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14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141
149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12月2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所以呢
00:02:39
在歷代說對上和對下
00:02:42
最有名的就是郭巨埋兒
00:02:47
郭巨呢
00:02:49
一個年老的母親
00:02:53
他很孝順
00:02:54
家庭貧窮
00:02:56
很節儉一點一點存錢
00:02:58
存一點錢 就買肉給他母親吃
00:03:02
不過母親疼孫子
00:03:04
看孫子來都拿給孫子吃
00:03:08
郭巨說這樣不行
00:03:10
我省得要命
00:03:11
存一點錢買肉 要給我長輩吃
00:03:15
孩子幫忙吃
00:03:18
夫妻商量
00:03:19
孩子抱去後面菜園
00:03:23
掘地上說要埋掉
00:03:25
孩子死了再生就有
00:03:27
母親若死就沒有了
00:03:30
那個孝感動天
00:03:32
掘一甕銀出來
00:03:36
說怎麼那麼好康
00:03:37
這樣就能掘銀出來
00:03:39
這是巧合的
00:03:41
古時候地下能掘到銀
00:03:45
常常挖到銀出來
00:03:47
會去挖銀有兩個原因
00:03:50
一種是有錢人出到不孝子
00:03:54
想說這些錢讓你花掉
00:03:57
將來要怎麼辦
00:03:59
所以呢
00:04:00
就甕裝銀
00:04:03
埋在地下
00:04:04
打算要死的時候才要交代
00:04:08
不過像現在 腦中風砰一下就死
00:04:11
連遺言也沒有
00:04:12
那個銀就在地下
00:04:16
一種是土匪搶劫
00:04:19
官兵在追
00:04:20
就埋在地下
00:04:21
讓他沒證據
00:04:23
然後土匪被官兵抓去
00:04:27
抓去處決死刑
00:04:28
銀就留在那個地方
00:04:32
所以今天郭巨 會挖到一甕銀
00:04:35
就是這種情形挖出來的
00:04:36
但是若沒有這個孝心
00:04:39
天也不會賜巧合給他
00:04:41
這樣說比較快
00:04:42
這就是對上不對下
00:04:47
所以若說
00:04:49
晚輩若罵長輩
00:04:52
這就有罪
00:04:55
你若長輩罵晚輩
00:04:57
是過失沒有罪
00:05:01
假使冤枉他也沒有罪
00:05:03
因為他有養育之恩
00:05:07
沒有罪
00:05:08
但是若暴力就有罪
00:05:11
這樣說比較快
00:05:12
像我剛才說的曾子那樣
00:05:14
那就不行
00:05:15
那變暴力了
00:05:19
所以你就要知道很多道理
00:05:24
有的人說某人脾氣就很好
00:05:29
怎麼對他孩子這麼壞脾氣
00:05:33
你要知道這個原因
00:05:35
因為假使這個孩子忤逆
00:05:38
你若靜靜的讓他忤逆
00:05:40
變成什麼
00:05:42
寵子行逆
00:05:44
這樣長輩反而有過失
00:05:46
三字經才說
00:05:48
子不教 父之過
00:05:50
這句話這樣說
00:05:52
孩子若沒有教
00:05:53
就是父母的過失
00:05:56
孩子若行逆
00:05:57
當長輩要罵他
00:06:00
怎樣
00:06:02
消他的業
00:06:04
他忤逆長輩
00:06:05
罵他就是消他的業
00:06:07
不會讓他造罪業
00:06:10
但是晚輩若罵長輩
00:06:12
這就罪過了
00:06:14
連父母的養育之恩
00:06:17
都不知道
00:06:18
要算什麼
00:06:19
不要說學道
00:06:21
連人道上都不會過
00:06:25
所以呢
00:06:26
現在老子來說這篇
00:06:29
說為學和為道這兩個關係
00:06:32
分清楚以後
00:06:34
我們就要以為道來作重點
00:06:37
來開導世人
00:06:39
不能用為學來開導世人
00:06:42
勉強我們人盡量 要盡力來克制物欲
00:06:51
要降伏我們妄念的心
00:06:56
將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00:07:03
怎樣本來所沒有
00:07:04
這個情欲本來沒有的東西
00:07:08
三字經才說
00:07:09
人之初 性本善
00:07:13
性相近 習相遠
00:07:15
這個道理在那
00:07:16
情欲是後天所 學習出來的東西
00:07:22
因為你眼睛看到 一個東西才會生情
00:07:26
眼睛看到一個 東西才會生欲
00:07:28
耳朵聽到一句話
00:07:31
才會生情欲
00:07:33
這是後天所造成的
00:07:36
所以我們漸漸 要將本來沒有
00:07:39
這個情欲要拿掉
00:07:43
要重視本來固有的真面目
00:07:47
真面目就是自性
00:07:50
我們常常說本來真面目
00:07:52
真面目就是我們的自性
00:07:55
這個就是教我們人去為道
00:08:00
這個去不是丟棄的去
00:08:02
等於就是行
00:08:03
你去哪裡的去
00:08:06
不是要拿掉的去
00:08:08
所以怕你錯誤才用一個括號
00:08:11
寫一個行
00:08:13
是教人要去行為道
00:08:17
同時也是在效果上
00:08:20
更願看人日損外誘之私
00:08:26
世間人都是被外面誘拐
00:08:29
無論名
00:08:30
無論利
00:08:31
都是外面所誘拐的
00:08:34
所以我們就要 看到我們人日損
00:08:38
這個外來所誘拐的私心
00:08:42
尤其須要損之又損
00:08:46
一點私心都不能存在
00:08:50
必定要拿掉
00:08:52
直到損到極限
00:08:55
來重視原來 無為的本體為止
00:09:00
現在這是老子義疏
00:09:02
祂的講法
00:09:04
另外我們看
00:09:05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09:07
剛才說的話
00:09:09
因為有很多話
00:09:12
有時候若沒有補充
00:09:15
道理有時候會被歪掉
00:09:19
是怎麼說呢
00:09:22
你們雖然是說聽道理
00:09:25
不過道理呢
00:09:27
你若沒有智慧的人
00:09:29
有時候會被道理害死
00:09:35
是為什麼說被道理害死呢
00:09:38
我現在舉一個例給你聽
00:09:40
我們在種菜
00:09:43
大家知道要下肥料
00:09:45
對不對
00:09:47
但是你要下肥料
00:09:49
這樣菜才會漂亮
00:09:51
但是肥料你要會下
00:09:54
你若不會下來說
00:09:56
不信一股菜
00:09:57
你一個畚箕的肥料下下去
00:10:00
那些菜死光光
00:10:03
這個叫做副作用
00:10:05
比如說
00:10:11
人在發燒在不舒服
00:10:14
你現在吃退燒的藥
00:10:18
有的卻去傷到胃
00:10:22
雖然藥很好沒錯
00:10:25
你若用量不當
00:10:27
完全糟糕
00:10:30
無論什麼道理來說
00:10:33
話要聽清楚
00:10:35
像我剛剛跟你說這句話
00:10:37
我現在下台之後才想到
00:10:39
若沒有跟你訂正會歪掉
00:10:42
怎樣
00:10:43
我剛才說郭巨埋兒
00:10:46
你不能說老師說的
00:10:50
我要顧我母親
00:10:51
不然孩子拿去埋
00:10:53
若這樣完蛋
00:10:55
這樣已經犯到法律了
00:10:57
對不對
00:10:58
還沒孝順之前你就先被抓去關
00:11:02
對不對
00:11:04
所以呢
00:11:05
孝是要看時代
00:11:08
要看那個時代
00:11:10
和看我們人的家境等等
00:11:15
不是說孝可以去學的東西
00:11:18
不能盲目去學
00:11:22
我說的郭巨埋兒那個時代
00:11:27
可以說孝最重視
00:11:32
不孝罪最重
00:11:35
所以
00:11:37
在古聖賢說
00:11:43
五刑三千
00:11:45
罪莫大於不孝
00:11:47
古時候的法律有三千條
00:11:50
在三千條法律的其中
00:11:53
不孝的罪最重
00:11:56
現在若不孝頂多 罵一罵讓你回去
00:12:00
最多將你 關兩天就讓你回去
00:12:04
也有啦
00:12:05
時代不同
00:12:07
所以時代不同
00:12:08
有時候道理 要活用 不能死用
00:12:13
像以前吳猛
00:12:14
為了要孝順他長輩
00:12:17
晚上爬到床上
00:12:19
被蚊子叮
00:12:21
叮到全身都是包
00:12:23
等到蚊子吸血吃飽
00:12:24
才叫他父親去睡
00:12:26
這樣進二十四孝
00:12:29
若現在呢
00:12:30
現在你若學這一步
00:12:31
變大不孝
00:12:33
時代不同
00:12:36
在吳猛的年代
00:12:39
窮苦人
00:12:41
沒錢可以買蚊帳
00:12:44
也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
00:12:46
有防蚊液 蚊香
00:12:48
沒有
00:12:49
只有用這一招以外
00:12:51
沒辦法
00:12:52
現在不是
00:12:53
現在一捲蚊香不到一塊錢
00:12:57
晚上點一個蚊香放在床前
00:13:04
就不會了
00:13:05
現在環保衛生這麼好
00:13:07
也沒什麼蚊子
00:13:08
對不對
00:13:09
時代都不同
00:13:11
所以無論 什麼時候都要注意
00:13:14
道理我很怕
00:13:16
有時候講一講
00:13:17
我想到就要補充
00:13:20
就像之前我有說一個題目
00:13:23
說憤怒菩薩
00:13:26
說菩薩會生氣
00:13:28
完蛋了
00:13:30
遇到一位學員
00:13:32
回去打妻小
00:13:35
人說你怎麼這麼暴行
00:13:36
聽道理又打妻子小孩
00:13:39
我聽老師說的
00:13:40
憤怒菩薩
00:13:41
菩薩也會生氣啊
00:13:43
糟了
00:13:45
全都不對了
00:13:47
說憤怒菩薩
00:13:49
這是在說對於惡人
00:13:52
就像說用苦口婆心
00:13:55
苦口就是用嘴罵
00:13:57
不過他的心像母親的心
00:14:00
就像打小孩
00:14:02
痛在孩子的肉
00:14:03
痛在母親的心
00:14:04
那個心情所做的
00:14:07
不是說憤怒菩薩
00:14:09
打妻子 小孩
00:14:10
才說憤怒菩薩
00:14:12
這樣不對了
00:14:14
所以呢
00:14:15
道理不要聽歪掉
00:14:16
要注意
00:14:18
道理聽歪掉會害死人
00:14:20
所以我剛才 就是說到郭巨埋兒
00:14:23
下台想說不對
00:14:25
現在若這一些比較忠厚老實的
00:14:30
老師說的
00:14:31
為了母親
00:14:32
孩子埋掉也沒關係
00:14:33
看有沒有辦法去得到一甕銀
00:14:36
那是以前巧合的
00:14:40
你現在不要妄念
00:14:42
埋十個也得不到一甕銀
00:14:44
現在的人沒有埋銀在地下了
00:14:46
這不跟你訂正
00:14:49
剛好被歪掉就糟了
00:14:51
所以道理都說一面
00:14:53
沒有說兩面
00:14:56
所以當時六祖要歸空的時候
00:15:02
祂那些學生說
00:15:04
師父
00:15:06
要出去傳道要怎麼傳
00:15:08
祂說你要研究三十六對法
00:15:12
你三十六對法若知道
00:15:14
萬般皆通用
00:15:16
怎樣叫做三十六對法
00:15:19
天對地
00:15:22
神對鬼
00:15:24
道對魔
00:15:27
前對後
00:15:28
上對下
00:15:31
光對暗
00:15:32
這有三十六對法
00:15:34
要去應用
00:15:36
就像子貢說的
00:15:38
問一知二
00:15:41
聽到一句話就要 知道另外一句話
00:15:45
不可以那句話拋棄掉
00:15:46
這樣不行
00:15:50
所以我們 有時候說你不要造業
00:15:54
有時候說什麼
00:15:56
你多造一些業
00:15:58
奇怪
00:16:00
一下叫人不要造業
00:16:01
一下叫人多造一些業
00:16:04
業
00:16:05
一般的人都當作什麼
00:16:07
當作惡業
00:16:10
若十惡業當然不要做
00:16:12
說你不要造業
00:16:13
造的是說十惡業
00:16:15
說你多造一些業是說什麼
00:16:18
說十善業
00:16:19
業有一個善業 一個惡業
00:16:22
惡業不能造
00:16:23
善業多造一些沒關係
00:16:25
怎樣
00:16:26
你布施 行善 做善事都是善業
00:16:29
說人的好話也是嘴的善業
00:16:32
對不對
00:16:33
所以呢不能聽一句話
00:16:37
就把另一句話拋棄掉
00:16:38
這樣不行
00:16:39
你萬一聽了怪怪的
00:16:41
老師怎麼這樣說
00:16:43
聽了怪怪的
00:16:44
講完要問我
00:16:47
你若沒有問來說
00:16:48
有時候一句話被拋棄掉
00:16:50
不但不會生效果
00:16:53
反而變成副作用
00:16:55
你要注意這點
00:16:56
就是我剛才在說郭巨埋兒
00:16:58
下台才想說不對
00:17:00
上次我跟人說憤怒菩薩
00:17:02
才害一個人打妻子 打小孩
00:17:04
說憤怒菩薩
00:17:05
就很吃力了
00:17:07
所以你要注意這點
00:17:09
這算叮嚀 補充剛才那句話
00:17:14
現在我們來看
00:17:15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17:20
為道者
00:17:24
初以智去貪
00:17:27
可謂損其情欲矣
00:17:31
對境而忘情
00:17:34
欲心悉泯滅
00:17:38
情之與欲
00:17:41
此二者皆淨盡
00:17:44
損之又損
00:17:46
心如木石
00:17:49
意似止水
00:17:51
不動不搖
00:17:53
以達先天無為境界
00:17:56
故曰
00:17:57
損之又損
00:17:59
以至於無為也
00:18:02
但是這裡面有三個註解
00:18:04
要先做說明
00:18:07
註解第一
00:18:09
泯滅
00:18:11
謂消滅盡意也
00:18:18
泯滅是什麼
00:18:20
就是一切都消滅徹底
00:18:22
盡就是徹底
00:18:24
這個意思
00:18:26
註解第二
00:18:27
辭海這樣說
00:18:31
木石皆物之無情感知覺者
00:18:36
因假為無情感知覺之舉例
00:18:41
辭海這樣說
00:18:43
木石都是東西
00:18:46
沒有情感知覺
00:18:49
比如說那棵樹
00:18:50
你將它鋸斷
00:18:51
它也不會叫
00:18:53
你敲石頭
00:18:54
它也不會喊痛
00:18:55
這叫做無情感知覺
00:18:59
這是要來借
00:19:00
這個假不是假
00:19:02
假就是借
00:19:04
因為這樣借 一個人沒有情感知覺
00:19:09
做一個舉例
00:19:11
比如說你怕我
00:19:12
我不知道
00:19:14
你糟蹋我
00:19:15
我不知道
00:19:16
就像木偶
00:19:19
人罵你
00:19:19
你也安靜這樣
00:19:21
這就是木石
00:19:23
就是一種比喻
00:19:26
註解第三
00:19:27
辭海這樣說
00:19:29
止水
00:19:30
靜而不動之水也
00:19:32
莊子 德充符
00:19:35
人莫鑒于流水
00:19:38
而鑒于止水
00:19:41
辭海說
00:19:42
止水
00:19:44
就是靜靜都不動的水
00:19:47
像水放在臉盆裡
00:19:50
放在地上
00:19:51
靜靜的
00:19:52
水都沒有動
00:19:54
這叫做止水
00:19:56
所以莊子在德充符篇
00:20:00
裡面一句話
00:20:02
說我們人
00:20:04
莫就是不能 不可
00:20:07
我們人不能照流水
00:20:11
鑒就是照
00:20:13
人不能照流水
00:20:16
而且你要來照止水
00:20:20
這也是古時候的文語
00:20:22
若現在不用這個了
00:20:24
現在都不用這個
00:20:26
古時候
00:20:28
沒有鏡子
00:20:30
古時候沒有鏡子
00:20:32
當帝王家或是大官府
00:20:38
頂多是很有錢的人
00:20:41
他所有的鏡子是什麼鏡子
00:20:44
現在演歌仔戲
00:20:46
電視播你有看就知道
00:20:47
陳三磨鏡
00:20:50
奇怪
00:20:51
鏡子怎麼用磨的
00:20:53
以前是銅鏡
00:20:56
銅去做的
00:20:57
銅久了就會生銅鏽
00:21:00
必定就要磨
00:21:01
磨到銅發亮
00:21:05
照臉才看得到
00:21:07
若窮苦人呢
00:21:09
一個銅鏡
00:21:11
那時的價錢很高
00:21:13
以前不是現在說東西量販
00:21:16
要做一個銅鏡是很貴
00:21:19
若現在來說
00:21:20
一個銅鏡要好幾萬這樣說
00:21:24
窮苦人沒辦法買
00:21:26
沒辦法買要怎麼辦
00:21:28
要照水
00:21:30
以前若窮苦人都臉盆裝水
00:21:33
若要梳頭或是看面容
00:21:37
照水影
00:21:40
但是流水
00:21:42
影照不出來
00:21:44
怎樣
00:21:45
水在流來說
00:21:47
臉一直在動
00:21:49
照不出來
00:21:50
若水靜靜
00:21:52
照才有看到人影
00:21:55
才說
00:21:56
人莫鑒于流水
00:21:58
而鑒于止水
00:21:59
這句話
00:21:59
這也是一種比喻
00:22:02
怎樣比喻
00:22:03
一個人說要看本性
00:22:07
我們人的妄念一直滾
00:22:09
就跟水一樣在流
00:22:12
我們人的本性看不出來
00:22:15
一個人的心若如如不動
00:22:17
我們的意不會妄動
00:22:20
這樣呢
00:22:21
我們的本性才看得出來
00:22:23
才用止水來做比喻
00:22:26
要知道這個比喻法
00:22:28
因為時代不同
00:22:30
這是因為在 春秋列國時代的文
00:22:35
當時跟現在不同
00:22:37
現在用這樣來比喻
00:22:39
有的比較不知道
00:22:40
是我詳細說明給你聽這樣
00:22:45
所以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2:48
若為道的人
00:22:51
初就是開始
00:22:54
為道的人開始 用我們的智慧
00:22:57
將貪拿掉
00:23:01
這樣就是什麼
00:23:02
可以說損其情欲矣
00:23:05
這樣我們的情欲就損掉了
00:23:07
怎樣損
00:23:08
別人在賺錢
00:23:09
我們沒有錢可以賺
00:23:11
大家在享受
00:23:13
我們沒辦法享受
00:23:14
這就損到我們的情欲
00:23:18
我們對境要忘情
00:23:21
怎樣叫做對境忘情
00:23:24
你罵我 糟蹋我 侮辱我
00:23:31
我心情都不會動
00:23:36
所以佛家的人 才說忍辱波羅蜜
00:23:40
但是這句話你也要注意
00:23:42
我現在很怕
00:23:44
怕副作用
00:23:45
以前我講道理都直直走
00:23:48
就像瞎子不怕槍
00:23:50
一直犁過去
00:23:51
現在我很怕
00:23:53
怎樣
00:23:54
因為常常看到社會
00:23:56
這個道理生出 副作用的關係
00:23:58
所以我才要向你訂正
00:24:02
忍辱波羅蜜
00:24:04
是說我們自己
00:24:07
不是說其他的
00:24:10
你罵我沒關係
00:24:11
糟蹋我 侮辱我沒關係
00:24:14
不過有時候不能忍辱
00:24:18
什麼時候不能忍辱
00:24:22
比如說外國要 侵佔我們的國家
00:24:26
你可以忍辱嗎
00:24:28
沒關係
00:24:29
他要 要就給他
00:24:32
國家就完蛋了
00:24:33
對不對
00:24:34
這怎麼可以忍辱
00:24:36
比如一個暴徒
00:24:38
要來強姦你的妻子
00:24:41
你站在那
00:24:42
沒關係 要就讓他去
00:24:43
這樣可以忍辱嗎
00:24:45
那不行
00:24:46
這樣就變盲目了
00:24:49
不行
00:24:50
現在說忍辱是說我們自身
00:24:52
我們的自身
00:24:54
對方無理
00:24:55
糟蹋我們
00:24:55
侮辱我們
00:24:57
看不起我們
00:24:58
我不管他
00:25:00
這個忍辱是說私人的事情
00:25:02
不是說大體的事情
00:25:04
我才說問一知二
00:25:07
這個道理在那
00:25:08
也是三十六對法的道理
00:25:10
所以你們就要注意
00:25:12
因為過去 我比較沒有跟人訂正
00:25:14
沒有跟人訂正
00:25:15
難免有時候就會生出毛病
00:25:20
所以呢
00:25:21
一個人要對境忘情
00:25:23
對境忘情就是我們自身
00:25:27
眼睛看到一個不順眼的
00:25:32
耳朵聽一個不順耳的
00:25:35
我不理他
00:25:36
修是修養我自己
00:25:39
要修不修是你家的事
00:25:43
我們就沒必要去 做一些雞婆的事情
00:25:47
所以古聖賢一句說
00:25:50
自掃門前雪
00:25:53
不管他人瓦上霜
00:25:55
這句話
00:25:57
我們門口一些雪
00:25:59
你要趕快掃掉
00:26:01
出門才會快活
00:26:02
別人的屋頂上的雪不掃
00:26:04
是他家的事情
00:26:06
說你屋頂上沒有掃不對
00:26:09
房子會崩塌
00:26:11
有時候人若壞脾氣說
00:26:13
那是我家跟你有什麼關係
00:26:15
你不就多讓人糟蹋的
00:26:17
對不對
00:26:18
這句話是比喻啦
00:26:21
你自己的事情管好
00:26:23
你看別人的行為
00:26:25
我們自己想有沒有
00:26:27
別人亂七八糟
00:26:29
我們有沒有這樣
00:26:31
這句話在那
00:26:33
所以呢
00:26:33
這個道理有很多角度
00:26:35
我們要去檢討
00:26:37
所以呢
00:26:37
這個叫做自修
00:26:39
我們自己沒有修 要怎麼去管別人
00:26:42
所以大學裡面
00:26:43
才說一句話怎麼說
00:26:46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00:26:52
一個人的起初 要先修養自己
00:26:57
你自己沒有修養
00:26:58
要怎麼管家庭
00:27:00
對不對
00:27:01
你做人亂七八糟
00:27:04
你跟你孩子說你要守規矩
00:27:07
沒有用
00:27:08
你自己先修好
00:27:10
修身再齊家
00:27:12
家若會齊再來治國
00:27:15
你一個家庭就不會齊
00:27:17
要怎麼治理國家
00:27:18
家裡都沒辦法扶持了
00:27:20
要怎麼扶持國家
00:27:21
這樣說比較快
00:27:24
治國之後才有辦法平天下
00:27:27
國家治不好 要怎麼去平天下
00:27:30
這道理叫做順序
00:27:32
所以最重要 就是自己要先修
00:27:35
自己若沒有修
00:27:37
你沒資格去說別人
00:27:39
這樣說比較快
00:27:42
所以呢
00:27:43
一個人你對境要忘情
00:27:47
我們的欲心
00:27:48
全部
00:27:49
悉就是全部
00:27:51
都要消滅徹底
00:27:53
都要拿掉
00:27:56
這個情和欲
00:27:58
這二者
00:27:59
已經清淨
00:28:01
徹底掃離
00:28:03
損了又損
00:28:05
我們的心 像是木偶 像是石頭
00:28:10
我們的意像是止水
00:28:14
但是你現在要知道心和意
00:28:18
有人問說什麼叫做心
00:28:19
什麼叫做意
00:28:22
我們本來
00:28:24
你要知道三位一體
00:28:27
性 心 意
00:28:36
最後就是念
00:28:41
這都同一個東西
00:28:46
我們的性是如如不動
00:28:48
比如人說什麼
00:28:50
我都不理他
00:28:51
我的性如如不動
00:28:53
這叫做性
00:28:54
假使心若動之後
00:28:57
有一個東西你心動之後
00:28:59
無論好事壞事
00:29:01
心若動就是叫做心
00:29:04
動之後你表現出來就是意
00:29:10
比如說你罵我
00:29:12
我不理你
00:29:13
這是我的本性
00:29:16
現在你罵我
00:29:16
我內心一直滾
00:29:18
你這樣亂罵
00:29:20
這就是我們的心
00:29:23
才翻臉
00:29:24
我罵回去
00:29:25
這就是意
00:29:28
念就是回來之後不能睡
00:29:30
想東想西
00:29:31
空思夢想
00:29:32
這就是念
00:29:34
這就是順序的東西
00:29:36
所以性 心 意 念
00:29:38
本來是同一個東西就對
00:29:41
是那個動作不同而已
00:29:45
所以一個人你的心
00:29:47
像是木偶 像是石頭
00:29:50
你的意像是止水不會動
00:29:54
可以說不動不搖
00:29:57
就達到先天無為的境界
00:30:01
所以才說
00:30:02
損之又損
00:30:03
以至於無為
00:30:05
這句話在那
00:30:08
對於無為
00:30:11
我們現在來看各家的理論
00:30:14
先看修真錄一段文
00:30:17
無為者
00:30:20
純任自然之義
00:30:23
聖人處事
00:30:26
來者納之
00:30:28
去者不留
00:30:30
來去自在
00:30:33
無絲毫之拘束
00:30:35
故能得無為之道
00:30:39
觀自古至今
00:30:44
得無為者
00:30:45
幾何
00:30:47
但是現在這兩字幾何
00:30:48
你就要注意
00:30:50
現在數學有一個幾何
00:30:54
這個和數學的幾何是不同
00:30:58
我們看辭海
00:31:00
幾何
00:31:01
數未定而問之之辭
00:31:06
幾何就是一個數未定
00:31:10
就像有一個疑問要問
00:31:13
那個辭
00:31:16
辭彙比較白話
00:31:18
幾何 多少
00:31:20
幾何就是到底多還少
00:31:22
那個意思
00:31:24
現在看修真錄
00:31:27
無為是什麼
00:31:29
就是純任自然的意思
00:31:33
聖人做事情
00:31:37
來者納之
00:31:38
去者不留
00:31:40
這就是我本人常常說
00:31:43
來同修 去不留
00:31:45
就是來者納之 去者不留
00:31:49
來去自在
00:31:50
無絲毫之拘束
00:31:53
這跟我本人所說的
00:31:57
來不歡喜 去無擔憂
00:32:00
來就來 去就去
00:32:02
自由自在
00:32:04
才說來去自在
00:32:05
無絲毫之拘束
00:32:08
所以才有辦法 得到無為的道
00:32:12
不過現在看從古至今
00:32:17
有辦法得到 無為的人有幾個
00:32:21
到底有幾個人 有辦法得到無為之道
00:32:26
說到無為
00:32:29
我們另外看莊子一句話
00:32:33
至人無為
00:32:36
不離於真
00:32:38
謂之至人
00:32:42
現在說至人無為這句話
00:32:44
是在莊子的知北遊篇說的
00:32:50
不離於真 謂之至人
00:32:52
這句話是在天下篇說的
00:32:55
因為我都詳細記載
00:32:57
你要去翻這本書才有得翻
00:33:00
我在說的話
00:33:01
必定讓你有得翻的
00:33:03
不是只有我嘴說的
00:33:05
我所引證的文
00:33:06
你都可以去翻經書
00:33:11
祂說至人
00:33:12
什麼叫至人
00:33:14
不離於真
00:33:15
謂之至人
00:33:16
不離於真
00:33:17
就是我們的心都沒有虛假
00:33:19
一點虛偽都沒有
00:33:21
這叫做至人
00:33:23
但是至人都要行無為之道
00:33:29
在易經的繫辭上傳這樣說
00:33:33
子曰
00:33:35
易
00:33:36
無思也
00:33:37
無為也
00:33:38
寂然不動
00:33:42
易經繫辭上傳
00:33:43
這是孔子說的
00:33:47
我們現在說易經
00:33:50
不是一個人作的
00:33:53
易經的開始是從 伏羲造八卦開始
00:33:58
但是這個八卦你看不懂
00:34:02
後來黃帝
00:34:04
再將八卦作重卦
00:34:07
重卦就是上面一卦
00:34:09
下面一卦
00:34:10
上下卦
00:34:12
再引八八六十四卦
00:34:18
現在在六十四卦之中
00:34:22
來到文王
00:34:26
文王再把它起爻
00:34:30
每一卦六爻
00:34:34
結果呢
00:34:35
六十四卦 才化成三百八十四爻
00:34:43
現在三百八十四爻
00:34:46
三百八十四爻
00:34:47
但是三百八十四爻之後呢
00:34:50
周公
00:34:54
就是文王的兒子
00:34:57
再作爻辭
00:35:00
就像一爻 一爻的理排出來
00:35:03
不然人不瞭解 裡面在說什麼
00:35:07
經過孔子才作十翼
00:35:11
十翼就是有 繫辭上傳 繫辭下傳
00:35:16
繫辭傳就兩本
00:35:20
像說卦傳 雜卦傳
00:35:23
大象 小象等等
00:35:27
總共有十本書
00:35:29
叫做十翼
00:35:31
所以孔子再來完成易經
00:35:35
現在這句話是孔子說的
00:35:41
孔子說
00:35:42
易
00:35:42
易就是易經的道理
00:35:45
無思也
00:35:46
無思就是佛教說無念
00:35:50
無為也
00:35:51
這就佛教說的無相
00:35:54
寂然不動
00:35:55
就是如如不動
00:35:56
就是佛教說的無住
00:35:59
文辭不同
00:36:02
我們在儒家說 無思 無為 寂然不動
00:36:06
引佛家說無念 無相 無住
00:36:09
實在是文辭不同
00:36:11
道理是相同的
00:36:14
所以我很愛這個經
00:36:17
各家的理論
00:36:18
我都要綜合起來
00:36:21
才不會有的常說
00:36:22
什麼教比較好
00:36:24
什麼教比較不好
00:36:25
什麼教道理比較深
00:36:27
什麼教的道理比較淺
00:36:29
實際都是偏見
00:36:32
偏見就是一個學道的人
00:36:34
你若執在那個地方
00:36:36
就說這個好
00:36:37
別人就都不好
00:36:38
變這樣
00:36:40
所以道理從頭說到尾
00:36:43
無論哪一個宗教
00:36:44
說到最後
00:36:45
就是說我們的心性
00:36:47
要修心養性
00:36:49
就要看出你的自性本性
00:36:52
這樣才有辦法
00:36:53
我們現在來翻 一百六十一頁
00:36:5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36:59
四十八章
00:37:02
為學日益
00:37:06
為道日損
00:37:09
損之又損
00:37:12
以至於無為
00:37:14
我們就是說到這為止
00:37:17
但是上期對於
00:37:19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
00:37:22
對於無為的引證
00:37:24
我們有說明很多事例
00:37:29
今晚最後我們來看
00:37:31
孟子盡心章裡面
00:37:34
對於無為一個解釋
00:37:37
孟子盡心章句上
00:37:40
孟子曰
00:37:43
無為其所不為
00:37:47
無欲其所不欲
00:37:51
如此而已矣
00:37:55
這個孟子是書名的孟子
00:38:00
但是本文說孟子曰這個孟子
00:38:04
是指亞聖孟子
00:38:06
因為一個人的名
00:38:08
拿來當書名
00:38:09
所以前面這個孟子是書名
00:38:12
後面這個孟子是人名
00:38:14
要注意這樣
00:38:17
祂說在孟子 盡心章句上這樣說
00:38:23
孟子祂說
00:38:25
一個人你若無為
00:38:29
無論什麼事情都 不能做有為的事情
00:38:33
無所不為就是無論做 什麼都做無為的事情
00:38:38
不會去做有為的事情
00:38:41
一個人若無欲
00:38:44
他所作所為
00:38:45
絕對不能有所貪欲的事情
00:38:50
修道是只有這樣而已
00:38:52
沒有什麼
00:38:53
這樣說
00:38:55
這章是孟子所說的
00:38:59
我們現在看我們的課本
00:39:01
看下文
00:39:04
無為而無不為
00:39:10
對於本文
00:39:12
我們現在看 老子義疏的說明
00:39:16
損之又損
00:39:19
達到心如止水
00:39:23
外誘不入時
00:39:26
則本來面目於此重現
00:39:33
天理由此純全
00:39:37
內外清靜
00:39:39
一塵不染
00:39:42
萬慮皆空
00:39:44
了無掛礙
00:39:47
然後再依此 態度來處事接物
00:39:54
將如持鏡照物
00:39:59
全順事理之 自然原則來接應
00:40:04
不再有私欲和妄見
00:40:08
這樣就是性與天通
00:40:13
天地萬物盡在我懷
00:40:16
雖無為而無所不為了
00:40:21
這裡面一個註解先做說明
00:40:2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0:29
妄見
00:40:31
諸眾生迷失真性
00:40:35
自起妄見
00:40:37
見有一切虛妄境界
00:40:42
或苦或樂
00:40:46
若人不失本真
00:40:48
即不見有虛妄境界
00:40:51
如
00:40:52
得眼疾者
00:40:54
夜見燈光
00:40:56
別有圓影
00:40:57
五色重疊
00:41:00
無眼疾者
00:41:01
則不見燈別有圓影
00:41:06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1:09
他說什麼叫做妄見
00:41:13
就是所有的眾生
00:41:16
都迷失我們人的真性
00:41:19
真性就是我們的本性
00:41:22
這樣他就生出妄見
00:41:27
看到有一切虛妄境界
00:41:32
不實在的境界
00:41:33
他將它當作有的
00:41:39
真的 他不去承認
00:41:41
都看虛虛假假的東西
00:41:46
無論是苦
00:41:47
無論是樂
00:41:50
假使若有人
00:41:52
不要失去我們的本真
00:41:54
這個本真也是跟真性一樣
00:41:57
不要失到我們的本性
00:42:00
若這樣你就不會 看到有虛妄的境界
00:42:06
但是現在說這樣
00:42:08
恐怕你聽不懂
00:42:10
聽不懂
00:42:11
現在就是要舉一個例
00:42:13
舉一個例你才聽得懂
00:42:16
怎樣叫做虛妄境界
00:42:19
比如
00:42:21
有眼疾的人
00:42:23
眼睛有毛病的人
00:42:26
晚上來看燈光
00:42:30
看燈光四周圍有一個圓形
00:42:36
有五色重疊
00:42:39
有時候看月亮也一樣
00:42:41
看月旁邊有一個圓圓
00:42:44
有五彩色
00:42:46
有時候眼睛有毛病的人
00:42:48
你若看燈
00:42:50
日光燈比較不知道
00:42:52
看電燈泡
00:42:54
看旁邊有一個圓圓有彩色
00:42:58
那就是眼睛有毛病
00:43:01
所以呢
00:43:02
若沒有眼疾的人
00:43:03
他就看不到燈有圓形
00:43:07
這樣說起來 有一個很有趣的道理
00:43:11
這次政府來掃活佛
00:43:16
我都對事不對人
00:43:18
明明知道說 你也知道這是誰人
00:43:21
不過我就不方便說名字
00:43:23
我們學道的人
00:43:25
在傳道盡量就 不要指名指姓
00:43:29
不要有人身攻擊
00:43:31
所以我是只有 舉一個例給你聽這樣
00:43:36
很多教徒
00:43:39
教主要被抓的時候
00:43:42
冤枉
00:43:44
我看到他的分身
00:43:45
他的頭頂有圓光
00:43:48
有毫光
00:43:50
這樣
00:43:52
怎樣
00:43:52
他就是妄見
00:43:54
為了妄見呢
00:43:55
他這個眼睛就起幻影
00:43:58
眼睛若起幻影
00:43:59
就生出那個圓光出來
00:44:02
那不是正常的問題
00:44:05
假使正常的人
00:44:06
他看不到
00:44:07
他說我怎麼看不到
00:44:08
你怎麼看得到
00:44:10
看不到才是正常
00:44:12
若看得到就有毛病
00:44:14
那就是叫做妄見
00:44:15
你們要注意這樣
00:44:18
所以呢
00:44:19
老子義疏說
00:44:22
損之又損
00:44:24
這是接續上文
00:44:26
上文就是說 我們的情欲要損
00:44:29
損這個情慾
00:44:31
這個情欲損之又損
00:44:34
達到我們的心像是止水
00:44:39
對於止水
00:44:40
上期也有引證過了
00:44:43
一個人你要看影
00:44:45
水若在動
00:44:47
你看不到影
00:44:49
水靜的時候
00:44:50
你才看得到影
00:44:52
一個人的妄念若生的時候
00:44:54
你沒辦法看出本性
00:44:56
一個人的心若能 如如不動的時候
00:45:00
就像水已經停止
00:45:03
止水
00:45:03
你的本性才看得出來
00:45:05
所以常常說
00:45:06
我們人學道要學到 如如不動這個道理
00:45:11
這個外面所有的名利
00:45:14
所有的誘惑
00:45:16
沒辦法入我們的心
00:45:19
若這樣
00:45:19
你的本性就看出來了
00:45:23
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本性
00:45:25
你就看出來了
00:45:28
我們的天理
00:45:31
由這樣就有辦法純全
00:45:33
都沒有雜質
00:45:35
內外
00:45:37
怎樣叫做內外
00:45:38
內就是我們的本性
00:45:40
外是我們的天理
00:45:42
你無論是本性
00:45:43
無論是天理
00:45:45
都清靜
00:45:48
一點髒污都沒辦法污染
00:45:53
一切妄念
00:45:55
慮
00:45:56
慮就是妄念
00:45:57
一切的妄念都空
00:46:01
妄念若到空
00:46:02
我們人就達到無所住心
00:46:06
一點掛礙都沒有
00:46:08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00:46:11
無罣無礙
00:46:14
你一點罣礙都生不出來
00:46:18
之後依照無住的心
00:46:22
這個態度
00:46:23
來處理事情
00:46:26
來接待事物
00:46:29
就像一個人
00:46:31
拿一面鏡子在照東西
00:46:35
全部都順著 事理的自然原則來接應
00:46:41
是為什麼拿鏡子
00:46:43
順自然的原則來接應
00:46:46
你去看那面鏡子
00:46:49
人靠近
00:46:50
那個人影跑出來
00:46:53
人若走
00:46:53
那個鏡面空空
00:46:57
你在生氣
00:46:58
鏡子內的影也生氣
00:47:00
不過你跑之後
00:47:01
那個生氣的影就不見了
00:47:04
這就是無所住的心
00:47:07
所以我常常有一個口訣說
00:47:11
來同修 去不留
00:47:12
這個道理在那
00:47:13
來就來
00:47:14
去就去
00:47:15
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00:47:17
你來照 影進來
00:47:19
你走 影不見
00:47:21
隨起隨落
00:47:26
不會再為了私欲
00:47:28
和你的妄見
00:47:30
來牽礙我們的心
00:47:34
若這樣就是
00:47:35
我們的性和天
00:47:37
性就是指我們的本性
00:47:40
天就是指我們的天理
00:47:42
就會相通了
00:47:44
天地萬物盡在我們的內心
00:47:48
懷
00:47:49
懷就是我們的內心
00:47:51
雖然無為
00:47:54
但是無所不為
00:47:56
雖然你無為
00:47:58
不過什麼事情你都做
00:48:00
所以對於無為
00:48:02
有的一些會曲解
00:48:03
是曲解怎樣
00:48:05
若無為
00:48:10
一切事情我都不做
00:48:13
不然我站在這 講道理也是有為
00:48:16
你坐在那寫字也是有為
00:48:19
你在吃飯也是有為
00:48:21
你無論做什麼事情
00:48:22
也是有為
00:48:24
所以呢
00:48:25
雖然我們的心是無為
00:48:29
不過在外呢
00:48:30
我們就無所不為了
00:48:32
這是老子義疏的說明
道德經(舊版)
141/142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道德經(舊版)137
道德經(舊版)138
道德經(舊版)139
道德經(舊版)140
道德經(舊版)141
道德經(舊版)14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1021005257
315e1114-a3ae-40b7-b4bf-49c7c843f430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