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 1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 11
9700
3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6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1
我們現在翻第十頁
00:02:3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0
載營魄抱一
00:02:45
能無離乎
00:02:49
這裡面一個字你就要注意
00:02:54
載營魄
00:02:56
那個字你不要讀作營
00:02:58
不是營業的營
00:03:00
不是營利的營
00:03:02
這個字就是我們人靈魂的魂
00:03:07
靈魂的魂
00:03:09
所以有的中國的古文 你會看到亂糟糟的
00:03:13
所以才說看這個古文 你若不很小心註解
00:03:17
一個字若註解錯了 就差之千里了
00:03:24
他說你有辦法
00:03:27
將我們人 的魂和魄合在一起
00:03:34
你有辦法 讓它永遠不離開嗎
00:03:39
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03:46
載 猶夫也 發語之辭
00:03:54
營 魂也
00:03:58
營魄 即魂魄也
00:04:01
抱一 合而為一也
00:04:05
能勝任也
00:04:08
修道之士
00:04:10
是否能使魂魄不相離耶
00:04:16
魂為性 魄為命
00:04:19
故道家以性命為雙修
00:04:24
使魂魄抱一無離
00:04:28
九皇真經所云
00:04:31
參道修真
00:04:33
煉魂捉魄
00:04:35
語則使魂魄無離之法也
00:04:41
注解第一
00:04:44
這裡面一共有七個注解
00:04:47
現在這個字 載 音再 助詞
00:04:54
康熙字典說 載 音再 助語詞
00:05:02
這個字本來讀作三個音
00:05:06
現在說載就是助詞
00:05:10
你若讀作載就是 好比像車船在載東西的載
00:05:18
你若讀作載 就是變成一年 兩年
00:05:22
人家說三年五載
00:05:25
三年五年
00:05:26
所以這個可以讀作「載」 讀作「載」讀作「載」
00:05:31
讀作三音
00:05:34
注解第二 康熙字典這樣說
00:05:39
營 也 同魂
00:05:44
這個字你若去翻辭海 它就沒解釋魂
00:05:51
因為現在的人不用這個字
00:05:54
康熙字典是好比像 較有奇奇怪怪的字
00:05:58
經典的字較有
00:06:00
所以這個字應該讀作魂
00:06:04
但是現在都寫成這個魂
00:06:07
以前寫這個字
00:06:10
最早寫這個字
00:06:12
所以這個字 這個字 這個字
00:06:14
這三字意思都一樣
00:06:20
內觀經說 動以營身之謂魂
00:06:25
我們身體有辦法去運作
00:06:30
好比像我們身體 魂若離開了
00:06:33
人就好比像木偶不能動了
00:06:35
有辦法運動身體讓它動 就是叫做魂
00:06:42
注解第三 河上公這樣說
00:06:45
營魂 魂魄也
00:06:49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0:06:52
抱一 猶言守一也
00:06:55
抱一等於就是守一
00:06:59
注解第五 辭海這樣說
00:07:02
能 勝任也
00:07:04
能就是勝任
00:07:07
注解第六 辭彙這樣說
00:07:10
勝任 擔任得起
00:07:13
勝任 就是擔得起
00:07:16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07:21
說載等於就是夫
00:07:25
但是這個字你不能讀作夫
00:07:28
夫就是變成夫妻的夫了
00:07:30
或是夫子的夫
00:07:32
現在讀作夫
00:07:34
就是發語之詞
00:07:36
好比我們這個文章 第一句要發出話的時候
00:07:42
好比幫助加強語氣的話
00:07:46
現在這個字不能讀作營
00:07:49
要讀作魂
00:07:51
這個營和這個魂意思一樣
00:07:54
營魄就是魂魄
00:07:58
抱一就是合在一起
00:08:02
能就是有辦法擔當得起
00:08:07
說我們修道的人
00:08:10
是不是你有辦法擔當得起
00:08:14
這個魂和魄 不要讓它們離開
00:08:18
我們魂是性 魄是命
00:08:25
所以我們道家
00:08:28
就是用這個性命雙修為主
00:08:34
可以讓這個魂魄兩樣
00:08:40
合在一起 不要讓它們離開
00:08:43
九皇真經
00:08:46
就是我們道家的經
00:08:49
道家這個九皇真經 裡面一句話
00:08:54
說我們要參道修真
00:08:56
要煉這個魂 捉這個魄這句話
00:09:02
就是要讓魂魄 不要離開的方法
00:09:08
那麼要怎麼樣 才有辦法來煉魂捉魄
00:09:13
要怎麼樣才有辦法
00:09:15
來這個魂魄 不要讓它們分開
00:09:19
我們現在看修真錄這段文
00:09:24
修道無他
00:09:28
唯煉魂捉魄而已
00:09:32
人身魂魄
00:09:35
猶如夫婦
00:09:38
夫綱若振
00:09:41
婦自順從
00:09:45
故捉魄必先煉魂
00:09:50
其煉之法
00:09:53
魂為性屬木
00:09:56
魄為命屬金
00:09:59
木為元性
00:10:02
人之性一昧則神亂
00:10:07
元神屬火
00:10:09
故曰木生火
00:10:13
神一亂則氣暴
00:10:18
元氣屬土
00:10:20
故曰火生土
00:10:23
氣一暴則情生
00:10:27
元情屬金
00:10:29
故曰土生金
00:10:32
情一生則精洩
00:10:36
元精屬水
00:10:38
故曰金生水
00:10:41
精一洩則性昧
00:10:45
元性屬木
00:10:46
故曰水生木
00:10:49
是五行相生之理也
00:10:53
又精一洩則命損
00:10:58
欲保身命
00:11:01
先煉其性
00:11:03
性定而神不亂
00:11:06
神定而氣不暴
00:11:09
氣定而情不生
00:11:13
情定而精不洩
00:11:16
精不洩命不損
00:11:19
而魄得安然
00:11:22
是經所云 煉魂捉魄之工夫也
00:11:27
言捉魄者
00:11:29
猶言捉精不生之謂也
00:11:35
我們在這個注解第七裡面
00:11:38
又兩個注解
00:11:40
我們來看仙學辭典的說明
00:11:43
魂居左屬木
00:11:46
為陽氣之神為性
00:11:50
說我們人的魂
00:11:53
以我們的身體說是居左邊
00:11:58
是屬木
00:12:00
這是陽氣的神
00:12:03
就是我們人的元性
00:12:06
注解第二 仙學辭典這樣說
00:12:11
魄居右屬金
00:12:13
為陰氣之神為命
00:12:16
仙學辭典說魄居於右屬金
00:12:22
就是陰氣的神
00:12:24
就是我們人的命
00:12:26
所以魂就是性 魄就是命
00:12:29
魂屬木 魄屬金
00:12:32
這是我們道家的理論
00:12:35
可以說千古不易 不會改變的道理
00:12:40
所以現在 送你這張的五行圖
00:12:44
上面這個是比較沒有應用
00:12:48
看下面這個相生相剋的圖
00:12:51
你若看這個外圍的箭頭
00:12:55
就是木來生火
00:12:56
火來生土
00:12:58
土來生金
00:12:59
金來生水
00:13:00
水來生木
00:13:02
這就是相生的道理
00:13:06
其它你這一張呢 你要保存好
00:13:09
現在道德經以後 常常會引證這一張
00:13:15
修真錄說 我們修道沒有什麼的
00:13:20
很簡單
00:13:21
我們感覺很困難 其實很簡單
00:13:25
只有要煉魂捉魄這樣而已
00:13:30
我們人身體的魂魄
00:13:34
宛然好比像夫妻一樣
00:13:39
你夫綱若不振作
00:13:42
做先生的人 若不走路讓妻子跟
00:13:48
不可以的
00:13:49
假使你夫綱若有辦法振作
00:13:53
妻子就會跟我們走
00:13:56
這是一種比喻
00:13:59
所以你今天要捉魄
00:14:01
一定要首先煉魂
00:14:05
這個煉的方法
00:14:09
魂就是我們的元性是屬木
00:14:14
魄是我們人的命就是屬金
00:14:21
剛才仙學辭典 裡面有解釋過
00:14:26
木是元性
00:14:28
你看那個五行圖 看那個金木水火土
00:14:32
看那個五元
00:14:34
木就是屬元性
00:14:38
我們人的性 若一迷惘
00:14:44
神就亂
00:14:48
這是一種在說我們的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00:14:53
這個原理的轉變
00:14:56
比如說看到 一個女孩子很漂亮
00:15:01
我們人元性若迷昧
00:15:06
頭就抽痛了
00:15:08
因為眼睛一直看 一個頭就抽痛了
00:15:12
神就亂了
00:15:16
這個元神是屬火啊
00:15:20
所以才說木生火
00:15:23
神一亂我們的氣就暴
00:15:27
心臟就怦怦怦…
00:15:31
我們的氣就剛暴起來
00:15:35
我們的元氣屬土啊
00:15:38
所以才說火生土
00:15:42
氣一暴 情就生出來了
00:15:45
一定要來去找她
00:15:47
一定要去追求她
00:15:49
一定要染指她
00:15:50
這個情就生出來了
00:15:53
元情是屬金
00:15:56
所以才說土生金
00:15:59
情一生 精就洩出來了
00:16:03
情若生男女在一起 精就洩出來了
00:16:08
我們的元精是屬水的
00:16:10
所以才說金生水
00:16:12
情若不生 水不會洩
00:16:17
精一洩出來 人就迷迷惘惘了
00:16:21
這個性就昧了
00:16:23
不信男女在一起之後 人就懶懶的
00:16:27
頭就昏沈沈的
00:16:30
元性是屬木
00:16:32
所以才說水生木
00:16:34
這是五行相生的道理
00:16:39
又我們的精一洩
00:16:43
我們的命就損
00:16:45
等於我們的魄就會損害
00:16:49
你今天要來 保我們身體的命
00:16:54
要先煉我們的性
00:16:57
就是煉這個魂
00:17:01
一個人性若定 神就不亂
00:17:06
看到一個女孩子很漂亮
00:17:09
我的性定啊
00:17:11
性若定呢 我視而不見
00:17:15
我們的神就不亂
00:17:17
神一定氣就不暴
00:17:21
一個人神既定來說
00:17:24
心臟就不會怦怦的跳
00:17:27
氣若定 情就生不出來了
00:17:32
情一定 我們的精就不會洩啊
00:17:38
精若不洩 我們的命就不會損失
00:17:43
這個魄就不會損
00:17:47
而且我們這個魄 就得到安然自在
00:17:52
這就是九皇真經
00:17:55
現在說經就是九皇真經
00:17:58
所說的煉魂捉魄的工夫
00:18:02
現在說捉魄是什麼
00:18:04
等於就是要捉這個精 不要讓它生出來
00:18:08
精不要讓它洩漏
00:18:10
這就是第一步 煉精化氣的功夫
00:18:15
所以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這是第一步
00:18:22
所以現在 這一張你就要保存
00:18:25
現在說相生
00:18:27
以後也會說 這個相剋的道理
00:18:30
所以呢 我們中國儒道家
00:18:36
兩家在說這個五行啊
00:18:38
可以說萬古不易 絕對不會改變
00:18:46
像你看五行
00:18:49
木是屬東方 屬甲乙 屬青
00:18:52
屬青龍 屬寅 屬卯
00:18:55
若卦就屬震卦 巽卦
00:18:59
若四季就屬春
00:19:02
這是一定的道理
00:19:04
所以我們常說東方甲乙木
00:19:06
南方丙丁火
00:19:08
中央戊己土
00:19:09
西方庚辛金
00:19:11
北方壬癸水
00:19:12
這可以說術數家 都能夠倒著背的
00:19:17
若以我們五臟來說
00:19:21
木是屬肝
00:19:23
火是屬心
00:19:25
脾是屬土
00:19:26
所以我們常說 脾土不開就是這樣
00:19:30
若這個金是屬肺
00:19:34
腎是屬水
00:19:37
這張可以說 很多用途就對了
00:19:42
所以這張若保存起來
00:19:44
有很多道理
00:19:46
我們若說道家 的理論要靠這一張
00:19:49
你們再保存起來
00:19:51
沒關係萬一 若丟掉再跟老師講
00:19:54
再給你們沒關係
00:19:58
現在我們再接下去 就要再接著下文下去了
00:20:19
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00:20:27
這句話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0:32
專 專一也
00:20:37
精專一而化氣
00:20:41
氣專一而化神
00:20:47
氣也者 剛也
00:20:50
神也者 柔也
00:20:53
致者 歸還之義
00:20:57
氣既專一
00:21:00
則剛歸還於柔矣
00:21:04
專氣致柔 即是返老還童之象
00:21:09
童者 嬰兒也
00:21:11
嬰兒柔和無剛氣
00:21:15
故修道之士是否能 致若嬰兒之柔和耶
00:21:25
故自問曰
00:21:27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00:21:31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1:34
辭海這樣說
00:21:36
致 歸還之義
00:21:39
這個致就是 歸還的意思
00:21:43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1:48
祂說專 就是專一
00:21:54
一個人 你已經精若有辦法專一
00:22:01
自然它就會化氣
00:22:05
你的氣若能專一 它就會化神
00:22:12
什麼叫做氣
00:22:14
氣就是這個剛暴
00:22:18
神就是柔和
00:22:22
這個致就是歸還的意思
00:22:27
我們的氣既然專一
00:22:31
若這樣這個剛暴 就歸還這個柔和
00:22:37
專氣致柔
00:22:40
等於就是 我們道家一個口號
00:22:43
說要返老還童的現象
00:22:48
童是什麼
00:22:49
童就是嬰兒 小嬰兒
00:22:53
因為這個小嬰兒的性柔和 沒有這個剛暴之氣
00:23:00
所以修道的人
00:23:03
你是不是有辦法來歸返
00:23:06
像這個小嬰兒 那樣的柔和
00:23:10
所以現在這句話 等於就是自問
00:23:14
不是問別人 是自問
00:23:16
說你有沒有辦法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00:23:20
你學道有辦法達到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00:23:26
以剛暴之氣化成柔和 好比像嬰兒這樣嗎
00:23:33
所以現在 對於這個返老還童
00:23:37
這句話我們要注意
00:23:39
現在有的學道說返老還童
00:23:42
把它當成什麼
00:23:43
當成好比像小孩臉這樣
00:23:46
煉成像嬰兒這樣
00:23:48
不對
00:23:49
這不是說這個外觀
00:23:52
我們道理都說 是我們的內性
00:23:56
那麼這個返老還童 要怎麼去解釋
00:24:00
因為我們今晚沒時間
00:24:03
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24:05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24:12
我們現在翻第十頁第十章
00:24:22
不然我們開始
00:24:28
載營魄抱一
00:24:32
能無離乎
00:24:34
上期就是說這個第一句
00:24:37
今晚接下來說
00:24:39
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00:24:45
這句話我們上期 呂純陽祖師有解釋過
00:24:51
這個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00:24:55
等於要用白話來說
00:24:58
你是不是有辦法 達到返老還童的境界
00:25:03
說到這個返老還童呢
00:25:06
我們現在看 修真錄一個說明
00:25:10
色荒盜精
00:25:14
凡人見女色
00:25:18
聞淫事
00:25:21
傳至心主
00:25:23
心一動
00:25:26
身精化為濁精
00:25:31
精從陽關出
00:25:34
則損其精
00:25:38
故若能視女色而心不動
00:25:44
聞淫事而心不動
00:25:48
心主不動
00:25:50
身精自然化為元精
00:25:55
精飽不思淫而化為氣
00:25:59
是謂煉精化氣
00:26:02
煉至氣化神 則還如童真之體
00:26:09
是名返老還童
00:26:12
童真之心
00:26:14
清淨無污
00:26:17
其心名為赤子之心
00:26:23
何謂赤子
00:26:25
嬰兒也
00:26:28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6:32
辭海這樣說
00:26:35
色荒
00:26:37
謂迷亂於女色也
00:26:40
色荒就是好比像 那個色鬼遇到女人
00:26:44
口水一直滴的叫做色荒
00:26:4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26:52
童真
00:26:54
童子未破身故以真名
00:26:59
童真就是好比像 那個小孩還沒破身
00:27:05
怎麼樣叫做沒破身
00:27:07
若女的叫做在室女
00:27:10
男的叫做在室男
00:27:13
還沒經過男女關係 這個叫做童真
00:27:19
所以為了童子還沒破身 才叫做真這個名字
00:27:26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27:29
赤子 嬰兒也
00:27:32
赤子就是嬰兒
00:27:36
修真錄這樣說
00:27:39
色荒盜精
00:27:42
假使一個人若見到女人
00:27:46
就好比像色鬼口水一直滴
00:27:49
色性就起來
00:27:51
若這樣你的精就會損
00:27:54
會來盜你的精
00:27:57
一般的人
00:27:59
凡人就是一般的人
00:28:01
看到女孩子漂亮
00:28:04
聽到這個黃色的話
00:28:08
就傳來到你心的主人
00:28:12
因為我們人說有這個六賊
00:28:19
六賊就是眼睛 鼻子 嘴巴 耳朵
00:28:24
身體和我們的意念
00:28:27
但是歸主就是心
00:28:31
心就是主人
00:28:34
所以這個意一動
00:28:36
就傳來到心的主人
00:28:40
這個心的主人一動
00:28:44
你身體的這個精 就化做濁精
00:28:50
濁精是什麼
00:28:52
濁精就是混濁啦 不乾淨的精
00:28:56
精就從陽關跑出來
00:29:00
這樣就損到你的精了
00:29:04
所以你若有辦法 來看到女孩漂亮
00:29:08
你的心不動
00:29:11
聽到黃色的話 你的心不動
00:29:17
你的心主若不動
00:29:19
你身體的精 自然就化為元精
00:29:25
精若飽就不思淫
00:29:31
不思淫自然就化做氣
00:29:37
這就是一般 所說的煉精化氣
00:29:43
煉精化氣之後就又進一步
00:29:48
就要煉氣化神
00:29:51
所以你煉精化氣之後
00:29:54
煉到氣來化神
00:29:57
若這樣子呢 你就返回童真之體
00:30:02
就好比像 那個小孩還沒破身
00:30:07
這個名就是叫做返老還童
00:30:12
我們這個童真的心
00:30:15
清淨一點污染都沒有
00:30:20
這個心就是叫做赤子之心
00:30:25
什麼叫做赤子
00:30:27
赤子就是嬰兒
00:30:30
所以我們人說要返老還童
00:30:34
不是說一個老人 會變成小孩
00:30:36
不是
00:30:37
這是說我們的心境
00:30:40
所以一個人你的心境
00:30:42
若化成好比像 嬰兒這樣來說呢
00:30:46
他自然而然這個心 見到女色 他心不會動
00:30:54
聽到黃色的話 他心也不會動
00:30:58
所以學道 你沒有返老還童不行
00:31:01
在他們那個基督教聖經 也有同一個意見
00:31:06
所以我們馬太福音 第十八章一句話這樣說
00:31:12
耶穌說
00:31:14
我實在告訴你們
00:31:19
你們若不回轉 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00:31:25
斷不得進天國
00:31:28
馬太福音是他們基督教 的新約聖經四福音之一
00:31:36
所以你若是基督徒 一定要讀這個四福音
00:31:41
四福音就是這個馬太福音
00:31:44
另外就是馬可福音
00:31:47
約翰福音
00:31:49
和路加福音
00:31:51
這剛好四本
00:31:53
現在這本馬太福音 第十八章裡面說
00:31:59
耶穌對祂的徒弟這樣說
00:32:03
說我 我就是耶穌自己指說我
00:32:07
我實在對你們大家說
00:32:10
你們大家若不回轉 變成像小孩子那樣
00:32:17
絕對沒辦法回去天國
00:32:21
大人要怎麼變成小孩
00:32:23
不是…
00:32:24
又不是變魔術說
00:32:26
是說我們的心境
00:32:28
就是返老還童
00:32:30
我們的心 好比像小孩那個心
00:32:33
天真無邪那個心
00:32:35
你才有辦法進天國
00:32:38
不是說像最近 有某某一個死刑犯要槍殺
00:32:45
牧師把他的頭摸一摸 說要去天國
00:32:48
若這樣天國變地獄了 我沒騙你
00:32:52
一定要從童真之體 你才有辦法回天國
00:32:56
不然你絕對不能回去
00:32:58
這樣跟你說較快
00:33:00
現在再接下來 來看我們的課本
00:33:19
滌除玄覽
00:33:25
能無疵乎
00:33:28
對於這句話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3:34
滌除
00:33:36
除而去之也
00:33:40
玄覽者 妄心之異名
00:33:45
心之變動不可思議
00:33:50
故曰玄
00:33:53
心靜皈自性
00:33:56
心動轉意念
00:33:59
對境受而妄念起
00:34:03
故曰覽
00:34:05
覽 受也
00:34:08
念在心中
00:34:10
執而不化
00:34:12
遂成妄心
00:34:15
修道工夫須將此妄心
00:34:21
除而去之
00:34:23
故曰滌除玄覽
00:34:27
修道之士
00:34:29
是否能除盡一切之思慮
00:34:34
以至妄心絕跡
00:34:37
故自問曰
00:34:39
能無疵乎
00:34:41
疵 妄心之過病也
00:34:47
對本文裡面有幾個注解
00:34:52
我們這幾個注解 首先做個說明一下
00:34:57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35:00
不可思議
00:35:02
謂理之深妙
00:35:05
事之神奇
00:35:07
不可以心思
00:35:10
不可以言議也
00:35:14
辭海說不可思議是什麼
00:35:18
就是我們 這個道理非常的深妙
00:35:24
或是事情的神奇
00:35:27
你沒辦法 用那個心想出來
00:35:31
也沒辦法用這個話講出來
00:35:34
這叫做不可思議
00:35:37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35:40
覽 受也
00:35:42
這個覽就是接受的意思
00:35:47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35:50
疵 病也
00:35:52
凡事物之過誤者皆曰疵
00:35:56
疵就是病
00:35:59
我們一般無論什麼事情
00:36:02
過失或錯誤都叫做疵
00:36:07
呂純陽祖師說 滌除就是要除掉的意思
00:36:17
玄覽就是我們的妄心 的另外一個名字
00:36:25
因為我們的心這個變動
00:36:28
是不可思議
00:36:31
一個人的心的變動
00:36:33
讓你想也想不到
00:36:34
講也沒辦法講
00:36:36
各人心思的變動
00:36:38
好比像齊天大聖千變萬化
00:36:47
所以才叫做玄
00:36:50
你的心若靜 就歸我們的自性
00:36:56
心一動就轉成意念
00:37:01
你對境來受
00:37:05
受著這個一切的外境
00:37:09
我們的妄念就生出來了
00:37:13
因為你沒受這個外境 我們的心妄念不會起啊
00:37:18
眼睛看到一個東西 你的妄念就起了
00:37:23
所以才叫做覽
00:37:25
覽就是受
00:37:28
我們的念頭在心中
00:37:31
你固執化不開就變成妄心
00:37:38
我們修道這個功夫
00:37:42
需要將這個妄心把它除掉
00:37:48
所以才叫做滌除玄覽
00:37:53
我們修道的人 是不是你有辦法
00:37:59
將我們的思慮 我們的妄心都把它除掉
00:38:06
除到我們的妄心都沒有
00:38:09
絕跡就是一點妄心都沒有
00:38:13
所以才自己問自己
00:38:16
說你能無疵乎
00:38:20
疵就是妄心的過病
00:38:23
你是不是有辦法達到說
00:38:25
你的心都沒有 一點過失毛病
00:38:30
這是一種好比學道 自問我們的心這樣
00:38:37
再接下來再看下文下去
00:38:55
愛民治國 能無為乎
00:39:02
對本文我們再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9:08
無為者
00:39:10
天道也
00:39:12
愛民治國
00:39:15
順天道而行
00:39:17
則國無不治之理
00:39:21
老子詰問為政者
00:39:25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00:39:30
對這個天道首 我們先做個注解
00:39:36
中國哲學辭典裡面這樣說
00:39:41
莊子曰
00:39:43
有天道 有人道
00:39:48
無為而遵者天道也
00:39:52
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00:39:56
那麼本文 我們要怎麼樣解釋呢
00:40:03
莊子說道 有一個天道 有一個人道
00:40:11
若無為所尊重 這就是天道
00:40:17
若有為來找麻煩的 這就是人道
00:40:23
人道麻煩很多
00:40:25
天道沒有麻煩
00:40:29
論衡譴告篇裡面這樣說
00:40:34
夫天道者
00:40:36
自然也 無為也
00:40:38
黃老之家
00:40:39
論說天道得其實矣
00:40:43
他說什麼叫做天道
00:40:44
天道就是自然啊
00:40:46
就是無為啊
00:40:48
黃老
00:40:50
我們現在常說黃老
00:40:52
黃就是黃帝
00:40:54
老就是老子
00:40:56
黃老之家等於就是道家
00:41:00
我們道家的論說這個天道
00:41:04
是說得很實在
00:41:07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 無為就是天道
00:41:14
天道呢 就是大公無私
00:41:19
因為一個人 有私心才會麻煩很多
00:41:24
才會說有為而累
00:41:27
人若沒私心就沒有麻煩
00:41:32
可以說發之自然
00:41:36
所以一個人 你若愛百姓要來治理國家
00:41:41
就要順這個天道而行
00:41:44
就要有那個 大公無私的心來行走
00:41:48
若這樣國家 沒有說不治的理由
00:41:54
國家絕對太平
00:41:56
國家絕對平安的
00:41:59
所以老子呢
00:42:01
自己問自己
00:42:06
說你今天一個政治家
00:42:10
為政就是掌管政治的人
00:42:12
一個政治家你要愛民治國
00:42:15
有辦法達到無為嗎
00:42:21
要達到無為這是很難的
00:42:26
但是你若有辦法 達到無為來說
00:42:29
天下太平
00:42:32
所以在古聖賢像堯 舜 禹 那個都無為治理國家
00:42:40
國家都沒有戰爭
00:42:43
也沒盜賊擾亂都沒有
00:42:49
所以說到這個大公無私
00:42:53
我才想到 呂氏春秋一個故事
00:42:56
現在把它寫在黑板做參考
00:43:00
晉平公問祁黃羊曰
00:43:07
南陽無令 其誰可而為之
00:43:14
祁黃羊曰
00:43:16
解狐可
00:43:19
晉平公曰
00:43:21
解狐非子之讎邪
00:43:25
對曰 君問可 非問臣之讎也
00:43:32
平公曰
00:43:33
善 遂用之
00:43:36
國人稱善焉
00:43:39
居有間
00:43:41
平公又問祁黃羊曰
00:43:44
國無尉 其誰可而為之
00:43:49
對曰 午可
00:43:53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
00:43:57
對曰 君問可 非問臣之子也
00:44:02
平公曰 善
00:44:04
又遂用之
00:44:07
國人皆稱善焉
00:44:09
孔子聞之曰
00:44:12
善哉 祁黃羊之論也
00:44:16
外舉不避讎
00:44:19
內舉不避子
00:44:22
祁黃羊可謂大公矣
00:44:25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44:29
注解第一 呂氏春秋註
00:44:34
尉 是掌理刑獄之官
00:44:39
這個尉就是掌理刑獄的官
00:44:43
若現在是說司法官就對了
00:44:46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44:48
子 猶云爾 汝也
00:44:51
這個子等於就是 汝那個意思
00:44:56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44:59
古人對所生男女皆稱子
00:45:03
說古時候對我們 生的男孩女孩
00:45:07
這個孩子都叫做子
00:45:10
子的解釋很多
00:45:13
比如我們說子曰
00:45:16
子曰不是兒子在說
00:45:18
子就是老師
00:45:21
老師說
00:45:22
子就是指孔子
00:45:25
像我們孔子就是孔老師
00:45:28
老子就是老老師
00:45:31
這個子就是老師
00:45:33
另外子 像那個樹的種子也叫做子
00:45:37
所以單單一個子字
00:45:39
你若沒注意
00:45:41
有時候一句話 解釋錯了就糟了
00:45:43
所以說子之子
00:45:45
兒子的兒子豈不變成孫子 對不對
00:45:48
不是啦 是說你的兒子
00:45:50
這樣說較快
00:45:52
所以現在呂氏春秋這樣說
00:45:56
它說晉國國王 平公來問祁黃羊
00:46:04
祁黃羊是內閣的大臣
00:46:07
他說南陽
00:46:09
南陽就是南陽縣
00:46:11
無令就是沒有統治的人
00:46:15
說南陽縣 現在缺少一個統治的人
00:46:18
到底什麼人去統治好
00:46:22
祁黃羊馬上回答說 解孤這個人很好
00:46:28
晉平公聽到嚇一跳
00:46:32
他說咦 這個解狐 豈不是你的仇人嗎
00:46:38
現在這個字不能讀作邪
00:46:40
要讀作耶
00:46:41
現在現代字用耳朵 用耳朵旁
00:46:47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
00:46:50
怎麼樣
00:46:51
解狐 話若說回來 現在說是政敵啦
00:46:55
意見不合 一直要拉他下台的人
00:46:59
可以說是仇人就對了
00:47:02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
00:47:04
你怎麼一直推薦他呢
00:47:08
祁黃羊怎麼回答他
00:47:12
君就是現在說的萬歲爺
00:47:15
這樣說較快
00:47:16
他是國王嘛
00:47:18
國王你今天問說要派去 南陽治理什麼人較好
00:47:27
這個解狐是人才呀 我介紹並沒有錯
00:47:33
你並沒有說 若是你的仇人你不要介紹
00:47:37
你也沒有這樣說
00:47:38
若國王說南陽縣 缺一個治理統治的人
00:47:49
若你的仇人你不要介紹
00:47:51
我就不敢介紹
00:47:52
你又沒有
00:47:53
你是說到底有什麼人才好
00:47:55
我看解狐 這個人就是人才啊
00:47:58
你不是問我說 你的仇人不行的
00:48:00
我介紹有什麼不行的
00:48:03
平公聽到 這句話說善 好呀
00:48:06
就這樣用了他
00:48:08
結果百姓
00:48:10
國人 國人就是百姓
00:48:12
大家都稱讚說 喔 解狐這個人
00:48:16
來治理南陽縣 治理得很好這樣子
00:48:20
居有間
00:48:23
居有間就是經過一段時間
00:48:26
經過一段時間 平公又問祁黃羊
00:48:31
說我們朝內欠一個司法官
00:48:35
到底什麼人好啊
00:48:38
祁黃羊馬上回答說午
00:48:41
午就是祁午啦
00:48:42
算是祁黃羊的兒子就對了
00:48:46
說這個祁午好啊
00:48:48
平公聽到又嚇了一跳
00:48:51
這個祁午豈不是你的兒子
00:48:54
子之子就是你的兒子
00:48:57
怎麼你的兒子你也在介紹
00:49:01
那時祁黃羊回了一句說
00:49:05
君是問我可以 或是不可以
00:49:09
你說缺一個司法官 到底誰較好啊
00:49:15
你是問我 這樣而已 對不對
00:49:18
你並不是說 你的兒子不能做官
00:49:20
你又沒這樣說
00:49:22
我兒子是學法律的
00:49:24
我兒子若說到法律 他是最棒的
00:49:28
我介紹他為什麼不可以
00:49:30
平公說好啊 結果就又用他
00:49:34
結果百姓大家都稱讚
00:49:37
稱讚說這個法官很好的
00:49:40
孔子來聽到這句話
00:49:44
祂說善哉 祁黃羊這個人
00:49:49
他在外不避仇人
00:49:54
沒說你是仇人我不介紹你
00:49:56
他沒有
00:49:57
內不避子
00:50:00
內不怕人說
00:50:02
就真的他兒子有才華
00:50:04
又不是說 他兒子笨蛋胡亂推薦的
00:50:07
內就不避子
00:50:09
若祁黃羊 這個人可以說大公的人
00:50:13
真的若做官這樣就成功了
00:50:18
若有才華你就推薦他嘛
00:50:21
若沒有我的好朋友就笨桶
00:50:23
你要推薦要怎麼辦
00:50:27
自己的兒子 有才華你不推薦他
00:50:30
若這樣他做官
00:50:32
自己的兒子永遠都不用了
00:50:34
所以這叫做大公
00:50:36
不怕人說啦
00:50:38
不怕人說你笨桶
00:50:41
隨便找一下也有 你的仇人 你還用他
00:50:44
對不對
00:50:45
假使說當今的政治家
00:50:48
這個人常常在挑我的毛病
00:50:51
這個人常常要拉我下台
00:50:53
這個人意見跟我不合
00:50:55
不過他有才華 提拔他也沒關係
00:51:00
假使若是笨桶的人
00:51:02
在身邊整天跟你撒嬌 你也不能用啊
00:51:06
所以歷代一些政治家 會失敗的原因在哪裡
00:51:10
都被一些奸臣害垮的
00:51:13
他就怎麼樣 都在你的耳朵邊跟你撒嬌
00:51:16
你就疼啊疼的 就寵幸他
00:51:19
若跟你持反對意見的 就把他踢走
00:51:22
這樣來說就完蛋了
00:51:25
所以一個國家 若像祁黃羊這種的人
00:51:29
若找兩三個 國家就太平了 我沒騙你
00:51:34
所以我們今晚說到這裡
00:51:37
說愛民治國 能無為乎
00:51:42
你今天愛百姓要治理國家
00:51:44
你有辦法 達到大公無私嗎
00:51:46
這樣說較快
00:51:49
老子這本書是很好的書
00:51:52
我們今晚說到這裡為止
00:51:55
對於下文下期再來分解
00:52:00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52:05
我們現在翻第十頁十章
00:52:1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2:23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00:52:32
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00:52:39
滌除玄覽 能無疵乎
00:52:45
愛民治國 能無為乎
00:52:52
我們就是說到這裡為止
00:52:56
晚上從這裡接下去
00:53:00
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
00:53:07
這句話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53:12
天門 指通性天之門
00:53:18
前五識為眼耳鼻舌身
00:53:25
第六識為惡意識
00:53:29
第七識為善意識
00:53:32
第八識為心之門
00:53:36
第九識為性之天
00:53:40
故孟子曰
00:53:43
知其性則知天矣
00:53:46
開者 心開而動
00:53:51
動則慾念生
00:53:54
闔 閉也
00:53:56
闔者 心閉而靜
00:53:59
靜則慾念滅
00:54:02
雌者 雌伏也
00:54:06
所謂無念無想也
00:54:09
老子詰問學道之士
00:54:13
心之動靜是否 能守無念無想之境耶
00:54:20
故曰
00:54:21
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
00:54:25
這裡面五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4:29
注解第一 道學辭典這樣說
00:54:33
道家以人所得於天者
00:54:37
本然之性
00:54:39
故謂之性天
00:54:42
道學辭典說我們道家
00:54:46
就是說我們 人所得在這個天
00:54:50
我們本然的本性 我們的自性
00:54:56
所以才叫做性天
00:54:58
性天就是我們的本性
00:55:02
注解第二
00:55:03
孟子盡心章句上這樣說
00:55:07
孟子曰
00:55:10
盡其心者
00:55:12
知其性也
00:55:14
知其性則知天矣
00:55:17
存其心養其性
00:55:20
所以事天也
00:55:24
現在這篇孟子 這樣跟我們說
00:55:30
說有辦法盡我們的心
00:55:34
盡我們的心 就是完成我們的心
00:55:37
我們的心境達到最高
00:55:39
這樣你就知道我們的本性
00:55:43
知道我們的本性 你就知道天
00:55:49
所以存我們的真心 養我們的本性
00:55:55
若這樣天你才能溝通
00:55:59
所以當今的人 說要跟神佛接觸
00:56:06
一個人沒佛心 要怎麼跟佛接觸
00:56:10
一個人沒菩薩心 要怎麼跟菩薩接觸
00:56:15
一個人要跟諸天 所有的神溝通
00:56:20
你的心沒天心 要怎麼跟天接觸
00:56:25
這很簡單啊
00:56:27
所以孟子才會說
00:56:29
存其心養其性 所以事天這個道理
00:56:35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56:38
闔 閉也
00:56:39
闔就是閉
00:56:41
閉就是關起來
00:56:44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0:56:47
雌伏 喻退藏無所作為也
00:56:53
這個無所作為 修真錄這樣說
00:56:56
無所作為者
00:56:58
則不動念也
00:57:00
無所作為就是不動念
00:57:03
有所作為 就是動念做事情
00:57:07
等於呢 無所作為 就是都沒活動
00:57:11
雌伏等於就是比喻退藏 縮起來躲起來無所作為
00:57:20
注解第五 因為 對於無念無想文較長
00:57:26
我們再另外做專文說明
00:57:30
現在呂純陽祖師 這樣跟我們說
00:57:34
說天門是來指通性天的門
00:57:42
我們前五識
00:57:45
就是眼睛 耳朵 鼻孔 舌頭 身體
00:57:50
這叫做前五識
00:57:53
第六識就是我們惡意識
00:57:57
一個人的意識若動 心裡就想東想西都沒好處
00:58:06
所以一個人 會生出這個善念
00:58:11
就是要動到第六識 轉到第七識
00:58:15
第七識就是 我們人的善意識
00:58:19
所以一個人會行善
00:58:21
就是第七識的意識作用
00:58:24
一個人會想到壞的方向去
00:58:27
就是轉到第六識的惡意識
00:58:31
若第八識就是我們的心識
00:58:34
心識就是 掌管前五識 六識 七識
00:58:40
這都是心在統治
00:58:44
叫做心主
00:58:46
若他們佛教有時叫做心王
00:58:50
若是第九識 就是我們的本性
00:58:55
就是天
00:58:57
所以孟子才說 知其性則知天 這句話
00:59:02
開就是我們的心開動
00:59:07
心若開就動了
00:59:09
動就墮入第六識 慾念就生出來了
00:59:15
闔就是閉
00:59:19
闔就是心閉起來 就歸性天就是靜
00:59:26
一個人若靜慾念就滅
00:59:31
雌就是雌伏
00:59:33
就是無所做為
00:59:36
就是所說的無念無想
00:59:41
老子祂在問學道的人
00:59:46
你心的動靜
00:59:50
你有辦法 守無念無想的境界嗎
00:59:54
你有辦法嗎
00:59:56
有辦法心達到無住的心
00:59:59
達到如如不動的心
01:00:01
達到無雜念妄念的心
01:00:05
所以才說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這句話在這裡
01:00:15
所以呢 一個人學道最要緊的
01:00:22
就是要達到無念無想
01:00:25
對這個無念你也要注意
01:00:30
有的人若無念 都當成什麼
01:00:34
當成心裡都空空的
01:00:37
完全都沒念頭這就錯了
01:00:41
我們要知道無念的定義
01:00:44
到底無念無想 什麼是無念無想
01:00:48
不是說心裡 都放空空的什麼都不想
01:00:51
若這樣就走火入魔了
01:00:53
所以仙學辭典 才這樣跟我們說
01:00:56
現在來看注解第五 仙學辭典所說的
01:01:03
無念者 無雜念也
01:01:09
並非無一毫之念
01:01:14
無想者
01:01:16
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之事也
01:01:21
並非一無所想
01:01:24
若一無所念一無所想
01:01:28
則此心置於何處
01:01:31
故心專一則雜念自無
01:01:35
神攝一則妄想自除
01:01:40
現在仙學辭典這樣說
01:01:44
這個仙學辭典 也是我們道家的辭典
01:01:51
當今道家的辭典 還有沒有我不知道
01:01:57
我有四部就是道學辭典
01:02:01
仙學辭典
01:02:04
道教大辭典
01:02:07
中國道教大辭典
01:02:10
這是大陸版的
01:02:12
所以你若真正 要學道學的人
01:02:17
有必要買這幾部辭典
01:02:21
因為我們道學有很多術語
01:02:24
有很多文辭我們不瞭解
01:02:29
若有這些辭典 你才有辦法去研究
01:02:33
所以現在這個仙學辭典 跟我們說什麼是無念
01:02:40
無念就是沒雜念
01:02:43
不是說一點念頭都沒有
01:02:46
不是這樣
01:02:48
說無想是什麼
01:02:50
就是不想過去 現在 未來的胡思妄想
01:02:56
不是說一點的思想都沒有
01:03:00
假使你若說 一點念頭一點思想都沒有
01:03:07
若這樣你的心 要放在那裡
01:03:11
所以一個人的心若能專一
01:03:15
我們的雜念自然就沒有
01:03:19
我們的心
01:03:20
有的說 就寫神你怎麼說心
01:03:23
這是文法的關係
01:03:25
這裡寫心 這裡又寫心
01:03:28
感覺怪怪的
01:03:29
所以我們說心神 心神
01:03:33
神就是心
01:03:36
現在神也是要解釋成心
01:03:38
我們的心若攝於一處
01:03:43
這樣我們的妄想 自然就會除掉
01:03:47
所以呢 一個人的無念無想
01:03:51
不是說心空空的沒有半樣
01:03:54
所以我們現在 對於這個無念的問題
01:03:58
來看各家的理論做參考
01:04:01
修真錄這樣說
01:04:03
無念者 無心也
01:04:07
亦所謂無情也
01:04:10
真心離妄念謂之無念
01:04:15
非云無心識
01:04:17
人若無心識
01:04:19
則木石之類矣
01:04:22
故無念者
01:04:24
惟有正念而無邪念也
01:04:27
修真錄說什麼叫做無念
01:04:31
無念就是無心
01:04:34
無心不是沒有心肝
01:04:36
心不會亂動
01:04:40
也是所說的無情
01:04:42
但是這個無情不是 那個沒情沒義的無情
01:04:46
所以我們 清靜經說大道無情
01:04:50
這個無情是指七情
01:04:52
喜怒哀懼愛惡欲
01:04:55
無念等於也可以說 是不動這個七情
01:05:00
我們的真心 離開妄念叫做無念
01:05:05
並不是說沒心識
01:05:08
不是說心全都沒作用
01:05:12
一個人你的心 若沒動心若沒作用
01:05:20
若這樣你就跟 樹 石頭一樣啊
01:05:24
所以無念是什麼
01:05:26
無念是只有正念沒有邪念
01:05:30
這句話 我們 佛教理論也一樣
01:05:35
我們現在來看佛教 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句話
01:05:41
問 此頓悟門以何為宗
01:05:49
答 無念為宗
01:05:53
問 既言無念為宗 未審無念者無何念
01:06:02
答 無念者 無邪念非無正念
01:06:07
問 云何邪念云何正念
01:06:12
答 念有念無即名邪念
01:06:17
不念有無 即名正念
01:06:21
正念者唯念菩提
01:06:26
頓悟入道要門論 是佛教的書
01:06:30
頓悟入道要門論裡面
01:06:33
對這個無念的想法這樣說
01:06:40
有一個人來問祖師
01:06:44
你這個頓悟門
01:06:47
頓悟門就是指禪宗
01:06:51
就是用什麼來做宗旨
01:06:56
祖師這樣說
01:06:58
說頓悟門 就是無念來做宗旨
01:07:05
這個又人問
01:07:08
說既然你無念做宗旨
01:07:12
不知道這個無念 到底是無什麼念
01:07:18
祖師才又回答
01:07:21
說無念 就是無這個邪念
01:07:26
不是無正念
01:07:30
你無念 你的心 還有正念的存在
01:07:35
這個人就又問
01:07:37
什麼叫做邪念
01:07:41
什麼叫做正念
01:07:45
祖師就說
01:07:47
念有念無 這個名字叫做邪念
01:07:53
怎麼樣叫做念有念無
01:07:55
一個人話若亂講
01:07:58
人家就怎麼罵呢
01:08:05
你這個人每次 也都說那個有的沒有的
01:08:11
說那些有的沒有的
01:08:13
怎麼樣叫做有的沒有的
01:08:14
有的沒有的 就是沒有用的話啦
01:08:17
沒營養的話啦
01:08:20
沒正當的話 叫做有的沒有的
01:08:27
他說你若 念這些有的沒有的
01:08:31
這就是邪念啊
01:08:33
說那些不正當的話
01:08:35
想那些不正當的事情
01:08:37
這就是念這些有的沒有的
01:08:39
這就是邪念啊
01:08:43
你若不要 念這些有的沒有的
01:08:46
心裡都想些什麼
01:08:49
想這個正當的事情
01:08:51
這就是叫做正念
01:08:54
正念就是只有念菩提
01:08:58
什麼叫做菩提
01:09:00
菩提就是道
01:09:01
等於就是 不傷害道義的事情
01:09:05
所以我們的心裡 你在想的事情
01:09:10
若會傷害道義這就是邪念
01:09:14
你若不傷害道義 這就是叫做正念
01:09:20
正念就是無念
01:09:23
修真錄才說
01:09:26
夫無念者
01:09:29
非同土石草木
01:09:33
一無情感
01:09:35
蓋無念之念
01:09:38
謂之正念
01:09:40
正念現前是真無念也
01:09:44
則所謂有一心而無二念也
01:09:49
修真錄裡面說 什麼叫做無念
01:09:54
無念並不是說像土 像石頭像草像樹
01:10:02
說一點情感也沒有
01:10:05
你要知道一個人 沒有這個邪念的念頭
01:10:11
這個叫做正念
01:10:14
一個人的正念若現於面前
01:10:17
這就是真正的無念
01:10:20
等於就是有一個心 沒有兩個念頭
01:10:25
怎麼樣叫做有一個心 沒有兩個念頭
01:10:30
簡單說起來
01:10:32
吃飯你只要想吃飯就好
01:10:35
睡覺你只要想睡覺就好
01:10:39
你若在聽道理 只要想道理就好
01:10:42
不要再想到別的地方去
01:10:46
說到這裡我才想到什麼
01:10:48
想到以前我們道德會
01:10:51
那個理事長白土炎先生
01:10:55
我說這個人很能幹
01:10:57
可惜已經歸天去了
01:11:00
說歸天是歸天 也不夭壽啦
01:11:03
也七十多歲了
01:11:05
這個白土炎先生的能幹 能幹到什麼程度
01:11:11
他起初是做 宜蘭縣的建設局長
01:11:18
做建設局長後來 就是宜蘭市長在任內去世
01:11:26
要一個代理市長
01:11:29
若代理市長話若說起來
01:11:32
實在是要叫民政局 的官員代理才有適合
01:11:38
他不是
01:11:40
他叫這個建設局長 白土炎先生代理市長
01:11:45
變兼任的
01:11:47
我說他能幹怎麼能幹
01:11:50
他就單日在縣政府
01:11:55
雙日在市公所
01:11:59
單日就是一三五 這叫做單日
01:12:03
若雙日就是 二四六這個叫做雙日
01:12:08
現在他若在縣政府辦公
01:12:12
市公所的人要來跟他接洽
01:12:16
他說拜託明天再來
01:12:18
今天我是建設局長的身分
01:12:22
所以我不管 你市政府的事情
01:12:25
你明天再來說這樣子
01:12:27
現在雙日去市公所辦公
01:12:32
對於建設的官員 要來跟他接洽事情
01:12:37
他說拜託明天再來
01:12:40
今天我是市長的身分
01:12:42
我要料理市政
01:12:45
縣政府的事情我不管
01:12:49
每星期六 都在羅東爐源寺講道理
01:12:53
他是… 那裡講道理算是他主辦
01:12:59
現在在那裡聽道理 人家要來拜託他事情
01:13:03
他說請坐啦 現在聽道理的時間
01:13:06
你先請坐
01:13:07
若要做事情等到講完 再去事務所說這樣子
01:13:13
要接洽的人 一定要道理聽完
01:13:17
他才會跟他接洽
01:13:18
不會說現在 就跟他去外面講話
01:13:22
這是什麼 這就是無念
01:13:25
無念就是 有一個心沒兩個念頭
01:13:29
這叫做無念
01:13:30
學道的人就是這樣
01:13:33
現在的人不是
01:13:35
人坐在這裡 心在家裡
01:13:38
若吃飯在想事業
01:13:42
睡在想說明天要做什麼
01:13:45
妄念多多
01:13:47
無念就是像你若曾看 濟公的電視 電影就知道
01:13:53
眼睛若睏了 說睡啊 倒下呼呼大睡
01:13:57
說到吃飯 祂大口吃 只有吃飯而已其它都沒想
01:14:02
這就是叫做真正的無念
01:14:05
所以對這個無念的問題
01:14:08
不是只有 我們儒家道家的理論
01:14:12
他們佛教 也很重視這個無念
01:14:15
我們今晚 要再繼續已經沒有時間
01:14:21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1:14:23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說
01:14:2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14:37
我們現在課本翻第十頁
01:14:5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4:54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01:15:02
專氣致柔 能嬰兒乎
01:15:08
滌除玄覽 能無疵乎
01:15:14
愛民治國 能無為乎
01:15:20
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
01:15:25
我們剛好講到這裡
01:15:27
天門開闔 能為雌乎
01:15:33
我們上期引證還沒講完
01:15:39
因為這句話呢 若用白話來說
01:15:44
說你們這些學道的人啊
01:15:51
我們心的動靜
01:15:54
你是不是有辦法 守無念無想的境界
01:16:02
說到無念這個問題
01:16:05
我們上期也有 引證道家 儒家的說法
01:16:14
說到無念是我們 儒道釋三家同一樣的理論
01:16:22
所以我們今晚就來 引佛家對無念的說法
01:16:29
在大乘起信論義記 裡面這樣說
01:16:36
無念 為真如之別稱
01:16:42
唯係一心故稱真如
01:16:47
亦稱無念真如
01:16:51
大乘起信論義記裡面說
01:16:55
無念是什麼
01:16:58
無念就是 這個真如另外一個稱呼
01:17:03
這個真如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7:08
這個無念只有一個心念
01:17:15
沒兩個意念
01:17:17
所以才稱呼叫做真如
01:17:21
也可以說叫做無念真如
01:17:2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7:30
無念
01:17:32
無妄念也
01:17:35
即正念之異名
01:17:39
這個無念有的會曲解
01:17:43
無念把它當成 心裡放空空的沒半樣
01:17:46
這個不對
01:17:48
無念就是沒有妄念
01:17:52
所以無念等於 就是正念另外一個名字
01:17:57
我們現在來看 六祖壇經定慧品
01:18:03
無念者 於念而無念
01:18:09
什麼叫做無念
01:18:12
無念就是於念
01:18:14
於念就是有這個正念
01:18:16
而無念
01:18:18
而無念就是沒有這個妄念
01:18:21
所以一個人你若說無念
01:18:24
不是心裡放空空的沒半樣
01:18:27
就是我們的內心
01:18:29
有一個正念 但是沒有這個邪念
01:18:34
所以我們在高僧傳裡面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01:18:41
我們把它引證 來做參考
01:18:45
唐時 有源律師 來問慧海禪師
01:18:52
有源曰
01:18:55
和尚修道用功否
01:18:59
慧海曰 用功
01:19:03
有源曰 如何用功
01:19:07
慧海曰 飢來喫飯 睏來即眠
01:19:14
有源曰
01:19:15
一切人總如是 同師用功否
01:19:20
慧海曰 不同
01:19:23
有源曰 何故不同
01:19:26
慧海曰 他喫飯時 不肯喫飯
01:19:32
百種思索
01:19:34
睡時不肯睡 千般計較
01:19:37
所以不同也
01:19:39
有源杜口
01:19:43
現在這一段怎麼說
01:19:46
在唐朝的時候
01:19:49
有一個有源律師
01:19:52
但是這個律師你就要注意
01:19:55
這律師不是現在
01:19:58
人家在訴訟 在幫人家辯護的律師
01:20:02
這個律師是佛教的師父
01:20:08
我們佛教的師父 分成三種的稱呼
01:20:14
一般都稱為法師
01:20:18
但是你若禪宗 就不稱呼法師了
01:20:22
禪宗是稱呼禪師
01:20:26
若是律宗呢
01:20:28
律宗就是 全部研究佛教的戒律
01:20:32
這個律宗的師父 稱呼叫做律師
01:20:37
這個有源就是 全部在研究戒律就對了
01:20:42
他說唐朝的時候 有一個有源律師
01:20:47
他來問禪宗的慧海禪師
01:20:51
這個有源就這樣說
01:20:54
說師父你修道 有在用功夫嗎
01:21:01
慧海就回答他
01:21:03
有啊 我有用功夫啊
01:21:06
有源律師就說 你的功夫怎麼用
01:21:11
你的功夫是怎麼做這樣
01:21:15
慧海禪師 說我肚子若餓就吃飯了
01:21:21
眼睛若睏了 我就躺下去睡啊
01:21:26
有源律師就說 大家都跟你一樣啊
01:21:31
無論哪一個 肚子餓就吃飯
01:21:34
無論哪一個 眼睛若睏了也去睡
01:21:37
這樣跟你一樣用功嗎
01:21:40
慧海禪師說不同
01:21:44
有源律師說 是什麼原因不同
01:21:49
慧海禪師就說
01:21:52
說他們在吃飯的時候
01:21:55
不肯吃飯
01:21:58
百種的思索
01:22:01
在吃飯 他們難道知道飯的味道
01:22:05
頭腦想那樣 想這樣 想那樣
01:22:08
頭腦… 吃飯不專心用功在吃飯
01:22:14
他的心都散開 頭腦亂糟糟的
01:22:19
所以呢 他們 在吃飯就不肯吃飯
01:22:23
百種的思索
01:22:25
睡覺的時候他不肯睡
01:22:28
躺在床上想說 早上怎麼樣 昨天怎麼樣
01:22:33
不然我們明天要做什麼
01:22:35
躺在床上就不正經睡
01:22:37
翻來覆去
01:22:39
千般在計較事情
01:22:42
所以不一樣
01:22:44
這句話就很有深意了
01:22:47
睡就應該睡
01:22:49
吃就應該吃
01:22:51
吃到這個飯的味道 菜的味道跑得出來
01:22:54
現在吃不是
01:22:55
就這樣一直吃 一直吃
01:22:57
知道好吃啦 就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01:23:02
睡 你不知道睡的滋味
01:23:05
只是想東想西 胡思亂想
01:23:09
你若曾看電視或電影 看那個濟公就知道
01:23:13
睡啊 噗一聲 躺下去就呼呼大睡
01:23:16
那就知道睡的滋味了
01:23:19
有源律師被他一說 嘴吧閉著的不會回答
01:23:25
什麼叫做杜口
01:23:28
辭海說杜口 閉口不言
01:23:32
杜口就是嘴合起來
01:23:35
就沒辦法回答他就對了
01:23:37
這就是功夫
01:23:40
這就是無念的真功夫
01:23:43
所以對於這個無念
01:23:46
我們來看這個 俱舍論裡面一個論說
01:23:51
佛之大悲
01:23:54
攝化眾生 常住於三種之正念
01:24:01
第一念住
01:24:04
眾生信佛
01:24:06
佛亦不生喜心
01:24:11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1:24:15
第二念住
01:24:18
眾生不信佛
01:24:20
佛亦不生憂惱
01:24:23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1:24:27
第三念住
01:24:31
同時一類信 一類不信
01:24:36
佛知之
01:24:37
亦不生歡喜與憂戚
01:24:41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1:24:46
俱舍論說這個佛祖
01:24:50
有一個大慈的心 來攝化這個眾生
01:24:56
祂時常住在有三種的正念
01:25:01
第一的念住
01:25:05
假使若說眾生 他相信這個佛
01:25:10
佛祖呢 祂沒有那個歡喜的心
01:25:13
不會說你相信我 我很高興
01:25:17
祂時常安住於正念和正智
01:25:21
正智就是智慧
01:25:24
第二的念住
01:25:26
眾生他們不相信佛
01:25:29
但是佛祖 祂不會生出憂愁煩惱
01:25:35
祂時常安 住在這個正念正智
01:25:39
第三的念住 就是同一個時間
01:25:44
分成兩邊
01:25:47
一邊要相信佛 一邊不相信佛
01:25:52
這個佛祖知道 一個相信一個不相信
01:25:57
一邊相信一邊不相信
01:25:59
但是佛祖不會說 你相信 我高興
01:26:04
你不相信我 我就不高興
01:26:07
祂時常安住 在這個正念和正智
01:26:11
修行人就是要這樣啊
01:26:14
佛祖是說較文言的話
01:26:18
好比像老師講白話怎麼說
01:26:22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1:26:25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01:26:28
你對我好 跟我沒關係
01:26:30
你對我不好 也跟我也沒關係
01:26:33
就是這個道理呀
01:26:35
真正的修行人
01:26:36
不能說我相信 你的道理 我就很高興
01:26:41
我不相信你的道理 我就很不高興
01:26:44
若這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01:26:47
人家相信我們 我們也這樣
01:26:49
不相信我們 你自己檢討
01:26:51
檢討說我們的教化失敗
01:26:56
我們現在來看下一句
01:27:00
最後一句就對了
01:27:11
明白四達
01:27:16
能無知乎
01:27:18
對於這句話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7:23
明白者
01:27:26
廣知萬事也
01:27:30
四達者
01:27:31
左右上下
01:27:34
則十字也
01:27:37
左右謂通達世間事
01:27:41
上下謂通達天地事
01:27:44
子貢曰
01:27:46
回也聞一以知十者是
01:27:51
能無知乎者
01:27:55
云知有三
01:27:58
一曰德性之知
01:28:01
則孟子所云良知
01:28:04
二曰聞見之知
01:28:08
則所謂知識
01:28:11
一般知識份子 聞見梏其心
01:28:17
惟知俗諦
01:28:19
不知真諦
01:28:21
三曰自作之知
01:28:23
則假知
01:28:26
聞見之狹
01:28:29
此知非惟誤己而亦誤人也
01:28:35
老子詰問學道之人
01:28:38
能廣知萬事
01:28:40
而屏棄假知否
01:28:43
故曰
01:28:44
明白四達能無知否
01:28:49
這個裡面 一共有四個注解…
01:28:58
有三個注解
01:29:02
對這三個注解 我們先做個說明之後
01:29:08
再來解釋本文
01:29:11
注解第一 孟子盡心章句上
01:29:17
孟子曰
01:29:18
不慮而知者
01:29:20
其良知也
01:29:23
孟子這句話
01:29:25
我們來看明朝 王陽明先生的解釋
01:29:30
良知是心之本體
01:29:33
不假外求
01:29:36
凡意念之發
01:29:39
吾心之良知
01:29:41
無有不自知者
01:29:43
其善歟
01:29:46
亦唯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01:29:50
吾心之良知
01:29:52
即所謂天理也
01:29:55
王陽明先生說良知
01:30:00
是我們心的本體
01:30:04
不用借外面去求
01:30:10
一個人的意念若發出來
01:30:14
我們自己的心的良知
01:30:17
沒有說不知道的理由
01:30:22
這是一個真正好的引證
01:30:28
也是只有自己的心的良知
01:30:33
你做善做惡 你自然就知道
01:30:39
我們人心的良知是什麼
01:30:41
就是所說的天理
01:30:45
良知就是我們的智慧
01:30:48
不過為什麼 我們人的智慧發不出來
01:30:51
什麼原因 我們人的智慧發不出來
01:30:53
就是私心啊 對不對
01:30:57
像你看有的 做事情都硬辯的
01:31:01
明明不對的 他也要辯到贏
01:31:04
他就絕對不承認他錯了
01:31:07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呢
01:31:11
首先想對方是我們
01:31:16
你的智慧 就出來了 對不對
01:31:20
比如說引個例子
01:31:24
我們現在開車 去碰到人家 這樣來說
01:31:30
我開車的人 絕對說他不對
01:31:33
他若沒跑出來 我怎會撞到他
01:31:35
不過對方那個人說 你怎麼沒理沒由的撞我
01:31:40
就變成這樣
01:31:40
現在我想到他的處境
01:31:43
他來想到我的處境
01:31:45
你自己的良心 就知道說誰錯了 對不對
01:31:49
明明我不對 我也說我對
01:31:52
現在想說反過來 我被他撞到的那種心情
01:31:56
不要想我們自己這樣
01:31:59
你所發出來的 那就是我們的良知
01:32:02
就是天理
01:32:03
就是智慧啊
01:32:04
智慧就是這樣子
01:32:05
智慧就是沒私心的
01:32:08
你一有私心 智慧就不會開了
01:32:10
這樣跟你說較快
01:32:12
所以程子才說
01:32:15
見聞之知
01:32:17
非德性之知
01:32:19
物交物則知之
01:32:22
非內也
01:32:24
今之所謂博學多能者是也
01:32:28
德性之知者
01:32:29
良知也
01:32:31
不假見聞
01:32:33
程子說見
01:32:37
見就是什麼 看書呀 看書就是見
01:32:39
聞就是聽道理 或是聽人講學啊
01:32:44
看 聽才會知道
01:32:48
看書可以知道 聽人說可以知道
01:32:53
這個見聞之知 不是我們德性之知
01:32:57
德性之知 就是我們的天理良心啊
01:33:00
就是的智慧啊
01:33:03
所以物交物才能知道 這不是我們內心所發
01:33:09
就是當今所說的博學多能
01:33:12
像那個科學家 哲學家 都是見聞之知
01:33:17
他有去讀那些書
01:33:19
有聽那些話他才會知道
01:33:23
若是德性之知 是我們的良知
01:33:27
不用借外面看和聽
01:33:29
自然你的心發出來的
01:33:33
怎麼樣叫做德性之知
01:33:35
不然我再簡單引個例子
01:33:38
現在我牽了一個小孩
01:33:41
我自己的小孩
01:33:42
那個小孩 突然間跌到水溝裡
01:33:45
你會跑去救他嗎
01:33:48
不用人教
01:33:49
哪需要人教
01:33:50
你絕對一定趕快
01:33:52
會死也絕對跳下去去救他
01:33:54
對不對
01:33:56
假使若這樣來說
01:33:58
你若看到別人跌到溝裡面
01:34:00
你把他當成是你兒女
01:34:02
當成是你丈夫
01:34:03
當成是你老婆
01:34:04
當成是你的父親
01:34:05
你真的不去救他嗎
01:34:09
這個良知這樣叫做良知
01:34:11
不用人家教他 對不對
01:34:15
所以呢 這個見聞之知
01:34:17
和我們的德性之知 就不一樣
01:34:20
德性之知就不用人家教他
01:34:22
自然會知道
01:34:24
他的內心發出來的
01:34:26
見聞之知 就是好比像我們的知識
01:34:29
聽到看到才會知道
01:34:35
所以我們王陽明先生 和程子這樣說
01:34:43
我們就知道什麼
01:34:44
知道我們的這個良知 和見聞之知
01:34:51
現在接下來看注解第二
01:34:53
這些注解說完之後 再來說本文
01:34:57
辭海這樣說
01:34:59
俗諦 詳二諦條
01:35:04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35:07
真諦對俗諦言
01:35:10
參閱二諦條
01:35:12
這個俗諦 真諦 這是相對的話語
01:35:16
現在我們來看 這個二諦的解釋
01:35:22
辭海這樣說
01:35:23
二諦 則俗諦 真諦也
01:35:27
俗諦為迷情所見之事相
01:35:30
是凡夫共知
01:35:33
故云俗
01:35:35
真諦為聖智 所見真實之理性
01:35:39
離於虛妄故云真
01:35:43
諦者 實也
01:35:44
一於聖智為實
01:35:46
一於俗法為實
01:35:48
故皆云諦
01:35:51
現在說二諦就是什麼
01:35:54
就是俗諦和真諦
01:35:57
俗諦就是我們一般的人 所看的事物
01:36:03
有形有色 擺在面前看得到的東西
01:36:10
就是我們凡夫 你再傻的人也知道
01:36:14
所以才叫做俗
01:36:17
真諦就是用 我們智慧所看出來
01:36:21
真實 我們這個無形的理性
01:36:26
離開不實在所以才叫做真
01:36:31
這個諦就是實在
01:36:34
一個是用我們的智慧 所看出來的無形來做實
01:36:42
一個是世俗的法
01:36:45
眼睛看得到的才是實在
01:36:48
這個也叫做諦
01:36:52
因為一個是用我們的 智慧看無形來做實
01:36:57
這個諦就是實啊
01:36:59
這個就是叫做聖諦
01:37:01
一個是用俗事 看得到才是實的
01:37:05
所以才叫做俗諦
01:37:08
所以現在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7:14
祂說明白 怎麼樣叫做明白
01:37:17
就是廣大知道 一切的事情
01:37:21
四達
01:37:24
是左右上下叫做四達
01:37:29
就是十字
01:37:32
左右就是通達世間的事情
01:37:40
上下就是通達天地的事情
01:37:46
子貢有一句話
01:37:48
說顏回聞一知十 這句話就是…
01:37:53
就是左右上下
01:37:57
現在說能無知乎
01:38:01
現在說知有三種
01:38:05
一個是德性之知
01:38:09
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01:38:11
就是我們的智慧
01:38:14
第二就是聽 看才知道
01:38:20
這個就是所說的知識
01:38:24
一般的知識份子 因為聽 看來綁住他的心
01:38:32
他是只有知道 看得到當成實在的
01:38:38
像說太空船要去太空
01:38:41
也看得到星球種種
01:38:43
看得到的有實在的
01:38:45
這叫做俗諦
01:38:47
眼睛所看得到的東西
01:38:50
但是他不知道真諦
01:38:52
不知道無形的
01:38:53
像說我們人的靈魂 我們人的本性
01:38:57
種種這個神鬼的問題
01:39:00
它根本無形啊
01:39:02
他不知道無形的道理
01:39:07
第三 一種叫做自作的知
01:39:10
就是假知
01:39:12
不懂裝懂
01:39:15
因為他聽也聽少看也看少
01:39:19
好比像那個井底之蛙
01:39:21
只有知道井底而已
01:39:25
若像這種的知 這個自作之知啊
01:39:30
不只是會誤自己
01:39:31
有時候也會誤別人
01:39:34
我們一般說是自作聰明
01:39:38
老子在問 說我們學道的人
01:39:41
你有辦法 廣大知道一切的事情
01:39:45
而且有辦法 將自作聰明丟掉嗎
01:39:50
所以才說明白四達 能無知乎這句話
01:39:56
現在我們這個第十章 就是到這裡全部完畢
01:40:01
這個第十一章 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1:40:06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40:12
我們現在翻開第十一頁
01:40:18
第十一章
01:40:23
不然我們開始
01:40:33
三十輻 共一轂
01:40:38
當其無 有車之用
01:40:42
對於本文
01:40:44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40:48
輻 輪中直木也
01:40:53
轂 眾輻所輳之心
01:40:58
古者三十輻 輳而成一輪
01:41:04
故曰三十輻 共一轂也
01:41:08
無 指轂中之虛無處
01:41:13
轂中虛無
01:41:15
容軸貫之
01:41:18
以利轉輪
01:41:20
而車乃成
01:41:23
人物乘載
01:41:25
始可為用
01:41:27
故曰當其無 有車之用
01:41:31
此一喻也
01:41:33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1:37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41:41
輻 音福
01:41:44
車輪中直木也
01:41:48
現在這個字音讀做福
01:41:51
是我們車輪 裡面的一個直木
01:41:58
你現在看這張圖就知道
01:42:05
這是車輪
01:42:07
這一條一條的 這個就叫做輻
01:42:12
好比像什麼
01:42:13
你若現在的車子 比較沒有這樣
01:42:16
你若看到鐵馬 有的說是腳踏車
01:42:20
就還有一條一條這樣子
01:42:23
但是現在是用鐵的
01:42:25
不是用木材的
01:42:27
所以這個就是 車輪中間的直木
01:42:33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42:37
轂音穀
01:42:39
輪之中為轂
01:42:41
空其中 軸所貫也
01:42:45
辭海說 現在這個字讀作轂
01:42:50
是我們車輪的中間叫做轂
01:42:56
現在你看這個車輪
01:43:00
中間這個就是叫做轂
01:43:02
好比說這個轂 的目的是什麼
01:43:07
就是要穿這個軸
01:43:11
用這樣插下去 車輪才能走
01:43:14
兩個輪子嘛
01:43:15
兩個輪子 沒有這個軸心不行的
01:43:21
再來這個輪 辭海這樣說
01:43:25
輪 車輪也
01:43:27
按輪為平圓形
01:43:30
舊制用堅木為之
01:43:34
中虛容軸者
01:43:37
曰轂
01:43:39
輪內周迴直木三十曰輻
01:43:43
車有輪
01:43:44
所以施轉進行也
01:43:49
他現在說這個輪是什麼
01:43:52
輪就是車輪
01:43:55
我們若用方語讀 就是讀作成車輪
01:43:58
輪就是車輪
01:44:01
照說這個輪是平圓形
01:44:05
平圓形就是不是立方
01:44:08
是平方
01:44:09
平圓形
01:44:11
若舊的制度 是要用那個硬木
01:44:16
堅木就是硬木
01:44:18
用那個硬木來做
01:44:21
這個中間一個洞
01:44:27
這個中間一個洞 是要用空心的
01:44:31
空心是要容納軸心插進去
01:44:35
這個叫做轂
01:44:37
車輪的裡面
01:44:39
這個周圍 有直木剛好三十支
01:44:46
叫做輻
01:44:48
車子有輪子
01:44:51
所以才可以拖 這個車子才能走這樣
01:44:57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45:01
輳 輻共轂也
01:45:06
參輻輳條
01:45:09
這個輳就是這個輻 共同做軸心的
01:45:18
好比說三十支 合起來插同一個地方
01:45:23
好比說插同一個中心點
01:45:25
所以我們參考輻輳
01:45:28
辭海說輻輳 謂歸聚也
01:45:33
輳 聚也
01:45:35
言如車輻之聚於輳也
01:45:40
輻輳就是大家都歸於一處
01:45:46
用這個電風扇給你 看得較清楚啦
01:46:06
比如現在 就是一支一支都插在中心點
01:46:12
三十支插在中心點
01:46:16
中間又用一個軸心
01:46:18
兩個輪子推才能走
01:46:21
那個意思就是這樣
01:46:23
用這樣讓你看 你較清楚那個意思
01:46:32
再來注解第四
01:46:36
辭海這樣說
01:46:37
軸貫於車轂中
01:46:41
持輪而轉者也
01:46:43
這個軸就是兩個輪子 中間一個軸心
01:46:48
這邊一個輪子 那邊一個輪子
01:46:51
拖才會動這樣子
01:46:53
所以現在呢我們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7:00
說這個輻 就是車輪之間的直木
01:47:07
轂就是所有的這個眾輻
01:47:13
歸在這個中心點
01:47:21
古時候剛好三十輻 合成一個輪子
01:47:21
所以才說三十輻共一轂
01:47:25
這個無就是指這個轂 的中間一個虛無的地方
01:47:33
因為我們說無
01:47:35
若要依佛家的名詞來說
01:47:39
就是說空的意思
01:47:41
這個轂的中心虛無
01:47:46
來容納這個軸 來插在那個中心點
01:47:51
來利益車輪能轉動
01:47:55
這樣這輛車子才能動
01:47:59
來載人 載東西 才變做有用
01:48:05
所以才說當其無有車之用
01:48:09
這是一個比喻
01:48:12
現在道德經這一章呢
01:48:15
裡面剛好有三個比喻
01:48:19
這三個比喻 是要來比喻什麼
01:48:23
到最後的結論我們才知道
01:48:26
這個無字到底是 要來含意什麼東西
01:48:30
這是一種比喻而已
01:48:33
不然怎麼拿車輛來做比喻
01:48:37
因為沒拿一個東西比喻
01:48:39
道理講不出來啊
01:48:42
我們現在再看第二句
道德經
11/46部影片
道德經 1
道德經 2
道德經 3
道德經 4
道德經 5
道德經 6
道德經 7
道德經 8
道德經 9
道德經 10
道德經 11
道德經 12
道德經 13
道德經 14
道德經 15
道德經 16
道德經 17
道德經 18
道德經 19
道德經 20
道德經 21
道德經 22
道德經 23
道德經 24
道德經 25
道德經 26
道德經 27
道德經 28
道德經 29
道德經 30
道德經 31
道德經 32
道德經 33
道德經 34
道德經 35
道德經 36
道德經 37
道德經 38
道德經 39
道德經 40
道德經 41
道德經 42
道德經 43
道德經 44
道德經 45
道德經 4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25000141
997b771f-99f0-43c7-968a-8aa9f44524cd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