
讀這個經書很多人 讀到走火入魔
00:29:19
因為他瞭解都是錯解
00:29:25
我就曾遇到一個 完全是同修的人
00:29:28
一樣在修行的人
00:29:32
在和人賭博
00:29:35
說某人啊 你怎麼在賭博
00:29:38
你道理沒有研究嗎
00:29:42
道法自然啊 自然就是道啊
00:29:45
三角缺一角
00:29:48
他就跟我們說以方便為主
00:29:51
自自然然就無拘無束啊
00:29:55
這樣說也有理咧
00:29:58
這個就是歪道啦
00:30:01
我們說道理是說好的方向
00:30:06
你要看上文下文
00:30:11
當然囉 這個自然之道 也可以解釋別項
00:30:15
不過現在 這個場合面不是啊
00:30:17
這個場合 是要效法這個好的
00:30:23
現在說無拘無束是什麼
00:30:25
就是有教無類啊
00:30:28
沒有那個分別心啊
00:30:31
要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啊
00:30:35
所以才說上律天時這句話
00:30:42
現在說襲就是合
00:30:46
聖人下面符合到水土 一定的道理
00:30:54
水有一個不爭之德
00:30:57
什麼叫做不爭
00:30:59
我們人若計較就爭啊
00:31:02
不爭就是不計較
00:31:05
水有這個不計較的德行
00:31:10
所以在道德經的 第八章裡面一句話
00:31:15
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31:20
因為水善利益萬物
00:31:24
不會和人計較
00:31:27
好比像我們修行人
00:31:29
派我們做工作
00:31:30
雖然說這個工作
00:31:32
好比說對我不怎麼適合
00:31:38
但是我不跟你計較
00:31:40
你現在派我 我就幫你做啊
00:31:42
話若較難聽
00:31:43
某人啊 你去洗廁所
00:31:45
我做一個
00:31:47
平常人家叫我董事長 你叫我去洗廁所
00:31:50
平常人家叫我總經理 你叫我去洗廁所
00:31:54
但是呢 我們就不要和人計較
00:31:56
不然洗廁所 你就去洗廁所
00:31:59
好比像那個水
00:32:01
要把它倒入廁所裡 要洗廁所
00:32:04
它說我不要 我不要做化糞池水
00:32:06
它會嗎
00:32:08
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32:12
又再道德經的 第八十一章裡面說
00:32:17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也
00:32:21
若聖人的道理
00:32:24
做事情不會和人家計較
00:32:27
等於就是這個第八章說
00:32:29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意思一樣
00:32:35
若是土呢
00:32:36
土就是土地
00:32:39
它有辦法 去忍受一切的髒亂
00:32:43
再怎麼髒亂 你把它放在地上
00:32:45
它都不會跟你計較
00:32:48
負載萬物平等
00:32:52
不管你是乾淨的髒亂的
00:32:54
不管你是什麼東西
00:32:56
你把它放在地上
00:32:57
我全都不和你計較
00:33:00
所以華嚴經一句話這樣說
00:33:05
說若修菩薩行的人
00:33:08
就要忍受一切討厭的東西
00:33:13
我們心要平等
00:33:15
好比像這個很大的土地
00:33:19
所以才說下襲水土這句話
00:33:26
那麼現在來引證這兩句話
00:33:34
說這個道德經
00:33:37
道法自然
00:33:41
以及華嚴經
00:33:45
說菩薩忍受一切惡
00:33:49
我們現在來看到 這個本文做個參考
00:33:54
在這個道德經的 第二十五章這樣說
00:33:59
人法地
00:34:02
地法天
00:34:05
天法道
00:34:08
道法自然
00:34:12
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
00:34:15
這句話是要來效法天的道理
00:34:21
說我們人學道首先 要學這個土地
00:34:27
就是效法土地 忍受一切的惡
00:34:33
這個土地你髒亂
00:34:36
屎尿拉在上面
00:34:38
它也不會生氣啊
00:34:40
你鋤頭拿來掘 它也不會翻臉啊
00:34:43
就學像這個地 會忍受一切惡
00:34:49
進一步才效法這個天
00:34:53
天才效法道
00:34:55
道才效法這個自然
00:35:01
在道德經 的八十一章這樣說
00:35:06
天之道 利而不害
00:35:09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00:35:14
現在這章就是說 我們人的心要像天一樣
00:35:22
他說天的道理
00:35:27
對我們有利益
00:35:30
並沒有損害
00:35:33
聖人的道理
00:35:36
做事情不計較
00:35:41
在道德經 的第八章又一句話
00:35:45
上善若水
00:35:49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35:53
處眾人之所惡
00:35:57
故幾於道
00:36:01
現在道德經這一章就是說 我們人要像水那個德行
00:36:09
說最善是什麼
00:36:10
就是水
00:36:13
水的善利益萬物
00:36:17
不會計較
00:36:19
處在眾人所討厭的
00:36:24
它就忍受去做
00:36:27
所以它才有道
00:36:32
在堅意經裡面一句話
00:36:36
賢者似水
00:36:39
當知清水
00:36:40
無所不淨
00:36:42
水於死人屎尿
00:36:47
亦皆洗之
00:36:50
然水之清不毀
00:36:54
那麼這個堅意經 是什麼經呢
00:36:58
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個說明
00:37:03
堅心正意經 全一卷
00:37:09
又作堅心經 堅意經 堅經
00:37:14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00:37:18
內容記述佛陀
00:37:21
對阿難之十餘項訓誡
00:37:25
如持忍辱為先
00:37:29
可滅除萬惡
00:37:36
它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37:38
有一本叫做 堅心正意經一卷
00:37:45
簡單說堅心經
00:37:49
有時候叫做堅意經
00:37:52
又再簡單 只有頭尾字說堅經
00:37:58
收錄在我們大藏經的 大正藏第十七冊
00:38:06
內容是來記述著釋迦佛祖
00:38:11
來對阿難十多項的教導
00:38:18
好比像說你要 守著這個忍辱最要緊
00:38:25
這個忍辱有辦法來 滅除著一切的萬惡
00:38:31
所以堅經這句話這樣說
00:38:36
說若是一個賢的人
00:38:40
就好比像水一樣
00:38:44
他說你要知道這個水
00:38:49
無所不淨
00:38:52
水在這個死人 屎尿
00:38:58
它都清洗
00:39:00
它不會嫌你這是死人
00:39:02
不會嫌你這是屎尿
00:39:04
它都不會嫌
00:39:07
但是水的清淨不會毀掉
00:39:12
雖然你幫它洗屎變屎水
00:39:14
洗尿變尿水
00:39:15
洗死人變死人水
00:39:17
不過你把它潑入地上
00:39:20
這個水若從地裡下去 抽上來還在喝
00:39:27
華嚴經這樣說
00:39:31
菩薩忍受一切惡
00:39:33
向眾生
00:39:35
心平等
00:39:36
不動搖
00:39:37
如大地
00:39:40
現在華嚴經這篇
00:39:42
是要來譬如說人 要像這個土地這樣
00:39:49
他說菩薩 就是說修菩薩行的人
00:39:54
你要忍受著一切的惡
00:39:57
人家糟蹋我們
00:39:59
人家侮辱我們
00:40:00
你要有辦法去忍受
00:40:03
你對著眾生心要平等
00:40:09
不會說這個人和我好
00:40:11
我就忍耐他
00:40:13
這個人和我不好
00:40:14
我就不會忍耐
00:40:17
他的心不會動搖
00:40:19
好比像這個最大的土地
00:40:24
修真錄這樣說
00:40:27
欲學仙
00:40:28
當學水土
00:40:30
水性無拘無束
00:40:32
能洗一切垢
00:40:34
土地載負萬物
00:40:38
以慈生育之
00:40:42
修真錄說 今天你想要學做仙
00:40:46
首先學這個水和土
00:40:50
水的性無拘無束
00:40:52
有辦法洗清一切的髒亂
00:40:56
這個土地來載負一切萬物
00:41:01
它用那個慈心來生育它
00:41:06
所以才一個人學道
00:41:09
最主要就是 要學這個天地水土
00:41:16
所以現在中庸 本文說下襲水土
00:41:20
上面已經 我們有簡單說過了
00:41:24
現在又再效法 這個水的德行
00:41:29
來做個引證一下 來做個參考
00:41:34
在這個韓詩外傳這樣說
00:41:38
問者曰
00:41:41
夫智者何以樂以水也
00:41:46
孔子曰
00:41:48
夫水者緣理而行
00:41:54
不遺小間
00:41:56
似有智者
00:41:59
動而下之
00:42:01
似有禮也
00:42:04
蹈深不疑
00:42:05
似有勇者
00:42:08
群物以生
00:42:10
國家以寧
00:42:11
此智者所以樂於水也
00:42:18
韓詩外傳說 有一個人來問孔子
00:42:24
人家說若有智慧的人
00:42:28
為什麼這個 有智慧的人說要這個水
00:42:33
這個讀作「樂」
00:42:35
就變音樂
00:42:37
讀作「樂」 就變快樂
00:42:39
現在要讀作樂
00:42:41
樂就愛喜愛
00:42:45
有智慧的人為什麼 他會愛這個水啊
00:42:50
孔子這樣說
00:42:53
說你要知道這個水
00:42:56
緣理 緣理就是循著 這個地勢在走
00:43:03
若土地直跟著直 彎跟著彎
00:43:11
一個真正 小條的小水溝來說
00:43:16
這個水都會去
00:43:18
不會說只有我要走大溝 小溝我不走
00:43:22
它好像是很有智慧的人
00:43:25
好比像修行人
00:43:28
若像水這樣說
00:43:30
這個就是大人物咧 有錢有勢咧
00:43:34
我就跟他交往
00:43:36
這個就沒錢沒勢
00:43:38
我就看不起他 不會這樣
00:43:43
他說動而下之
00:43:45
水若動一定流到下面去
00:43:50
若要流到上面
00:43:52
除非就像現在說 用那個馬達抽水再來說
00:43:56
若沒有 一定流到下面去
00:43:59
好比像有禮貌
00:44:02
修行人這個腰要較軟
00:44:06
不能夠頭抬得高高的
00:44:09
腰要軟一點
00:44:13
這個好比像有禮貌啊
00:44:17
去遇到很深
00:44:19
好比像那個瀑布水 這樣嘿 一下下去
00:44:23
它沒有在怕
00:44:26
好比很有那個勇敢
00:44:31
無論什麼東西遇到水
00:44:34
它就會生存
00:44:37
也是真的 我們人沒有水不行
00:44:43
畜生沒有水也不行
00:44:46
樹 五穀 草 沒有水也都不行
00:44:50
像那個蚊子 蟲 沒有水也不能生存
00:44:55
有這個水 國家才會安寧
00:45:00
不信的話現在 像上次說旱災沒水
00:45:04
大家都哇哇叫
00:45:06
假如若說這樣喔 整年每天都沒有水喔
00:45:10
國家卻亂掉了
00:45:12
所以有這個水 國家才會安寧
00:45:16
所以就是這個有智慧的人
00:45:19
愛水的原因
00:45:24
在佛教無量義經 裡面這樣說
00:45:29
水能洗垢
00:45:31
法水亦能 洗淨眾生煩惱塵垢
00:45:38
他說這個水會洗髒亂
00:45:42
法水 什麼叫做法水
00:45:43
法水就是道理啊
00:45:46
說道理也會洗著 我們人這個煩惱的髒亂
00:45:52
你這個煩惱
00:45:54
就要用這個道理
00:45:56
來把他洗掉
00:45:59
對於水的德行
00:46:01
再來看大戴禮記 裡面一句話
00:46:05
子貢曰
00:46:08
夫子見大川必觀 何也
00:46:15
孔子曰
00:46:17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00:46:22
偏與之而無私 似德
00:46:28
所及者生 似仁
00:46:32
其流行庳下
00:46:34
倨句皆循其理 似義
00:46:41
其赴百仞之谿不疑 似勇
00:46:46
受惡不讓 似貞
00:46:50
包裹不清以入
00:46:52
鮮潔以出 似善化
00:46:56
必行 量必平 似正
00:47:01
盈不求概 似厲
00:47:06
是以見大川必觀焉
00:47:11
現在大戴禮記裡面這樣說
00:47:15
子貢來問孔子
00:47:20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
00:47:25
夫子就是老師
00:47:27
說老師你若看到那個大河
00:47:33
你就停腳一直看那個水 是什麼原因
00:47:39
孔子才說
00:47:42
說你要知道這個水
00:47:45
是和君子來比這個德行
00:47:51
水無論去到哪裡 它都沒有私心
00:47:55
不管你是有錢沒錢
00:47:58
不管你是有地位沒地位
00:48:01
不管你是善人惡人
00:48:03
他完全都一樣對待
00:48:08
好比很有德行
00:48:12
水若到達的地方都會生存
00:48:16
好比像剛才說的
00:48:17
你無論是人 無論是畜生
00:48:21
你不管你是草木 五穀 蚊子 蟲
00:48:27
一切就是要靠這個水
00:48:30
所以它到達的地方 都可以生存
00:48:33
好比像很有仁
00:48:37
水在流
00:48:40
都流到下面去
00:48:43
不管你是直不管你是彎
00:48:47
順那個地勢在走
00:48:50
好比像很有義
00:48:55
在那個瀑布
00:48:58
很高的地方
00:49:00
水這樣要把它沖下
00:49:03
它不會受驚慌
00:49:06
好比很有勇
00:49:11
受到這個髒亂
00:49:13
它不會去拒絕
00:49:17
好比像不會去染到污穢
00:49:22
東西骯髒把它放入水裡洗
00:49:25
乾淨把它拿出來
00:49:28
好比像在勸化世間人
00:49:33
一個人若亂七八糟
00:49:35
好比像骯髒東西
00:49:36
像剛才說的 用法水幫它洗一洗
00:49:39
拿出來變乾淨的
00:49:44
水的行為
00:49:47
它的量一定公平
00:49:52
所以你看看像說要打地基
00:49:55
一定要用水秤
00:49:59
普通的尺沒辦法量說
00:50:02
哪一邊較高 哪一邊較低
00:50:06
用那個一條管透明的
00:50:11
放水下去
00:50:12
這邊把它放下 那邊把它放下
00:50:16
水一定一樣高
00:50:18
打地基一定要用這個水秤
00:50:22
好比像正氣
00:50:26
沒有大小眼
00:50:30
水若滿
00:50:33
不必用那個斗概
00:50:38
現在的人 說這個概他不知道
00:50:43
若較早
00:50:45
若要買豆子買米
00:50:51
用斗量
00:50:53
那時候不是用秤子用斗量
00:50:56
斗量怕會太滿
00:50:59
要用把它刮起來 叫做斗概
00:51:04
水不必用斗概
00:51:07
倒滿就倒了 就溢出來了
00:51:11
水一定不會堆尖起來
00:51:15
別項的會堆尖 水不會堆尖
00:51:18
一定到平而已
00:51:23
所以好比像不貪心
00:51:28
所以我今天 來看到這個大河啊
00:51:32
一定要看它的原因在這裡
00:51:37
再來補充說這個 效法大地的典故
00:51:45
來看傳心法要
00:51:48
佛說大地
00:51:51
大地之上
00:51:53
諸佛菩薩
00:51:55
步履而過
00:51:57
大地亦不喜
00:52:00
牛 羊 蟲 蟻踐踏而行
00:52:04
大地亦不怒
00:52:07
珍寶馨香
00:52:11
大地亦不貪
00:52:14
糞尿臭穢
00:52:16
大地亦不惡
00:52:19
此心即無心之心
00:52:23
離一切相
00:52:24
眾生諸佛
00:52:27
更無差別
00:52:29
但能無心
00:52:31
便是究竟
00:52:33
學道人
00:52:34
若不直下無心
00:52:37
累劫修行
00:52:38
終不成道
00:52:42
這裡面這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2:4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2:49
傳心法要
00:52:51
全一卷
00:52:52
黃檗希運述
00:52:55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00:53:00
佛光大辭典說 傳心法要這本書
00:53:06
全部一卷
00:53:08
是黃檗希運法師作的
00:53:14
這本書收在大藏經的 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00:53:19
這在大藏經裡面就有
00:53:23
現在傳心法要 這樣跟我們說
00:53:28
佛祖來說這個大地
00:53:31
但是你要注意
00:53:33
現在你若翻大藏經
00:53:36
他的原文寫恒河沙
00:53:40
因為佛祖 祂都愛譬喻這個恒河
00:53:47
它說佛祖在說這個大地
00:53:52
大地的上面
00:53:55
假如若說 佛祖 菩薩把它走過
00:54:00
這個大地並不高興
00:54:03
不會說我很光榮哦 佛祖菩薩為我走過
00:54:08
好比像我們修行人說
00:54:10
哇 總統和我握手 我很高興
00:54:15
它說牛 羊 蟲 蟻踐踏而行
00:54:19
假如牛啦 羊 蟲 螞蟻
00:54:22
把它從地上過
00:54:25
這個大地也不會生氣
00:54:28
好比是修行人乞丐羅漢
00:54:31
和他握手
00:54:33
他心裡也不會難過
00:54:38
假如若一些 有價值的東西金銀財寶
00:54:43
把它丟在地上
00:54:46
這個大地他也不會貪啦
00:54:48
不會說我把它拿起來藏
00:54:52
你糞啦 尿啦 骯髒東西 垃圾把它丟滿在地上
00:54:57
這個大地它也不會討厭
00:55:01
這個心是什麼
00:55:03
就是無心之心
00:55:06
無心就是無所住心
00:55:09
這就是無所住的心
00:55:14
一個人你離開一切相
00:55:17
眾生和佛祖
00:55:19
都沒有差別
00:55:22
佛祖和眾生一樣
00:55:26
所以為什麼老師
00:55:29
不要讓人家稱呼法師
00:55:32
為什麼不要讓人家 稱呼什麼道長
00:55:37
我是在學佛祖的腳步
00:55:42
我們都是平等的
00:55:45
不說我比較行
00:55:47
後天你尊重我一個老師
00:55:50
但是先天啊
00:55:52
我們都是兄弟姊妹
00:55:55
所以才說老師啊
00:55:57
人家有時候要跟你 行個大禮你都躲開都不肯
00:56:01
老師感覺沒有那個德行
00:56:05
不是人家那個德行 很大的人說這樣子
00:56:09
大搖大擺這樣 囂囂張張說讓你行大禮
00:56:13
什麼五體投地 這個三跪九叩
00:56:22
老師沒有辦法
00:56:25
你要學聖人的腳步啊
00:56:30
因為你若離開一切相
00:56:32
沒有這個形形色色
00:56:35
眾生和佛祖一樣啊
00:56:39
你若有辦法達到無所住心
00:56:42
這樣你的道就達到究境了
00:56:45
學道的人你的心若不下降
00:56:51
達到無住的心
00:56:54
你一輩子修行 都不會成道啦
00:56:58
你若想說 要這樣囂張 驕傲
00:57:02
一輩子都不會成道
00:57:07
所以呢 修行人一定呢
00:57:09
腰要軟
00:57:11
腰若不軟 道學不成
00:57:15
今晚說來到這裡
00:57:18
就時間也超過
00:57:20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57:2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57:28
我們現在來翻四十一頁
00:57:35
第四行
00:57:3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7:41
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
00:57:48
無不覆幬
00:57:53
孔子祂在行道
00:57:57
好比像那個天地
00:58:00
無所不在
00:58:03
無所不覆
00:58:05
因為地在下
00:58:08
沒有一項東西 說不載在其上
00:58:13
天在上
00:58:15
沒有一項 說不覆在這個其下
00:58:21
所以我們今日傳道的人
00:58:25
你有那個責任要傳道的人
00:58:29
一定像孔子所說的說
00:58:33
有教無類
00:58:35
而且看到當今
00:58:39
所說的說惡人不度
00:58:43
五體不全不度
00:58:45
這屬在後天的一種小乘法
00:58:50
假如若先天的大乘法
00:58:53
是照著中庸所說的說 天地之無所不載
00:58:59
無所不覆這個道理
00:59:02
所以地藏王菩薩一句話說
00:59:04
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
00:59:08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
00:59:10
這個精神來度化這個眾生
00:59:15
再看下看下文
00:59:22
辟如四時之錯行
00:59:26
如日月之代明
00:59:30
孔子的行道
00:59:32
又再好比像四季
00:59:36
春夏秋冬輪流來在運行
00:59:42
又再好比像這個日月
00:59:47
從早到晚
00:59:49
在互換這個光明
00:59:52
因為現在 太陽出來月亮下山
00:59:55
月亮出來太陽下山
00:59:57
這樣循環啊
00:59:59
好比說沒有休息
01:00:02
所以我們今天 修先天大乘法的人啊
01:00:06
為了道應該 像這個四季的輪流
01:00:12
為了眾生不休不息
01:00:17
本來老師這個今天
01:00:20
禮拜天的課 和明天禮拜一的課
01:00:23
是休息
01:00:24
但是呢 注解來到這裡呢
01:00:28
我就覺悟說不行
01:00:30
一定要不休不息
01:00:32
好比像太陽不能休息
01:00:35
一日休息就沒有白晝了
01:00:38
好比像月亮沒有休息
01:00:40
休息月亮就不出來了
01:00:45
所以我們 今天學道要像日月
01:00:50
日來照白天 照耀眾生
01:00:54
可以讓萬物順利生長
01:00:58
像這個月亮來照這個夜間
01:01:01
普照眾生
01:01:02
可以讓夜生活
01:01:04
照顧這些夜生活的人
01:01:08
有辦法生存在這個夜間
01:01:12
傳道者也一樣
01:01:14
善惡全都是要度
01:01:17
不是只有度善人而已
01:01:20
所以在基督教馬太福音
01:01:23
第五章裡面 一句話這樣說
01:01:27
我告訴你們
01:01:31
要愛你們的仇敵
01:01:35
這樣就可以 作你們天父的兒子
01:01:41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
01:01:45
也照歹人
01:01:48
降雨給義人
01:01:51
也給不義人
01:01:53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
01:01:58
有甚麼賞賜呢
01:02:01
所以你們要完全
01:02:03
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01:02:08
馬太福音是基督教的聖經
01:02:13
在這個第五章裡面 一句話這樣說
01:02:17
說我… 我就是耶穌自己說我
01:02:23
耶穌說我跟你們大家說
01:02:28
你們就愛著什麼
01:02:29
愛著你們的仇人和敵人
01:02:34
仇人就是你的冤仇之人
01:02:37
敵人就是對敵的人
01:02:40
若這樣做就可以作 你們天父的兒子
01:02:48
若這樣你們才有辦法 做上帝的兒子
01:02:50
若沒有你就沒有資格
01:02:52
若這樣你們 才有資格做基督徒
01:02:55
若沒有你就沒資格
01:02:59
一個人你若知道這樣做
01:03:03
就不用說像中東
01:03:05
這個基督教和回教起戰爭
01:03:10
因為上帝
01:03:12
天父就是上帝
01:03:13
因為上帝叫這個太陽
01:03:16
來照好人 也照壞人
01:03:20
好人它也照 壞人它也照
01:03:23
下雨給一些有義的人
01:03:27
也給一些無義的人
01:03:31
你們大家 只有愛著愛你們的人
01:03:36
好比那個人 他對我好我對他好
01:03:39
只有愛你們愛你的人
01:03:43
若這樣老天爺 要怎樣保佑你呢
01:03:48
所以你們大家
01:03:50
要完全像你們的 天父上帝完全一樣
01:03:57
你們就要學天這樣才可以
01:04:01
又再接下去再看下文
01:04:09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01:04:16
天地生萬物
01:04:20
同時來生長
01:04:25
但是彼此呢 他不會互相去殘殺傷害
01:04:32
所以呢 我們在基督教 的舊約聖經
01:04:36
說上帝造萬物是怎樣造的
01:04:40
不是說你傷害我 我傷你 不是的
01:04:45
互相是要照顧的
01:04:48
我們看以賽亞書 裡面一句話
01:04:52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
01:04:58
豹子與山羊羔同臥
01:05:02
少壯獅子 與牛犢並肥畜同群
01:05:08
小孩子要牽引他們
01:05:12
牛必與熊同食
01:05:16
牛必以小熊同臥
01:05:19
獅子必喫草與牛一樣
01:05:26
現在這一段在以賽亞書 裡面這樣說
01:05:32
說這個豺狼
01:05:36
和這個綿羊羔就是那個 很肥的羊住在一起
01:05:45
若那個豹和山羊一起睡
01:05:51
真的少壯…
01:05:54
少壯若以人來說
01:05:55
說那個青年 不是那個老的
01:05:58
也不是孩子
01:05:59
這個少壯的獅子 和這個幼牛犢
01:06:05
牛犢就是幼牛犢
01:06:07
和一些很肥的畜生
01:06:10
像豬啦 鴨啦 雞啦一起
01:06:15
小孩子呢
01:06:17
將這個獅子 把牠帶出來遊玩
01:06:21
牛就跟熊一起吃
01:06:25
牛和小熊一起睡
01:06:29
獅子就要吃草和牛一樣
01:06:33
上帝造世人 並沒有那個殘殺
01:06:37
上帝造世人啊
01:06:39
就是天下萬物
01:06:41
若是人就是吃五穀
01:06:44
吃菜 吃果子
01:06:46
若畜生來說
01:06:48
就是吃草 吃果子如此而已
01:06:52
但是有人說
01:06:54
既然天地生萬物
01:06:58
同時生長
01:07:01
而且互相不會殘殺
01:07:04
為什麼當今 萬物互相在殘殺
01:07:08
人和人 人和畜生都一樣
01:07:11
互相在殘殺
01:07:13
是什麼原因
01:07:16
這是後天的心 感染的關係
01:07:21
所以我們今天修行
01:07:24
就是要去掉這個後天的心
01:07:28
而且要修回這個先天的心
01:07:32
有這個先天的心 自然就不會互相殘殺
01:07:38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07:42
先天之心者
01:07:45
天良之心也
01:07:48
則慈悲仁愛之心也
01:07:53
後天之心者
01:07:56
貪欲之心也
01:07:58
所謂利己害彼之心也
01:08:02
貪欲之心不死
01:08:05
先天原不可得
01:08:08
天良之心一現
01:08:11
先天不求而自得也
01:08:14
先天之心既現
01:08:17
即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也
01:08:21
故老子云
01:08:23
天之道利而不害
01:08:27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08:30
說我們先天的心是什麼
01:08:33
就是我們的天良的心
01:08:37
就是慈悲仁愛的心
01:08:41
若後天的心呢
01:08:44
就是貪欲的心
01:08:47
所說的利益自己
01:08:50
會去傷害別人的心
01:08:54
貪欲的心你若不死
01:08:57
你要修先天沒辦法得到
01:09:00
你天良的心一現出來
01:09:04
你說要修先天
01:09:05
不用求自然就得到了
01:09:09
先天的心若現出來
01:09:12
若這樣呢 萬物互相長大
01:09:19
互相不會去相害
01:09:21
所以在老子一句話這樣說
01:09:25
說天的道理
01:09:28
利益眾生 不會去互相傷害
01:09:33
所以呢 我們中庸才說
01:09:36
萬物並育 而不相害這個道理
01:09:42
現在又再下去再看下文
01:09:50
道並行而不相悖
01:09:56
他說聖人的道
01:09:59
和前句說萬物並育 而不相害一樣
01:10:06
萬教一起行道
01:10:10
彼此互相不會去相違背
01:10:16
等於就是各教門
01:10:19
不會說互相來爭論
01:10:22
道德經才又這樣說
01:10:25
天之道
01:10:27
利而不害
01:10:29
聖人之道
01:10:31
為而不爭
01:10:35
道德經是老子說的
01:10:39
第八十一章是 道德經的最後一章
01:10:44
現在這句話就是 最後一章的最後一句
01:10:48
等於就是道德經的結論
01:10:52
他說天的道 對我們人有利益
01:10:57
對人沒有傷害
01:11:00
這句話剛才前句
01:11:03
我們呂純陽祖師 就有說過了
01:11:07
我們聖人就是學天
01:11:10
聖人的道理
01:11:13
這個為 為就是作為
01:11:17
好比說有那個論
01:11:21
但是不會爭論
01:11:23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說啊
01:11:27
先天道可論而不可爭
01:11:31
故其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01:11:37
呂純陽祖師說先天道
01:11:41
互相可以討論
01:11:44
但是不能夠爭論
01:11:47
所以呢 中庸才說 其道並行而不相悖這句話
01:11:55
六祖壇經這樣說
01:11:57
此宗本無諍
01:12:00
諍即失道意
01:12:04
六祖壇經說此宗
01:12:07
此宗就是指禪宗啊
01:12:09
禪宗本來就沒有這個爭論
01:12:13
你們若爭論 就失去道的意義
01:12:18
在寶藏經釋迦佛祖這樣說
01:12:23
無諍訟之教 是為佛教
01:12:29
說假如一個人你若沒有 互相來爭論
01:12:34
這樣爭得臉紅脖粗
01:12:37
這個教導
01:12:39
這個教不是佛教 道教 什麼基督教的教
01:12:43
這個教是教導
01:12:45
沒有爭訟的教導 這個才是佛祖的教導
01:12:51
所以在基督教的 可林多前書裡面這樣說
01:12:57
愛是恆久忍耐
01:13:00
愛是不嫉妒
01:13:02
愛是不自誇
01:13:05
不輕易發怒
01:13:07
不計算人的惡
01:13:12
可林多前書說
01:13:14
真的有博愛的人
01:13:17
是要有真正大的忍耐
01:13:22
你若有這個博愛 就沒有那個嫉妒心
01:13:26
你若有博愛就不會自誇
01:13:29
說我比較行 你比較沒用
01:13:31
我這個教比較好 你那個教比較差
01:13:35
不會這樣隨便就來生氣
01:13:38
也不會去計較別人的惡
01:13:44
你看看不論基督教 佛教
01:13:47
道教和儒家
01:13:51
這個道理都是一致的
01:13:55
又再接下去 又再看下文下去
01:14:03
小德川流
01:14:06
大德敦化
01:14:09
此天之所以為大也
01:14:13
小德 什麼叫做小德
01:14:15
小德就是小乘的法門
01:14:19
這個所修的福德
01:14:21
好比像那個溪溝一樣
01:14:25
千支萬派到處都是
01:14:30
若大德 大德就是在 大乘法門所修的功德
01:14:35
好比像天地一樣
01:14:38
在度化眾生有教無類
01:14:43
有辦法達到無窮無盡
01:14:46
這個就是天地 所以偉大這個道理
01:14:52
聖人的德行
01:14:55
就和天地同一樣啊
01:14:59
我們第三十章 就是這裡結束
01:15:03
現在接下去 就是第三十一章
01:15:07
也是本… 這個中庸的最後一章…
01:15:11
這個三十一章
01:15:14
我們中庸 到三十三章就結束了
01:15:19
說唯天下至聖
01:15:22
為能聰明睿知
01:15:27
足以有臨也
01:15:30
說只有天下 至高最上的聖人
01:15:36
才有辦法具備著聰明睿知
01:15:40
像這個聰明睿知的聖人
01:15:44
才有辦法居在上面
01:15:49
來臨下面
01:15:52
督導世間人 要怎樣去修養
01:15:57
對於本文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16:01
至聖者
01:16:04
聖人達於至高 無上境界之位也
01:16:11
聰者 無不通徹其理
01:16:17
耳之所聞
01:16:19
能辨別是非
01:16:21
故曰聰
01:16:24
明者 無不察照其微
01:16:29
目之所見
01:16:31
能辨清真偽
01:16:35
故曰明
01:16:37
睿者 於天下之理
01:16:40
思慮貫徹
01:16:41
而無所不通
01:16:44
故曰睿
01:16:46
知者 於天下之事
01:16:49
分辨明悉
01:16:50
而無所不知
01:16:52
故曰知
01:16:55
言唯天下至高無上之聖人
01:17:00
耳能辨別是非
01:17:03
目能辨清真偽
01:17:07
天下之理
01:17:08
無所不通
01:17:09
天下之事
01:17:11
無所不知
01:17:13
足以居上而臨下
01:17:16
督導世人而有餘
01:17:18
故曰 唯天下至聖
01:17:22
為能聰明睿知
01:17:24
足以有臨也
01:17:30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17:34
祂說至聖
01:17:37
至聖就是聖人
01:17:40
達到最高 沒有再高境界的地位
01:17:46
現在說這個聰字
01:17:49
等於就是無所不通徹其理
01:17:53
無論什麼道理
01:17:55
他都徹底的知道
01:18:00
他耳朵所聽的
01:18:04
他有辦法來辨別是非
01:18:08
所以才叫做聰
01:18:10
有的人耳朵 聽好壞聽不懂
01:18:15
若有聰的人啊 耳朵聽到
01:18:17
這句話是有理 這句話沒有理
01:18:20
這句話是對 這句話不對
01:18:23
他會分別清楚啊
01:18:27
若明呢
01:18:28
明就無不察照其微
01:18:32
若明來說哦
01:18:34
一點點的東西
01:18:37
他就有辦法瞭解
01:18:40
所以眼睛所看的
01:18:43
他有辦法 來辨清著真的和假的
01:18:48
世間人真真假假啊
01:18:50
但是他眼睛看到就知道
01:18:52
說這是真的這是假的
01:18:55
所以才叫做明
01:18:58
若睿呢
01:19:00
就是天下的道理
01:19:03
他所想的絕對不會錯
01:19:06
所以他就無所不通
01:19:08
什麼事情他都有辦法通達
01:19:12
才叫做睿
01:19:15
若知 現在這個 不能讀作「知」
01:19:18
要讀作知哦
01:19:20
知就是等於智慧
01:19:22
這個知就是在天下的事情
01:19:26
他有辦法 去分辨徹底瞭解
01:19:32
可以說無所不知
01:19:34
現在這個字讀作知
01:19:36
這個字讀作知
01:19:37
這個就要分別
01:19:39
所以才叫做知
01:19:43
就是說只有天下 至高無上的聖人
01:19:52
他的耳朵有辦法 來辨別著是非對不對
01:19:59
眼睛有辦法來辨清著真偽
01:20:03
是真是假 眼睛看得懂
01:20:07
天下的道理 可以說無所不通
01:20:12
天下的事情 可以說無所不知
01:20:17
足足可以居上而臨下
01:20:20
怎樣叫做居上而臨下
01:20:22
像我站在台上就是居上
01:20:25
臨下就是 下面在聽道理的人
01:20:29
他才有資格出來講道理
01:20:31
站在上面說給眾生聽
01:20:36
來督導著世人足足有餘
01:20:41
所以呢 我們中庸才會跟我們說
01:20:44
唯天下至聖
01:20:46
為能聰明睿知
01:20:48
足以有臨也
01:20:52
今晚說來到這裡
01:20:54
時間差不多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20:58
下文等到明天再來繼續
01:21:0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21:07
我們現在翻四十二頁
01:21:16
第三行
01:21:2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1:26
寬裕溫柔
01:21:30
足以有容也
01:21:34
說假如一個寬裕溫柔的人
01:21:38
很有辦法足足容納萬法
01:21:45
就像大海 有辦法去收容百川
01:21:50
那個水同樣
01:21:53
那麼這樣像這種的人
01:21:57
他的度量寬大
01:22:00
足足有辦法容納萬法
01:22:04
現在說萬法
01:22:06
這個法就是法塵
01:22:08
等於就是有辦法 容納一切的人
01:22:12
對本文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2:18
寬者 心地寬宏
01:22:23
無人無我也
01:22:26
裕者 純任自然
01:22:29
毫無急迫之意
01:22:33
溫者 溫和至善
01:22:35
真實無妄之義
01:22:39
柔者 安樂自然
01:22:42
絕無暴厲之謂
01:22:45
容者 容納也
01:22:48
寬裕溫柔之人
01:22:51
能容納萬法
01:22:53
似大海之容納百川之水
01:22:57
如此之人
01:22:59
其度量廣大如海
01:23:02
足夠容納萬法而不拒也
01:23:06
故曰
01:23:08
寬裕溫柔
01:23:09
足以有容也
01:23:13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3:16
祂說寬
01:23:19
什麼叫做寬
01:23:20
寬就是我們的心地 非常的寬廣
01:23:28
可以達到 無人無我這個境界
01:23:32
這個叫做寬
01:23:35
若是裕呢
01:23:36
這個裕 有時候讀作「裕」
01:23:39
裕 「裕」 這是漳泉口音的關係
01:23:44
祂說裕是純任自然
01:23:49
連一點急性都不會
01:23:54
溫 溫就是溫和至善
01:23:59
做事情真真實實
01:24:03
連一點虛偽都沒有
01:24:07
柔就是安樂自然
01:24:11
絕對無這個暴厲之謂
01:24:15
柔 他就可以說以苦為樂
01:24:20
不會說這樣 修行稍微受到苦
01:24:24
就覺得不要就想要退道
01:24:28
他不會這樣
01:24:30
若容呢
01:24:32
容就是容納
01:24:35
我們寬裕溫柔的人啊
01:24:38
他有辦法容納一切的事情
01:24:42
就好比那個大海 有辦法容納
01:24:47
四周圍的溪河田溝的水
01:24:55
像這種的人
01:24:57
他的肚量非常的大 好比像海一樣
01:25:01
有辦法來容納一切的事情
01:25:05
不會去拒絕
01:25:07
所以才說寬裕溫柔 足以有容也
01:25:13
現在接著再看下文
01:25:22
發強剛毅
01:25:25
足以有執也
01:25:28
對本文我們現在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25:35
發者 發揚光大
01:25:40
發皆中節也
01:25:43
強者 精進無倦
01:25:47
自強不息之意
01:25:50
剛者 志向堅定
01:25:54
至大至剛之義
01:25:57
毅者 信心不退
01:26:00
勇往直前之謂
01:26:04
執者 猶決斷也
01:26:08
發強剛毅之人 有決斷之力量
01:26:13
其力量足以 擔任大事而不惑也
01:26:18
故曰
01:26:20
發強剛毅
01:26:21
足以有執也
01:26:24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26:29
辭海這樣說
01:26:30
執 斷也
01:26:33
禮中庸 足以有執也
01:26:37
疏執 猶斷也
01:26:41
辭海說執就是斷
01:26:45
現在這個這裡叫做斷
01:26:47
斷就是斷掉
01:26:49
這斷可以說是決斷
01:26:52
好比像說 做人很乾脆那個意思
01:26:57
不會這樣拖拖拉拉
01:27:00
他說禮記中庸篇裡面說
01:27:02
足以有執
01:27:03
那個注疏說
01:27:05
執等於就是斷
01:27:09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7:14
什麼叫做發
01:27:16
發就是要發揚光大
01:27:20
但是所發出去 全都合理合法
01:27:24
中節就是不會偏去
01:27:28
強 強就是 有辦法精進不會懶惰
01:27:34
可以自己堅強 沒有休息的意思
01:27:42
剛就是他的志向堅定
01:27:45
可以說至大至剛
01:27:48
好比像說他的心志 定力有夠力
01:27:52
不會讓一切誘惑
01:27:55
毅就是他的信心不會退
01:28:00
我如果相信 我絕對不會退志
01:28:03
可以通往直前的意思
01:28:06
執等於就是決斷
01:28:10
他說發強剛毅的人
01:28:13
他有這個決斷的力量
01:28:16
他的力量足足 有辦法去擔任大事情
01:28:22
不會被迷惑
01:28:24
所以才說 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01:28:30
現在再接下去看下文
01:28:37
齊莊中正
01:28:40
足以有敬也
01:28:42
現在那個字 不可以讀作齊
01:28:45
讀作齋
01:28:47
說齊莊中正的人
01:28:51
足足有辦法讓人 對他恭敬這樣
01:28:57
對本文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9:02
齊同齋
01:29:06
心純一無雜念也
01:29:10
莊者 莊而端肅
01:29:15
心無跛倚
01:29:18
中者 中而不偏
01:29:21
心無私欲之意
01:29:24
正者 正而不邪
01:29:28
心無邪念之義也
01:29:32
齊莊中正之人
01:29:35
足夠使人恭敬而有餘
01:29:39
故曰
01:29:41
齊莊中正
01:29:42
足以有敬也
01:29:45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29:50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29:54
齊音齋
01:29:57
齋古多作齊
01:30:01
現在這個字一般是讀作齊
01:30:04
但是現在讀作齋
01:30:06
這個齋字若古時候 大多數都讀這個字
01:30:12
這是現代字
01:30:16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30:20
凡一志虛心曰齋
01:30:25
現在這個齋
01:30:27
跟一般吃素
01:30:29
這個持齋的齋不一樣
01:30:33
他說假如一個人的心志
01:30:37
可以說心裡放得空空的
01:30:41
若以佛教來說 叫做無所住心
01:30:44
這叫做齋
01:30:48
注解第三
01:30:50
跛倚 猶偏倚也
01:30:54
禮 禮器
01:30:56
有司跛倚以臨祭
01:31:00
其為不敬大矣
01:31:02
集解 立而偏任一足曰跛
01:31:07
依物為倚
01:31:11
辭海說跛倚是什麼
01:31:14
等於可以說是偏倚
01:31:18
在禮記的禮器篇
01:31:22
他說做官的人
01:31:26
要來祭典 來跛倚
01:31:34
這就是對神很不禮貌
01:31:40
在這集解裡面說
01:31:42
站著偏在一隻腳叫做跛
01:31:47
我們若說跛腳 就是寫這個跛足
01:31:52
倚一個東西叫做倚
01:31:56
譬如說我們現在站著 有的懶惰嘛
01:32:00
牆壁也好柱子也好
01:32:04
就偏一邊靠在牆壁上
01:32:08
或是靠在柱子 這樣那叫做跛倚
01:32:12
這樣偏一邊 用一隻腳的力量
01:32:17
就這樣靠在牆壁 或是靠在柱子上
01:32:21
就叫做跛倚
01:32:24
他說假如做官的人 快要祭典的時候
01:32:30
站久了 懶惰靠在柱子 還是靠在牆壁
01:32:36
對神明 就很沒有禮貌這樣說
01:32:40
所以修真錄這樣說
01:32:42
曰心無跛倚者
01:32:46
學道偏於一方曰跛
01:32:48
依他力而修者曰倚
01:32:52
修真錄說
01:32:54
現在這在說是身體的跛倚
01:32:58
但是現在說心的跛倚
01:33:01
一個人心若沒有跛倚
01:33:04
是怎樣
01:33:04
學道的人你若偏一方
01:33:08
比較你信道教 信佛教 信基督教
01:33:12
只有我對別人都不對
01:33:14
那就是已經 像跛腳了 偏一邊去
01:33:19
若依他力 沒想要自己修
01:33:23
望神 望佛看會讓拂塵 把他揮去天上
01:33:26
這叫做倚
01:33:29
又再來
01:33:31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33:34
恭敬
01:33:35
疏在貌為恭
01:33:38
在心為敬
01:33:41
現在辭海說恭敬是什麼
01:33:44
那裡面注疏說
01:33:47
我們表面叫做恭
01:33:51
像說對人這樣 好臉色叫做恭
01:33:55
若是從心裡面 發出來的叫做敬
01:33:59
所以才叫恭敬 恭敬
01:34:02
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1:34:05
這個齊 跟這個齋是一樣的
01:34:10
一個人的心 只有純一都沒有雜念
01:34:14
這個叫做齊
01:34:18
若是莊
01:34:21
就是一個人很端正
01:34:24
非常的嚴肅
01:34:28
這叫做莊
01:34:32
等於你的心 就是沒有那個跛倚
01:34:37
沒有去偏在一方
01:34:41
也沒有說去倚他力
01:34:46
中 中就是站在中間
01:34:51
不會偏左不會偏右
01:34:53
這個心就沒有私欲的意思
01:34:57
若是正 正就是沒有邪
01:35:01
你的心 就是沒有邪念的意思
01:35:05
你若齊莊中正的人啊
01:35:08
足足會讓人給他恭敬
01:35:12
所以才說 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
01:35:17
現在再接著 繼續看下文下去
01:35:27
文理密察
01:35:29
足以有別也
01:35:34
他說一個人 若是文理密察的人
01:35:38
他有辦法辨別是非曲直
01:35:43
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5:47
文者 文章學問
01:35:51
深淵廣博之意
01:35:54
理者 明悉正理
01:35:57
絕不闇昧之義
01:36:00
密者 精緻入微
01:36:03
絕不疏漏也
01:36:06
察者 分析極精
01:36:10
明察秋毫之謂
01:36:15
別者 辨別判明之謂
01:36:20
能識文理密察之人
01:36:23
足以知辨別是非
01:36:28
能判明曲直
01:36:31
故曰 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01:36:37
這裡面有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36:42
辭海這樣說
01:36:45
別 辨別也 判明也
01:36:51
大戴禮 大夫學德別義
01:36:56
對這個大夫 再先做一個說明
01:37:00
辭海說
01:37:01
大夫官名
01:37:04
三代之時
01:37:06
天子及諸候皆置之
01:37:09
分為上大夫 中大夫 下大夫三級
01:37:13
位卿之下 士之上
01:37:19
辭海說大夫是官的名字
01:37:25
在夏朝商朝周朝的時候
01:37:29
皇帝還是這個諸候 全都設置這個大夫
01:37:35
這個大夫有分一個上大夫 中大夫 下大夫三級
01:37:41
他的位是在這個卿的下面
01:37:45
士的上面
01:37:49
所以現在辭海說
01:37:52
別就是辨別
01:37:56
就是要判明
01:37:58
判斷明白
01:38:01
在大戴禮記裡面說
01:38:04
做一個大官
01:38:06
你要學這個道德
01:38:09
就要知道內容
01:38:10
知道這個意義
01:38:12
不知道意義 就盲目去學不行的
01:38:17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
01:38:21
什麼叫做文
01:38:23
文就是我們的文章學問
01:38:27
非常的深博和廣大的意思
01:38:34
理就是要 明白知道這個正理
01:38:38
絕對不會這樣 迷迷惘惘的意思
01:38:42
若密
01:38:45
就是一點點的事情 他都知道
01:38:49
一點點都不會流失
01:38:54
察就是有辦法分析極精
01:38:58
一項一項 看到清清楚楚的意思
01:39:05
別就是辨別判明的意思
01:39:09
可以讓你知道是非曲直
01:39:14
你知道了文理密察的人
01:39:17
足足有辦法辨別是非
01:39:21
有辦法去判明這個曲直
01:39:24
曲直和是非意思 就是差不多要一樣
01:39:28
直跟彎
01:39:30
所以才說 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01:39:37
今晚說到這裡 時間就差不多
01:39:41
我們暫且做一段落
01:39:44
下文等到下期 下次回來再來開講
01:39:51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39:56
我們現在來翻四十二頁
01:40:05
第五行
01:40:0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40:12
溥博淵泉
01:40:16
而時出之
01:40:20
溥博如天
01:40:23
淵泉如淵
01:40:27
見而民莫不敬
01:40:31
言而民莫不信
01:40:34
行而民莫不說
01:40:38
現在這個字不可以讀作說
01:40:40
要讀作說
01:40:41
說就是高興的意思
01:40:45
說聖人祂有具備著聰明睿智
01:40:53
寬裕溫柔 發強剛毅 齊莊中正 文理密察等
01:41:02
這五種的德行
01:41:04
存在祂的心裡
01:41:08
好比很大很深有源的泉水
01:41:14
時時流出來水
01:41:21
這水這樣
01:41:23
聖人的德行廣大 好比就像天
01:41:27
祂的智慧深遠 沒有辦法去測量
01:41:34
好像深潭一樣
01:41:38
祂所表現在外
01:41:41
人民沒有一個說 不尊敬祂的
01:41:45
祂所說的言論
01:41:47
人民沒有一個不信服祂的
01:41:52
祂所做的行為啊
01:41:56
人民沒有一個 不歡迎和高興的
01:42:03
對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2:08
溥博 廣大之意
01:42:13
淵泉者
01:42:15
上句淵泉解為深泉
01:42:20
後句淵泉則解為思慮深遠
01:42:27
見 音現 同現
01:42:31
說 音悅 同悅
01:42:36
聖人具備聰明睿智
01:42:40
寬裕溫柔 發強剛毅
01:42:45
齊莊中正 文理密察
01:42:50
等五種德行
01:42:54
普遍而廣大
01:42:57
深而似有源之泉
01:43:00
時時在儀容 言行之間
01:43:05
流露而出
01:43:08
其德行如天
01:43:10
廣大無比
01:43:12
其思慮如淵
01:43:14
難以測量
01:43:17
其表現人民無不恭敬
01:43:22
其言論
01:43:23
人民無不信服
01:43:27
其所為
01:43:28
人民無不喜悅焉
01:43:32
故曰
01:43:34
溥博淵泉
01:43:36
而時出之
01:43:37
溥博如天
01:43:40
淵泉如淵
01:43:42
見而民莫不敬
01:43:45
言而民莫不信
01:43:47
行而民莫不說也
01:43:52
現在這裡面總共 有四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43:58
注解第一
01:44:00
淵泉 深泉也
01:44:05
現在頭句說這個淵泉
01:44:08
這個淵泉 就是等於很深的水泉
01:44:15
現在下句這個淵泉就不是
01:44:17
下句這個淵泉辭海說
01:44:20
淵泉 喻人思慮之深遠
01:44:26
現在這淵泉是比喻 我們人的思慮
01:44:30
等於就是說我們人的智慧
01:44:32
非常的深遠
01:44:36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44:39
見 音現 通作現
01:44:44
辭海現在這個字 一般是讀作見
01:44:47
但是我們古文大多數 都沒有這個玉部
01:44:52
所以這個字等於跟當今 有這個玉字旁的現同音
01:44:59
意思也一樣
01:45:02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45:05
說 音閱 同悅 喜也
01:45:09
辭海說現在 這個字不能讀作說
01:45:12
音讀作閱
01:45:14
跟這個心部的悅意思一樣
01:45:17
就是高興的意思
01:45:22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45:27
說溥博就是說 很廣大的意思
01:45:34
現在這個淵泉
01:45:36
若上句的淵泉 是解釋很深的泉水
01:45:43
後句這個淵泉
01:45:45
是解釋做智慧非常的深遠
01:45:51
現在這個字音讀作現
01:45:54
跟這個現一樣
01:45:58
現在這個字讀作悅
01:46:01
不能讀作說
01:46:03
讀作悅
01:46:04
這個說跟這個 心部的悅意思一樣
01:46:10
他說這個聖人啊 就是有具備聰明睿智
01:46:15
寬裕溫柔 發強剛毅
01:46:19
齊莊中正 文理密察
01:46:23
這五樣的德行
01:46:27
他這個德行可以說 普遍非常的廣大
01:46:32
若說深好比像 有那個水源的水泉
01:46:38
時時在他的儀容舉止行動
01:46:44
跟這個說話中間
01:46:47
他流露出他的德行
01:46:51
好比像那個天
01:46:53
廣大無比
01:46:56
若是他的思慮智慧
01:46:59
好比像那個深淵 沒辦法去測量
01:47:04
若他表現人人 沒有一個說不恭敬他
01:47:11
可以說人人都恭敬他
01:47:14
若說他說的話
01:47:17
沒有一個人說不信服他
01:47:21
他所作所為
01:47:23
人人沒有一個說不高興的
01:47:27
所以才說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01:47:33
溥博如天 淵泉如淵
01:47:36
見而民莫不敬
01:47:38
言而民莫不信
01:47:41
行而民莫不說也
01:47:47
現在我們就再看下去下文
01:47:57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
01:48:05
施及蠻貊
01:48:12
舟車所至
01:48:14
人力所通
01:48:16
天之所覆
01:48:18
地之所載
01:48:20
日月所照
01:48:22
霜露所隊
01:48:25
凡有血氣者
01:48:27
莫不尊親
01:48:29
故曰配天
01:48:32
他說所以 我們聖人他的名聲
01:48:37
充滿著我們全中國
01:48:41
而且傳布到中國四方 沒有開化的國家
01:48:48
一切所有的民族
01:48:51
假如若說船 車 跑得到的地方
01:48:56
還是由我們人力 用走會到的地方
01:49:04
還是天所看得到的
01:49:07
有人所住的地方
01:49:11
還是日月的光 有辦法照得到的
01:49:15
這霜露有辦法 降得到的地方
01:49:21
總說一句
01:49:23
全地球上
01:49:25
假如若有血氣的人
01:49:28
有人性的人
01:49:31
沒有一個人說 不去尊重這個聖人
01:49:36
還是沒說一個人 不去親近聖人
01:49:41
就是說假如若有人性的人
01:49:44
大家都會去尊重親近聖人
01:49:48
所以才說聖人的德行
01:49:51
可以跟天地相配
01:49:57
我們對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50:02
中國指當時之周
01:50:09
施音異 延也
01:50:15
施及猶延及也
01:50:20
蠻貊指四方未開化之民族
01:50:28
聖人之聲名
01:50:31
充滿中國
01:50:34
傳佈延及未開化之民族
01:50:39
故曰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
01:50:44
施及蠻貊也
01:50:47
隊同墜
01:50:51
凡舟車之所能至
01:50:55
人力之所能到
01:50:59
天之所能覆
01:51:02
地之所能載
01:51:05
日月之所能照
01:51:08
霜露所能墜之所在
01:51:12
凡是有血氣之人
01:51:15
莫不尊重聖人 而親近其道焉
01:51:22
故云
01:51:23
聖人之德性
01:51:26
可與天相配
01:51:28
故曰
01:51:30
舟車所至
01:51:32
人力所通
01:51:34
天之所覆
01:51:36
地之所載
01:51:39
日月所照
01:51:40
霜露所隊
01:51:42
凡有血氣者
01:51:44
莫不尊親
01:51:46
故曰配天也
01:51:50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51:56
辭海這樣說
01:51:58
中國 我國昔時 建都黃河南北
01:52:06
別於四方之蠻夷戎狄
01:52:12
自稱為中國
01:52:15
辭海說
01:52:18
中國是我們的國家
01:52:21
古時候它建這個帝都 在黃河的南北
01:52:29
那個帝都呢 黃河在中間
01:52:32
黃河那四周圍 就是建都在那裡
01:52:38
跟四方的蠻夷戎狄
01:52:43
以前我們中國若稱呼 南方叫做蠻
01:52:47
說叫做南蠻
01:52:49
若東方 未開化的民族叫做夷
01:52:54
叫做東夷
01:52:56
戎就是西方未開化的地方
01:53:00
說做西戎
01:53:02
狄就北方的民族叫做北狄
01:53:07
等於就四方 蠻夷戎狄
01:53:10
這就是四方這個未開化
01:53:13
古時候叫做番仔
01:53:16
自己稱呼說叫做中國
01:53:21
注解第二
01:53:24
施音異 移也 延也
01:53:29
辭海說現在 這個字一般讀作施
01:53:33
但是現在讀作異
01:53:35
施就是移轉
01:53:37
也是延長那個意思
01:53:41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53:44
蠻貊
01:53:46
蠻 南方之種族也
01:53:48
貊者 貉或字
01:53:52
中庸 施及蠻貊
01:53:58
現在說蠻貊
01:54:00
蠻是南方的種族
01:54:04
若是貊 跟這個貉字意思一樣
01:54:10
所以中庸 跟我們說施及蠻貊
01:54:16
對這個貊字又一個解釋
01:54:19
辭海說 貉亦作貊 東北夷也
01:54:26
辭海說這個貉 有時候寫這個貊字
01:54:32
是我們中國的在東北方向
01:54:37
那個民族叫做貊
01:54:40
好比東跟北那個中間 那個民族叫做貊
01:54:46
等於都是沒有開化 的民族就對了
01:54:50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54:53
隊 同墜 落也
01:54:56
墜者隊之俗
01:54:59
辭海說隊 跟這個墜字意思一樣
01:55:05
就是從上面掉下去
01:55:09
現在下面 多一個土字這個墜
01:55:13
古時候都寫這個字
01:55:15
這是世俗的字
01:55:17
後來造的字
01:55:19
古時候沒有這個字
01:55:20
這樣說比較快
01:55:23
現在來看全文
01:55:29
現在呂純陽祖師 這樣跟我們說
01:55:33
中國是要來指當時的周朝
01:55:41
現在這個施字
01:55:43
音讀作異
01:55:45
就是延長的意思
01:55:47
普及那個意思
01:55:51
所以呢 施及等於就是延及
01:55:54
延及就是 好比說它的範圍
01:55:59
普遍到很廣
01:56:02
說蠻貊就是 指四方東西南北
01:56:08
這個沒有開化的民族
01:56:12
聖人的名聲
01:56:16
充滿在中國
01:56:20
傳佈來延及 到沒有開化的民族
01:56:27
所以才說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
01:56:32
施及蠻貊這句話
01:56:36
現在這個隊字
01:56:38
跟這個墜落 那個墜意思一樣
01:56:44
他說假如若是這個 船 車可以到的地方
01:56:52
或是我們人 走路走的到的地方
01:56:59
或是我們 看天看得到的地方
01:57:04
或是我們腳踏這個土地 踏的到的地方
01:57:10
或是太陽 月亮 照得到的地方
01:57:15
或是這個霜露 降得到的地方
01:57:21
假如你若是有血氣的人
01:57:26
沒有一個人不會去說 沒有尊重聖人
01:57:29
來親近聖人的道
01:57:34
但是若沒有人性的人
01:57:37
這是例外的
01:57:40
現在說有血氣之人 就是指有人性的人
01:57:45
若沒有人性的人
01:57:46
殺人不眨眼
01:57:48
搶劫 道理不接納 那種的要例外
01:57:53
說有血氣就是好比說
01:57:55
好比像耳朵聽道理 聽得進的人
01:58:00
沒有一個說不去尊重聖人
01:58:02
來親近聖人的道
01:58:05
所以才說聖人的德性 可以來配天
01:58:15
所以才說舟車所至
01:58:18
人力所通
01:58:20
天之所覆
01:58:22
地之所載
01:58:24
日月所照
01:58:26
霜露所隊
01:58:28
凡有血氣者
01:58:29
莫不尊親
01:58:31
故曰配天這句話
01:58:37
今晚說來到這裡
01:58:39
雖然是還有幾分鐘
01:58:41
不過下文若說 要只有寫黑板
01:58:45
就寫不下去
01:58:46
三十一章也到這全部完畢
01:58:50
明天再來解釋 這第三十二章
01:58:56
再來中庸 也漸漸接近到尾聲
01:59:01
中庸若說完 再來準備再說別部經
中庸
33/38部影片
中庸 1
中庸 2
中庸 3
中庸 4
中庸 5
中庸 6
中庸 7
中庸 8
中庸 9
中庸 10
中庸 11
中庸 12
中庸 13
中庸 14
中庸 15
中庸 16
中庸 17
中庸 18
中庸 19
中庸 20
中庸 21
中庸 22
中庸 23
中庸 24
中庸 25
中庸 26
中庸 27
中庸 28
中庸 29
中庸 30
中庸 31
中庸 32
中庸 33
中庸 34
中庸 35
中庸 36
中庸 37
中庸 3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16000100
d6c5e247-c4d1-423a-bdae-214e8b15ce9e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