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舊版104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舊版104
196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5年05月0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44
辭海這樣說
00:02:46
朋友
00:02:47
同門曰朋
00:02:49
同志曰友
00:02:52
易兌
00:02:54
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2:58
辭海說何謂朋友
00:03:01
同門就是同師父同老師
00:03:05
等於就是師兄弟
00:03:07
師兄弟就是朋
00:03:10
同志
00:03:11
何謂同志
00:03:13
他們的思想一樣
00:03:16
他們的志向一樣
00:03:18
叫做友
00:03:20
所以當今的人
00:03:24
有的同師兄弟有朋
00:03:29
但是他們的思想不同
00:03:31
就只有朋沒有友
00:03:35
有的雖然不同師
00:03:37
不同師兄弟
00:03:39
不過他們的思想一樣
00:03:41
這就是友
00:03:43
就不是朋
00:03:45
說朋友就是同個老師
00:03:48
思想又一樣
00:03:50
這樣才叫做朋友
00:03:53
在易經的兌卦
00:03:56
說若是君子
00:03:58
朋友互相講習
00:04:04
這個講習就是說互相研究
00:04:12
注解第七
00:04:13
辭海這樣說
00:04:14
切磋
00:04:16
以喻學問之觀摩
00:04:18
或朋友之攻錯
00:04:23
那麼裡面又兩個註解
00:04:26
觀摩和攻錯
00:04:28
我們現在再作說明
00:04:32
辭海這樣說
00:04:33
觀摩
00:04:35
朋友切磋之義
00:04:37
禮學記
00:04:38
相觀而善之
00:04:40
謂摩
00:04:41
注
00:04:42
摩
00:04:43
相切磋也
00:04:45
何謂觀摩
00:04:47
就是朋友來切磋的意思
00:04:51
在禮記學記篇說
00:04:54
互相看別人的樣子
00:04:58
好的撿起來
00:05:00
這叫做摩
00:05:02
裡面的注解說
00:05:04
摩就是互相切磋
00:05:06
所以我們常常說
00:05:07
我來你們這觀摩
00:05:09
何謂觀摩
00:05:10
觀摩就是說
00:05:12
看你們在做的事情
00:05:14
好的學起來
00:05:16
這樣就是觀摩
00:05:18
註解第二
00:05:19
辭海這樣說
00:05:20
攻錯
00:05:21
猶云琢磨
00:05:23
今用為借鏡他人
00:05:27
以治己過之兪
00:05:31
現在辭海說何謂攻錯
00:05:39
等於就是琢磨
00:05:41
所以切磋和琢磨也是一樣
00:05:44
所以我們說而切而磋
00:05:46
而琢而磨
00:05:48
切磋和琢磨是一樣
00:05:51
當今是用什麼
00:05:55
把別人當作一面鏡子
00:05:58
照鏡子看
00:06:00
我們不對的地方要改過
00:06:03
這個比喻
00:06:04
但是現在喻有寫口字旁
00:06:07
也有寫言字旁
00:06:09
因為字也不一樣
00:06:13
意思一樣的很多
00:06:17
現在呢
00:06:19
辭海就是說
00:06:20
切磋就是要比喻
00:06:23
學問的觀摩
00:06:24
和朋友的攻錯的意思
00:06:27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
00:06:31
說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6:35
這是易經兌卦的大象的辭
00:06:41
易經兌卦大象裡面一句話
00:06:48
說君子 以朋友講習這個意義
00:06:54
在說卦傳裡這樣說
00:06:57
說兌為口舌
00:07:00
兌就是口舌
00:07:02
剛剛我們有說明過了
00:07:05
所以才說講習
00:07:07
兌卦
00:07:09
上卦下卦
00:07:11
剛好兩個澤
00:07:13
澤是什麼
00:07:14
澤就是這邊也是山
00:07:16
這邊也是山
00:07:17
山谷叫做澤
00:07:20
山谷你若從上面看下去
00:07:23
就像是一張嘴一樣
00:07:24
兩張嘴就像是 兩個人在說話一樣
00:07:28
才叫做口舌
00:07:32
所以君子的人觀象
00:07:35
觀象就是觀形象
00:07:36
說這裡一張嘴
00:07:37
這裡一張嘴
00:07:38
觀那個現象
00:07:40
才用口舌 朋友互相講習切磋
00:07:45
這就是兌卦
00:07:47
這個澤的意義這樣說
00:07:51
那麼對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7:54
這句話我們現在 就來看易經的文
00:07:57
才會瞭解這句話
00:08:00
現在易經兌卦裡面這樣說
00:08:05
易經兌卦裡面這篇文
00:08:10
象曰
00:08:13
麗澤兌
00:08:15
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8:20
易經的兌卦說象曰
00:08:23
象曰就是指大象
00:08:25
大象的卦辭這樣說
00:08:29
說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8:34
我們看周易理解
00:08:36
裡面說明
00:08:39
麗
00:08:40
義為附
00:08:43
又為耦
00:08:46
澤為兌
00:08:48
以兩澤相耦
00:08:50
變成為兌卦
00:08:53
故曰
00:08:54
麗澤兌
00:08:57
也就是說
00:08:59
兌為兩澤相附之象
00:09:02
以人事來說
00:09:04
兩人相耦而喜悅者
00:09:07
莫過於朋友切磋於一堂
00:09:11
子曰
00:09:12
有朋自遠方來
00:09:14
不亦樂乎
00:09:16
故君子當效法
00:09:19
此麗澤兌的卦義
00:09:23
以與朋友相聚學習為樂
00:09:28
故曰
00:09:29
君子以朋友講習
00:09:32
對這字麗字先作說明
00:09:37
辭海這樣說
00:09:38
麗
00:09:39
附著也
00:09:41
耦也
00:09:42
麗就是黏在一起
00:09:45
耦就是相對
00:09:48
那麼現在本文要怎麼解釋
00:09:53
說麗
00:09:54
意思就是黏住的意思
00:09:58
也可以是相對的意思
00:10:01
澤就是兌卦
00:10:05
兩澤相耦
00:10:08
就是說兩個溪谷相連
00:10:13
就變成什麼
00:10:15
變成兌卦
00:10:18
所以才叫做麗澤兌
00:10:21
也就是說
00:10:24
兌就是兩個澤相附的現象
00:10:30
所以假使用這個卦來說
00:10:34
你假使要做事情
00:10:39
兩個人要互相歡喜
00:10:46
最好不超過 朋友互相一起切磋
00:10:53
所以孔子在論語說
00:10:5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00:10:59
所以君子應該要效法
00:11:03
這就是什麼
00:11:04
麗澤兌的卦的意義
00:11:09
就是與朋友 相聚以學習為樂
00:11:15
所以才說君子以朋友講習
00:11:18
所以假使卜到這個卦
00:11:21
無論做什麼都要互相商量
00:11:25
例如要做生意
00:11:28
自己做生意不會成功
00:11:30
就要合作的生意才會成功
00:11:33
合作的生意就要能商量
00:11:36
若你的意見 跟我的意見不合
00:11:39
生意必定失敗
00:11:42
就要兩個意見合得來
00:11:44
互相商量
00:11:46
這樣才可以
00:11:48
例如以一個會來說
00:11:51
你若說用自己的意見做事
00:11:54
一定失敗
00:11:56
若朋友一起互相商量
00:11:59
意見一樣
00:12:01
山都搬得動
00:12:03
假使意見不合
00:12:06
就失敗了
00:12:08
但是像是剛剛說的
00:12:10
要互相觀摩
00:12:12
要找好的
00:12:14
不是說朋友相處合得來
00:12:16
兩個要去喝要去賭要去花
00:12:19
那哪可以
00:12:20
那就不是好的啊
00:12:22
對不對
00:12:23
所以假使是這個卦的話
00:12:25
就是說要找人好的地方
00:12:29
要接納別人好的意見
00:12:31
互相觀摩切磋
00:12:34
這樣才會成功
00:12:36
這個卦的意義就是這樣
00:12:39
現在我們接下去看下文
00:12:44
大涅槃經曰
00:12:47
自未得度先度他
00:12:50
但是你現在要注意
00:12:52
大涅槃經的槃寫錯了
00:12:57
這字是般
00:13:01
槃下面要再加個木才可以
00:13:04
印刷錯誤
00:13:06
大涅槃經
00:13:09
它說大涅槃經裡面一句話
00:13:14
說自己還沒得度之前
00:13:19
先度世間一切眾生
00:13:23
現在我們來看 修真錄一段文
00:13:26
佛云
00:13:27
聲聞者自利
00:13:30
修菩薩行者
00:13:32
自利利他
00:13:34
故修菩薩行之人
00:13:38
己未證果之前
00:13:40
以無所得之心先度眾生
00:13:44
一為無得之得而得度己
00:13:49
二為以身作則
00:13:51
感化他人
00:13:53
能進入無生門而得度
00:13:58
故大般涅槃經曰
00:14:01
自未得度先度他也
00:14:07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4:10
這裡面三個注解
00:14:13
先作說明
00:14:16
自利利他
00:14:17
又作自行化他
00:14:20
自利
00:14:21
即為自身之 功德而努力修行
00:14:25
以此所產生之 善果而自得其利
00:14:30
利他
00:14:31
乃利益他人之意
00:14:34
乃大乘佛教之目的
00:14:36
小乘則偏於自利方面
00:14:40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4:43
說何謂自利利他
00:14:45
自利利他 有時候說自行化他
00:14:50
不同的名字很多
00:14:52
無法全部寫
00:14:54
有時候說自覺覺他
00:14:59
有時候也會這樣說
00:15:02
這就是什麼
00:15:03
就是自己所做的功德
00:15:07
努力修行
00:15:10
以功德所生的善果
00:15:14
來得到利益
00:15:17
利他就是要 利益他人的意思
00:15:21
就是大乘佛教的目的
00:15:25
小乘是偏自利方面
00:15:31
注解第二
00:15:32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5:34
無生門
00:15:36
觀諸法無生之理
00:15:39
為入佛道之初門
00:15:42
說無生門就是看諸法無生
00:15:47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
00:15:49
看諸法不生不滅的道理
00:15:54
就是要開始入佛道的門
00:15:58
注解第三
00:16:0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6:02
大般涅槃經
00:16:04
凡四十卷
00:16:06
又作大涅槃經
00:16:09
涅槃經
00:16:10
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00:16:15
佛光大辭典說
00:16:17
大般涅槃經總共有四十卷
00:16:21
另外一個名字 叫做大涅槃經
00:16:24
有時候簡單說涅槃經
00:16:27
所以我們 現在說大涅槃經曰
00:16:29
就是大般涅槃經
00:16:33
當今大般涅槃經
00:16:36
是收於佛教藏經的大正藏
00:16:40
第十二冊裡
00:16:44
現在看修真錄
00:16:49
它說佛祖這樣說
00:16:51
它說修聲聞的人是自利
00:16:55
度自己
00:16:56
修菩薩行的人是自利利他
00:17:00
就是度自己又度別人
00:17:03
所以你今天修菩薩行的人
00:17:06
自己還未證果之前
00:17:10
用無所得的心先度眾生
00:17:15
第一
00:17:16
就是用無得之得
00:17:19
來得度自己
00:17:21
先度自己
00:17:23
第二
00:17:24
就是以身作則
00:17:25
在座同修
00:17:27
大家晚安
00:17:29
第五行
00:17:31
金剛經曰
00:17:35
若有善男子
00:17:37
善女人
00:17:39
於此經中受持
00:17:42
乃至四句偈等
00:17:45
為他人說
00:17:47
而此福德
00:17:49
勝彼福德
00:17:51
現在這句話
00:17:55
它說假使 有一位善男子善女人
00:18:00
在此經
00:18:01
此經就是指金剛經
00:18:04
說在金剛經裡受持
00:18:08
乃至四句偈等
00:18:12
對別人說
00:18:14
你若有這個福德
00:18:16
勝過你用三千大千世界
00:18:21
來布施的福德還大
00:18:24
但是你要知道金剛經
00:18:27
有兩首偈語
00:18:29
但是現在本句所講的偈語
00:18:33
是金剛經 最後的應化非真分
00:18:39
第三十二結論的偈語
00:18:42
現在引證來作個參考
00:18:45
應化非真分 第三十二這段文
00:18:51
須菩提
00:18:53
若有人以滿無量 阿僧祇世界七寶
00:19:00
持用布施
00:19:02
若有善男子
00:19:04
善女人
00:19:05
發菩提心者
00:19:07
持於此經
00:19:09
乃至四句偈等
00:19:11
受持讀誦
00:19:13
為人演說
00:19:15
其福勝彼
00:19:17
云何為人演說
00:19:19
不取於相
00:19:20
如如不動
00:19:22
何以故
00:19:23
一切有為法
00:19:25
如夢幻泡影
00:19:28
如露亦如電
00:19:30
應作如是觀
00:19:33
現在金剛經
00:19:34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裡說
00:19:38
須菩提啊
00:19:40
假使一個人
00:19:43
你用滿無量 阿僧祇世界的七寶
00:19:49
拿來做布施
00:19:51
假使有一位善男子善女人
00:19:55
他發大道心
00:20:00
受持這本金剛經
00:20:04
乃至這四句偈等
00:20:09
你若受持讀誦
00:20:12
來講給別人聽
00:20:14
這個福勝彼
00:20:17
勝彼就是指
00:20:19
以滿無量阿僧祇 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00:20:24
那個意思
00:20:27
但是我們今天 要講給別人聽
00:20:30
要怎麼講
00:20:32
你今天的福要勝過
00:20:35
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
00:20:38
要用什麼方法去講
00:20:41
就是不取於相
00:20:43
不能執於相
00:20:46
你的心要如如不動
00:20:49
如如不動等於就是
00:20:50
以無所住的說法
00:20:54
是什麼原因
00:20:56
因為一切有為之法
00:20:58
就像是作夢
00:21:00
就像是幻境
00:21:02
就像是水泡
00:21:04
就像是影子
00:21:05
就像是露水
00:21:07
就像是閃電
00:21:09
你要當作這樣來看
00:21:12
這是簡單相你說明
00:21:14
我們現在來看
00:21:15
惠能六祖的解釋
00:21:17
惠能六祖這段文
00:21:22
七寶福雖多
00:21:27
不如有人發菩提心
00:21:32
受持此經四句
00:21:36
為人演說
00:21:39
其福勝彼百千萬億
00:21:44
不可譬喻
00:21:47
說法善巧方便
00:21:51
觀根應量
00:21:53
種種隨宜
00:21:56
是名人演說
00:22:00
所聽法人
00:22:03
有種種相貌不等
00:22:07
不得作分別之心
00:22:11
但了如如空寂之心
00:22:15
無所得心
00:22:17
無勝負心
00:22:18
無希望心
00:22:20
無生滅心
00:22:22
是名如如不動也
00:22:25
夢者
00:22:27
是妄身
00:22:29
幻者是妄念
00:22:34
泡者
00:22:35
是煩惱
00:22:37
影者是業障
00:22:40
夢幻泡影
00:22:43
是名有為法
00:22:46
若無為法
00:22:47
則真實離名相
00:22:51
悟者無諸業
00:22:54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00:22:56
先作說明
00:22:59
注解第一
00:23:01
禮記疏裡這樣說
00:23:04
名人
00:23:05
謂其德行貞絕
00:23:08
道術通明
00:23:12
對貞絕
00:23:14
再說明
00:23:16
辭彙這樣說
00:23:17
貞
00:23:18
意志堅決
00:23:20
不受誘惑
00:23:22
絕
00:23:23
獨一無二
00:23:26
現在辭彙說何謂貞
00:23:28
貞就是我們的意志很堅決
00:23:33
不被名不被利所誘拐迷惑
00:23:39
絕就是獨一無二
00:23:42
有一無二
00:23:45
所以禮記疏說
00:23:46
名人就是他的德行
00:23:49
可以意志堅決
00:23:51
不會受到名利的誘惑
00:23:54
獨一無二
00:23:56
他的道術都能通明
00:24:00
通明就是能通透
00:24:02
等於就是有智慧
00:24:05
注解第二
00:24:07
傳燈錄這樣說
00:24:11
神光曰
00:24:13
我心未寧
00:24:16
乞師與安
00:24:18
師曰
00:24:19
將心來
00:24:21
與汝安
00:24:23
曰
00:24:24
覓心不可得
00:24:26
師曰
00:24:27
我與汝安心竟
00:24:31
傳燈錄裡說
00:24:34
神光
00:24:36
對達摩祖師說
00:24:39
說我的心不安寧
00:24:43
就是很亂妄念很多
00:24:46
希望師父祢安我的心
00:24:51
達摩祖師說
00:24:53
那你心拿出來
00:24:55
我幫你安
00:24:57
那時候神光說
00:25:00
這個心是無形的
00:25:03
我無法拿出來
00:25:06
所以達摩祖師說
00:25:09
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00:25:13
一個人的妄念是無形的
00:25:16
要怎麼安
00:25:17
有形的才能安
00:25:19
無形要怎麼安
00:25:20
你自己的心要有定力
00:25:23
你的心若有定力
00:25:24
心就安了
00:25:27
注解第三
00:25:29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5:32
水性本無泡
00:25:35
激流遂成沫
00:25:38
佛性本無煩
00:25:41
逐情遂起惱
00:25:46
這裡面
00:25:50
註解先作說明
00:25:53
辭海這樣說
00:25:53
沫
00:25:54
水泡也
00:25:56
所以泡跟沫意思一樣
00:25:59
字不同意思一樣
00:26:03
作詩
00:26:04
因為若寫同個字
00:26:07
就覺得怪怪的
00:26:08
所以這個才寫泡
00:26:10
這個寫沫
00:26:14
說煩是擾義
00:26:17
惱是亂義
00:26:19
擾亂身心
00:26:21
故名煩惱
00:26:23
現在說佛性本無煩
00:26:26
逐情遂起惱
00:26:28
這個煩是什麼
00:26:30
煩就是擾的意思
00:26:35
惱就是亂的意思
00:26:36
常常說擾亂擾亂
00:26:39
會來擾亂我們的身心
00:26:42
所以才叫做煩惱
00:26:45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
00:26:47
水的本性本來就無泡
00:26:53
水本來就無泡
00:26:57
但是遇到激流
00:26:59
何謂激流
00:27:00
把水拍動了
00:27:02
或是水去沖到石頭
00:27:04
才生出水泡
00:27:08
我們的佛性和水性一樣
00:27:10
本來就無煩
00:27:14
被逐情
00:27:15
逐情就像是水的激流
00:27:18
才生出惱
00:27:22
煩
00:27:25
是指我們的內
00:27:30
說我很煩
00:27:31
煩是我們的內心
00:27:33
惱就是表現在外
00:27:35
說氣惱
00:27:37
所以我們的心
00:27:40
你若沒有煩
00:27:42
就不會生惱
00:27:44
佛性本來就無煩
00:27:46
為了外面的七情所追逐
00:27:51
才生出惱
00:27:54
所以現在惠能祖師這樣說
00:28:00
說七寶雖然很多
00:28:06
若講到七寶的福德
00:28:09
一個人要無數的金錢
00:28:13
無數的寶貝拿來布施
00:28:15
這個福雖然很多
00:28:18
不過不如什麼
00:28:20
不如一個人發大道心
00:28:25
你要受持金剛經的四句
00:28:31
四句就是指四句偈
00:28:36
你若講四句偈給別人聽
00:28:41
這個福勝過七寶的布施
00:28:49
勝多少
00:28:50
可以幾百倍 幾千倍幾萬倍幾億倍
00:28:55
無法譬喻的
00:28:58
我們今天講道理
00:29:01
要善巧方便
00:29:04
何謂善巧方便
00:29:07
你若在台上很好說
00:29:09
台上就照著課本說
00:29:12
不過在台下
00:29:13
每個人的說法都不同
00:29:17
你要看他的根的應量
00:29:23
例如大棵的樹
00:29:24
水就澆多一點
00:29:26
小樹水就澆少一點
00:29:30
要看那個根應那個量
00:29:34
種種隨宜
00:29:36
種種隨宜就可以說是要
00:29:39
因時因地因人而說
00:29:43
這就是名人的演說
00:29:47
你今天所聽道理的人
00:29:52
因為有種種的相貌不同
00:29:56
我們不能有分別的心
00:30:02
只有要知道如如空寂之心
00:30:08
我們的心不能動
00:30:11
你要講道理
00:30:13
因人因地因時說法
00:30:17
但是你要有無所得的心
00:30:20
不要說我講道理
00:30:21
我功德很大
00:30:24
就要無勝負心
00:30:27
不要說要與人爭道理爭贏
00:30:32
無希望心
00:30:34
無希望心就是說我並沒有
00:30:37
我在講道理
00:30:39
你緣金有沒有 拿多一點給我
00:30:42
我講道理 看你會不會供養我
00:30:44
沒有那種希望
00:30:47
對名利
00:30:48
我都沒有什麼希望
00:30:52
也無生滅的心
00:30:55
可以說要不生不滅
00:30:58
心要有那種堅定
00:31:02
這個名就是如如不動
00:31:05
何謂夢
00:31:07
夢就是我們的妄身
00:31:09
因為這個夢
00:31:12
看起來像是真實
00:31:14
眼睛張開沒半樣
00:31:17
這個幻就是我們的妄念
00:31:22
這個水泡是我們的煩惱
00:31:25
這都有注解
00:31:28
影就是我們的業障
00:31:31
為什麼影是我們的業障
00:31:33
影
00:31:35
你照我
00:31:36
我們走到哪
00:31:37
影子跟我們走到哪
00:31:41
業障也一樣啊
00:31:43
你若做好
00:31:46
隨我們去天堂
00:31:47
做不好
00:31:48
跟我們去地獄
00:31:50
就像是影子 跟隨我們的身一樣
00:31:54
作夢和幻境水泡影子
00:32:02
這都可以說是有為之法
00:32:05
假使無為之法
00:32:07
就是真實離開名相
00:32:13
你若能開悟的人
00:32:15
就沒有這些業這樣說
00:32:18
這是惠能六祖
00:32:21
祂的一個解釋
00:32:24
我們另外
00:32:25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32:28
這段文
00:32:30
此經以破相為宗
00:32:35
了空為義
00:32:38
若有人以滿無量 阿僧祇世界七寶
00:32:44
持用布施
00:32:47
其心住相故
00:32:49
皆不證真
00:32:52
惟得人天福報
00:32:56
其福終有盡時
00:32:59
不如發菩提心
00:33:02
受持四句偈
00:33:05
悟達本心
00:33:07
了無所得
00:33:09
以此為人說法
00:33:12
其福勝彼
00:33:15
無量可比喻者
00:33:18
如何為人演說
00:33:21
不取於相
00:33:23
如如不動
00:33:25
願地菩薩
00:33:27
若謂我知也
00:33:30
得道也
00:33:31
契悟也
00:33:33
見性也
00:33:34
解脫也
00:33:35
如此見解
00:33:37
皆是有動心
00:33:40
是生滅法
00:33:42
若無此心
00:33:44
即一切法皆不動
00:33:47
故云
00:33:47
如如不動也
00:33:50
這裡面一個注解
00:33:52
先作說明
00:33:54
佛學常見辭彙這樣說
00:33:56
阿僧祇
00:33:58
華譯為無央數
00:34:02
是多到沒有數目 可以計算的意思
00:34:09
佛學常見辭彙說
00:34:10
何謂阿僧祇
00:34:13
若是中文翻譯叫做無央數
00:34:18
可以說是很多
00:34:20
多到沒有數目 可以計算的意思
00:34:25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4:29
說這本金剛經
00:34:33
是用破相當宗旨
00:34:38
用瞭解真空當道理
00:34:45
假使有人用滿 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
00:34:51
拿來布施
00:34:53
因為你的心有住相的關係
00:34:58
都無法證真理
00:35:03
你只有得到人天的福報
00:35:07
下輩子看是要當有錢人
00:35:09
還是要去天上當神
00:35:11
受福報
00:35:14
不過這個福最終還是有盡
00:35:18
福若盡就又轉輪了
00:35:23
你不知道要發大道心
00:35:27
你假使知道
00:35:33
這根本只有福報而已
00:35:39
你假使能瞭解這句話
00:35:43
你受持四句偈
00:35:46
悟達你本來的佛心
00:35:52
你能瞭解無所得的道理
00:35:56
用這樣對別人講道理
00:36:01
你這個福
00:36:03
勝過無量阿僧祇 世界七寶的布施
00:36:10
實在是無法 用數量來比喻的
00:36:16
就像是剛剛六祖說
00:36:18
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幾億倍
00:36:22
無法比喻
00:36:24
但是你要得到功德
00:36:27
要怎麼對人演說
00:36:30
就是要不取於相
00:36:33
要如如不動
00:36:37
你行菩薩行的人
00:36:40
假使你說我什麼都知道
00:36:44
我得道了
00:36:47
我已經開悟了
00:36:49
我看出本性了
00:36:51
我已經解脫了
00:36:53
你若有這種看法
00:36:56
這都是有動的心
00:36:59
這也是生滅的法
00:37:03
假使你沒有這些心
00:37:06
你一切法都不會動
00:37:09
所以才叫做如如不動
00:37:13
那麼對四句偈的看法
00:37:17
另外看呂純陽祖師
00:37:19
再一個說明
00:37:22
夢者
00:37:24
睡時似有
00:37:26
醒了全無
00:37:29
幻者
00:37:30
本無實體
00:37:32
而有實體之感
00:37:35
泡者
00:37:36
水泡虛浮
00:37:38
易生易滅
00:37:41
不得久住
00:37:43
影者
00:37:44
光射成影
00:37:47
光失影亡
00:37:50
虛假不實
00:37:52
露者
00:37:53
朝露易乾
00:37:55
電者
00:37:56
閃電忽過也
00:37:59
觀一切有為法亦如是
00:38:03
故言
00:38:05
一切有為法
00:38:07
如夢幻泡影
00:38:10
如露亦如電
00:38:12
應作如是觀
00:38:16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8:20
說夢
00:38:22
就是我們在睡覺的時候
00:38:24
就像是有
00:38:27
不過醒來眼睛若張開
00:38:31
都沒了
00:38:34
這個幻
00:38:35
何謂幻
00:38:36
像是電影電視演的
00:38:39
那都是幻
00:38:41
幻本來就無實體
00:38:44
不過有實體的感覺
00:38:47
像是現在在演
00:38:49
電視電影在演
00:38:50
高興我們也跟著笑
00:38:52
悲哀我們也跟著哭
00:38:55
感覺有實體
00:38:57
那個感覺
00:38:59
泡就是水泡虛浮
00:39:02
容易生容易消滅
00:39:06
無法久住在水面
00:39:13
影
00:39:14
光照下去就成影
00:39:18
失去光影子就沒了
00:39:22
虛假不實在
00:39:26
露
00:39:27
就是早上的露水容易乾
00:39:31
電
00:39:32
就是閃電
00:39:34
閃電就是我們說
00:39:36
打雷閃電的閃電
00:39:39
倏忽就過了
00:39:41
你看一切有為之法也一樣
00:39:46
所以才說一切有為法
00:39:49
如夢幻泡影
00:39:52
如露亦如電
00:39:54
應作如是觀
00:39:55
這個道理
00:39:58
現在
00:40:00
我們還鄉直指就是要說
00:40:03
一個人你要講道理給人聽
00:40:06
要怎麼講
00:40:07
就像是偈語這樣
00:40:09
你的心要如如不動
00:40:11
不能有有為之法
00:40:14
這樣的話說法就沒用了
還鄉直指(舊版)
104/104部影片
還鄉直指舊版 01
還鄉直指舊版 02
還鄉直指舊版 03
還鄉直指舊版 04
還鄉直指舊版 05
還鄉直指舊版 06
還鄉直指舊版 07
還鄉直指舊版 08
還鄉直指舊版 09
還鄉直指舊版 10
還鄉直指舊版 11
還鄉直指舊版 12
還鄉直指舊版 13
還鄉直指舊版 14
還鄉直指舊版 15
還鄉直指舊版 16
還鄉直指舊版 17
還鄉直指舊版 18
還鄉直指舊版 19
還鄉直指舊版 20
還鄉直指舊版 21
還鄉直指舊版 22
還鄉直指舊版 23
還鄉直指舊版 24
還鄉直指舊版 25
還鄉直指舊版 26
還鄉直指舊版 27
還鄉直指舊版 28
還鄉直指舊版 29
還鄉直指舊版 30
還鄉直指舊版 31
還鄉直指舊版 32
還鄉直指舊版 33
還鄉直指舊版 34
還鄉直指舊版 35
還鄉直指舊版 36
還鄉直指舊版 37
還鄉直指舊版 38
還鄉直指舊版 39
還鄉直指舊版 40
還鄉直指舊版 41
還鄉直指舊版 42
還鄉直指舊版 43
還鄉直指舊版 44
還鄉直指舊版 45
還鄉直指舊版 46
還鄉直指舊版 47
還鄉直指舊版 48
還鄉直指舊版 49
還鄉直指舊版50
還鄉直指舊版51
還鄉直指舊版52
還鄉直指舊版53
還鄉直指舊版54
還鄉直指舊版55
還鄉直指舊版56
還鄉直指舊版57
還鄉直指舊版58
還鄉直指舊版59
還鄉直指舊版60
還鄉直指舊版61
還鄉直指舊版62
還鄉直指舊版63
還鄉直指舊版64
還鄉直指舊版65
還鄉直指舊版66
還鄉直指舊版67
還鄉直指舊版68
還鄉直指舊版69
還鄉直指舊版70
還鄉直指舊版71
還鄉直指舊版72
還鄉直指舊版73
還鄉直指舊版74
還鄉直指舊版75
還鄉直指舊版76
還鄉直指舊版77
還鄉直指舊版78
還鄉直指舊版79
還鄉直指舊版80
還鄉直指舊版81
還鄉直指舊版82
還鄉直指舊版83
還鄉直指舊版84
還鄉直指舊版85
還鄉直指舊版86
還鄉直指舊版87
還鄉直指舊版88
還鄉直指舊版89
還鄉直指舊版90
還鄉直指舊版91
還鄉直指舊版92
還鄉直指舊版93
還鄉直指舊版94
還鄉直指舊版95
還鄉直指舊版96
還鄉直指舊版97
還鄉直指舊版98
還鄉直指舊版99
還鄉直指舊版100
還鄉直指舊版101
還鄉直指舊版102
還鄉直指舊版103
還鄉直指舊版104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道德經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40220005740
191e0455-0699-4f8f-ad64-e6b52406fe73
網站除錯報馬仔