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瑤池金母經(舊)09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瑤池金母經(舊)09
5072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1年07月08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9
我們現在來看水讚
00:02:43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00:02:51
性空八德 利人天
00:02:58
祂說楊枝淨水
00:03:03
可以說偏佈三千大千世界
00:03:07
性空八德
00:03:10
是利益人和神
00:03:15
所有很大的利益
00:03:19
本文對於性空八德
00:03:26
這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00:03:31
我們來看涅槃經的說明
00:03:34
大海有八種不思議
00:03:39
以譬涅槃
00:03:42
一漸漸轉深
00:03:47
二深難得底
00:03:51
三同一鹹味
00:03:54
四潮不過時
00:03:58
五有種種寶藏
00:04:02
六大身眾生居住
00:04:06
七不宿死屍
00:04:09
八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
00:04:15
性空八德亦如是
00:04:20
涅槃經這樣說
00:04:23
大海有八種 真不思議的地方
00:04:33
就是要來比喻涅槃
00:04:38
什麼叫做涅槃
00:04:40
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
00:04:42
涅槃釋為滅 滅度 寂滅
00:04:47
不生 無為 安樂 解脫等
00:04:5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4:55
涅槃
00:04:57
解釋中國話
00:05:00
可以解釋成 滅或是滅度 寂滅 不生
00:05:06
不生就是不生不死 不生不滅的意思
00:05:11
無為 安樂 解脫
00:05:15
涅槃等於就是 了脫生死的意思
00:05:20
大海有八種不思議的地方
00:05:24
來比喻了脫生死的道理
00:05:28
第一漸漸轉深
00:05:32
你往大海看
00:05:36
從海沙埔的地方
00:05:38
漸漸往越遠的地方海越深
00:05:45
不會像絕崖一下就深下去
00:05:48
大多數都一直斜 一直斜下去越遠越深
00:05:53
第二深難得底
00:05:57
到底海有多深 沒辦法探到海底
00:06:06
當今雖然科學很發達
00:06:11
也有去測量太平洋
00:06:16
最深的地方有多深
00:06:19
實際測量有準確嗎
00:06:23
不可能
00:06:26
我為什麼會說不可能
00:06:28
從我小孩子的時候到現在
00:06:33
對於海底有多深 已經推翻很多次了
00:06:38
以前說多深再經過十多年
00:06:42
又新發現說又加了多深
00:06:45
現在又經過十多年 又發現加了多深怎麼回事
00:06:49
因為海那麼闊 到底哪裡最深來說
00:06:53
摸也摸不到看也看不到
00:06:57
雖然說潛水艇會潛水
00:07:00
但是潛水艇 在潛有一個限度
00:07:05
若超過那個深度來說
00:07:08
整艘潛水艇就會爆炸
00:07:11
因為那裡空氣不同
00:07:13
水壓也不同
00:07:15
沒辦法探到下面去
00:07:18
所以沒有一個人能說 已經到海底最深的地方
00:07:24
所以海是沒辦法深到底的
00:07:29
第三同一鹹味
00:07:32
海水都是鹹的
00:07:33
不然你難道曾去 碰到海水是甜的
00:07:36
或是甘的還是苦的
00:07:39
海水都是鹹的
00:07:41
同一鹹味
00:07:43
第四潮不過時
00:07:47
你想說海潮
00:07:51
一定的時間
00:07:53
若住在海邊的人最知道
00:07:55
比喻說住在蘇澳海邊
00:07:58
或住在布袋海邊
00:08:02
每一個地方
00:08:05
海潮要漲潮和要退潮
00:08:08
時間都是一定的
00:08:11
絕對不會失誤
00:08:13
才說潮不過時
00:08:16
第五有種種寶藏
00:08:20
海底有多少寶藏不知道
00:08:23
山上有辦法去探礦去掘
00:08:26
海底根本沒辦法
00:08:29
淺的有辦法
00:08:30
深的根本就沒辦法去探
00:08:32
探測到底有多少的寶藏
00:08:35
不知道
00:08:37
第六大身眾生居住
00:08:44
海無論再大身的眾生
00:08:48
都有辦法住
00:08:51
你看像大鯨魚那麼大隻
00:08:55
那個鯨魚一隻說好幾萬斤
00:08:58
在海底也有辦法住
00:09:00
大身的眾生有辦法住
00:09:03
對於注解第二深難得底
00:09:07
因為待會兒 我們有必要做個專題說明
00:09:14
因為這個文比較長
00:09:16
若說這個大身眾生居住
00:09:19
什麼叫做大身
00:09:20
若要依用佛家語說大身
00:09:25
佛學辭典這樣說
00:09:27
徧虛空之身為大身
00:09:31
一個人心達到空境
00:09:35
他的身體最大
00:09:37
因為他已經達到 不是只有欲界而已
00:09:42
可以說色界無色界去了
00:09:44
所以才說 徧虛空之身為大身
00:09:48
他這個大身的眾生可住
00:09:52
第七不宿死屍
00:09:55
但是這字你就要很注意了
00:09:59
這字宿你把它當做 住宿的宿 就不對了
00:10:04
普通若要住旅社說要住宿
00:10:07
要登記宿簿
00:10:11
但是現在宿不是住
00:10:14
若把它解釋成住的話
00:10:16
不宿死屍 說屍體不要讓它住
00:10:20
這樣不通
00:10:21
怎麼不通
00:10:22
你看海底不知道 沈了多少死人在那裡
00:10:28
從以前的戰爭 還是船隻的事故
00:10:32
人若死沈下去 那個骨頭不知沈了多少在那裡
00:10:36
若說不要讓死屍住
00:10:39
豈不是要把那些屍體 都趕出來海面才可以
00:10:43
所以這字宿 並不是指不要讓它住
00:10:48
不然這宿是什麼
00:10:51
宿 辭海這樣說
00:10:55
宿 讀為肅 戒也
00:10:59
宿等於就是戒
00:11:02
不宿就是不戒
00:11:05
海就是不禁忌屍體
00:11:10
再多屍體沉到海底 它都不會禁忌
00:11:14
才說不宿死屍
00:11:17
第八 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
00:11:23
你看大海雨下得再大
00:11:29
也不會說海水滿起來
00:11:33
枯旱季節來說 海水也不會有減少
00:11:37
你難道曾看過 海水較少了嗎
00:11:41
若像是潭水或溝渠就會
00:11:44
枯旱時溝渠的水乾枯了
00:11:47
一下大雨就淹水
00:11:49
海還不曾聽過
00:11:50
沒聽過海水乾枯的時候
00:11:52
也沒聽過有枯旱的時候
00:11:55
若所有的大溝小溝
00:12:00
流入到海底 也沒有感覺說海的水較多
00:12:05
沒有把它流入 它也沒有感覺較少
00:12:08
就是說 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
00:12:13
人的本性的空
00:12:18
境性空八德就和這一樣
00:12:22
現在就是以 人的心境要來比喻海
00:12:28
那麼要怎麼比喻呢
00:12:31
第一漸漸轉深
00:12:36
道理是由淺入深
00:12:39
普通人沒辦法說 一下子就能聽得懂
00:12:43
要了脫生死的道理 沒辦法說一下子就被領悟
00:12:50
像以十法界來講就從
00:12:52
地獄 餓鬼 畜生
00:12:57
阿修羅 人道 然後再了脫生死
00:13:01
從人道天道 才到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3:04
就漸漸的 越講越深的道理
00:13:09
這字深就是很深奧的道理
00:13:12
再接下來
00:13:13
第三同一鹹味
00:13:17
若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3:21
全部都一樣
00:13:23
無論是佛教
00:13:27
無論是道教
00:13:28
無論是基督教
00:13:31
講脫生死的道理都說一樣
00:13:34
若後天就不一樣了
00:13:36
因為後天怎麼不同
00:13:39
你講的道理 和我講的道理不合
00:13:42
若脫生死的道理就會合
00:13:45
不信你問他說佛在哪裡
00:13:48
觀無量壽經說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00:13:53
這個心就是佛
00:13:56
道教覺醒真經說
00:13:59
無愧心無愧神
00:14:01
若是欺心便是欺神
00:14:03
心即是神
00:14:06
祂說自己的心就是神
00:14:09
若基督教聖經說 上帝的國眼所不能見
00:14:16
人也不得說
00:14:18
因為上帝的國 在你們的心裡
00:14:23
基督教說上帝在哪裡 上帝在你們的心
00:14:27
同一個鹹味
00:14:29
每一教講的道理 都講自己的心而已
00:14:32
若後天就不是
00:14:34
耶穌較靈感 佛祖較靈感
00:14:37
王爺公較靈感 就任人家講的
00:14:40
一人講一項道理很雜亂
00:14:43
若先天的道理只有講心
00:14:45
其它都沒講什麼
00:14:47
才說同一鹹味
00:14:50
四 潮不過時
00:14:54
學先天的人絕對都守信
00:14:59
若不守信就不可談先天了
00:15:02
因為時絕對不可超過
00:15:07
就比喻海潮一樣
00:15:10
第五有種種寶藏
00:15:14
若後天的道理是有限的
00:15:19
怎麼講都是若唸佛去西方
00:15:22
若來洗禮去天堂
00:15:25
一指就到天堂掛號
00:15:27
其他沒有什麼
00:15:29
若要先天的道理來說
00:15:32
說不盡的
00:15:34
道理怎麼研究都研究不完
00:15:37
因為各人的領悟力不同
00:15:39
所以道理就要講一大篇
00:15:42
若有辦法去悟 是只有同一條路
00:15:46
但是你沒辦法悟
00:15:48
結果可以說千派萬派
00:15:53
因為道理很雜亂
00:15:56
所以才說有種種寶藏
00:16:01
第六大身眾生居住
00:16:05
大身就是剛才說 徧虛空之身為大身
00:16:09
你若先天道理
00:16:12
一個人修心法的人 才有辦法大
00:16:17
你若要後天沒有辦法大
00:16:20
講了脫生死的道理 讓他聽 他就溜走了
00:16:25
就沒辦法大 對不對
00:16:28
就是了脫生死涅槃之道 才有辦法來藏大身的眾生
00:16:35
第七不禁忌著屍體
00:16:41
若後天就有禁忌了
00:16:43
唉呦你去幫人家見到刺
00:16:47
不要到廟裡拜拜
00:16:49
唉呦昨天你家死人 在戴重孝進去廟裡不行的
00:16:55
都禁忌死人
00:16:58
先天沒有禁止
00:17:00
比喻我家很多人戴重孝
00:17:04
昨天還前天 他的父親母親才剛過世
00:17:07
來到我家門口 我說你趕快進來
00:17:10
我跟他說到樓上拜祖師
00:17:12
我都沒有在禁忌那些
00:17:14
若禁忌那些那就要命 那些出家人要怎麼辦
00:17:18
若是一個和尚死了
00:17:20
那些尼姑和尚那些徒弟
00:17:24
每個都去摸到師父
00:17:25
若這樣不就要趕出廟外
00:17:28
不用住了 對不對
00:17:30
若這些唸經生 和這些出家人
00:17:34
整天在幫人唸往生經
00:17:37
唸往生經 就永遠廟宇都不用進去了
00:17:41
若要進去 就不能討生活了
00:17:45
也不用去幫人唸經了
00:17:47
根本沒有禁忌
00:17:48
才說不宿死屍 無禁忌屍體
00:17:54
第八 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
00:17:58
先天的道來說
00:18:00
無論雨下再大 無論道理再大
00:18:04
我們現在道理就叫做法雨
00:18:07
再大的大雨來說
00:18:10
他的心不會增不會減
00:18:13
再大的雨它都有辦法接納
00:18:16
就算是毛毛雨 它也有辦法接納
00:18:19
因為真正學先天的人 是行三車齊行不會偏去
00:18:26
若偏的人就沒辦法 有的執空 有的執相
00:18:30
若走中庸的人 管你是毛毛雨管你是大雨
00:18:35
我的心不增不減
00:18:37
什麼人我都可以接納
00:18:40
才叫做 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
00:18:44
人本性的空境八德也一樣
00:18:48
這就是用八德 來比喻就是涅槃的道理
00:18:57
注解第二深難得底
00:19:04
真正先天的道理 若要追到徹底沒辦法追究
00:19:11
怎麼沒辦法追究
00:19:13
因為你達到聖人的境界 達到菩薩的境界
00:19:20
你都沒辦法去追究到徹底
00:19:23
你相不相信
00:19:26
比喻一個人沒去美國
00:19:31
你跟他問美國
00:19:32
頂多是說看到電影 看錄影帶看到書說給你聽以外
00:19:37
若要問得徹底說
00:19:39
美國華盛頓是 哪一條街哪一條巷子
00:19:46
住什麼人你知道嗎 問了你也不知道
00:19:49
真正若要道理追究到徹底 沒有人知道的
00:19:54
不然若不相信
00:19:55
看你信什麼教 能否頂得住我問
00:19:57
若說我就是慈惠堂 我就是信母啊 看你信什麼教 能否頂得住我問
00:19:57
若說我就是慈惠堂 我就是信母啊
00:20:01
母啊說是眾生的老母 眾神的老母
00:20:05
那老母的老母是什麼人
00:20:06
你講給我聽
00:20:08
你沒辦法回答的
00:20:09
基督教說上帝創造萬物
00:20:12
那上帝誰造的
00:20:14
看你有辦法說嗎
00:20:16
我們說中國人說 盤古開天地
00:20:19
那盤古的父親什麼人
00:20:21
看你有辦法說嗎
00:20:22
你沒辦法說的
00:20:24
實際上無論 什麼道理要追究到徹底
00:20:28
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回答的
00:20:30
所以中庸一句話這樣說
00:20:34
我們現在來看 中庸第十二章
00:20:40
君子之道費而隱
00:20:46
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
00:20:52
及其至也
00:20:55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00:21:02
君子之道等於就是指 佛教說脫生死的道理
00:21:10
費的意思就是用途之廣
00:21:17
隱就是本體非常之小
00:21:23
像是要用顯微鏡 來看才看得出來
00:21:31
隱就是非常的微小
00:21:33
話若說起來 就要達到有慧眼你才有辦法看出來
00:21:39
所以了脫生死的道理
00:21:43
可以把它應用的很廣
00:21:47
若要說奧妙 是一點點而已
00:21:54
怎麼說應用廣 而說本體一點點
00:22:01
因為一個人 要談了脫生死的道理
00:22:05
你講一輩子也講不完
00:22:08
所以就是用途很廣
00:22:11
你說一點點 只有講自己的心而已
00:22:16
其它都沒有講什麼
00:22:18
一點點而已
00:22:19
若把它收縮起來 是一點點而已
00:22:23
你若說淺的道理以淺入深
00:22:31
像剛才說大海漸漸轉深
00:22:35
你若說淺的道理來說
00:22:38
夫就是指男人 婦就是指女人
00:22:42
男人女人 雖然說是很愚笨的人
00:22:45
但他們都聽得懂
00:22:48
怎麼聽得懂
00:22:49
若講一些孝子因果 講一些故事顯化
00:22:53
說人要作善要布施 大家都聽得懂
00:22:57
再笨的人叫他聽也聽得懂
00:23:00
不過若要說到至高的道理
00:23:04
那道理要說到最高上去
00:23:07
連聖人都不知道
00:23:10
不信你說一個聖人來說
00:23:13
你若要說至高的道理 連聖人都不知道
00:23:17
為什麼不知道
00:23:18
除非他就了脫生死
00:23:20
已經歸佛界去了 再來說
00:23:26
否則在菩薩的境界 他都還不知道
00:23:31
因為在菩薩的境界 他還不知道佛在哪裡
00:23:37
佛住的地方他還不知道
00:23:39
因為他沒去過
00:23:41
所以在欲界的人 根本就不瞭解色界
00:23:45
色界的人 根本就不瞭解無色界
00:23:50
比喻日本我不曾去過 我怎麼會知道日本的事情
00:23:54
是稍微大致瞭解 但是你問到徹底我也不知道
00:23:59
我沒到過的地方 根本就不知道
00:24:02
不然說在座的 不要說到日本 美國
00:24:05
比喻你高雄不曾去
00:24:08
若要跟你說高雄 哪裡有一條路哪裡是什麼
00:24:11
來問你看你會不會知道
00:24:12
你完全不會不知道
00:24:14
是大概稍微知道而已
00:24:17
若要問你還是不知道
00:24:20
這就是說
00:24:21
若要跟他說淺的話 再笨的人都聽得懂
00:24:25
若要跟他說最深的 連聖人都沒辦法知道
00:24:30
不然你看哪一個大法師 哪一個大道士
00:24:35
他每樣都懂說什麼活佛
00:24:38
他若能頂得住人問 問到徹底去了
00:24:41
這樣就真的是活佛了
00:24:43
問到最後根本 他都沒辦法回答
00:24:46
若脾氣不好的 惱羞成怒就臉色難看了
00:24:50
不然就跟你說 天機不可洩漏
00:24:52
不然就跟你說慢慢來 他絕對不會告訴你
00:24:56
他根本就不瞭解的
00:25:00
所以道德經才說
00:25:03
道 可道 非常道
00:25:07
名 可名 非常名
00:25:12
第一字道是先天道
00:25:15
下面這字道是說
00:25:18
先天道若能讓你用說 這就不是不生不滅的道
00:25:24
常道 就是不生不滅的道
00:25:28
若無常就是沒有可以改變
00:25:32
俗語說一旦無常萬事休
00:25:34
無常就是後天 常就是先天
00:25:38
祂說道若能讓你說得出來
00:25:40
這根本就不是 永久不變的道
00:25:45
這字名若讓你能夠稱號的
00:25:49
不是永久不滅的名
00:25:52
所以有很多東西名詞 一直改一直改
00:25:57
根本就不是永久的名稱
00:26:00
比如說淡水
00:26:02
不知道甚麼時候 淡水可能又會再改名
00:26:07
以前叫做滬尾是不久的事
00:26:11
清朝叫做滬尾
00:26:13
現在不說滬尾說淡水
00:26:17
以前淡水在哪裡
00:26:19
以前淡水是從 大甲通往新竹桃園這一帶
00:26:26
以前稱作淡水廳
00:26:27
以前淡水廳 不是現在的淡水
00:26:30
以前淡水廳是在中南部
00:26:33
名字隨時可以改的
00:26:36
比喻宜蘭以前叫做噶瑪蘭
00:26:39
現在才叫宜蘭
00:26:42
高雄以前叫打狗 打狗現在叫高雄
00:26:47
隨時名都會改的
00:26:51
真正的名 既然可以讓你能夠稱號的名
00:26:55
就不是永久不變的名
00:26:58
所以南華經這樣說
00:27:02
道德經是老子 南華經是莊子
00:27:07
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
00:27:12
因為了脫生死的道 根本就沒辦法去說
00:27:16
嘴巴若能說出來 就不是實在的了
00:27:21
嘴巴若一說出來 就落入後天
00:27:25
所以易經繫辭傳這樣說
00:27:28
子曰 書不盡言 言不盡意
00:27:33
易經繫辭傳是孔子說的
00:27:37
子曰就是孔子說的
00:27:40
書沒辦法把所有的心意 全都寫在那裡沒辦法的
00:27:47
無論哪一個人的道理再好
00:27:51
它都沒辦法把他的心意
00:27:52
全部寫到書的裡面
00:27:55
比喻釋迦佛祖 祂所講的話來說
00:27:59
也沒辦法全部 都寫到那裡面
00:28:02
若要講給人家聽 也沒辦法講得讓人會滿意
00:28:06
不可能
00:28:09
簡單引一個例
00:28:11
大家說佛佛佛 那佛生成什麼樣
00:28:16
神桌上的木頭像是佛嗎
00:28:18
真正的佛你看過嗎
00:28:21
說人有佛性 那佛性長得怎麼樣
00:28:24
你也沒得看 不知道的
00:28:27
像是這個電 為什麼讓電燈亮著你說電
00:28:33
不然電燈若把它熄滅
00:28:34
電在哪裡
00:28:36
真正電的本來面目 你看過嗎你也不曾看過
00:28:42
不然要怎樣
00:28:43
要用自己的心意去領悟
00:28:47
只有自己的 心意去領悟以外
00:28:50
根本你就沒辦法 用話去表達出來
00:28:54
沒辦法去表達出來
00:28:58
所以孟子才說 盡信書不如無書
00:29:04
若要盡信這本書 乾脆你就不要看書
00:29:09
為什麼盡信書不如無書
00:29:12
因為書一人寫一種
00:29:16
我就講最簡單的 這是老生常談
00:29:19
因為說最簡單的話 讓你聽你比較聽得明白
00:29:23
比喻我是河洛人
00:29:27
現在我要作一本書
00:29:31
外面雨下的很大
00:29:37
若碰上一個客家人要作書
00:29:40
他絕對不會說雨下的很大
00:29:43
天空落水(客家語)
00:29:46
他的書絕對會寫成這樣
00:29:49
若是外省人 他也不會寫成落水和落雨
00:29:54
絕對寫下雨
00:29:58
你的書和我的書 和他的書不同
00:30:03
不同要爭執嗎
00:30:05
落雨才對呢 還是落水還是下雨
00:30:10
要去打架爭贏嗎
00:30:13
沒有辦法啦
00:30:15
書沒辦法盡意 寫到讓每一個人會瞭解
00:30:26
你也沒辦法 用話表達得清楚
00:30:30
若只信這本書 那乾脆就不要看書了
00:30:34
是甚麼原因
00:30:35
基督教說要去天堂
00:30:37
你就要洗禮 不洗禮不可以的
00:30:40
佛教說你要皈依
00:30:42
皈依才會去西方 沒有皈依不行的
00:30:45
洗禮才對還是皈依才對
00:30:47
誰對 那是一種儀式而已
00:30:50
像去學校讀書註冊而已
00:30:55
所以這都不用去爭論的
00:30:57
也不用去計較的
00:31:00
所以管子才說 道也者 口所不能言也
00:31:05
真正了脫生死的道理 嘴巴都沒辦法去表達
00:31:11
沒辦法去表達出來
00:31:13
要怎麼去表達 沒辦法
00:31:17
若不能說 那該要怎麼學先天道理
00:31:21
有的人就會這樣說
00:31:23
若不能說 那該要怎麼學先天道理
00:31:26
所以金剛經才說
00:31:30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
00:31:35
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00:31:42
一合相是什麼
00:31:45
一合相就是講先天的道理
00:31:48
等於就是說 表達自己的本性
00:31:52
因為先天之理 是不生不滅的道理
00:31:56
這是沒辦法 用嘴巴去表達出來
00:32:01
不過凡夫的人貪著要知道
00:32:08
你說沒辦法說 沒辦法說我就是要知道
00:32:12
要知道該怎麼辦
00:32:13
要知道總是得 說一個比喻說給你聽
00:32:18
所以這一合相 修真錄這樣說
00:32:21
宇宙實相不可以言語形容
00:32:25
強名之為一合相
00:32:27
宇宙實相本來就 沒辦法用言語去形容的
00:32:32
是只有勉強立一個名 叫一合相而已
00:32:37
所以路加福音才說
00:32:39
上帝的國
00:32:41
不是眼所能見的
00:32:43
人也不得說
00:32:45
上帝的國 根本你眼睛看也看不到
00:32:49
人要說也沒辦法說
00:32:53
所以萬般事物你要知道說
00:32:56
為什麼人要見性
00:32:59
見性真正要說給你聽
00:33:03
有辦法說嗎 沒辦法說的
00:33:06
不過大家想要見性 要見性該怎麼辦
00:33:08
就說本性如如不動
00:33:11
如如不動要怎麼不動
00:33:13
你各人要去悟 對否
00:33:16
要把你捉手捉腳 也沒有辦法的事
00:33:21
比喻說當時惠明 祂是五祖的弟子
00:33:27
六祖惠能也是五祖的弟子
00:33:31
惠明算是六祖惠能的師兄
00:33:38
但是沒見性
00:33:41
後來問六祖
00:33:44
要問這個本性
00:33:46
惠能六祖跟他說
00:33:48
不思善不思惡 則明上座本來面目
00:33:52
這樣就開悟了
00:33:55
一個人要開悟
00:33:57
是要靠你的心意去領悟
00:34:00
不然沒辦法
00:34:02
所以祖師見性開悟 有趣味的故事是很多
00:34:09
有人問說師父
00:34:13
佛是長得怎麼樣 祂說 是誰問我
00:34:17
這樣就開悟了
00:34:20
像德山和尚被龍潭禪師 吹熄它一個紙燈火而已
00:34:28
祂就開悟了
00:34:31
當時釋迦佛祖拈花示眾
00:34:36
沒辦法瞭解
00:34:38
迦葉尊者 只有微笑一下而已
00:34:42
釋迦就知道 迦葉尊者看出本性了
00:34:46
祂知道我的意思
00:34:50
也有一個祖師問說師父啊
00:34:54
什麼叫做佛 祂說屎橛叫做佛
00:34:58
這樣就開悟了
00:35:00
我們會想屎橛是髒東西
00:35:03
不過那個人的領悟 就是從那裡開悟的
00:35:08
所以真正一個人的本性 用嘴巴是沒辦法表達的
00:35:13
只有是你道理要注意聽
00:35:17
舉很多比喻 舉這樣舉那樣舉一大堆
00:35:23
聽完後結果有一句話
00:35:26
適合你的環境 適合你的心意
00:35:31
那時自然你就看出本性
00:35:34
有的說我若活到老 活到死還不會見性該怎麼辦
00:35:38
若這樣也不用煩惱
00:35:41
怎麼不用煩惱
00:35:43
我們學道有兩條路
00:35:46
一條叫做頓悟 一條叫做漸悟
00:35:50
頓悟就是 聽到一句話隨即開悟
00:35:54
馬上看出本性
00:35:55
漸悟就是不用去 追求我要看出本性
00:36:01
你善事努力作 三千功快積滿
00:36:06
人的性情好一點 忍辱道要學
00:36:10
八百果把它積成
00:36:12
三千功八百果若完成之後
00:36:17
你都不用悟自然就開悟了
00:36:21
這樣若還聽不懂 我再講清楚點
00:36:24
大家說道理聽不懂 我就慢慢一直比喻給你聽
00:36:27
看哪一句話你聽得懂
00:36:29
若頓悟就是先得而後修
00:36:35
漸悟就是先修而後得
00:36:39
這棟房子要賣一千萬
00:36:43
我用分期付款訂了一棟
00:36:49
我搬進來住 這樣我先得到了
00:36:53
得到了之後要怎樣
00:36:55
得到要繳分期付款 看要繳十五年繳二十年
00:36:58
這樣慢慢去繳
00:37:00
這棟房子二十年 貸款若繳到期滿
00:37:05
所有權就給你了
00:37:07
這樣我得到了看出本性了
00:37:12
剛開始得到的 這不是真正的得到
00:37:15
那是假的得到
00:37:17
你搬進來住就得到
00:37:20
所有權拿到 才算是真正修成正果
00:37:23
才說見性非證果這句話
00:37:27
見性就比喻說 這棟房子讓你住
00:37:31
證果就比喻說 所有權交給你了
00:37:34
道理就跟這樣一樣
00:37:36
比喻漸修 漸修就不是了
00:37:39
這棟房子一千萬 我看了很合意不過沒有錢
00:37:43
沒有錢你又沒辦法頓悟
00:37:46
不會想說要分期付款
00:37:48
就這樣三萬五萬 多少一直存一直存
00:37:52
存到最後終於有錢 把它買起來所有權你的
00:37:58
難道會說房子讓你住 所有權不要給你
00:38:01
不會這樣的
00:38:02
所有權若拿到 就是比喻證果了
00:38:06
這樣說比較快
00:38:07
所以真正一個人 你功果若積滿
00:38:11
這棟房子就是你的 不是別人的
00:38:15
但是若頓悟的人 比較不會錯誤
00:38:22
若漸悟的人 有時候比較會錯誤
00:38:26
因為頓悟的人 看出本性之後
00:38:30
他所作的都是功德 不會去造福德
00:38:35
若漸悟的人不是
00:38:37
想要造功果 善事努力一直做
00:38:40
有時候還是會做錯
00:38:42
做錯的話變福德
00:38:45
變福德就沒有功德
00:38:48
像我就努力存錢 存錢要買這棟房子
00:38:52
不過物資會上漲
00:38:57
錢會貶值
00:38:59
本來一千萬要買
00:39:01
我們存一千萬了 變一千兩百萬
00:39:03
這樣一樣比較麻煩
00:39:06
若頓悟的人 我先搬進來住了分期付款
00:39:10
管你物資上漲
00:39:12
物資上漲貸款又沒有上漲
00:39:15
我照常把你繳到期間到 就好了
00:39:18
道理就是這樣
00:39:19
所以若是頓悟 他在走的路比較順
00:39:24
漸悟的人比較坎坎坷坷
00:39:27
但是漸悟的人 若有勇氣要努力修
00:39:35
你要咬緊牙根省吃節用
00:39:38
若一千萬每月花費 二三仟要存在何時才能買房
00:39:44
若一千萬 三二年省吃節用就可以買房了
00:39:50
這樣一樣啦
00:39:51
不過呢道理你要仔細的聽
00:39:56
仔細聽自然你不知道 再問我也不要緊
00:40:01
我不會說天機不可洩漏
00:40:03
也不會說你說
00:40:04
這你不用知道
00:40:11
你修就好不必知道太多
00:40:14
我也不會這樣跟你說
00:40:15
我知道的範圍會說給你聽
00:40:17
不知道的 我會說不知道然後再研究
00:40:21
這互相大家勉勵
00:40:24
那麼對於楊枝淨水
00:40:30
大家不知道都當作什麼
00:40:33
當作是觀世音菩薩 手拿著淨盤一枝柳枝甩過去
00:40:40
不是喔 這是道理
00:40:43
那麼楊枝淨水 這是要表達什麼呢
00:40:48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40:51
楊枝者淨齒之用言水有二
00:40:59
一曰濁水 喻之為貪
00:41:05
二曰淨水 喻之為清淨心
00:41:09
三千 喻之為不可數之妄念也
00:41:14
自古至今 念經必先清淨其心
00:41:21
後達 性空八德
00:41:23
若能如此 則利益人天無量矣
00:41:28
故曰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
00:41:32
性空八德 利人天也
00:41:37
呂純陽祖說
00:41:40
楊枝是要來淨牙齒的用途
00:41:47
所以對於這個楊枝 佛學辭典這樣說
00:41:54
梵曰憚哆家瑟詫 譯曰齒木
00:42:05
嚙小枝之頭為細條
00:42:10
用刷牙齒者 楊枝者義譯也
00:42:19
凡西國請俗人
00:42:23
先贈齒木及香水
00:42:28
而祝其人之健康
00:42:31
以表懇請之意
00:42:34
故請佛菩薩亦用楊枝淨水
00:42:41
佛學辭典這樣說
00:42:43
梵就是說梵語印度話
00:42:47
印度話說 憚哆家瑟詫
00:42:55
翻譯中文就是叫做齒木
00:43:00
就是將樹枝的末端 小枝就是說小末端
00:43:09
嚙 一般說咬
00:43:13
咬樹枝末端把它咬破
00:43:17
把它咬破 咬得綿綿絲絲這樣
00:43:21
才來洗牙齒
00:43:25
等於就是現在的牙刷
00:43:29
就咬得碎踤的才來刷牙齒
00:43:35
刷就是擦拭 擦拭牙齒
00:43:39
楊枝這是一種翻譯的解釋
00:43:46
將這個梵語齒木 解釋叫做楊枝
00:43:53
若是印 度西國就是說印度
00:43:57
在印度要請一些世俗人
00:44:02
比喻說客人來
00:44:04
客人來 就先送他齒木和香水
00:44:11
齒木是要擦拭牙齒
00:44:13
香水是要灑身體
00:44:16
因為印度很熱汗臭重
00:44:20
灑個香水才不會討人厭
00:44:25
而且來祝福 這個人的身體健康
00:44:30
來表示著他今天 很誠意邀請他的意思
00:44:36
所以後來佛教
00:44:39
要請佛祖請菩薩
00:44:42
都用楊枝淨水來當咒語
00:44:48
說佛祖啊
00:44:50
你身體也乾淨了 心裡也乾淨了
00:44:55
這不是說用淨瓶的水 去把它灑不是的
00:45:01
那是一個世俗人的形式
00:45:05
實在道理不是這樣
00:45:08
所以楊枝 就是要淨牙齒用的
00:45:13
現在說到水是有兩種
00:45:17
一個是濁水
00:45:19
濁水比喻叫做貪
00:45:22
第二淨水比喻清淨心
00:45:27
濁水比喻貪心 淨水比喻清淨心
00:45:33
對於貪水和淨水
00:45:39
濁水淨水 我們來作個詳細的說明
00:45:44
楞嚴經這樣說
00:45:46
色目多求 同名貪水
00:45:50
這樣對 一般的人比較不知道
00:45:54
我們來看 楞嚴經悟慈法師的註解
00:46:00
多貪多求之事 都一樣的號之為貪水
00:46:07
多貪
00:46:10
因為眼睛 所看到的形形色色
00:46:14
你心裡就想要 看到東西這麼美你也要看
00:46:18
到那樣你也要 才叫做色目多求
00:46:21
多貪多求的事情一樣
00:46:23
同名就是說一樣 這個號都叫做貪水
00:46:29
比喻一個人看到東西 你就眼紅了就想要
00:46:33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6:36
貪水 貪愛之情
00:46:38
能吸引諸物
00:46:41
又能滋長惡法
00:46:43
故以水為喻
00:46:45
貪水 就是自己貪愛的情
00:46:50
有辦法去吸引 很多很多事物
00:46:54
而且會生著很多的壞事情
00:46:58
所以才比喻叫做水
00:47:03
那麼淨水呢
00:47:05
智度論這樣說
00:47:08
淨水能除心中憒濁
00:47:13
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
00:47:17
譬如淨水 著濁水中水即清
00:47:23
淨水有辦法 除去自己心中的垃圾
00:47:31
所講的瞋恨
00:47:35
瞋就是氣惱 恨就是恨心
00:47:39
慳就是吝嗇 貪就是貪心
00:47:43
等等這些煩惱
00:47:45
現在比喻淨水
00:47:47
若把它放入濁水的裡面
00:47:51
這個水就清了
00:47:56
所以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48:00
說濁水是比喻貪
00:48:04
第二淨水是比喻清淨心
00:48:11
三千是比喻 沒辦法去算的妄念
00:48:16
自古到今天
00:48:20
唸經的人 絕對要先清淨自己的心
00:48:25
之後才達到性空八德
00:48:29
性空八德我剛剛解釋過了
00:48:32
假使你有辦法這樣做
00:48:35
你就利益人天無量
00:48:38
人就是人 天就是諸天
00:48:40
所以才說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
00:48:44
性空八德利人天這句話
00:48:48
若以後天一些迷迷惘惘說
00:48:51
就是觀世音菩薩 用柳枝把它放入淨瓶裡面
00:48:56
灑一下就都清淨清淨了
00:48:59
這樣灑就會清淨嗎
00:49:01
一個人心不清淨 這樣灑就會清淨嗎
00:49:04
淨水是自己的清淨心
00:49:07
一個人若有清淨心
00:49:10
那些濁水 那些貪的心就都沒有了
00:49:14
等於就是說楊枝淨水
00:49:20
就是比喻用牙刷 來洗淨自己的嘴來唸咒語
00:49:30
自己的心就會淨 妄念才會沒有
00:49:33
有辦法灑去三千 所有一切的妄念
00:49:39
就達到性空八德
00:49:41
若這樣就有利益人天了
00:49:45
繼續接下去
00:49:47
福壽廣增延 滅罪消愆
00:49:56
火燄化紅蓮
00:50:01
他說我們現在修養
00:50:04
達到性空八德這個境界
00:50:09
就會來添福添壽 消滅一切的罪愆
00:50:16
所有的心中之火 全部都化作紅蓮
00:50:23
什麼叫做心中之火呢
00:50:26
就是瞋火欲火淫火等都是
00:50:33
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一句話
00:50:37
瞋恚之熱惱
00:50:41
譬如火
00:50:44
謂之瞋恚火
00:50:47
又瞋恚能燒盡一切之功德
00:50:53
故譬之於火
00:50:58
人的瞋恚
00:51:02
因為會讓人發狂一樣
00:51:08
所以比喻是火
00:51:11
才叫做瞋恚火
00:51:15
又再瞋恚
00:51:18
會燒盡人一切的功德
00:51:23
人在世功德造很多
00:51:27
為了瞋恚心起 把所有的功德都燒掉
00:51:36
所以才比喻叫做火
00:51:42
增一阿含經裡面這樣說
00:51:48
諸佛涅槃 汝竟不遭遇
00:51:53
皆由瞋恚火
00:51:58
所有的佛祖有辦法成佛
00:52:03
涅槃就是成佛
00:52:05
所有的佛祖有辦法成佛
00:52:09
你為什麼沒辦法
00:52:13
不遭遇就是不會遇上 比喻沒有辦法
00:52:18
別人修會成佛
00:52:20
你為什麼不會成佛
00:52:23
都是是瞋恚火
00:52:26
為了瞋恚心才不會成佛
00:52:31
現在說瞋恚
00:52:35
瞋是內恚是外
00:52:40
一個人心在生氣 在氣惱在怨恨這都是瞋
00:52:48
由瞋發出在外 而表現出來這就是恚
00:52:53
所以我常說貪瞋癡 是自己心的三毒
00:52:59
瞋是在自己的心裡面 但是發出來外面就變成恚
00:53:05
所以人家有辦法成佛 自己為什麼沒辦法成佛
00:53:09
這就是為了瞋恚火 來燒盡自己的功德關係
00:53:15
所以修真錄裡面才這樣說
00:53:19
瞋是心中火 能燒功德林
00:53:25
滅卻心頭念 火燒亦清涼
00:53:32
說人的瞋 就是自己心中的火
00:53:37
會來燒盡自己所有的功德
00:53:42
林就是樹林一樣 若很多就是林
00:53:46
功德若很多也是叫做林
00:53:50
有的說功德林
00:53:54
一個人心頭的火
00:53:58
若有辦法把它滅掉
00:54:01
所有瞋的念頭 若有辦法把它消滅掉
00:54:07
這樣火燒就很清涼
00:54:11
怎麼火燒會清涼
00:54:14
人家罵我我不會生氣
00:54:16
人家糟蹋我我也不會生氣
00:54:19
我的心清清 罵任你罵我的心都不會動
00:54:25
再來剛才是說瞋的火
00:54:29
現在第二段要說欲火
00:54:34
欲火 婬欲之熱情如火也
00:54:40
大集經三十八曰
00:54:43
欲火入心猶如鬼著
00:54:47
欲火就是婬欲熱情 就比喻是火
00:54:54
在大集經三十八卷裡面 釋迦佛祖這樣說
00:54:59
欲火若入心 就比喻被鬼牽走一樣
00:55:07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這樣說
00:55:11
淫火比喻淫欲之熱情如火
00:55:16
若不袪除 可燒毀身 心
00:55:22
淫火比喻 是淫欲的熱情比喻是火
00:55:30
若沒有把它拿掉 會來燒毀自己的身和心
00:55:38
再來看楞嚴經一句話
00:55:41
色目行婬 同名欲火
00:55:48
菩薩見欲 如避火坑
00:55:54
對於楞嚴經這句話 我們來看悟慈法師的說明
00:56:02
在楞嚴經 悟慈法師的注解這樣說
00:56:07
色為向人形容
00:56:11
目則為自己觀察
00:56:15
淫欲有如猛火之深坑
00:56:21
一但墜落
00:56:23
則會喪身失命
00:56:27
所以菩薩境地的人
00:56:31
看到淫欲之境
00:56:34
會遠離迴避 不敢冒入
00:56:41
現在楞嚴經說色目行婬
00:56:44
色就是對人的形容
00:56:50
人對人一種的形容
00:56:53
目就是眼睛所觀察的
00:57:00
淫欲 就比喻一個猛火的深坑
00:57:09
深坑的裡面火 這樣烘烘地燒著
00:57:15
一旦人來掉到火坑下去
00:57:19
就會來喪生身命 以致生命會失去
00:57:26
所以修菩薩行的人
00:57:30
看到淫欲的境界
00:57:34
就要趕快離開迴避
00:57:40
絕對不要來冒入
00:57:44
什麼是看到淫欲之境呢
00:57:47
比喻脫衣舞 或是色情的電影
00:57:53
這都是淫欲之境
00:57:55
最好要迴避不要跳進去
00:58:01
所以楞嚴經才說
00:58:03
色目行婬同名欲火 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00:58:09
這個道理在這裡
00:58:12
另外我們再來看星雲法師
00:58:15
他針對瞋恚火的說明
00:58:20
瞋恚好比猛烈的大火
00:58:25
這瞋恚的火不是在外邊
00:58:30
而是在自己心內
00:58:33
所以瞋恚火之害
00:58:36
能滅諸善根
00:58:40
這個瞋恚火 是怎樣生起的呢
00:58:44
是老執著自己為著自己 從我慢而起的
00:58:53
星雲法師這樣說
00:58:56
瞋恚的火
00:58:59
比喻成一個 真正猛烈的大火一樣
00:59:04
瞋恚的火 不是在說外面的火
00:59:09
不是火燒房的火
00:59:13
就是說自己的心內
00:59:17
所以瞋恚火的損害
00:59:23
會來滅著自己所有的善根
00:59:27
所以這瞋恚的火
00:59:30
到底為什麼會生瞋恚的火
00:59:34
就是一個人太過執著
00:59:39
為了自己
00:59:42
從我慢而起 就是怕別人佔了便宜
00:59:47
才會生出瞋恚的火
00:59:50
比喻一個人被唸 心裡就生起了瞋恚的火
00:59:56
你也沒有比我行 為什麼要唸我
00:59:59
他根本不會認為 人家說我們是對的
01:00:05
比喻說一個人要管我們
01:00:10
你憑什麼管我
01:00:11
內心會起瞋恚
01:00:15
都是為了自己
01:00:16
擔心別人佔便宜擔心丟臉
01:00:20
人家若罵祂
01:00:22
祂就說我不敢輕視你
01:00:23
將來你會成佛
01:00:25
人家若糟蹋祂
01:00:27
祂就說我不敢輕視你
01:00:29
將來我會成佛
01:00:30
只有這樣大家都會
01:00:31
要成佛那還不簡單
01:00:33
是啊
01:00:34
雖然你看起來 是很簡單馬上就會
01:00:37
你做得到嗎 我問你做得到嗎
01:00:41
平時你為了要修忍辱道
01:00:43
絕對不會故意說 某人啊你罵我吧
01:00:47
我對你說你會成佛
01:00:49
拜託你罵我 絕沒有這樣的
01:00:52
若不信人家不小心 把你諷刺了一下
01:00:55
把你罵了一下 輕視了你一下
01:00:57
瞋恚的火就發起來了
01:00:59
就忍不住了
01:01:01
看起來很簡單
01:01:03
說簡單是簡單你做不到的
01:01:08
所以一個人就要有辦法
01:01:13
心平來對待
01:01:19
不要去生出瞋恚之火
01:01:25
所以現在這章說
01:01:27
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
01:01:31
火燄化紅蓮
01:01:35
因為一個人修養到前面
01:01:39
前面那句話
01:01:42
若有辦法做到
01:01:46
有辦法達到 性空八德這個境界之後
01:01:50
自然就會添福添壽
01:01:53
才說福壽廣增延
01:01:56
會來消滅著一切的罪愆
01:02:00
才說滅罪消愆
01:02:02
所以一個心中的火 總會化成一個紅的蓮花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9/66部影片
瑤池金母經(舊)01
瑤池金母經(舊)02
瑤池金母經(舊)03
瑤池金母經(舊)04
瑤池金母經(舊)05
瑤池金母經(舊)06
瑤池金母經(舊)07
瑤池金母經(舊)08
瑤池金母經(舊)09
瑤池金母經(舊)10
瑤池金母經(舊)11
瑤池金母經(舊)12
瑤池金母經(舊)13
瑤池金母經(舊)14
瑤池金母經(舊)15
瑤池金母經(舊)16
瑤池金母經(舊)17
瑤池金母經(舊)18
瑤池金母經(舊)19
瑤池金母經(舊)20
瑤池金母經(舊)21
瑤池金母經(舊)22
瑤池金母經(舊)23
瑤池金母經(舊)24
瑤池金母經(舊)25
瑤池金母經(舊)26
瑤池金母經(舊)27
瑤池金母經(舊)28
瑤池金母經(舊)29
瑤池金母經(舊)30
瑤池金母經(舊)31
瑤池金母經(舊)32
瑤池金母經(舊)33
瑤池金母經(舊)34
瑤池金母經(舊)35
瑤池金母經(舊)36
瑤池金母經(舊)37
瑤池金母經(舊)38
瑤池金母經(舊)39
瑤池金母經(舊)40
瑤池金母經(舊)41
瑤池金母經(舊)42
瑤池金母經(舊)43
瑤池金母經(舊)44
瑤池金母經(舊)45
瑤池金母經(舊)46
瑤池金母經(舊)47
瑤池金母經(舊)48
瑤池金母經(舊)49
瑤池金母經(舊)50
瑤池金母經(舊)51
瑤池金母經(舊)52
瑤池金母經(舊)53
瑤池金母經(舊)54
瑤池金母經(舊)55
瑤池金母經(舊)56
瑤池金母經(舊)57
瑤池金母經(舊)58
瑤池金母經(舊)59
瑤池金母經(舊)60
瑤池金母經(舊)61
瑤池金母經(舊)62
瑤池金母經(舊)63
瑤池金母經(舊)64
瑤池金母經(舊)65
瑤池金母經(舊)6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00602000946
a5dd9cf9-5f5b-4b4a-b712-76ff1e53bf57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